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是一部由陈玉勋执导,林嘉宏 / 文英 / 林正盛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太好看了,又温暖又严肃。你绝对没看过这样可爱的绑架犯,一家子都参与进来,说是为了钱,可对被绑的小孩像对祖宗一样供着。阿强快联考了,一家子又是买书又是借书的给他看,不会的题目还帮他问附近的老师,学累了又带他去海边玩,最后这帮可爱的绑匪由于没播区号一直未打通阿强家的电话决定送他回去参加联考。看到这里真的被暖到了,一心向善,船坏了还游泳推着学习的阿强往海边游,最后被警察发现,阿强说这是救他的人,我真的是松了口气。好暖的电影。
《热带鱼》观后感(二):作梦人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往往都是最需要被同情的一个群体
《热带鱼》(1995)烩的故事同,不由得令人材联想台湾电影自七八十年且代以来一直所探讨输着“联考”问题,那种压力与氛围,的确很容易叫人迸发出点意外之举。影片轻松诙谐,令人捧腹。导演陈玉勋虽然也是“半路出家”的草莽出身,是一个充满童稚幻想的导演,在台湾电帮影普遍沉重写实的调子中,他的作品无疑地提供给活在功利社会的人们以一个可供作梦的理想世界。从《热带鱼》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角色的单纯与执着,执着于身边最贴近自己的情感:爱情、亲情以及友情。虽然梦想常是遥不可及,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剥夺别人作梦的权利,在他心目中那充满梦与想像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国王。然而,从逃避现实的观点,作梦人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往往都是最需要被同情的一个群体。
海水和海泥安逸的苦咸
仿佛现实停滞 而片刻永久
社会、媒体、公众 对于联考超越生命的那种激情就显得非常可爱有趣
是一家人围坐在大床凉席上为了脚不沾水的饭饭
是为了帮助阿强解几何题不辞辛劳视为己任跑来跑去问题的胖纸绑匪
是阿强因为绑架而逃出樊笼,却流连不舍而找的曼多罗超人从此没电的接口
这样单纯的青春期,属于自己的世界,看到的世界,才有独特的风景。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爱做白日梦的人”
《热带鱼》观后感(四):献给所有作白日梦的人
片子看下来是沉静的,台湾本土感的黑色幽默,1995年的片子现在看来依然新奇。导演的处女作往往最纯净,代表了电影人的梦,会给人刚刚好的感觉。这个世界如此现实,和不作一个白日梦人。以荒诞的喜剧去表达枯燥的现实,发现现实原来更加荒诞,他们都在一个圈里,有挣扎,却无法撼动这个圈,它不会因你而停止,何不以幽默去面对。
热带鱼,梦幻的颜色,梦。情节的安排上也很细腻,前后都有铺垫,人物很朴实,剪辑也很有安排,清晰,转场都在每小段尾部。颜色很热带鱼。一屋子的水,很花心思的电影,导演投入了很多个人情怀。
笑中带泪、既童真又道尽现实残酷的故事。
「人生的路很长,光有梦想是走不动的……」
与其隐没在黑夜路边的结局,却让我崩溃大哭。
「世界上有一种鱼,住在很深很深的海底,
他专吃小孩子的梦,
等他吃到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梦了的时候,
──献给所有爱做白日梦的人。
《热带鱼》观后感(六):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熱帶魚》
在梅花戲院看陳玉勳的《熱帶魚》,數位修復重返大銀幕。先前在公視看過幾次,不過仍像初看,明亮的清晰度得以細細觀察,演員們精湛的表現。
綁架與聯考,升學壓力的逃脫和綑綁。不時落淚,全因那些大人對晚輩唸書的鼓舞,真誠並熱情無限的關懷,唯有讀書高的執著,令人動容。
郎姑的串場總令我不禁笑出聲,誇張的主播造型,神情全是戲;新聞裡來自各地的精神喊話也莫名討喜。
一小段漁村(嘉義東石)的凝視,藤椅上阿匹婆午睡的安祥,淹水未退的苦中作樂(摺紙船),搖搖晃晃浮浮沉沉,手風琴襯托片刻的寧靜,印象尤深。
文英阿姨始終那麼親近觀眾,散發歡樂的可愛形象,電影可貴之處如是───演員的某段人生已被永遠保存下來,活力充沛的持續演出,讓人懷念。
導演似有修剪,記憶中有段林正盛在陸地上游泳的搞笑畫面,這次沒看見,不過也好,那段有些刻意了;雖則小女孩刻劃稍嫌薄弱,幸而片尾游向天空的龐大熱帶魚銜接巧妙,美好迷人的結束。
感謝中影的技術與導演的親自調色,觀影時不斷起伏的濃烈情緒,相信重溫舊夢的觀眾都感動,愛做白日夢的人更是愉悅。
《热带鱼》观后感(七):真是极美的梦啊!
热带鱼 这部片子又回归了电影的本质,造梦工厂。关于热带鱼,真的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很深很深的海里面,住了一种爱吃小孩子梦的鱼,吃够999条以后就会飞出来。小胖子起床看日出高呼飞起来的时候,天真的令人发笑。片中的每个人物尤其是绑架的家庭,有着悲剧的内核,生活不如意,但他们却是最懂得苦中作乐的一群人,或者说,他们骨子里面是乐观的。扮蛇娘娘的老阿婆真是太有喜感,而老年痴呆的奶奶嘴里的一句阿辉老大却成了警方锁定的犯罪头领目标。片中,这样的反差还有很多。你会感觉这一切的笑点来的是那么自然,笑过之后又特别想哭,这大概是最高明的喜剧了吧。绑架孩子的这家人其实更能俘获孩子的心,对孩子也更好,居然会为了帮孩子解决问题而去问老师,这群海边的渔民其实有着最柔软的心肠,而在海边做成的大便在我看来居然也是那么美好,下次去海边,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大便。最后参加联考,为了赶时间,放弃船而是游泳,而刘志强也在勤奋的看书,这个镜头又是多么的美好。对刘志强来说,这也算是一次升华,在阿娟念出自己的悲惨遭遇后,阿娟送给志强的热带鱼最终变成一条大鱼游在城市中。到最后,联考是否成功已经不重要,刘志强也必定会继续这美好的梦,不忘自己的纯真,这或许才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吧!
《热带鱼》观后感(八):这里没有热带鱼
陈玉勋编织了一个白日梦,顺带的绑架,老大离奇车祸死了,小弟还督促小孩要联考,都不知道这是好心肠还是歹人心了。还有男孩子关于热带鱼超人的梦和对于爱情憧憬的描绘以及小孩立马替绑匪辩解,然后大家皆大欢喜的各自生活。现实是不可能这样理想化的,这样的情节就是白日做梦。
最后导演用阿娟来戳破这个梦,这个曾经对未来满是梦的女孩子,被退学被安排做工被强暴被现实把做梦的权力都剥夺了。换位思考她那种想而不得,爱而无望的感觉令人太无奈太绝望了。还要眼巴巴看着别人自在的做梦,那就像被人揭开了伤口,赤裸裸的不带怜悯。
我们不知道阿强到底联考如何不知道阿娟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突然间,真实和虚假泾渭分明,我都已经快忘了虚假的白日梦带来的欢乐,心里更多记着的是真实的生活产生的痛楚,多么残酷。我觉得难过,甚至想哭泣。一切都是那么荒诞又灰暗,还是做梦好,来得快而且快乐得纯粹简单。
我们都知道热带鱼只生活在热带,但是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在做梦,还有巨大的鱼精飞翔在城市上空,穿梭在高楼之间。
《热带鱼》观后感(九):无
台湾的片子总在诉说着和我们不一样故事却又同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故事和人物都小的平常,那片小小的土地上蕴藏着不一样的生机活力,褒夹着同样的世间百态。
这种片子需要有耐心才可以看完,像搓搓(时针放映员)所说,前几天上映的小偷家族也是如此,他们都有各自的味道,各自的精彩。想到台湾在90年代拍出这么有新意的片子,不禁感叹: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这么可爱。
第二个绑匪,也就是阿娟的哥哥,为了让我们的主人公参加联考,用尽一切方法让他复习,其实绑匪也是为了自我的一种救赎,因为曾经他妹妹因为他的决定而被人强暴,虽然没有直接原因,但他还是心里过不去自己的坎儿。我们完全看不出这个片子里绑匪气息,甚至还觉得他们十分有趣,坐在水里吃饭还能气定神闲,在海边做“大便”时充满童年稚气,在勒索时“肆意妄为”,无论生活如何,我还能开怀大笑,也许这就是有趣的事。
此外,这个片子不光是爱做白日梦,还有现实的世界里残忍残酷,只不过被一笔带过,比如,阿娟送给小男主的信中说到的,你应该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要像她一样,永远困在鱼缸里。
对这个社会,台湾政府的讽刺也是针针见血,每个人在电视上的惺惺作态,心怀鬼胎,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对警察队伍懒散、不作为的挖苦讥讽,都是在控诉!
最后,在影片结尾的街灯中,我仿佛看到: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我们究竟去往何方?
《热带鱼》观后感(十):梦想越天真,现实越残忍
不知有多少青年人还记得自己在年少时做过的梦?不知有多少中年人还记得自己在青年时做过的梦?不知有多少人实现了当初做过的那些梦?
电影里的阿强一直梦想着能够带着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起坐着潜艇、去海边看热带鱼。然而看完整部电影我们才知道他喜欢的女孩子一点都不鸟他、潜艇是永远不可能给他坐上的、而就连热带鱼也不是任何一处海边都有。电影中有这么一段很经典的对话场景:
当阿强从海边潜水回来后,他说道:“海里面有很多热带鱼、好漂亮耶!”
文英阿姨直接回了一句:“听你在放臭屁、我们这里怎么会有热带鱼啦!”
然后旁边的阿伯再补刀式的说道:“热带鱼要往南,在垦丁一带才会有。”
如果这不是一部电影、如果没有电影中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发生,或许阿强从此会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从梦想破灭到不再梦想、从特立独行到循规蹈矩、最终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真理往往与真相一样残酷:所谓的梦想,要实现的前提就是认清并接受现实。然后你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外加机遇、去一步步实现你的梦想。如若你的梦想越脱离现实、那现实所给你的回报就越残忍。
不要因为现实而放弃梦想、更不要因为梦想而忽略现实。每一个在现实世界中不曾放弃梦想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而每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克服现实并最终实现梦想的人更是属于伟大的人。
最后套用一句很俗的话作为结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