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阿童木》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8-25 02:2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阿童木》经典影评10篇

  《阿童木》是一部由大卫·博维斯执导,弗莱迪·海默 / 克里斯汀·贝尔 /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动画 / 动作 / 家庭 / 科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阿童木》影评(一):我想念你,阿童木

  等了好久错过了好久,然后看他标志火箭筒双脚,长角的黑头发,看他在空中翱翔,他的铁臂炮弹

  忽然找不到过去的感觉

  印象里他不是这样多愁善感孩子,就算他原来,的的确确只是别人的替代品

  可是他始终,笑着和阳光着,走过了这数十年

  阿童木的记忆原本没有阴霾

  他说不管是人或者机器人,都有活着的理由失落时候

  他没有说出口,不代表他不痛

  他笑着,不代表他没有在夜晚看着星空失神过

  他总是第一个冲出去,不代表他没有过怀疑犹豫

  但是你我心里深藏的那个机器人孩子,我们怎么舍得让他彷徨,放大他的不幸来填充这空洞剧情

  翻译实在是太囧了,配音实在是太渣了,结局真的是太扯了

  是不是我们太念旧,那么多高清特效的旧作新出,都无法替代多年前那一个个根植的角色

  电脑特效堆积起来的绚烂,更让我想念一笔一划勾勒的粗糙简单,却是带着温度的画帧

  你还记不记得小人书黑白的画面电视机前的守候

  时至今日我们念念不忘的,是多么简单的喜欢

  就像回想时候会笑出来的人间大炮克赛号,希瑞,圣斗士,如此种种

  好吧,我想我是挑剔的孩子

  可是,阿童木,你永远将是我心里的样子

  多年后再次记起,还是会笑着哼出铁臂阿童木的旋律,记得手冢大神笔下勇敢强大可爱纯真的你

  《阿童木》影评(二):由浅到深地了解

  作为一名90后,事实上我对阿童木了解不多。接触阿童木的过程也是逆向的,就是电影→TV版→漫画情节似乎越来越简单,但确实越来越有内涵。我之所以还是给了力荐,其实是因为09版展现的是另一种内涵。

  简单地说,旧版能给我带来心情愉悦,新版能给我带来生活的思考,更简单地说,一个是卡通世界故事,一个是现实世界的故事。

  意马之所以会清盘,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完全脱离原作,而且是彻底脱离,展现的思想完全不一,但它永远而且一定会是给儿童看的,只是许多人不习惯罢了。

  总之它与原作各有魅力,也都值得推荐,也都值得怀念(电影上映已一年余矣),如果手冢先生在世,不知这部电影是否会更加纠结呢?

  《阿童木》影评(三):【也许你不知道!为了支持国货也要看这部的电影!】

  首先,这部电影并不差,无论从目前已知的剧情还是画面,都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动画制作其实完全由中国完成的:北京写乐美术艺术品有限公司,和香港义马国际(http://www.imagi.com.hk)两家公司包揽的全部的动画制作工作。虽然我们不是出资方,也不是动画的原创,不是编剧导演。。。。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中国参与到了国际大片的制作团队,而且还是如此精美震撼的大作。

  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这总要比看哪种纯给外国人送钱的进口大片的好的多。

  中国人可以帮别人做出这样的大片来。以后也绝对能力领导和整合别国的优势去制作我们的大片。

  就为这个,我也要带上家人,买票,进电影院看!这次就破例不看盗版了!!!

  《阿童木》影评(四):谢谢,我的旧时光——《阿童木》

  如果不是搬家我应该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碰这部电影。我看过豆瓣对它的评价,貌似都不是很好,听说是因为故事还是老套了,而且听说3D效果不好。所以我也不报以任何希望,毕竟距离我上一次接触阿童木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搬家彻彻底底的刺激到了我,正如我的一个好朋友讲的,她从来没见过有哪一个人是可以一年搬四次家的。But, I did. 我承认我一年搬了四次家,我搬家的原因是因为总是相信下一个居住地会好过我的上一个。我没有和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那种心情究竟有多少人能理解。在经历一次次搬家风波后,终于让我申请到了学校宿舍。很有人问我,你爸爸妈妈是和你一起住么?我总是会反问他们,难道不是么。我顿时就觉得我过的日子比阿童木凄惨很多。他再怎么过的凄惨,人家总有一堆又一堆的人在陪伴。而我只能一次一次地在搬家。

  有家很重要。

  我爸爸曾经和我说过,如果我们一直住在XX小区,至少有很多不必要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听了就想掉眼泪。我一直觉得就算是我这下半生都只能在香江花园过了,我也不会爱上它。我爱的是那个已经被家人遗忘很久了的XX小区。我第一次看《铁臂阿童木》的地方,我第一次躲着爸爸偷偷打开电视看《铁臂阿童木》的地方。那个地方,我爸爸第一次正式和我说“如果是看<铁臂阿童木>的话,其实你不用偷偷地看的,我批准你在这个时间看。”感动了半死,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边不就是为了看这个叫阿童木的人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去拯救世界的。

  阿童木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么,在漫画里是,在动画里是,在电影里还是。

  电影后面阿童木和天马博士拥抱镜头真的让我羡慕嫉妒恨。我羡慕嫉妒恨,因为我做不到。四百八十天没有和亲人见面,一个一直在搬家的人看到这部片子怎么可能感动

  剧情如何重要么,制作技术如何重要么,不够创新重要么。至少它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真真切切地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拥抱,这是我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的,这也才是为什么我毫不犹豫就给五星的很正常看法

  《阿童木》影评(五):“阿童木之父”的中国情结

  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以一部《铁臂阿童木》掀起了日式漫画的流行。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手冢治虫创作阿童木,是受1942年中国万籁鸣万氏兄弟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影响。日前,国内某知名出版社引进了手冢治虫的另外一部,改编自《西游记》的漫画《我的孙悟空》,这部小说刚一上市,就受到众多漫画粉丝喜爱。据悉,这部《我的孙悟空》,也是手冢治虫为了表达对中国动漫敬意之作。

  最近,日本举办漫画家纪念画展,已故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1928—1989)的作品《纸之寨》关注度是最多的,同时根据他原作改编成的动画电影《多罗罗》也在日本上千家电影院热映,不过这个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漫画家最让中国人熟知的作品是《铁臂阿童木》。日前,由国内某出版社引进的手冢治虫的成名作《我的孙悟空》中文版正式发行,在该书的新闻发布会上,手冢株式会社社长松谷孝征首次向国内媒体披露了一则秘闻,他说:“手冢治虫走上动漫之路是受上世纪中国动漫的影响,他的阿童木画风也是从当年的《铁扇公主》中找到灵感。而这部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里面很多桥段,也跟《铁扇公主》里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搞笑《西游记》一炮而红

  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和沙悟净,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人物,他们取经路上和牛魔王、铁扇公主等各种妖魔鬼怪的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童年

  而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用漫画描绘了一部“搞笑版《西游记》”,其中幽默桥段数不胜数:大力水手天庭,释迦牟尼抽雪茄,拦路抢劫的恶人是美国西部牛仔三人组;唐三藏做起了名侦探,坐在马背上取而代之的是个顶着真挚帽戴着黑框眼镜的大鼻子的漫画家;猪八戒、沙悟净和白龙马的合体变形是一架长着翅膀坦克,金角银角两位大王看起了电视,雷公电母们可以组成一支爵士乐队更有甚者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还不忘执行几个小小的支线任务,比如东渡邻国帮助桃太郎打鬼……这部漫画处女作让手冢治虫一炮而红。

  “阿童木之父”的中国情

  手冢株式会社社长松谷孝征这样介绍《我的孙悟空》:“手冢治虫创作了以自己憧憬的孙悟空为题材的漫画,怀着对当时无缘见面的万籁鸣先生和中国的想念,挑战了孙悟空这个题材。”

  手冢治虫的中国情结缘于1943年的某一天,也就是《铁扇公主》面世的两年后。少年手冢治虫看到了这部由中国动画片鼻祖万籁鸣兄弟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对于这个从小就对画画浓厚兴趣,4岁时就把自己做的梦以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小学年级就已画过整整一笔记本的漫画故事请同班同学观摩过的天才少年来说,《铁扇公主》的降临不啻是一次思想上的震撼和灵魂上的洗礼,影响绝不亚于彗星撞地球惊天动地刻骨铭心!那个手持如意金箍棒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火眼金睛特立独行的孙悟空,深深吸引了少年手冢的眼球,令他从内心深处爆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漫画还可以这样画,原来动画还可以这样做!电光火石间,一条由《铁扇公主》延伸出来的“漫画之路”由少年眼中蜿蜒而去,指向当时那还未可知的峰巅。手冢治虫的志向由此确立,“漫画之神”由此诞生,尽管当时看起来,“漫画”和“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不可及

  手冢治虫在《我的孙悟空》后记中写道,“《我的孙悟空》受到这套《铁扇公主》相当大的影响。特别火焰山和牛魔王那一段,我本来想把它删除的,但是那动画的影像却不断浮现在我心里,结果我几乎完全抄袭了那段动画。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孙悟空》似是那套动画的翻版,实在令人惭愧。”

  “阿童木”向“孙悟空”致敬

  手冢治虫生平创作的漫画形象不计其数,大都收于共有300卷的《手冢治虫漫画全集》,但其中在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形象还是“阿童木”。1952年,手冢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问世,轰动全日本。《阿童木》漫画以及后来的电视动画版连载13年,影响延续至今。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阿童木竟然和中国动漫有如此深的渊源。为了让更多人知道阿童木和孙悟空有“血缘关系”,前不久,日本有关方面还专门在东京举行了“手冢治虫的阿童木和孙悟空展”。

  特别一提的是,1988年,手冢治虫来到中国,特地拜访了已是古稀之年的万籁鸣先生。回到日本后,完成了他最后一部TV版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是我的孙悟空”的字样。以这部作品为自己的漫画生命画上了圆满句号,也用这部作品,向远在中国的万籁鸣道别。翌年,手冢治虫因胃癌去世,享年61岁。本报记者张永序杨帆

  来源: 华西都市报 

  《阿童木》影评(六):单纯

  阿童木承载着80后的记忆,它是我们小时候英雄。10几年过去了阿童木还是那个勇敢、正直聪明的阿童木。可是奔三的80后是否还像小时候那样看它?或许你没有任何感觉,感觉很弱智,认为这只是个大大的逗趣,或者你感觉没什么地方触动你?因为你长大了,你变了,你不再是那个因为哪吒的死而痛哭,不会因为阿童木的能源被取走而伤心的小娃娃了,你精明、叱咤职场。但阿童木还是那个阿童木,只是你的青春已逝看不见色彩。能不能单纯的看电影?不要想着去推翻什么,没有意义。我们的世界被主官世界包围了。

  阿童木是孤独的,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这部电影无疑在教育意义上是成功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需要做的是放大你的不同,与众不同是个优点,但是电影又从责任角度阐述了孤独,它从孩子的角度引领孩子看到真实的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好人。你被抛弃,被欺骗都是有可能的,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相同的,只要你愿意帮助别人宽容别人就是给自己的世界添色彩。

  拒绝大众一致是一条漫长的路。

  《阿童木》影评(七):《阿童木》:这个形象到底有没有过时

  从卡通形象的生命周期来看,只有那些被认为已经过气或者即将过气、而又还有希望不过气或者厂商不愿让它们过气的形象,才会被拿来翻拍,以防由于它们彻底过气而带来的损失。这段话虽然有些拗口,但却是一个定律。所以我的观点是,阿童木被翻拍成电影,决不是它越来越有市场价值的标志,而是它正逐渐失去市场价值的标志。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市场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

  请原谅我这个生于1983年的人说出了一些可能让不少心中对阿童木充满怀旧感的大哥大姐心痛的话。这部动画片是1980年进入中国的,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我几乎对它在当时热播巨大反响没有任何印象,我对这个形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是我身上所表现出的这种对阿童木形象的断代感,恰恰是它必须被翻拍的一个原因。因为阿童木需要新时代的新观众,需要新的小孩子喜欢并且认可崇拜,而不仅仅是一些已经长大了的、对其充满怀旧感的观众。不可否认,怀旧群体是本片希望吸引的基本观众群之一,但它更大的目标一定是小孩子,否则阿童木将没有未来。

  阿童木的形象1952年首次出现在漫画上;1963年它被改编为电视动画片,并创下了平均收视率超过30%的纪录;1980年彩色的阿童木电视动画第2作问世——虽然当时日本卖给中国的还是1963年的老黑白片;2003年阿童木电视动画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技术再次被重拍;2009年阿童木的动画电影版问世。这基本上就是阿童木这一形象被翻拍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20年左右它就会被大张旗鼓地重拍一次。为什么呢?因为每20年,原先的小观众就会长大成人,而又会诞生一批新的没有看过阿童木的小观众。

  虽然我并没有掌握2003年阿童木电视动画片的收视率数据,但我想它一定不会很好,不仅与当年创下的纪录无法比拟,甚至可能都达不到当时一般的电视动画片的水平。因为阿童木的题材、甚至阿童木的形象本身,都具有鲜明的50、60年代的色彩,在它刚问世的时候是新潮的、科幻的,但在今天它已经略显落后——今天,在各种智能化、全能化、高能化机器人辈出的时代里,10万马力算什么呢?

  1963年首部阿童木电视动画对这一形象的七大威力的定义是:

  1、无论怎样复杂的计算都能在1秒内完成

  2、会说60种语言

  3、普通人1000倍的听力,能捕捉2000万赫兹的超声波

  4、眼睛可发出透视光线

  5、10万马力原子动力

  6、脚下有喷气动力

  7、屁股装有发射抢,每秒500连发

  1980年第2部阿童木电视动画对这一形象的七大威力的定义是:

  1、胸中装有电子头脑设备,掌握160种语言

  2、普通人1000倍的听力

  3、眼睛可发出透视光线

  4、10万马力,重水素燃料的核动力

  5、胳膊和脚都装有喷气动力,可在空中飞行

  6、腰中装有发射枪,1分钟600连发

  7、手可变为镭射枪

  2003年的设定与1980年大体相同,2009年电影动画的七大威力是:

  1、能听懂机器人语言,装有移植了托比全部记忆和DNA的人工脑

  2、透视眼

  3、蓝核心脏,比原子里更强力、更安全

  4、超强的力量

  5、脚下装有喷气动力,可在空中飞行

  6、屁股可发射枪

  7、胳膊可变形为加农炮

  虽然2009年的影片用三维CG技术拍摄,从视觉观感上似乎比原先的电视动画片要好百倍;虽然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特效和极具张力的镜头,似乎比60年代的老片在表现方式上更胜一筹;但从这些具有科幻色彩的基本设定来看,今天的阿童木比原先的似乎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这虽然是为了延续这一形象一贯的设定不得已而为之,但在客观上的确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就是在60年代可能很新的理念、很科幻的设定,在今天看来已经不足为奇,特别是透视眼、脚下喷射器、胳膊加农炮等核心设定。

  所以现在的小孩子喜欢、崇拜阿童木的理由大大减弱了,这是这个形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阿童木不是搞笑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搞笑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搞的,但是科幻是有浓厚的时代背景的。这部影片试图用视觉盛宴,来弥补60年代科幻在今天看来的某种新意的缺失,但这并不能掩盖这一形象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除非它能敢于重新设定七大威力,使它们更具有当代的科幻色彩和超前性。当然,就阿童木文本的深度来说,探索机械主义的一些命题即使在今天看仍然是十分深刻的,但这并不足以构成这一形象吸引小孩子们瞩目的关键动因。

  我们在卡通形象的生命周期中看到了三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像名侦探柯南这样,通过持续不断地拍摄而延长其生命周期的,这也使其受众群体没有断代;另一种是定位于短生命周期的形象;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过几年一次地翻拍来延续生命周期的形象——阿童木就是这第三种。

  翻拍,永远是充满商业预谋的一件事,而它的初衷往往不仅仅是吸引怀旧群体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建立新一代的消费群体,这对一个形象的继续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就阿童木来说,我们不能说它的文本价值过时了,但即使是这个已经永在史册的卡通形象,一样会面临生存危机,这个时候翻拍就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只不过,对于科幻题材的阿童木来说,在没有解决科幻要素的时代局限性问题的时候,对它的翻拍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而已。

  《阿童木》影评(八):阿童木还在空中飞来飞去,而我已变得面目全非

  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不多,也就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之类的估计每个孩子都看过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是我看的第一部日本动画片。那时真是痴迷,天天一到时间准时守在电视前推都推不走。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脑,人们还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互联网还没像现在这样无处不在,机器人对我来说更是极新鲜而不可思议的事。那时就想,长大了要做一个和阿童木一模一样的机器人(那时我根本不知道那有多难),让他陪我玩,带我飞。

  阿童木的电影早就想看了,可一直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耽搁了。今天才有机会坐下好好看,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我大失所望。这不是阿童木!我的童年好友不是这个样子!

  前一段时间重温了小时候看过的阿童木。小时候只是跟着傻乐,长大了才知道了阿童木的孤单,他不是人,却有人所有的情感,他被看做低人一等的工具,却一直试图用爱去感化人。他本当做一个普通的九岁孩子,却不得不去拯救世界。不管是他的原型托比,还是阿童木,都是极其孤独的吧。托比生前一直不被爸爸关注,做为托比的拷贝的阿童木,更是纠缠在各种势力之间,努力不让人们受到伤害。已经长大的我,竟流了泪,为托比和阿童木,或许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阿童木还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而我已经长大,变得自己都不认得自己。如果小时那个阿童木的小粉丝穿越时空而来,她会对长大的自己很失望吧?

  所幸,我心中还住着那个飞来飞去的小男孩,我还能在独处时把他叫出来,让他带着我的心飞一会儿。

  《阿童木》影评(九):阿童木和雷欧 心中不灭的记忆

  印象深刻的就是尼古拉斯凯奇给阿童木的爸爸配音。而且剧中人物的那表情和凯奇也是一个样子。

  阿童木对中国60和70后的人来说,是一段抹不掉的回忆,当年日本是免费送给中国播放的,条件只是顺便播放卡西欧的广告。

  当时就算家里没有电视,街边也有小人书可以看到,阿童木播放的时候我还太小,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后来大了几岁了,电视也不播放了,只有看小人书,《森林大帝》和《铁臂阿童木》是我最喜欢看的,那种悲伤的情怀,至今无法忘记。在两部书中,我看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成长的同时,你必须要经历的痛苦和抉择。

  这部电影版,什么也不是,算是同人吧,其他什么也不是,作为比较儿童水准的动画片来说,还行,但这不是我心中的阿童木。

  《阿童木》影评(十):做个好孩子,真难

  总觉得美国人改编别人的故事,每每把原汁原味的精髓用美国式的意识形态磨圆磨光,使之失去棱角,也随之失去感动的力量。然而这一次是个例外。《阿童木》拥有原著漫画书的纯真与执着,也拥有超越文化的共通情感。阿童木被博士抛弃时,我可以理解他悲伤而生的出离愤怒;而在他用自己的身体冲向红色能量怪物的内部时,我竟被他彻底的忘我与献身而感动地落泪。阿童木同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有不容于世的痛苦,有身为少数/异类的自我怀疑,可是阿童木既没有蜘蛛侠的人格分裂,也没有X men的野心膨胀,更没有蝙蝠侠的身份伪装,他始终就是那个单纯的几乎有点傻的小男孩儿,不管你如何欺骗他,背叛他,伤害他,他一如既往地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为你赴汤蹈火。他是不可能,正因为此,他是人类的理想。

  的确,我们长大了,我们始终知道故事只是故事,可是感情的力量依然时如此强大,足已撼动我们日益冷漠的人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阿童木》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