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狼烟》是一部由胡大为执导,何润东 / 宋佳 / 梁家辉主演的一部动作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遍地狼烟》观后感(一):《遍地狼烟》:实乃不可多得的战争爱情佳片
《遍地狼烟》这名字起的不好。以为是《喋血孤城》这种类型的战争片。看完之后,惊喜了。影评应该改成《一个国民党狙击手的爱情抗日传奇》,里面融合了我的排长我的排的英雄群像,不苟言笑的狙击排长(梁家辉饰演)和高校不断枪法精湛的“小伍”(经典台词是)(何晟铭饰演)以及其他各个鲜明视死如归的兄弟们。男女主角分别是从猎户少年成长为顶级狙击手的牧良逢和风情爽直的好女人柳烟,之间有缠绵的爱情,影片讲述转让两队情侣(除男女主角之外还有日本一对情侣(善良的日本护士和日本神枪手“鬼影”)),两大高手对决,值得一提影片导演及编剧是吴宇森的黄金剪辑,影片节奏凌厉,情节曲折,改变网络当红小说《遍地狼烟》,实乃不可多得的佳片。
:::::::::::::::::::::::::::::::::::::::::::::::
改编自网络同名小说的《遍地狼烟》,以其类型独特来融合时下年轻观众喜欢的各种元素,以动作带爱情,一场战争大戏,枪火与血泪齐飞。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中日狙击手在特殊年代中的爱与恨。山村少年牧良逢本是猎户人家的孩子,天生擅长枪支运用,枪法奇准。一个阴差阳错的机会,他开枪击伤了一位欺压寡妇的国军军官,从而踏上了与日寇厮杀的征途,潜入沦陷区刺杀汉奸,与鬼子狙击手的生死较量……
一讲狼烟语录,子弹语言
“子弹才是语言”的《遍地狼烟》用枪战表达了自己的电影语言,而且里面台词也很出彩,“名声都是浮云!也对,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经常思考会让脑子长皱纹”、“我经常会思考我的生命中缺少些什么”……这些“喷饭”的台词往往在情节紧张刺激时冒出,当时在北大百年讲堂看本片的时候,周围笑声不断,
二打火力全开,血性十足
本片是导演胡大为回归华语影坛执导的首部动作爱情电影,以前给《英雄本色》做剪辑的他综合了好莱坞和香港以及内地电影的诸多优点,拍摄了众多震撼的爆破场面和刺激的枪战镜头。大篇幅的巷战对决、近身搏斗等场面更是火力十足,令人目不暇接;恢弘的枪战场面让人热血沸腾,不愧是一部“爷们”片。
三爆十足喜感,幽默风趣
震撼的爆破场面、生死对决的刺激画面,《遍地狼烟》节奏紧张得令人目不暇接。正因为太紧张、太刺激,所以要找一个能调节气氛、制造笑场的角色来缓解,于是有了何晟铭这个复旦毕业的高材生“活宝”,他饰演的狙击手“小伍”这个调味剂。影片中他不仅技术娴熟、百发百中,具有杀手的冷峻硬朗,生活中还很幽默风趣、贫嘴犀利,是一个十分讨喜的角色,最后小伍中弹的时候,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黑色幽默。本片最大的亮点,我觉得是何晟铭饰演的配角小五,很有头脑,个性鲜明的一个人物,为本片增色不少,尤其是临死前他幻想中那段教孩子学汉字的台词:“小鸟,小五的鸟,小五的小小鸟……”瞬间,全场都被HOLD住了
四谈感情生活,真实贴切
《遍地狼烟》在宣传时,对于激情戏曝光很多,小宋佳与何润东的那场床戏用戏里的话来说,就是得“品”,二人在影片里的感情也在激情戏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讲述一个烽火传说,也塑造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还是接地气的,这么阳刚火爆的小伙子,如果只是战场上冲劲十足,那只能说过于“淳朴”了,在感情上也是敢打敢拼,那才是个纯爷们,床戏算是噱头,但也是让他从男孩变成了男人。
月色中,茶馆倒影在水面,小舟轻晃,隔岸朦胧间,秀雅怡人的柳烟(小宋佳饰)低声言道:“这茶馆开了两年多,从外边儿这么看它,还是第一次”。牧良逢(何润东饰)搂着她,燕尔云雨,镜头低低地推移着,江南小镇进入了梦中。
你很难想象,这样的夜晚发生在生死之战的要紧关头——次日,牧良逢就要步虎穴闯龙潭,“10秒钟结束任务”;狙击手“头子”猛子(梁家辉饰)那句“感情是最没有力量的子弹”犹在耳侧,温软与欲望却激荡在怀。生死之战与生死之恋,两种情感的交织和煎熬,最终达到影片的高潮。
整片是以中日两对恋人炙热的爱情与残酷的中日之战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两对恋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那对日本恋人男人是侵华日军的少佐,女人是一名护士。如果没有这场中日之战双方一定是在日本自己的家中过着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但是战争促使他们来到遥远的中国,又由于一个是救人者一个是杀人者两者完全对立的职业使得他们没法走到一起;丧生在异乡!
《遍地狼烟》观后感(二):我所看过的最好看的国产战争片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国产战争片,因为不用意识形态站队,比《集结号》中的尴尬更加释怀,影片中我党的游击队,在电影里面那是一个飘逸啊!来无影,去无踪!简直就是游侠! 同时,整部影片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更有儿女情长的才子佳人,真是难得一见的优秀国产电影啊!全片情节手法虽然都有先人相似之处,但是融合一身,明快爽朗,真是目前最好的最质朴最时尚的主旋律战争片~ 我常常问我自己,生命中最欠缺的东西是什么~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在那个时代,就是保家卫国!
《遍地狼烟》观后感(三):84
对原著小说其实并不感冒,但是电影改得挺好,基本上故事线索是依照原著来的,但是却紧凑扎实得多,选的几个片段,正好把牧良逢的成长过程,勾勒了出来。最重要的是,故事戛然而止在那样一场大战之中,简单明了,标准的好莱坞式商业电影操作模式。
导演胡大为,是香港早年一个见缝插针的谐星,多面手。我印象中,看过他好几部表演夸张,面部扭曲的喜剧作品。他的喜剧路线与现在台湾的九孔有点类似,歇斯底里表演法,当时在许冠文的冷面笑匠表演法之下,没有出头,所以难怪他后来就退出幕前,开始做剪辑,做导演了,甚至97之后就去了香港。再一百度,才知道,他在美国还拍了不少美剧啥的,难怪技巧这么好。
以前不喜欢何润东,尤其是看《泡沫之夏》的时候,很不喜欢,不喜欢那个戏,所以也不喜欢这个演员。但是今年重新看,却有恨不一样的感觉,虽然他那口台湾国语是永远也改不了啦,但是至少听着不讨厌了。看来男演员,确实还是需要到一定年纪,演过足够多的戏以后,才会真正积累,才会有演技。
更重要的是,何润东还长了个娃娃脸,所以演牧良逢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点都不显得突兀,那一身肌肉又足够诱人,很喜欢其中一个孩子气的段子,把鸳鸯绣在自己的心口,却首先拿去跟小孩逗趣,何润东以36岁以上高龄,却演出了那么孩子气的纯真,真不简单。
对比之下,虽然才刚满30,小宋佳的熟女风范也同样成立。娴静,美艳,真正具有那种可以捕获,无论象牧良逢这样小男生,也可以赢得大男人的魅力。
想起一个段子。当牧良逢第一次在柳烟闺房地上过夜后,早上起来,阳光普照,柳烟静静坐在窗前看他孩子气的睡相。这时导演非常神来之笔地插入一桢狙击枪飞过的蒙太奇,哈哈哈,真是太有爱了!
胡大为导演的剪辑功力绝对是一流。最后一场大战,双方交换战俘,那种渊渟岳峙的静态张力,以及山雨欲来的轰炸,真是配合得太巧妙了。把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剪出了花来。
当然,最后还必须提到一下的就是,导演故意写出的那些很二逼青年的台词,乍听之下,或许有点出戏,但是听多了,尤其是整部戏都以这种非常诡异的台词风格来贯穿,一直到最后,复旦牛梦想做了老师,还不忘十分低俗地来上一句,我是一只小小鸟!真是让人不由得感叹啊!
《遍地狼烟》观后感(四):好一锅大乱炖
在影片快结束时我苦想了半天该给这部片子几分,原本打算给4分,可是最后居然冒出这么个无厘头的结局,让我瞬时间决定还是3分的好。
影片走的是抗日主旋律,但是因为加入了神枪手和姐弟恋,让这部主旋律影片看起来有一些非主流,而且其间不乏一些网络流行语,这就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口水话。
起初本没有带太多期待,何润东主演抗日题材,在观影之前多少让我心中有一些忧虑,但是不然,在构架这个由“打野鸡变成神枪手”的毛头小子上,何润东想必煞费苦心,至少没有带着明显的港腔。而宋佳在片中主演的“寡妇柳姐”则就是一纯粹的花瓶,而影片也需要这样一个花瓶去为高潮做铺垫。
影片的总体流畅度不错,这得益于导演胡大为,作为《英雄本色》《喋血街头》剪辑出身的他把该片的节奏控制的十分有条不紊,在中间部分甚至可以在战争中夹杂进爱情的小惬意,而且不会让观众感觉失衡。
剧情方面过于俗套,这也是减分的地方,大多剧情路数跟几年前的警匪片过于类似,在最后的英雄救美,侠义对决的桥段却是有点雷人,明显从战争片跑偏到了警匪片,看来又是胡大为的老毛病了。
影片总体而言还算是在认真做电影,只是为了增加看点,不失让影片的类型不断跑偏,如果想要打造下一个《十月围城》的话,看来导演还是需要下更多功夫的。
《遍地狼烟》观后感(五):对影评发个看法:我发现豆瓣影评都有个特点啊!
只要是外国的,那评分,肯定是会上去的。国内的呢,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的,你这不是看电影,你这是来受罪的啊!真是难为你们了,受罪受完了,还要慢慢来剖析这痛苦是怎么的痛,这垃圾是怎么怎么的有特色。还得和这比比,和那比比。你这哪是在做影评啊,你这是在百货市场里到处溜达,东挑西捡,还不一定买的家庭主妇啊!MA的,看着影评就想骂人了,看电影看电影,难道你看着每部电影都要,边看边和这比和那比,要不要你和你亲爱的,做爱的时候也边做边做比较啊?啊,你这JJ不够硬啊,不够长啊,CHA的也不够深,都没有某某给力……看电影都不专心的看,你还看个毛电影啊!
《遍地狼烟》观后感(六):何润东偶像实力派的养成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搞笑为主的阴谋论帖子,大概意思就是说台湾电影业要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强推本土的优质男偶像,当然文章的观点更多看起来是戏谑的,但是其中所讲述到的某些事实例证确实不争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甚至到观众认知度而言,从20岁到40以下,台湾的优质男偶像真是层出不穷。不只如此,他们不仅拥有“如花似玉”的外貌,其中大部分在表演功底和待人接物态度方面,都非常值得大陆同级男演员学习。比如何润东。
从1994年出道,何润东最初的星途走得并不算顺,作为第一批偶像剧男演员,他在台湾发展阶段,并没有演绎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倒是与新加坡女星范文芳合演的尔冬升电影《真心话》,初露了锋芒,让人对他的质朴,纯真,娃娃脸还有虽嫌有点青涩,却非常真实的表演很有好感。
之后多年,他一直在内地发展,接拍了大量剧集,如《风云》系列,《中华小当家》、等等,不可否认,大量的演出经验累积,对于何润东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在今年贺岁档枪战大片《遍地狼烟》中,他所饰演的牧良逢才有如此真实却又虚幻的双重质感。
真实一面,体现在众多身体力行,而且非常展露何润东保养得宜,比例修长,又扎实的肌肉线条,和动作基础。《遍地狼烟》一片在自好莱坞回国发展的胡大为导演掌控之下,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中国枪战电影的特殊质感,大量单兵作战,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浓烈的镜头占据影片绝大多数。而作为影片男一号,狙击手牧良逢的扮演者,何润东的动作,枪战戏份绝对是最多的,从目前影片呈现效果而言,何润东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此外,在表演上,紧抓住牧良逢这一角色少年志气,有担当的性格特征,何润东多年在电视剧集中训练出来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好发挥。无论是战争戏中的铁血,还是与小宋佳“姐弟恋”的青涩懵懂,春心荡漾,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非常诱人。
至于虚幻的一面吗,尽管偶像的年纪不适宜公之于众,但是从出道年龄来算,大致上也可以推算出何润东应该早就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向来注意保养和健身的他,身体健壮,还保持着一张令人忍不住心生怜爱的娃娃脸。与小宋佳演起“姐弟恋”来,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突兀,而何润东也很好地把握住了牧良逢这个角色稚气的一面,比如在心口纹上鸳鸯,还调皮地与小孩子斗气的桥段,他演绎起来都分外生动,也丰富了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作为一名偶像派演员,懂得保持住自身最具有竞争力的一面,那就是姣好的容貌与充沛的体力和健壮的身材,此外,加强另一方面的竞争力,也就是在表演、歌唱等等全方位的演艺才能,早日从偶像派进化到偶像实力派,才是王道。很显然,何润东在两方面都做的很不错。
《遍地狼烟》观后感(七):港式暴雨剪辑的回潮
看《遍地狼烟》,其实就是冲着胡大为的动作戏去的。
说起这位导演,其实算认知度比较低的一个名字。但从他手里制出来的不少活儿,却都是鼎鼎大名。作为吴宇森黄金时期的御用剪辑师,他基本包办了老吴最灿烂,最蓬勃的电影作品。《纵横四海》《喋血双雄》这些名字一提,熟悉港片的观众眼前自然会闪过那些标志性的段落。此外还有徐克的《刀马旦》,于仁泰的《白发魔女》系列等。一个优秀的剪辑,绝对能左右一部电影的质量。对完成品而言,导演将素材拍完以后,就像是买好了菜。决定最终模样和命运的权力,就落在了握着那把剪刀的手里。所以即便在好莱坞,导演和片方争夺最终剪辑权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遍地狼烟》原著是走红于网络的连载小说,主要讲一个年轻猎人因为意外被征召入伍,开始成为猎杀日寇的狙击手,其间穿插狙击小队各色人等的刻画。作者算是对一些军事背景和知识做了功课,但作为网络小说的书写状态,自然在故事流程和编织上并没有企图做得多严密,更多是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状态下享受起承转合的刺激。所以当几十万字的文本要浓缩到90分钟的电影里时,我们会发现故事似乎显得更单薄了。几次任务不去讲究大背景的切实或架空,纯粹看人物在命运里的挣扎。闯关和杀敌的情节,反而显出了当代青年熟悉并热爱的那种游戏感。说到底,导演自己也公开讲,他不希望这是一部什么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作品,而是能够让年轻人愉快地看完的商业片。为此,他甚至刻意在对白里使用文艺化的台词,每个人出场都记得说两句“金句”,并且反复强调,以达到某种笑场效果。可能对更年轻的观众来说接受度会更高点,我反正是总会有点出戏。
算来全片有三个大的动作段落。以第一场山坡狙击戏制造出的气氛为最佳,主角穆良逢在被押解的途中被日本人伏击,500米外隐藏丛林中暗哨枪枪毙命,国民党军官手中的手枪步枪沦为废铁。一边是士兵们被枪火压制得无法动弹,一边是穆良逢在车篷内小心翼翼捡起别人的狙击枪,从划开的帆布破口处,小心观察着火光。这一段把狙击枪在顷刻间逆转情势的作用刻画得很出色。而第二段主角们入城的暗杀戏,更是用快速连贯的剪辑和火爆的场面把情绪推向高潮。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多年前录像厅时代的一个不太科学的分类:枪战片。那时对观众来说,故事情节之类都是浮云,只要开枪够好看够精彩够酷,就是好片。回想这几年港式动作方向的转变,产量首先是下降了很多。杜琪峰在优雅中安静地站位,陈木胜和林超贤努力比肩着好莱坞去做“大”做“阔”。《谍影重重》开创的手摇动作风格也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把不定焦和反复跳轴的手段当做藏拙方式。胡大为无疑用他自己最过硬的水平,稳定的推拉移摇,严密逻辑的镜头连接,一下子把我们拉回蓬勃大气热血激昂的回忆里。
确实,场面不是关键指标。说起来片尾的大战无疑是更火爆,潜入,炸楼,逃难,飞机投弹。但这个大段落相反却缺少那么令人屏息静气的瞬间了。而且为让反派有足够表现空间,安排日本少佐在完全压倒性的情况下抒了很久的情。也许是导演自己知道这种做法有点超过,最后借何润东的口说了一句“你废话太多了!”
说回剧情,全片令我最惊讶的一处,是男主角在敌营意外得知自己深爱的女人有危险之后,不惜立即放弃任务,抛弃自身军人身份,甚至拿枪指着上司。这种把个人情感完全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态度,在美国片里是主流,而在内地战争题材却真是少见。从穆良逢朴实单纯没文化的个性上自然可以解释这种冲动,但事实上这种选择是不是多少代表着“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价值观在这些年的教育之后,终究慢慢有了点变化。
《遍地狼烟》观后感(八):爱情战胜了子弹
这部戏最“出彩”的是语言。
先说自学外语的速度。老美被狠摔来后连“救命”都不会说,疗伤时却普通话过了专业八级。鬼子少佐废话那么多不可怕(不少“大片”中的反派,在临死之前都有这共同的“爱好”),可怕的是它居然能全程用汉语描述。
再说活学活用的程度。何润东同学自从听了那个, 以“想开间学校”作为小目标的同伴介绍后,逢人就鹦鹉学舌,把那段台词对着不同的人说了好几遍。
《遍地狼烟》观后感(九):《遍地狼烟》——另类主旋律电影
提起讲述神枪手传奇的电影,脑海里马上就会想到一些好莱坞大片,如《兵临城下》、《生死狙击》,就连香港也有《猛龙》、《神枪手》等片,唯独中国大陆缺少这一题材的电影。如今这部《遍地狼烟》上映后应该就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了。
《遍地狼烟》的演员选角也很有意思,何润东、梁家辉、何晟铭分别用各自不标准的普通话念着台词,听起来既别扭又好笑。而且每个人的性格也各有特点,梁家辉饰演的排长说话虽粗鲁,但通俗易懂;何晟铭饰演的小伍,自称是复旦毕业,一口文艺腔,看来喝过墨水的人果真不一样。何润东饰演的牧良逢绝对是“拿来主义”的忠实拥趸,这边刚听别人说过一句有趣的话,那边就马上用在自己身上了。
起初以为《遍地狼烟》是大陆导演执导的,观影时感觉电影与以往大陆战争片的风格又有所差别。后来查了查资料,发现胡大为导演原来是香港人,真是怪不得呢。希望大陆导演能来看看这部电影,学习下体制外导演是如何拍出这样一部令人叫好的战争片的。最后真心祝愿《遍地狼烟》票房大卖。
《遍地狼烟》观后感(十):英雄----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体现
《遍地狼烟》整部片子来说画面质量不错,有一些战争的大场景,其中运用了一些不错的明星整容,电影对白部分较为幽默,总体而言是一部对的起去影院观看所花票价的电影。
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就我本人而言不想再看第二遍。因为其剧情实在让我受不了,简言之,讲的就是一群男人(小伍等人)如何去成就一个男人(小牧--男主角)的英雄,并为其的错误不断买单,为了所谓的仗义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其实小牧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枪打的准,这种人充其量做个技术能手,却因为视野和知识方面的限制,不具有任何大局观和管理才能,跟着他行动,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同样的幸运,大多数结局不过脑袋开花而死。偏偏这些个人一个个宠着他的天分,让他更加的自以为是。在我看来《遍地狼烟》里的很多悲剧都其实是因为小牧的不谨慎等原因造成的,诸如那个雪花饼带出的风陵渡、电台里的冲动带来的“全军覆没”等等。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尤其是披着人皮的“猪”。
在战争年代,我们要做的其实并不是盲从别人,跟随所谓英雄的脚步,更应该做的是不断成长,充实自己,让自己具有判断的能力以及更高的价值,沿着“主流”的痕迹前行,就算投靠他人,也要成为隐形的精英,名声不显但实力强悍。这才是处事之道。过去现在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