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 第五季》是一部由马东 / 高晓松 / 蔡康永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一):奇葩说第五季
总有一种老奇葩抱团的感觉,看了很多季,总结出一个道理,有些老奇葩不一定比新奇葩强,客观讲,觉得飞飞说的真是一般般,逻辑上也是有漏洞,可是输了后,导师也好,4位领队也好,都是极力挽留,这真的是比赛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职场啊,其次,这季奇葩感觉选手能力参差不齐,有一些感觉活脱脱是在尬讲啊,真正有逻辑性和真正说到点的人感觉很少,目前觉得熊浩,赵英男两人不错,但是总体感觉李誕有梗,期待他和高晓松!!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二):奇葩说在改变,只怕你不肯变
终于日思夜想的奇葩说第五季来了,我是老粉,非常喜欢奇葩说,一开始的它就打破了当时的娱乐综艺怪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也广受好评。现如今五季走来,奇葩说变了很多,听到有人说走样了,变味了,不再是原来的感觉,我却觉得我依然享受,因为我在跟随它改变。
这一季有一些不同,一上来的残酷赛制让人喘不过气,但是这其中我看到了陈铭二号熊浩,看到了有逻辑有幽默感的赵英男,我觉得值了,看一个节目从来不是只看旧面孔,老奇葩是为了笼络老粉,但发觉新奇葩才是正事。我们要改变要接受要适应,我觉得这依然是我爱的奇葩说。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三):有大神,就有市场
怒其不争的人骂过于辩论
叹其不义的人损娱乐至死
那些因为斯达湉湉喊着离开的人还不是偷偷回来了?
继续一边看着一边骂
其实第二季之前他被踢了没人在意
最怕人走茶未凉
一处惆怅
一处笙歌
悄悄走了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四):以前的奇葩说可以看到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而现在只有脑壳痛
这一季的奇葩说,看了第一期确实比较失望。以前的奇葩说,奇葩们的观点能直击人心,而现在全靠嘶吼。
无心冒犯,农村大姐和苹果一出场我的脑壳就开始痛,就算调低了音量,看完节目我的心还在突突地跳。
或许有人会觉得她们率真可爱,但奇葩说说到底还是一个辩论节目,尽管它现在已经越来越偏娱乐化。
当然不是否定这种辩论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辩论可以是温和的,可以是剑拔弩张的……但逻辑和表达能力,始终是辩手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emmm……其他呢想到再说,第一期比较喜欢清华小哥,先粉一个。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五):只有我觉得第四季才是巅峰吗?
奇葩说从第一季开始看,每一季都做到四刷以上,最爱的是第四季,的确,第四季是最文质彬彬的一季,在第四季说比奇葩要重要,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辨,哪怕是欧阳超,咆哮的背后也是有严谨的逻辑和自己的视角的,非常享受第四季高强度的烧脑感,四位导师更是把语言的艺术做到极致,说实话第四季奇葩说可以只听声音不看画面,经常有观点让我忍不住大声叫好,但是可能正是第四季过于重视辩题的角度,所以做不到雅俗共赏,第五季其实是像第一季的致敬,更重视的是奇葩的个性,更重视性格的冲撞,不过说实话,对于一路陪伴奇葩说走来的老观众来说,段子有余,思想的能量密度不够,有时候胡搅蛮缠也是说话的技巧,但对于听惯精彩论点的老观众来说,有点轻浮了,不过这也是为了收视率而不得已的改革,还是希望奇葩说越来越好,依然会支持奇葩说的节目,只是第五季不会让我有冲动下载在手机了,没事的时候就听听罢了。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六):非技术流,略肤浅,偶尔深刻,每周更新吐槽文
9.22
1.选角阶段,还是能明显看出,老奇葩不是随便能超越的,每个人身上有很明显的标签,而且不是那种混乱的标签。
3.我还是挺喜欢那个,喜欢大喊大叫的警察的,从综艺节目的角度,我喜欢他的那些梗,和丟梗的方式。
4.终于沈玉琳哈哈哈。虽然湾湾艺人很难融入内地综艺,但,总归是见到了。
5.其实那个博士不是很帅啦,仔细看,嘴巴不是很好看。气质好。
6.我记忆力真的不好。那个说【延禧攻略】的辩手。我觉得他很像我们很多人,有一点点小才华小幽默,也很努力想绽放自己,但偏偏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所以如果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失败以后该怎么安慰自己,以后要继续这样争取,还是就适当放弃。
7.1V1的致命缺点,两个人实力太悬殊,我经常需要跳着看。真的不想看尴尬的东西。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七):五年改变的是奇葩说,同时却也是我们
五年还真是一晃而过,第一季的时候惊为天人,将有没有看奇葩说视为鉴定志同道合者的标准,第三季的时候,住院期间就是在病床上也要下一集奇葩说看,到现在第五季了,有人来有人走,几多唏嘘,却也心怀期望。五年,我也从那个自卑到尘埃里不敢言不敢怒,只能自己憋屈最终把自己逼疯的人变成现在这个用肆意张牙舞爪来隐藏内心真正的自卑的人。现实还真是丧到骨子里。
现在思达离开了奇葩说,摸索着自己的事业,我一直很佩服思达,他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而我一直欣赏那些活的肆意洒脱遵从本心的人,思达是一个,花希是一个,邱晨大大算半个吧。
曾经看奇葩说喜欢看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高高在上都是大神。现在看奇葩说则多半会想,哪有那么多大神,多半都是普通人啊。有自己的烦恼,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人间万象啊。
如蛋总所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离开。变成哪样了,我能怎么办,都是无常,感恩宇宙。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八):我的兴趣那栏可以写看奇葩说吗?
来了大学快一个月了,也没有感觉到归依感。虽然有一起吃饭上课的同学朋友,却没有真正开怀地笑过一场。我本不是沉默寡言的害羞内向girl啊!
但仅仅是一期奇葩说,我就爬着床上发出杠铃般笑声,让舍友一直惊恐:“她怎么了?”“你看什么节目啊?那么好看的吗?我也想笑?”虽然从奇葩说找到熟悉感感觉有点可怜,但是我真的觉得奇葩说上的面孔,让我觉得很熟悉,仿佛我们相识多年,约定每年叙一次旧。
熊浩真的感觉会带来惊喜,他的气质让我觉得,黄执中二号啊!!!
关于奇葩说,豆瓣的评分一直在往下掉,但我对他的热爱,却一直往上蹭蹭蹭。我只知道,奇葩说的人在进步,无论他的赛制改成什么样,上一期肖骁,董婧的进步让我惊艳,让我甚至反思了一下,在看奇葩说的我,是否进步了?他们除了会很口无遮拦地说些很拽很个性的话,也会很有逻辑很理性地直达人的内心,对我原本以为牢不可破的观念造成冲击。
总而言之,只要你敢一直播,我就会一直看,一直爱。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九):这个节目应该是《中国有奇葩》《这就是奇葩》《中国新奇葩》
第一,不是装娘炮,奇装异服,大声嘶吼,无理取闹就是奇葩。这几点不过是火了的老奇葩的一点特点。如果你想红,请做你自己,乖一点。
第二,我始终觉得《奇葩说》不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而是一个表达观点,传递思想,教授我们换角度看问题的一本书,是一个文化节目,即便他有调皮的口播,有生硬地植入。即便到了第四季何炅的到来,我也这样认为。到目前这一期的赛制让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名利场,一个Show,一个新人不择手段发疯的想要红的舞台。
第三,马东曾经说过他们不会因为你说了什么不过审核的话而把你剪掉,脏话会消音,忌讳会哔哔,他们宁可删掉这期节目。但是新的一期却把部分辩论剪到23号,会员独享。我觉得不大妥当,虽然我为了奇葩说买了三个月的会员。
第四,就是标题里我要表达的内容,可能因为前两期是淘汰赛的关系,所以现场一片乱糟糟,观众的回答声依稀听得见,让这个舞台变得这么low。
以上是我一个奇葩说的死老忠粉对新一季新一期节目的拙见,暂不评分,观后效。
《奇葩说 第五季》观后感(十):真的,别救了,你还是去死吧
来自奇葩说老粉深更半夜的repo: 奇葩说到现在这个地步真的可以结束了。从第一季开始,马东一直试图平衡辩论的严肃性和奇葩的娱乐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讲逻辑,讲话术的地方。马薇薇,黄执中,邱晨,如晶,陈铭,这些人的插科打诨都是基于强大的观点,严密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最终都是为了辩题服务。没有人想听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没有人想看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声嘶力竭咆哮。夸张的装扮和无聊的段子只能说明你是个奇葩,是个浮于表面说不出什么的奇葩。奇葩说终究是落脚于说,奇葩的也不是人而是那些突破上限、下限、广度、深度的观点。然而,从第四季开始,奇葩说慢慢向娱乐化的角度倾斜,要不是罗振宇,张泉灵的挽尊,奇葩说大概真的会变成戏精的诞生。第四季的巅峰之战在最后一集,所有人安安静静地坐着讨论着脑洞突破天际的话题,高手们全力应战,观点交锋的火花甚至点亮了老罗那光秃秃的脑袋,马东东同志也帅的惊为天人。这才是奇葩说该有的样子,辩论场的废墟和硝烟中开出思想的玫瑰。我不想生活在菜市场中,满耳喧嚣,一地鸡毛。 看预告片的时候还感动了一下下,以为节目还是可以救一救。看完第一期,我想说你还是去死吧! PS:现在凌晨一点半,我真的不该那么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