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出走的娜拉》影评10篇
日期:2018-06-13 20: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出走的娜拉》影评10篇

  《出走的娜拉》是一部由张津龙 / 王鹏执导,徐洁儿 / 姜尘 / 苗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出走的娜拉》影评(一):为梦出走,为爱前进!身陷围城,女性如何活出自己价值

  ——电影《出走的娜拉》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暨主创团队媒体见面会

  电影《出走的娜拉》于4月16日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首场展映活动。大量资深影迷到达展映现场观看了影片,更有部分影视界与演艺人士莅临现场为两位新人导演张津龙和王鹏现场打call。活动同时也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积极参与剧组主创人员与部分主要演员悉数到场,在影片放映后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作为国内首部女性公路电影,影片讲述了三位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都市女性,面对着各自的生活压力人生困惑,在经历了内心痛苦挣扎情感纠葛之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出走”,各自踏上旅程,并在途中不期而遇,共同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人生洗礼和情感历程。她们通过相逢、相识,进而变得相知、相惜,用一段旅行和冒险重新认识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并对婚姻、家庭、理想及人生有了全新的认知。当她们带着凯旋的姿态再次回归各自生活的时候,更加懂得了爱与自由真实意义……

  《出走的娜拉》联合了内陆及台湾两岸多位优秀演员共同出演。台湾美女演员徐洁儿、内地新生青年演员姜尘、实力派资深演员苗苗及石凉等优秀演员,在影片中都有十分出色表现

  影片的编剧及导演是两位80后暖男,而这部《出走的娜拉》也是两位新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对于首次合作的这部女性主题电影,以及在影片拍摄制作过程中得到的感受收获,两位导演给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解读。内敛沉稳的张津龙导演同时担任了该片的总制片人,给人的整体感觉有些少年老成。对于制作一部电影,他坦言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明确自己对待电影的态度。作为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摄影师,张导表示,从摄影师到导演的转型,算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挑战!而早年的人生经历,也为自己如今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另一位导演王鹏,同时也是影片的编剧,性格则显得开朗风趣,感觉更具文艺气息。作为同样从业多年的昔日编剧,王导更注重故事内容角色定位,同时对影片的质感把控也更加细腻。在创作及拍摄过程中,王导表示,虽然自己与张导的个性截然不同,但两人的合作却十分默契总体而言算是心有灵犀。而作为影片的文学顾问,常馨月认为《出走的娜拉》用男性导演的视角讲述女性的故事,使影片具有了更加独特气质

  关于影片的创作初衷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两位导演给出的答案不谋而合。他们都是在各自真实生活的感染启发下,萌生了创作女性电影的念头。两位导演觉得当社会广大女性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人生难题,并逐渐演变成一些社会问题,诸如婚姻、家庭、就业、养老……为女性拍一部电影很有必要,也很有社会意义。女性需要关注,更需要被理解。女性不仅要拥有自己的家庭地位,更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女性除了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更要有充分的自我认知。女性要懂得爱别人,更要懂得爱自己。当今世界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男权社会,更多的男性占据着家庭及社会的主导地位,女性则拥有相对较少的发言权。当她们陷入人生困境遭遇人生逆境的时候,更多的女性选择了隐忍,她们无处倾诉,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更不会进行理智抗争。我们需要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让更多女性拥有强大的思想和无畏心灵,敢于追求自己的信仰梦想努力争取精神独立灵魂的自由剧中的三位女性选择用“出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追寻梦想和真实自我的同时,也救赎了彼此,影响了他人。出走,并不是堕落和逃避,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和更好的去爱……

  影片展映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主创团队更为现场嘉宾及影迷准备精美礼品以示感谢。广大影迷、嘉宾对影片及主创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许。并向两位新人导演送上了祝福相信不久的将来两位暖男导演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优秀,更具现实意义的好作品

  《出走的娜拉》影评(二):影片中璐璐的角色引发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恐婚……

  随着时代的推进,我们越来越走向一个通往精神化的年代,怎么说呢,从我们最近热门软件就可以看得出来,人们越来越承认影像带来的心灵寄托,于是猫眼,格瓦拉出现了,我们越来越相信信息共享了,于是乐视,爱奇艺,甚至实物的共享ofo出现了,我们走向了手机传媒一族,更相信平台化了,于是雷军带着他的小米生态链上市了,而正因为有了这些的存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我在淘票票买了电影票,于是《出走的娜拉》呈现在眼前了……

  老实说,这类题材的电影并不多见,虽然略带青涩,却不得不说,呈现了很多的热门与引人深思话题,比如三个女主之一的璐璐。

  看了电影,也引发了我的深度深思与共鸣,90后,热爱放纵不羁,想活出自我,恐惧结婚之后给生命带来的所有牵绊束缚,甚至就算是不得不走向结婚一族,身边的朋友依然会选择丁克,又或者离婚。。。。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恐婚这样的想法

  暂且听我讲几个故事。

  1. 我一个闺蜜,姑且暂时叫做A,小A,高中上的重点,在那个岁数,早恋于父母而言,是要天诛地灭的,于是小A的初恋男友理所当然的扼杀在了摇篮中,那个年代和花一样年纪,她,是在恐怖中度过的;好不容易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身边长辈又说,上大学不要着急找男友,未来还不知道会不会在一个城市,于是乖巧如小A放弃了一切优质资源选择坚信长辈;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合理的找了一个外企工作,家里很满意,于是开始催促小A结婚,可是外企又严格规定,不能发生办公室恋情更何况,好的男同事早就在大学的时候被其他女孩子眼光的定了下来,优质可选的资源真的太少太少,本以为毕业后的社会是广博的,却不想圈子确是越来越小,根本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他,最后相亲三个月领证,一年之后换来另一个证—离婚证。再见小A的时候,小A是憔悴的,但也是坚定的,她不再愿意活成别人眼中完美样子,更愿意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强求不勉强拿得起放得下。

  2. 另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小B,高中的时候是个有名富二代,生活优越,就算是不爱学习,依然可以上国外数一数二的大学,大学的时候太爱玩也被保护的太好,于是处了一个同样家境良好且爱玩儿的男孩子,就草草结婚了,但是毕竟太年幼,都没过了爱玩儿的年纪,新鲜感一过,一拍两散,最终两个人可以预料的走向了分手道路。年纪轻轻就变成了离异女孩子,家里再也不愿意选择纵容,痛定思痛,把她从国外带回国,女孩也觉得不知所措,终于认识了一个大自己十岁的北京男人,筒子楼,二手车,想也没想又准备嫁给他,家里觉得自己孩子虽然娇气,但毕竟离过婚,也不愿意挑剔,毕竟男生也是北京本地人,于是自己降低了层面,就这样让女儿嫁给了他,而女方父母也不愿意再娇惯自己孩子,让小B跟着老公一起住进了50平米的筒子楼,撤走保姆,让她踏踏实相夫教子,而时间一长,问题自然暴露了,男方当初跟小B在一起本来就是图她家的条件,于是娶到手后,各种撒懒,赌博,不务正事,辞掉工作,跟女方父母开口要钱,激动的时候,喝点儿小酒骂人也是常有的事。小B终于受不了,带着2岁的小孩再一次选择离婚,可是小B的父母这次再也没有站在她这里,而是截断了她的所有生活开销,她只好每天跟朋友借钱为生,朋友知道后都不胜唏嘘

  3. 小c,同是富家女,自小不愁吃饭,无论吃穿用度,家里都会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导致小c一直被保护的很好,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工作后认识了同行业的一个非常帅气男孩子,他疼她,呵护她,无论她带他出席多少场合,见多少朋友,他总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小c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女儿开心,更是给了他们最好的支持,房,车,只要他们想要无不满足,最终的结果是结婚后发现男方并不单纯,卷了一半财产牵起了前女友的手。

  看了这么多故事,我们不由得扪心自问,到底问题出现在了我们自己身上,还是社会?转头来看璐璐的问题。

  1. 从璐璐自身上来看,他从小父母离异,被父亲一手带大,原生态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来说,离异后如果没有孩子好的引导,孩子也会通常倾向于没有安全感并且不愿意相信婚姻,璐璐正是如此,明明有了一个很爱的未婚夫,却不敢走向婚姻的仪式,正是因为她心中的不安与不确定

  2. 从社会现象来说,当今社会的我们真的太快太轻浮了,喜欢享受,逃避,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我们总是许诺彼此太轻易,到头来,什么都没想好,就在一个自认为浪漫日子草草领了证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占少数。所有从这方面来看,这不是璐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个共有的疑虑,过去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的节奏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3. 当代年轻人总是在追求自我,却没有想好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剧中的璐璐喜欢唱歌,拒绝传统工作,看似好像是工作的要求过于苛刻,总是追求家庭的完整性,但实际上,所以反衬出来的问题都来自于她自己的不安定性,如果璐璐真的想好自己要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使之成为职业,再用成熟的想法来说服父亲甚至于投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放大的问题,总来自于我们的性格于不克服,问题可怕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要做的只是面对它,然后想着如何去转化,使之由败转胜也不是不可以的。

  4. 不相信不自信,于是变的不勇敢。我们总是不愿在再轻易相信一个人,因为受了伤,受过伤,所以知道很痛,又或者看到别人受伤,于是惧怕受伤,人心总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出来的,总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越来越等不起的就是这份时间,那么问题来了,看了璐璐的故事和上面的几个故事,你们对婚姻又是怎么看的呢?接下来,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出走的娜拉》影评(三):《出走的娜拉》: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星球,自由不是别人给的

  随着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扩容,新兴的影视传媒公司雨后春笋崛起,然而持续有作品支撑的影视公司其实并不多。从2016年、2017年市场的逐步转折即可看出,影视作品向纵深层次发展,既要做到一贯的坚持,又要逐步创新才能跟上这个快速发展行业的节奏。

  北京影青文化传媒正是受益于影视行业的扩容并且有作品持续生产一家新兴影视公司。该公司近几年活跃于影视圈,其公司掌舵的两位80后新锐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格外亲和,尤其是兼任编剧的王鹏导演,一头奶奶白色头发,被问道是特地挑染的还是少年白发,他笑称是“拍电影给急的”。提及影青文化传媒新的一年的拍摄计划,两位导演更多的是希望推动中国电影工业进程,踏踏实实拍出更多精彩作品,拥有真正感动人心的力量

  近期,影青传媒将推出中国首部女性公路电影,也是两位青年导演张津龙x王鹏联合执导的院线处女作,该片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都市女性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在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情感纠结之后,三个女人各自踏上旅程,并在旅途中相逢、相识、相知、相惜。她们一边“行走”一边重新认识自己、证明自己,对婚姻与家庭、理想与人生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与逆境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困难,勇敢追求着自己的信仰和真实的自我,努力争取精神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

  正值第八届北京电影节期待,电影《出走的娜拉》于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首场展映活动。作为国内首部女性公路电影,兼任导演、编剧制片的两位八零后与观众映后交流时被问到的最多的是如何以男性的视角来制作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而两位创作者认为女性要改编自己的生活能量从何而来?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出走的娜拉》两位主创作了一次访谈。

  对话张津龙x王鹏

  青年导演张津龙谈到自己进入影视圈的渊源,非常具有戏剧性:16岁北漂的他因为性格热情,在一次导演选角时误把此“小张”当作是关系户小张,请他扮演了自己作品中的一个角色。事后正牌“小张”回到岗位想要争回角色,而彼时的还是新人的张津龙已受到导演的高度认可,非此“小张”不可。虽是一名客串小配角台词戏份不多,但张津龙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深得导演赞赏。也在此次以后,张津龙给导演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毫不知情的“小张”踏进了演艺圈。之后,他开始大量观影、热爱上影视行业,希望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当中,立志成为影视创作者

  直到2008年,张津龙导演在大量看片之余,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开始攻读新闻学专业,随后其作品在“九分钟电影大赛”中颇受肯定。至此,北漂多年的张津龙导演在传媒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好导演,必须是好编剧”

  与张津龙导演的偶然加入影视圈不同,他的搭档王鹏导演从小以拍摄电影为志向:1997年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大规模上映,从此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美国电影大片”的震撼,这部电影对中学时期的王鹏影响颇深,彼时《泰坦尼克号》中真挚的人物情感以及视觉特效都深深地触动了他,这也是他立志成为一个电影人的起点。随后在求学过程中,王鹏也努力将自己的志愿向兴趣爱好方面靠拢,大学就读于影视编导专业。先后从制片助理到导演助理,再到统筹助理、执行助理,最终历练为一名编剧。

  王鹏虽然已经有院线的导演的作品了,但一直强调自己目前只是一名编剧。在王鹏看来,好的导演,首先要是一名好编剧,而在中国电影特殊的大环境之下,好的导演,调度能力都极强,更是一名好的制片人。

  “不只演员要有信念感,导演编剧更应该有”

  记者:前阵子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中抛出这样一句话:“一点信念感都没有。”那么作为观众以及影视行业的其他岗位工作者,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信念感”呢?

  张津龙:不管是演员还是编剧、导演、制片人,哪怕是灯光师、化妆师,都应该有一个对职业起码的庄严感。演员,做好演员应该做的。导演,做好导演应该做的。当然,想要真正做好任何一个职业,其实都挺不容易,都不简单,真正做的佼佼者少之又少。做为演员来说,我觉得章子怡所说的“信念感”是指真正的投入到一个角色当中,将自己全身心的置身于戏剧的世界中,去真正理解这个角色,然后用自己的表演方式将这个角色表达出来。而作为导演而言呢?首先,导演要真正理解自己作品中的所有角色,然后内心有一个预期,演员怎么样的表现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甚至是超出了自己预期的,最后呈现到影像之中。导演比演员更复杂在于,要调度全体人员,还要理解每一个角色,并将故事的内核呈现到观众面前。

  记者:对于即将上映的作品《出走的拉娜》,当初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王鹏:更希望帮助中国女性一同成长吧,其实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挺压抑的,负担和压力都非常重,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所有女性朋友都能通过影片找寻自我,那么我们电影就有了意义。

  记者:两位男性导演与编剧创作《出走的娜拉》的初衷是怎样的?

  王鹏:在创作之初,想法比较单纯,而在拍摄的过程中,反而有更多的感悟。如今的都市女性,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其实都有自身的问题与困境。《出走的娜拉》里所讲述的三个年纪的女性,其实三个女性又有点像同一个人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在当下社会中,其实并没有解放女性,至多只能是女性从囚禁得到了释放,这与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有距离。《出走的娜拉》想要给出的正是妇女的选择权与自主权,并不是呼吁群体的出走,而是希望她们不要隐忍,有更多唤醒自我意识的权力。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克·费里尼的电影多年来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谈起费里尼的电影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人和梦境。费里尼有句名言:“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未知的星球。”而在张津龙与王鹏联合导演的电影《出走的娜拉》中,更能感受到影片主人翁的“出走”并不是逃离一个物理的空间,更不是逃离目前的一个社会交集圈子,更是在择业、婚姻中的自主选择,女人应该做自己的主,自由是自己给自己的,人的自由真的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的。别人给的,都是施舍,自己创造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出走的娜拉》联合了大陆及台湾两岸多位优秀演员共同出演,包括台湾美女演员徐洁儿、内地新生代青年演员姜尘、资深演员苗苗及石凉等,将于5月18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出走的娜拉》影评(四):北影节访谈 男性导演演绎女性故事: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青年导演张津龙、王鹏人物传记

  题记: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近日公布了展映片单,《出走的娜拉》成功入选“中国故事”展映单元,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了首场公开展映。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出走的娜拉》的两位青年导演兼编剧张津龙、王鹏。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张津龙、王鹏两位电影人十多年的影视人生和创业之路,俨然是草根出身、不畏艰难困苦,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来实现电影梦的80后这代人的一个缩影,堪比一部精彩绝伦却极度虐心的励志剧。

  张津龙和王鹏都是来自山东威海的东北人,和无数进入大城市的小城青年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是迫于生计,更不是向往灯红酒绿的生活才选择进入影视圈,而是机缘巧合下将对电影的热爱深植于心,选择了影视之路,终其一生为自己的挚爱和理想奉献。张津龙说,从他17岁开始就立志要当导演,而且拍电影、拍好的励志电影已经变成他深入血液和骨髓的一种执念,令人欣慰的是十五年后的今天,他终于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长片电影《出走的娜拉》。王鹏则是影视科班出身,从小以拍摄电影为志向,一部《泰塔尼克号》真挚的人物情感及视觉特效触动了他的心,从此义无反顾的走上影视之路。

《出走的娜拉》导演&编剧 张津龙(左)王鹏(右),拍摄于影青传媒公司

  张津龙和王鹏这对“海尔”兄弟谈起他们俩的合作也颇有意思,津龙创办的影青公司招聘编剧,两人在招聘面试时越谈越投机,甚至忘记了后面的面试,最后应聘者谈成了合伙人,面试考官变成了志同道合、同一战线的战友。

  我第一次踏进张导公司,他们正在召开《出走的娜拉》宣发计划会,会议室围了满满一桌人,张导看上去是里面最年轻的,简单的相互介绍,才知道他们都是来自影视行业链上有资历的人。这是我第一次暗自思忖这个年轻人的聚能能力。时值《出走的娜拉》后期制作阶段,他显得很疲惫,却仍然礼貌有加、毕恭毕敬,和我接触的很多影视从业者谈笑风生、自来熟不一样,他略带羞涩,谈话始终不能深入。随着后来我们一来二去的接触,慢慢的发现,他的口头禅是“没事,肯定有办法”,苦涩中更多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张导说他对拍摄有种迷之诱惑,当初为了学习拍摄,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做过自由摄影师、剧照师、纪实摄影师,自己一年半里丢了十辆自行车,冲动下拿起机子拍摄了短片《偷自行车的人》;2015年参加第六届九分钟电影锦标赛,10万资金3天时间,不休不眠完成了短片《手》,并得到评委会的高度认可。瞬间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做电影的料。他的公司靠拍摄企业宣传片维持,参与过一些网大的制作,可他的心一直在院线电影、在励志电影,在当时合伙人的煽动下,开始筹备院线电影。没想到从一名导演到出品公司老总,从一个作者到制片人,仿佛进入了宇宙的黑洞,被黑暗吞噬,没有时间。其实刚开始,像大多数人一样,张导也单纯的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银幕上把自己脑中的、笔下的故事变成精彩的视觉影像,就坐等掌声和金钱,剩下的只有鲜花和掌声。没想到实际情况却天壤之别,由于合作伙伴思想不统一,不欢而散;以诚相待的团队主创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还被所谓的大陆及港台资深电影人,骗吃骗喝骗资源,到头来自己一身负债,输的彻彻底底。七尺男儿,在华灯初上的北京街头一个人抱头痛哭,没有告诉家人,没有自暴自弃,在爱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陪伴下毅然而然的挺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并还上了所有欠债。他说前段时间看到了茅侃侃和胡波自杀的新闻,他感同身受,他说他能理解那种绝望,但是看不起他们认怂的结果,大丈夫能屈能伸,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他也需要排解压力,从《出走的娜拉》拍摄开始,压力太大,不喜欢抽烟的他却又捡起了烟头,但他抽烟的时候一定会躲开不吸烟的人,并说等片子落停后,一定戒烟。

  即使面对这种困难,张导却从没有退缩,并抱着偏向险山行的决心和更成熟的经验,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拍电影。他说他忘不了《天堂电影院》给他的震撼,光影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可以实现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任何事情,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首音乐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他也坚定了要拍摄励志电影的这条路,他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拍摄十部经典励志电影,他要用他的电影告诉人们,未来是美好的,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有些人天生就是为创业而生的,怀着一份梦想,凭着一身肝胆和直觉,勇往直前。他说创业这些年他时常陷入绝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最后都是凭着坚持和机智,总结经验、抓住机会、走出困境,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卖座的电影就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艺术品,从前期筹备、拍摄、制作,到后期传宣、发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身为《出走的娜拉》制片人的张津龙经历了太多的困境炎凉,寻找投资方所吃的闭门羹数不胜数,但他的微信朋友圈里,能看到“难也要坚持”“除了坚持我还能怎样”,但更多的却是“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我们的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种拼搏向上的话语。他戏说,一进公司的大门,玻璃门两侧贴的都是习总书记的海报,进门后一楼大厅正前方贴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标语,在这样向上的环境里,无处不在的斗志昂扬,他有什么可以倦怠和抱怨的,除了撸起袖子,剩下的只有百折不挠,努力向前。

《出走的娜拉》拍摄期间工作照

  《出走的娜拉》从2016年开始筹备,剧本历经3个月时间、4稿打磨。在亲友“众筹”下募集齐了拍摄资金,2017年8月开机,在威海拍摄了近二十天,最终2018年3月拿到公映许可证。目前正在筹备院线上映。

  《出走的娜拉》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经历了内心情感纠葛之后,各自踏上旅程,在旅程中相逢、相知。通过公路上一连串的遭遇,重新认识自己,对婚姻与家庭、理想与人生重新定位,勇敢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真实的自我。

《出走的娜拉》拍摄期间工作照

  和许多人一样,我好奇为什么两个年轻男性拍摄了一部纯女性电影,身为导演兼编剧的王鹏说,影片里“自己是老公的陪睡保姆”这句话出自他的老婆,他老婆曾就这个问题埋怨过他。他认为女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但当今社会还是在无形中有一股力量禁锢了她们的思考和选择。在他看完《时时刻刻》后,就一直想拍一部反应现代都市人心理、情感、处境和存在感的东西。王鹏曾在中影工作过几年,那段时间昏天黑地的看过无数剧本,吸收了很多创意,磨炼了编剧技巧。这些年,他编剧了多部网大、电视剧,即使工作再忙,他还是保持着两天一部电影的阅片量。国内外大电影节获奖的作品他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部看过。《出走的娜拉》是他编剧的第二部院线电影作品,在《出走的娜拉》看片会上,有人称赞编剧的用心良苦,奶奶灰头发的他则笑称“头发就这么白的”。

  我很喜欢听王导聊经典电影,发现他只要聊到一部电影,就会打开话匣子,特别是反应人文思想的电影,他会给你滔滔不绝的分析每个角色的人设,他说他最喜欢法国先锋派电影、新浪潮电影。他会对毕赣的艺术才华竖起大拇指,也啧啧的感叹妮可基德曼贵为影后还是会为了角色全裸出境。王导已经成为我个人的观影指南,他说好的电影我一定会去看。

  得知《出走的娜拉》入选北京电影节展映单元,两位导演兴奋而淡定,他们说想想这一年半的历程,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涌上心头,“很难,真的难”这是张津龙反反复复在表达的一句话,“可是再难我也会坚持下去”。拍电影和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俩说“地利、人和”他们尽到了最大努力,“天时”有点遗憾,拍摄期间一直下雨,不然拍摄出来的效果更美。

《出走的娜拉》拍摄期间工作照

  他们感谢一路上朋友亲人的帮助和支持。在他们最迷茫,最迷失的时候,著名演员郝蕾给了他们鼓励,帮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演员,告诉他们没有1,永远不会有10;另一个特别要感谢的是位圈外人于泳老师,于老师在影片创作期间除了给了他们很多启发还在精神上给予了莫大支持,让他们终生难忘。他们特别感谢北京国际电影节为青年导演提供的展示平台,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影片的展映筹备中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说到未来作品的筹备,张导说,他更深刻的理解了电影是商品这个属性,当初懵懵懂懂闯进来,现在更加懂得尊重观众、尊重投资人,此外,前期的筹备工作要充足,不要急于求成,要把发行出口、商务合作等全部解决掉再开始行动,最后,永远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断的学习,提高认知,精进技术。

  张导说,希望未来他的公司能够正规走上电影制片公司的道路,最理想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只出励志电影。自信人生二百年!

  写到这里,除了祝福还能说什么呢!

  期待张津龙、王鹏导演处女作《出走的娜拉》上映!

《出走的娜拉》海报

  编辑:Sharon

  《出走的娜拉》影评(五):《出走的娜拉》定档6.23 北影节展映影片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国内首部女性公路文艺电影《出走的娜拉》将于6月23日上映。影片由新锐导演张津龙、王鹏执导,徐洁儿、姜尘、苗苗、石凉、倪新宇、李京沐等联袂出演。

  《出走的娜拉》定档海报

  入围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

  《出走的娜拉》入围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该片讲述了三位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都市女性,面对着各自的生活压力和人生困惑,在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情感纠葛之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出走”,并在途中不期而遇,共同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人生历程。重新认识自己、证明自己,并对婚姻、家庭、理想及人生有了全新的认知。当她们凯旋回归时,更加懂得了爱与自由的意义。

  2018年4月16日,《出走的娜拉》北影节展映主创见面会

  首部女性公路题材备受期待

  作为首部女性公路题材电影,影片一经曝光,其新鲜的题材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本片以关注女性的“心路历程”“自我超越”为根本,用主人公在路上的遭遇和人物内心的转变来推动剧情发展,透视出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痛并快乐着”的寻求,处处体现着鲜活的生活印记。

  《出走的娜拉》剧照

  男性导演演绎女性故事引发共鸣

  本片的联合导演兼编剧张津龙、王鹏,坦白承认他们都是在各自真实生活感染和启迪下,萌生创作女性电影的想法。影片中有很多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希望唤醒女性,让更多女性拥有强大的思想和无畏的心灵,敢于追求自己的信仰与理想;他们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真正的关心女性,耐心的倾听她们的诉求和愿望,协助她们成为独立自主、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鲜亮女性。

  《出走的娜拉》拍摄期间工作照

  电影《出走的娜拉》由北京影青文化传媒***出品,北京萦梦文化传媒***、威海市希源文化传媒***、星巨牛娱乐传媒(北京)***、福建省鸿鹏影视文化传媒***联合出品。

  三位不同年龄的女性,如何用“出走”实现自我救赎,6月23日,让我们一起为爱前进。

  闪送彩蛋(点击链接收获更多精彩)!

  https://v.qq.com/x/page/s0678xkn4yn.html,(腾讯视频)

  http://www.miaopai.com/show/ClACVeV-y41tHXwVKnCGWpXfv45D1ntP9VlIzg__.htm,(秒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出走的娜拉》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