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五本书,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该看看
日期:2019-11-11 11:46:52 作者:辅导员 来源:图书馆 阅读:

 这五本书,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该看看

  这五本书,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该看看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曾被家长精心呵护

  男孩子小时候,总想着快快长大,想着早点认识这个世界,早点摆脱父母管教,早点抓住生活选择权……

  而女孩子们,内心往往更细腻,她们更需要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爱与被爱,什么是得到和失去……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养女方世道险。

  相对男孩来说,女孩子的一生,更容易遭遇一些未知危险,养一个女儿,似乎更考验家长的智慧心思

  女儿该富养还是穷养?

  女儿早恋该如何处理

  女儿在外面受委屈了怎么办?

  ……

  一如老人们说的那样,养女儿,真的要比养儿子操心1000倍!

  冯唐说:

  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牛奶豆浆、米汤、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但在你长成祸水之前,我不能允许任何人伤害你。

  这段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本周的书单,来自五本讲述亲情,讲述成长暖心之作。

  家有儿女初长成,养大一个孩子有多难?这五本书,最好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能看一看。

  01《一个女中学生日记

  这是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学的日常生活。

  著名作家复兴,用第一人称笔法,讲述了高三生路天琳纯情真实校园故事

  路天琳是一代学生代言人,在她身上,能看到青春少女友谊爱情幻想,对真诚理想渴望

  她从幼稚单纯逐渐走向成熟,把自己朦胧美好感情,化作成长的催化剂,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这是独属于少年爱恨情仇,却因青春色彩的调和,成为了生命中难忘回忆

  作品曾被改编电视剧广播剧,吸引了无数粉丝追捧

  路天琳的成长轨迹,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依然具有划时代借鉴意义

  她对自我和现实反思,对学习和爱情的态度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同龄人奋发进取,永葆激情

  翻开这本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发现自己影子一样青春活泼,一样热情灿烂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数学老师高度近视,他的课讲得没治了,谁都爱听,我也最爱听。

  假如长大就意味冷淡意味着隔离意味着陌生,那我宁愿永远不长大永远占领大胆浪漫

  02《我要做好孩子

  儿时读《三字经》,记得最深便是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随着年龄渐长,书也读的多了,自然知道还有一句: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何分辨好人坏人

  这些话题至今已讨论了上千年,时至今日,想必每个孩子都被父母老师问过:你想做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得到的回答不一例外都会是:我要做好孩子。

  作家黄蓓佳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写出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这本书适合所有孩子和家长阅读作者通俗生动语句描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都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作家黄蓓佳的孩子也不例外,

  这部以其女儿为蓝本童书,一经发表受到了广泛好评

  在活泼可爱的“金玲”身上,有千千万万中国儿童的影子:

  她会为了考试成绩得不到提高苦恼、为了做老师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而烦闷

  在升学、成长的双重重压下,金玲按部就班努力找寻方法,终于在中考来临时满怀信心地奔向属于她的战场

  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所以,不要小瞧孩子,不要过早下定论

  成长的道路有千万条,不管他们选择哪条路走,相信他们最终都会变成父母的骄傲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做个好孩子。”

  孩子还要付出多少辛苦多少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占据一个位置啊!

  03《女孩范贝西》

  如果你是孩子,你就会明白,成长之痛与快乐并行。

  故事从范贝西上一年级时候开始说起,范贝西是一个不会撒娇的女孩子,脑子里总是天马行空,想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她却有着一颗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心。

  学校组织跳绳活动,但是有几位同学始终学不会,里面正好包括了范贝西。而当她回家用爸爸教的独特方法学会跳绳以后,就主动帮助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同学,并且因此交上了第一个朋友陈芳芳。

  在与陈芳芳交往过程中,范贝西慢慢地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慢慢地懂得了友谊的真正含义

  许多小孩子都有一段或长或短、无法分清现实和童话的生活,那段时间,他们有意无意地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范贝西就认为自己有着一种“听力”的特异功能,一天晚上她起床告诉爸爸,说听到有老鼠在咬东西,结果爸爸出去一看,原来是小偷正在偷邻居家的空调机。

  女孩范贝西就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样,爱幻想,爱胡闹,惹出了不少的笑话

  对于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死亡这个主题显得太沉重了,但是范贝西却经历了这件事。

  范贝西的同学樊剑因为家族心脏病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让范贝西和她的同学大为恐慌,她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突然消失!

  因为樊剑的死亡,范贝西好像突然长大了一样,她开始主动思考死亡这个命题,慢慢地在爸爸的引导下,走出了这件事带来的阴影

  范贝西从一个懵懂无知小女孩,渐渐地长成了一个“小大人”,逐渐认识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逐步理解和认可了周围的人和事,而在这期间经历的的挣扎困惑,对她以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发现,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其实并不寂寞,也不会很孤单。甚至,我觉得独处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发现。

  我在心里不停地对樊剑说,樊剑你不能死,我还没接受你的道歉呢!这么想着,鼻子一酸,突然我就无声地哭了起来。

  04《女孩四季

  这是一本散文集,也是女孩们的优雅课堂

  作者陆梅陪她们在春日研习,夏日成长,秋日成熟,冬日沉思。

  这交替变换的四季,不正是我们的一生吗。

  她在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在花木拂过的清香兴奋而无眠……那样一种美的情愫,好比女孩和女孩间的依赖。这是一种理想完美爱意温润舒缓,又静谧威仪。”

  此等的美妙,她还说“当然要和你们——亲爱的女孩一同分享” 。

  “结束《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政治经济学》的自学考试,好心情如陈升的歌……”

  这本书就这样开始了,陆梅将自己的私人日记,分成了四个季节象征不同的主题和意义。

  如同闺蜜互诉心思一般,静静地向我们敞开心扉

  书中有隐秘、细腻的心情,有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思考,品读文学艺术作品,还介绍了许多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位作家并没有向孩子们兜售什么人生指南,而是在分享她自己的个人经验,所以作品读起来既轻松又有温度

  如此温暖清新知性的美文集子,或许是送给年轻女孩最好的礼物了。

  她希望女孩们能感受到本书所传达的爱意与美感,并受此感染,成为一个美好而又优雅的人。

  然后,在生命的春夏秋冬里,活出自己该有的丰富多彩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而且也几乎是一个在人与人之间建立默契关系的过程。这种默契有时不能达到,这种信任有时也会被出卖。

  但是,假如一切进行得顺利,读者在读完一本书,最后合上书本时说出作者最爱听的话:我从你的书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05《女儿,爸爸要救你》

  成长的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不是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一路坦途

  这本《女儿,爸爸要救你》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父亲陪伴对抗病魔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汪泉是一位年轻的出版社编辑,书的作者是她的父亲——知名作家汪浙成先生

  女儿汪泉患上了很严重白血病,这种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治疗周期长,费用又高,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场信念体力财力的大考验。

  母亲离世的早,仅有年迈的父亲和姑姑照顾汪泉,她特殊的病情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经济付出。

  数次的病情恶化,跨省转院、价格昂贵而不得不用的进口药、不能保证治疗效果手术大海捞针般的骨髓配型,

  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困难,然而亲情能战胜一切,亲人朋友也从来没有放弃,最终他们执着的爱创造奇迹

  作为一个女孩,面对艰难与绝望,汪泉数次崩溃,这是人之常情

  但她还是数次挺过最危险的时刻,最终坚持了下来,每每父亲和姑姑揪心的时刻,她还能乐观安慰自己的至亲

  可以说,她和帮助、关爱自己的人一起,走过了这段同病魔搏斗的岁月

  作为父亲,汪浙成先生时刻提醒自己有时间伤心绝望,他不眠不休地为孩子寻求一切治疗的可能,他的付出也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

  对白血病的相关情况,本书力所能及地做了叙述和介绍。

  相信对关注白血病的人们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这也是作者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方式

  成长的路总会坎坷,但是不要怕,爱你的人总会陪着你长大。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五本书,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该看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