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的影评10篇
日期:2022-04-06 03:0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的影评10篇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是一部由卡米尔·狄拉玛执导,艾德·斯克林 / 雷·史蒂文森 / 洛安·沙巴诺尔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一):硬汉的传承,新旧弗兰克

  早在《玩命速递4》上映之前,弗兰克演员更换这个话题就倍受关注,“没有杰森玩命速递是否还有看点”“艾德跟杰森谁更适合弗兰克”等等话题也是引起了广大关注《玩命速递4》的观众们的讨论。

  如今,《玩命速递4》已经上映,新版的弗兰克也完全展现在我们的眼球,究竟杰森与艾德所饰演的弗兰克谁更精彩,两者又有哪些差别我们也可以更理智更有根据的去进行对比,进行讨论。

  前三部中,杰森斯坦森光头硬汉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所扮演的弗兰克英勇霸气,并且带有柔情。外表看似冷酷,实则内心善良,对敌人时好不留情,一招制敌,不给任何机会。虽不是心怀天下,已拯救苍生为己任的大圣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有着理智的判断。不喜欢为自己惹麻烦的弗兰克轻易的被莱用数百被抓人质的理由说服,帮助莱与其父亲的黑手党势力斗争。杰森塑造的这个完美将硬汉与柔情相结合的形象吸引着银幕前的我们。

  新作中,弗兰克由艾德斯克林饰演。年轻的艾德所饰演的弗兰克与杰森相比,虽然缺少了成熟与沧桑,却多了更多的青春活力。艾德所扮演的弗兰克更加的帅气,更加的富有魅力。眉宇间暗藏的霸气也标识着这个男人并不简单,不得不说,艾德斯克林很适合年轻弗兰克这个角色。

  杰森的弗兰克成熟稳重但是在感情方面却显得有些被动,第一部中是莱单方面示好,杰森只是被动接受,第二部更是拒绝了奥黛娜的表白。第三部中则是完全被瓦伦蒂娜主导节奏。与之相比,艾德饰演的弗兰克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对待感情更加主动,再加上本作中美女又多的缘故,给人一种花花公子的感觉。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二):加长版奥迪宣传片和男主演Ed开挂的人生

  致命快递系列的口碑不必再说,这是该系列第一部没有杰森斯坦森的电影,因为杰森开口的片酬太高,据说是1100万美元,欧罗巴公司受不了直接换了人。新人Ed Skrein 首次出演。这部戏不是本系列的续集,而是完完全全新的故事,新的人物设定。目前看来票房不错,应该会有续集。

  虽然我没有查到奥迪到底给这部电影赞助了多少广告费,但是我相信一定不菲。电影从开场就给了S8(A8运动版)从车头到车屁股的性感大特写,然后在全片中用不同场景展现S8的内饰、天窗、车门、大灯,并通过一系列飞车、碰撞,展现了S8超强的性能,追飞机甩警车什么的都是小意思,车技过人的主角用车屁股在消防栓上一个猛蹭,巧妙蹭掉了四个消防栓出水口的栓门,溅起瀑布般的水花,哦对了,导演忘了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不足30平米的广场上会有四个环绕的消防栓了,but没有关系,我们是来开车的不是来看电影的。

  下面我要重点聊聊演快递的这个演员,Ed Skrein. 出于好奇去IMDb上看了他的资料,然后就彻底服了,帅哥不仅长得帅,简直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人生啊。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三):其实就是个高鼻深目的港片

  这是一部企图表现法国风情、法式故事的电影,主要在摩纳哥和法国尼斯取经,不幸的是除了风景之外完全没有法国味道。影片对白几乎全部都是英文——听起来像是中国人写的英文台词——生硬、做作,请了个有点面熟的美国演员,企图装得很像好莱坞的样子。

  本片情节僵硬不合情理。男主角本身是个黑车(专车)司机,笔者看不懂起初和几个妹子还不熟的时候为何要为了那点钱出生入死,赚的钱目测根本不够其可预测的成本(片中至少损失一部S8,另一部也需要不小的修理开支)。帮派对几个反叛的姑娘应该很熟悉,既然被原帮派挟持,毫无道理依旧带着金色假发发,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是符合港片导演品味的吧。

  通篇无非由奥迪露骨地展示S8汽车的诸多功能和自动驾驶等功能,大战各种廉价的法国或摩纳哥警车,另外搞不懂主角在驾驶这样一部自动档性能车的时候为何需要经常换档,难道不是一开始逃跑时就挂在S档上吗?片子里展示各种苹果手机和平板,实际上这几样苹果产品已经比较普及,难说得上新鲜,特写多了反而很low的样子。

  打斗大概是这部片子唯一算得上比较好的地方——如果非要找个该片的亮点的话,毕竟洋人身高马大,在碧海蓝天之间或在逼仄空间打几架都能体现武术指导的智慧。另外,本片在99%的时间里都没有必要用3D展示,不知道上IMAX是不是只是为了多赚钱而已。

  综上所述,该片就是企图借着此前《TAXI》的好评来混点票房,其实就是个用洋外观包装的港片。在和《007:幽灵党》同时上映时应该毫无质感优势。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四):快递员版的007

  刚刚看完了007的幽灵党,又迎来了第二代快递员版007.---玩命速递--重启之战。新一代快递员版007艾德。斯克林,比第一代更年轻、更高、更帅,国内的小鲜肉与之相比都成了渣,身手方面敏捷过之,刚猛稍有不足。这第四集玩命速递,据说其实是前传,这也很好地匹配了主演更年轻。

  所有的玩命速递都有一个第二男主角,那就是酷车。本部电影的酷车是奥迪S8。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飙车只是小儿科,撞消火栓,追赶飞机,穿越玻璃幕墙,都是毫发无损!

  与帅哥酷车搭配的当然还有美女,不止一个,而是四个。四个美女既能秋菊冬梅,各擅胜场,也能金发黑裙,一模一样。最终重要的,这些美女其实智商奇高,将俄罗斯黑帮和主角酷哥和他的酷爹,玩弄于手心之间。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五):老司机带带我

  开头是俄罗斯黑帮与受压榨的女主角,这让我预感到接下来的整个故事氛围想必会是非常凝重压抑的。结果男主角一登场我的猜想就被证明不成立了。他本人倒没什么,忧郁的眼神、稀虚的胡渣子、神乎其技的拳法,真正屌的是他那辆车。奥迪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有,还是双钻的。本片这个汽车广告的植入,粗暴到让人不免怀疑导演是在故意放大这种由广告带来的违和感以制造蠢萌的笑点(就像《万万没想到》等网络剧做的那样),貌似纯粹的汽车商业广告在展示汽车方面用的力道都不如本片猛。

  男主角作为一个非常讲原则的老司机,最大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被女主角和他老爸溜了一整集。听说本片饰演弗兰克的艾德斯克林为了这么部电影而推了《权力的游戏》,我真想抽死他。追剧最反感中途换演员了,特别是我对艾德斯克林演的达里奥还颇有好感。他恐怕也是瞅准了本系列重启这个机会,想趁机一跃当上系列电影的男主角。经典电影系列的成功重启确实可能让演员一炮走红,比如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但在好莱坞商业片越玩越大的当下,依靠欧罗巴这家实力不算特别雄厚的法国公司想让自己成为杰森斯坦森第二恐怕没那么容易。我倒觉得如果艾德斯克林不是这么急着想拥有自己主演的电影系列,而是潜心再演两年电视剧,没准能赶上下一次007换演员。当然,如果艾德斯克林碰到的007剧本是像今年《幽灵党》这个水平的,那他的星路估计得比现在更黯淡。我对本片的全部好感都来自同期那部007电影的衬托。两部电影有个共同点,就是最值得一看的都是法国美女。

  整个故事基本上都是安娜弄的大新闻,她身上有点蛇蝎美人的感觉,最后好姐妹都被连累死,弗兰克以及男主角弗二代这爷儿俩、俄罗斯黑帮分子们全都被她耍得团团转。如果最后关头她突然露出狰狞面目连主角一起干掉了我也不会觉得意外。但最后还是让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而且还散尽千金,表明她虽然杀人、防火、绑票、下毒、骗炮、盗别人网银,但她还是个不贪财的好姑娘。果然是样子好看就都能被原谅。就像吕克贝松一直不遗余力的用他出品的电影黑自己国家的治安状况,但同时又不忘了展现她的美好风光,所以就算一路上除了血光就是硝烟,这些电影仍然成了法国风光的极佳宣传片。比起没节操的汽车广告片,作为法国旅游宣传片的这一重身份还是很能让本片挺直腰板的。

  开车偷运几个长腿美女逃跑、中途有长腿美女死于非命、男主角性格模糊、女汉子威武雄壮能顶半边天、都是拍到第四部然后换男主并重启,这么说起来,其实本片跟上半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也有点像。动作片有不同的风格,有“糙”的,典型代表是《疯狂的麦克斯》;有“绚”的,典型代表是《复仇者》以及类似的带点科幻元素的动作片;还有“巧”的,典型代表嘛,可能有人想说《加勒比海带》或者成龙的功夫片,但我想说的其实是《猫和老鼠》。本片毫无疑问也归属于第三类,当然前两类的风格它多少也沾一点,不过动作设计上还是以小巧精致为主(同样的,前两类的电影业不可能完全没有“巧”的成分)。本片中最能体现这种“巧”的我觉得有两个地方,一是那场“抽屉大战”,还有就是开车钻登机通道。这种动作设计像我这种对细节严谨性要求不高的观众是最爱看的,因为在视觉呈现上很有趣味性,但也往往会被更严苛的观众吐槽“何必呢”,因为这种戏份常常有舍近求远、故意卖弄之嫌。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看的不就是他们在卖弄嘛,不然像猫抓老鼠,如果汤姆真的像现实中各位猫奴供养的猫主人一样步步为营、辣手无情,那还有什么好玩的(然而现在的猫奴们貌似往往也不舍得劳累自己主人的贵体让他们去抓老鼠了)。对于这一类的动作片,就把它当做是一场有西服、有豪车的马戏表演就好。每种类型的动作片在视觉表现上各有所长,无所谓孰高孰低,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你把电影拍成了汽车广告就一定会被喷。不过如上面提到的,跟好莱坞的大佬们比起来,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影业实力算是比较薄弱的,因而对赞助商妥协得多一些以换得更多资源,这方面也能理解。

  本片主角的老爸好歹也是个前特工,却像《圣斗士》里的雅典娜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绑架,除了有一段同时给两个(还是三个?)女施主开光的戏份之外,并没有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与其说他是被几个女施主绑架了,倒不如说他是同情她们的遭遇而主动帮忙,一些鬼点子说不定都是他想出来的。主角两父子都叫弗兰克,而且身份背景相似,这让我一度怀疑这个老弗兰克该不会是老版的主角吧?不过转念一想,这可能性应该不大,不然本片就不应该拍成汽车广告,而应该拍成生发水广告。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六):主角话有点多,还是太年轻了

  既然本片标题为“重启之战”,那么导演是想走不一样的路线了,毕竟主角换了。之前几部完全都是冲着杰森去的,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我是其资深影迷一个。反观本片,男主看起来就不是很能打,跟身高有关系吧,但阵容颜值摆在那,再怎么拍打个及格分总不成问题,所以关键看导演了。。。可是导演就是个坑啊!看得出男主想模仿杰森低沉简短的说话方式,嗓子是哑了,但还少了一口气,话有点多啊,听你们俩父子唠嗑也是醉了,这可不是拍《虎胆龙威6》!动作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打个及格分的。剧情是最大的硬伤,几个女人反而成了主线,男主只是听从指挥的打手。。。几个女人明目张胆,轻而易举的洗劫了两个黑帮老大,这手法,这智商,是在下输了!话说奥迪S8外观和A6L没啥区别呀,这比还是没有阿汤哥的宝马装的好!影片一大亮点是转账方式,用手划一下就是一亿美金!再划一下又是一亿美金!注意是美金哦!完全没有任何阻碍,这让我大天朝四大银行的安全系统自叹不如,神马支付宝,微信转账和这个一比简直弱爆了有没有!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七):奥迪牌英雄爆米花

  文/梦里诗书

  离开了杰森·斯坦森的《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男主艾德·斯克林的生涩与被女主牵着鼻子走的剧设显然并不适应那铁血硬汉快递哥的人物形象,而昔日吕克贝松的独家编剧变成四个编剧一台戏,并没能使电影有以更好的节奏感,相反变成了一场专属奥迪车的英雄秀场。

  杰森·斯坦森与吕克贝松联手打造的《玩命速递》是令人映像深刻的,电影在飙车角逐中呼之欲出的是一个身手淋漓的孤胆英雄,而《重启之战》伊始的反派登场虽能抓人眼球,但并没能在随后引人入胜,相反男主的登场沿用了《玩命速递》中杰森·斯坦森的老梗,一场快递哥大战偷车小混混的战斗已然不具何吸引力,其后男主更是处处被女主牵着鼻子走,俨然变成了一个不具任何人物特征的打手,这与昔日杰森·斯坦森出色的人物形象形成了好坏立断的鲜明对比,那么,谁又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演?当然是那辆坚不可摧的奥迪神车。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在奥迪车广告中插播剧情的电影,《重启之战》开场便是一出360度全方位的奥迪展示秀,随后电影彰显了奥迪撞消防栓,撞车,撞门毫发无损连个漆都没掉的卓越品质,再呈现了时速赛飞机的高时速,电影从广告学的角度来说不但呈现了其无所不能的完美品质,更成功打了一个夸大产品的擦边球,将此车化作了堪比坦克的英雄存在,《重启之战》就观感言男主更像是一个车模,衬托出这部以奥迪车为绝对主角的超长广告片。

  剧情的羸弱甚可以用没有剧情来比喻,支撑全片剧情的就只是又傻又色的坑儿子老爹接连被女主绑了在被反派绑,双方都以此来要挟男主,男主也就自然随遇而安的被要挟,然后就是和女主谈爱上床,救救老爸,顺便收拾了反派,人物情感的极度匮乏,使这部作品看起来就如同一场过家家游戏般随意,好莱坞的特效品质和尚算中肯的飚车打斗成为了电影唯一的可看点,如此毫无营养的爆米花,在几天后便可为人遗忘所有,当然电影给人映像深刻的就只是“那辆奥迪神车还不错”,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一部商业片也算得是一种成功。

  本想老树开新花的《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实则只是一部老树谢了花的回炉超长广告,最后友情提醒,奥迪可买,电影桥段切勿模仿,这车真没那么神!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八):为被车撞飞的警察们点个蜡

  女主角安娜年幼时被母亲卖给皮条客(反1)在红灯区干了15年怒而反抗,联合其他3位美女策划自由之战。绑架男主父亲得到英勇的司机*1,经历了抢银行、警民追逐战、偷麻醉剂、闹酒吧、劫机游等等一系列女秀美色、男秀武力和车技的戏份,最终达到反派3人反目、得到金钱3亿+的成就。过程中牺牲嫖客*2、警察*n、警车*n、奥迪S8*1、打手*n、美女*3、反派*3。

  作为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我,观影过程中对男主颜值的欣赏以及对无尿点的剧情节奏、痛快的动作戏的享受还是非常愉悦的。期间夹杂我跟死党讨论是主角帅还是主角老爸更帅的讨论若干。

  电影中奥迪S8的存在感直逼男女主角,让人怀疑这是一部奥迪S8的大型广告片,撞人、撞车、撞墙、撞玻璃,秒杀一切堪比坦克还是高速的。因此让我在男主按下爆炸器的时候心头绞痛,心疼啊,好好一辆车说没了就没了。

  哦,电影中除了银行和酒吧之外大概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监控这种东西的,两个女人把另一个女死人拖进酒店客房是没人发现的,大摇大摆去医院装医生是可以蒙混过关的,逃亡途中是不会被监控看到的。电影里警察是吃干饭的,警察叔叔在跟奥迪S8进行了一场追逐嬉戏,阵亡了n个警察、n辆警车之后居然全面下线了,只在最终之战中露了个面。可怜无辜阵亡的警察同志们,最终结局,导致他们死亡的女主角在酒店渡假坐享财富,谁惦记着他们哦。

  哦,到处留下指纹什么的也是无所谓的,不会被通缉,结局了男女主角还是可以在阳光下光明正大的生活。

  还有,男主是没有智商的,一路上被女主角耍得团团转,最令人无语的是要把他老爹送回去,送回去又不送个安全的地方,连没有势力的女主都可以找到他老爸,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送他老爹回家不是把老爹送进虎口么,这不,又被绑架了。男主的优点就是帅、孝顺、能打。

  反派也是没有智商的,居然可以让人当面下药,啧啧。

  在结局到来之前我是这样脑洞的,作为被压迫的受害者,女主最终弄死了反派得到了自由,与反派壮烈的同归于尽,或者面对警察的追捕不愿进监狱然后自尽。然而女主最终在泳池边晒着太阳分着钱。。。再次为惨死的警察蜀黍默哀

  这么一列好像槽点也很多啊,恩。

  end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九):求解《土里土气有福气,瞧不起此物但此物却是厉害之物》是什么动物,怎么解释?

  --------

  有 的 时 候 看 那 些 料 , 真 让 人 头 疼 , 多 不 知 道 要 买 什 么 好 , 真 的 好 乱 哦 ! 那 种 心 情 相 信 输 钱 的 朋 友 可 以 感 受 得 到 的 . 加 入 高 手 交 流 Q Q 群 : 4 7 7 0 8 2 7 8 2 共 同 交 流 。 这 里 是 您 的 天 地 。

  fdsfg

  ereteg

  wererrt

  werergfdssd

  wefsdgg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影评(十):快递员加了个油

  法国的欧罗巴影业是欧洲大陆的一支奇葩,不拍欧洲影人推崇的高逼格艺术片,专攻美式特技+港式武打的低成本都市动作片,在教主吕克•贝松的统领下,自成一路,横扫全球。欧罗巴作品商业匠气十足,从不在乎深度,也不在乎自我重复,加上编剧名单里常有吕胖子的名字,他们拍续集的趋势,看多了就能条件反射般猜出来。比如《飓风营救》系列,当老特工救家人形成惯例,第三部就得开始救自己。《玩命速递》一贯是押运人自己惹上麻烦,所以这次就牵连亲人,还是两次。这老爸前情报人员出身,反应和身手也不算差,却在一部片就持平了《飓风营救》中女儿三部曲的被绑纪录,要不是欧罗巴很少来结局意外这一套,真怀疑他才是幕后终极波士。

  这次的押运人换成了《冰与火之歌》扬名立万的艾德•斯克林,让很多怀念杰森•斯坦森的影迷哭天抢地。要我说,秃子年近五十,饶了他吧,多去《敢死队》当当副队长,拍几部文艺片攒点年货钱,有何不可。新人要出头,未必不是好事,也可以让系列更长寿。斯克林的角色设定有点像《007皇家赌场》的丹尼尔•克雷格,年纪较轻,技艺还比较生疏,动手时会挨打,比较狼狈,没法像前辈一样一酷到底,发现硬打不住,开始学着用手边的各种道具和环境来四两拨千斤,算是为正传的格斗风格提供了渊源,可以看到他在游艇上的肉搏,已将这招用的得心应手。

  影迷吐槽最厉害的是这部的情节,这个得承认,问题确实不小。不过他们说“情节等于没有”,我是不同意的,虽然起承转合比较随心所欲,对于一部以炫耀车技和拳脚为卖点的爆米花片也算马马虎虎。最让人没有好感的地方在于,弗兰克•马丁同学在这一部里的存在感极低,说难听一点,沦为一只被牵着鼻子四处咬人的狗,而且到最后一刻也没能挣脱缰绳。这电影不该叫《玩命速递》,它的主角是美女三剑客,为了完成复仇计划,雇佣了一个能掐架又能飙车的忠犬打手来助攻,仅此而已。甚至连屌气十足的嘴皮子他也占不到上风,他说“我不是第一次被人拿枪指了”,对方立刻回一句“但这是第一次对方会开枪”。

  预算是《玩命速递》一贯的短板,惊心动魄的飞车竞速往往需要海量金钱支撑,于是快递员总是倾向于拿车玩杂耍来掩盖毁车不够猛,比如当年秃子曾经用飞车卸炸弹。这次的新花招是开消防水龙头和开到候机大厅里,虽没什么惊喜倒也足够吸引眼球。另外,吕克•贝松是多喜欢拿汽车追飞机,《玩命速递2》用过一次,《飓风营救3》用过一次,如今还来。其实这种桥段效果并不好,因为片子成本不高,大家知道剧组没钱拍飞机坠毁的大场面,无形中削弱了悬念刺激,还不如多在飞车特技上玩点花样。

  整个片子里,快递员马丁一行除了差点让一架飞机和无辜的飞行员机毁人亡之外,还搞烂了十几辆警车和摩托车,大概又有人要抱怨草菅人命。要我说,真是大惊小怪,三观不正是欧罗巴一贯的传统了。去年的《飓风营救3》,大叔为了摆脱追捕,大马路上弄翻集装箱碾压过路车无数,又把车开进电梯里爆炸,这么一比较,间接把十几名警察送进医院,报销法国政府天文数字财产的马丁小哥,真该戴上圣人光环。

  翻拍和续集的先天劣势,在于观众会不自觉地比较。曾经拍出过好的,便不允许有差的。这部《快递员加了个油》无论比电影三部曲,还是比两季电视剧,都属于大幅度倒退,哪怕给奥迪车长脸也拍得像国产山寨版,炫耀到过犹不及,令人反感,属于失败的植入广告。好在有个前传的噱头,最起码可以解释主角的各种不专业和不靠谱,毕竟早早定下要拍新三部曲的,吕胖子还是有节操,总不至于搞得跟国产《四大名捕》似的。再说,这一部多少还是有正面意义的:开车时请不要接电话,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文/方聿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