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剑》是一部由杨阳执导,黄志忠 / 甘婷婷 / 果靖霖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亮剑》观后感(一):让我们来好好聊聊《新亮剑》
寒假时我奶奶来我家住,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手脚也不太灵活了,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看抗战片。现在的电视台放抗战片的倒是不少,但广告也奇多,而且时间还特长,我就想到了在机顶盒里看看有没有《亮剑》,这部电视剧质量高,而且在机顶盒看没有广告,一集挨着一集也方便。但找来找去,只有《新亮剑》,我想着题材差不多,新亮剑就新亮剑吧,反正我也不看。结果点开了第一集跟那放着,我本能的坐在那看了一会,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没想到这一看就是好几集。到后来,我奶奶都不怎么爱看,我倒是都看完了……
老剑亮珠玉在前,品质和口碑在那摆着,而且先入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这是谁也磨灭不了的,新亮剑的品质虽比不上老亮剑,但在目前众多国产电视剧中,也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对比老版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总的来说,我认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气质上的区别,老版给人的感觉是“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英雄会聚”,而新亮剑给人的感觉像是“残酷战场上谱写的英雄挽歌”。老亮剑的画面里那种尘土味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飘到鼻前,每个演员也是怒目圆睁,说话一个比一个大声,仿佛在都齐聚在这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而新亮剑的尘土味少了许多,随着战争场面和爆炸的增加,焦土味取代了尘土味,再加上背景音乐的不断出现,弱化了人物身上的那种凌厉的气息,多了一丝柔情,这仿佛给每个人物身上都披了一层悲情的色彩。但这种“挽歌”一般的悲壮柔情气质可以说既成就了新亮剑,也让其落入了窠臼。许多人喜欢老版亮剑就是因为其开创了把将领当人演,把士兵当人演的先河,那种不矫揉不造作的感觉,流畅度极高的台词,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新亮剑无时无刻的背景音乐和经常插入的闪回画面,台词的表演味较浓,给人一种十足的“设计感”,说白了就是做作。新版中添加的多首背景音乐确实能更加煽情,促使观众情感的释放,而且加入的好多生活场景的戏份也使人物更人性化,这都是新版的优点,但有的生活场面的戏份过于人性化,把将领士兵当人演指的是当凡人演,而不是当俗人演,这些戏份都降低了新亮剑那股的“豪气”。
演员的表演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李云龙作为整个电视剧的灵魂人物,在李幼斌先前的完美演绎之下,新亮剑里的李云龙选角肯定是个难题,不论谁接演李云龙都会背负巨大的压力。黄志忠作为当前国内非常优秀的演员,在《大明王朝1566》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都贡献了极高水平的表演,饰演的海瑞和杨立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敢于接演李云龙,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同时我也佩服他的勇气,可谓是艺高人胆大。总有人说李幼斌是在演李云龙,黄志忠是在演李幼斌,在大部分观众心中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画上等号了,可以说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合为一体了,既然李幼斌就是李云龙,那演李幼斌就是在演李云龙啊,再说李云龙本来就是有这么一种基本的内在气质,你能让他怎么再发挥再创作?到时候演的不像李幼斌,观众说瞎演,翻拍的不好;演的像李幼斌吧,观众又说就会模仿,一点创新都没有,怎么好话都让他们说了呢?如果以李幼斌的李云龙为标杆,10分的话,那黄志忠的李云龙少说也得8分,基本上可以说9分,基本再度诠释了李云龙这个经典角色。黄志忠自己也说过,他的李云龙最大的特点(其实也是一大优势)就是年轻。按小说来看,李云龙刚出场也就30岁左右,李幼斌由于年龄问题(1958年生人)其实年纪上是有点大了的,但靠出色的表演让人忽略了这一点,而黄志忠1969年生人,既年轻又十分精神,在形象上十分符合当时的李云龙的形象。说黄志忠演的不如李幼斌那是实话,但要说黄志忠演技差,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无脑黑。可以说,我就敢说,除了黄志忠以外,再也挑不出一个演员能再把李云龙演到如此程度。
赵刚的扮演者是任泉,也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对于任泉的赵刚,可能是新亮剑里对其非议最多的角色了,好多人说任泉演的赵刚跟何政军演的差远了,这倒是实话,任泉把赵刚演成了夹杂着脏话的公孙策了。但我又要说,任泉的形象倒是非常符合原著里赵刚的形象,不看演技的话,可以说是从书中跳出来的人物一样。书里写赵刚初来独立团时大学毕业没多久,任泉那个干净整洁的形象活脱脱一个大学毕业生,何政军当年背着书包去独立团报到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了。何政军也是吃香在他的形象上了,他长得太像一个政委了!感觉能演各种政委都不出戏。所以说何政军演的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独立团政委“老赵”,你对着任泉那张清秀的脸喊“老赵”倒不合适了,所以新版中称谓改成了“小赵”,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新版的楚云飞可以说是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果静林的演绎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相对于张光北的楚云飞来说多了种沉稳,睿智,还多了一丝阴鸷,使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和李云龙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张光北的楚云飞散发的是“豪气”,那么果静林的楚云飞身上散发的就是“英气”,各有特色。
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孔捷和丁伟在老亮剑里作为配角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起孔捷,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孔二愣子”,老亮剑里的孔捷一出场和李云龙对骂就表现出了那股愣劲,被降职为独立团副团长,李家坡没当上先锋部队又是不由分说直接和李云龙对骂。而新亮剑的孔捷愣劲没看出来,完全就是一股傻劲,最令人可笑的就是和李云龙抢酒喝那段,分分钟出戏让想我到“入口柔,一线喉”那广告。丁伟,给人感觉是一名智将,身上有股儒雅之气,老版的丁伟诠释得十分到位,尺寸拿捏到位,新版丁伟开始较弱,但后期放开了,所以两版相差也不是很明显。
张大彪、和尚、段鹏也是戏份较重的角色(新版中还增加了二营长沈泉的戏份)新版的张大彪和段鹏整体上不如老版,张大彪少了股军人的气质,留着长头发越看越像《让子弹飞》里的麻匪。段鹏则是少了一丝平民气息,蔫头耷脑的不如老版段鹏有精气神儿,像土财主家出来当兵的小儿子,总感觉不知道打到哪个县城就要被病重的老财主父亲叫回家继承财产了,而且怎么看也没看出来他身上有功夫,连点基本拳脚功夫都没有,全靠剪辑。和老版差异较大的就是三人中的和尚了,新版中的和尚感觉和旧版中的完全是两个角色,老亮剑中的和尚身材较瘦,一看就是苦出身,但目光坚毅,给人很可靠的感觉。新版中的和尚完全成了个鲁智深,身材壮硕,但戏份少了,出现时多扮演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插科打诨的时间居多,但这也说不上是演员的问题,是角色设计的问题,所以也谈不上哪个版本更好或更坏,观众各有喜好。多说一句二营长沈泉,这个角色在新版中塑造的非常成功,和张大彪之间的情义也很感染人,情真意切,最后阵亡时也能赚观众一把眼泪。新版亮剑的是个女导演,总感觉她在有意强调战友情,经常有意营造二人或三人聊天的场面,借此来增进彼此间情谊,这就属于导演赋予了电视剧的一种柔情气质,这在张大彪和沈泉冰释前嫌那段戏中很有体现。
陈旅长、刘师长这两个角色谈不上好坏,不好评价,新版的彭老总我看了好几集才反应过来是老水浒里的军师吴用,自从发现这个,我就特别期待老总的出场,有种看到吴用指挥现代战争的穿越感,私心太重,更没法评价了。要是还有什么角色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黑云寨的灵魂人物,谢宝庆。记得老版中的谢宝庆演的简直太传神了,那烟熏嗓加上大结巴,把这土匪大当家刻画的活灵活现,这点真的是在比较过新版的谢宝庆之后才能深有体会。剩下的人物,新版的秀芹比老版差了几个档次,其余的如田雨、冯楠、孙铭上尉、方立功参谋,新旧两版没有太大的明显差距,就不说了。
新版亮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战争场面更加真实,丰富了不少情节。旧版碍于资金问题,战争场面全靠黑烟、炮火音效和士兵的嘶吼,而新版财大气粗,战争场面一点不含糊,场面真的是很激烈,随处的爆炸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战场的危险和残酷。在情节方面,被无数人诟病的前三集其实是原著作者都梁写的《李云龙前传》里的内容,也就是说和郑芳的感情戏和机枪打飞机都是原著作者写的……累不累赘先不说,但不能把锅单方面扣到新亮剑这个整体身上。旧版亮剑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忽略了很重要的围点打援的情节,这在打平安县城这段戏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其余部队为了阻止日军支援平安县城,拼命阻击,有的甚至把人都打光了,这段在新版中刻画的非常好。都说拍亮剑不拍书中后半段就没用,但你一想就知道这后半段怎么可能拍的出来呢,但新版中还是有几个地方稍微影射了书中后半段的内容,一处是在和田雨在医院时,有个王副军长也喜欢田雨,来医院找田雨,李云龙看不惯这种一要胜利就换老婆的行为,和其理论,发现竟然是之前肃反运动时枪毙了好几个属下的王特派员,相认之后李云也表达了不要窝里斗,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怕以后再来这么一回……还有一处是在北京和赵刚告别时,一身整洁的赵刚在李云龙眼里突然面容憔悴,衣冠不整,好像在和老朋友托付后事,联想到书中赵刚的结局,心中无限感伤,觉得这段戏简直是神来之笔。
《新亮剑》观后感(二):好故事,翻拍不厌
quot;再见了,我的战友……"看完最后一集,这首歌在脑海中盘旋,久久挥之不去……
06年看过老版《亮剑》,李幼斌塑造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听说出了新亮剑,心想怎么又一个翻拍的,行吗?挑战经典啊!五年过去,老亮剑在脑中留下的只剩下几个人名,几个故事节点和李云龙鬼机灵的硬汉形象。或许就是这种渐已模糊的印象和我对新版挑战经典的好奇心给了《新亮剑》一个机会。
故事真好啊,哪天不看就觉得少点啥,以致于有一天没的新剧集可以看了,我又吵嚷着把老版亮剑给翻出来对比着看了一集,是楚云飞找李云龙要求撤出自己安插被困的两个营;丁伟去找楚云飞还人情,不让扫平谢宝庆的那一集。发现新老版的台词竟然一模一样!但同样的话从不同演员口里说出来就不太一样,老版的说话硬气的棱角分明,新版的面带笑容,软中带硬,绵里藏针,似乎更有味。
不论怎么说,《亮剑》的故事是个好故事!特别是在艰苦环境下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一集,很多话让人久久回味:
*国民党当时武器装备、军官学历资质、士兵技术样样比解放军强,怎么就被赶到了台湾偏居一隅呢?是因为国民党的军队缺少军魂,缺少逢敌亮剑的精神!
*国民党兵败还有一原因,就是高级指挥官的瞎指挥……楚云飞的战情分析蒋介石听不进去,只是告诉大家作为作战报告的格式模版——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很像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受。
*129师老师长在李云龙的毕业典礼上说,你们很庆幸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没有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不由想起了郑芳、沈泉、柱子、孙连胜、和尚……
*另外,赵刚的最后一句话似乎很悲的感觉,他是不是在文革中遭遇了什么?李云龙说他还会出来为赵刚挡子弹,无尽的悲催……
《新亮剑》观后感(三):ftdwlei的第五篇影评之新亮剑
1.亮剑精神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国家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2。以王近山为原型的李云龙展现了一个善于打仗用兵不复的优秀共党指挥员 并由这个灵魂人物展开叙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
3.翻拍 无创新
4.与雷人抗日剧相比还是很有水准的制作 有点跟美苏二帝拍摄二战时德日军很猛,自己更虎异曲同工之妙 并没有一味的把日本拍的很傻叉
5.就当重温老版亮剑 值得一看
《新亮剑》观后感(四):谈谈新旧版李云龙的“女人缘”
最近看过新版亮剑,先说说两版李云龙的形象,两版李云龙都很有“桃花运”。旧版李幼斌演的李云龙给我的感觉是太老了(目测有年近五十的感觉),而且还综合貌丑、粗鲁、没文化、土得掉渣于一身。我之前喜欢旧版李云龙这个角色,但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这样一个粗老男人,竟能获得美女们如此的倾慕,秀芹喜爱他还好理解,但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兼文艺女-田雨却也爱上他,以及那个中俄混血美女对他一见倾心。凭什么呀?就凭他够老够丑够粗够没文化吗?或许有人说是她们爱他的男子汉英雄气概,我军中有英雄气概的男人又不只他一个,为何唯对他情有独钟?其实我看到的旧版李云龙个性更多的是匪气和痞气,综合以上,美女们爱上旧版李云龙实在缺乏说服力和不合逻辑,除非美女们有意在玩自虐。
看了新版,我觉得黄志忠的相貌和气质更适合演李云龙,至少在“女人缘”方面更适合演李云龙,为何?黄的长相不差年龄适宜(目测三、四十岁吧,李云龙也就这个年龄),虽然演的李云龙也没文化也粗鲁,但粗中不缺乏幽默感和细腻的情感、有狡黠、洒脱和桀骜不驯的个性,也不缺乏男子汉英雄气概,这是能打动靓女心的元素啊。就凭这点,新版李云龙在“女人缘”方面更具说服力和合乎逻辑。
之前看旧版亮剑,觉得它是个经典,但看过新版后就没这种感觉了。虽然有人骂新版糟蹋旧版经典且有硬伤,但旧版的硬伤也不少且拍得粗糙。新版其他主要角色也演得出色,整体拍得比较精致细腻。看过新版后回看旧版,竟然发现看不下去。客观地说,就我个人而言新版亮剑拍得不错,黄志忠版的李云龙超越了经典。
《新亮剑》观后感(五):评近期大剧《新亮剑》都梁没有成功,杨导不应自夸
《新亮剑》是都梁不满老版自己组织重拍的。遗憾看了不到10集,没有看到耳目一新的东西,放弃看下去了。想来想去,老是这样把握战争场面的水平,真不知都梁到底不满意老版什么地方?是故事叙述老版没按他的要求讲全?
新版最突出是很多人期盼的“高清”宽屏幕,人们遗憾老版没有高清。那么当然对高清宽画面有期待,能看到更壮阔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战斗场景?
我最不满老版对战斗场面的太土太拙劣的描绘。李云龙带着画面里不超过10个人的“一个团”,在一个狭窄的小土沟里冲向坂田联队。这算啥场面!击败坂田联队,(我们的电视剧总是神秘的称呼日本军建制,实际有夸大神话日本军的意思。联队就是一千多人的意思,和李云龙的一个团一千多人旗鼓相当,只是武器数量差距大)是亮剑剧里李云龙最精彩最得意的一场战役,理应描写的最为浓墨重彩!实际上拍个有气势的场面不是很难吧?你架个升降臂,俯拍一下,有个一两百人出现在画面里,向高处冲锋,应该足够壮观了,那是远比10来个人冒充一个团在画面里糊弄观众要强的多!遗憾新版杨阳导演又是低角度仰拍,又是不到20个人在画面里冲锋!这样是很容易充满画面,却太老一套了。新版杨导蔑视观众眼球的地方比比皆是。说是李云龙带着全团又杀回重围去救张大彪,你救人去了,杀到就应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来展开战斗。可是杨导给我们组织了一个英雄群像的合影!全团都围拢在李云龙身后,站住了没有赶紧投入战斗,大家看着李云龙一个人手持机枪扫射!干嘛哪!表演秀?!合影亮相?有这么打仗的吗!
反扫荡突围,张大彪,沈泉一队台词是剩下30人。遭遇敌人埋伏,硬闯过去。杨导设置了反复重复的画面,爆炸,几个人倒下,这样反复演好几次,那么沈泉一彪人马15人早就没人了;后冲的张大彪15人又在爆炸搏斗中倒下几个。最后又冲击,在画面里竟还有近20人!
老版里土工作业最后扔集束手榴弹一场是比较生动有趣的,当然比较夸张,战场挖那么深的那么多那么长的壕沟,一下午绝不可能。新版里的土工作业场面基本没了,和敌人斗嘴皮子的也没了。这场李云龙第二得意之作,也就失去了神采。
渡河遭敌机轰炸,李云龙和楚云飞各持机枪走到背靠背位置,走的很假!理应是紧张激烈的躲闪之后凑到一块的,这里却是商量好了走台的样子。渡口瞭望塔被炸翻,场面一片狼藉吧;可是烟消云散之后,渡口一片平整干净,什么都没炸过的样子。
最为搞怪的是骑兵连长最后与敌人拼命时,忽而左手拿刀,忽而右手拿刀,这权且可以理解;但那八路军的臂章忽而在左臂,忽而在右臂就无法解释了!都梁偏爱日军隆重列队向死去的八路军致敬的场面,这是很不合适的!日寇来中国杀人放火,倒成了谦谦君子了!倒成了双方公平争斗讲求礼节了?什么“厚葬”八路军,难道战时他们还要抽时间花钱给八路军买好棺材不成!中国古时的厚葬不是随便说说的,要打幡出殡的。都梁先生这样美化日寇匪夷所思。他们有人性吗?
拍摄辛苦不能和成功划等号。
《新亮剑》观后感(六):转:《新亮剑 个人笔记 新老对比》
—— 作为自个儿的观影备忘,代表个人观感,不参与豆友讨论 ~
青菜萝卜,各有喜好,连范冰冰版的《武媚娘》、郭敬明的《小时代》,都有大把粉丝给予5星,或路人给予负分,说明豆瓣就是个自由的平台。
…………………………
首播时间:
老:2005(30集)
新:2011(40集)、浙江卫视。
导演:
老:张前、陈健
新:杨阳
编剧:
老:都梁、江奇涛
新版编剧:都梁(作者单独把关)。
…………………………
【 片中的日本士兵、和日语配音 】:
老版 -- 几乎全部是内地演员,但配音却用日语,听久了会累,还得盯着屏幕看字幕。
正因为是配音,跟看别的日剧,是有本质区别的(本人不看韩剧、爱看美英日剧)。
老版《亮剑》的日文配音,听久了会乏味,发音也不准,像背书,猜测是聘用学日语的学生、后期帮忙的。
新版(√)-- 几乎全部起用日本演员,形神更逼真;而配音,却使用国语。
最初几集不太习惯,看到后来觉得很自然,很省力。
战争片,如果短短几句日文台词,用原版说话完全没问题。
但这个剧,日本兵的对话很多,有些场景,长篇对话甚至超过15分钟……
所以使用国语配音更科学。
一直听生硬的日语发音,有点烦,很枯燥
(不知为什么,看原版的日剧,很习惯,但放在内地电视剧,长时间听日本兵对话,就觉得烦,可能是后期配音的缘故)。
所以日本演员的选择 + 国语配音,新版完胜(√)。
老版的日本兵用的都是内地演员,而且太脸谱化,很蠢很坏,一看就是传统的“鬼子”。大段大段的日语配音,冗长和生硬。
【 李云龙 】:
老 -- 李幼斌,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生。
新(√)-- 黄志忠,国家一级演员,1969年生,比李幼斌小11岁。
小说中,李云龙生日是1910年12月,湖北省大别山地区,1936年(26岁)在红四方面军。1940年(30岁),带领“新一团”参加苍云岭之战,击溃坂田联队。结婚生子的年龄大约在1949年(40岁左右)……
新版的亮剑,增加了李云龙的前传,李云龙出场时,看上去应该20多岁的样子,老兵油子,平时比较逗、有点癖;一旦作战,极其认真和投入,敢杀敢拼,作战方式灵活,所以看他打仗很过瘾。对手下虽然骂骂咧咧,但仅仅是笑骂而已,骨子极度护短,讲义气。在战争年代,这样的上级是最有凝聚力的,大伙儿都愿意跟着他拼命。
所以,黄志忠更符合这个角色。黄志忠的表演比较多样化,在大明王朝1566中,他成功演绎清贫刚正的海瑞;也擅长演绎阴郁气质的国民党军官;演大反派也很自然。
《新亮剑》,黄志忠版本的李云龙,虽然台词跟老版一样,但他确实演的很逗,坏坏的,发怒时狗脸不认人,骂完又没心没肺,每句台词都配合生动表情。战友落难时他冲回去救的场面很感人;哄骗和索要物品时,狡猾狡猾地。嬉笑怒骂,非常过瘾。
李幼斌,也是老戏骨,但两者没有可比性。
个人觉得李幼斌的戏路较窄,他演李云龙,说实话有点累,而且出场时已经40多岁的样子。在《亮剑》中,他的表情比较单一,除了皱眉就是苦笑。李幼斌更适合演有头脑有觉悟有威信的领导同志。而戏中骂骂咧咧打闹的一些镜头,他比较难驾驭,虽然在跟战友们笑骂,但还是摆脱不了革命老领导的一身正气。李云龙狡猾与鸡贼的一些方面,没有演到骨子里。《横空出世》这样的电影就很适合李幼斌。
小政委【 赵刚 】:
老 -- 何政军。资格太老了,不像个表面可任人欺负的白面小书生。
新(√)-- 任泉。任泉演这个角色很适合,外柔内刚,李云龙的小媳妇儿似的,深夜给他备酒、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贤妻良母”一枚,生死之交(基情)。
【 楚云飞 】(国民党):
老 -- 张光北。太正气啦,虽然一身高级戎装,但举手投足,怎么看都是八路军的领导人,没有国民党军官的那点点傲娇、贵气、和郁郁不得志的失落。
新(√)-- 果静林。精气神很符合楚云飞这个角色,有教养、隐忍、傲气但不外露、革命但不拼命、面对朋友兼对手的李云龙,他多数是无奈跟苦笑。以及后期的怀旧和对党国的失望,都把握得很到位。唯一败笔就是应该找人配音。果静林念台词,口音很重,普通话不标准,听他说话,感觉比较累。
…………………………
孔捷(老战友):
老 -- 由力。
新(√)-- 吕一丁。把孔二愣子的执拗、傻愣、哥们义气,演绎得非常到位,赞!
丁伟(老战友):
老 -- 王全有。
新 -- 林强。
新老两版的“丁伟”,都没选对演员,谁也不喜欢。这两人都是大众脸,看多少遍都记不住啥样,念台词像背书,演戏缺乏生动。
魏大勇(和尚、武僧、警卫员):
老(√)-- 张桐。比较像少林出家的、比较像警卫员、比较单纯。
新 -- 金盛宇。长相脏脏的,更像土匪,完全不像从清规戒律的寺庙出来的,而且吃相也很难看。粗俗,不适合演厚道人。
段鹏(警卫员):
老 -- 张笑君
新(√)-- 武强。表情有点像王宝强,比和尚讨喜。
孙德胜(骑兵连长):
老(√)-- 江水。
新 -- 阚金明。选错演员,而且普通话更不标准,(剧组怎么不请配音呢)。听他说话更累,舌头短一寸似的,念每个字都很费劲。
沈泉(独立团的二营长):
老 -- 没有。
新(√)-- 田征。这是新版中增加的角色,演的很好。牺牲时令人惋惜。
田雨(护士 + 老婆):
老 -- 童蕾。从不喜欢童蕾这个演员,太风骚。
新版(√)-- 甘婷婷。虽然她演过风骚的潘金莲,但她演绎田雨,至少比童蕾适合些。
总体而言,童蕾和甘婷婷,都不太适合“田雨”这角色,也是两版都没选对人。
杨秀芹(牺牲的媳妇、第二朵桃花):
老(√)-- 梁林琳。比较淳朴,年轻率直的农村妇女干部。
新 -- 周知。农村骚娘们儿,言行举止太八卦,霸王硬上弓,粘。
…………………………
#
《新亮剑》观后感(七):看新亮剑,然后顺着再去看的老版的
所以我要给这部新的平反,可能会被人喷,可能会没人看到这个评论,但是还是要写。
我还是喜欢新亮剑,看了旧亮剑的第一集,我想说 ,李云龙怎么这么苍老,讲起话来怎么都觉的别扭,就知道撇着一张嘴。张大彪眼睛那么小,没有气势,和新版的落差太大了。
我讲到这里肯定 就有人骂我了,但是我的第一反应确实如此。
所以我想说,大部分还是先入为主了,正如我一样,我觉的新亮剑好,正是由于我是先看的新版。
还有,新版日本人是普通话怎么了啊,你看嘴型也能看出来他是说的日语,只是为了便于观看翻译成了普通话,至于有些人这么纠结这件事。
黄志忠的声音说模仿,你去看看他以前的片子,在来说说他是不是模仿。。
骂这部片子的人骂 的太狠了。还非说自己不是先入为主。明明就是潜意识里先入为主了,自己还不承认,然后就开始各种无意识找茬,举个例子,刚才看到一个评论说新亮剑以节节败退开场,就开始否认新亮剑体现不了亮剑的精神,这是什么逻辑哦。还有个评论居然说新版李云龙是莽夫,麻烦您别断章取义行嘛,你见过一个莽夫打鬼子的主意打的头头世道,让人由衷赞叹的么。在你们眼里旧版亮剑已经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了。我承认我带着很强的主观性来评论这部电视剧,但是我想总比那些自以为自己很客观的人稍微强那么一点。
最后我想说,亮剑再拍确实没什么创意。
一直在追新亮剑,来到豆瓣看到评论这么差,而且骂的这么不堪,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才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都是随想随写的,没有逻辑,不专业。
《新亮剑》观后感(八):已是经典,何需翻拍?
当年一部《亮剑》真的是风靡荧屏的,众多卫视争相转播。有些人会说,旧版的情节很多不符合情理,但请想想旧版的时间还有当时的一些新闻。如果旧版有新版这样的投资,战争场面会没有新版的好?有些话还是思考了以后再来发表高见吧,别随便就来装什么高人!
旧版说实话我是看了很多遍的,尤其是李幼斌老师表演感情戏的时候,确实堪称形神俱似,入骨三分!当然很多人说旧版的情节十分粗糙,但是如果旧版投资够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这问题的。新版不是不好,但相对旧版来说,真的是少点“精髓”。有人说,旧版里面的群众演员表演的不够到位,请问你看了几遍?那个群众演员演的不怎么样?旧版当时能如此风靡(不风靡何来翻拍?),若那些群众演员十分垃圾,怕是整部戏会被毁的吧?
《亮剑》其实可以作为一本教科书,尤其台词,新版里面很多台词直接套用旧版,实在是因为旧版台词确实够绝,没必要改!新版确实加了很多感情戏进去,但论感情表演,李幼斌老师的诠释才叫到位。想想李幼斌老师,李幼斌老师是厚积而薄发,表演了二十多年,才在一部《亮剑》中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之前,李老师也有一定名气,但确实是一部《亮剑》让李幼斌老师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实力男星,堪称大器晚成!
新版若没有老版做对比,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也只能说是不错!就是因为有老版做参考,所以很难成为经典!虽然在奇艺的点击率上亿,但是那可能是因为有很多《亮剑》迷的原因,翻拍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不想吸引眼球都不行!有些时候不能光靠数据。
一部电视剧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支撑起来的,不说任泉那正在逐渐“进步中”的演技,先看看楚云飞的扮演者吧,新版和旧版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新版里面虽然加进去一点感情戏,让楚云飞的个人形象更加饱满,但要论对角色的诠释还得看旧版,旧版不论从个人气质、语气来说,明显比新版更胜一筹,更是对一个热血军人的诠释。回头在说说政委这个角色吧,何政军的表情可谓该内敛时候内链,该爆发时候爆发,拿捏十分到位,反观任泉,虽然其演技比以前有所成熟,但还是不能完全表现出政委的那种气质来,明显何政军演绎更到位!再说说田雨的扮演者吧,旧版中的童蕾真的给人感觉是眼前一亮,怎么说呢?正所谓不施粉黛,出水芙蓉,完全是一番江南美女那种清秀的本色,再看新版,好像很少有震撼的感觉!核心角色李云龙更是毋庸多言,孰好孰坏更是一目了然!
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是演员成就了一部戏还是一部戏成就了演员,比如电影《英雄本色》和影帝周润发,话说当年周润发拍《英雄本色》之前,江湖号称“毒药发”,几乎部部都是票房惨淡!一部《英雄本色》成就了发哥,成就了其在江湖中无人可敌的地位,谁敢说《英雄本色》中的情节没有任何纰漏或者瑕疵,但还不是同样风靡整个时代!同样,李幼斌老师的《亮剑》虽然也有不少漏洞,可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部戏的喜欢。谁敢说有十全十美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有时候缺陷才是真!就好比《英雄本色》一样,《亮剑》也是剧本好,演员(李幼斌老师)更好!
《新亮剑》观后感(九):哥看的只是情节--新亮剑之三宗罪
早听说亮剑要重拍,据说是作者都梁嫌老版删改太多,无法体现其本意,当时心中就暗自窃喜,心想老版亮剑都如此出彩,新版必将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前几日在上网的时候,偶然发现新版出来了,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俺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可这一看,哥那颗炙热的心犹如掉入冰窟,拔凉拔凉的,俺被雷得外焦里嫩,欲哭无泪。。。。现略数新版亮剑三宗罪,希望能给还未看此片又想看的童鞋打打预防针:
罪之一:又一神剧。大家之所以喜欢老版的亮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真实,粗破的旧军装,简陋的武器,粗俗实在的语言,有限的弹药,质朴的情感,互有伤亡的厮杀。。。。让被神剧包围的处于水深火热的我们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当我们听惯了诸如:向我开炮!这是我的入裆申请书!这是我的裆费!XXXXX万岁!当我们看惯了诸如:永远打不死或死前必留下遗言和喊口号的猪脚!戴假睫毛!化浓妆的我军女战士!永远打不完的子弹!敌人像排队一样地冒着子弹冲去,然后像稻草一样的倒下!手榴弹炸飞机(听说最新的神剧还有用石头打飞机的,幸好没有膜拜过,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用眼神打飞机或者意识打飞机的,中国的导演们,这可是很好的创意哦!)。。。等等。被神剧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我们终于看到了与众不同的老版亮剑,当然奉为经典,后来又出现了诸如《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好剧都是如此。《雪豹》排不上,太扯,男猪脚完全神话,《番号》还勉强凑合。
然而,新版亮剑完全没有秉承老版的这一优良传统,当第一集出现女性的时候(有人强烈抗议一开始有女性,我觉得并非不可,老版的不是还有秀芹和田雨吗,部队有女性也是很正常的,这不是喷的理由),哥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生怕要坏事,谁知道还真来了,当小郑挨着李云龙躺下,搂着李云龙时,哥直接无语,当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剧情,导演还是巧妙地让小郑挂了,只是挂得哥很蛋疼,居然要抱,那么近的距离,居然不跑,还要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让从不落下自己同志的李云龙情何以堪?当李云龙问路后兴奋得亲了一下羊倌,当李云龙抱着拥有无限子弹机枪打飞机的时候,哥只能痛苦无奈地把新亮剑归纳为神剧之一。
罪之二:人物戏剧化。旧版亮剑,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个性都是那么鲜明,活生生的,让我们看了都会说,没错,那就是李云龙、赵刚、楚云飞、和尚、张大彪、孔捷、丁伟、山本,筱冢,旅长,副总指挥。。。。而新版对于人物的刻画则是完完全全的失败。新版中,我们看不出孔二愣子的楞,丁伟的儒雅,张大彪的智勇双全,赵刚的爱国激情,楚云飞的民族大义。。。。。尤其是男主角,只是一个劲地模仿,但又不像,根本没有老板李云龙的睿智,沉稳,老辣,狼性。。。。感觉新版每个人似乎都在演戏,面无表情,木讷地背台词,这样的人物让人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看过之后也就马上忘记,更不能把大家带入戏中,大家权当看戏而已。当然,有人说里面的日军没说日语,不够真实,我觉得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说日语了,有人又要喷照搬了,不过本人倒是觉得新版里面对日军的刻画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感觉新版日军比较雅,而旧版日军比较野,新版日军军官的演绎还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罪之三:导演之殇。一开始晃动的镜头就把哥眼睛弄得难受,然后稀稀拉拉地唱起了野歌,可这歌听起来如此软弱无力,哥差点睡着,当然,还有那让哥每次听完菊花一紧的主题曲,缠绵的爱情让哥还以为是爱情剧,超酷的造型让哥还以为是偶像剧(打飞机那段)。感觉导演在很多地方的处理不够到位,大部分照搬老版,无出彩,部分做了一定的改动,可是让人看了觉得罗嗦,逻辑性也不是很强,不说别的,就说打山崎那段,那边就要打了,老李马上去要手榴弹,老李莫非是神仙,知道山崎要来,所以去要手榴弹?然后老李说把手榴弹都给一营,这里三个地方出现说要把手榴弹给一营,有必要这么罗嗦吗?假死了,给人摆拍剧的感觉。后来一查,原来导演居然是个女的,而且没有拍过战争剧。哎。。。导演你还是去拍爱情剧或者偶像剧吧,求求你,别糟蹋我们的经典了。。。。
总之,这是我看了新版亮剑前十集的一点心得体会,以后还会出现什么新的状况,俺就不知道了,当然各位也不要悲观或者不想看,如果抛开老版,新版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只是在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会跟老版对比起来,毕竟老版已经深入人心。大家看新版最主要还是看情节吧,增加了30%,这也是都梁坚持重拍的原因,希望看过之后,戏中人物会更丰满,也希望后面能有出彩之处。当然,如果能忠实地遵循原著,尤其是把原著最后那部分能演绎出来,那无论如何,我也要给新版喝彩,然而,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的不是神剧,就是阉剧,哎。。。拭目以待吧。
《新亮剑》观后感(十):新版亮剑 看的我总想回头去看老版
偶然在风行里 找电视剧的时候 看到了新版亮剑 出来了 和所有人一样 都很好奇 会被改成什么样子 以下是看完前4集的一些牢骚
我承认看完老版 肯定有先入为主的眼光 所以我一个劲的和自己说 客观些 别总先入为主 尽量找优点看 但是真的很吃力
现在 军旅剧已经把战争场面拍得很写实了 可新亮剑 拍的 还是漏洞百出 完全理想化 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哥们 为了喜爱的迫击炮 跑到敌军阵营 抱着炮筒如入无人之境 太假了吧 日本鬼子连个开枪准点都没有? 就这么让他来回跑? 郑芳的死 也很假 我知道是为了煽情 为了给后面的两个女人倒地方 但可不可以安排的合理点呢 大老远的深情相拥 这老套的表现手法就不说了 马匪大老远就打中一个人 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啊 既然那位神枪手能打中小芳 为什么不接着打别人呢 而且是马匪啊 骑马的 居然赶不上他们?还让他们跑了
扮演者方面 黄志忠演的过于鲁莽 李云龙是个善战的军人 但骨子里是个狡猾的农民 是个泥腿子 特点是 占不着便宜的事不干 占便宜还没够 到手的东西 能赖就赖 这点李幼斌把握的很好 黄志忠把李云龙演绎成一个横冲直撞 鲁莽的土匪 渡口那段 我就觉得有点过火如果按常理分析 如果没有飞机来袭 楚云飞把他抓回去 李云龙气势就输了一招 他的这个举动很容易下不来台 还很失身份 给人感觉有勇无谋 如果编剧让李手下来做这个动作 他在边上审时度势 即使和楚云飞杠上了 他也可进可退 不失身份 背靠背打飞机也很恶搞 是向魂斗罗 致敬么
从片花来看 我觉得扮演的田雨的人 和扮演郑芳的 应该对调一下 这只是 个人感觉
老版是群戏 配角也很出彩 和老版相比 新版配角毫无光彩 陈赓 刘伯承 霸气全无 单从气场来说 我更愿意相信 老版的陈赓 刘伯承能驾驭住李云龙这只捣蛋猴子新版的太文弱了 丁伟和孔捷 也没看到一丝灵气 日本那面 也没印象深的 居然还说中国话 国军那面 楚云飞有待观察 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呵呵 看了4集 想忘记李幼斌真的很难 昨天又看了一遍老版 新版我估计看一遍能坚持住 再重看恐怕不可能了 能让我坚持的动力 就是看那几个经典的段落 被改成什么样 还有就是 老版没拍到文革段落 能否在新版中壮烈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