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老人家第一年都会回来看看,家人都在等,每晚吃饭都会多放一双碗筷,然后互相询问有没有梦到她。
没想到我是第一个梦到的。
“没有啊,她就站在一楼看着我,什么都没说。”
她想要个孙子,也不怎么掩饰对我的不喜欢。奶奶过年派利是,每个都会做上记号,有一年她记反了,把我和堂哥叫回去,让我们换回来,说是每个都有特殊寓意,拿错了不吉利。
我偷偷看过,一个是 88,一个是 10 块,也就只差几十块钱。
七岁时一家人去旅行,我跟表哥玩疯了,跑回车旁想喝水,车里只剩下一罐椰汁。我站在车边伸手去拿,奶奶一下抽走,递给了站在三步外的表哥。
之前她很少主动跟我说话,那罐椰汁后,我也很少主动开口。
后来几年她病了,不知道是没有精力再想抱孙子的事情,还是看淡了,她对我温和了许多。
有一次我的拖鞋烂了,她从箱子里翻出一双粉色的拖鞋放在我旁边,说是为我准备的,拖鞋的颜色有点暗,不像是新的,我回了句谢谢。
我有感受到她在努力缓和关系,但我不想改变,已经习惯了这种略显疏远的和平关系,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去年上学前,她给我装了一袋苹果,我没有接。
每次她给我递吃的,我都会想起以前她端到堂哥房间里的糖,还有那罐最后谁都没喝的椰汁。
奶奶的离开是有预警的。
她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六十岁时被摩托车撞倒,先自己把脱臼的手按回去,脸上的血擦了擦再晕;即使牙不好,她也坚持要跟我们吃一样硬度的饭,会因为我们专门给她煮软一点的饭而生气。
这么一个倔强的女人,这两年开始因为头晕而站不稳,因为嘴巴张不开而不得不吃流食。她没有用过一天拐杖卧过一天床,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能就这么一两年了。
我心里也很明白,有想过要不要主动跟她说些什么,只是每次开口对话都能在五句内结束,她不会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我也没有问她最近在干些什么,最后只剩一句注意身体。
我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排斥跟她说话,也不介意一个问题回答三四遍,但要我主动开口,话到嘴边也说不出。
对话的感觉也是要培养的,太久没有好好说过话,开口传递出的便只有无力。每次聊不下去了,她都会站着等两三秒,然后转身回房。
去年那袋我没接的苹果,她放在了我的行李箱上,我出门前又拎起来放在了门边。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什么也没说。或许她还是期待着我能跟她说些什么,而我始终没有开口,就像之前我俩并排坐在客厅看电视,看了半小时也没说上一句话一样。
我是个很犟的人,小时候那些委屈到哭的故事早就淡了,也明白这些都是传统老人重男轻女的产物,却还是想听她自己说说,为什么她给家里所有小孩买了新衣服唯独我没有。
她大概是知道的,可她也是个要强的人,她没有直说,只是把答案藏在了箱底的拖鞋和那袋苹果里。
我不接受。
两个人都知道那层膜在哪,也很容易捅破,却又都不肯低头,拖了一年又一年。
明明早就想明白了,却因为害怕打破“斗争”的平衡而迟迟不肯松口,直到故事的结果写上生死。
知道奶奶走了,我没有很大的情绪波动,没有眼泪,也没有那种终于结束了的轻松感,感觉和以前聊天聊不下去了,看着她转身离开差不多,平淡而疏远。
我以为斗了这么多年气,结局就是这样了。
可那天梦到她,我发现结局似乎变成了——因为她以前不在乎我,所以我让她死后也要记挂着。
这个结局,让我觉得自己好狠心。
我开始反思自己,我知道就算时间回到一年前,我也不会很开心地接过苹果,但如果可以,哪怕是出门就扔了,我也会把它拿走。
拿与不拿并不会给我带来切实的伤害,不过是因为习惯了拒绝,习惯了平淡,所以不想打破现状,但拿了,似乎可以让她好受些。
既然不会伤害自己,那不如让别人开心些。
自己消化好了大半情绪,说服自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却把最后一步交给了命,任由它写下一个改不了的结局,我觉得自己真的蠢。
可惜两个月过去了,她没有再来。
WhatYouNeed's Collection
从国企离职,我不止一次后悔过。他成就他自己 ,满足自己是最难的。你有留意过,朋友随身带着的药吗?
在你眼里,那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药丸,或许你也从没留意过它的名字。但在当事人眼里,没了它却可能是致命的。
在不在身边这回事,其实没那么重要。
能给我们陪伴感的人,似乎都被我们寄存了一部分的生命在他们身上。也许是对自己的认同,也许是面对困难的勇气,也许是一段不可回头的日子。
男生们的失望,也是应该被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