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是一部由张彻 / 鲍学礼执导,狄龙 / 田青 / 朱牧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活林》影评(一):二郎赞
杀嫂诛西门,打虎景阳冈。 坦然受刺配,英雄待如常。 十字坡沽酒,孙二娘温汤。 公人先麻翻,都头重如桩。 提袖捉裙衫,整治得好牛郎! 一招先受制,张青呼娘忙。 明日再登程,重整旧官梁。 东平府收受,牢城营看将。 杀威棒不寄,组合拳有双。 土布袋压肥,盆吊须过汤。 小管营实招,快活林遭强。 西出孟州道,无三不过望。 搅乱风月场,醉打门神蒋。 施恩得重霸,好景实不长。 都监恶贯隐,笑里刀锋藏。 英雄蒙冤处,白刃须变光。 飞云浦谢恨,二龙山入梁。
整天喝酒撒泼 全然是一副小孩子有了超能力之后的洋洋得意 没事施耐庵干吗非让他上景阳冈打老虎 老虎死了 估计武二哥的雄性一面也留在冈上了 可能是被老虎掏到蛋了 所以日后百般吹嘘自己是打虎者 就是告诉你们我曾经是有过雄风的 就像低俗小说里的vincent说I had my moment一样 潘金莲勾引不成 真是他一派正气吗? 后来见到孙二娘一上来就调戏 见到蒋门神老婆也要她陪酒 调戏完了都是一通打 他恨呐 干不了所以得靠别的方式来发泄啊 所以不把潘金莲剖腹挖心怎能满足 所以最后鸳鸯楼上杀了那几个还不够 得砍了玉兰才解恨呐 谁叫他们拿女人来开他玩笑
所以最后穿了袈裟 适得其所✌️
《快活林》影评(三):这里有武松出浴
哈哈我的老花痴段子搬过来
这里有武松出浴
松间 发布于: 2010-09-05 10:20
节奏轻快,对白简洁,配乐太给力(主旋律我能完整哼出来的节奏),剧本走的搬水浒原著路线,我真不知道武松醉打蒋门神会被拍得这么喜感,从头到结局之前我一直在笑。这片到底是张导搞的还是鲍导搞的。龙哥洗完澡换完衣服刮完胡子出来那一刻我震惊了。绝代有佳人啊。这一刻我觉得是张导拍的。还有武二逢人开场白便是“三拳两脚打死吊睛白额虎”,笑得我崩溃N次,爆炸式笑声发出在那个包子肉馅事件上(为嘛我又想起包子脸这个很诡异的被某斗鸡眼青春女神给用了我不答应啊),在张青那里没喊出来,终于到了蒋门神的店里喊了出来“这像是人小便处的毛”此时我按了暂停键,因为我笑瘫痪过去了……田青的施恩和王光裕的张青都好猥琐啊……最后断臂那个情节是不是提前了,不过改得蛮好,我果然喜欢看水浒这种乱砍乱杀无法无天的贼配军片,加上京剧气氛的幽默感,以及武二对女人的恨(也凑是对男人的爱么我太三俗了)……什么三国红楼的对我而言太不给力了。邵氏有未拍过三言两拍之类的,似乎没见过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这部电影发行一区蓝光DVD是应该的,超值的,必须的。一行衙役跟住武二走在山岗上,前面又有酒望子了,那美好的山岗呀,龙哥妙曼的身姿戴着那超级经典无敌可爱的东平府出品的原木枷锁,我的口水就这样流下来……
《快活林》影评(四):武松的快活林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出名,三碗不过岗,喝酒很猛。又其哥哥武大郎撞破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偷情被杀害,武松便替哥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因此获罪。在被押的路途上遇到孙二娘及其丈夫,不打不相识,结拜为兄弟。到了被关押的地方,先是被狱中的狱友恐吓说狱里有很多致人死命的方法,惨不忍睹,但武松并不害怕。可狱卒并没有让他受刑,却是每天好酒好肉地款待他,待他如神仙一般。武松觉得奇怪,心中更是不平,一身正气要寻个理由。原来是那里领头的人想让武松帮忙,好酒好肉让他长长力气,好去打垮恶人。
不想武松天生神力,立马表示现在就可以上路去打恶人。但一定要喝酒,无酒不过辋,每到一家酒肆就要喝上三大碗酒。最后到了快活林,有了十分力。快活林原来是那个领头的地盘,没想到被一个叫蒋门神的人霸占了,处处鱼肉百姓。武松来找的就是这个人,把他好好教训了一番,这个蒋门神表面上服软了,暗地里却计划着再找武松报仇。于是又设计陷害武松,但被武松识破,最后武松杀光了所有的恶人,还在墙上留下了“杀人者 打虎武松也”。
1972年的邵氏电影,张彻、鲍学礼联合导演,张彻、倪匡编剧,狄龙主演,配乐很是现代。那时的武侠电影,打戏很多,一招一式都是有板有眼地套着,但好像观众就看得很有滋有味。其实这也算不上真正的武侠,应该说更像穿着古代服装的武打片。但武侠武侠,既有武又有侠,武是武打,侠是侠气,快意恩仇的江湖气,这里面的武松便是如此,一身正气,惩恶扬善,把生死置之度外,侠气十足。
《快活林》影评(五):狄龙的武松,张彻的武松
除去因为时代不同而有的差异感外,这部影片还是很可观的,武打戏够多够狠,情节也还算曲折跌宕,看到武松被缚住双手折磨的奄奄一息时还真有点英雄末路的怜惜之情。
张导果然是张导,干干脆脆削掉了女人的戏份,原本和武松成对立形象的淫妇潘金莲干脆就跳过去了,那个赏给武松的女子也一笔带过,连下场都没交代。这剧中的武松,虽然诸次调戏妇女,其实都是逢场作戏,一点没往心里去,你看她调戏过蒋门神的娘子后,却毫不怜香惜玉的将她往水缸里按,同旁边的店小二是一般的待遇。我记得看《水浒》原著时,潘金莲屡次撩拨暗示,作者只写“那武松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如何晓得这淫妇的心思”类似的话,仿佛武松是个不是人间烟火,眼中完全没有女人的好汉。大约这样的角色才是张老爷子所欣赏的,感情都是留给兄弟的,所以就是硬凑也要凑得武松和燕青的一段兄弟情义,就算是杀害武松的恶人,也是一帮贼眉鼠眼的男人,没女人什么事。反观后来李翰祥的《武松》,则大大不同,极尽潘金莲之风流艳媚,而武松也仿佛若有所动似的,李导是风月片的高手,这等情境自然是手到擒来。
龙哥的演技还是相当可观,也看的出来他很用心,一颦一笑都下足功夫,不过我看龙哥演戏,总觉得用劲太多,不够轻松,看着都觉得辛苦,单独看每个表情每个神态,都是好的,合起来看就有点匠气太重。不过这等事情是要看天份的,龙哥和姜大卫,有点像今天的梁朝伟和刘德华,一个天生一段风流气质,一个健美帅气勤恳隐忍,也不能说谁好谁坏,各有长短罢了。
《快活林》影评(六):花是去年红——狄龙的武松
谨以此文,献给我心目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龙哥。无论文笔怎样,聊表寸心。
终于完成了狄龙扮演的武松系列观影之旅。列数并附上映日期如下(信息来源豆瓣):
水浒传 1972年03月17日 (香港)
快活林 1972年09月20日 (香港)
荡寇志 1975年05月10日 (香港)(上映的比较晚,实应是73年拍的)
武松 1982年
(以上是按照电影上映时间顺序排的,但若按照武松这个人物的从生到死,则观影顺序应为:武松——快活林——水浒传——荡寇志)
谁都知道那句“山东好汉武二郎”,武松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我就不赘言了。前三部俱是张彻导演,最后一部则是李翰祥导演。两位大导演的共识,历经十年,狄龙仍是诠释武松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但观影过后,却很明显感到两位导演的好恶偏向。我该按照什么顺序来说呢?怎么讲都是悲剧人生。唉,叹一声时不我与,造化弄人。
张彻片中的武松,在《水浒传》中不过是大龙套一名,虚晃几次出场打斗,卖的是力气,若没有与姜大卫饰演的小乙携手去卢府捉拿奸夫淫妇时吼了句“淫妇,可认得我武松”,恐怕连对白也没得记住。
在一脉相承的《荡寇志》中,凸显双星效应,狄龙的戏份有所增加,武松和小乙在梁山上惺惺相惜眉来眼去肩并肩臂挽臂的瞬间,一如狄姜合作的其他双生片。最后战死同一座山头,那一刻的神情交流,令观者看来甚觉安心,死得其所。
狄龙独自出演的《快活林》,尽显他的逼人魅力。打斗的勇猛刚健,饮酒的豪爽畅快,笑容的灿烂阳光……虽然其中的牢狱酷刑和血腥场面令人恐惧(这是我看过的片中狄龙被打伤的最惨的一次,看得我心痛的呀),但武松看来是那么的美,青春无暇的美。
李翰祥导演的《武松》是值得单独立文好好写一写的。他对场面布景细节的认真求精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令我想到了现在的李安。可以看得到每一个演员在他的指导下演技的提高,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毕竟过去了十年,狄龙不再是那个飞扬的少年,刀锋钝了不再如昔夺目。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
在时光网贴的时候又添了个后记,也一并贴在这儿吧。 ~~~~~~~~~~~~~~~~~~~~~~~~~~~~~~~~~~~~~~~~~~~~~~~~
后记:
为时光网专写一个后记。写写我在别处不曾写的话。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这两句话是2008年在上海邵氏影展上狄龙所言。当时台下掌声一片,台上的他应该可以欣慰一笑了吧。
已经是很深的夜晚了,我的播放器正在放着张国荣的歌。他在《英雄本色》中是狄龙的弟弟,一起练过拳,唱过歌。不久前,再次看这部看过不知多少遍的《英雄本色》,看这部让狄龙拿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奖的电影,我竟泪流不止。因为进一步了解,得悉了这个看起来坚毅的男人背后的辛酸。
主文中我说“怎么讲都是悲剧人生”。因为两位导演都用了狄龙,但他们两位都没有用心用他。张彻的重心在姜大卫,李翰祥的重心在女人。
本不想熬夜,但登陆久违的时光网,发现在哪里都一样,为姜大卫写的文字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为狄龙的却只言片语空旷如野。忍不住唠叨几句,并没有贬斥谁的意思,狄龙自己也说过:“其实姜大卫和我是无分彼此的,我们是两兄弟,影迷爱姜大卫亦等于支持我狄龙。”他真如《英雄本色》里的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