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变幻时》是一部由罗永昌执导,杨千嬅 / 陈奕迅 / 黄渤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当变幻时》影评(一):MISS
朋友曾经介绍这部电影给我,自己开始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定会为这个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唏嘘感叹。
女主角阿妙,总是挑,总是选,恍惚之间却已经是十年的漫长时间,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找的那个值得嫁的人,就是十年前一直在自己身边的那个人,但是“错过”,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留给自己的却是不温不火,不痛不痒的伤感。十年间发生了许多事,贩友们一个个的离开,结婚生子,事业有成,甚至后来菜场被清拆,终于以为可以重新来过的时候,原来那个人却已经为人夫为人父,这个时候才知道,错过的时光是那么的珍贵。阿妙给自己的新开的店铺取名叫“MISS”时,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包含的寓意。
“MISS”是错过,也是想念,时光安静的累积,十年间无论是在车站,在路口,还是在陌生的城市,每当变幻时,安静的夜里,那个人是不是应该也在这一片夜里同自己一起呼吸。现在觉得,时间有它自己的重量,不知不觉间它已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因为错过,所以一切都变得惘然起来。
总是希望自己爱的人幸福,自己傻傻等待的无非等的是一个回应的眼神,如果那个眼神已经不属于你了,那你应该感到欣慰,就像阿妙说的:“这十年间,我没有全部做到我想做的事情,开始我觉得很失败,但是我现在觉得,那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过程。。。”所以,令人惘然的必定是那些让人陶醉的往事。
电影里的歌,歌词真的写的很好:
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每当变幻时 便知时光去
。。。。。
《每当变幻时》影评(二):MISS
早先的时候看过一些这部电影的片段。后来也就放在那里了。
EASON有他惯常的样子。忽然发觉自己爱极了他烫过的头发。可爱的要死。演得出尴尬的是好演员。他一直习惯羞涩的表达。就像歌里林夕那些晦涩的比喻,听的时候脑中带着诗意化过的场景,于是容易陶醉。不是真的浪漫。只是为了自己某些小情怀。
她着急和过去再见。和菜市决裂。真的离开后又发现一切都留在了这里。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就算果真有机会呢。你会放弃花花世界跟这个男人一起么。如果没有兜兜转转,可以获得平淡真挚的幸福,你会要么。
就算是爱的。你要如何说服自己让自己甘心呢。
《每当变幻时》影评(三):杂。每当变幻时
-你第一次买菜呀?20蚊想要几多呀?
哇。好1个街市百态。
踩场。
哇。妥叔。卖鱼嗟。搞到好似黑社会咁。果真系稳食艰难呀~
我中意够姜的女仔。
-屈比你喔。你要5要呀
-同佢讲多次,你雁左喇
-不如算喇好吗。我都系想卖鱼嗟。
够大度。
不是冤家不聚头。哎。
个班人冲入街市个阵,阵系好有谍中谍的feel呀~
八婆的确几八婆。
-我地5系失败。系成功发现失败5得嗟。
呢两个人。为女做死人。
惊佢累,比5千蚊佢翻归,连罚款都顶埋。
惊佢5开心,就话佢老豆扑亲。
惊佢去走私,就帮佢把尾数搞掂。
-其实叫鸡d男人5系衰包二奶个d先系衰
佢老豆真系经典了。
eason演卖鱼佬 粗俗得来又够细心。
帮佢收拾埋屋。还数。
两个人真系感动。
死咯。搞传销。= =果然就系比人坤了。
饼佬同鱼佬。
稳阵同饱肚。又真系几难捡喔。点知呢个世界,系没得比你捡的。
哇。原来爱自己的人,一直系身边。
几老土的追女桥,但系,就因为发生系街市人身上。
-我望到1个,我5想要的将来。
千禧年。天台。依旧。只是。
富贵墟要拆了。依然坚持在那里。
突然觉得好心痛。爱情,事业。那个卑微的地位的人,都不可以拥有。
其实还不肯离开,可能是因为他是她唯一有机会再联系的地方了吧。
卖鱼佬依然自在。
但吖妙,不快乐。
即使过了那么久,他还是1个电话便出现。趴到地上拣鞋。
值得嫁的男人5系会忽略对方的。
值得嫁的男人...也己经成为了别人的男人。
30几年过去。想做的事都没有做成。但系,成功地发现了原来一切都是过程。
能云淡风轻笑对一切每当变幻时。
in a way。成功吧。
好男人真的要捉紧。
或者佢买5起似parada的gucci。或者佢5可以让我少奋斗几十年。或者佢没咩可以比我炫耀的。
但系,这个男人要是愿意无论何时何地都肯放一点心在我身上,我就跟他了。
《每当变幻时》影评(四):错的只是命运
深夜里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看完这部片子,然后悲从中来,再之后开始哭泣。
一个不算新颖的剧情,一段相遇又错过的感情,兜兜转转回到自己的命运轨道。
鱼佬浮夸的外表下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三十几年来一直如此,简单而富足。
阿妙隐忍坚强,拼命赚钱,只为有一天可以逃离这个让她倍感辛酸的地方。
阿妙是一个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太知道自己生于贫贱,太知道自己有个嗜赌如命的父亲,太知道自己要出人头地,太知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太知道能依靠的只剩下自己。
所以她不要嫁给一个和她同样命运的人,所以不论是饼佬,还是猪佬,还有那个鱼佬都统统不在她的眼中。她一直如此清醒的活着。
富贵坞关了,积蓄被骗光了,父亲猝然走了,一系列的生活变故让她开始感觉到自己原来不止有坚强,也有脆弱。于是她在一刹那间沉醉在鱼佬的温暖怀抱里。
然后第二天梦醒了,她告诉自己还是要走,尽管何尝她不知道身边的那个男人如此的真心。买下她所有的鱼粥,帮助她还清赌债,然后用心良苦买下她一直想要的那个价格不菲的钱包,只要她愿意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给她一辈子的幸福。因为对于她来说,一颗红豆不足已填满世界。
富贵坞拆了,鱼佬死也不肯离开,一个人疯狂地弄着手中的鱼。他不舍的是从小生活的环境,还有他和阿妙之间的所有记忆。
时间在不知不觉溜走,阿妙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的事业,只是身边的男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不是她想要的那个人。
千回百转之后和多年前的那个男人重逢。
只是有点戏剧性。在阿妙车祸惊魂未定之中她拨通了那个一直不曾删除的号码。不变的是温暖的关怀,改变的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已不再属于她,属于另一个普通安静的女人,属于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所以她最终没有让鱼佬看到那个他送给她的钱包,她一直珍藏的钱包。过去的已经过去,再没有重来的可能,平静地转身,继续属于自己的生活,两条直线相交后注定无法再相遇。
二十多岁的时候,她一定在想,如果嫁给一个菜市佬。那么她的生活,必像这菜市里的大婶们,卖一辈子的菜,生一个在菜市场里做功课的孩子,五十岁的时候用着劣价的口红企图挽留匆匆欲行的青春。
明天的样子并不恐怖,恐怖的是,你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了明天的样子。
她必生的梦想,便是逃离这吵嚷肮脏的菜场。她把婚姻看得功利,但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她想过上好日子的心情,超越了这种功利,显得如此圣洁和伟大。
所以,她明明是喜欢他。却还是错过了。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讲述老小姐为什么嫁不出去的故事——她们无非是贪心不足,总想着比较一下,下一个,也许是更好的。这种等待和比较成了习惯,就像是阿妙心仪的那个PRADA。二十岁的时候,依仗青春的资本,未免恃色傲物,隔着玻璃看看就好,反正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二十五岁的时候,心有不甘,拿起来又放下,看了又看,但既然已经等那么久了,又何未在乎那朝朝暮暮呢;三十岁的时候,发现什么都抓不住,于是下了决心要去买下,却还是不甘心地左挑右挑一下,然而只得到错过的结局——如果我们愿意剥开美好的事实看清真相,这便是有关阿妙的错过的故事。
阿妙爱的是鱼佬,却不爱他的生活。终于,她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去寻鱼佬时,他似乎还在那里,留给她一个美丽的幻象,却已不在。
十年,二十年,你的生活都可以变,不要以为总有人会一成不变。
《每当变幻时》影评(六):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每当变幻时》是我爱的那一类影片。大时代社会变迁中的小人物故事。
没大道理大主题,只是平铺直叙的讲一些人的故事,讲一些普通人对于梦想对于生活的感悟,讲他们在事业和爱情中的拼搏与得失,讲他们生存的那个社会的变迁,如此,便已足够回味细节。
“十年”是一个被用烂的词,伴随着那一曲传唱度极高的歌。
一个女子的十年,从卖菜到高级化妆师,经历了打拼,丧父,闯荡,爱情的兜兜转转之后终于在最后明白,所要的只是经历,一切皆是过程。
“MISS”同样是一个被用烂的词,然而当影片开头千桦浅浅诉说时还是被打动了一把。
“错过”,既然都知道是错的了,那就让它经过吧。
所以我真的好喜欢那个ENDING。其实阿妙是聪明的,她如果真的下嫁鱼佬,未必就是白头偕老。与其婚后两个人吵吵闹闹沾满了油盐酱醋互相看不顺眼,不如就这样一切还未说破,大家还能是朋友。
她亦知道,他是最接近她想嫁的那一个,然而终究只是接近,所以那片刻的犹豫和不确定注定了最后的错失。
长长的等待之后,总有一个人要先放手。让所有的不确定都最后成为了确定,让那最后一丝的美好期待炸裂于现实前,如此,才可清风朗月。
最后的最后,她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可以淡淡一笑了。她知道,她会有她新的人生。不是不遗憾的,只是谁也回不了头了。
突然想到满江的《我们之间》
你总说有一天/如果我们还有缘/走一圈还是会回到对方的身边/我总怕有一天/就算感情没有变/我和你/是在遇上别人以后遇见。
如果这只是单纯的爱情片,不会让人有那么多回味。《每当变幻时》的巧妙之处是还融入了香港社会十年来,特别是千禧年前后的变化,给影片注入了不少豪气元素。颇有点《倾城之恋》的味道,都是将社会的改革与变迁与人物的生活和爱情联系起来。只是,这一次,没能成全他们的爱情。
富贵墟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老派的菜市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人们的需求。然而人的感情却是向旧的,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来改革吸引客户,鱼佬会坚持卖鱼到最后一刻,鸡佬一定要回国后再亲眼看一看富贵墟,那个他奋斗了五十多年的地方。
最后那里的集体照是有一点夸张,却看得人心潮澎湃,在经历了香港十年经济起伏、股市涨跌、非典来袭等等变幻之后,富贵墟就如同一位谢幕的老人,终于可以含笑可以回归尘土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坚持一样东西,爱情也好,梦想也好,固执的留守在原地,不肯正视改变。
鱼佬对阿妙的感情是这样,大家对富贵墟的感情也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才突然醒悟过来,无论是人还是地方,缘分散了的时候,谁也不能多留一秒。
正如生活中有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尽管这样,仍然庆幸,在那之前的长长旅途中,有你相伴,共同见证我们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变幻。
《每当变幻时》影评(七):最不可挡的变幻
又看了一遍《每当变幻时》,很感慨。这个个头不高身材也不好的男人为什么笑起来那么让人心醉。
或许是声音太过迷人了吧,“千禧夜,我在天台等你”,温柔又深沉;
或许是那些个表情太多搞怪,这向来是他的强项,没错;
又或许,是那颗倔强又柔软的心,让他淡然而执迷的做着同一件事,比如卖鱼不成卖鱼粥,比如守在原来的地方不离不弃。
这个猥琐的会***的男人,陷入爱河却是那么的童真。尽管他的规划:不找阿凤,找一个值得嫁的人,被喜欢的阿妙明确打击:“不会发生的规划就不要去规划,懂吧?”
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现今的男人都在想着赚大钱,出去闯,连女孩子都是。他却不想离开富贵墟,直到不得不离开,依然念旧地做着之前的行当,卖鱼粥卖成鱼粥大王。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吧。“有钱吃斑,无钱吃泥蜢”,很有爱的座右铭。
钱包那个桥段有点《麦琪的礼物》的意思了,如此用心,结果还是被一个铁了心想翻身的女人在30岁生日的时候不打一声招呼的抛弃,先是无法接通,后来干脆“您拨打的用户没有登记”。时间过了这么久,而她消失的那么彻底,实在是很伤人,一句“我在天台等你”变成了一个人的自说自话,我干涸了很久的眼眶在那一瞬间氤氲起来。
他不是PRADA,不是GUCCI,更不是那个着了魔一样的女人执念要拥有的有着PRADA STYLE的GUCCI。他很务实也很浪漫,所以他自作主张买下了那个女人看了几十次的钱包,不完美但是很舒服,就像他自己。错过了就没有了。
是的,错过就没有了。这不是苦情的韩剧台湾偶像剧,那些傻叉的男猪脚一脸欠扁的哀伤且整日无所事事除了为女孩子自虐;它讲的是一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的人,有自己的人生观可以遵循的人,还有可以向前看的勇气和乐观。而就算旧爱最终开始想珍惜他的好,他已经有了自己完整、坚固、闪亮的生活,别人再也无法插入了。
还好阿妙并非不知趣,女强人就是女强人,片尾一个释然的微笑,道出了她多年的不后悔和依旧的坚持。
可不可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相识一场,彼此舒服,可以一起在楼顶用西瓜当保龄球打胡萝卜,天才低能的乱叫;可以一起聊天吹水吃鱼粥,外加五块炒底;可以在对方走了极端的时候相互拥抱一脸贱笑,温馨的一塌糊涂;可以拉回菜佬、水果佬、猪肉佬一干佬重现一个富贵墟,风风火火做场戏给旧人也给自己看。
只是不适合做恋人吧,而彼时那些温柔心痛的小心思,随着时光的流转,业已渐渐愈合涅槃,绽放成最舒服的姿态。
《每当变幻时》影评(八):等待是要有期限的!
朋友极力推荐这部片子,所以也借来看看,感觉这是一个女子自立自强,却错过爱情的故事。
在爱情故事中,女人总是更善于等待的!怪不得有人说“男人一夜,女人一生”,看来有些道理啊?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总之,在故事的结尾,鱼佬娶妻生子,而阿妙却还是单身一人,并曾经希望和鱼佬还能在一起……
这使我想起之前看的《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里,男主角在多年后也是结婚生子,虽然他对此也有诸多不满,但女主角却还是单身一个人,内心深处根本无法忘却多年前发生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男女的不同吧,男人也会怀念以前所爱的女人,但是更现实,还是会选择正常的生活;而女人不仅是在怀念以前的爱,更甚者是陷进去后无法自拔,耽误了自己的大好人生!
所以,等待应该是有期限的,像奶茶歌里唱的“我等你,半年为期,逾期就狠狠把你忘记,不止是伤心的还包括一切甜蜜”。
相信幸福要自己把握,自己争取,而不是无谓的等待!
未来也一定会更好的!
《每当变幻时》影评(九):且把浮名换浅唱
《每当变幻时》故事始于1997,终于2007年。在时间上,总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陈奕迅的那首《十年》。而这部电影整体基调与《十年》这首歌所演绎的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哀而不伤。这部电影里,虽然在时间上有十年的跨度,但导演并没有就这十年的时间,进行正面的描绘,而是以阿妙的生活为故事的叙述中心而展开的一个宽泛的故事背景,从而以这个背景来映衬和对应主人公阿妙、鱼佬以及他们身边那一群混迹于香港社会底层的菜市佬们十年的人生。但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更多的则是演绎了阿妙与鱼佬之间的那种真实而又来来回回的爱情故事。我不想装逼。从我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一部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整体的叙述节奏:轻盈、舒缓、柔和。非常贴近我对诗歌的整体审美取向。(我煽情了)。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最难能可贵的则是,它没有过度地去煽情,没有过度地将任何生活困境刻意地放大,无论是任何一个人的情感,在这里呈现的都非常真实。这又吻合我的审美取向。就像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杨千嬅唱的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忧伤与忧愁,但又有且把浮名换浅唱的洒脱与适性得意。
电影里所展现的那群人,身份低微,饱尝世事的多舛与无常。在镜头下,他们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各自的生活里,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对抗命运。或喜或悲。显然这部电影的中心并不是在于历史本身。而是在于真实地呈现特定历史过程中生活在底层人物的情感、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十年的时间跨度上,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坚持与延续。跟其他大多数电影不一样的是,这些人物都是具象的,他们是被放置在一个不断变幻的具体时间与过程里。因此,这种展现出来的真实感,往往最易触动人的心灵。
十年的时间跨度,镜头大部分都集中在“富贵墟”。这个特定场景对于阿妙与鱼佬来说,又充满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一个极力地想要出逃,一个极力地想要守护。而在特定场景下的那些人,有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也有幻想着富贵墟千载不变的老一代;也有阿妙、猪肉佬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中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碌碌无为,庸其一生。
尽管阿妙最终达成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在三十岁之前还请了债务。然而,这种偿还始终都带有残缺的性质,就像电影结尾一样,目睹鱼佬已经是他人之父时,虽然脸上流露出笑容,但在笑容背后,无奈与悔恨也必定参杂其中。任何事,总是讲究代价,你有赌就有输。你若问值不值得。任何人都难以判定。甚至连自己都不清楚。
阿妙身上的迷茫,以及因迷茫而产生的寻找。在我看来,几乎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一辈子其实就是不停地寻找。总以为会找到更好的。然而,就在这种寻找的过程当中,往往错过了。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这个道理,在柏拉图的那则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上,已经很好地诠释过了。然而,我又想起《东邪西毒》里的一句台词:其实沙漠的背后还是沙漠,有些人总以为不是,总是要试一试。
撇开阿妙与鱼佬。影片里菜市佬们对于命运的抗争,其实也不乏调侃与嘲弄。一面是闹剧般的滑稽与戏谑,另一面是笑中带泪的惆怅与顾影自怜。一如阿妙、鱼佬在刚开始兴冲冲地实行菜市改革,最后却换来一败涂地一样。就像《东邪西毒》里的那句台词所演绎的一样,每个人在经历过兴奋与癫狂之后,忽然发现自己错了。于是,悲观、无助、彷徨、无措。但最终,还是打起精神,擦干眼泪,重新面对生活。
对于命运,我们束手无策。对于命运,我们只有接受。任何命运当中的雷电与失败,都应该看成必须承担、必须接受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重振旗鼓,我们才能重新开始。就像影片里,菜市佬们不得不在警车面前一字排开,向富贵墟的最后存在行李致敬,并向过去挥手告别一样。你最终还是要接受,你最终还是要开始。而结束与开始,也不过是一线之间。这句话对于阿妙与鱼佬来说,同样如此。结束或者开始。仅仅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
是我自己对于人生的宿命论还是电影当中存在的宿命论,就像“作者成为读者”一样,任何作品完成之后,作者也是读者。读者对于作品的角度自然与作者不同。因此,我相信,这部电影所存在的宿命论,也就是个人面对命运的一种无力感,无常感。因为必须接受,因此必须承担。当一个人完全无法把握自己未来的时候,一种生命的飘忽、宿命感,或是出于自我安慰的需要或是出于无能为力,就相随而至。如同落叶。飘停不由自己。
因此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对于命运、爱情,这些庞大复杂的命题,无论你是选择抵抗、逃避还是顺应,也不论是悲情、感伤还是自嘲,总之,时过境迁之后,你必须学会忍耐、接受、承担、适应以及变通。
影片最终,以阿妙的一笑来结尾。这种笑多少带有无奈与悔恨,也多少会带有接受与承担之后的如释重负。而至于阿妙与鱼佬的最终结尾如何,其实不难猜想,导演早在结尾之前最好铺垫:假结婚。只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铺垫被忽略了。虽然导演结尾处理时,没有具体交代。而是留了一个空间。就像《飞狐外传》里,胡斐砍向苗人凤的那一刀一样,金庸没有写下去,而是将刀留在空中一样,其实结尾不难想象。只是在这个想象里,你是什么样的处世心态,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
08、12、16日凌晨、草
《每当变幻时》影评(十):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听到电影里喊“富贵墟五十年不变”这句口号时,仿佛就是惊慌失措的港人在得知回归中国主权,北京为香港设定了五十年的过渡期之后最后的心愿,他们也希望平稳的度过这五十年,可是在两国之间摇摆的他们从来没有过选择权。
富贵墟里的三人,猪佬看上了刚加入富贵墟的阿妙,但是阿妙瞧不起他,于是他很想出人头地,他很懂得顺应时势,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去走私什么,猪佬一直也没有一个专一的职业,但是顺应时代让他果真出人头地,身边不停的换女伴,但是他的心中没有了阿妙,其实一直也没有,他看上她全凭阿妙是这里唯一年轻的女人。在猪佬的心中跟着形势走赚到钱就是目的。
另一个是为了替父还债的阿妙,她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她认定自己30岁会离开,会有钱,还会有一个完美的爱侣。在富贵墟时鱼佬对她很好,她也很喜欢鱼佬,但是她认为白马王子一定不会是卖鱼的和卖饼的,她选择等待。时间很快让她到了30岁,她得到了自我主体上想要的一切,可是那个白马王子没找到,她没有完成自己嫁人的目标,即使她最后想追随自己内心和鱼佬在一起时,鱼佬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她将自己的化妆店起名“Miss”。
鱼佬是一个不愿改变的港人,他坚守着自己的富贵墟,他也一直在等待着阿妙,即使最后失守,他的物质生活是三人里面最普通的,他所爱的富贵墟也没了往日的繁华,五十年不变只是句梦话,但是他一直过得很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很惬意。
三人在不同的轨道上越走越远,似乎也只有鱼佬,永远对着富贵墟满怀希望,他不富有,他却快乐。
这部爱情电影让我看成了什么?乱写一气!文笔太烂!提炼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