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请
01
女真人不是叫女真人吗?为什么后来改称“满洲”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
统一女真之后,努尔哈赤把女真部落,统称满洲。
图:十六世纪末女真各部落的分布图
所以后来改叫满洲了。
要注意,“满洲”这两个字,最早不是一个地名,而是指女真的一个部落。
满洲二字后来演变成地名。
“满族”这个词,也是从“满洲”演变过来的。
02
康熙皇帝,与一般的汉人皇帝不一样。
他毕竟是女真的后代,从小就练习骑射。
从小就猎杀动物。
康熙这个人不但喜欢狩猎,而且为人还细心的很,每杀一头动物,都自己在本本上记下来。
记账。
康熙皇帝曾经在文献中,留下这样的字句:
意思大家也大概能看懂吧。
我就不翻译了。
血债累累。
康熙这个人,一生中竟然射杀了135头老虎,还有96头狼。
要知道。一般人看到老虎,两腿都发软。
康熙不。人家不但不怕,而且还开弓射杀它。
这就是女真。
图:清朝康熙皇帝
03
女真入关之后,建都北京。
女真人知道,女真崛起,全靠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是女真之本。
所以,满清入关之后,制定了这样的政策:
凡八旗子弟,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专心练习骑射,一心保护满清家业。
这就是所谓的“旗人不工,不农,不商”。
专心练武。
政策设想的出发点,是好的。
只是,这个政策,败给了人性。
人性懒惰。
不劳动,政府就发房子、发粮食、发衣服、发土地。
那么,请问,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勤快呢?
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勤快练习骑射呢?
反正,吃喝玩乐,都有了,人怎么还会奋发呢?
结果,八旗子弟,迅速堕落。
图:八旗兵的军装
自古大凡富家子弟,一般都不能吃苦。
就是这个道理。
十代人以后,八旗兵,只知道斗蟋蟀和玩鸟。
已经没有战斗力了。
04
李小龙怎么死的?
许多人不知道。
其实,李小龙之死,在香港是经过认真调查的。
没有太神秘。
药物中毒。
李小龙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吃了一片名叫Equagesic的头痛药。
台湾也有这种药,名叫“安痛息”。
李小龙的身体,对Equagesic过敏。
结果吃药之后,发生脑水肿,死了。
李小龙是在睡梦中死的。
没有痛苦。
这就是当时香港有关部门的尸检结果。
图:李小龙
05
在清朝时期,旗人当官的,几乎在所有的公文中,都只见人名,不见姓氏。
举几个例子:
伊拉里·增祺,清朝所有的官方文书,只有增祺二字,从来不见他的姓氏伊拉里。
西林觉罗·孚琦,文书里也从来只称“孚琦”,从来不提他的姓。
还有托忒克·端方,所有近代史资料,都只见端方这个名,不见他的姓,让许多人误以为他就姓端。
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
与此相反,在清朝所有的档案里面,汉族官员,都是姓名并提的,例如“林则徐”,从来不见“则徐”二字这样叫的。
为什么呢?
答案是:女真世世代代留下来的习惯,称名不道姓。
女真人称名不道姓。
例如,在女真人的社会里面,都叫努尔哈赤,没有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没有这种叫法的。
他们称名不道姓的。
那么,什么场合下,才会提到女真的姓呢?
你问起来的时候。
但是,一般也不问。
只有当你有特定的原因,需要刨根问底的时候,才会问起女真人的姓。
06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
也有人说,智商决定命运。
到底谁对呢?
答案是:性格决定命运。
因为,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区别是很小的。
尤其中国人,其实大家都聪明,没有谁是真笨的。
真正拉开人生距离的,是性格。
人与人的性格,有天壤之别。
性格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岭。
举个例子。
性格内向的人,见到心仪的异性,会刻意躲闪,还要假装毫不在乎,故意避开,生怕对方发现自己的心思,结果呢,暗恋一万年,直到对方嫁为人妇,仍然不敢采取行动。这样的人,不但女孩追不到,其实他在人生的其他领域,也是什么都不敢做,最终必然一事无成。
而性格外向的人,见到心仪的异性,则会制造机会去搭讪,主动结识,积极展开追求,这种敢追女孩的人,在商场里,其实也就是那种敢下海创业的人,这种人做人做事,积极主动,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最终都是赢家。
人生到了四十岁,差别就出来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性格内向的人,做事失败一次,不再敢踏雷池一步。
性格外向的人,做事失败一次,失败是成功之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最后,赢者通吃。
性格决定命运。
为人父母的,教育孩子,要记住,孩子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性格才是最重要的。
你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性格不好,一辈子也就是个小白领,找对象也是找别人挑剩的。话难听,但这是事实。
你的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但是性格好,海阔天空凭鱼跃,假以时日,也始终会有所作为。
我没有见过一个性格好的、情商高的人,混得比小白领差的。
07
光绪皇帝为何每天早上,都要去给慈禧太后请安呢?
答案:这是满清的祖制。
满清王朝,十分注重礼节。
为什么?
三个字: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就没有威严。
维持高度的仪式感,是满清王族对内对外,维持自身威严的重要手段。
仪式一旦松懈,那么威严也就没有了。
图:清朝的请安仪式
08
袁世凯在天津操练新军,每天早操,军官都要“三问”:
第一问:“我们吃谁家的饭?”
士兵齐答:“袁宫保的饭!”
第二问;“我们穿谁家的衣?”
士兵齐答:“袁宫保的衣!”
第三问:“那我们为谁家死,为谁家出力?”
士兵齐答:“为袁宫保死,为袁宫保出力!”
小公告:为免失联,
请加冯学荣备用号“有趣灵魂研究所”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世上真有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吗
冯学荣:细节才是历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冯学荣:我看光绪这一生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广州番禺奥园城市天地“别等”书吧的常客与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