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初来乍到》影评10篇
日期:2018-08-03 02:0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初来乍到》影评10篇

  《初来乍到》是一部由乔纳斯·埃莫执导,蕾妮·齐薇格 / 小哈里·康尼克 / 希博汗·法隆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初来乍到》影评(一):笑着怀念忧伤

  很谦虚地说,从头到尾我都没太听懂,但有些地方我的确是发自内心地笑了很长时间

  无一例外地,笑点全部集中在了齐薇格身上

  出了机场大厅

  推着沉重行李、强装优雅笑容、身着单薄职业裙装的齐薇格

  冷冽的寒风吹过之后

  尖叫了一声

  居然飞快地推着行李返回了机场大厅

  这一段我居然毫无征兆地笑喷了

  只是间断地笑完之后竟然忘掉了齐薇格在片子里叫什么名字来着,是安妮吗,不对,又好像是露西

  发现齐薇格亲爱的伦敦音不见了

  并且遗憾地觉得齐薇格变老了

  这一次是真的老了,鼻唇沟延伸到了嘴角以下

  唯一记得住的是恰到好处随着剧情起伏的音乐

  尤其是临近片尾那段忧伤的音乐

  遗憾的是无论如何也搜不到

  2009-6-3

  搜到了那段音乐,再听却没有了看电影时那种忧伤的味道

  其实是New in town的原声大碟

  比较喜欢那首New in town suite

  欢快,不忧伤

  《初来乍到》影评(二):要求不能太高啊

  作为蕾妮及BJ的忠实影迷,忍着瞌睡看完整部片子。很诧异以蕾妮今天的地位,还会接这样的本子。剧情的起承转合成问题,男主角不是把LUCY的前任整得很惨吗,怎么独独对LUCY另眼相待呢。雪中车祸事件发生后,LUCY马上变成了个春心荡漾的女青年了。本是个雄心勃勃职场强人,一到小镇,被好心的八婆拍了几张照,送了点甜点就被成功策反,立场太不坚定了吧。片尾,一个月内能够试制新产品成功并能推向市场并有立杆见影的成果?怎么可能

  《初来乍到》影评(三):明尼苏达的雪,明尼苏达的人

  童话故事温情喜剧,Renee姨姨,帅哥男主,值得我一遍又一遍回看。

  又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芮阿姨一登场,王子公主必然从此或者幸福快乐生活

  还有深深感染我的,是明尼苏达的雪和那里的人们。原来在地球一端,有这样一个地方。

  极寒严冬,白雪覆盖淳朴民风,又不失美式的幽默,这就是明尼苏达。 原来美国也有保守传统的地方,不理会流行音乐,厌恶性感暴露的明星,只是生活在自己平静安逸世界里。 原来外面千年极寒,室内也可以温暖如春。外面破破烂烂,室内也可以五脏俱全。好吧人家发达国家

  作为喜剧,笑点还是挺多的,可能是我笑点低。女儿舞会他们在沙发亲热那段,打乌鸦那段,去找被开除的老员工那段,还有很多都足以让我捧腹。

  作为一个看过芮阿姨所有电影的骨灰粉丝,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老了,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也就40左右,的确比同龄女星看上去老。岁月不饶人,我还是爱你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毕竟只是一个童话,无法相信一个职场女超人斗士会为了一个地方一个人改变自己的三观抉择。西米露顺利救工厂的故事,也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不过既然是童话,就欣然接受分数再低。我也愿意看许多遍。就是喜欢童话。

  在远离"civilization"的地方,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最可爱,那里的雪最美,那里是明尼苏达。

  Chilled in Miami

  Warmed in Minnesota

  《初来乍到》影评(四):蕾妮,你果然还是适合演喜剧!

  完全是冲着蕾妮·泽尔维格去的 很喜欢她的表演风格

  《护士贝蒂》、《BJ单身日记》之后鲜见其喜剧作品

  近两年遭遇情事瓶颈的蕾妮今年重整旗鼓推出4部作品

  《New in Town》是第一弹 延续其一贯的喜剧风格

  尽管故事没啥新意,“城里人”和“乡巴佬”的观念冲突

  人情淡漠都市OL从温暖的迈阿密来到寒冷无比的明尼苏达,遭遇热情淳朴的小镇居民

  贪婪无情的企业巨头决定裁员关闭工厂 原本派来执行任务的OL被小镇浓浓人情味感动

  反过头与小镇居民一起努力挽救工厂 在这过程中遇到自己的Mr.Right

  很老套的情节 但有蕾妮出演就不一样

  不少桥段把我乐得不行

  哈哈哈哈哈哈~~~~~

  比如暴风雪中开车的女主为躲避野牛把车开到雪堆里,困在车中的她为了自救将自己鲜红的性感睡衣绑在汽车线上,只见茫茫大雪中一件鲜亮的性感睡衣迎风招展虎虎生风……囧~

  比如楠竹带女主去野外打乌鸦,想上厕所的女主只能露天解决,更糗得是连体衣的拉链拉不开,前来帮忙的楠竹费了老大劲竟把拉锁扯坏了,无奈之下只能割破衣服事情还没结束:女主猎枪走火打中楠竹屁股……此事成为当晚新乌尔姆镇晚间重磅新闻……囧~

  笑抽的我发自内心的觉得:蕾妮,你果然还是适合演喜剧!

  推荐大家去看看

  生活是需要笑声的……

  《初来乍到》影评(五):没有怨天尤人的世界

  Lucy的出场是很淡定的,简洁明快干练自信,在一群不知是扭捏猥琐还是不怀好意的男同事中间显得非常独特。虽然不愿意去哪个叫做明尼苏达的地方,但既然被派去了,那就去呗,有什么了不起的。“做好我的工作”是Lucy的信条,“该工作的时候,我认真工作。”所以来到明尼苏达的小镇,她以一种正常心理对待这个地方,我是来工作的,我就是来工作的而已。这是让我喜欢的处事态度。我有我的工作,你们则有你们的要求。我并不是没有办法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我们需要沟通。这是通情达理

  若不是这样通情达理,不见得Ted在救了她一回以后,两人就能突然间看对了眼。Ted和Lucy初次见面时关于资本主义的大吵,是这部电影里很精彩的一场戏,吵出的是两人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背景反映的是理念上的偏差,而不是谁有道理谁没道理。资本主义不就那么回事么,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不也就那么回事么,两人都没说错,但谁也不能说服谁,就那么气哼哼地转身走了,这看上去的吵架,其实是起到了沟通的作用,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注意到。Lucy在小镇上的工作和生活从未停止过试图沟通。开始的时候她讨厌那种奇怪晚餐聚会,讨厌冷得要死的天气,讨厌那些捉弄她的小镇居民,但她可以说是没有放弃尝试沟通。他救她,他又sexy,她会照实说,会感谢他,会对他有好感,他若愿意和她多说一点,她也会着迷地听,会露出甜美的笑容,会吻他。她会感受和理解小镇的思维方式,会尽可能地想办法融入这个环境,即使她并没计划把这一阵生活,变成一段难忘回忆,但为了工作,她要尽快适应,而为了生活,她也本能地愿意与人友善相处

  “成长”属于幼稚轻狂傻瓜,而Lucy的小镇生活,不过也就是个积累经验罢了。所以我不同意豆瓣上那段电影简介的擅自YY(简介都喜欢擅自YY这也是个常事),Lucy并不自私傲慢,不需要聪明的观众看出她的成长。这是一个可以预期女人,懂道理,连车开到雪堆里都知道晃个性感艳红色的丝质裙子当小旗(Ted说brilliant真是说得太对了),她不应该为愚蠢付出成长的惨重代价,因为她根本就不愚蠢。所以小镇居民始终都没有很恶意地刁难她。这是对的。按照规矩原则做事,理应得到好的报答。

  我觉得如果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理念的话,那就是本分的人会得到本分的礼物。之所以说这是个“没有怨天尤人的世界”,是因为这部电影里没有怨恨。没有怨恨,也就没有勾心斗角。你看结尾时候的当众热吻,全工厂一起拥抱欢呼,这要是搁到《Desperate Housewives》里,那可是——小镇神马秘密最多了,越是亲近邻居爱恨情仇越有的好纠结,脑子动得快的编剧还能整出几个高智商人事件呢。可是Lucy抱怨了吗?Lucy把一切都当做是工作中必经的小坎坷而已。Ted抱怨了吗?Ted只是气恼那些只知道利益公司高管。小镇上哪个居民抱怨了?遇到能够改变命运的事,全体支持热火朝天,知道风险就那么大,不妨碍大家拼命争取。生活并不是一定要勾心斗角的。没有怨天尤人,效率最高。注意到没有?开头是Lucy提出“干脆把工厂关掉不就得了”,结果后来她却站在老板身边对着员工们宣布“他们没想到***,而我们向他们证明了”。Lucy的转变是注定的。电影开头,当她嗅觉灵敏的男同事们使着眼色把那个烂摊子推来推去,她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就接了下来,她本就不属于迈阿密公司总部的那个“他们”,她属于小镇居民的那个“我们”。

  所以我相当满意这部电影。配乐很欢快,小镇居民的表演恰到好处,Ted也可算是sexy帅哥一枚。芮妮·齐薇格姐姐曼妙身材冷艳的表情和完美高跟鞋一时间曾让我差点没认出来,但自信满满出机场的时候遇到大雪吼出的一声“Holy Mother”把我拉回了Bridget Jones的时代,喔,完全不是那个BJ样的BJ了,却依旧可以做个甜姐儿。结尾站在箱子上看着Ted的Lucy有着另一番御姐样,那又是另一说了。

  《初来乍到》影评(六):新鲜一片天

  评论电影的标准简单,咱没那么多专业知识,也不需要非怎样颠覆性的设计,只要被打动,那就是好电影,此片恰恰就打动了鄙人我。

  芮妮的确有些显老,但身材保持得相当好,穿着优雅合体套装,蹬上小高跟鞋,的确美丽漂亮,也流露明显优越感。她这样走进小镇,走进工厂,但渐渐褪去了那小小的虚荣心,开始安心地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而穿大衣,开始和小镇的居民工人做朋友,开始融入小镇的环境,最后她为了小镇工厂奋力抗争,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赢得人心

  看似老套的故事,全在影片细腻温暖的表达秘书送上的自制小粘贴册、木薯饼,lucy为小女孩约会精心打扮老头斯图最后时刻挺身而出等等都很感人,不是用力煽情逼你流泪,而是抽丝剥茧般的将温暖和真情递到你面前,就像在寒冬中奉上一杯热热的果汁一样舒服

  电影没有夸张的搞笑,但却潜藏着很多轻松的小幽默,lucy刚走出机场的“holly mother”,第一次参加家庭晚宴的激凸事件,打乌鸦上厕所枪走火意外等,都让人捧腹,却毫不生硬

  忙碌的工作后,看看这样的电影,真开心

  《初来乍到》影评(七):很少有人能真正喜欢乡村生活的

  看了片头就很容易的猜出了结果,这样的片子往往吸引力就很低了,虽然导演试图用温情主义来吸引观众,不过对我来说,实在是缺乏诱惑,虽然是看完了,不过评价甚低。

  杂谈:

  大家都觉得乡村生活好,那多半都是在度假的时候,可是真正能生活在乡村,能安静下来的人有几多呢?或许又会因为没有夜生活,没有消遣而回到城市。人其实往往如此,只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所谓干一行厌一行,对于居住的环境大多也是如此,长长向往别人碗里的那个菜,其实真正吃到了,结果又觉得不过如此而已,还不如自己碗里的菜。人心向来如此而已,贪得无厌,难得满足

  影片推荐指数:一星,我不喜欢这样的片子,太简单了,所谓的温情过于戏剧化,缺乏现实感。

  《初来乍到》影评(八):由電影《New in Town》說開去

  本文源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f46f70100d9wm.html 转载请注明。

  最近事情比較多,思緒雜亂,一直想全部寫出來好好安心做事情。剛好借著電影《New in Town》(初來乍到/緣份初到埗)一下子全部說完了事。

  電影《New in Town》(初來乍到/緣份初到埗)是由Renée Zellweger主演的。她是誰呢?如果提到《Bridget Jones's Diary》(BJ單身日記)及續集的主角,我想大家也許能回想起來了吧。這部電影講的是Renée本是一大公司高管之一,被派到明尼蘇達州(似乎《Twilight》也是發生在這個州)管理一個效益不盡人意的工廠。邁阿密的金領到了冰天雪地的偏遠地區,生活、交際、管理……一切都困難重重障礙多多。幾經磨難后,適應了生活、邂逅了愛情、熱絡了交際,管理更是如魚得水。可此時卻被上司告知工廠效益太差,責令立即關閉。Renée在與董事會協商失敗之后,突然發現一個商機,于是秉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原則,盤活了廠子,贏得了尊重。事情總不是那么順心如意,上司又覺得既然那么賺錢,干脆秉著“殺雞取卵”的念頭賣掉了事,甩了包袱還得錢,多好的事。工廠員工正在沮喪之際,Renée出現了,她找了VC,買下了廠并收獲了愛情,成為獨立的CEO。到此,影院開燈謝幕。

  個人認為,只從電影出發,片子一般,題材不新穎也不深入,從IMDB的分數便可知一二,感覺是目前金融危機的應景之作;只從主角出發,Renée的笑容是我喜歡的類型,單純可愛,從《BJ單身日記》到《初來乍到》,笑容十幾年如一日。

  電影的不深入反而讓我可以想的很多,剛好把我最近看的一些內容聯系起來。我從經濟和工作兩大方面分開來談吧,重在后者。因部分內容超出本人知識范圍,雜談亂語之外,羅列網摘其中,也希望能讓讀者略有所思。

  為了節省時間,我簡要列舉關鍵詞如下:

  奧巴馬 兩萬億 可恥 實業 酒店業 M型消費結構

  自我選擇 環境 處事 暴雪與迷信人性

  裁員顧問 香港就業 個人差距

  花開兩朵,先表一枝。先談經濟。其實我沒學過經濟,暫且讓我浮光掠影一下。電影中的寒冬以及工廠的效益,我覺得都暗示著目前的經濟狀況。如果談經濟,少不了目前的金融海嘯;談到金融海嘯,少不了我們始作俑者的美國;談到美國,少不了全球矚目混血總統奧巴馬。

  我不關心政治,不僅如此,我還刻意的不去關心政治。所以我的看法有些怪異。從最開始轟轟烈烈的美國總統競選,我就覺得奇怪,為什么大家如此關心美國的選舉?而且是次選舉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往屆選舉。是多了種有色人種的緣故么?全球都在關心,那種關心遠遠勝于自己國家的選舉。如果你一向喜歡關心時政,鐘愛研究證據,那么對競選的關注就“make sense”;如果僅僅因為好看而關注,那就讓我匪夷所思了,就好象有個大家庭要生個孩子,其他家的家長以及孩子都去關心:你家孩子怎么樣了?是男是女啊?是白是黑啊?多久可以出生啊?……那種關切讓我覺得不亞于那個生孩子的家庭,甚至更勝一籌。不過得承認,美國的選舉是精彩過其他大多數國家。貌似從這個角度出發,因為好看去關注也是“make sense”的。我還是寧愿去關注奧巴馬他弟弟。

  前段時,周圍的人如朝圣般傳看著我們的奧巴馬總統那激動人心的演說。我忍住耐心聽完,卻感覺和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沒有什么兩樣。我絲毫不激動。第一,覺得沒有馬丁路德金說的精彩,第二,演講當中有一句名言:“Yes, we can!”這句話的確能激起一時的斗志、增強片刻的信心,可面對著實際的金融危機,我更關注的卻是他如何去處理這堆爛攤子。我不懷疑他的能力,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身處這樣一個麻煩的環境,想上臺后為民眾交份滿意的答卷,真的很難。

  從網上消息和博客可以看到,奧巴馬式改革,一開口就要了兩萬億美元,“恢復”代替“救贖”,“市場”代替“機構”。演說因民眾產生共鳴可以熱血沸騰,方案卻因市場認為缺乏細節和新意,公布當天,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4.9%至827點,為奧巴馬1月20日就任總統以來的最大跌幅。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張霄嶺說,“蓋特納的計劃,其本質還是想通過把堵塞銀行信貸流動的東西清除掉,讓信貸能夠重新流通。”因此這兩個核心“一萬億”內容:一是成立一個“公共—私人投資基金”,由政府與私人部門合作,購買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二是財政部與美聯儲合作,對消費和商業信貸借貸大力支持。英國《經濟學人》評論,“保爾森是用火箭炮,蓋特納一上來就用了核武器。”而“核武器”的“鈾資源”便來自即將巨量發行的美國國債。這些國債的主要買家,正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投資者。

  目前政治局勢其實很復雜,我不懂也不會去分析。民眾其實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腰包。所以本人對奧巴馬因華爾街在接受巨額聯邦資助情況下仍然派出180億美元獎金做出“可恥”兩字評價時,覺得大快朵頤。可轉念一想,華爾街老板們說的也沒錯,“為了留住好的高管,我們必須按市場價格付工錢(潛台詞就是高薪)。如果我們不給那麼多錢,我們只能雇二流的高管,那我們會虧得更多。”奧巴馬代表的政府和華爾街代表的市場,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看那種方法更快的能走出冰窖。

  這些大局勢,其實與我們個人相關性并不大,看看聊聊也就過去了。最讓老百姓關心的是自己的工作問題。我這里只談我個人的想法。

  性格與分析決定,我會選擇實業與酒店方面的工作。我傾向于我從事的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是生活中必須的服務。生活離不開水、電、衣、食、住、行,那么與此相關的行業我比較傾向。純電腦行業的我就不太傾向,雖然可能我畢業后工作還是要從其開始,但一定是只從其開始。

  巴菲特說過:“我喜歡的是那種根本不需要怎麼管理就能掙很多錢的行業。他們才是我想投資的那種行業。”他堅信他所投資的企業和產業在未來長期內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巴菲特的產業分析經驗表明,主業長期穩定的企業往往盈利能力最強,而企業的主業之所以長期穩定,根本原因在於其所在的產業具有長期穩定性。而那些經常發生重大變化的產業,如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等,巴菲特則從不投資。

  我的看法與他類似。我之前從不知道他有這樣的看法,我不敢高攀說英雄所見略同,但是與他想法類似(不是完全一樣),我深感榮幸。有人覺得金融危機,為什么我對酒店管理就情有獨鐘,而且我甚至還有去法國意大利學做料理的想法。后者不談,前者可以簡單說說。酒店的運營一定會受到金融風暴的波及,但是不盡然。因為當今社會是一個M型的消費結構體系,一般酒店會隨經濟波動而波動,而是高端酒店則保持基本穩定。裁員是肯定有的,那是因為目前無法擴展版圖,大環境會影響其業績,但是遠遠不會傷到如同投資銀行或房地產公司那般。一時的傷筋動骨影響不了長遠的大鵬展翅。

  拿酒店業來說,我個人說沒用,引用別人的話看看吧。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執行總裁葉海華說:“我們確實看到一些旅游者在安排出行機會時削減住宿開支的現像,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高端酒店品牌的消費者也相對固定和穩定。”喜達屋酒店與度假村集團大中華區市場銷售總監Wendy黃女士說:“我們留意到,金融風暴對知名五星級品牌的忠實高端客戶的入住率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喜達屋旗下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在過去幾個月中的入住率並沒有明顯下滑,相比上年同期仍有增長。”而且半島酒店集團行政總裁郭敬文先生胸有成竹地說:“雖然金融風波導致了整個旅游及酒店行業預期經營目標的下滑。但與其他酒店集團不同,我們看到的是新設酒店未來50年,甚至更遠時間內的投資回報。”

  簡單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錢人總是不會少,窮人也是。瞄準最高端去掙錢,或者瞄準最低端去掙錢,錢都不會少。《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出了不少期月進百萬或更多的店家,有的就只買平價的蛋糕、面包、四神湯和蔥油餅,你看看就知道,敢說買的人少么?

  上面講的是外在的方向與環境。其實這些還不是我應該集中注意力學習的。因為每個人都無法改變大環境和大方向,但是每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當每個人都能做到自己的最優時,整個社會也能實現一定程度的優化。Mechanism Design Theory(機制設計理論)之所以能得到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自然有其一定的社會應用價值所在。

  正如《New in Town》里面,你改變不了城鎮居民的個性與習慣,那你要先學會適應,然后再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最后才能達到雙贏。先說說最近的事情吧。華為據說又有人跳樓了。華為做的如何,我不想談,他做的再好與再差,都不至于讓人去跳樓。因為,人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人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我在浸會大學讀書,授課型的同學現在又到了找工作的時間。我象一個局外人,看著他們的來來去去,進進出出,悲喜歡愁。感觸最深的就是,這里的孩子多數都有一定的家底,支持的起他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哪怕面臨一時的失業。他們對方向的堅持是我喜歡的,可對方向如此不顧成本的堅持,我個人是做不到的。有的人寧肯幾個月都拿著還不夠吃穿的薪水,苦苦堅持著理想。華為的人可能更多是拿著足夠吃穿的薪水,苦苦堅持著在企業內的生存。我都做不到他們那么偉大,如果找不到我想要找的工作,我什么都會考慮去做;如果做的實在讓自己壓力大到要去跳樓,我寧肯辭職去找低薪水的工作。當然我會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無論找什么樣的工作,無論薪水高低,都要與我的理想相關,起碼保持一定的相關性與連續性。

  80后90后的人們有不少牛人,比如最近的新闻人物吴季刚,也有很多人都經不起打擊和折磨。我總是能聽到無數的抱怨與糾結。其實很多我都經歷過。承認,我當時也許和他們一樣的反應。可現在我不是,那些在我現在看來真的是雞毛蒜皮。我不能接受,但我可以忍受,我甚至在故意用那些事情來培養和測試我的耐心。其實有些別人說的話雖然刺耳,其實也是對的;如果是錯的,那么你也可以學習到不同人處事的態度,從而鞭策自己。比如前兩天看到的這個視頻《这就是中国人之所以奇怪 (中文字幕) 》,看得很氣,辯論的不好,來賓也相當有敵意。可從中也知道,自己以后要小心不要犯類似的錯誤,更何況,有時你做的正確的行為還讓別人誤解,此時需要簡單又復雜的處事哲學。

  處事是件難事,亦是件趣事。美國著名游戲公司暴雪娛樂有限公司為《星際爭霸II》申請注冊《STARCRAFT:GHOST》英文名稱為電子競技服務等項目的商標,結果遭駁回,理由是該名稱涉及宣揚封建迷信。 我想暴雪公司一定很抓狂。可你說你做的事情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憑什么說我注冊的英文商標中間有個Ghost就是迷信,你宣傳《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改編拍攝《西游記》就不迷信?可在中國就是不行,那么怎么辦?你退出中國市場?呵呵。。。傻子才會這么做。所以廣告學中有說過,“Think Globaly, Act Locally.”暴雪啊,您在中國學著慢慢走……

  說的簡單做的難。其實自己也還有很多讓我覺得做不好做不到的事情,我仍然會害怕,仍然會怯場,可畢竟我在一步步成長。我突然想到浙江臺州國清寺裡的三聖堂里的一段小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你且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

  正因為我在意這些東西,我就對那種揭示或者暗示人性的電影記憶很深刻。電影《鋼琴家》中,我為主人公因為飢餓而不時蠕動的嘴角和他緊緊抱著的一桶水果罐頭感到無比心痛,當他被蘇聯人救出來的那一剎那被問到為什麼穿了納粹的軍裝,我為他那兩個字“我冷”而痛哭流涕。人的心靈其實就這樣在被一點一點的凈化。凈化后的人們就會變的簡單,你也自然能理解為什么《美國偶像》中那些人被一句簡單 “Welcome to Season Eight. You are through.”而激動的手舞足蹈。來自心底的感動與瘋狂正是人的可愛之處。而說回到現在的實際生活,工作有升有降,裁員必不可少。所以早前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職業:裁員咨詢顧問。當然這個職業還有個聽上去不那麼可怕的稱呼——職業生涯轉換顧問。Yahoo!公司的“溫柔一刀”裁員策略獲得多數外界媒體的肯定,我想這個職位功不可沒。這也是人性關懷的一種體現哦。

  除了內在的修身養性,外在的歷練也必不可少。每個內地的學生來到香港,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所謂的“香港文化”,什么是香港文化?我說不上來。可從我與學校高層領導一起開會時,就明顯能感到我與香港文化,與香港精英人士的差距。簡單的說,英語聽說讀寫、粵語辯論、公關禮儀、談吐技巧、做事的周全與縝密等等,這些都是差距非常大。

  高層開會,我聽過好幾次了。也許我聽過的還不夠高層,也不夠全面。但是可以說,他們開會,英語用的非常之頻繁。雖然是粵語會議,但是每句話里蹦出三、四個單詞不足為奇,有的人說不順時,甚至整句整段的全部說英文。不要以為你在課堂上聽得懂老師講課你就能跟上開會的節奏。開會是需要討論的,你英語不好根本摻乎不進去,如果粵語再不好,真的就……學校是友好,還能普通話來往,真正在社會里,需要的還是粵語。我個人覺得很難撼動這個地位,不管你收回香港幾十年。在香港,大公司大機構的官方文件一定是英文,交流多數是英文,輔之粵語或者粵語英文夾雜,生活中的交流多是粵語。你可以不屑于這種交流方式,但是這是事實。普通話只能算加分。我們在小學都知道加分題的作用吧。

  舉一個小小的例子就收尾吧。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是我在開會時他們談到的事情,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在酒店業,我們都知道一定會有個酒店住房率的概念,那么酒店住房率的高低影響著酒店房間租金的價格。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住房率是80%以上、 60-80%、40-60%、40%以下,你的酒店租金價格應該怎么波動呢?是最高波動幅度在10%、15%、20%、25%這樣的等差數列么?還是 10%、15%、25%、40%這樣差為等差數列么?還是其他的什么不規律組合?依據何在?如果我告訴你,香港的酒店業,一般住房率到6成就能回收成本,8成就可以賺不少錢了,一般情況是住房率6-8成算不錯,香港酒店平均住房率不到8成。你有了上述數據后,又來怎么處理一個合理的波動比率出來呢?

  酒店管理其實還是挺有趣的。

  《初来乍到》影评(九):新鲜一片天

  评论电影的标准很简单,咱没那么多专业知识,也不需要非怎样颠覆性的设计,只要被打动,那就是好电影,此片恰恰就打动了鄙人我。

  芮妮的确有些显老,但身材保持得相当好,穿着优雅合体的套装,蹬上小高跟鞋,的确美丽漂亮,也流露出明显的优越感。她这样走进小镇,走进工厂,但渐渐褪去了那小小的虚荣心,开始安心地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而穿大衣,开始和小镇的居民工人做朋友,开始融入小镇的环境,最后她为了小镇工厂奋力抗争,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赢得人心。

  看似老套的故事,全在影片细腻温暖的表达。秘书送上的自制小粘贴册、木薯饼,lucy为小女孩约会精心打扮,老头斯图最后时刻的挺身而出等等都很感人,不是用力煽情逼你流泪,而是抽丝剥茧般的将温暖和真情递到你面前,就像在寒冬中奉上一杯热热的果汁一样舒服。

  电影没有夸张的搞笑,但却潜藏着很多轻松的小幽默,lucy刚走出机场的“holly mother”,第一次参加家庭晚宴的激凸事件,打乌鸦上厕所枪走火意外等,都让人捧腹,却毫不生硬。

  忙碌的工作后,看看这样的电影,真开心。

  《初来乍到》影评(十):男女共创和谐社会

  千挑万选,我从密密麻麻的pps列表上点了这部《初来乍到》。因为是那招人疼的BJ女郎蕾妮齐薇格,虽然她已垂垂老去;因为这是一个有关职场女性的故事;因为我刚从那个万恶又性感的职场淡出不久。cct说,你闲云野鹤啦!seven说,好羡慕你啊!!!可我既不兴奋,也没有轻松到哪里去。当我们选择放弃此处,而向彼处投去金光闪闪的简历时,我们热血沸腾;或者干脆什么简历也不投,如我一般彻底归隐山林。But pls calm down before you step into next stop; pls consider every scenario you may face next! 须知每一个stop都有属于每一个stop的难题。迈阿密固然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更有和比明尼苏达还要冰冷的假惺惺的写字楼;同样的,明尼苏达也有刀枪不入的工会和一群拗也拗不过的老油条,明尼苏达还有暴风雪、獾子,有乌鸦和冷不防走了火的猎枪,甚至或者,还有爱情。对于职场女强人来说,爱情当然被 lucy视为其career path上的难题之一。Are you married? do you have children? No, I am not married.

  接下来就是老套的情节,你知道,只要蕾妮齐薇格一出场,必然上演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男女主角在抛出雪夜车祸现场英雄救美,酒后吐真言,女的以一杆乌龙枪打中男的屁股一类的浪漫爱情轻喜剧经典包袱之后,lucy终于对ted小鹿乱撞啦!这期间还穿插了ULM镇浓得化不开的邻里关系,淳朴的雷锋精神和铁一般的哥们儿情谊。值得一提还有lucy的冰雪聪明和性感撩人:她把火红的胸衣拿出来绑到车后的天线上求救,以及使用酒精取暖;穿一双 10厘米的高跟鞋前凸后翘地咯噔咯噔走在冰天雪地里。作为一个职场女强人,“女” 字带来妩媚、狡黠和精打细算,当这些关键词和果断、大度等等男性气质融合到一起的时候,也就很好解释现如今的写字楼里,女白领何苦越来越多,其实并非女性自己想要主宰什么,而是在这个科学技术近乎饱和的时代里,交流开始成为最大的就业缺口,而女性,正好天生一副交际家的姿态。

  情节就这样中规中矩地向前发展着,一直到木薯布丁的出现,它就像是电锯惊魂里那个趴在地上的幕后大佬一样令我振奋:咳,好不容易憋出点名堂!这部电影总算没白看吧!lucy大放异彩的时候到了,ULM小镇固然有小镇浓得化不开的情谊和哥们儿义气,然而没有工业,他们就会丢掉饭碗,一群连饭都吃不上的人还有什么哥们义气可讲呢?解铃还需系铃人,Bob道高一尺,lucy魔高一丈,高低胜负,终归还是在同一个阶级里做着游戏。

  本片的精妙之处即在于此,它一方面歌颂了小镇居民们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而其更大的卖点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谊”,甭管资本家多么没人性,多么残酷地剥削着剩余价值和血汗,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资本家不得不剥削,工人们怕厂子倒闭,他们哭着喊着渴望能继续被剥削,剥削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吃饭和不被冻死,意味着偌大一个城镇能够继续呼吸。此时的工会几乎已经形同虚设,身为工会主席的Ted也加入了队伍,帮忙改造机器,试图维系剥削这根无奈的黑暗链条。多么巨大的讽刺啊!想必这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坚不可摧、环环相扣的经济结构,即便没有工会,没有五险一金,剥削还是会继续运作下去,工会和五险一金只是统治者们用来安抚民心,和节省镇压麻烦的软性武器。

  可事已至此,还容得你我挣扎吗?衷心奉劝大家不要硬碰硬,遇到难题请咨询聪明如lucy的女人们,关于外交手腕的使用方法,关于如何钻资本家唯利是图的空子;那女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咋办呢?请大胆朝着幸福的方向走,准没错!就这样,我终于把标题结论推导出来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初来乍到》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