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杨花》是一部由斯蒂芬·埃利奥特执导,杰西卡·贝尔 / 本·巴恩斯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easy virtue。
我之前一个豆瓣账号的签名就是这个,不过后来注销了。
不想讲太多跟国家、跟道德太多的无聊的话,我当然知道儿媳妇最后和公公在一起了这样的结局放在中国是完全不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就简单的来说说 儿媳妇Jessica 和公公Colin 的关系进展。
首先非常感谢Jessica 的第二任法定丈夫约翰,如果没有他,Jessica和没办法和Colin 认识见面。
美国在一战后凭借它的乘火打劫,凭借它的所谓工业发展了起来,美国的自由主义也好似理所应当的向外渗透。
这是一部翻拍片,放在当年美国全盛时期确实有些影响力,然而在这次经济危机的当口,随着GM也要宣布破产,推出这部片,却有些讽刺的意味。
且不说美国人那些自由主义不仅到处干涉别人,现在还弄乱了自己的经济,就连片中那略写无聊与传统的英伦庄园的生活,一个超级大的庄园,隔三差五的组织社区内的颇为优雅文艺的小型活动,举办自己的打猎活动,才一直是美国那些上流社会始终追逐的生活方式。
用一个出生自底特律的钢铁厂工人的孩子,就想撼动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实在有些愚蠢。这样类型的片子,一直是电视剧与电影节非常喜欢的类型,文化的冲突,所带来的喜剧和戏剧的效果。
然而这一部并不显得精明多少,不仅没有让我觉得美国媳妇真的知道什么叫爱,也没让我觉得她就真的有主见,反而突显了一个为了保住庄园保住家庭操劳的贵妇,外表是守旧、自命不凡而刁蛮,其实内心却要忍受得是大战后经济凋敝与丈夫对现实生活的逃离,最后却还要承受所谓美国媳妇那套只追求个人感受而毫无责任和承担的指责。不知道,看得人是否跟我一样感觉有些不公。
是啊这个家里,老公可以逃离,儿子可以逃离,媳妇也可以逃离,只有这个母亲会死守着,等着他们回来。
最后说说演员,Scott Thomas无疑是最耀眼的,她的举手投足都是很到位,无论她出不出现,都会让观众惦记着,Colin Firth不知道为什么要接这部戏,人依然魅力十足,但总戏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启用Jessica来演这个美国媳妇,感觉真是很失败,有些斯嘉丽的影子,但是经不起细看,总觉得很粗,节奏和火候都不够。反而让这部文化侵略的戏,削弱了很多力量。另一个亮点是管家的扮演者,虽然总是在配角和非重要的位置,但他的出场总有些小亮点。
如今在微博上流传一个段子:大叔爱Loli,Loli爱正太,正太爱御姐,御姐爱大叔还是爱正太得看她的心情。这么推论下来,御姐最大。这个片子,正好是这么一个圈。小正太约翰•惠特克爱上了御姐气质十足的美国赛车手拉丽达,带回家,现代汽车工业城市工人家庭里长大的拉丽达正面迎战老英国的虚伪做作刻板一成不变。正当她杀得四面号角声起的时候,老底子被翻了出来,原来谁都不是一张白纸,谁都有急欲埋葬的过去。拉丽达败走,临走却拐跑了大叔惠特克先生。
在惠特克先生那里,御姐拉丽达自然成了Loli。好嘛,这下又回到原点:大叔爱Loli。
情节在我看来都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部有着浓烈英国气息的电影,恰好是我的那杯茶。科林•费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当这两人出现,正太也好御姐也罢,都成了配角。谁能抢得了他们的光彩?杰西卡•贝尔和本•巴恩斯我都没听说过,脸也陌生,不过这里头打酱油的一个人我倒认出来了,是《当顿庄园》里马修的扮演者,他在这里演个瘸子,比演马修的时候瘦,脸也光生。
半年前追《当顿庄园》,看到一个八卦,说字幕组的御姐们在推特上调戏马修,说他胖得来双下巴都能夹住苍蝇了。没想到马修回复她们说:我看得懂中文。那口气是郁闷得来,看了我笑死。
这部片子再一次充分展现了英国乡村的美丽,老式的庄园,欢快的爵士乐。还有即使是冬天,山毛榉掉光了叶子,草地却依然青翠,美丽无比。那些精致的三十年代的衣服,英式拐弯抹角又一目了然的讽刺,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的优雅着刻薄,都让我喜欢。
模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典型的框架结构,一个被母亲宠坏了的家里唯一的儿子,何一个随性的美国女车手,外加刁蛮老妈和奇葩妹妹,唯二的亮点就是老丈人和费伯管家了。
舞会,打猎,嫁不出去的女儿,破产,几乎所有元素都凑齐了。剧情显得就仓促了点,我现在仅存的记忆,就是坐死狗的那一段。。
1.开头拉利塔和老公开车卷起落叶的片段,还有她和老公跳舞得很欢乐得片段,用了很眩晕得拍摄手法,也许曾经见过,但是依旧很特别。
2.两人在曾经得婴儿房had sex,镜头最终对准一面圆形镜子,画面稍稍畸形,和后来father in law进房间安慰拉利塔时相呼应(是呼应没错吧。。。),两段爱情的预兆,或是说,标志。
其实剧情安排拉利塔和丈人私奔挺狗血的,反正我自己是这么认为。
英美文化的差异在其中表现的异常突出,所以我怀疑这是不是倡议两国文化和谐的宣传片。我在想,西方人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分歧,我还是要慎重考虑以后要找洋人男朋友的想法。
That's all.
这部电影中最闪亮的角色是拉莉塔,她表现出的自信魅力震撼我的心,对女性美的欣赏和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
片中拉莉塔和她的婆婆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紧凑地贯穿了始终,也是美国开放式文化与英国保守式文化的对决,在当今社会中,前者的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被认可,崇尚个性、完善自我是当代人追求的主题,所以,拉莉塔这一角色的演绎深得人心,很好展现的女性自信的魅力。她知道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明了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对爱的本质有深刻体会,她有自己的思想、原则和走自己想要走的路的决然,展现出一个女人不可多得的难得的独立、自信之美,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拉莉塔的丈夫相对于她本人,经历和思想都要简单,所以不能与之匹配,俩人不在同一层级,分离必须是最终的结果。片中的拉莉塔有着自信动人的微笑,虽然与婆婆所谓的贵族阶层相比,她无时不显示出与其所处的背景的格格不入,但她勇敢决断转身离开的表现却令人欣赏和赞许,特别是片中后部跳探戈那一段紧扣人心,集中体现了她独立坚强和自信,散发出自信迷人的魅力的同时,也意外收获到了一个懂她、欣赏她的男人。
《水性杨花》观后感(六):花开不只为你
我的花开不是只为了等你嗅香而来,
我的花开不是只为了与你同化于泥,
即使别人都不欣赏,
我以自己的姿态爱了, 恨了, 哭了, 笑了,
我没有枉费我在人间界的路过.
今天总算把这部片子看完了
所以才看的,
看了后觉得触动很大
因为我也爱上了一个只会说不会爱的大男孩
反而要给这只美丽的豹子装上铁甲
让她不能自由奔跑和呼吸
quot;不要在我母亲面前抽烟, 要同我们一起骑马打猎,
其实男主角也向往像她一样的想说就说, 想做就做
所以他们一见钟情, 并很快成婚
也习惯了他们虚伪的社交圈, 他就是一个帅气的大孩子
他只要尽情的骑马, 打猎, 和老婆服从母亲的安排就好了
所以当他的母亲和妻子产生冲突的时候,
我其实也很欣赏那个女配角, 从小和男主角一起长大,
她应该是很喜欢他的, 他们应该是夫妻的,
可是当他知道他另有所爱时, 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冷嘲热讽,
当她看到男主角美丽的妻子时, 她说:" John, 我原谅你, 十次"
而后来当John因为需要安慰而告诉她他爱她的时候,
她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因为她知道这个大男孩只是在寻找寄托.
再来说说那个偏执的虚伪的老女人, 我不想称她为一个母亲,
她提提手, 他们就得动动手; 她收收脚, 他们就得动动脚;
所以当女主角出现时, 她觉得自己的儿子被霸占了;
这一段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面,
即使知道ROSE不喜欢她的未婚夫, 她还是逼着自己的女儿嫁人;
就像ROSE说的 "别人都把他看成救我的英雄,
而我母亲却他看做一只臭虫," 而在这部片子里,
破坏她们家庭的魔女, 讽刺的是, 她还觉得上帝是站在她这一边,
要这样的话, 以后就得远离英国男人了
回到最爱的女主角, 她的大胆妄为, 豪放大方使她得到了男主角的心,
可是他太年轻了, 不懂怎么去爱一个女人;
他说我爱你, 可他在女主角最初想离开时迟迟不走;
他说我爱你, 却自己开着车, 留着女主角一个人在车库里面过敏难受;
他说我爱你, 却要他父亲提醒他后才为自己的女人辩解她的第一次婚姻;
他说我爱你, 不要走, 却还是放开了她的手, 而不是选择一起离开;
他爱她, 去不知道怎么去爱她, 只是不断的让她难过, 痛苦;
她爱他, 为了他, 放弃了她的车, 跟他来到乡下;
她爱他, 试图改变自己, 做些她不喜欢的事,
只为了迎合他和他的家人, 当然她没能成功, 我也庆幸她没有成功;
她爱他, 为了他, 可以做任何事, 只是那已经不是她了;
她太爱他了, 当她被所有人当成恶毒的女人, 她愿意离开他,
只要他幸福, 为了他和他那个虚伪的家;
愿意为了那个男人放下所有, 而却一次次的被伤害,
不是你不爱我, 是你爱得不够, 不能为了我遮风挡雨,
到最后, 你还只是个自以为会爱却不懂爱的孩子.
《水性杨花》观后感(七):十五年了,你还是我们的达西先生
不知道对于演员来说这算是幸还是不幸了,十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生也许如今已经嫁作人妇,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张海报的的时候,念到某个名字,会直接54其正确的发音,顾自尖叫“哦,达西先生”!
应该算是幸运的吧,我想,因为我肯定不知道有多少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女生会为了他去看这部电影,就像我很肯定在事先完全没有看过剧情介绍及演员阵容的前提下,当镜头带到他的时候,对于我来说,他就是本剧的男主角,没有别人。
Colin Firth,我们的Mr.Darcy啊……是“我们”的,一代人的Mr.Darcy啊,是一代少女心目中最出色的言情小说中最出色的男主角。十五年过去了又怎样,Darcy先生发福了,脸皱了,头发乱了,胡子没刮干净了,不穿礼服改穿脏兮兮的工作服了又怎么样。我也老了,马上要有第一道细纹了,也快要长小肚子了。
一个老掉的,胖掉的,脏掉的,坏掉的Darcy先生和光洁靓丽年轻坚实的凯斯宾王子放在一起给我选的话……咳咳,大叔,请跟我跳支舞好吗?
当我认出公公大人是Darcy先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没小帅哥什么事儿了,御女姐姐是我们的Darcy先生的——一直都是这样的么。
御女姐姐是《魔术师》里的Jessica Biel啊,我一直觉得她长得挺奇怪,不能说不好看,但总归怪怪的,跟Norton小生不太搭,也许是太高了,抑或头发太金了?Larita这个名字都适合她,就跟那个年代的裤装一样适合她。她还是穿裤子好看,很宽的裤腿,上面搭配白色衬衣或者小外套,衣襟上一定别着很大的闪闪发亮的胸针,独立坚强而有点狡猾的御姐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个御姐有点让我想起咱们Scarlette小姐在死过老公,杀过人,耕过田,讨过钱之后的样子——完全就是现代的美国代表了。她们心里的一部分随往事死了硬了结壳了回不去了,另一部分也因为这样的选择而成长了更加强硬更加经得起风雨。这种御姐是很容易被“ 简单的幸福”所迷惑的,因为她们太累了,可是一旦发现感情并不是她们想像的那样,她们又会直起腰竿睁大眼睛,叼着烟,端着酒,眼睛里噙一点点泪光,说:“ 你永远不能像我爱某个人那样爱我”。
嗯哼……这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和“自己想要的也许不那么美好但要更加生机勃勃的生活”,是“已经破碎的过去的荣华”和“需要争取的将来的自由”,是“为了人前的体面牺牲青春与激情”和“为了自己的快乐挣脱虚荣与束缚”,这“传统”和“现代”的一次交战。“叮咚叮咚”,Round1,蓝方代表是御姐Biel饰演的美国媳妇Larita,红方这边出阵的则是资深御姐Thomas饰演的英国婆婆 Veronica,John小朋友,老婆跟妈妈之间,麻烦你快点选边站好好吗,这就开打了!
Larita一开始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一直在忍着没出手。但“吉娃娃事件”是个转机,自从无意间处理了这只见她就叫,摆明了仇视她的小东西之后,御姐渐次杀红了眼。而伊的正太小老公么,果然乡下温室里养出来的花园经不起底特律机油的考验,口口声声说“我就是爱她这个样子”没用的啊,其实自从他拉着Sarah的手说“我其实爱你的”,这对夫妻就算玩完了。
法语对这部电影的片名翻译很有意思,叫做Un mariage de reve——你也可以翻译成中文就是“黄粱一婚”(笑)。“全世界的人卸下面具”都一样,“全世界的人戴上面具以后也都一样”,大叔和御姐在黑暗中的对白好像是在嘲笑曾经打算“反正都一样,随便找个条件合适的就结婚”的我。有心和没有心,care和不care,怎么会一样呢?
当然黄粱熟了之后,这段婚事也就黄了。可是甩了小正太,咱还有帅大叔呢(大叔说着有点点口音但发音比N多老美正多了的法语的时候太迷人了~~~Colin叔,法语才是适合你的语言啊!)。可爱的管家大人在最后送Jim跟Larita离开时,很happy的说“我随时准备传达好消息”,把我给乐得不行~~~有过去的人还是跟有过去的人在一起比较好,因为他的失去使他能理解她的伤痛,而她的活力又能带他走出过去的阴影,多好。
其实Jim老婆儿子和女儿一早就已经给观众提醒了,不停说“那个larita是爸爸喜欢的型吧”(个么他当初怎么会和Veronica结婚的就成谜了),再不然就是“我一直相信你跟爸爸会合得来”之类的。larita也一再强调她的ex年纪大她很多,暗示了她其实是个大叔控,可是毕竟这片走英伦风嘛,死活这是只起烟没见有火啊!
直到他们两个窝在一个工棚里,对着那辆Jim用来避老婆,Larita爱到死的破烂摩托(后来Larita修好了那辆摩托,还骑着它参加狩猎活动,是说明她已经修补好了Jim在战争中死掉的那部分,可以带他跑了),Jim说出了Butler船长也讲过的台词——想弄明白那些年轻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牺牲。并且跟Butler船长一样在法国意大利尽情放纵(我也不明白为啥放纵一定就在法国,难道那时候只有法国有妓女吗)时,我就一直开始期待啊等待,什么时候公公跟儿媳突破这世俗的礼教束缚,给我来一段激情四射的表演(害得我一看到larita跟她老公亲热就忍不住想说“ 呸”)。
结果没想到这导演忒能拖了,这暧昧来暧昧去,等得我都有点尿急了,才上好酒(当然这也就避免了这片沦落为好莱坞大 cliche)。Larita恳请John陪他跳一支舞的时候我又想起gone with the wind里当丑闻传出时Butler船长逼Scarlette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化上最浓的妆押着她去舞会——再坚强的女人这时候都需要有人推一把才有面对这些面具嘲笑这些面具的勇气。Darcy先生,十五年后,你还是那个最佳梦中情人啊。
最后那一段探戈真是……啧啧!蔡康永在节目上说他们家以前办party的时候他作为少主基于礼貌要去请那些壁花小姐跳舞,所以他会跳Tango,我当时就乐歪了嘴——实在无法想像一个这么没有攻击性小胳膊小腿长得小可爱的小受怎么跟人跳Tango(要跳也只能被猛男带着跳才像话嘛)!这是多有侵略性的舞蹈啊,配上那音乐,那战斗的姿态,直白的英语里有一句中文里不大好找的形容词——sexually arousing,我只能接受两种跳法,一种是Moulin Rouge里的〈罗珊〉那样野着跳(这是我觉得Moulin Rouge最好的一段),一种就是像这样由穿着礼服的大叔和御姐,带着对身后的人们的强烈BS,恶意地撕破那文质彬彬的礼貌的伪装的跳法。Darcy先生的高度还是那么有压迫性(其实我觉得男人的高度蛮妙的,CF身高187就给人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可是我身边很多180+的男生我压根没觉得他们高过)。
全片充满着英国式的幽默和英国式的风景。摄影大哥的手艺很好,不过就是一个有座古堡,堡前面有点草,草那边有条小河的乡下而已,居然拍出好几幅明信片质感的画面,连英国那愁死人不偿命的大雾天都拍得颇有点诗意美。人物的服装跟道具摆设之类,虽然不能拿去跟神片Gosford Park比吧,也是很经得起撕扯推敲的。
不过当然本片在我眼中最闪亮的还是OST,再来是管家大人,最后也是最高的自然是我们的Mr.Darcy了。题外话就是Kristin Thomas跟Colin Firth居然是同年生人!看起来咋要老上一圈的感觉。果然女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上还是把自己吃胖点好。
《水性杨花》观后感(八):爱,就应该是奔放的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是热情的,而英国人事拘谨的,貌似对于爱情,他们的态度同样如此。本篇被定为喜剧片,但是,除了有点英式的小幽默之外,看的时候还是很揪心的。
想象一下自己要是嫁到这样一个家庭里,我想,很少人能够承受得住那种高压。但是,女主角很勇敢,从头到尾,她只做她自己,风光地来,潇洒地走,没有一处不留下她惊艳的足迹。
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迷茫了,无助了,害怕了,最终妥协了,然而,在适应这个社会的时候,千万别迷失了自己,要勇敢点,坚强点,高傲点,就像她一样。
想许多喜剧一样,故事的结尾还是很令人痛快的,她抛弃了不属于她,或者说配不上她的东西,带走了真正欣赏她、懂得她的人,这,就已经足够了。
《水性杨花》观后感(九):跳完这支TANGO后
【解 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作风轻浮,感情不专。 (水性杨花)
其实我觉得翻译为"水性杨花"为本片的中文版译名实在有些过分.其1,女主角并无任何越轨行为,甚至最后那支TANGO,最后和惠特克先生开车一起离开都没有丝毫私奔的意思.其2,何谓轻浮?虽然女主角不像惠特克夫人那样有着这么矜持的传统,但确实不算轻浮.
本片开头就已经在刻画LARITA是一个怎样的女性,是拥有着自由和热情的一种女性形象和象征,充满了对生活的盼望和热诚的独立女性.也正代表着美国的形象.而惠特克夫人是传统的英国妇人形象,在传统的礼教下由头到脚贯彻着矜持和礼仪,有着特有的尊碑有序的思想.但同样地也是为惠特克一家奉献了一生的女人.当这样一个女人遇到那样的女人,这两种算得上对立的思想存在于同一个家中,之后的,必然是大大小小的无烟战争.
首先我很喜欢本片导演的处理方式给拍摄手法.风景和构图当然是卖点之一,全在英国真实场地拍摄,果然和人造布景差很远.剧情速度很畅快,没有闷场,剧情没有大起大落但胜在很流畅得体,其实那轻快的爵士乐配乐也有不少功劳,视觉和配乐的重新配合已经为本片赢得不少喝彩.还有几处类似卡通片的处理桥段,实在让人觉得很有喜感.用一个很舒服及轻松的情绪来述说一个关于两个思想的战争,既老少咸宜又能让人有继续思考的空间,这种技巧可以借鉴和引申的.
当LARITA来到JHONSON家的时候,不和谐的局面就开始出现.在传统的惠特克家似乎容不下LARITA的放肆.惠特克夫人也用各种方法去赶LARITA走,但LARITA因为JHONSON的缘故所以没有走.因为她是爱她的丈夫的.但忍耐不是办法,其实LARITA没有反击,只是对抗罢了.在惠特克家中,惠特克夫人显然是一家之主,各式各样的规定规限着所有的人,女儿们在她的教导式压制下新的思想被变成畸形发展,处于敢与不敢的敏感地带.家中的佣人也早对惠克特夫人不满,那尊卑有序确实有些让人不满.而惠克特先生,也终日不理家事,埋头在自己的工作房中做自己的事情.基本上呈现的是一个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已经是七凌八落的家.但当LARITA来到之后家里有着惠特克夫人不可容忍的生气.新人事新气象,但新得有点过火,惠特克太太无法接受.当然也不能怪责惠特克太太的,毕竟和LARITA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没法逼她去改变自己的世界,她自己也无法走进她的世界.其实错的都不是大家,而是相遇得不是时候.
很明显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大家没法交流之余还有不少主观性的争吵.而这些都没有错.其实不是你错,是我走罢了.这是我对最后那一幕的理解.LARITA是一个坚强的人,如果不是自己要走,没有人能逼她走.她是自己想走,因为她也太爱她丈夫,同时也很失望于丈夫对她的爱.丈夫如她所说,很纯洁的一个内心,所以决定嫁给他,但最后,丈夫还是未懂得什么才是叫爱,连最后一支TANGO,也不肯和她跳.伤心之际,惟有带着爱他的心离开.那种看着深爱的人离开的滋味,在LARITA为她前夫注射毒针的时候也应该体会得死去活来,只是想爱人好好地走,但却要亲手送他离开,我想LARITA也是从这时开始变得坚强.而这次,为了心爱的人,她送自己离开.她永不妥协的,就算知道自己犯错,可以很诚恳的说对不起,但绝对不会很虚伪的妥协.代表着新思想的人,做人要懂得尊重别人,人都是互相的,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虽然尊重不是别人给你,你没有资格别人主动要求给你,但起码你要先去尊重别人,一次也好,倘若别人继续对你不尊重,弃之,不看之,反对之.当然,我是没有做对反对这分上,可能在当时的年代我会,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我们大家都很懒,都懒得理.
关于惠特克先生.自从打仗回来后,亲眼看过世界之后,那活生生的现实让他在也无法适应家中的那些所谓传统,但又不能远走他方,因为缺少着一个理由,或者是一个共鸣,或者是一个同伴.总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及妻子的不理解,所以才终日在家中闷闷不乐.生活需要调味的,需要乐趣的,但在家中那些虚伪的贵族乐趣在惠特克先生眼中实在觉得很无趣,能做的是只能很安分的在家里.身上明明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但却偏偏被这种虚伪的安分压制住.实属无奈之余更没有反抗的理由,因为它本身没有错,只不过存在的时间不对.
每个人都很安分,安分得很脱离了时代的进步,一个一个做了被时代抛离的井底之蛙.LARITA的到来,无疑是为这个传统家庭的强大冲击,同时也为惠克特先生带来了憧憬.当惠克特先生问LARITA为何会嫁给JHONSON时,LARITA的爱情理想基本上全部幻灭.可能以为这纯洁的爱会保持的最后,这类似童话般的爱情或者能让自己有着甜蜜的生活,但丈夫的却步令她心都碎了.虽然内心很坚强,但还是会受伤.爱情这东西,总是伤,只是伤的程度,不如上一次深.但幸好LARITA没有失去对生活的那种盼望和热诚,其实是一副很有阳光气息的画,有着那热诚的颜色和充满着活力的构图,总让人有着冲劲.而惠特克先生,被这种光芒深深地吸引,唤醒了那过去沉睡的共鸣.特别是他和她在一起修车的时候,LARITA那爽快的气质应该在那时已经开始影响惠克特先生的想法了.
其实最后那段TANGO,对于LARITA的邀请,我还是不太清楚她是想说再见还是说我决定留下,不过看到JHONSON的却步,LARITA也应早有预料.而惠克特先生也确定邀请LARITA跳这支TANGO,或者,就是为了确定他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还有,就是告诉LARITA他和她是一样的.那支TANGO,或者也代表着他们对这栋大屋,这种制度,这种传统的告别礼.跳完,我就走了,再也不回来,我们说再见.这也是在这里最后的一场戏,结束了,就结束了.
最后惠克特先生毅然决定与LARITA一起离开,或许也是看到人生新的希望,找回了人生的方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所以才这样决定的.LARITA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任何限制,这样的人生,对于遭受过苦难的人,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望?而最后,我们也看到惠克特先生那开心的爽快笑容,所以,对他而言,离家出走,是一个他不会后悔的决定.做一个决定,只要不后悔,错了都不要紧,何况,现在也已经没有了对和错.
他们最后没有私奔,只是两个同一世界的人,去寻找新的生活希望罢了.人生充满新方向,向着快乐走,决不败倒.很正面的意义,和影片的基调都配合得很好.
要对生活充满热诚,内心需要强大,才能大步向前走,伤心之后,还是能起来,走出那段日子,依然继续笑继续快乐.一直都要很热爱自由,这样,你才不被打倒,不被埋没,不被埋葬.虽然为你疯狂,但我知道总有一日会结束,虽然没有为结束作过任何打算,但是,我也会很好,我和LARITA一样,都会很好.
无非想快乐,大家都想有个好结局,不纠结于前事,不沉迷过去,只是想开心点。有自己的方法,别人无法阻挡。爱自由,带着热诚去爱自己。受伤后,哭过后,继续感情用事但依然不要失去理性。和导演一样,只是想给你一个好的结局。
跳完这支TANGO后,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
`````````````````
后记,
写得很多,但没有想很多,就如电影那样,很流畅.
《水性杨花》观后感(十):孔雀森林
蔡智恒写过一个关于孔雀森林的故事,有一天,你要离开一片森林,里面 有四种动物,而你必须且只能带走一种动物,马,牛,羊,孔雀,你会带都哪一种?不能想太久。传统意义上的答案是,马代表自由,牛代表事业,羊代表爱情,而孔雀代表金钱。但其实是,我们是什么样 的一类人,要看我们选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就像里面的男主,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怜惜孔雀骄傲的眼神。
离题了离题了
其实,就算是根据传统意义上的答案,选择这里面任何一种的人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可能选爱情而非事业的人会比较少一点,也就显地高尚一点了。
而easy virtue 里的女主,选择的是她的情感,她把她的心放在了第一位;里面的那位高贵的 英国夫人,将家庭,荣誉,尊严摆在了前沿。她们没有对错之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那位 夫人更为高贵,因为她在选择的并非自己 ,只是,这 在女主的眼里,会不会算是一个高贵的悲剧,明明可以顺从自己心意,却要如此take virtue so hard。
我们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很多。when we take off our guard,we are universally alike。对啊,当我们都是赤裸时,我们都是如此相似,就好像可以和任何一个人相爱。但是,当我们生活着,穿着不同的衣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走着不同的道路,这让我们的可爱之人越来越少。我们的灵魂也越来越孤独,只可以和自己的影子对话。那些“很多很多”的东西,有地位 ,有知识,有命运,有性格,有亲情。。。。。。那些都不可以不重要,那些都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东西,只是,有时我们过多地关注这些,却忘了聆听自己的身体和心。而又有时候,我们自私地只看到了自己的情感,而深深地伤害了其他人,也毁掉了自己的未来。
在这样一片孔雀森林里,你会选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