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点进去看了一遍文章,确实写的很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说尺子》写的到底有多好。
《说尺子》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
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
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
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看完后有没有觉得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文采,有这样的见地,难能可贵。
一叔非常的佩服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但是转念一想,昨天是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没理由满分作文就对外公布了啊。
带着疑问,我在网页上敲出了“高考满分作文说尺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16年就出现过的文章,正当我想要换个学生佩服的时候,突然又看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根本就不是高考的满分作文,而是出自一位公务员之手。
看到这里,我算是完全明白了,这是一篇公务员试写高考作文时创作的文章,由于文章质量太好,被很多自媒体疯转,更是加上”高考满分作文“为噱头,来博眼球。
但是我想说的是《说尺子》这篇文章以小见大,充分的显露了人性,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他人,更要经常用来度量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把尺子”
一把真正的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
但尺子长短不一,颜色不同,刻度也不同,因此,人们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就有了不同的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临近考试结束时,发小偷偷询问我一道题的答案,我不愿意违背道德告诉他答案,又不想两个人关系破裂,所以跟他说,这道题我也不知道。
试卷发下来后,被他发现我那道题其实是会做的,他认为我是见死不救,以至于我们的关系破裂,甚至恶语相向。
之前网上有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犯了罪,而当时在案发现场只有他一个好朋友在,朋友不仅没有劝他去自首,帮他隐瞒了事实,甚至为了所谓的兄弟情谊主动要求自己出来“背锅”。
朋友小陈那天跟我说,他外婆病危,去世前只想着见见她的这两个孙子,于是他特地从北京飞了回来,一直陪着外婆直到老去,但是他的弟弟却没回来,因为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需要排练,怕耽误了比赛。小陈说,外婆从小到大最疼弟弟,却不曾想连外婆最后的一个心愿都不能满足,社团比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朗朗乾坤下,很多时候人性心中的尺子都会因欲望被抹去良知产生不公平的刻度,被内心的怒火念欲刻上了自私的定制尺度。
尺子多长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尺子的人。
一个懂得正确掌握自己人生之尺的人,他在衡量别人的同时必然先度量自己,懂得为人处世方圆自在下能公正无私。
即使世间有私心存在,但凡事尺子的长度都不会超越分寸,令生活变得乏味,让人觉得刻意求表现或不近人情,尺子量人永远宽严得宜,把人世间心中的尺子端正刚直、圆滑婉转,熟练衡量别人和度量自己的深度。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