唐诗趣话|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恰恰是儒释道三教的代表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国力强盛,声誉远播,万方辐凑,天下云集,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更是开创了一个瑰丽雄奇的诗歌时代。群星闪耀,瀚若星河,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流派众多,风格迥异,题材多变,形式丰富,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韵律优美、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巅峰。
在这些著名诗人之中,由于题材不同,风格迥异,因而谁的艺术成就最高,历来是众人争论的焦点,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因为随便撷拾一位诗人,都可以拿出其经典名篇名作,足以名垂青史,传承千古。不过,要是从整体综合分析,现在比较公认的有三大代表人物,那就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下面我们就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三位诗人进行综合对比:
一、诗词风格
诗仙李白(701年-762年),盛唐的诗歌巨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词风格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立意高远,气势雄浑;想象丰富,瑰丽奇幻;意境玄妙,浪漫神奇;可以说把诗词的艺术境界已经修炼到出神入化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的诗词,并没刻意凝练,反而似乎是随手拈来,浑如天成,举手投足都是诗,诗里诗外皆含情,当是唐代集诗歌大成者于一身。
诗圣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词风格沉郁顿挫,凝练隽永;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排奡纵横,汪洋恣肆;慷慨凄凉,意境幽远。他的诗词,常常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感情真挚,平实淡雅;描写深刻,笔法森严。细腻感人,形象鲜明,因而有“诗史”之称。
诗佛王维(701年-761年),唐代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诗词风格恬淡闲适,清新明快;韵律和谐,含蓄隽永;冲淡空灵,意趣悠远;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王维不但以诗歌闻名于世,而且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是个全才型的诗人,尤其是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上阳台帖》现藏故宫)
诗仙李白的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明堂赋》、《早发白帝城》、《侠客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忆秦娥•箫声咽》等等。可以这样说,李白的大多诗词都堪称经典之作,现在存世作品有1010首,收录于《李白全集》。
(杜甫书《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碑的墨拓本 )
诗圣杜甫代表作有《望岳》、《春望》、《登高》、《蜀相》、《绝句》、《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垂老别》、《无家别》、《新婚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等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 现藏日本)
诗佛王维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山居秋暝》、《鸟鸣涧》、《鹿柴》、《竹里馆》《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画》、《杂诗》、《渭城曲》等等,王维存诗400余首,收录于《王右丞集》。
李白、杜甫、王维也是《唐诗三百首》中诗词收录最多的诗人,该书选入77家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也就是313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一共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我国最普及的诗词入门书籍,可谓妇孺皆知,从某一方面也说明三人的诗词艺术造诣,当属唐代最高成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诗词不能以数量来决定优劣,诸如历史上诗词创作最丰的当属清代乾隆皇帝,一生作诗34160余首,然而如今却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或传诵!另外数量排第二的当属南宋诗人陆游,他的诗存世有9300余首,不少诗词艺术成就很高;排第三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存世4200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不过这两位自然无法和唐代诗人相比拟,在诗歌造诣上更难和李白、杜甫、王维比肩。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李白被称为“诗仙”,这在唐代就有。源自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对李白才华的惊叹,《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李白列传》记载:“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因而李白的“诗仙”称号在盛唐时期李白在世时就誉满天下。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较早,而“诗圣”称号较晚。晚唐孟棨《本事诗•高逸》就曾写道:“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见杜甫的诗史称号在晚唐就已经被认可。至于“诗圣”的称号,虽然宋代宋祁《新唐书》中《杜甫传》已含有这个意思,然而真正见诸文字的,应该是明代。明朝中期白沙学派盟主陈献章,在《随笔》中赞叹:“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陈献章在当时的明朝诗坛地位很高,他的评价,正式给杜甫以“诗圣”之尊,明代晚期《杜臆》作者王嗣爽,他在《梦少陵作》一诗里写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可见从明代开始,杜甫的“诗圣”称号得以确定。
王维的“诗佛”称号,应该在宋代以后。《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的《王维列传》中有“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唐代宗李豫好文,经常对王维弟弟宰相王缙说:“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并且也记载“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北宋苏轼赞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正把其诗和佛联系起来的是南宋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很好地概括了王维隐逸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