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利亚别墅》是一部由伯努瓦·雅克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 / 让·雨果·安格拉德 / 夏维尔·毕沃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一):如果是假的,崩壞也沒關係。
這是一部可以慢慢回味的電影。
於我而言。
從追逐到銷毀,然後再出走,她的內心是不停的推翻又再推翻。
她深知,手段越是決絕,其實內心也只是正在死命逃亡罷了。
所以她寧願自己一個人在車裡自我對話,自我破碎,也不願意給任何人有趁虛而入的機會。
或者,她已經對看起來美好卻不實的東西,有了抵抗力。
這跟她彈琴很像。
就算被眾人所欣賞,她依舊只想做到能否與曲相融相呼應。
若是不能,寧願不彈,也不想再去迎合。
或者說,她受夠了。
自己長久以來的麻木不仁。
只是此前,她只是忍受著。
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她只是活在自己的幻想裡。
她蒙蔽她自己。
直到當她發現,她要的不過只是她自己的幻想時,她受夠了。
她受夠了她的聖地,原來只是一場笑話。
原來只是一個可以讓誰躲在其中耍無賴的地方。
所以她對他說:15年已經不錯了。
我也覺得是。
當她冷靜的說著他的外遇,他只是說:原來是這件事啊。
最後還對她說了我愛你。
我明白她沖門而出的感受。
這不是一件表面冷靜可以解決的事。他若不能明白她內心是何其湧動,那麼這15年,也不過就是一種形式而已。
所以當他問:這是因為我的所作所為嗎?
她說:不是,現在的我就是那樣,只會說不。
這不是氣話。
她只想用最快的速度,結束這虛假的一切。縱使是她自己建立起來的。
她相信,她依舊可以坐在周圍滿是人的餐廳裡,一個人剝雞蛋,吃早餐。
她似乎明白了什麼。
她跟喬治說:看著我的眼睛,我賣掉了自己的公寓。
喬治:是嗎?妳確定妳沒有衝動幹傻事?而不是因為妳在花園看到的那一幕?
她回答:我倒不在乎那個。我什麼都沒看見……也不是,我看見你了。
她看見他,其實是看見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我一直以為他們之間有另一條感情線。
但是,原是我慣有的設想而已。
忘了是在看了第幾遍以後,我才明白,他們之間不可能,也許是因為她不願意再當一個可以被無盡依賴的對象。
就算被訴說思念,依戀……她懂,那至少不是愛情。
在她的婚姻崩壞以後,多餘的、不必要的,在她心裡逐漸剝落、凋零。
就像當她賣掉她的鋼琴以後,仰慕她的音樂者問:妳不再彈琴了嗎?
她說:當然還彈。
追問:那為什麼要賣掉鋼琴?
她:我可以用其他的琴,甚至是不用琴啊。
於是在母親的房子裡,或坐或站或臥,她獨自一人,閉上眼睛,默默在心裡譜著曲子,聽著曲子。
然後在朋友面前,彈奏。
她們聽得懂嗎?
她兀自的微笑。
然後,她緊緊的握著手中的五線譜,快步起跑。
她更加確定,離開是她唯一需要做的事。
一路上,她丟棄舊的,買新的。
剪掉頭髮。
然而,當她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氣喘吁吁的,她明白,她還有很長的路要前進。
她仍需要進一步了解自己,或者,療癒自己。
她知道,她的身上還有舊有的模式存在。
因而午夜夢迴,她仍舊會被自己驚醒。
就算身旁睡著另一個人。
我很喜歡導演在這裡的拍攝手法,沒有過多的口頭語言贅飾,只是簡簡單單拍著人物之間的肢體語言。
拍著她自己一步一路,一種自我探索。
這比任何一種文字都強而有力。
尤其她把最後一包東西都轉送給別人那一幕,如能感同身受,是能明白她的決心。
要知道自己是誰的那種決心。
喬治問:妳時常感到孤獨八?
她:是呀,非常孤獨,有時候我真的感覺害怕,很想哭。看來我的內心是脆弱的。我覺得很難得到幸福。
這就是她的真相。
她苦苦尋覓的,就是這個令她自己都難以忍受的真相。
這是壞消息,同時,也是最好的消息。
看見真相,所有的迷霧都會散去。
既然知道自己的內心是脆弱的,那就想辦法讓它強壯起來。
我想,繼續孤獨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突然就明白,為什麼當她看見她的父親會逃跑的那一幕。
因為,她對她父親還有依賴,還有訴求。
她的父親,也是一個渴望愛的人。
但是,沒有人懂愛到底是什麼。
故,她父親便寄望於任何美食填補自己心底的空缺。
貌似享受人生,實則也是另一種逃亡。
在與父親幾段對話下來,她也許也意會了什麼。
她跟父親說:你去我租的那個房子住八,你見過八?
父親立馬回她:不行,我討厭那個房子。透過那個窗子我感覺看到的世界,令我很不舒服。
她追問:那你在尋求什麼呢?
父親仍舊不想正面回答,只是說:沒什麼,寶貝。
臨送父親前,她摸了父親的臉。
父親詫異。
她選擇尊重他的逃避,畢竟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者,決定要有什麼樣的結局,都得自行丈量。
她只是想為自己做出自己要的決定便可。
所以她回到可以看見世界的房子,繼續旅程。
結尾,也用了她在此之前譜過的曲子。
俐落流暢,帶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傷。
可一一擊落虛假,還原真實。
這電影說的哪裡是背叛?
分明說著如果是假的,那就盡情崩壞八。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二):爱,孤独,自由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底色,女子,钢琴,爱,孤独,还有自由。
一个以音乐为滋养的女子,在都市中生存。有一天,发现在开着蔷薇花的院子里,自己的男友在和一个年轻的女子接吻。她决定去一个悬崖边的屋子,去留一口氧气给自己。这个敏感的女子早已对自己身旁的一切感到疲惫,爱情不是出走原因,只是最后一样给她勇气追逐自由的东西,罢了。
于是,卖掉了自己在都市的公寓和钢琴,烧掉了男友和自己的照片,扔掉了书籍和衣服,剪掉了温柔的长发。只身一人,一个手提包,开始旅行。
沿途她做的,是每到一个城市,就丢掉自己在上一个城市买的衣服,背包和鞋子,然后重新没有重量的出发,在新的城市住有着新风景的旅馆,穿新的衣裙,换新的心情。
已经中年的她,却像一个永远的女孩。
她游泳,在湛蓝的大海里,一个人。静静漂浮,或者环绕海湾。她想起出走前,另一个男子和她说的话:
—你是觉得孤独,对吧?
——是呀,非常孤独。有时候真的会很害怕,很想哭。看来我内心是很脆弱的,我很难得到幸福。
—不,你不会这样的,我不喜欢你这样讲话。
——我想找一个房子,我想租。我不知道是否还存在真的爱情。
—那好,早点回来。
——你为什么不自己来呢?
—你一个人不会感到危险吗?
——不,当然不。
她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真的找到她了。在意大利海边的荒岩上的小屋里,历尽周折,提着旅行包气喘嘘嘘地出现在她面前。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想要更多的自由。只是,我们始终没有勇气相信自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对的,也没有能力做到放弃手上的一切。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对自己说,再忍一忍,明天会好过一点。
然后,我们就永远生活在自己圈定的牢笼里,不再出来。
永远的不自由。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三):行走在岸上的鱼
于是我们往往在追寻想要的东西时同时失去了自我,但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
人们常常把女人比作是水,因为她们缠绵多情,温婉可人。于是,人们总是把女人的一些举动比做惊世骇俗,或是突然间爆发了多大的勇气。
安离开男友时,男友说,我们谈谈,你还是爱我的。终究会回到我的身边,然而他却不知道,任何人的平静和忍耐,都有那么一个界限,一旦你打破它,一生都无法弥补。
行者说“旅行时间很长 旅途也很远 驱车前往 穿越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上 留下了辙印 发现离人们最近的地方 路途却最遥远 …… 旅者 要在每个陌生的门口扣响 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园 要在外面到处漂流 才能找到内心最真的深意”
安选择了逃离,更重要的是与过去告别,与男友的分手让她想到了更多的东西,她的回忆,她的父亲,逃离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地方去放置自己的心。
在与回忆一章章告别时她来到了阿玛利亚别墅,这个同样有回忆的房子,一个可以安放心的温暖孤单的地方。
就像行走在岸上的鱼,终于找到一片宁谧的水域。
不是每个人都用勇气像安一样放弃一切出走,但回忆却无法抹去,它永远萦绕在周围,它把我们拉回现实,不得不去面对曾经带给我们的伤害。
就像行走在岸上的鱼,找到了自己的水,打开房门,让大海进来,灵魂却终其一生的漂泊。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四):阿玛利亚别墅:无需死亡的重生
(写于2009-12-25 )
遭遇情感上的背叛,面对枯燥而一层不变的工作流程,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生活的傀儡,就在往往有些人明知是死路还在不断向前冲的同时,应当毫不犹豫的选择另辟蹊径,选择能让生活激发出无比诱人滋味的捷径才是明智之举,影片中的安就是最好的榜样。
影片中透出着一种冷峻而慢条斯理的感觉,于佩尔所扮演的安可谓是影片中的重中之重,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于佩尔量身定做的一样,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说这完全是于佩尔的个人秀,一点也不言过。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性孤僻的钢琴家安亲眼目睹丈夫偷腥后,果断而坚决的决定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只身来了一次长途旅行,她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寻找生活的激情以求活下去的动力与心灵的慰藉。
影片中看似有主见坚强的安,内心中却隐藏着无比强烈的孤独感,这跟她的成长环境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因与父亲相处甚少,两人之间才会显得极为的生疏,又因父亲的偏爱一直身处弟弟的光芒下,在音乐的造诣上很少获得同为音乐家父亲的肯定,所以才让她养成了生性孤僻、一意孤行好强的性格。
本以为另组家庭后会给她带来生活上的幸福与安定,但没想到的是自己深爱了十五年的男人也轻易的背叛了自己,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就因这一冲破安内心最底层防线的事实,让她更加能下定决心去改变现有的一切,可以毫不犹豫的抛下过往所有的不快,重生般回归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中去。
在旅途中安不断的变换行装与男人做爱,但就算自己再怎么改变与尝试还是难治心中多年所累积下来的伤,直到入住了阿玛利亚的别墅才为她的人生迎来了新的希望。还有在她最为迷茫时出现的一男一女。当安亲眼目睹自己深爱的男人偷腥的同时刚巧遇见了儿时的朋友乔治,两人互诉生活上的不易,不断地相互慰藉与开导。
虽然乔治时不时的向安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对于在感情路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安来说,根本就没有再敞开心扉的冲动,安只能一再的拒绝。直到安遇见了救了自己的意大利女人,她开始尝试同性之间的爱恋,这种不同于男女之间的爱让她极为的放松与享受,以往感情的破裂在她心中所留下的伤口才得以找到了治愈的良药。这两人的出现为她的重生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因弟弟的去世,父亲的到来让安有了与其互吐衷肠的机会,抛弃音乐家华丽的外衣,坐在安面前的只是一个啃着虾钳的慈父,说虽如此但还是难掩其献身音乐抛弃家人还头头是道的自私想法,与此同时安也表达出了对于父亲的爱与一份思念。让安最为感动的莫过于在酒店等电梯时父亲对自己音乐上的肯定与支持,这一简短的对话也为安往后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动力。
阿玛利亚别墅似乎成了安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从一个迷茫失意的夫人变为一个充满自信与激情的女人,在一望无际、幽蓝静谧大海包围下的阿玛利亚别墅显然就是一块能洗刷心灵与灵魂的境地,它带给了安一次无需死亡的重生良机。这部电影的另一层面也给那些还在为家庭的破裂与情感的缺失不断地要死不活,掉入生活的深渊还在不断怨天尤人的人做了一次成功的典范,无疑是自身反省的最佳范本。安的这种做法在别人看来就连她自己看来都像是在为逃避生活的现状所作出的努力,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次勇于直面自我与寻找真实自己的意义之旅。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五):《阿玛利亚别墅》:女人的独白
冷酷的调子护送着整部电影的压抑,纵使鸟语花香包围,却寻不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这是伊莎贝尔的独角戏,是这个女人的内心的独白。
她想消失,没有人能够寻找到她。但她不拒绝好友的探访。我愚昧,哪敢用自己的想法来掩盖导演的意图,除非我经历过。
伊莎贝尔是个很好听的名字,她如经久不谢的红玫瑰,一直在我的观影花园中大放异彩。我需要做的,就是想再靠近这个女人,再次听听她内心的独白。
我真想笑自己,我写作思绪到底怎么了?不就两个多月没下过笔而已吗?我的心说:“你变了,大大地变了……”“是吗?为什么?”它没有再回答。
这是一个女人的独白,不管她是不是玫瑰……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六):该放手时就放手
安是一个率性、情绪化的钢琴家,爱人的出轨让她感觉很不好,于是就卖掉了房、车,推掉工作,直接走人,和以前划清界限。她找到新的房子,开始体验不同的生命。
我觉得和以前完全划清界限是需要勇气的。说放手就放手,且不留蛛丝马迹,真的做的够绝、够潇洒。我在想,要是老婆遇到老公养了小三、小四后,像这么潇洒的放手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始终跟一个人纠缠来纠缠去也确实没啥意思,倒不如果断放手,去发现新的可能。毕竟,有舍才有得。
另外,一个人的独处是多么的重要。看看太阳升起、落下,在水里游游泳,在海边散散步,自已吃吃饭,不用和任何人说话,只要静静地感受,随性、自然。我现在觉得原来自己有段时间连上厕所都要找个人一起真的是傻得不可思议。忏悔一下。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七):一场出走
Ann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发现相处了15年的男人有了其他女人。
于是开始了一场出走。房子卖掉,账户关掉,电话停掉,但愿自己能做到人间蒸发。
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偶遇的老朋友George。
她在寻找一个小房子,能安心的作曲,与所有认识她的人隔离,换一种新的生活。
剪了头发,换了新衣,她游荡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
终于,在一个意大利的小岛上,找到了她的Villa Amalia。
----------------------------------------------------------------------------------------------------
沉闷的一个半小时,电影好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散场时一脸愕然。
记得Ann多次对男友说,她并不是因为他的出轨而做这一切。
可是,对于一个本身就倦于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当唯一联系社会的纽带断掉之时,出逃是必然的。
就如Ann几十年前离家出走的音乐家父亲,出现在她母亲的葬礼上,他爱妻子爱孩子,却不能忍受家庭生活的繁琐。
影片刻画了欧洲人极其强烈的个人主义,当被束缚越少的时候,通常对自己的认识越透彻,视野和灵感越开阔。
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的中国人是不会接受也不能理解这种思维的。
Ann独居的悲伤的母亲,犹如所有法国孤独的老人,习惯又无奈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Ann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换一身衣服买一个新包,再把旧的衣服和包扔掉,以此来否定以前的自己。
对于这场出走,我真不知道她是否能真的做到凤凰盘涅,但至少她找到了美丽的Villa Amalia。
我不喜欢此片的背景音乐,太突兀了。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八):一个人的 Villa Amalia
-----
“你时常感到孤独吧?”
“是呀,非常孤独”
“有时候我真的感觉害怕,很想哭, 看来我的内心是脆弱的,我觉得很难得到幸福”
“不,你不会这样的,我不喜欢你这样讲话”
“我找到一个房子,我想租,我不知道是否还存在真的爱情”
-----
她游在湛蓝的海水里,仰望到那座红色的房子。
没错,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就应该死去。找到了心中的Villa Amalia,就可以满足的推开门,消失在人海里。
《阿玛利亚别墅》
她穿印花的纱裙从水里爬出来,顶着滴水的短发,去敲门和窗,美丽的像个少女,一点都不似被风衣包裹着坐在钢琴前的绝望妇人,我因此为她而惊艳。
这是个缓慢的电影,一场安静的远离,用法式独有的优雅一点点地展示。性格倔强的人,可以畅快淋漓就结束的人,只留下背影的单身女子,让人无可奈何。你不一定有耐心看她不停地一路走,一路走,一路走,毫不顾念背后看她的眼睛。可我却喜欢看她就这样不停的向前走,经过不同的城市,换不同的行头,拨弄随意的短发,在睡梦中惊醒,再安静地睡去。迷惑于梦幻一般被山风水漾包围的Villa Amalia,看她在简陋的桌子上谱曲,坐在椅子里瞭望,飘在水面一动不动。
我不知道,这样的出走是否真的可以找回什么,或者什么都找不回。
电影其实没有什么,更像一个下午的梦。从绝望开始,带着痛苦,以自由结束。然而梦只是梦。
“我感觉要死了”
是的,我感觉要死了。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九):最难的是为心灵寻找一处住所
《阿玛利亚别墅》又被国内的译者译作《女人出走》,这个名字更加直截了当地提示了全片的主线,但是也破坏了导演原本对女主角Ann与那栋阿玛利亚别墅的某种冥冥中注定的联系的设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对“寻求真正的心灵居所”这类每个人都面临的困惑的思考。也许是因为,影片中呈现的阿玛利亚别墅与大多数观者心中想象的别墅建筑差距太大——那不过是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处海湾山坡上的老旧的、简陋的、已空置多年的简单的小平房而已,以别墅称之,不过是要取“别处居所”之意罢了。
寻求的过程
遭遇家庭危机的钢琴家Ann变卖了自己位于市区的房产,并且将这些钱存入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旧时好友账户下,销毁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CD和曲谱全部焚毁,然后开始了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完全凭眼中所见,牵引自己的脚步。当然,在“出走”之前,他也曾让老友George帮她寻觅一处适合自己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George带她看过一处里自己住所不远地方的老房子,空置的房间里,甚至还留了一架钢琴在里边。如果没有这趟“出走”的寻觅之旅,也许Ann最终会选择住在这样一套房子里,继续自己的生活,但早已确定下来的旅行,终究要开始的。
Ann的旅行不用事先计划行程,每到一处,她便换上一身新的衣服,换个装行李的背包,甚至还会让理发师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发型,她期望以这样的方式向过去作彻底的告别。次第在画面中展开的,包括曾经居住着某位大人物而现今已成为游客观光景点的北美风格别墅建筑、缓缓延伸向远处的雪山以及雪山脚下窗户正对着雪景的小旅店、沿着海岸线分布的密密麻麻的各式房屋等,甚至古埃尔公园也是Ann行程中观瞻过的地方之一。她用徒步的方式,不知疲惫地走过雪地、小镇街道、公园脚下一段漫长的山路、海岸边那些不知通向何处的小路,唯一牵引着她前行的,就是眼中已经看到的前方的景致,她期待更加近距离地欣赏那些已经出现在视野之中但却并不清晰的事物。
Ann酷爱游泳,游泳也曾是她释放生活中的压力、调节自己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她站在那不勒斯海湾岸边,看到眼前那平静而美丽的海面时,便不由自主地跳了下去,以游泳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个海湾无比的喜爱。而阿玛利亚别墅也正是在她的这次游泳中出现在了她的视野范围内,从海面上望去,那不过是在岸边陡峭而荒芜的山坡上部的一处小平方,隐隐露出了房间的一角,略微有些暗淡的朱红颜色使得它在整个视野中竟显得最能成为焦点。于是Ann顺着小路来到了这栋已经废置许久的小平房面前。
简陋得足以安置心灵
尽管阿玛利亚别墅室内仅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床,并无其它家什,而且也没有电灯,但Ann却在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它之后就决定了,这里就是她要寻觅的适合自己进行音乐创作并开始全新的生活的地方。打动她的,或许是站在房子外边的平台上能够尽情欣赏脚下平静而美得令人窒息的海,又或者是铺开一张布躺在平台上无比奢侈地享受日光沐浴,甚或是坐在门口的那张简单的桌子旁边,一边欣赏海景一边享受海风吹拂同时还能天马行空地创作钢琴曲谱的过程,彼时彼刻,她完全不需要一架钢琴,闭上眼睛,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敲击游走,韵律全在她脑海中刻下来。
一如Ann的患有老年疾病的母亲住在海边的联排别墅区、静静地听着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一样,Ann需要的,也是一个能够让心灵安置下来的处所,所以对她而言,阿玛利亚别墅的空空如也、夜晚只能摸黑、通向附近集市的山路在夜晚可能会让行人摔断腿等等这些,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她希望向曾经的生活作一个彻底的告别,然后开始全新的人生,阿玛利亚别墅恰好用空无一物的简陋,稳妥地安置她那已经伤痕累累的心灵。
但此后的情节又告诉我们,想要向过去作彻底的告别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Ann还是希望与George保持联系和亲密的友谊,同时也因为在海湾里游泳时发生肌肉抽搐而差点丧命结识了那个救自己一命的西班牙女孩儿。简单的环境,一些酒精,无意间的倾诉式的一场交谈,两个人便摩擦出了些许火花。西班牙女孩儿甚至更愿意在Ann找到的这栋简陋的房子里与Ann一起度过美妙的时光,即便男朋友离她而去,也没有任何关系。
一种发乎内心的爱,让Ann与西班牙女孩儿联系在了一起,她们相拥而眠,面朝大海时不发一言,静静地拥抱和抚摸,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完全地顺从于心灵的诉求。此刻我们明白,阿玛利亚别墅,似乎就是用来等待Ann这样的人的,唯有以它的简陋,才足以安放那些因受伤而漫无目的漂泊的心灵。
《阿玛利亚别墅》观后感(十):自我发现之旅
最近看的电影<玛丽亚别墅>与早前的书<黑暗前的夏天>都表达着一种自我寻觅的情绪.触发的事件虽然不同,内心的感受是那么的一致.
忙忙碌碌,间歇式的惘然,现实世界与自我情绪的碰撞,不断迷失着自己,总觉得丢了些什么,虽然一切都还在,都在那里.
自我发现,是个漫长的旅程.自身不断在与外在的环境作着信息交换,有时候会被环境的输入信息所骗,有时候想输出错误的信息去哄骗外面的人.矛盾的累积,自我的挣扎渐渐屈服,慢慢的自己开始安慰自己,安慰的那一刻,便开始迷失.
压抑久了,要么爆发,要么妥协,遗忘.
觉得太累了,不妨停下来,寻觅原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