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年又一年》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4 03: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一年又一年》的观后感10篇

  《一年又一年》是一部由安战军 / 李小龙执导,许亚军 / 原华 / 刘威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一):真的很久没有耐心看完一部电视剧

  花了四天时间把这部剧看完,熬了两个晚上,直到眼睛睁不开才睡觉。我很喜欢,觉得对我的三观有所影响,也认识了一些老戏骨,知道了我们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

  剧中的每个人都给了我一些启发,我最喜欢的是两个爷爷心态好,看得开,可能也跟人的年龄阅历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不爱财,热爱生活,对每个人都很和气。林司长学问大,经历了文革但仍旧热爱祖国有钱有权,但对每个人都很尊重,没有一点官架子。陈放映员是一个电影放映员,放了一辈子电影,心态好。林司长的妻子虽然也是个知识分子,但是格局没有林司长大。林一达是个很典型角色贪心过,背叛过,但是最后醒悟东山再起他的妻子群英很棒,给我上了一课,夫妻之间就是要平等、互相尊重,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依附于自己丈夫,一定要趁早读书,一定要懂法。女主林平平优秀同时有点过于理想化,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林焕真的是一个很踏实的人,甘于清贫专一,好喜欢他。做学问就应该这样吧,如果别的方面欲望过高,就不会那么纯粹了。上门女婿大海肯吃苦,疼老婆,又聪明,是我想嫁的那种人。大女儿林青老实本分又肯吃苦,小女儿小欧漂亮聪明大胆

  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思考是钱的重要性,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钱。我觉得要努力赚钱,但不要忘记赚钱的目的,如果没有家人,赚再多钱又有什么意义哥哥跟我说过,赚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有钱不一定快乐,没钱照样能很乐呵。我羡慕这部剧,林家一家人住在一起,真好。

  看完这部剧我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

  以后要踏踏实实的,现在这个社会浮躁了。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二):在一起多好

  有时候很久不明白道理,就在那么一瞬间突然就明白了。

  我总在想,人生是不是就是一个怪圈,从迷失到寻觅,从满足到膨胀,从分开到懂得......这一路,最难得最不情愿的是:找到了沉淀下来的自己,却祝福曾经爱人幸福,总有那么一件事让你抱憾终身

  『一年又一年』是一部98年的剧,很老也真实。我总在想剧里的那些可爱人儿,夜里也难受

  当群英坚决的要离婚的时候,我在想,她到底还爱一达么?我想不是不爱,是不敢爱了。那份极珍贵的曾经,也只能曾经了。

  一达是个成功商人,不惧失败,到哪里都可以东山再起。只是,当你有了一切你要的繁华,群英已然不在你身边了。我记得那个场面,群英再婚的时候,是一达第二次破产的之后,一达骑着自行车把群英喜欢很久的金项链送了过去。群英在门外站了很久,珍贵的流年不回。

  人生啊,不管走到哪里,辉煌也好,颓废也罢,都别忘了身边的人,不然再珍贵的也只能成为过去。

  陈焕和平平,我多希望你们能在一起。

  青梅竹马感情,那样难得。

  其实平平不是不爱陈焕,只是她的骄傲不允许她日复一日平凡

  他们离婚后,平平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像陈焕那样爱她了。陈焕说,他不想再伤害那个女孩了,却对那个女孩说no.

  陈父看了一辈子电影,看到儿子的爱情,流下了眼泪

  平平出国后,爱慕美国的一切,当人到四十,她有了漂泊感,可是却没有了家。心念的过去,如何复活。

  陈焕依然等着平平,我想他们会在一个阳光灿烂日子重逢。

  一辈子有多长,能一起走多远,一起看多少次日出,多少次日落......

  在一起多好,多爱你的他一点,真的很好。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三):与看剧时间间隔时间最长的剧评(如果这种东西能够称之为评的话)

  深夜看到豆瓣五星电视剧这个豆列好奇点开来看,意料之外的看到了《一年又一年》这部剧,作为五星的内地剧说实话我有些吃惊。并不是这部剧不好。而是大家觉得这么好我有点吃惊。看这部剧的时候还在小学。当时在看的时候一直觉得是部好剧,但是很不理解为什么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部好剧,电视台似乎从来没有重播过。同类的还有《家有九凤》。不过现在想来当初看这部剧作为一届小学生的我来说审美和鉴赏力还是挺不丢人的哈~~

  时隔十多年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依然记忆深刻。作为被知青丈夫带进京大字不识的乡下川妹子——沈丹萍饰演的群英——与丈夫在大都市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不断发生碰撞。某次在一个生意冷淡的小餐馆,对小老板夫妻说:我丈夫和公共的工资抵得上你们一年的收入了。但是,女人啊~得靠自己。后来,群英盘下了那家店开了“群英川菜馆”,再后来与丈夫离婚。依然记得群英再婚的时候,前夫去参加她婚礼的时候的情景。当时因为太小,不能深刻理解,只是对这段感情迅速流逝惋惜。觉得那个男的是不是后悔了。现在想想的话应该是唏嘘多于后悔吧。犹记得初进京,官员爸妈就对儿子领回的这个没文化的乡下妹子表示担忧(亦或者不是担忧)儿子深情激动,“每次去食堂打饭她都会多给我一勺,你知道在那种环境下这是种怎样的情谊啊”(原话大体如此)

  身为小学生的我已然对这对情侣结合表示了隐忧,结果后来真的离了。所以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有些时候孩子对某些事情的理解力超乎大人想象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四):大时代小家庭——《一年又一年》观记后感

  第一~六集

  主要太喜欢男女主的设定,为了俩人,跳着看剧情,后来觉得这么写实的电视剧,跳着看有点可惜,还是老老实实都看吧。

  有郑晓龙参与,除了知道那部《甄嬛传》,他参与制作的耐看的剧可不少呢,虽然水平更高,不过知晓度都没《甄嬛》高。特意百度他的简历,原来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女主的设定和经历肯定渗透了自己或者周围人的经历。我喜欢。还有《北京人在纽约》,也是他的作品。以前出国啊、中年人故事这些话题离自己太过遥远,最近都要刷的。

  百度了剧情,自从知道男女主俩人离婚不是因为移情别恋,心里好受多了。

  ,想起遇见的一位北京劳模,大姐青儿第一集的表现可不是唱高调,那个年代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还不少呢。

  第七集

  1984年

  结婚

  太好了,俩人结婚了,住的就是那种筒子楼吧。但是一间小屋收拾的无比温馨上下铺拼在一起,最多的还是书架和书,能看书,能听音乐,能打情骂俏,能煮面。租不租房,面积大不大能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喜欢学校小屋的这种感觉

  俩人一起去双方父母家蹭饭的时候,感觉平实、温馨又搞笑。

  “得,我们俩现在算是走哪蹭哪儿了”。

  第九集

  1986年

  在图书馆沙发上打开第九集,光看有些罪恶,打开word记录点剧情和感受吧。

  那时候的出国潮,对我辈而言,现在也没啥区别。

  想起阮老师桌子上的照片,白裤子黄色上衣,双腿搁在书桌上,恣意潇洒

  平平出国,机场送别。

  表示理解平平,不想看那些破剧本,跟丈夫的差距一天比一天大,再这么下去就三十了。在见识过北大后,是应该出去闯荡一番的。

  还能看到陈焕跑步,太有追求了,他的出现都是在图书馆中,看书,学习,教书。

  平平来信了,继续想念陈焕。信中感慨美国的发达水平。三十年后,我来到这里还是会感慨。

  平平要刷盘子,学着像外国人一样独立。陈焕继续在图书馆读大部头的书。我想,我就是冲着陈焕这种八十年代的有追求的知识分子去看的。

  群英继续在饭馆厨师,原来已经瞒着家里好几年了。也是自立自强信念驱使。不小心发现了丈夫和小蜜的照片(后来是误会)……要悲剧……说出“你也靠不住”。“女人一贪上钱也就不值钱了”。哇,群英要承包经营饭馆了,只是不想依附任何人,终于不做家里的保姆了,而是另外请了一个小保姆。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忍够了,尽管他们也没欺负她,不过在大家讨论问题时候插不上话本来就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忽然一种感觉,我不想回家坐在家里看是因为有点冷,合租室友不愿意这么早开空调,没有舒服的可以让自己依靠的沙发,以后要买一个。

  老太太喜欢上了气功,那个年代也真是神。林家老头子冷不丁的话也挺好笑的。

  1986年,射雕英雄传及香港武打片在大陆火的一塌糊涂

  第十集

  1987年

  北京的胡同,那时候是八十年代,现在如果老城区有这样的胡同,也还是一样的感觉,只要住的是邻里街坊

  倒买倒卖,大海要倒霉了。

  这算是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摊上大事儿了,陈大妈晕倒了。这个北京老太太演的真好。

  教授给了陈焕两千块钱救急,那个年代的教授真仗义,可能都这样。不过摊上陈焕这样踏实上进研究生,谁不喜欢

  大海小富过后,开始骑车回收旧家具,改装家具,并帮别人做家具。我怎么觉得做家具和用家具都是一件享受事儿

  西游记要上映了,论那个年代电视剧对电影的冲击。《末代皇帝》出来的那一年。八十年代陈冲是真的好红好红。

  中央要下决心反腐了,推政企分开。林一达是那个年代干部写照吧。要下海自己办公司了。

  陈焕硕士毕业了,人家可是从政教系转为经济系的,说了,要去美国找平平了,没准可以直接在美国读博士,会选择这条路么?

  一达去媳妇开的饭馆吃饭了,媳妇一直没有告诉他自己在外面开饭馆的事情。

  第十一集

  1988年

  林老头和林老太一块晨练了。

  林老头说,咱们两家将来最有出息的就是陈焕了。

  仍旧是跑步的镜头,然后在学校讲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不就是李老师那代人的奋斗轨迹么。

  我看电视的时候,反而绷着一根弦,为别的事情烦心

  陈焕当时的工资是一个人一月80元,妹妹表示对知识越多越贫穷,脑体倒挂的现象不满

  焕哥说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整齐不一,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知识分子需要能够守住清贫,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物价要上涨了。林母要拿存折取钱买东西。大家都排队往银行取钱,都拼命往家里买东西。

  这年流行《英雄本色》,电影院有救了。

  囤积居奇,物价要降了,商人要倒霉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陈焕在图书馆抱了一堆书,认真看着坐着笔记

  群英川菜馆,生意红火,不倒买倒卖,手艺赚钱,屹立不倒。一达主动来找群英说话了,不过这集配音变了,有点不习惯女方一直在努力缩小与男方的差距,可是男方在复杂的社会中不像原来那般了。群英说,男人事业顺心的时候才会想到女人。一达开始担心群英会离开自己了,俩人已经分居多日了。群英只是想到顺心的时候他会不会想起自己?

  开餐馆不是不相信家人,还是林父明白事理农村出来的孩子要强起来也是不要不要的……不愿意成为一达的附属品,有自立的资本了!就这么要离婚了??其实也没第三者么。只是,群英说“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主动选择把孩子留在林家,要净身出户,太有骨气了吧。其实一达不想离婚。

  平平要回来了呢。

  陈焕挑灯夜读,用台灯,真正的知识人其实都习惯用台灯吧。墙上都是平平从美国寄回来的照片,会不会有点担心呢?

  电影院要放点带色的片了了。因为电影院不景气,好歹要为大家凑点过年奖金了。

  群英要离开这个家了,环顾四周,其实不太舍得。干了很多年的家务活,全部的家务活,只是不愿意成为一个净吃白饭的人吧。

  第十二集

  1989年

  动荡的一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香港人来北京了,证明改革开放一直高歌猛进

  官商勾结在继续……反官倒反腐败不太顶用啊。不对,一高干子弟倒批件吃回扣得了几百万。一达要脱不了干系了,要跑路了。大海还是很仗义的,要借钱给一达救急。录像机还没有卖出去。

  儿子畏罪潜逃,林父一世英名,关键时候群英善良孝顺本性展露无疑。

  平平终于回来了,只回来一个月。感慨“北京的污染厉害了”。

  许亚军的声音还是很有特点的,好听

  平平秀在跳蚤市场买的大牌便宜衣服,跟家人讲中产阶级的生活。说了,美国的穷人都是有色人种,以及留学生。在金钱社会要拼命赚钱……陈焕坐在沙发上,听她讲话,一言不发……

  回到家后,俩个人,“这些照片我天天看,有他们陪着,我心里踏实,我想你。”这大概是是他出口的最浪漫的话了吧。

  小学徒跟着师傅干,也算踏实,陈师傅退休后,要当经理了。学徒制没了吧。

  陈师傅被举报私自放映录像片,要出事了,处以罚款,严肃处理,没准没有退休工资了。从第一集起,就喜欢他,踏踏实实一个工人,放了几十年的电影,一辈子的老实人,家里有这么一个踏踏实实的父亲,就像顶梁柱一样,做好工作,按时回家吃饭,绝对是孩子们安全感的来源。想起他当年放《少林寺》时候,他边放电影边在放映室学拳的样子,末了笑出一排牙。也是为了给大家整些将近,结果害的电影院被罚款。就这么退休了。

  平平想让陈焕去美国,自己再读个学位。暴露了美国拿绿卡的小野心……陈焕还没做好准备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奋斗。焕焕一直想去美国深造,但是没有定居的打算……人家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管理学。焕焕只是想用自己的专业换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怎能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开加油站进而换取小洋房?焕哥说了,到了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专业!真的是太有性格了,他一定能在学术上成功。但也为后来俩人的离婚埋下了阴影。焕焕是不会为了钱放弃自己的专业和事业的。

  群英和婆婆说知心话了,这些年的误会解开了吧,不过群英还是要离婚,为的市委自己留下些自尊。

  两大家子一起过春节,热热闹闹,很是羡慕。

  焕焕还真是几年就一件绿外套,典型的知识分子,不过第一本专著出版了,要提升副教授了。系里不放,陈焕出国的事情可能要推后。如是在那个年代,我可能不会成为这样的知识分子,但是一定欣赏这样的知识分子,奉若榜样,爱人更好。

  儿女们不省心,一对对关系都遭遇危机,这个年过的不顺。

  一点国家大事和政治大事都没显露,可是又映射了这一年国家并不太平,家国命运相连,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太平。

  第十三集

  1990年

  看电视剧还真是一点也不觉得饿呢。晚上回去煮面吃?

  大海从海南炒房地产回来了,也算艰难,吃了三个月的方便面,这次挣了20多万,还是惦记着媳妇和女儿,回来了,是个北京爷们儿。家里所在的胡同已经被拆了,城建的浪潮开始起步。那么家人搬到了哪里呢?让我想想,那时候是分房么,不,还需要自己掏钱。

  丹丹人小鬼大,后来考上北大了,有那么一个优秀的舅舅辅导以及做榜样,考上也并不意外。

  青青一年多没有大海的信儿,一直哭,原来是担心大海发了财不要自己和女儿了,这对的感情也深厚的很。

  那年开始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把大家感动得一塌糊涂,人们受够了浮躁的社会,愿意来到电影院为真挚的情感哭一场,谁知道有多少的眼泪是为了电影,有多少的眼泪是为了自己已经失去的曾经的本心呢?

  陈焕收到平平美国的来信了。那时候的操场是当时的北师大么?北师大在北京人的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群里在催稿,国内,出来了,似乎可以躲一躲,但有时候又似乎少了一些压力。自己没有目标的话,便有抹不掉的空虚感。

  搬上楼房了,能每天用上热水洗澡了。

  林父爱做简报,陈焕又出书了,依旧爱吃挂面,俩人是家里最能聊得来的人了。陈焕拿到了访问学者的名额,要去美国了。动荡年代踏踏实实做学问,终有所成。

  那年《渴望》红遍大街小巷,我还没有看过,攒着。但是主题曲好听。

  也曾心意沉沉,对刚失去餐馆的群英来说,听着这歌,终于要哭了。奋斗了那么久,房东不守信誉收回房子。不过应该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一达回来了。在街角坐在汽车里等着骑车回来的群英,还没有签协议,要不别离婚了好么?

  第十四集

  1991年

  焕焕从美国访学回来了,戴上了近视眼镜。想必在美国访学期间收获很大。毕竟是知识分子,对美国人的认识和平平不一样,或者他感受之一是美国知识分子的敬业精神。平平在商届摸爬滚打,可能更social一点,更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有更多违背自身意愿的妥协,说得不好听有自卑心和自尊心交混在作怪。

  总之价值观不一样了,分道扬镳的信号。

  这不律师送来了离婚协议书。陈焕很爽快的答应了。

  平平把清单什么的列的仔仔细细,不亏陈焕,但是陈焕也不贪图这些。

  他把结婚照从墙上拿了下来。吃了面条,开始找烟抽,一桌子的书,散乱着放。这或许是为数不多的爱好。林父林母来看望焕焕了,实在是舍不得这个女婿啊。

  焕焕对陈家老人说,也是对自己说吧,自己很爱平平,是唯一爱的女人,但是平平不爱自己,也可能是惯性的依赖。说自己即使留在美国,可能还是会分,毕竟物质的满足不能代替情感。话说,焕焕戴上这副银边近视眼镜,文质彬彬,儒雅秀气,真的好看。

  第十五集

  1992年

  开头太有喜感了,流行文化衫。

  焕焕一回家就被大家逼婚,哈哈。也要文化衫,写的是“别爱我——没钱”,笑死我了。

  小欧妹妹,这么丑的姑娘也敢带来跟你哥见面?

  林一达要炒股票了。

  大海踏踏实实开着自己的家具厂,不为所动,赞一个。还是很讲义气的,借给不靠谱的哥们钱了。

  焕焕大姐介绍的第二个相亲对象,直接领家里了。这个焕焕能看上,姑娘看不上。见一句打一句,不好好表现,姑娘估计觉得他很闷……面对他消极抵抗的状态,老爹要亲自出马了。

  仍旧是这间小屋,不过用上电脑了,够早的了。

  桃花要来了,经济学的本科生找她开名人讲座,那么崇拜。

  跟老爹闲话,说起跟各机关部委分析经济形势,老爹忽然来了兴致,让儿子站在剧场的舞台上给自己讲课。陈教授要笑场了。老爹提出说说平平吧。父子真心话开始,像一个人的自述,陈教授站在舞台上诉说着思念与无奈。这段时间见过的姑娘,好像是寻找一个替身,但是肯定失败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这样的机会无条件爱一个人……思念也是一种幸福,哎,作者是不是把你写的太完美了。

  陈父哭了,为儿子的爱情故事感动。觉得陈父的角色选的特好,就像是从胡同拉来的大叔一样,特自然又特给人温暖。对了还有那位农村表叔,这个角色一点也不多余,设定比较好,基本上几集出来一回,也就几分钟,通过他的视角展现社会发展对农村农民的影响,包产到户、办乡镇企业、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增加……

  这年的中国,股票和房地产都疯了。一达把全部钱投在股票上了。

  小欧工资100多元,饭店前台,这是当时比较高的工资水平了吧。

  陈教授在小屋子里写论文。忽然觉得房子什么的都是外在的,思想是自己的,享受再好的物质不就是为了一个产出?

  陈父的农村兄弟也富裕了,估计是在乡镇开企业了吧。是的。

  焕焕终于穿了一件格子衬衫了啊,跟叔叔聊天,还要去农村做调研。接地气的知识分子啊。

  第十六集

  1993年

  哎呀,焕焕会游泳了。

  又出了一本学术书,送给林父。那个年代,出了6000本,自己要包销2000本。哎……

  一达要高薪聘请陈焕,还给房子啥的,毕竟是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但是只是买焕焕头衔,骨子里也还是不认知识分子的一套。被我焕焕拒绝了。这样的知识分子被贴上的标签就是自甘清贫,耻于谈钱。但是陈焕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街头。

  群英要再次结婚了,跟饭店的搭档。

  当年那个本科生要考焕焕的研究生了。这是追教授的节奏啊。

  股票狂跌,房地产低潮,上一集陈焕对经济形式的判断太准确了,可惜一达没有听,破产了,应该是很惨,陈焕叮嘱他不要行贿,避免了后来更重的惩罚。陈教授已经有隐约的白发了,学者款标志型白发,更有型了。以后也慢慢学点经济学的东西。

  《北京人在纽约》热映。平平消失了好几集了,是不是该出现了?

  陈焕很认真的再看这个电视剧。故意显现出字幕:导演郑晓龙和冯小刚之类的,哈哈,俩个剧是同一个制作人啊,细心的观众才能发现吧。

  成功安利燕儿看此剧,打赌会喜欢。

  第十七集

  1994年

  平平出现了,气场不一样了。终于也是美国的标准白领了。

  原材料涨价,发不出工资……这一年工资水平下降……why?

  这研究生,要借老师的炉子改善伙食,拿着书现学现做,应该是考上了陈老师的研究生,专门给老师做饭来了——大胆热烈。来打探老师的感情问题了?还要看照片,感慨比我想象中还漂亮。

  俩人要怎么见面呢?

  这年流行《大撒把》,要看看。也是描写妻子出国后跟丈夫离婚的故事,陈父推荐儿子去看看。北京人在纽约也是这个故事,那个年代出国拆散了多少个家庭?

  平平来陈家看望陈父了。想了想,还是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了。

  青儿41岁时候下岗了。合资后裁员。大势所趋。

  陈父眼睛不好,看不成电影了,改成听电影了。

  第十八集

  1995年

  平平来北师大了。在漫天飘雪的冬季。盼望下雪天气了。

  来到筒子楼以前住的那间宿舍,要见面了么?

  其实陈焕早知道她回北京了,只是只要知道她也在一个城市,就挺好。

  直接推门就进来了,陈焕出去门也不锁。墙上挂的是自己的照片。

  陈焕刚好从外面回来,又是他不小心吓了她一跳,真是太自然了。

  聊天似乎很愉快。

  平平好洋气,戴个墨镜,头发微卷,不算张扬,很有范儿。

  赶紧复合吧,我都堵得慌。

  碰上那个研究生,连平平都看出来你那研究生对你不错么……是个好姑娘,结婚的时候别忘了请我……

  女主承认自己当年请律师算的那么清楚是故意气我的陈教授。

  我觉得彼此心绪难平,都会失眠。

  女研究生跟踪老师偷听谈话,恩,要等到毕业表白么,陈教授那么聪明不会不知道吧。

  大姐自立自强,在社区给人送东西赚钱。

  平平和母亲谈心事,这辈子不会再结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不会有比陈焕对自己更好的人了。

  第十九集

  1996年

  北京房价,3800元一平方米。

  平平说了,总觉得有一种漂泊感,在国外觉得融入不进去,在国内又整天说英语,压着牙坚持,生怕被别人比过去。这话《北京人在纽约人》里也有,郑晓龙对在国外奋斗的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解析很透彻。

  陈教授的房间,烟雾缭绕。

  研究生拿来毕业证书给导师看,挺漂亮的,对老师说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一直都有,工作不好找。于静是来告别的,但是想要老师请自己吃顿饭。坐在饭馆里,女主是这么说的,“我都25岁了,你是第一个请我吃饭的男人”,她要的是一个形式,她希望这个男人是自己崇拜并且喜欢的导师。眼眶湿润了。

  陈老师其实明白,说,于静,我觉得很对不起你。点了一支烟,“你是一个好姑娘,会有男人请你吃饭的,但这个人不应该是我,都没有胃口,就走吧。”

  为什么要等待?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结果,我希望这种情感能够陪伴我一声。

  夜晚的天桥,分别的路口,陈老师伸出手说,如果我伤害了你,表示抱歉,于静终于抱了一下自己的老师,然后说声再见。心疼那位好姑娘,也心疼陈老师。眼眶湿润了。

  那时候的师生关系这么纯洁透明。

  96年的股市高峰,牛市,连大妈都来炒股了。

  大姐给人送煤气。下岗职工的真实写照。

  平平和小欧地道偶遇,两个情场失意的大龄女青年,必须去喝一杯啊。

  第二十~二十一集

  1997-1998年.

  昨晚熬夜看完的,后来有点冷,直接把电脑搁在腿上看,所以一起记录吧。

  已经要1998年了,印象深刻的是那首《相约98》,其实老疑心俩位天后是在酒吧喝酒时的时候想出来的歌曲,一语双关。

  小欧问平平国外时候是不是经常去泡吧?可是哪有,一是忙,二是资金紧张,所以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舒爽。平平这样的高干子弟,也需要边打工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那个年代有理想的人都得吃一番苦头,只不过国内农村的小县城的要到大城市吃苦,大城市出来的有追求的人去国外吃苦。

  最后两集尘埃落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亮子不太够得着小欧,于是找了一个地位匹配的人结婚,小欧不是没有失落,即使重来,也还是不会选择亮子。

  群英还是坚决的和一达离婚了,然后再婚,这次找了一个老实巴交和自己地位相符的人结婚,一达经历人生大起大落,最后忘不了的还是群英。

  要等着看的,还是陈焕和平平这一对。

  俩人保持一种朋友的关系,林父生病的时候,陈焕在医院的时候,拦住叛逆少年,就那么几句话竟然把他劝服了,教授果然是教授,这一幕扫在平平的眼里,眼角里全是笑。

  俩人都被重新催婚。但是一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另一个是“看准了一个人就要喜欢一辈子”,除非复合,只怕都要单身下去。

  那位女研究生倒是长情,继续读了博士,在结尾的时候直接问老师“现在跟你求婚,你会答应么”,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不会”。其实这位女生这么大胆反而毫无违和感,也许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那个年代大部分师生关系的写照,君子作风。

  最后的离别,总算是留下来一些希望。第一次告别,他主动去她喝酒的地方找她,然后聊聊,她是一定要回美国的,即使要重新找份工作,但毕竟还好。下雪的夜晚,俩个人相互挽着——这不是情侣是什么,但是演的一定也不夸张,关系好的朋友真的可以这样,何况40岁的时候,真的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吧。

  第二次告别,他主动打电话找她到自己新分配的房子看看,然后继续说话,她那么倔强,不会承认跟他离婚已然后悔,这些年找对象的参照物就是他,可是还是不愿意留下吧。

  他建议她好好创作一些东西,比如剧本之类的,毕竟是搞影视专业的,她听从了建议,重新回到美国后就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本《我们的故事》,是的,能够记录下来那一代人的经历本身就很精彩了。

  也许她会再回来的,他在机场跟她留言说还会再见面。我希望这样。

  零星观后感:

  可能也跟演员演得好有关,我觉得这部剧中,男女主角的关系处的特别自然,无论是青梅竹马的朋友,还是后来结婚成为夫妻,还是离婚后再成为融洽的朋友。也跟俩人一直都在进步有关,尽管男主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女主高干家庭,但是起初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老三届名牌大学生弥合了家庭出身的差距,这是后来俩人能够结合的前提。那是那么多的青梅竹马都可以前进一步顺利成为夫妇的。

  不过也只要在大城市才有可能发生,即使以前的家在北京的筒子楼,上海的弄堂也都没关系,一起继续考进本地大学,感情基础在,兜兜转转,我想,后来认识成为夫妻和青梅竹马成为夫妻,谈话和相处模式是不一样的。小农村和小县城的话,需要不那么反感的有男生/女生一起跟上前进的步伐。环顾周围发小,连大学毕业的都很少,一下子卡掉了……

  真的是好喜欢许亚军这个演员,开始深度喜欢上是因为《李春天的春天》,两部剧角色都很讨喜。八卦什么得丝毫不影响我的喜爱度呢。马上看他的访谈……

  其实那个年代大陆有不少好演员,女主演的也好,大眼睛会说话一样,但是不属于大红大紫那种,好吧,这样的剧本来就是给上年纪的人看的,大家顶多就是喜欢。一般也都出身大院或高干家庭,有一定的文化、生活背景熏陶,就像是在演自己经历的事情,手到擒来,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会觉得好新鲜,有此类生活经历的人会感觉好真实。

  郑导应该是出国潮时期的一批人,剧中平平自述的双重身份认同模糊、漂泊感差不多是一代又一代努力融入国外主流社会的心路历程,这段在《北京人在纽约》中也有。这样的观感在近几十年内仍旧不会过时,只要发展中国家的人趋之若鹜去发达国家,并且面临从一种价值文化观念转型到另一位价值文化观念的时候。

  陈教授应该很优秀,按剧中人物的设定,今年应该就是60岁左右,正是越老越吃香的专家,手握不少学术资源,成为一些人眼红的对象。但是反过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参加高考,跨过人生最重要的独木桥,八九十年代,在人心浮躁、纷纷趋利的时候,他们忍住出国的诱惑,忍住下海的诱惑,忍住学商勾结的诱惑,守住阵地,埋头苦读,终有所成,换句话说——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坚持不懈辛辛苦苦换来的成果。怎么觉得就像是在了解我导经历的年代~……陈老师埋头苦读的场景应该会激励我好几天的吧。感谢郑导把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塑造的平实、光亮接地气,看来骨子里还是很尊重知识分子、尊重人才的。最近一些影视剧已经出现了不少个猥琐满嘴跑火车的“专家”,可怕的激烈的反智主义啊……

  最后,极其羡慕平实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五):生活

  《人民的名义》中被祁同伟圈粉,从颜的角度出发,有个祁同伟这样的公安厅厅长和沙瑞金那样的省委书记,想想看脸当公务员也不错,尤其是看祁同伟和梁璐吵架,海外追捕会议笑赵东来和丁义珍是老搭档,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演的不要太自然和真实,那些小动作眼神,演活了一样的,而且对有些台词的读法(我不知道是不是配音,但愿不是),我觉得栩栩如生。

  现在的我对于这些明星也好,演员也好,只看他们的剧,绯闻也好秘密也好,概不涉及,B站搜索,也只是看看一些粉丝脑洞,剪辑类似的,真人秀采访什么的尽量不看,因为喜欢的是他塑造的角色,不是他这个人,人心总是复杂的,他们呈现给你的,爱则愈爱,恨则极恨,所以看看电视就好了。

  跟着呢豆瓣上搜搜许亚军,想看看都演过些什么电视,评分排名第一的就是这部一年又一年,看着简介貌似挺揪心,挺对我胃口的,于是就开始看了。然后我就惊叹,见多了最近浮夸纠结的剧情以及夸张的演法,一年又一年显得那么真实,可爱,而它涉及的时代变迁,距离我们是遥远的,但是想象,其实也就是三四十年的事情。

  先是说说剧情吧,普通老百姓总是被时代的潮流推着走,从害怕冰箱费电到离不开冰箱,从觉着有了黑白电视机到大屏彩电,从过年过节的哄抢到现在的讲究吃食,总是怀疑着接受着,尤其是那些年,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新的科技新的事物只是好上加好,而不像以前,是变迁,是不可相信。那几年的中国,变了很多。

  两家人的故事吧。陈焕一家,林平平一家。陈焕家看来似乎很普通,爸爸是电影放映员,慈父吧,沉稳、宽容,妈妈没什么文化,不过就是爱吐吐槽,说话好笑,忙里忙外。姐姐踏实肯干,陈焕本人很稳,静得下心,而小欧想法多。爸爸妈妈为子女提供了一个不是富裕却知足的环境,而又不过多干涉子女的选择,,这样的家庭就是平凡的快乐吧。林平平一家,高干家庭,爸爸是厅局级干部,妈妈有文化,好像在报社工作?哥哥只是因为文革问题,回来后照样是个处长,一家的知识分子,配置都很不错,但是他们家却没有给人幸福感,哥哥逐渐被金钱迷惑,总让亲人为他担心,哥哥的婚姻也不圆满,女儿老想着外面,去了也没有回来。

  特别喜欢陈焕妈妈,朴实善良爱贫嘴的老妈妈,说话表情都很逗。也喜欢陈焕姐姐,踏实勤奋肯干。陈焕爸爸也爱,就是宽厚的爸爸。喜欢小时候的小欧,很可爱,老揶揄大海,大了的小欧,是心疼她吧,刚毕业,总以为自己了不得,事业换了一个又一个,爱情,她和丹丹说自己就是话梅吃多了,没有珍惜住,三十岁的人。陈焕,这样的人,斯文安静,似乎隐世超脱,其实对世事总比别人多了一份透彻,这样的教授,长得还好,学生应该都喜欢的,他这样的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研究着自己的学问,特别的难得。

  一达大海洪运来他们在怎么投机倒把,但是可以看出,他们还是讲一份诚信。

  大海和青儿,两人的感情不轰轰烈烈不纠结,但是很真。我是平平或许也难以在找到下一个了吧,陈焕那么好。是啊,或许是没经历过,但是想想曾经那么爱一个人,后面又怎么能就放弃然后重新爱另一个人,时间真能冲淡一切么。婚姻,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也不说什么爱情,但是双方愿意为对方忍让,相互陪伴,走过一生,因为父母也好,朋友也好,总会有空白,填补空虚的,只能是伴侣。人,总还是怕寂寞的。小欧和平平其实看来也并不好过。

  其实,人最敌不过的还是岁月,还好,这里,陈焕爸妈健在,林平平爸妈健在,编剧没编一出老人离去的戏码,不然得多伤感啊,但是这也是肯定的,他们总会离去。

  陈焕翻着平平写的书,1978年,一切又从头开始,年岁,总是那么奇妙,不管什么年代的人,总会说一句,我们当时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些,当时的我们,现在的孩子们。

  一年又一年里,电影和电视的关系,也是很奇妙的。小时候的我们也是会每到点就等在电视旁追剧,当时和同学们聊了好多电视剧,看过很多电视剧,都很好看。现在呢,电视没开过几回,热剧不想追,老剧又得挑。看妈妈看的那些剧,翻来覆去就是你不是我女儿,我不是你亲妈,总是那么不接地气,当我看到一年又一年的时候,我反复的在感叹,为什么能拍得这么真实。就像是在经历一家人的生活,而不是在看一家人的生活。

  特别喜欢剧里他们叫焕儿,特别好听,青儿也好听,小欧都好听,听称呼就能感觉出满满的爱。最终也看完了,明天还要上班。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六):感谢祁厅长让我看到这部好剧

  本来为了花痴祁厅长追的这老剧,没想到当年国产剧还有这么好的剧,还是个献礼剧~一点没有谄媚的政治正确,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就能住大房子只知道谈恋爱婆媳大战的主角,特别生活,又有批判。

  每个人有都很丰满,每个人都有变化和成长,政治动荡,经济改革对底层小百姓和机关干部的冲击都很真实,一辈子敬业的劳模也会下岗,偷奸耍滑的人能挣钱但是也会栽跟头,不止事业,爱情和婚姻也是这么真实,摩擦分歧一直都在,价值观、不同阶层的巨大差距,就是林家一对儿女的婚姻都存在的问题,爱情不是万能的,旧爱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仇人,追求自己的价值和互相的尊重理解,让人感慨又叹息。能看到每个人的起起落落,就像你我一样,梦想总是美好的,但是自己没有自认为的那么聪明,小运气有点儿,但是命运的天平也不总是偏向自己,物质爆炸信息爆炸的时候谁能不头脑发热?前一秒还欣欣向荣呢一个大意一时贪心又摔的更狠了,上进,责任感,最深沉的爱护,大概是主角们一路成长一次次从头再来的动力吧。

  许亚军真的太迷人了!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七):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感情

  作为一个七零后,最近才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看了此剧。(全国热播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泡图书馆,没有电视看)

  虽然,前十年的历史有经历无印象,但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而后十年却是真正切切地经历了。

  弹指一挥间的20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恍如隔世。

  谁曾想,一个时代的人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命运起落,

  谁曾想,读书在N多年的时间里,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寄托,

  谁曾想,从物质的贫乏到物质的极大丰富,从对电视手表的艳羡,到汽车走入家庭,片子中,陈焕妈妈多次在面对新生事物时的态度,(要这个东西干啥…… 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反映)大概只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才有如此大胆的想像,但当时的我们,都拿这个当故事来说,没人信。

  倒回20年,谁都不会相信!

  导演以一年一集的方式(编年史的方式)展开剧情,现在来看比较平常了,不知道在当时是不是算创新。但至少很用心。 当年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变化(如蛤蟆镜、录像厅、霍元甲等),其实每集当中,导演还都以各种方式呈现一两首当年的流行歌曲、一两部当年的流行电影(陈焕父是个很好的载体)。既是记录,又是回忆,还有暗喻。

  看了上面多篇评论,似乎更多地着眼在陈焕与林平平的情感中,其实个人觉得,此剧演员很多都演得精彩,令人喜欢。

  喜欢之一:陈焕妈。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妇女,朴实的、生活化的话语或令人捧腹,或直击要害,又非常得真实。象前面说的,每每大海给家里整了个新玩意儿,她的评论总让人觉得落伍,但当年,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最搞笑的是那句:还是我女婿说的对,这是股市,不是银行。

  喜欢之二:大海。或许演得就是刘威成长的经历,反正看他演大海这个角色是相当地顺手,那种轻松与自然,应该既有表演功力的反映,也有对生活真实地了解所致。而且,前期(在工厂到练摊)的表演较后期(当老板、炒股)要好,当然,后期的戏份也少了一些。

  喜欢之三:陈焕爸。 片中多次出现他在放映口的特写,如同油画,耐人寻味。小小的放映室,从生活到电影,一样地感悟朴素的生活真理。真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其实,片子中的情感有好几条线索,呈现的也是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在面对命运、感情时的抉择。

  大概数一下:陈焕、林平平一对,大海与陈青一对,林平平哥哥与群英一对,亮子与小欧半对。2对分手,一对没成,剩下的一对,先是瞧不起,后来是提心吊胆,折腾十余年,苦尽甘来,最后总算过上了好日子。背后,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性格的使然。

  令很多人动容的,或许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变化得令人目眩的时代里,那些不变的东西。对爱的执着、坚守。变,很容易;不变,有被动,有主动。主动的“不变”,才需要一份定力。

  记得前些年,“提速、提速、再提速”是见诸报端的热词,到今天高速铁路、飞机出行、汽车进家庭已在生活中普及。在速度中,我们已经看不清生活的本来,只有与速度俱进的欲望,欲望似乎也被提速了。第七集8分40秒左右,陈父就有一句话:心呐,静不下来了。(为了找林平平哥哥的名字,随机地放了一集,刚好听到这句)

  于是,有人开始提倡“慢生活”,慢一点,更健康。(好象广告语啊)

  我们终于要从暴发户阶段迈向大众小资的阶段了。

  1: 终于找到了,林平平哥哥叫林一达。

  2:片头歌曲有点象渴望的旋律(或者那个时期的电视剧主题曲),不知道作曲的是不是一个人。

  3: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句短评:“林一达和陈焕相比较,也许我还是挺不切实际的一个人,因为我更欣赏陈焕,然而如果要我居住在他的陋室,我怕是吃不消的,所以我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提醒自己珍惜自己的拥有。”这是大实话,问一问喜欢陈焕的人,如果与他在那样的斗室里,那样的学生床住上五年、十年,现在有几个愿意的?

  4:猜想:如果再来个续集,99-09年,这十年又将如何写呢?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八):昨天的故事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急迫地要看完一部艺术作品了,《一年又一年》给了我澎湃的激情与动力。这部电视剧通过编年史的方法,描绘两家人的生活变迁,扼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二十年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变。如果把这部电视剧像一场球赛那样分成上下半场,我出生在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而全场比赛结束时我也不过刚上小学,可以说对整个二十年的生活记忆几乎为零。但是电视剧的魅力大概正在于此,它把我带回了那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阅读到了昨天的点点滴滴。

  电视剧的焦点,高干家庭林家和普通家庭陈家,这两家人在角色职业的选择上非常讲究,每个人的身份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林父是老革命,在拨乱反正后平反复出重回机关工作,官进中央,负责经济贸易相关的工作。他和自己的儿子林一达、陈家姑爷何大海、何大海发小潘起亮一起串联起了经济发展的线索,成为国家经济调控与起起落落的缩影。林一达从机关中层干部到承办国营公司开始下海,他提供了观察中层商人的视角。而何大海和潘起亮两个从服装倒买倒卖的练摊起家,则提供了底层视角。这一组人在二十年中起起落落,不断地联合、分化,让观众得以从上中下三个层次管窥二十年经济发展的诸多重要事件,如官倒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价格闯关的失败、通货膨胀、股票与地产的繁荣和崩溃等等。林母是文学编辑,她在剧中看似无足轻重,除了眼光较高、早期酸了几次不够门当户对的农村儿媳朱群英,似乎没有太多表现。但正是文学编辑的身份,在她几次开导女儿林平平时暗用文学经典,启发女儿的爱情观。林母让我们看到了伤痕文学、先锋派等文学流派的短暂繁荣。

  如果说林家因为身份与地位更多地被用来表现中上层与政策相关的内容,普通家庭陈家则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娱乐相关。陈母是商店售货员,陈父是电影院放映员。这两个职业直接表现了人民日常生活购买的变化与文化生活追求。物价的反复变化、恐慌抢购的热潮、物价跌落后的无人问津,让我真切看到了父母亲偶尔提起来的供给消费时代的生活。陈父作为电影放映员,串联起了一个微缩版的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电影史。电视剧的每一集都会非常自然地穿插进当年最热门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电影院的起伏、改造与院线时代的开放也反映了人民文化生活的品味变化。陈父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几十年的放映员生涯中观看了成百上千的电影,看到了种种生活的悲欢离合。也正是因为电影的滋润,使得他成为最能理解儿子陈焕与林平平之间心有千千结一般曲折的爱情和儿子的心路历程。光影的世界也真的延长了陈父几倍的生命,让他阅尽繁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当年的电影或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剧情的推进,而不是单纯作为怀旧的符号。比如林平平看着《廊桥遗梦》中金凯与弗兰西斯卡短暂而永恒的爱情暗自流泪,陈焕看着《大撒把》中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妻子出国变心不归的剧情一脸无奈。再加上那些经典的歌曲和体育赛事,几乎每一个符号出现的时候或助推人物的情感,或影射人物发展路线,单单这一点就值得很多打折怀旧旗号却沦为符号拼贴的影视剧好好学习。

  终于要说到男女主角了。陈焕和林平平的故事从知青返城重新参加高考开始,他们的身上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第一代大学生思想上的激荡与迷茫、生活上的追求与坚守、事业上的攀登与沉淀。特别是陈焕留校任教这个设计,让我恍惚看到了文学院有些老师年轻时的样子。他们谈论着萨特与存在主义、朦胧诗和交响乐等话题的样子,正好像我的本科老师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就好像他们年轻时的样子。林平平自北大中文系毕业后经历了对工作无聊的烦闷,终于决定远赴美国。我在B站看这部剧时弹幕对林平平很不友好,从她的崇洋媚外喷到她对陈焕游离的情感。平心而论,我很能理解林平平对美国的无限向往。她的家庭早已有人目睹了美国在八十年代的发展水平,站在那个时候的中国的土地上,美国确实是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世界。谁又能保证自己站在平平的视角,不会想要逃离眼前这个无处施展的牢笼呢。那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也太无法让人产生安全感了。也许美国在平平的眼里就是发展的终极模式,就是发展的顶峰,她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这没有错,也可以理解。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不管是文化不高的林家儿媳朱群英、陈家长女陈青和陈母,还是高级知识分子林平平、林母、陈家幼女陈小欧,每一个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独立、自强。她们不依附于任何男人,敢于在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时候摆脱相夫教子的俗套,努力创造自己的事业。不管事业规模大小、成败荣辱,她们每个人都不曾放弃一点希望,踏实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她们有些角色的身上也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光辉,那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会牵挂家庭的挂念与羁绊。她们做出再大的事业,也始终记得亲情的美好并默默奉献。陈青和何大海简直像极了我的父母。我的母亲就是陈青这样一个普通的职工,工作认真踏实,即便遭遇了重大挫折也重新爬起来;父亲好像何大海,早年时也轻飘飘地投机倒把赚些快钱,在事业几次起落后终于回归平淡,安心做一份不大却属于自己的安静的事。他们共同的也是无论事业上顺境与否,都在互相支持与牵挂中把彼此抱得更紧。每每看到陈青和何大海拌嘴的段落,我就好像看到父母从年轻到现在的样子,他们每一次的吵架没有推远对方,而是互相靠得更近。陈青和何大海应该是广大的普通城市夫妻的缩影。他们也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想着发点小财,却难免在财迷心窍的诱惑下迷失自己。然而踏实肯干、富有韧性的他们最终会在摩擦与磕碰中获得生活的真谛,平淡而温暖地经营着自己的日子。我几次含泪。

  对于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家的一些挫折,这部剧也没有太多回避。除了上述的经济发展的挫折,更多的是小人物被经济挫折所转嫁的生活压力。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次的运动,以至于即便进入了拨乱反正的年代,每一次政策的变化都依然能引发老百姓的恐慌。大家怕了,怕久了,但还会怕下去。因为政策的未来太难把握了,昨天允许的事物可能今天就收回成命,而更多的时候甚至可能是悄无声息地淹没于无形。就好比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那件事,电视剧限于敏感,只春秋笔法地一带而过,也是相当难为编剧了。至于有些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和剧情,下岗大潮的汹涌与灰暗等,瑕不掩瑜,这里不多说。

  我要私心地在最后把我对这部剧的喜爱分一部分给男主角,许亚军扮演的陈焕。试问谁不会呢?这样一个英俊帅气、博学深邃、理性睿智、浪漫风趣又懂得坚守的人,谁会不喜欢,不会爱上他呢?我非常俗气地使用了四五个形容词来描述陈焕,实际上也远远不够,因为他完美得已经快要不真实了。可每个人的情感经历中又都有这样一个陈焕,就像陈焕所拥有的林平平一样。我们可能会喜欢很多人,但只会爱一个陈焕,也只会爱这么一次。陈焕离开了,以后的故事都是生活。唯有他,才是爱情。

  但我们毕竟还是在生活着,而人应该为生活努力奋斗的。幸运的是还有一个自己心中的陈焕,让我们记得曾经为了一个美好的事物而如何不遗余力地付出,并坚定不移地认为那种付出是值得的。

  那毕竟是昨天的故事,是回忆中的美好。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九):从感性到理性

  本来是冲着许亚军去看这部剧的,因为在那个有些浮躁怠惰的夜晚,忽的想起一位好友曾经跟我说过,《一年又一年》中的许亚军还是蛮单纯的。

  在土豆中搜素,没想到真的还有这部老剧集,照例是按照一贯的“拖”着看电视剧的方式,虑掉其他人物线索,直奔陈焕和林平平的剧情,而且是从林平平从美国回来后开始看起的。他俩离婚这么多年了,各自都还是单身,平平回来后也没有马上去见陈焕,似乎有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想去触碰但又不敢触碰爱人(还是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抑或曾经伤害了最爱自己的人的那个不堪的自己)的错综纠结的心绪;陈焕也说,知道平平回来了,不盼着见面,只要知道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就已经很满足了。很有情节张力的戏,让人对他俩这么多年后第一次见面的那场戏充满强烈的期待。终于还是见了面,还在那间简陋狭促却温馨的宿舍单间里,万语千言,心绪难平,双方却都保持着克制和冷静,使得那些不经意的情感流露——一句富有潜台词的话、一个凝视,一种不由自主的慌乱无措——都因承载了十几年的时间和情感重量而变得让人难以承受和直面。

  不算长的见面中,林平平说错了两句话,本来出于好意,或者说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歉意,但话一出口,却只戳到对方的痛处。揭的是对方还未愈合的伤疤,提醒的是两人在这段感情中自始至终不平等的地位。林平平本以为表达了歉意可以让自己真正安心,没想到只换来对方的愈加难堪和自己更深的愧欠感。伤害是已经在了,不提起也许就是最好的补救了。男人的自尊原来也是这般坚不可摧。

  两人的结局让人伤怀,也许两个追求纯粹理想追求的近乎执拗的人,只可能有这种现实的收束吧。

  为他们的感情叹惋没多久,第二天,又从第一集开始看这部剧,本来是想从头去梳理他们俩的感情线索,从他们的过去找出会有这样结局的原因,却发觉这实在是一部平实细腻的好剧。演员都是本色演出,那涌动着鲜活家常气息的场景和人物对白,掀动着我心底小时候的记忆,虽然是不同的城市,但却曾经历过同样的时代。以今人的眼光来回望过去的日子、曾经的时代,有些淡淡的感怀忧伤,但更多的是感悟到,原来我们都曾幼稚过、年轻过,在那时那刻,我们的眼光都只盯着眼前或过去,不晓得稍微放远一点,其实那遥不可及的、想象之外的未来原本触手可及。不由想起霍金斯的那句,年轻时代就要敢想敢做,即使把裤子撑破了又怎样呢,撑破了就坐下来吧,呵呵。

  从过往曾经真实的幼稚和冲动中看到生活的潜藏的无限可能性,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从剧中萦损柔肠的感情戏中走出,渐渐回复理性,再来看陈焕和林平平的情感,似乎能看的比较清楚了。男人只是你的伙伴,不是你的支柱。即使共同拥有曾经真纯的回忆,没有了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事业开拓奋斗阶段)的相互陪伴,即使再见,两人各自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起的机会也不会太大的。空守回忆是不足以走向未知漫长的未来的。这个才是两人做出那样最终选择的内在原因。

  《一年又一年》观后感(十):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

  最初看《一年又一年》的时候,我还特别小。但是印象中特别深刻。怀旧的部分可能并不太懂,但关于未来自己的人生遐想,也许从那个时候不小心生了根。

  后来应该不止一次看过,大学的时候因为有了互联网,使得当初错过的剧可以重温。不知道怎么会想起这部剧。我还记得跟大学同学在吃饭的时候聊到陈焕和林平平的爱情,同学说,你初中的时候怎么会看懂这么多?

  我想冥冥之中都是有指引的。当周围的人都开始喜欢什么古惑仔和周星驰的时候,我却沉溺在青春期的忧郁里面。当然这个时候受了很多奇怪的误导。例如,李晨这个人,他当年演了《十七岁不哭》的简宁,我初中的时候觉得,最好的男孩子可能就是简宁这样的?然后从一个话多不安分的人特别想要变成一个低调有才华的人。还有就是《一年又一年》里的陈焕,我大约少年的时候就觉得,那是最好的男人应该有的样子。(长大后觉得自己被欺骗了,李晨和简宁太不同了,许亚军和陈焕也太不同了。)

  当然还有林平平第一年高考落榜,路上掉泪说不能跟陈焕继续做朋友的样子;那其实也是我小姨,曾经一次高考不中,一年不出门,朋友来了爬上房顶躲着,朋友走了一边哭一边复习,第二年终于考取比同学更好的大学——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故事里,心气总是很高——导演是郑晓龙,是《甄嬛传》的郑晓龙,也是《北京人在纽约》的郑晓龙,也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郑晓龙。你可以想到,林平平那种傲气,和终于考取北大之后戴着校徽的骄傲,全然出于此。

  但陈焕不同。他太不同了。他自认不聪明,高考选专业时,选了自认不太热门的专业;在爱情里,又自己把自己放的很低,一生只爱一个林平平(可能就是另一个果郡王)。电视剧里的他,孤独、沉默,外表看不出多么孤傲但骨子里坚持又清高,父母虽然是普通基层,但从不会去打扰他,同时也以自己可能的方式去理解那个孤独的儿子——但电影放映员父亲和普通大妈母亲,都那么的市井那么的普通,正是我们的每个人的父母那样——我父母也差不多这样,他们爱我的方式就是不打扰我,很少打电话很少发微信,在我这里父母总是缄默的,但我看到家族群里活络的他们就会知道,他们和陈焕的父母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也辛苦的生活着——他们能做到的最大的爱,就是把家里最大数额的财产毫无保留的打到我的卡上,以及,不打扰我。

  直到读博士之后,我再次翻出来看《一年又一年》,还是会大哭。那时候我还是会觉得命运就是会如此的巧合,让我终于在追寻自己的道路上永远都有一道不可示人的伤疤,这来源于全剧的最后一个环节:

陈焕:平平,咱俩的关系,是我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失败。我们离婚那么久,我出了那么多书,平时别人对我那么尊重,可是一旦涉及感情这个问题上我马上就完了。 林平平:我一直在寻找真正的爱情,寻找那种全身心爱一个人的感受。有几次,我已经接近成功了,但结果还是不行,我为对方献出一切的时候,我要求对方也这样对我。这就是那道无法解开的难题。我要判断对方是否真的爱我,唯一的参照物,就是你。可今生今世,再也不会有人像你那样爱我了。但我不能给你相同的东西,并不是说我不想爱你。爱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它要用行动来证明,可我恰恰不知道该做什么。面对一个用全部情感深爱你,而又被你伤害过的男人,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远远的躲开,让时间和距离冲淡我们之间的一切。

  说实话,当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没想到我会读博士,更没想到自己会当一个大学老师。现在回头看,自己成长经历中受到的熏陶,竟然是如此可怕的指向一个似乎是注定的结局。我曾经也被认为是野心满满的人,但最终当我成为一个大学老师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如此的喜欢这个角色。尽管我的某前任是这么说的,他一直很担心我永远也长不大,直到有一天我当了大学老师,他终于确认了这件事情。钻在象牙塔里的我,可能永远都不会长大了。

  所以我虽然去年这个时候还在挣扎是不是要出国,但其实我在我内心底里,除了那一套「不得不」的说辞之外,我是有点想出来看看的。我想知道为什么林平平不愿意回国,比起陈焕,她更爱美国?我想知道为何曾经爱过的人无一例外的选择在异国他乡生活,我想知道你们热爱和流连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我终于还是来了。像陈焕那样。但我也知道,我最终会和陈焕一样,带着某些冷静与不得不的「收获」,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去。

  喜欢「陈焕」这个角色的哪些部分呢?喜欢他在乱世中仍旧清醒的坚持自己,他乐得清贫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他导师对他有需要时他甚至将自己的个人需求置于身后,还有他对爱情的态度,事实上他对林平平说「我不想再伤害那个女孩」的意思,是要拒绝那个女生。当然他也从不去辩解,人生总会相逢。

  三十多岁再看这部剧真的是触目惊心,一方面告诉我原来所有的来时路都不是巧合;另一方面在还警醒,路漫漫其修远,你只能成为你自己,在成为你自己的路上,你只能踽踽独行。

  之所以想起看这部,是因为看到有友邻提到,这部剧堪称中国电视剧的《请回答 1988》,该友邻还提到,ta 最喜欢的角色是朱群英。群英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并不非要跟林一达战斗个你死我活,终其一生她想要的不过是平等和尊重,不过是最终找到和成为她自己。我想这就是编剧和导演的终极价值观,每个人都不可能为了迎合其他人而成为一个别想想象中的角色,每个人最后都只能成为他们自己。像远走他乡、孤傲而又感伤的林平平,像千帆过尽仍留在原地的陈焕,像滚滚红尘中的每一个我们自己。

  虽然这部剧的摄影真的是烂透了,完全没场面调度,哪个角色在讲话就直接切哪个角色,看得我一直头晕;但对我来说,这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电视剧。当然,人在少年时,尤其在形成自己价值观时,遇到什么文本很大程度上完全是由时代所决定的,但我仍旧在选择很少的文本中选择了那个小众而有点奇怪的角色,最终引导我成了今天的自己。于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在今天文本意义如此众多的时代,每个人选择喜欢并钟爱一种本文及含义,都是出于真心所向。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是多么羡慕少年时代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年又一年》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