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兄弟》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22-05-22 02:08: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兄弟》经典影评10篇

  《兄弟》是一部由赵崇基执导,苗侨伟 / 陈奕迅 / 刘德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兄弟》影评(一):看到最后阳痿了,又是自首

  我怀疑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不是“大陆版”。

  故事总的来说,前面一直都不错,甚至有段时间很紧张。

  但是这个阳痿结局,太不爽了。

  今天是第一天上映,下班就打的去了电影院。

  记得以前看宣传片花的时候,有个刘德华捂着脖子流血快死的镜头。

  但是直到电影结束……怎么都没有看到呢?很纳闷!!

  于是直接想到:是不是因为某会议召开,所以结尾就又回归主旋律了?

  现在但凡是枪战片,或是有警察的片,结局都是警察用手铐把坏人带走。

  这种片子多的我都想吐了,人人都知道的结局,要编剧干p啊。

  短短的时间,我被《铁三角》和《兄弟》打击的,都有不想再看港片的念头了。

  我情愿相信,真正的结局是:

  苗侨伟和刘德华见面,说出一切真相后,出现了杀死汤镇业的那个手下。

  然后他要解决掉他们两个,发生了枪战。

  最后苗侨伟死了(保护刘德华死的最好,因为他要让弟弟变白嘛)。

  刘德华重伤(死不死无所谓),陈奕迅来把那个手下杀死。

  所有恩怨全了,陈奕迅做白老大,皆大欢喜。

  这样才是中规中矩的兄弟片嘛,而且好像比较符合剧情发展。

  要不那个手下把汤镇业杀了,还说我等这个位置好久了,结果就没影了?

  那社团里还是有坏人,陈奕迅也不可能变白,做老大也时刻危险。

  苗侨伟精心安排的一切,不就变成扯蛋了么??

  唉……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己的幻想。

  就现在影院上映的版本来看。

  林雪太敬业了,一开始就被打死了,几乎都没有正面露脸的镜头。

  王志文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游刃有余。就是情节上有点奇怪:被刺后不是度过危险期了么,怎么忽然又挂了?

  苗侨伟到底是五虎啊,演技依然好,就是皱纹太多。

  汤镇业的风采被他老爸抢了,感觉不够狠,像呆鹅。

  黄日华杀手的杀手味道不够足,开枪还跳来跳去跟玩过家家一样。跟汤镇业同归于尽的剧情,虽符合兄弟主题,但是过于简单平淡,没劲。

  刘德华的角色像蚂蚱,感觉没多大用处,有点多余,尤其又是那样的结尾。

  林家栋发挥太轻松,好像是玩票的,不过不错。

  陈奕迅的内心戏冲突起伏还是太少,人物有点过于单一。

  黄奕和于荣光,有些摸不着头脑,没啥作用,三角恋也有点搞笑。

  最后,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看看的。

  不过别看结局,反正我当时看完结局想骂娘,直接阳痿。

  给了四颗星,怀念五虎,姜还是老的辣呀。

  准备探望《色戒》中的梁朝伟,有些忐忑。

  要是再失望的话,我以后估计会谈港片色变的。

  《兄弟》影评(二):怪怪的感觉

  看完后第一感觉是,这片子不行啊,华仔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角色,陈奕迅不够成熟,这个片子他实在显得太嫩了,可能与剧本有些关系,因为本身他这个角色在电影里也是不成熟的。黄奕,本身对这个姑娘没什么好感,演技一般,不置可否。顶你个肺一出场我就想笑,疯狂的石头的影响实在太深了。于荣光,为什么所有的电影里都有他!!囧!!!

  剧本很多人都说脑残,我只看了内地河蟹版,当看到北大那一段时我囧了,怎么回事,难道是青春偶像剧??!!囧。。。只能用囧来表达我的心情。后边刘德华的脖子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伤痕,据说是被河蟹了,再囧一次。。。

  感情。兄弟俩的感情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升华了,火候不到,半生不熟,难以下咽的感觉,总之很突兀。本来男人的片子里边,爱情就是很其次的,但是关于爱情也是处理的很差。

  只是三哥带给我了一些震撼,非常man,这部电影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三哥,把社团老大,兄弟的大哥,父亲的儿子,彻底的展示了男人的一切,很好。

  《兄弟》影评(三):好坏参半

  剧情的整体构思还不错,是用了心思的,在当下越来越不会讲故事的港片整体氛围中算是难得。但是细节处理上就太粗糙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怜兮兮的老大们,一个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被陌生人上前随随便便捅死,一个在街边等车的时候被车撞死,两个黑帮二代头子似乎没有小弟,干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身边总是只带着一个二当家的来做贴身保镖兼秘书,我一直在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担心,因为要杀死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这两位当家的好像不这么想,为了解决对方他们都跑到了泰国,一场街头枪战看得让人叹气,难道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导演跑去玩个铁三角,香港就没人会拍枪战了吗。

  不过,至少为了曾经的无线五虎将,也还是要看看这片子吧,虽然梁朝伟不在,汤镇业已经发福加卸顶,黄日华戏份不多,但苗侨伟和刘德华依然是帅气不减当年,苗侨伟好多年不见,眉目间依然是杨康的模样,真的是让人怀念港剧港片的那段鼎盛时期。

  《兄弟》影评(四):你挥霍了我的崇拜

  这次去电影看这部电影真的纯粹是因为意外。

  作为一个很少去看电影院的人 去看一次没点意外还真的是很难。

  一直以来其实很爱看港片。

  而且类型不限,不过像这部似乎打正牌说是黑社会的片子就看的很少,比如说天堂口,比如说铁三角。

  不过这些并不防碍我观看这部片所带来的震撼。

  由于我是一个八十后,所以对于网上通天的宣传说什么无线五虎自然是没什么感情。

  所以我主要是去看剧情的。

  刚才翻了翻评论说没什么剧情,我倒是郁闷了。

  这部片子不就是说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吗?

  是,它可能很俗套,又是黑社会的兄弟,但似乎不是相残。

  不得不说,三哥在这里面的演出真的是整部戏的精粹。

  但当在法庭上爆出说他有脑癌那个情节却确实是令我觉得桥段很烂。

  抛开这个不说,说起来三哥这种算叫做残酷的爱。

  这种兄弟的感情,是悲壮的。

  因为自己身上背负了宿命,但宿命偏偏让他的命不长,或许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或许还有人要处理,或许…

  一切一切都只是或许而已,他做不到了,他所能做到的,只是将这一切,如同片子所说的:你不是想将兴隆变白吗,那你就去吧。

  没错,就是将一切通通都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去面对。

  虽然前面,他耍的计谋让人觉得他在陷害自己的弟弟,但实际上。

  这不是一种自私,而是大度的爱。

  因为爱你。所以要让你成长。

  因为爱你。所以要让你明白,怎么玩下去。

  因为爱你。所以计划不能让你知道那么早。

  因为爱你。所以最后我出来承担掉一切责任。

  一切一切。都只不过是因为爱你。

  这种爱,或许很平常。

  但实际上,却是最珍贵的。

  兄弟之情。要维持。真的很难 。

  你想想,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你信任的人,用着你不信任的方法来帮你解决问题的时候,你究竟是感激还是憎恨?

  结尾的那把意味深长的椅子再配上那句出现了前后四次的台词 的确很耐人寻味。

  ……………………………………………………

  主线说完了,说点不喜欢的。

  没错,于荣光出现是个错误,我完全不明白这么一个老头去北大进修的剧情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另外 警察的表现也有点过火了,我实在是没看懂 林家栋为什么那么喜欢打Eason,难道警察都喜欢打人吗?

  就算是面对一个罪犯,就连阿华兄都没怎么动手,你做人家手下,反而动手?罪犯没有尊严的吗?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个标题了?

  很简单,因为这片子我其实是想去看的 为了Eason去看的。

  而事实上,他挥霍了我的崇拜。

  就这样。

  《兄弟》影评(五):有的地方值得再看一遍

  电影中有很多会说话的镜头,比如有人说没看懂最后结尾那把谭家椅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旧物都被拿出来卖嘛,价格从300多变成了200多,含义就是表决心吧,原来老大当家说了,椅子是爸爸留下来的,只能姓谭的坐,别人也不能坐。这样肯定是不会被卖的,现在不但卖,而且价格都是降价了的,表明了卖的诚意。那么谁又敢卖椅子呢?故事结尾大哥over了,自然椅子是老二卖的。卖不就意味着不再干社团,不再守旧业,做合法生意吗?

  还记得故事开头大头死的时候天旋地转的镜头吧,正好和两个孩子开车围着花坛转开心的朝天乐是同一种视觉效果,用摇摆的影像就先把两家联系到了一起,也可以说是一种暗示吧。

  庄晴在老大出事那一晚虽然没在老大身边,可在老大中枪倒地那一刻突然一惊,虽然貌似俗气的故事情节设计,但从另一方面不正是印证了他们是真心的相爱吗?

  至于为什么整部电影中除了两兄弟的妈,还安排庄晴这么个角色,我想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印证老大是个好人吧。

  整个电影中西装的款式,警察的制服,还有手机的款式都是90年代的东西,明显想突出这是过去的故事。

  他们在泰国报仇的时候,碰面的地方竟然演播着《上海滩》,同样是黑社会题材,更绝的是竟然镜头里是许文强举着他坏了小手指的那只手!跟电影里九叔一样都少个小手指头。

  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是想说其实导演用心了,有的地方值得再看一遍,至于像刘德华耍酷什么的就不用看了。

  《兄弟》影评(六):看了头就猜到了尾。。。黑帮片的末路?

  听着无线几虎的名头去看的片子,结果令人很失望。

  王志文演得老爸一开始就说他们兄弟最后终会互相残杀,相信天命?那简直是扯,虽然后来哥哥(苗乔伟)貌似陷害了弟弟(陈奕讯)很多次,但是在影片开始哥哥在法庭上被说是患脑癌,那个段落在加上后来在医院颓废的他,一般人也都能明白,这位哥哥八成是真的患了绝症。。

  另外,在酒吧,哥哥一直问弟弟是不是真的想留下来帮他的时候得那个神情,我们从后面他的行为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为了训练现在还是一张白纸的弟弟,让他沾血,让他杀人,让他变狠,然后继承家业。。这个我从头看就已经猜出的结局实在是让人觉得乏味了。。

  港片的警匪一向会把兄弟情,义气之类的东西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这个片子也没例外,但是却落入俗套,就如片名一样,确实兄弟了,但是没意思呀。。难道说港产黑帮片就这么没创意了?又或者说刘德华拍这个片子,只是想无线四虎聚个首?实在是看之无味呀。。。

  《兄弟》影评(七):无兄弟,不江湖之《兄弟之生死同盟》——玄武门之变与不变

  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如果谭信天不死,兄弟何时再复相聚?如果谭颂尧不死,谭颂舜真的想回香港闯荡,故事的结局又当如何?如果没有严世九父子的对立,兄弟之间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传承呢?

  一卦之辞,使兄弟远隔重洋。如果不是二十后的家族变故,故事的走向似乎非常明朗。然而,现在,每个人似乎都面临着考验,考验着兄弟,利与义之间到底应该如何换算。

  反复的试探,周详的安排,不明的动机,一切似乎让人感觉事件又向着天意的方向发展,而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兄弟情谊似乎面临着破产清算。对于谭颂尧来说,他的心里是有一把标尺的,一边是对家族产业一无所知,业务不精的海归兄弟,而二十多年疏于沟通的兄弟之间的所谓情谊,或许只是对于一场车祸的共同回忆。而另一边是被强敌觊觎的庞大的家族产业。于是,谭颂尧似乎别无选择,也用不着选择。当然,别无选择也不包括选择屠戮。而对于谭颂舜来说,当他可以执掌兴隆的时候,他就要做出改变,彻底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包括变卖祖产,重新开始。这是二人的理念中最本质的对立——谭颂尧说:这是祖业,我一定要守下去。而谭颂舜说:我们可以换个包装,要不,连招牌也一起换了。

  兄弟的对立是由于父亲的死亡直接导致的。但也正是亡父之仇淡化着二人间的矛盾。报仇使二人有了共同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却不尽一样。对于报仇,谭颂舜首先想到的,也是只能想到的,只有报警,我相信不是他懦弱或者无能,因为他习惯的是阳光下法治的生活。但谭颂尧想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欺骗、隐瞒和逼迫,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于是,在强敌解除之后,兄弟之间的矛盾终于暴发了。深感失望的谭颂舜甚至说:你不要认是我大哥。如果不是接下来的意外,不难想像的是,兄弟真的是会以命相搏。

  最终,影片为我们讲述的还是一个正面的故事。一个关于宽容、担当和情义的正面故事。谭氏兄弟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最终会因为兄长的死去化解开来。但是横亘于二人之间,因为长期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却无法用死亡的取得理解。谭颂尧的种种安排与策划,为的是使将来承接产业的弟弟懂得社团内的规矩和思维方式。而对于弟弟始终想的漂白谭氏社团,谭颂尧并不见得下了什么功夫,他首先要保证的是谭氏的社团在他归天以后还姓谭。

  谭颂尧说:不要相信任何人。在他以身试法地去教弟弟学会怀疑他人的时候,自己也未必就完全相信自己的弟弟吧。

  PS:如果谭信天不信天,兄弟之间不会天各一方,也许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天意了吧。

  PSS:玄武门之变,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兄弟之争,而是两个利益相关方对将来的权势的争夺。试想,假如太子登基,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候君集这些为建立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元老功臣将何以自处?

  PSSS:电影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自己也不是很喜欢。暂且充个数吧

  《兄弟》影评(八):失败的聚首

  要论《兄弟》最大的噱头,那必然是无线四虎的重聚,虽然缺少梁朝伟的加入,但是自1991年的《五虎将之决裂》的合作后,兄弟几人再也没能如此整齐地出现在一部影片中,可以说这次聚首是具有追忆往昔的情分在的。

  上一部《五虎将之决裂》可以说是五虎各展所长的群戏,而如今这部《兄弟》则将戏份转移到苗侨伟的身上,自然失去了曾经群策群力的义气感。而且苗侨伟饰演的大哥尧在心理的转变上显得突兀,小的时候还是个软弱的少年,长大后就变得城府颇深。而且我也不认为尧对陈奕迅饰演的舜所谓的兄弟之情是发自真心,其不仅借弟弟之手杀死仇人,还利用弟弟引诱仇人儿子汤镇业,这一连串的做法都突显了尧为人狡诈的一面,最后莫名其妙的脑瘤加上真情告白并没有改变这个人物的本质。所以对于中心人物的塑造是失败的。

  而刘德华饰演的警察依旧是其以往的招数,耍帅而油滑,在这样一部严肃的片子里显得不伦不类,不如《五虎将之决裂》里与梁朝伟一唱一和地搞气氛来得好。反倒是警察二号林家栋更夺人眼球。

  《五虎将之决裂》里的反派就是汤镇业,他的坏是那种很让人信服的,如今汤大叔挺着个啤酒肚毫无当年风采,连嚣张之气都大打折扣。一个片子的反派是极其重要的,他作为激起主角情绪的人物,如果不温不火的话,连观众都很难被故事吸引。那么就会出现主角报仇的积极性不够这样的感觉,该片就是如此。

  最让人生气的人物安排就是黄日华饰演的阿鬼,这个人物本来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父就是被帮派所杀,这个仇恨点没有被好好利用,反而将阿鬼塑造成个保镖形象,毫无性格特点不说,黄日华成日带个墨镜的装酷模样也很让人纳闷他是不是为了遮住一脸褶子。

  总之时光一去不复返,四虎此番重聚对于港片迷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但是出来的这个结果却是失望。即便加入了许多诸如算命这样的元素,但是其无论在人物还是故事上的塑造都差同类题材《黑社会》很远。

  《兄弟》影评(九):“流星花园老年版”

  说这句话的人很有才,没想过《兄弟》中几个人跟四朵花有什么联系,渲得挺好看的,只是英雄迟暮。

  这个片没什么不好看,就是人太少,两个团伙拼来拼去就只有老大在打架,连个跟班的小弟都没有,都比不上在街头混得蛊惑仔威风。最好的表演当属王志文大叔,他演得好,要是偶尔他专属的声音节奏快一点会更好;最游刃有余的是刘劳模,做了老板又甘当绿叶,少了一入镜头就拿得很奇怪的那股劲,举手投足在随意中都很到位,特别是第一次出场时的一连串动作,只是最后的几场戏不够好;最荒诞的是北大进修法律一段,太无聊了;最感动的一段是兄弟俩在疗养院探望母亲那段;其它的,好像没了。

  没有电眼梁大叔,好像缺少点什么,假如有的话,估计编剧会很头疼,安排个什么角色呢?千万别搞成墨镜王式,卧底的小警察之类就行了,最好搞成香肠嘴那类。比较喜欢电眼大叔演喜剧,这才叫没有浪费销魂的眼神!

  这个片属于怀旧的人群,曾经对八十年代的香港电视电影了如指掌的人们,看着几位大叔在电影里折腾,要不是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列为经典的人们,比较难喜欢这部片子。从这层意思来看,《兄弟》还真是部老年版《流星花园》,谁知道现在自称不是F4的四朵花二十年后会怎样呢!。

  《兄弟》影评(十):电影被“和谐”之后~

  收集最近看过的几部“和谐”版电影如下。由于我看到的也基本已经是内地版,原版细节未曾亲见,这里记录的都是经由网友们整理的电影前后差异对比,而并不是我原创的~~我只是将这些汇集到一起和大家共同分享,如果大家喜欢请支持盗版~~这些记录也在不断更新中~~

  《色·戒》——导演:李安 编剧:James Schamus 王蕙玲 主演:梁朝伟 汤唯 王力宏

  (1)王佳芝与梁润生的“生理启蒙课”不止一堂。第一堂课结束后的清晨,王佳芝直接掀开被子起身,正面全裸;第二堂课梁润生还非常戏谑地说,今天觉得你有些反应了嘛!王佳芝说,我不想和你开这种玩笑。

  第一次时候给了汤唯脸部特写,紧张,羞怯,不情愿,到后来突然的疼痛和恍然大悟,和反感和略带屈辱,都是很细微的表情,但是汤唯表现得很好。

  第二次王佳芝在上。笑想,其实这些爱国青年对于报国这件事,还是很专业嘛!

  (2)钱嘉乐的死亡非常马拉松,每个人轮着捅了他一刀,他都没死;从楼梯上摔下依然没死。王力宏只好挺身而出,拧断了他的脖子。王佳直奔出,楼梯邂逅王力宏,王力宏抬头,血红的眼睛。这一眼,王力宏演得很好。所以事后说他抑郁,很可以理解。

  一场非常精彩的群戏,拍得压抑,场景的血腥都抵不住心理带来的残酷。王力宏的第一刀,笨拙而吃力;而后每个人都带着一丝惶恐,但内心的恐惧、愤懑,让他们每人捅下一刀。一刀后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仪式,终于不只是在舞台上杀过人。人心很暗,有很多找不到出口的情绪,人们总能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进行释放。

  (3)第一场床戏,大陆版捆住手就结束了。足本有鞭抽的戏,虐恋得很有意思。驯服和快感是易先生唯一的追求,感情几乎为零;走的时候,还冷漠地把王佳芝的大衣扔在她身上。当你为承受着身心双重痛苦的王佳芝难过时,却看到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谁是谁的猎物,谁在为谁驯服,其实毫无定数;

  (4)第二场床戏,各种诡异扭曲的姿态,易先生一次一次按住王佳芝的头,跋扈地直视她的眼强,完全强者的姿态。我想易先生的内心一定是充满恐惧的,他必须看着别人的眼睛分别真假,然后才能存活。而在激情后两人紧紧抱住,他的色厉内荏变得好清晰。王佳芝大概也开始逐渐模糊自己的身份和所谓使命,但并不完全自知。想起很早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里面说,for women, sex is never only sex,精准。

  (5)第三场,也就是在警察局门口接了人,有一段轿车对话之后,大陆版本直接删了个干净,因为下一个镜头接的就是赤裸裸的床戏。但这场是感情饱和度很高的。易先生的沦陷和王佳芝的挣扎。王佳芝哭着一次次地用枕头蒙住易先生的眼睛,易先生也没有反抗,或者说完全无力反抗。这场戏应该是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感情升华。王佳芝说,他比谁都懂戏假情真这件事,在黑暗中只有他知道这一切是真的。在一次次的性爱背后,王佳芝是有感情的,易先生能体会,所以才会一步步放松警惕,放入自己的感情。由于这场戏被整体删掉了,使得后来天涯歌女的煽情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情铺垫,感染力有所削弱。

  《兄弟》——导演:赵崇基 编剧:黄精甫 主演::刘德华 苗侨伟 汤镇业 黄日华 陈奕迅

  先談開首,港版的兄弟的開首,先描述結局開槍有人倒下的場面,內地的「和諧化」版本沒有該情節,起始便是以堯與舜童年時的駕車肇禍及林雪飾演的「鬼仔」爸爸慘死的過程。

  但是,令人費解的,卻是結局。

  香港版本的結局,是苗僑偉的堯、陳奕迅的舜及劉德華的警司於果欄處,舜與警司對峙,堯到場向警司解釋其苦衷,希望舜以無污點的情況下接收興隆,接著舜與警司的對峙持續,最後舜與警司也開槍了,然而,兩人沒射中,因為堯以自己的身體檔了兩槍,中槍倒地。接著是場景持續數稍。後來,再次播出苗僑偉的對白,指一張古椅只有譚家的人才能坐,不過該椅子已被放在街邊的雜價攤待售。

  內地版的版本,則十分奇怪。到了對峙極深之時,卻是警司同意了堯的安排,為堯戴上了手拷,然後拿了外套遮蓋手拷,三人一同離開。後來,再次播出苗僑偉的對白,指一張古椅只有譚家的人才能坐,而該椅子仍放在果欄內。

  相比起來,內地版本片長較短,而且結局裡警司的行徑亦十分奇怪。不然的話,看來有點妨礙司法公正?

  《十三棵泡桐》——导演:吕乐 主演:刘欣 赵梦桥 段文博

  ……东京获奖归来、北京媒体放映礼、广州点映、深圳点映,上网搜搜新闻圈内圈外好评如潮……好不容易得到消息3月22号会在北京首映,随后会在各大城市影院上映,还来不及高兴昨天又得到消息说首映被取消了。还没晃过神来再接到消息说被中宣部枪毙了,放映时间无限期推后~……今天上网再搜“泡桐”的新闻时,片方昨日虽然否认被封杀,但承认该片在电影局审查时已经被要求删减数分钟敏感镜头,可谓刀刀见血。并表示该片仍在电影局接受审查,“是技术方面的”。

  一起来看看“泡桐”到底改了啥,改过后的片子还有小说里的味道吗?

  改: 从《刀子与刀子》到《十三棵泡桐》

  在一个半月的剧本创作中,刘颖前后修改七稿,“除了导演提意见,还包括制片人、剧组工作人员”。她表示,修改意见主要是考虑剧情是不是有点过于残酷,“这是一部‘青春无志’片,而不是青春励志片,能否过审、得到公映许可证,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剧本送审时,原定的片名《刀子和刀子》被否决,因此吕乐才想出现在的名字《十三棵泡桐》。

  删:血腥、敏感镜头不见踪影

  从近三十万字的小说到电影剧本,《十三棵泡桐》已经做过大量删减,“尤其是小说中一些太过残酷的东西没有要,以免拍出来的电影很悲惨。”包括小说中诸多街头打架情节,在电影中并无展示。

  根据刘颖的描述,从去年8月她看的样片到目前国内预备公映的版本,电影又再度删减了一些敏感片段。包括年轻的男语文老师把少女何凤喊到办公室时,把头放到她腹部停留的三五秒被剪;第二天学生看到自杀身亡的这个男老师被抬出学校的一段也被删掉,以至于观众并不知道这个老师自杀;何凤去班主任的寝室时,发现其床前有自己前男友陶陶的靴子一闪而过的镜头,也没有在公映版本中出现。

  增:家庭教育戏份并非刻意暴力

  《十三棵泡桐》的女主角何凤生性顽劣,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刘颖透露,导演吕乐在剧本创作中,执意要加一场父亲打何凤的戏,“他说要找一个能压制住她的人,能对她的行为做出一些规范化的举动。”电影中,何凤被打得口鼻流血,“这段戏不是说家庭暴力,而是她父亲爱她太深,所以后来才为她买了裙子。”

  至于电影中增加的学生在厕所扔雷管的戏,刘颖表示是出于增加视觉冲击性和戏剧性的考虑,“从小说文学到电影语言,需要找到合适的改变”。她认为,不管大家对电影好坏褒贬,它的魅力可以打动每一个人:“告诉你青春有美好更有残酷的一面,我们都要正视它。只要是曾经发生的事情,都不要忘记。”

  《盲山》——导演:李杨 主演:黄璐

  在嘎纳放映和内地版的结尾变动:

  原来的结局:“在激烈的拉扯中,绝望无助的白雪梅顺手抄起一把菜刀,朝正在殴打父亲的“丈夫”砍了一刀下去——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而现在的结局是这样的:在智勇双全的公安同志的帮助下白雪梅得到了解救,从车窗中望着抱着孩子追赶的婆婆的身影~

  看过片子的人应该都记得片中白雪梅的“丈夫”洗头的那段情节吧,虽然表现出了“丈夫”的野蛮和白雪梅的愤恨,但那段情节在电影中依然显得很突兀,这就是被“和谐”之后的痕迹。

  还有片头的文字说明“二十世纪90年代初 西北某偏远山村”。然而整个片子里有不止一个地方展现出的背景不可能是90年代初,如果是都是导演不小心穿帮未免有些牵强,有些特写镜头过于明显,比如女主角穿的匡威鞋~~~有人认为这个片头说明是为了方便审查,内涵在于说明愚昧的事情已是过去,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和谐滴~~而那些“穿帮”镜头恰恰是对此的反讽~

  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结论。

  《出埃及记》——导演:彭浩翔 主演:刘心悠 任达华 张家辉 邵美琪

  又是两个不同的结局~~~

  怎么说呢~原本就很期待《出埃及记》,因为对导演彭浩翔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至少很喜欢他的《伊莎贝拉》。但是等着等着就听说内地不引进了,小郁闷了下下。然后又听说内地不公映但是还是会发行内地版的DVD~~最后发现要禁最好禁得彻底,这个内地版DVD还是不发行的好,免得发现又是个和谐版本的结局让人如此别扭~DVD有粤语和国语两个版本,差别就在于结局原来是不一样的~

  话说回来香港很多影片都会拍两个不同的结局,以此来对应大陆的审片制度,比如经典的《无间道》。这样看来,《出埃及记》也在意料之中了。

  粤语版结局:任达华在升职面试时一直打嗝,没答完问题就眼前一黑。前面的情节中有说有种药是打完100个嗝就会死,显然是被下毒了。

  结局:刘心悠被抓,在审讯室披散着头发低着头,画外音是警察叫她供出全部,她说,我有个要求,要见我的丈夫。警察说,你丈夫都知道了,他不想见你。刘心悠说,我全部说出来。

  换句话说,粤语版是杀男组织大胜,而国语版是警方胜利~~~多么和谐的社会,多么万能的警察~~~

  不过近期看过最搞笑最恶心的电影还是《第三个人》,与《寄生人》情节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审查时没有发现这个严重的版权问题。那些相似之处我也就不罗列了。这个暂且不说,最搞笑的是台词,一个杀了别人父母的人说自己从小就有理想非常勇敢而且懂得自律。一个刚刚被自己姐夫强奸的少女说强奸也不算什么我解脱了~~~

  我依然有很多想看的片子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得见。《南京梦魇》在大陆根本就没有上映,同样题材的《南京》拷贝也是少之又少。《激流中国》这样的写实片在大陆也是依然见不得光,虽然我对日本也深恶痛绝。

  算了~关机睡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兄弟》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