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九星报喜》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5 02: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九星报喜》的观后感10篇

  《九星报喜》是一部由高志森执导,张国荣 / 吴倩莲 / 钟镇涛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古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九星报喜》观后感(一):很有意思的贺岁片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喜剧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当年的港产喜剧片还是蛮有功力的 里面主角唱的歌很多都蛮有意思古今中外歌曲都有 很羡慕里面那个村 没有贪婪 贪欲 有的只是诚实 淳朴

  《九星报喜》观后感(二):我觉得港产片还是90.80年的好看

  90.80年代的港片,导演演员专业而且敬业

  电影很有内涵艺术表现力和幻想力都比较强。

  让人看了之后发自内心的笑或者哭,或者其他。

  现在的港产片全凭明星……

  遗憾啊,衰败……

  《九星报喜》观后感(三):此剧配乐有毒!!!

  电影的插曲配乐很有特色哦,全是民族管弦乐配器,浓郁新娘民族风。开场是民乐合奏版圣诞铃儿响叮当竟然毫无违和感?!哥哥的《红》在片中出现两次片段,片尾字幕结束完整出现,也是喜气洋洋的民乐伴奏,每唱完一句喘气的间歇,民乐队上行音型强势插入,这奇妙画风有点醉,简直有毒要不能停啊!!!另外比较意外的一首是彩云追月配的四声部重唱简直就是网上阿卡贝拉最火的一屏多格大家一起唱啊噢!各种民间小调边唱边演~啊曲风太美

  《九星报喜》观后感(四):香港电影的标签--哥哥

  爆喜欢哥哥扮演的张飞这厮,络腮横须黑煞脸耳际却别一朵娇艳欲滴的火红玫瑰

  刚柔并济之美,像哥哥

  旦角真的很搭白面书生的哥哥,越来越期待<霸王别姬>了,一定要留在最后面

  港片许久都没像这样闹春了,<2009家有喜事>还没来得及看呢嘛

  不过再闹腾也不会有这部港味浓,还可能再有哥哥吗?

  1998年刚刚经历过东南亚经济危机洗礼的香港,难得的轻松开心,殷殷切切的期冀着更加美好的来年

  2008年这场金融海啸什么时候能过去?

  《九星报喜》观后感(五):喜剧电影还是老的好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的,里面都是我喜欢的明星,不知道有没有粤语版的,反正听国语版的唱歌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啦,也就哥哥唱的很惊艳,就像东成西就我就喜欢看粤语版,粤语有一种不同普通话性感整体观感就是那个年代的喜剧剧情台词都比当时的环境前卫很多,不像现在的电视电影台词很多都只停留于早已过时的网络流行语,就冲这点,现在的电视电影就远不如以前。现在的导演都嫌观众太挑剔,却不想自己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过去,没有新意故事、台词,老是张嘴就是已经听过的网络词,生搬硬套笑点,就像小品里为了抖包袱而抖包袱,简直尴尬至极。

  《九星报喜》观后感(六):玩的要开心

  好久看不到一部彻底的神经喜剧了,如今的电影都喜欢往苦大仇深上靠,板着脸生怕有人指着鼻子骂自己低俗恶劣浪费胶卷。也许他们不知道,有时候,我们只是想快乐一点。

  《九星报喜》就可以做到这么没心没肺大团圆,这片子配乐配的天上地下,歌舞丰富亦人瞠目结舌。没有深度没有广度足够热度,只想令大家玩得开心,也算是专业精神一种。

  哥哥已然作古,吴倩莲美的有些冷清。放到这癫狂的故事里愈发显得落落寡欢似的,也唱了也跳了,就是不对劲,那没也办法。黎姿当年纯朴娇憨,只是没有日后气场

  知道物是人非后,再看当年这一群人以专业精神折腾出来的神经剧,竟然咀嚼出了些许凄凉

  《九星报喜》观后感(七):这一场风花雪

  看到广东台的某个电影节目在介绍这部片子,感觉很有趣

  重要的是,里面有哥哥和吴倩莲----其实纯粹是想听听后者的国语式白话而已~~

  虽然跟《东成西就》对比起来,搞笑程度有些不满,但总算款式是差不了多少的。哥哥在里面一样是那样深情,在追求佳人路途上几经挫折,但最终还是抱得美人归。她拍古装片,尤其是港式武侠古装片,总有一种不搭调的感觉。全片因做作而显得美丽,或许就是因为做作才显得搞笑吧。

  只不过那个字幕看得人真是痛苦,要么就出粤语字幕,要不就别出字幕。不然明明就是粤语配音,却偏偏搞国语字幕。我听得正欢,不小心瞄到底下的字幕,就觉得搞笑程度降了一级。

  把台词当做歌词来唱,很不错,像是歌舞片~~我喜欢。

  《九星报喜》观后感(八):贺岁片你怎么看?

  贺岁片,就是贺年的电影吧!还是不太自信贺岁片,豆娘了一下。出现的字眼——热闹好看,就是贺岁片的特别

  这要求商业电影有何不一样呢?再往下看,更让人咂舌。《投名状》《赤壁》这一档的电影也沾上了年的喜气

  在此看来,每个出品集团都会考虑电影的票房问题。因此都会故意的将电影的上映期拉到与春节或者元旦相近时间,然后每一个都灌上了贺岁片这个名字

  如果贺岁片有门槛的,来参加这档期的需要一个关卡。这些片在走到贺岁门口的时候有人问:老板,你贺了什么?难不成《投名状》说贺了个投名状,《赤壁》说贺了一场破坏性的大火,《集结号》则是贺给开年一路悲伤了……

  贺岁档期,都是一个噱头。没有信仰的人只是来哄抢热闹。

  真正的贺岁片,你需要看看香港的电影。但随着二十一世界的到来,那种贺年的气氛都慢慢丢失。新一年没有过年是什么样子概念

  经典可数的贺岁片《花田喜事》(93版)、《九星报喜》(98版)、《东成西就》(93版),故事有情有节。

  这种以香港特有的搞笑方式,将笑点整入于故事情节当中。每每让人忍俊不禁。即使电影的情节里有打打杀杀也完全不伤节日欢乐气氛。最后在故事结束继而转向拜年的一个环节,不会让观众觉得很别扭主题转换是很自然过渡的。

  更配有港人特辑的贺岁歌曲,“红鸾华彩双双对,……”。听着听着,年味就重了。

  似乎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自这一知名诞生到2000年前的贺岁期档,档档精彩。有如,《富贵逼人》《家有喜事》,一年一年的加演续集,每一年都带给观众新年的愉悦

  《九星报喜》观后感(九):别样张国荣:那一抹骚红

  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2003年4月1日,那年我13岁,只觉得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于年少的我,他与其他香港明星并无不同。第一次听《当爱已成往事》,是零七年的冬天,一听就是八年。

  我不习惯叫他Leslie,也不习惯称他哥哥,我喜欢叫他张先生。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把他神话更何况神话一个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我喜欢的张国荣不是程蝶衣、也不是旭仔、更不是何宝荣,我喜欢的张国荣是那个在众多香港贺岁片中极尽善良乐观勇敢真诚的中二青年,与《警察故事》时期的成龙一样,张国荣也代表了亚洲四小龙时期这座城市珍贵品质

  尽管悲剧比喜剧更加打动人心,尽管悲剧比喜剧更具有艺术价值,但我依然钟情于后者,即便这样会错失许多经典。

  所以,我中意的张国荣是那个在《花田喜事》里比程蝶衣还要惊艳的魔术师

  所以,我中意的张国荣是那个在《满汉全席》里花痴山口百惠的厨师

  所以,我中意的张国荣是那个在《大富之家》里我最爱的罗伯特,那也是我的英文名字。

  当然,还有刚看的《九星报喜》,开场的一身骚红,让TVB腔调的国语配音也显得不那么突兀,也只有他,才可以把红色穿的如此多娇。《达坂城之歌》、《山歌》、《旱天雷》、《广东小调》、《红》、《tea for two》、《小桃红》、《路边野花不要采》、《sha la la》、《彩云追月》、《今晚夜》、《小小羊儿要回家》、《你没有好结果》、《新鸳鸯蝴蝶梦》、《王小二拜年》,15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串烧,是本片一大亮点,也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改编歌曲都有国语、粤语两版歌词,这是那个时代香港电影人的诚意所在

  喜欢他,不一定要在愚人节那天去纪念他;

  喜欢他,只是在每次K歌的时候都会唱他的歌。

  多年后,于我,这位森赛依然姓张,不性感;

  多年后,于我,这位森赛依然有个响亮外号叫拓哉,是木村人士

  《九星报喜》观后感(十):我叫拓哉,木村人氏

  比起前两天看的《花田喜事》和《金玉满堂》,这部可能要稍微逊色一点,因为歌舞片嘛,本来就很难做到人皆爱之。不过里面的歌曲真是神改编,一言不合,张口即来,比如说耳熟能详的《路边野花不要采》《Sha-La-La》《彩云追月》《新鸳鸯蝴蝶梦》,当然着重要强调的自然是哥哥的《红》啦,跟97演唱会现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同一首歌。

  哥哥片中再次化身打榜小能手,先是留下的字条,荣迷们一看,一定能马上心领神会吧,快点掏出本本记下荣训哦——由零开始沉默是金。至于上述提到的《红》,在片头和片尾出现了两次,如果硬要算上结尾滚动演职员表的那次,就是三次。红的登场太猝不及防,翩翩公子,一袭红衣,红,像蔷薇任性结局;红,像唇上滴血般怨毒。一抬眼,一低眉,魂都被你勾去了好吧。这里说个小插曲,由于我刚从隔壁《花田喜事》片场过来,所以哥哥的“妈咪妈咪哄”当真不是大卫高柏飞附体嘛。

  第一次看哥哥和吴倩莲演对手戏,没想到出口的台词又是哥哥夸女主靓仔,女主夸哥哥靓女,瞬间穿越到《圣诞快乐》里哥哥和李丽珍的对戏。所以说啊,哥哥两次入选香港“四大绝色”,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次是1999年的评选,分别是哥哥,林青霞,李嘉欣,朱玲玲;另一次是2000年的评选,分别是哥哥,林青霞,李嘉欣,关之琳。

  片中很爱哥哥的戏腔,尤其是彩云追月改编版那段,一出声就被惊艳到了。话说四格分屏原来这么早就有了,将近二十年前的东西,现在才流行为时过晚啊。不过个人认为,所谓的潮流,就是复古的重出江湖,新锐的隐姓埋名,不断更替,不断重生

  剧情有一定发人深省地方,比如说原本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可以在短时间内沦为腐朽之地,归根结底人性有其一定的阴暗面欲望罪恶根本彩虹周刊的报导,类似现在的娱记狗仔,用花边新闻大众眼球,迎合市场需求

  贺岁片的套路就是结尾的“恭喜发财”,观众绝对百听不厌,哥哥那把扇子插的,难怪演唱会上爱好话筒裤子里。好怀念那时候的花絮,大家总会笑得好欢乐,而且哥哥一般不太NG。

  黎姿很美很可爱剧中吃货担当。同为高志森导演的《花田喜事》和《九星报喜》,我们可以窥得一系列延续性,比如说没有台词只有留白的迷之交流方式,群众演员的尬舞,导演的客串镜头不明物体的闪亮登场(特指咸蛋超人和龙珠悟空)。

  如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九星报喜》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