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十月》是一部由米哈伊尔·罗姆 / 迪米特里·瓦西里耶夫执导,史楚金 / 尼克拉·奥赫洛普科夫 / Vasili Vanin主演的一部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列宁在十月》影评(一):跟列宁在十月革命在1918
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信奉者
地在反抗隆隆的炮火不管你接不接受不管危机战争是谁发动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真实战火
是人民疲惫了无休止的战争
战争如果一下子无法解决问题压倒性胜利那就是痛苦就是失败就是倒退
儿子疯了自杀在高压电下因为不肯用德军元帅换一个将军这是唾弃人性怜悯的棋局
被小看人了的其实是斯大林
快去告诉列宁
托洛茨基布哈林是叛徒
红军的缔造者国内战争真正的指挥官胜利被斯大林窃取被追到墨西哥在友情中刺杀
是暗杀者是把人民利益暗杀者
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
叛徒的眼睛
扮了贫农到列宁那去乞讨可怜
契卡的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捷尔任斯基我们需要他
反对垄断反对暴利反对投机把房地产商都拉出去枪毙毫不留情于卑鄙知识分子的掩护
这是一个怪圈至今无法逾越
我们需要一个电脑体系这可以监视我们全体公民没有工人农民资本家之分人人平等
电脑冷酷无情他具有资本家的智慧在他面前我们可以把国家机构逐步裁减这才是真正的电子办公化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
要被人拖出红场下葬忠实的契卡普京我赞赏你虽然人死再复活是可笑的但你知道做人不能太绝情
再见列宁
不管是谁想忘记他告别他即使拍一些再见列宁的电影这嘲笑对我们想记住他的人来说毫无用处这不是句号这是擦干眼泪继续前进的休止符
无产阶级专政显然是个开头他的生命力强大因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源是生产工具
倒底应该电脑被资本家取代消灭无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与电脑竞争取悦资本家还是最终人类不分高低贵贱都欣欣乐意于电脑机械化的统治人人平等这都是一个个过程到最终结果
为了列宁前进
为了列宁前进
《列宁在十月》影评(二):不要怀疑,共产主义者就是一群要将理想主义发挥至极致的特殊群体。
我对列宁很感兴趣,尤其是这场十月革命的发生。老实说,列宁本人由于后来者的对斯大林、毛等接手者的社会感到不满而产生极大的连带效应。而列宁本人的确是一个称得上神经质的领袖(赫鲁晓夫、莫洛托夫等人语),但是共产主义本身作为一种理想主义,当然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将其看成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社会到来的形式来看,那么我们会发现,共产主义本身作为西方,甚至人类社会对公平社会的一种追求极致,你可以将它所建立过的国家称其为独裁或威权政体,但是它的内涵并不表现在目前所发生的时间中,因为它本身按照马克思的想象,应该是完美的,而我们很清楚完美与不完美的区别,因为这一概念是自然流露的,也是康德所谈到的先验的。
为什么列宁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吸引着我去买列宁全集?甚至我还看过一些对普通人没有什么意义的共运发展史。因为我跟他们是一样的,我经常思考完美的制度,其中人的伦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伦理是人模仿自然法而创造出的一个人与人约定的契约精神,人通过不断的经验并想使得这种避免再犯的错误成为标杆与过去的证明,而这个契约精神并不像自然规则一样无条件的必然遵守,那么人应该遵守怎样的制度?
没有答案,因为人在发展,同时环境也在改变。但是,如果轻易的将其作为一种实用主义,而不是其探求其真实的内在的话,那么一切都是伪命题,无法证明出任何价值的琐碎的文字思想,而欧洲在此已经出现过‘虚无主义’,并通过血与铁的代价提醒着人们现代化的危机。
那么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后一种制度吗?不知道,但是共产主义无疑是推动人向着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而发挥它的价值。比如;如果没有列宁对世界民族解放的热情,苏联会那么支持各地的革命吗?苏联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领导人,但是它会有一个指导性的纲领,你不能将这种纲领简单的陈述为一种领导人随意更改的政治手段,而领导人背后必定有制约他的各种观念,而这种观念的集合则是其决定判断的根源,而共产主义的理想也是其中一环,但是仅仅只能发挥不大的作用而且常常被各种私自的和片面的理由所束缚。虽然革命后的国家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实现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是共产主义的确扫清了很多地方的封建残余,扫除了殖民主义的力量,有些人会说殖民落后国家使得当地认识现代化的进程提升了,让他们见识到了现代化的力量。不错,但是共产主义也是有这个基点继续发展成另一条新的分支,它强调的进步是总体的,而不是一国进步而刻意打压另一国,而另一国的进程要受到各种限制。
同时,我们还必须问一个问题,现代社会是否有理由提出它现存的社会现状要好过于共产主义的理想呢?这点不必说,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何被人反感,除了各试验国家外,其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判定性是阻碍其成为现实的变量。人人都可以试问自己能够做到那种高度集体性,将个人主义放在集体主义的后面,或者说将个人主义统一在集体主义之下。那么这又会有一个问题,集体化已经做过,但是总有人来指挥这个集体的下一步行动吧。不可否认,这就是困扰共产主义的最重要阻碍之一。谁来领导?是无产阶级先锋队?还是无产阶级本身?恐怕简单的将其划为两者的任何一点都是错误的,马克思的目的是人掌握了真正的物质性,而懂得人应该怎么做,不是别人每次告诉你该怎么做,而先锋队的概念只是辅助无产阶级本身发现并实在运用的一批高度聪慧、自觉性的群体。
所以,我同情卡尔•马克思。他不像哈耶克那样索求貌似性自由,他要的是真正的自由,是个体真正懂得的规则性的自由,而不是反复的需要犯经验性的错误,并不断的进行这种轮回。所以,我不赞同一些反卡尔•马克思者的言论,甚至我认为他们不过是一些可怜虫,他们自己都不甚清楚自由为何,就如同柏林在划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一般,柏林认为两者是不分好坏的,甚至是重叠的。而马克思会要强调:根本没有所谓的两种自由,因为没有实然的判断导致人对自由的想象越发离奇和怪异,所以马克思本人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应该要自我拯救,而他本人只是在荒漠中给他们修了一条路,而这条路的前人,不止马克思,还有更多的西方哲学家,甚至神学家,而他们很多人都将路修到了‘死路’上,而他致力于修一条真正的,走出这一条荒漠的真理之路。
完美之困难使得人的境遇是糟糕的,而人不懂真正的自我解放为何是可鄙的。
列宁是个固执的人,同时也自卑、果敢、聪慧。他将挡在真理道路上的石头踢开,他告诉后面的人说;‘不要怀疑,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一切路上发生的东西都能怀疑,但路的方向如果怀疑你就必然会要走错。’于是列宁抛弃了之前乐观的理想主义态度,只能决定自己与官僚制度单打独斗下去,但是他斗不过人,或者说,被环境改变的人和人改变了原有的环境,这些人急于看到能够成为现实的,带给自己好的东西。所以,这时的人开始怀疑了自己,同时改变了环境和自身,他们开始装聋作哑,主动避开去理解何为共产主义。他们说,共产主义是异类!而共产主义的发展与欧洲哲学的发展是同步的,甚至于自由与平等的口号也是被其喊烂的词语,从神到人再到虚无,哲学的发展带给人类历史数不胜数的有益的思考,但人还是敌不过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带来了迷茫,而迷茫使得共产主义的垮台,也使得任何一个曾经宣称最好的制度垮台,而垮台也是这种环境下必然导致的。而人还得继续迷茫下去,直到真实的革命来临。
人类的历史从来不是没有变化的,而人懂得完美则是一切的变化都是合理的,没有超出一毫或少一毫,而人还需要继续在荒漠中寻找通往走出的路。‘存在即合理,合理即现实。’这句出自《逻辑学》的话,希望黑格尔的这句话真正的能够从哲学象牙塔中走向实有的现实之中。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
影片最精彩的一段情节是列宁在他的贴身警卫华西里家中过夜的那一幕。列宁看到华西里的妻子为她还未出生的小孩做好的婴儿服装,就拿起来在胸口比划,极其欢乐地笑“多可爱啊”,那开心的神情和模样真像个老小孩;而他要华西里睡觉的腔调,又十足是个严厉慈祥的老父亲。他执意不肯睡在他们唯一的一张床上,自己动手把床单铺在地板上;他按书的挡次,把有些书放在枕头下,有些书放到脚边;而华西里和他妻子就相拥坐着,在他身边守候了一夜;他们出门时,华西里把他妻子放在他口袋里的一块面包悄悄地放回到桌子上。这一幕,自近五十年前看了这本电影后,就一直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是两个多么光辉又生动的形象啊。一个万人拥戴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个忠心耿耿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可敬可亲。影片是在斯大林时期拍摄的,显然是拔高了斯大林;然这是次要的。影片就是在用粗线条描绘的十月革命前夜和进攻冬宫的背景下,用细腻生动的笔法刻划了伟大列宁的光辉形象。就“做人”而言,列宁也是个普通人,那农民老大爷笑说他“一个普通的人”,真是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