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露西!》是一部由平柳敦子执导,寺岛忍 / 乔什·哈奈特 / 南果步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噢,露西!》影评(一):爱情 它叫露西
节子的生活过得一团糟,家里象是垃圾站,每天上班打不起精神来,对同事和上级爱搭不理,对马上退休的内勤阿姨冷嘲热讽。总之,节子是个对生活毫无兴趣的人,节子四十多了还单身,她就是那种人,我不知道您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简言之可称之为“情痴”的人吧。她的生活在她年轻时男友被姐姐抢去后,出现了断崖。爱情的失去,让她对生存的兴趣落到最低点。
我有个大学同学,也是这样的,她更惨,大学时一场情变,让她的精神世界出现颠覆,虽然后来有过短暂的婚姻,但后来还是神精出了问题,她堕入了精神世界的无间道。
节子是这样的人,说好听的,为爱情活着。
后来,她的生活出现了大的转折点,她遇到了外甥女的男朋友,英语老师,美国人约翰。她在与约翰在课堂上的例行拥抱里发现,她又找到了爱情。
或许还有对姐姐的报复心态,即便她知道这个年轻又帅帅的男人是外甥女的男友,她还是主动与之发生了性关系,并且在手臂上纹上了与约翰相同的图案:汉字“爱”。并且她毫不掩饰的对外甥女全盘托出。
她没想到的是,外甥女那么刚强,在海边一头跳了崖。象是节子在地铁碰到的另一个年轻人,一头撞向了疾驰而来的地铁。
结局是改良性的,原本以为节子无法在这样一场甚至象是事故的爱情破灭后不能全身以退。
她吃了很多药,试图自杀,但是英语课上的男同学森出场救了他。
他成不了取代约翰的备胎,在真正的爱情里是不存在备胎的,真正的爱情中,另外一个人是无法被替代的。
但是,真正的爱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因为爱情太脆弱,因为人性太难捉摸。
森只是一个陌生的有温暖的怀抱,与爱情完全不同意味与感觉的拥抱。
略胜于无吧,这个世界很冰冷,指望用爱情去燃烧,只能幻灭。
《噢,露西!》影评(二):如果可以,抱抱我
作者:夜未央(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83989023/
如果有一天清晨,你在去上班等公家车的人群中,被人猝不及防地拥抱了一下,惊吓之余,耳边一句轻轻的“再见”,紧接着有人从你背后闪出冲向正驶来的公交车。一个陌生的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而那个拥抱的余温还来不及去感受,世界已经陷入冰冷。
这是电影《噢,露西!》的开头。只不过主人公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节子,公交车换成了轻轨。尽管城市的自杀率很高,媒体或者身边经常听到,但是亲眼看到这还是第一次。
节子年轻时也有过一段爱情,只不过因为她性格比较“怪”,那个男人后来喜欢上了她的姐姐,离开了她。之后姐妹俩再没相见。那两个人还有了一个女儿美花。节子后来一直单身,在一个小公司百无聊赖地上班,喜欢抽烟,生活邋遢。
节子的日常就在当天,她意外收到了姐姐的女儿美花打来的电话,让她去参加一个英语学习班。美花说是已经交了一年的学费,因为临时缺钱,就去退班。可是对方不退,说可以替换。节子本来不想去,可是美花给了她一张试听卡。
节子第一次进去,见到老师是个高大帅气的美国人。那人叫约翰,他看到节子比较拘谨,就先让她脱去外套,然后给了她一个拥抱。第一次拥抱,节子很拘束,张开的双臂并没有去抱住约翰。
美国人约翰第一次拥抱接着约翰给了她一顶黄色假发戴在头上,并给她一个英文名“露西”,就开始从简单的打招呼教她学习英语。约翰嫌她开口发音时嘴张得太小,就拿了个乒乓球放进节子的嘴里。约翰最初的拥抱以及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渐渐吸引了节子。
乒乓式教学孤独了很久的节子因为那一个拥抱似乎打开了心扉,接受学习,并把学费给了美花。在学习班,她还结识了另外一个来上课的日本人,叫森。孤独的节子变得开朗了。
森直到有一天,她又去学习班上课,可是房东说约翰临时决定回美国了,暂停功课。失落的节子走出来,刚好碰见约翰和美花在路头抱在一起,并上了一辆车。节子知道自己被美花骗了。
节子被骗当天,刚好公司的一个老员工退休,领导致欢送辞的时候,节子看着所有人假装出一副留恋、不舍的表情,忍不住轻笑。
KTV欢送会上,那个老员工一个劲怂恿节子唱歌,喝多了酒的节子使劲推开她,说其实大家都不喜欢她,巴不得她早点退休。现场气氛一下子到了冰点。
美花给节子寄了张美国洛杉矶的明信片。节子决定照着明信片的地址去美国,她姐姐知道后也要去。只不过节子是为了找约翰,姐姐是为了找女儿。
在节子的主动下,约翰和她在车上发生了关系。
车震节子在左前臂上纹了一个和约翰一样的“爱”字。
约翰之“爱”节子之“爱”后来节子偶遇美花,发现了美花也有个同样的纹身。节子在美花的刺激下说出了与约翰的关系。两人争吵。美花跳海自杀,不过未遂。
美花之“爱”美花跳海姐姐和约翰都不理节子。疲惫伤心的节子回到日本,上班第一天收到上级调职的命令。节子一怒辞职,回家吃了一大把安眠药。幸好遇到前来的森,救了她。
拥抱电影大部分给人的感觉都是很“丧”,只有结尾有那么一丝温暖。年轻的节子被姐姐“偷”走了爱人,中年的节子又被外甥女骗钱。她对约翰的主动,一方面是因为约翰的拥抱打开了她沉寂的心扉,另一方面多少有些报复的成份。生活上她的屋子窄小阴暗,又脏又乱,邋里邋遢。工作上,因为KTV的失言,备受排挤。最后心灰意冷的她选择了自杀。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都有同一个动作——拥抱。第一个镜头里是拥挤的人群,一张张木然的面孔,身体的距离很近,但心是远的。如果当时有一个人突然主动拥抱一下,或许那个年轻人就会放弃自杀的念头。最后一个镜头的拥抱,应该是成全了两个人。森也有一段悲伤的过去。电影中还有一个道具,乒乓球。那个乒乓球是约翰用来帮助节子张嘴发音的。在后来节子辞职的时候,那是她唯一带走的东西。尽管约翰拒绝了她的爱情,但是她有生之年的快乐太少了,能留还是留一点吧。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被称为自杀大国。 从古至今,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生命应如同樱花"刹那芳华更为绚烂"。日本人赞赏樱花的刹那芳华瞬间的寂灭使其短暂的缤纷更为绚烂,人的生命亦如是。在日本文化和历史的核心,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统。日本人历来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便是与此息息相关。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在《天才梦》中的这段话说尽了这世界的虚伪和悲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有同样来自家庭、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大家都戴着厚厚的面具,冰冷的护甲,身心的疲惫已经让大多数人没有余力去思考和寻找我们的初心。
我们大多沉迷于物质生活的提高,却顾不上去关心一下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我们流连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却忘了去呼吸真实的空气。幸运就是在还没来的及去遗憾的时候就懂得珍惜。有时候,多一个微笑,多一句问候,多一个拥抱,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明媚、多一点亲切、多一点温暖!
《噢,露西!》影评(三):给我一个拥抱,让我远离自杀
2018年,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十个国家。
日本已经成功从第六名变为第七名。
与很多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有自杀传统。
青木原树海因两点在日本闻名遐迩:一是从那看到的富士山景色美得令人窒息;二就是自杀。
青木原树海入口处的告示牌,就有为自杀者提供的救助电话。
自杀森林再比如,电车自杀。日本东京的JR中央线,每公里就有4.8人自杀,高居日本电车自杀线路的榜首。
遍布全国的电车给自杀人士提供了便利,一旦看到因“人身事故”而停车的,大多数是因为有人自杀了。
还有一种古老的传统,切腹自杀。
在日本人眼中,一是肚腹代表神圣,二是切腹者成神,这两点从精神动机上支撑了日本的切腹文化。
有人认为日本人不擅长释放压力。
公司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这些积攒到一起的压力,于是变成了自杀。
不论是何种原因,自杀终归是多种原因形成的。
但是并不是像一些重口味的日本电影一样谈如何自杀,和自杀的原因。
我们来谈谈如何远离自杀。
一个陌生人在袭了女主角的胸后,只说了一声再见,就这样跳入了轨道。
这场对我们来说不常见的自杀,在日本,时常发生。
女主角,节子。
有着最为疏离,也最为礼貌的同事关系。
为公司付出42年的老好人要离职了,大家都在为她送别,表达不舍,而她却觉得可笑。
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除了敷衍同事和自己,就无事可做。
帮侄女解决了半年的英语课,她去学英语了。
放入乒乓球的一句hi,最直接的性暗示。
而这位老师。
约翰,美国人,亲切友好。
几十年与朋友同事,处在礼貌、友善,却又止步于亲密关系的节子,体验到了一种叫做温暖的拥抱。
这种拥抱也同样适用于约翰的另一个学生,汤姆。
在美国大家都这样拥抱,而约翰只是拿拥抱来解放彼此戒备的心。
但是,单纯的她或许只是以为他们之间并不是爱。
在日本,戴上假发的节子,约翰叫她露西。
到了美国,节子就叫做露西。
一个在美国再简单不过的拥抱,就是露西的一个小梦想。
到了美国,节子的思考方式都变得不同。
节子和露西,判若两人。
纹身,吸毒,无证驾驶……
主动献身的露西,让约翰没能控制住自己。
但在美国的她,却这样做了。
生活,绝不是只有一种样子。
这种完全打开自己的露西,只属于美国。
可她的生活毕竟是“节子”,那个节子在日本。
在美国失去爱情,回到日本,她因为老板与同事的排挤,放弃了无聊的工作,面对这些压力。
她想要自杀解决。
自杀,除了爱情、工作的不如意。
还源于她极度较真却又不服输的性格。
公司里的老好人,每天给大家送去甜品,但私底下,同事们并不喜欢她。
不爱维系关系的节子,更是在给老好人送别的聚会中,戳穿伪善的同事,让这个好人难堪。
为了求爱,她去纹了和约翰同样的“爱”。
到他的房间门口,等待爱的到来。
因为一个拥抱,她能打开自己。
面对节子并未看出的骗局,她仍然想用爱来化解。
说她单纯,不如说她知世故而不世故。
戴上了露西的面具,她才暴露本性,但这种本性,却并不坏。
是啊,谁能容得下不合群的怪同事。
谁能容得下一厢情愿的怪阿姨。
没人懂的生活,注定遭受排挤。
但也有人,为了合群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也有人,只顾解决自己的性欲,而从不知自己有多渣。
当节子学着公司老好人一样世故的时候,公司的每一个人却都容不下她。
压死她的第一根稻草是她自己的不愿世故,
最后一根稻草却是一群人的不接纳。
好在现实生活中,有真正的关心。
课堂上的汤姆,生活中与节子一样孤独,失去了老婆和儿子的他,救下了死亡边缘的节子。
除了第一个课堂上的拥抱和第二个在美国最为平常的拥抱。
这第三个拥抱,才是发自内心的。
自杀是个人原因吗?
难道,自杀只和自杀的人有关?
活着的悲观,是自杀的原因之一。
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大好的生活不过,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悲观。
死亡是解决痛苦,而活着更需要希望。
疏远的人际关系,陌生的朋友同事。
一个真心的拥抱或是关心,才能救下那些悲观的人。
【作者宋俣萱 文章首发于“巴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