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深锁春光一院愁》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5 02:2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深锁春光一院愁》的观后感10篇

  《深锁春光一院愁》是一部由道格拉斯·塞克执导,简·怀曼 / 罗克·赫德森 / 阿格妮丝·摩尔海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一):场景设计 小分解

  很美的爱情片,虽然剧情老套,但是场景设计却给人以十分讲究美感,例如在废弃的小屋和Ron朋友家,场景里会时常出现面积透明玻璃-使空间变得十分开阔。而在Cary及Cary所参加的派对上更常见的则是镜子-反射室内的空间。这两者间的对比同时映衬不同阶层人们的处事态度。前者:人与人之间透明,清澈友好真诚。后者:自顾自。如此看似invisible&unnoticeable的场景设计实则在无形中已让观众深入到剧情与阶级矛盾中去。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二):All That Heaven Allows天堂里允许的一切

  关于道格拉斯.瑟克,法斯宾德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对人类有爱,不象我们那样轻蔑人类的电影人”“我在瑟克的作品中,首次具体看到:哪怕是一个惟钱是问的体制工作个人独一无二东西,仍然有见天日生机”...

  也许这就是导演心中天堂里所允许的一切。即使是体制、工作所限,保存个人的天性个性,最后总有拨开见云日的那天。影片结局体现的便是上帝意愿。大多乞求愿望倚靠着梦境达到允诺,可究竟允许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天堂里允许的一切,这是个令人迷惑不清的片名。暂且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每日的生活即是天堂里允许的。

  活着即是天堂里允许的。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三):无题

  影片立意明确,表现人生观价值观与爱情的矛盾冲突。首先是阶层矛盾。上流人士与下等平民共存于世,看似和谐发展,却各自形成生活圈,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差别。这个观念奴隶社会就已形成,随着社会发展,它也随之发展得更加坚固。当然,个别人士对它是藐视的,他们无法改变,只好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观点。影片中众人反对卡蕾与罗恩的婚姻主要原因便来源于此。其二是伦理矛盾。年长女士爱上年轻男士世人看来是有悖伦理的。这条定律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当然,它并没有上一种矛盾更加尖锐强烈,人们能给予更多的包容,但仍会不自觉产生异样眼光

  创作者是如何安排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物产生如此强烈的爱情?这也是我感兴趣地方

  首先,导演设置了两人的关系。既要两人不同阶层,又要让两人能面对面的谈话,主仆关系就再好不过了。罗恩是卡蕾已故园丁儿子子承父业天经地义(这也为以后一个流言的产生——说卡蕾在丈夫还没过世时就与罗恩关系暧昧——打下基础)。然后,创作者通过四个设置作为两人相爱的缘由。按出场顺序,第一是树叶。此时,两人刚刚认识,卡蕾将罗恩剪下的树叶插在花瓶里,聪明的观众应该已然觉察出后面的故事。第二是罗恩破旧老屋。第三是一个破损陶瓷。卡蕾对它们表现出满心的喜欢,事后罗恩将老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修复了陶瓷,借此表达了对卡蕾的爱意。第四是罗恩的人生观。卡蕾对罗恩“活出自我”的人生观表现出认同欣赏,借此作为卡蕾能爱上罗恩的理由之一。

  如今看来,这几个设置是如此平凡简单,然而却理所当然。如果交由你来创作,又该如何设置呢?是否要构思一场英雄救美或寂寞难耐被色诱的场景?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四):天堂所允许的一切

  如果不是DVD附带花絮里的导演访谈,我真不知道Douglas Sirk原来是德国人,而并非典型的Hollywood大导演。对于新浪潮来临前的大多数经典作品,我总是心存敬畏,但却毫无欣赏的兴趣,学院传统拍摄手法精巧布局与室内的摆设、脱胎于舞台剧对白口吻乃至动作……《天堂所允许的一切》里处处都流露出这些被运用炉火纯青技法,Douglas Sirk对镜头的调度以及人物心态细微刻画远超于同期许多Hollywood导演,只可惜结局仍受制于主流大团圆结局的风潮,未能把悲剧色彩渲染极致

  Jane Wyman与Rock Hudson对手戏擦出的火花,堪称“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在人物复杂内心世界拿捏和掌控上,几乎已无可挑剔。一段简单的男欢女爱,因为社会身份地位年龄、传统道德观的束缚,变得聚散无常。富庶寡妇爱上年轻园丁,无论是在思想保守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小镇,还是物欲横流、观念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都会掀起轩然大波时代观念变迁,,但事实上当事人内心的影响打击恒久不变。Douglas Sirk用浓烈的色彩与章节式的叙事手法,将小镇传统保守、却又充满虚伪低俗中产阶级社交批判体无完肤,在电视、Internet尚未来临的年代,大型、小型的聚会几乎成为人们最好的娱乐方式,也让流言蜚语比任何年代都更具有杀伤力。Jane Wyman爱上Rock Hudson,虽然比不上杨过与小龙女的惊世骇俗,但已足够令小镇哗然,连表面开明女儿和儿子都极力反对,Jane Wyman陷入了孤立无援地步,爱情与社会认可拔河,从来就不会是一场势均力敌比赛,Douglas Sirk通过对光影的运用,将寡妇心态的变幻莫测情绪大起大落一一展现荧光幕里。两人在Rock Hudson木屋相聚的一场戏,Jane Wyman碍于道德观的压力与束缚,甜蜜恋爱迅速被冰冷的痛苦所取代,从温馨晕黄的炉火中转身进入黑暗,侧光在她身上投射出一条明暗分界线象征着她内心的痛苦。Douglas Sirk通过光影来诠释他一贯的无形暴力与悲剧感,难怪法斯宾德也为他折服。

  我不喜欢电影的结尾,Rock Hudson从堕崖后的昏迷中苏醒,紧握终于为爱不顾一切Jane Wyman的双手,我倒觉得远不如让Jane Wyman守候等待着不知何时会醒来的Rock Hudson会更意味深长,也令那种无奈无常感加速蔓延,不过我想即使Douglas Sirk有如此的勇气,最终也会被Hollywood商业至上的剪刀手糟蹋,换上千篇一律的Happy Ending。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五):爱之梦

  地狱是什么,对我来说就是不能再爱的痛苦--陀斯妥耶夫斯基

  让那些专业影评家去议论去吧!

  我想,自己就是某位出版者对那些试图读懂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读者奉劝的那样,要象识字不多的乡村教士读《旧约》,只要心怀一片至诚。

  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我不懂本片的灯光运用和类型化的故事情节,以及某个镜头的深层涵义,我看到的,感到的只有一个字,爱。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那么因为相信世间毕竟有爱所以才为这电影而感动

  爱,是一种信仰,只有相信了它的存在才可以去理解,而不是先理解再相信。

  我在西尔克的电影里看到的正是这种对于爱的信仰,他的电影有爱,而这爱又是基于信仰和道德之上的,是经过艰难考验之后上苍恩赐

  我并没有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影评家所谓的,表现了战后美国传统道德瓦解的过程,而是看到了在一个冷漠世界里重新点燃人们爱的信仰的意图,虽然从传统观念上看是一部寡妇再嫁的故事,但是其着力点并不在于表现外在社会的压力对女主人公摧残,也没有刻意的描绘阶级地位悬殊造成的冲突,而是关注于人的内心挣扎

  作为导演最信任的女演员怀曼,在这部影片中显示了高超表演技巧,把一个中年寡妇对爱的渴望,矛盾,自卑,以及怀疑刻画的非常细腻,尤其在一些细小不为人注意情节上,显示了她对人物深刻领悟把握,她是故事当之无愧主角,而英俊潇洒的赫德森只是一个美丽陪衬

  为了表现女主角爱情的道德,屏弃其中肉体欲望成分,设置了一系列道德的束缚,作为母亲和当地上流社会的一份子,她动摇和屈服过,但是最终在一场事故后毅然的和自己的爱人站在了一起。这个有些唐突的结尾,似乎正是为了证明女主人公道意义上的完美

  爱情与道德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许多人认为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关系,爱情无关道德伦理。但是没有道德约束的爱情是否合乎信仰?

  习俗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夏洛蒂勃朗特这样说过。

  古今中外实际上的情况是任何私下的堕落在哪一社会阶层都会被默认,只要不违背即定的等级规则也就是说,通奸可以被允许,买卖婚姻也是合法的,但是真诚的爱情却往往不被社会接受,本片的男女主人公一开始就遭到质疑和小镇人的排斥侮辱无非是由于他们想真诚的相爱而不是私通。真正爱情和想要做真正的人一样总是不被允许甚至被毁灭的,为什么你可以得到真爱追求浪漫的爱情,而这世界上大部分都过着违心而平静的生活?爱情是一种革命,总要犯众怒。

  而追求真爱的过程仿佛也是一个寻找信仰的过程,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曲折道路,很少有人达到其光辉彼岸

  天堂所允许的一切,就是爱。

  电影的主题音乐中插入了李斯特的爱之梦,每当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场景出现,那首梦幻般的音乐就会响起。

  爱,就是来自天堂的音乐。

  即使爱只带给你哀愁,也要信任它,不要因此而关闭你的心扉

  心应该是和一滴眼泪,一首诗歌一起赠与人的,

  喜悦露珠一样脆弱,它容易欢笑中死去,而哀愁却是坚强耐久,让含愁的爱在你眼中苏醒吧,

  --泰戈尔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六):它为女人鸣不平!不是“胸平”

  对于女孩子来说,用手机或者电脑看看美剧韩剧什么的,算是当下网络时代的一种消遣,但是同样是看电视剧,放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换个播放器——电视机可能就有另外一种象征——孤独家庭主妇消磨时光、打发日子的“跳蛋”,讲出来有点羞耻,但是实质上基本一样。

  1955年的《深锁春光一院愁》便是把这种表象下的“禁锢描述跌宕起伏、委婉动人,虽然是好莱坞的一部制片厂电影,但是却被向来有高逼格之称的“CC标准”收录,光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把它当做“晚八点爱情狗血片”来看待,尽管电影在故事层面上,讲述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烂俗爱情故事,但是因为那么一点点“不同”,就让它成为了一部“女权主义”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富裕的中产阶级寡妇凯瑞,和她年轻园丁荣恩之间的一段忘年恋爱,虽然和诸多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经历双方朋友检验邻居们的流言蜚语和家人指责,但是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来了个完美大结局。然而这个故事是因为美国人在讲述,如果换了其他国家,可能就有不同的结局了,在韩国的话,有可能是《熔炉》般的无力,在丹麦的话,可能是《狩猎》般的忌惮。

  之所以把一部爱情电影和两个根本和爱情无关的欧亚国家电影做比较,原因在于,他们都是有关偏见”。《熔炉》中是众人对于校长一味的信任,而不相信处于劣势的聋哑孩子;《狩猎》正好相反,小镇居民都深信小女孩的所言非虚,而男老师则是邪恶化身;《深锁春光一院愁》便是富裕的中产阶级对于下层工人的偏见。

  将一个“偏见”讲述的到位并不容易,更何况导演道格拉斯·塞克并不希望直接开罪中产阶级,所以在剧情的处理上,颇为委婉,比如女儿的“悔过”,医生的奉劝以及朋友莎拉的好意和理解,但是这种侧笔反而更为讽刺。莎拉的行为更像是中产阶级主妇间的虚与委蛇,女儿的“悔过”更多显露的是一种“事后诸葛”的弥补,但是内心却依旧保守,如果我们联想到她之前动辄拿出弗洛伊德的理论显示自己的开明,后期女儿的“懂事”只会增添她的虚伪和表里不一;而医生,或许只是导演为了推动凯瑞的行为所做的无奈设计吧!

  实际上,这群中产阶级的“偏见”只是对于男主角荣恩,对于凯瑞来说并不是“偏见”,而是限制、禁锢和道德捆绑。其实对于荣恩来说,“偏见”并 不算什么,由于人设性格,荣恩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作为一个丧偶并有两个成年儿女来说,这种“偏见”便是一种舆论禁锢了。表面上,它很开放,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凯瑞找个夕阳伴侣,但是,这种允许是有选择性的,她必须在中产阶级的社交圈中寻找,而且必须年龄相仿,所谓的“爱情”并不是凯瑞这个寡妇的权利,找个合适体面人组成适当的男女关系才是她可以做的事情。(从开头她和老年的夏飞约会受到儿女的鼓励和支持时就能够看出。)

  凯瑞本身也不是那种周围的人一吓,她就放弃真爱的女人,然而当她面临儿女受到流言蜚语,并被儿女“警告”必须和荣恩分开时,她不得不做出让步。社会伦理对于女性的禁锢最可怕的不是来自于外部的恐吓,而是女性自身已经被驯化,她“必须”考虑儿女,她“必须”承担母亲的责任,换句话说,她必须“做一个母亲该做的”,这个“该”便是女性终极的“命运悲剧”。

  有一个异常讽刺的场面,当初凯瑞因为还有儿女相伴,所以放弃了自己的真爱,也被儿子“命令”,祖屋必须留下,但是当她决定放弃真爱之后,女儿隔年就会出嫁,儿子即将远去巴黎上学,之后去伊朗工作,还被儿子“通知”:“祖屋太大了,你一个人住也是浪费,回头就卖了吧!”这种前后的荒唐状况可谓是鞭辟入里,更为可笑的是,在一开头凯瑞就异常讨厌“电视机”(因为它代表了中年女人的空虚),但是最后即将离去的儿女却攒钱给她买了一台电视机,从最后电视机屏幕中的凯瑞镜像,我们知道,儿女其实是在给凯瑞的后半生生活送葬。

  《深锁春光一院愁》并不想让这种对于女性的压榨见针见血,而是试图用“曲笔”,讽刺性地表达了这一社会现状,可能在导演塞克看来,迎合地讲述痛苦比暴露地表达愤怒更有效吧!本文首发“百度电影吧”公众号转载或约稿请加豆邮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七):《天堂里允许的一切》

  卖碟的老板总是推荐给我很多电影,我知道他懂,所以相信他的选择。只是很多导演我都不清楚,觉得很惭愧。虽然喜欢电影,但是仍缺乏关于它的知识,原来自己的了解仍不够透彻明了,我知道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道格拉斯•瑟克,很遗憾的说,我完全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有多著名。只是在看完电影后我相信,他确实应该受到尊敬。法斯宾德说,他看了瑟克的电影便会不自觉地被影响,甚至会模仿的拍出自己的作品。那么,好吧,瑟克,即使我不了解你,我也该对这电影充满好奇心。

  我不信教,但我宁愿相信在那高高的地方有一片安宁祥和的乐土,叫做天堂。因为那是给予人希望的精神支柱。天堂可以包容的,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博。

  故事说起来很容易,一对因阶级差异而被人疏远的情侣,在经历波折后终于走到了一起。你可能觉得没什么,甚至会觉得可笑。一个多么老套并且再平常不过的情节,为什么要拍成电影呢。但是,让我们看它的出品年代——1955年,一个充满西部情结、英雄主义、浪漫爱情的时代,瑟克却犀利地将矛头对准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卑劣。喧闹的鸡尾酒会衬托出有钱人的空虚和想要炫耀的心理。是啊,这多像法斯宾德的电影。冷漠、残破,只是还好,它的色调够明亮,所以不会让人太悲伤。

  卡蕾是一个寡妇,一双儿女已长大成人,她身处上层阶级,却爱上了帮助家里修剪树木的园丁罗恩。罗恩是一个热爱生活、开朗并且不会妥协的男子,这一点,令他与卡蕾的交际圈子格格不入。正如罗恩的朋友所描述的那样,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所以不会强求,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卡蕾了解,因此一直都不敢去考虑是否应继续与其发展下去。

  瑟克通过卡蕾的朋友莎拉之口道出了上流社会的势利和虚荣。“那些人不会接受你们,他们一定会说在你的丈夫死之前你们就好上了。你有想过你的孩子们吗,他们该如何在镇上自处?”卡蕾坚决地宣称她会努力和罗恩组建家庭,却无法料到之后发生的一切都一步步的验证了莎拉的话。

  首先是她的儿女,起初他们误以为卡蕾要嫁的是那个经常来接她的与其“门当户对”的哈维,于是便表现出了赞许和无限的祝福。但当他们得知卡蕾要嫁的是罗恩时,态度便急转直下。为客人调马提尼酒是卡蕾的儿子最喜欢做的事,可是这一次他却不肯为罗恩调酒。那是对客人表示友好的方式,他的不情愿证明了卡蕾连家人都不易说服。果然,虽然罗恩努力想融入这个家庭,但仍是徒劳。谈话不欢而散,卡雷的儿子也强硬的表明不会接受罗恩。看似开明的儿女却极力反对,卡蕾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次是在那场鸡尾酒会上,卡蕾准备把罗恩介绍给所有人。我想她知道的,他也知道的,即使穿着光鲜,他也永不会属于那里。人们表面上亲切问候、热情相待,转过身去却冷言冷语、言辞讥讽。爱情和阶级,永远都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他们打不过,便只能逃离。

  最后,是女儿的哭诉。如卡蕾的朋友莎拉所说,在图书馆,有人对她的女儿指指点点,说卡蕾在丈夫死之前就同罗恩在一起了。女儿无法同心爱的人在一起,儿子以永远离开这个家相威胁,卡蕾无法选择,只有放手。她不只是一个女人,她还是一个母亲,她无法割舍掉自己的家庭,于是只能舍弃掉爱情。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她孤立无援。

  罗恩也曾经带卡蕾去参加过他的朋友的聚会,这与上流社会的鸡尾酒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不豪华,但普通百姓的聚会却充满欢声笑语,没有隔阂、没有虚伪的应酬、没有假惺惺的客套话。就如《泰坦尼克号》中的那场三等舱人们的舞会一样。瑟克用这种强烈的反差衬托出上层阶级的低俗和伪善。

  更可笑的是,卡蕾的女儿也要结婚了,而她的儿子对她说自己就要出国去工作了并要她卖掉房子。曾经极力反对的两个人以“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为理由而拒绝搬去与罗恩同住。现在,却轻易的抛弃了原来说过的话。卡蕾只有苦笑,她对爱情的放弃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力。

  只是还好,瑟克是善良的,他让卡蕾还有支持的人鼓励她去追求爱情,让卡蕾知道罗恩一直都在等她。只是,为什么,他要让罗恩从山上掉下去?

  可能是看的现代电影太多了,所以我想当然的设想了影片的结局,可是我错了。法斯宾德说,瑟克的电影是最温柔细腻的影片,他是一个对人类有爱,不像我们那样轻蔑人类的电影人。是啊,我本以为当他们分手时、或是当罗恩从山上掉落时,电影就结束了,因为那样就会更加体现出来爱情在地位、传统观念等重压下所显现出来的无奈感,但是瑟克没有,没有惯常的悲剧形式,他让罗恩从坠崖后的昏迷中苏醒过来,让他们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让电影有了圆满的结局。

  瑟克还是善良的,我们总要看一些善良的影片,这样才不会心存恐惧。

  瑟克,我知道我喜欢上了他的风格,温暖的,不会让人心碎的,我想,这适合我,尤其是在看多了悲剧后。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八):塞克式的幻灭与希望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这首闺怨词的第二小句,被拿来做了美国电影All That Heaven Allows的译名,尽管电影中的季节不是春天(这里大约是取美好的岁月、时光之意)。“新妆宜面”本是期待爱情的状态;而锁住女主人公的,是那庭院深深,和庭院内外的傲慢与偏见。

  影片的情节乍一看非常狗血。一位上流社会富有的中年寡妇Cary,一位年轻英俊、朝气蓬勃的园丁Ron,两人的爱情遭到Cary子女、朋友的一致反对。面对世俗压力,Cary放弃了这段感情。直到关键时刻,Cary才终于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回到Ron身边……

  然而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绝不是只有情节。道格拉斯·塞克之所以是道格拉斯·塞克,就是他的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塞克式美学,有一种让人心凉的幻灭感。《深锁春光一院愁》中,Cary想放弃与Ron感情的导火索,是儿子的离家出走:“如果你要嫁给他,别指望我来看望你。”看似讲道理的女儿也认为母亲不该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园丁。Ron对Cary说的话其实点出了问题的本质:“他们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像他们的爸爸。我不是成功的商人,不是国家的栋梁。”得知Cary解除婚约后,儿子回家了,说他即将出国,给母亲买了一台电视机——一个Cary之前就跟朋友谈论过并不感兴趣的物件。当儿子兴奋地向母亲诉说这台电视有多好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映在电视机中母亲悲怆忧愁的脸庞。这个镜头让人痛心,Cary的脸被死死框在那个年代的奢侈品——电视机里,如同囿于她所处的上流社会。儿子出国,女儿嫁人,儿子甚至要考虑卖掉母亲住的房子,这时身处大宅中的Cary,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寂。

  如同塞克在下一年拍摄的作品《苦雨恋春风》中那个“一入豪门深似海”的故事,塞克的镜头里看似表现的是上流社会豪华的住宅、华美的着装、永无尽头的宴会、奢侈的生活方式,但其中无比饱满的人物情感、层次分明的色彩、恰到好处的配乐却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影片中,Cary最初坚持要让Ron见她的朋友们,带他去赴宴,希望她的“朋友们”能接纳他。宴会上人们衣冠楚楚,觥筹交错;而等待她的,却是含沙射影的嘲讽与旧日曾追随她不成的男人的调戏。Ron并不会因为换上一身西装就被接纳;两人最终离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周围的吵闹声不匹配的,是两人深深的失望与孤独,和观众可以解读得出的隔阂。来自德国的塞克,此时营造出其同胞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如同Ron是Cary朋友圈子的局外人,我们也成为了局外人,旁观影片中纷纷攘攘人群的精神世界。

  无怪乎塞克的影片被认为带有某种辛辣的讽刺性。他将一群人拍得尽可能华美,目的却不是为了赞美。《苦雨恋春风》中的Lucy,《深锁春光一院愁》中的Cary,都是贵妇人的角色,只是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们的本意没有错,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但是各种因素却将不应有的重负压在她们身上。Lucy的丈夫因为生育问题终日酗酒,但是她仍对其富有耐心不离不弃,直到Lucy好不容易怀孕后却又怀疑孩子不是他的,一巴掌将她打流产;Cary的儿女赞成守寡的母亲嫁人,但却必须要嫁给他们认为社会地位与其相匹配的对象,否则便粗暴地加以反对,只顾自己的面子,丝毫不顾母亲的感受。某种程度上,她们的善良被“利用”了,成为了他人自私行为的牺牲品。而两人最终的结局,都是离开了原有的家。两部影片中洛克·哈德森都扮演了“拯救者”式的角色,他来自普通家庭、做着普通的工作,他让女主角离开旧生活,和他一起开始一段全新的征程。

  但是塞克的讽刺不是恶毒的,而是充满着关怀与希望。与其说他在批判上流社会的精神面貌,抑或世俗偏见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倒不如说他在反思如何走出困境。阶级偏见、性别偏见要消除谈何容易,正因此有人说《深锁春光一院愁》的结局过于理想化,但我想,这正说明了塞克的乐观态度和他对人性、对爱的信任。影片中,女儿最终向母亲道歉,这是一种和解。塞克的目的,并不在说明上流社会的一切都是恶的;他描绘的,是有时表面的浮华遮蔽了人们的双眼,而事实上传统的阶级与性别偏见不应成为精神富足与幸福的障碍。

  影片从金色的深秋到银白的冬季,色彩十分迷人。在我看来主人公的着装也富有暗示。Cary和Ron感情在正轨的时候,Ron穿的都是红色的衣服(准确说是红黑格子);两人面临压力处于分手边缘的时候,他的衣着颜色明显变深变暗。等到又有转机(圣诞相遇),他又穿上了红衣。另外,Cary女儿回来告诉母亲她要结婚的时候,穿的是一条红裙,与黑色着装满怀心事的憔悴母亲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想起Cary影片开头阶段穿的红色礼服——那时她还没有经历这一切,尚且神采奕奕。从亮色到暗色,隐喻着因为爱情遭受的世俗偏见带给Cary的折磨。

  影片结尾,Cary守护在昏迷的Ron床前。Ron醒来,说你回家了?Cary说是的,亲爱的,我回家了。落地窗外,是白色的雪与凝视他们的鹿。电视锁住了心,窗子却打开心看向外面的世界。

  “我回家了”,她终于让Ron的家成为她的归宿;她说的是“回来”,这是内心、爱情、精神意义上的“回来”;这个结尾,我愿将其视作塞克的明亮希望。

  《深锁春光一院愁》观后感(九):喜欢视觉呈现,不喜欢故事

  A movie composed of a hackneyed story, a nice theme of love and values of life, and a series of beautifully rendered scenes.

  everal memorable lines: "security comes from inside himself,” “home is where you are,” “you are running away from something important because you are afraid,” and etc.

  Carefully designed costumes and props. The film starts with Sarah, wearing a bright blue dress, stepping out of her richly blue car. The color choice is, first, visually attractive and, second, speaks of her extroversive personality. Later, the rather casual clothes of Ron’s friends at the dinner contrast with the exquisite suits and dresses in the cocktail party of Cary’s friend. The costumes highlight the stark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rcles of Ron and Cary, indicating their different social positions and life styles. Cary's different outfits throughout the film are also carefully chosen. She starts from a widow's grey suit. After meeting Ron, she puts on a vibrantly red dress for the country club. She shift back to the widow's black velvet on Christmas Eve after breaking up with Ron. These all suggest Cary's mental activities.

  ome hints are given to foreshadow later developments in the story. At first is the branch that Ron gave to Cary, which she treated like a bouquet of flowers and placed in a beautiful vase. The second is the broken Wedgwood porcelain. Other elements are used to indicate the ideology of the film. An example would be the book, Walden, that Cary picked up at the Andersons'.

  The curated lighting is my favorite element of this film. It uses high-key lighting in the garden scene and the party scene to create more realistic settings. Low-key light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used in more emotionally charged scenarios. For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Cary and Ron and Cary and her son, high contrast of light and darkness hides and reveals the facial expressions of the characters. The most memorable scene for me is when Ron and Cary stand in front of the large glass window. The cold and blue lights from the snow outdoors juxtaposed with the warm and orange lights of fireplace illuminating behind the couple generate such a peaceful yet secretly melancholy atmosphere. This also foretells the following warm proposal and cold conflict.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深锁春光一院愁》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