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配乐 | 大笑《醒醒》
配图 | 网络
回沈阳老家做公益,给环卫工免费摊煎饼,劳动结束后,跳了一段“煎饼果子之舞“,被拍到了。
自从郑爽的新剧《青春斗》开播以来,郑爽的媒体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作为剧中的流量担当,“郑爽演技”自然成为了《青春斗》的宣传话题之一。
导演赵宝刚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提到郑爽的进步,声称“郑爽在剧中的表现非常好,不服来辩。”
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问题:
原谅我对这种人设的理解还停留在《奋斗》中的米莱,那种“有点嚣张,却让人恨不起来”的性格还挺讨喜的。
向真却不一样。
看观众是怎么评价向真的:
卖的虽是敢爱敢恨的人设,做的却都是傻白甜的讨厌事。
道歉都没有,一句“回来赔你”,就跑开了。
比如,明知道室友不会水还恶作剧地把她推游泳池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室友因此丢了项链,说她几句,她反而觉得是对方不依不饶......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向真是我的朋友或者同学的话,我可能分分钟就向她挥动拳头了。
可能正是因为向真的人物设定不太讨喜,连带着郑爽的演技缺点也暴露无疑。
大家都知道,作为流量担当。
但凡有新戏上映,不管郑爽主动还是被动,前期话题热度都会先被炒起来。
《青春斗》也不例外。
随便找了一段向真的戏,你们看完,估计也能感受一二。
先不管人物情绪是否揣摩到位,郑爽连基本的台词要求都很难满足。
讲话的时候像嘴里含着东西,吐字不清。
要知道,郑爽可是正经北电科班出身。
郑爽把台词说成这样,前期还以此作为宣传卖点,难免让人感到失望。
不仅如此。
《青春斗》的目前的豆瓣评分甚至没过及格线,已经说明一定的问题了。
所谓的“郑爽演技炸裂”,着实有待商榷。
给大家看几张图你们就明白了。
这是郑爽2019年,在《青春斗》中的得意。
三段式(嘟嘴,瞪眼、摇头)的表演套路,还是没变。
很多人说,向真的性格某种程度上跟郑爽本人很像,郑爽演向真,其实是本色出演。
别说,郑爽可能真的很喜欢向真这个角色,因为看得出来,郑爽这次出演向真,格外“放飞自我”。
这是郑爽拍照时候的鬼脸;
这是向真剧中奔跑;
这是郑爽路演时候自扇巴掌;
但放松并不代表就能演好,如果把握不好放松的度,反而会显得装疯卖傻和浮于表面。
男朋友帮向真解决了债务困扰,感激和开心是人之常情,但你们看郑爽是怎么表现的:
向真和男友摊牌后分手,男友对向真说“我心里已经容不下你了”,再看郑爽的表情:
一个人即使再洒脱和不拘小节,也免不了会悲伤难过,会笑会哭,但郑爽对向真的诠释,显然还不到位。
当然,郑爽也不是全无进步。
可能时不时还会有小动作出现,但比起楚雨荨和贝微微,看的出来,向真在克制。
郑爽讲话时候眼神飘忽的问题,在《青春斗》中也有所改善。
为什么说不够?
就算不拿郑爽跟她同期的90后小花周冬雨一行相比,只看前段时间上热搜的新四小花旦中,演绎代表张子枫和文琪,郑爽也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年仅11岁,张子枫就凭借《唐山大地震》中的幼年“方登”一角拿下当年百花奖最佳新奖。
导演冯小刚说,“张子枫眼里有戏”。
《唐山》之后,张子枫就这样一路带着“演技”,塑造了一个个不可多得的少女角色。
《唐人街探案》里,思诺最后意味深长的反转一笑,让人感到恐怖外也让人惊喜;
《你好,之华》里,张子枫对少年之华的倾情演绎,甚至让她获得了金马提名......
再来看另外一位00后小花文琪。
来自台湾的文琪在内地的知名度虽比不上欧阳娜娜和关晓彤,但她14岁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无论是黑马影片《嘉年华》还是获奖影片《血观音》,文琪在电影中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拍《嘉年华》的时候,文琪只有13岁,饰演16岁的少女,灵气十足,毫无压力;
不管是爱情破灭后的爆发还是对亲人见死不救的冷漠,文琪的老成,全然不像一个少女。
相信照这个方向走下去,文琪成为下一个史上最年轻金马影后,不是没有希望。
我们不否认,郑爽在《青春斗》中的进步。
但演员是一条不进则退的路。
粉丝可以对她像小学生一般的宽容,永远拿新人的标准去要求她,但同行不会,市场不会,观众更不会。
如此“演技炸裂”式的赞美,对郑爽来说,只是一种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的捧杀。
真的“演技炸裂”从不用尬吹,科班出身、资源优渥的郑爽也有这个条件。
希望郑爽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打磨演技,而不是继续沉浸在这种自我满足的状态里。
否则十年后,她能被人记住的,还是只有那个会瞪眼嘟嘴的楚雨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