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哪里》是一部由大卫·叶茨执导,埃迪·雷德梅恩 / 凯瑟琳·沃特斯顿 / 丹·福勒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一):打四星只是感情分。
作为一个哈迷自然不会错过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哈迷其实 把这个新的系列跟哈利波特系列其实压根联系不上,感觉毫无干系,只是那个世界的另一个故事。
最荒谬的是我有一度已经被科林洗脑了,我感觉科林也是正义的一方呢,结果紧接着他就被打回原形了,我擦,醉了,然后我也郁闷了,科林可是颜值担当,怎么可以挂,居然被戴普接棒了,我不喜欢戴普。
全片的小调剂小笑点基本都被雅各布承包了,而且都很有效果,这个角色蛮招人喜欢的,女主的存在感确实有点弱,长得也不惊艳。女二的长相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雀斑没什么好说的,Humans的Mia还来打了个酱油,那谁的小儿子那个演员我蛮喜欢。
感觉整片也就还可以吧,感觉线路还是稍微单一了一些,不过作为新系列的开篇,里面做了很多铺垫,后面慢慢展开应该会比较有趣。
跟哈利波特系列相比,还是稍微觉得这部电影在魔法的呈现上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虽然有很多神奇动物,但讲实话也没觉得有多神奇,呵呵,然后有搞那么多破坏城市的戏码,感觉跟一般的商业大片都是一个路子了,完全没有跳出来,也因为这部的设定发生在人类世界,所以跟一般的大片有点接近了,没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那么特别。
其中某一刻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魔法世界和人类世界是同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因为感觉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似乎都是发生在魔法世界,没有和人类有太多的牵扯,而这一部是发生在人类世界的,记性也是不太好,还查了一下,然后感觉似乎是说魔法世界和人类世界是同一个世界,有部分魔法世界的建筑和事物被魔法师们用了法术隐藏了起来,所以人类看不到。
魔法世界出新片,稍微想说的有点多,就这么随便写了点。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二):一场《哈利波特》的冒险在《神奇动物在哪里》谢幕
霍格沃茨有人发出求救信号,必定会有人伸出援手。——《哈利波特》“霍格沃茨是最棒的魔法学校。”——《神奇动物在哪里》火影漫画结束的时候,看到一幅漫画,鸣人看着吃拉面的路飞说:“兄弟,拖死柯南的人物就交给你了。。。。。。”当初看的时候笑了,现在看到鸣人望着路飞的背影有一点伤感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三):无聊而无趣
真的是童话世界才会有的故事。阶层壁垒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打破,雅各布阴差阳错误闯精英奥罗世界的情节跟王子巧遇灰姑娘公主邂逅打铁匠如出一辙,玛丽苏才是缓解现实阶层分离的解忧剂。最后三位衣着上乘身材瘦高的魔法师告别罐头厂胖子一幕看得人心塞,胖子从罐头厂出来那一幕更让人唏嘘,要知道现实可没有儿童书里那么天真,更不会人人都得飞来横财以实现自我,大多数贫民只能借此以慰藉然后醒来继续在罐头厂里满足温饱,当然也不会遇上美丽的金发女郎,会72变还会做精致的晚餐。这样的故事看看开心就好,我们做的应该是面对现实乐观积极向上,而不是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让我想起来前两年看疯狂动物城的不适感,那部电影里作为警察的兔子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形下仅凭个人臆想判定嫌疑人,完全背离基本的法律道德素养,作为一个三观健全都应该懂得的道理,一个执法者却一叶障目,给无辜的人妄加罪名;为了得到一些机密信息充分利用在市政府的人脉资源,这往小了说似乎没什么,往大了说就是在向儿童幼儿居多的观影群体宣扬人脉等于便捷,人脉甚至可以帮人越界,等等这些让我不仅担心看了这些情节的小孩子会在心里种下什么样的根。咳咳,扯远了。。。
或许当年穷困潦倒如今已是名作家的罗琳因自身经历,格外关照男主角雅各布,怀着美好的祝愿给了他所有想要的一切,但故事毕竟是故事,现实没有那么多幻想。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四):好大的坑
片子算一部成功的粉丝电影,但是看得出罗姨的野心,神奇动物已经预告会有五部,我想罗姨可能会用后面的四部构建一个新的魔法世界,完全不同于hp的世界。而且这个早于hp七八十年的美国魔法世界肯定不会单纯围绕着一群卖萌捣乱的小动物。从本片中来看最明显的铺垫有两个,一个是纽特的前女友(暂且这么称呼)利达莱斯特兰奇,暂时无法知道她和后来的食死徒贝拉特里斯科的丈夫(hp讲过贝拉的姓氏是从夫姓的)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就是邓校长基友格林德沃,这个毫无疑问第二部里肯定会讲到,而且可能是主线。第三点不太明显的,小雀斑说过的,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句话,以及在魔法审判说过的邓校长很喜欢纽特,这里可能也需要进一步展开。不知道这里能不能再看到霍格沃茨呢~第四点不算铺垫,但仍需解释(看过北美魔法史的请无视),就是第二赛勒姆应该从电影看得出是反巫师组织(例如小女孩很诡异的那首儿歌),但第二赛勒姆的形成呢,影片并没有讲述,这点不解释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非粉丝的友好度就会降低。另外,还有一堆很细小的伏笔,比如纽特的哥哥,邓校长的妹妹阿莲娜(默默然是否也与她有关)等等。不记得谁说过你在第一幕留下一把枪在第三幕就要有枪响(大意),在接下来的四部神奇要填的坑会非常多,希望罗姨不要让影迷们失望。
0、#神奇的动物在哪里#全新故事加完美视效, 看完陷入养嗅嗅好还是护树罗锅好的苦恼中, 最大乐趣点是寻找同#哈利波特#关联的彩蛋梗(没有想象中多,罗琳是下定决心另起炉灶了)。还没买票的小伙伴答应我一定要看imax 3d好吗!
1、Q:没看过哈利波特会不会有影响?
一段魔法史: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恩怨情仇,百度一下你一定会收获惊喜(真诚脸
2、Ezra是个好演员,壁花少年就开始喜欢的小哥哥电影里我完全没认出来。
--------------------------------------------------
一万个不想剧透所以卖安利部分结束,以下是无聊回忆向大家可以礼节性粗览跳过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与哈利波特不得不说的故事(大误
3、感谢附小组织三年级的我们去电影院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打开了我魔法世界的大门,虽然对这部电影的记忆夹杂着后排女生叽叽喳喳无止境的剧透。Anyway,9岁时候的理想是快点到11岁,奇迹会在11岁出现,我要对分院帽说:格兰芬多,我想去格兰芬多。
4、10岁那年等来了小舅舅送的1-5部哈利波特,整个寒假在裹着被子趴床上一遍一遍看魔法石、密室、阿兹卡班、火焰杯、凤凰社中度过,没有学会魔法,成功开启了近视副本。
5、12岁,我的猫头鹰大概迷路了。在麻瓜世界里认识了第一个能同我聊哈利波特的小伙伴,文具店卖起了电影火焰杯的海报和贴纸,人人都说这部开始哈利长残了,但我觉得他是全世界最帅的魔法师。
6、 初中村通网后我注册的第一个论坛是天涯,第二个是哈利波特爱好者俱乐部,虽然只能周末上网,还是抓住有限的时间去哈爱水经验,还琢磨怎么带个性签名图。那会儿同人文还没盛行,书也才出到第六部,大家只是很单纯地讨论剧情和人物,魂器还剩哪几个,邓布利多会复活吗,哪些角色能HE…现在想来当时的网络环境真是太好了…
7、花一天半看完50万字的死亡圣器,草蛇灰线的伏笔逐个爆发,荡气回肠的大战换来了最平淡幸福的结尾:“ 十九年来,哈利的伤疤再也没有疼过。一切都很好”。想到最早跟我一起讨论哈利波特的女生,我们早就失去了联系。 就这么结束了,一切都很好。
8、 2011年哈7下伦敦首映,蹲大学宿舍看红毯直播,听到现场哈迷们不停地喊: Thank you.Till the end. 跟着哈罗赫三人组一起热泪盈眶。这是最后的魔法时刻,这一段漫长的慌乱的又热血澎湃的时光, 终于摧枯拉朽 ,尘埃落地。
9、在我还不算长的人生里,哈利波特像遥远星辰一样微小却隽永的存在着,陪我从一个懵懂执拗的孩童长成为一个还算有担当明善恶的成年人。那个未知又不可思议,爱憎分明又绚烂美好,开启了我内心全部美妙的魔法世界,虽然未曾亲临,但我知道他一直都在。
10、以这部为起点,哈利与纽特·斯卡曼德正式接班,无比期待下一个15年的精彩。希望罗琳阿姨电影书籍两手抓,将魔法故事永远延续下去,想看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友谊”,小天狼星和詹姆波特的冒险,哈利德拉科儿子辈的长成,不管是前传外传还是人物番外,只要不搞平行世界或者颠覆正传剧情我都愿意义无反顾继续沉浸在魔法美梦中。
11、一个巧合又怅然的插曲:从电影院出来发现刚结束了一场雨,踩在积水尚存的地面上,想起电影最后那场让整个城市一忘皆空的倾盆大雨,或许我们也被魔法世界遗忘了。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六):久违了
看着片头执着发亮魔杖的巫师们,我心头一阵恍惚,暗道:久违了。作为一个大学前哈迷,已经有四年没有接触哈利波特系列书影,直到镜头展开到美国魔法国会我才确信,我这个麻瓜又被拽到魔法世界里了。
之所以隔膜了这么多年,和导演耶茨分不开关系,自他执导凤凰社以来,大批哈迷对影版哈利波特的评价创了新低(个人感受)。哈迷们总归要甩一个锅给谁,导演首当其冲。书版5到7的内容极多,电影怎么安排起承转合,改编难度当然很大。作为书迷,一方面我在电影里能看到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欣喜的,一方面又要抱怨情节太过琐碎,节奏太缓慢,高潮不过瘾。在神奇动物里,有些毛病延续了下来。
首先影片的内容不算少了,剧情分为丢失神奇生物(此前纽约已有神奇生物大规模杀伤性事件)--寻找神奇生物--解决神奇生物命案保守魔法界的秘密 三个部分,由五条线索穿插构成整个故事:第二塞勒姆组织(反巫师组织)的头领收养并虐待本身有魔法血统的孩子;纽约遭受不明魔法生物的袭击,事后证明是附身魔物默然者,魔法界遭受暴露于麻瓜世界的危险;纽特遗失的神奇生物,被美国魔法国会认定为杀人犯,逃脱后纽特和蒂娜一行要找到所有的神奇生物还自己一个清白;黑巫师格林德沃假扮奥罗秘密策反第二塞勒姆中被虐待的孩子克莱曼斯,企图找到并控制默然者;纽特一行的情感互动。在两个小时内塞进四五条线索本身就非常考验观众的智商,特别是还要用许多或蠢萌或震撼的神奇生物轮番刺激观众的大脑,想要理清楚这里面事件和人物的种种关系就非要两个小时神经都不放松,脑子就像玩别踩白块儿的手指在各条线索上跳来跳去。
其次对于最重要的最神秘的故事线,寻找默然者,电影的处理有点不够明白。格林德沃一直在说自己要找一个十岁的小孩,纽特之后解说被默然者附身的人不能活到十岁,观众一开始并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克莱曼斯被格林德沃刺激成默然者时,格林德沃对于默然者的态度没有特别鲜明:他到底是保护默然者,还是和他是敌人?之前他青睐的小女孩是怎么回事?观众一时间明白不过来。(差不多此刻我才有猜想:格林德沃认错了人,他笃定默然者只能十岁以下,所有假意关爱克莱曼斯,许以信任和未来,让他找出第二塞勒姆中十岁以下的有魔法天赋的孩子,他认为这种孩子就是默然者附身的对象。)
再次女主前奥罗蒂娜在前半段显得过于苦大仇深了,她妹妹调情的戏码很多,刻画她心路的就单薄,我们不知道她是个什么人格的人,我们只能猜:也许她是个很注重荣誉的人被免职所以苦闷;或许她因为和塞勒姆交手,意识到魔法界的威胁深重所以忧心?
总之神奇生物在哪里的不足可能还是因为容量太大了,而影片只有两个小时多,展开来叙事做不到,人物刻画也只好压缩,两对cp的粉红又不想丢,神奇动物必须大书,最后就有些眼花缭乱了。
吐槽:
美国魔法国会的人真少啊,不知道哪些人是立法的,哪些人是行政的,哪些人是武装,总觉得他们的都身兼数职,被一个女老大带着;
一个弥天大案,关系到魔法界的存亡,嫌疑人纽特竟然只是被押在众人面前搜出个所谓的物证就可以被认定为杀人犯了,审判呢?哈利在英国受到指控还有听证会可以参加,美国连调查都没?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七):厉害了,男主扭起来的大腚!
昨晚凌晨在寒风萧瑟中,去看了《神奇动物在哪里》的首映。不得不说你罗琳老姨,一点不像五十岁的老姨(搁家看韩剧做饭看孩子辣种),继《哈利波特》(后面简称“HP”)走上人巅,笔耕不辍,又开了一个新系列。
《神奇动物在哪里》作为一个独立的系列,与HP所构造的世界观当然也有关联。依旧是一样的半架空式魔法世界,只是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地点搬去了美国纽约。
故事大致讲述了一个会魔法的男孩子带着一箱子的神奇小怪兽,去到了纽约,不幸的是这些小怪兽跑出来了,跑出来的同时,纽约遭遇了黑暗魔法势力的破坏,于是这个男孩子就和三个小伙伴组队,在找回跑丢的小怪兽的同时,搞定了黑暗魔法势力。
这么一解读,似乎故事就没那么动人了。但你罗姨毕竟是你罗姨,想象力与构造故事的能力,成功将这样一个,和美国超人拯救世界异曲同工的故事,搬进了独具英伦味道的魔法世界。
电影很贴心地照顾到了一群人是因为HP情怀而买票的,所以你在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回扣HP的小细节,魔杖、咒语、邓布利多、麻瓜、世界第一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但到底,在引燃故人情怀的同时,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它非HP的续集,也非前传,只是一场英国巫师在美国的一次temple run和pokemon go集合体,早于哈利波特五十多年。
对于伪哈迷来说,这部电影后彻底被你罗姨圈粉,圈粉的原因是自己亲自担纲编剧的罗姨,在这部影片中塑造了四个可圈可点的人物。
可怜无辜受满脸雀斑的男主,毫无亮点傻大个有点老的女主,渴望爱情真诚勇敢的麻瓜男配,性感撩人神助攻的讨喜女配。
毫无疑问,男主的选角和演技让整部影片多了一些“少年感”,一脸的雀斑,有点怪的下巴,大黄牙,这些似乎都不会阻挡男主用他的小委屈、小眼神以及小屁屁撂倒一众单身老妹的G点。
魔法这种东西似乎天生就属于稚气未脱的少年,所以当你看着男主挥舞着他的小棍棍施展魔法的时候,一种当年看HP的感觉仿佛回来了。
尤其影片中一个情节,是男主小雀斑性感地扭动臀部,去勾引野兽好将其收入自己的箱子中。全场聚焦于男主的小屁屁,色气满满,色而不淫,反倒让人在这个情节间隙得到休憩。
说到男主随身携带的小皮箱,让人想起了西游记里把孙悟空吸了进去的大葫芦。影片中的小皮箱很聪明地做了魔法世界的延伸,这个箱子不仅可以装下无数奇珍异兽,更是男主的私人野生动物园,占地面积要多大有多大,景色要多瑰丽有多瑰丽。所以,北京五环内一套房算什么?男主直接承包全世界。
男主是这里所有小动物们的“妈妈”,当你看到他悉心照料每一只小动物,还颇具动物保护意识地侃侃而谈自己是从哪里救助了这些小可爱们的时候。内心似乎开始大喊——
“葛格,我也要做你的小宝宝。”
男主的成功演绎,却依旧无法掩盖女主人设的单调。女主同样为拥有魔法的巫师,除了会魔法,处事冷静,性格上找不到明显的讨喜之处。在整部影片中,更像是一个partner的存在,所以当你看到最后,男主与女主似乎因为捕捉小野兽变成了捕捉爱的小游戏,而互生情愫,终于get到了这整部影片的精髓——
“要想把这样的男生搞到手,就得陪他去捕兽打怪。”
男主女主这条线之外,男配女配的戏份则是让剧情大为丰富。你罗姨毕竟是你罗姨,没有美国大片的老毛病,非要在超人男主和平凡女主之间安插一条过硬的感情线,然后剧情直接从钟情跳到舌头互甩对方。
在这部影片中,颇具人文气息,浪漫色调的部分全交给了男配与女配。一个在凡人世界一无是处的麻瓜与一个从未与麻瓜交心过的女巫,一见钟情,上演了片中最动人的感情线。
俘获少女心的颜值、身材、金钱,这个胖子麻瓜一项也不占,却依旧表现出了“少年感”,只是这种“少年感”和男主不一样,它是男配表露情感时的羞涩和不舍。这些大抵在少年身上会熠熠发光的特质,在这个胖胖的身上竟也动人。
你罗姨将情感戏处理的恰到好处,没有浮躁以及过分的跳戏之感。所以,影片结尾之处,胖子麻瓜与一见钟情的女配在雨中分别时,他悬在半空中的拥抱之手,成为了全片剧情最温柔也是最美妙的收束方式。
当然影片中差强人意的地方也不少,诸如最后默然者被KO时的冲突感太弱,埋了太多未解释的线索,所以未能很完美地自圆其说,这对于奇幻或者魔幻题材的电影来说,是很致命的。
但毕竟你姨这个新坑签了五部,就打头阵来说,这部尚够了。当然,片名明明叫《神奇动物在哪里》,为什么我没过多讲动物的戏份。这个当然要留给你自己去影院感受啦,小笨蛋!
回到影片之外,除了观影那几个小时之中,高级特效和魔法情境带给观众的切肤之感,影片倒也给人带来些许回忆的空间。想想在你还是tfboys的那个年纪时,魔法学院的那几个好伙伴,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多少个无聊又干瘪的日子啊。
十几岁那时也渴望拥有一根魔杖,也想变成像哈利波特那样的少年。
可多少年后,你我还是个平凡的麻瓜。
上学、考试、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
穿梭不了时空,变不出魔法。
但坐在漆黑黑的电影院里,有那么一瞬间,好似也回到了那些年。
攒钱买一套HP的碟子,HP的周边。
少年会变老,你姨会开新坑。
但那些年,旧旧的,回不去了。
(文/王宇昆 )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八):no-maj和wizard,鸿沟有时相融有时
好像看过一个笑话说某编剧写了个平庸的剧本,电影公司老板说put some magic in it, and your script will be good。可见魔法有多神奇。而fantastic beast除了这个,还有共情力,好几点,狠狠打动了我。
*newt、kowalski、tina、queenie因为机缘凑堆:k与n初次相遇就被震碎了三观,t带着n和k去自己家q大展厨艺又让k惊掉下巴,n带着k去箱子里看魔幻世界,k跟着n去寻找神奇动物,还一起共患难…这才是特么的友谊,一起共欢笑共生死,重要时刻有过你,夫复何求!一个人经事叫独立,两个人叫扶持,三个人以上那就是终生难忘了。
*因为法律的规定,k也得和别的no-maj们一样要被消除记忆,不同的是,他某种程度上是主动的,而主动告别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其实更难。他与n、t、q离别是我的泪点。我也曾与几个人一起忘情欢笑过,随后亲手掐断了以后。
*k从雨中回过神来,表情呆若木鸡,把身子晃晃,他已经忘记跟wizard们一起的事儿了。差距就是这么明显,no-maj就是no-maj,他们重回平凡生活就是so easy,而当时wizard们脸上离别的眼泪可能都没干。
*k是多么幸运的一个no-maj,即便他都忘记了,n还当圣诞老人送钱让他开烘培坊。值得欣慰的是他家面包都长得一如神奇动物们的样子,可以理解成雁过留痕(插播吐槽:痕迹都被他拿来商业价值最大化了,真俗,怪不得是no-maj)。经历过的好事,不可能不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哪怕真没有,也会留下值得怀念的漂亮回忆。
*credence这个角色黑暗得突兀,又让我着迷。一个人不能顺应自己天性而活会有多痛苦,他就是实例。没有人正经鼓励并引导他的能量,反而用俗世规则去压抑他,以至于后来反弹成了一朵恶之花。环境太重要啦,橘生淮北则为枳。kowalski虽然是个傻逼no-maj,但他lucky啊,遇到了newt他们。credence天赋异禀,一直遇人不淑,最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草草草,悲情到不行。
o-maj和wizard就像生活里的两类人,异种碰撞多有意思,不愁没有故事说。
我读书的时候哈利波特特别火,那时我比较傻逼,别人都看的东西我不看,我不想跟他们懂一样的东西。现在我长大了,我要去补哈利波特了。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九):阔别七年了,魔法世界!
海德薇变奏曲响起来的那一刻,似乎转动了神秘事务司的时间沙漏,又回到浅青色的时光。考了好名次老妈问我要什么奖励,我想起CCTV-6播过的《阿兹卡班的囚徒》很是新鲜惊艳,就要了整套《哈利波特》。那是2009年的秋天,榕树的叶子刚刚泛黄,而小说刚完结两年。我知晓了结局,少了提心吊胆生怕主要角色死亡的苦恼。算是幸运或不幸地坦然地参观了七年魔法世界人事变迁喜乐哀惧。但和它的牵绊却在我第一次读罢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开始了。
随便抽出一本信手哪页就是哪页,佐着老妈炖的夜宵,把心和胃都填得充盈。放假趴在竹席或裹在棉被里的时候,也没了那贪玩不专的性格,总爱翻出旧日看过几十遍的情节重温。不管几次都会掉下眼泪,特别是乔治和弗雷德喝下增龄剂为了参加争霸赛,却长出满头白发满脸白须,那是他们唯一一次看到彼此老去模样。不管几次都会从中汲取力量,特别是在霍格沃兹保卫战时,熟悉的陌生的面庞都在守护盛满回忆的堡垒。不管几次都会被罗恩逗笑,不管几次都会被纳威触动。它不再是一段风景满是异趣的路,它成了我回忆的一部分。就像外婆家的桂花树,牛肉汤,还有那被屋檐隔出的四四方方的天空,就像和发小闹得难以收拾的争吵,恨不得整日几个黏成一团的亲厚,还有爬过的玉兰树。困顿时我会想起香港地铁上背着红彤彤书包努力背书的小女孩,浮躁时我会想起从车窗旁略过的诺市郊外葡萄林,我也回想起玩笑商店糖果伯爵禁林陋居,它是我的灵魂安息处加油站。没什么好恐惧的没什么好退缩的,我有他们陪着我呢,摄魂怪自有守护神兽来驱散。
而这部阔别七年之后的作品,让我更深地看了看魔法世界的模样,不一定人人都是与黑魔法对抗的英勇傲罗模样,小雀斑弓着背说话结巴,但照拂神奇动物时,全世界的阳光都像为他而生。有这样坚韧对事业热情洋溢的老师,简直像当初碰见了递上巧克力的卢平!进了他的箱子,面前一切美好不似真实只能屏住呼吸细看,这种滋味又回到心头,和当初跨入对角巷古灵阁一样,跨上扫帚凌空俯视一样,和当初一切一切都一样。这就是哈利波特系列除了爱与自由的教诲外留给我最美的东西。对未知的事物保有好奇,细细端详后充盈灵魂,永远年轻,永远生机勃勃!
看完电影和死忠聊天时,谈及大卫椰子拍得最烂的《混血王子》,好好一部心灵成长扯成美国校园爱情,小说的描写真是漂亮!“我最喜欢那句——被逼着走上角斗场和自己走上去是不同的。”“不止吧?”我略一沉吟“哈利知道,他的父母也知道,这就是世界上全部的不同!”大学之后未再回到书里,但到底有的东西是无法磨灭的,因为不是用脑子记,它在我的心里。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十):无关情怀,一首写给弱势者的歌。——再评Fantastic Beasts和Graves/Gellert 人物解析
做为今年华纳给我的第二个惊喜,仅仅两刷,FB电影对于我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娱乐本身。做为一个仅仅看过两三遍小说的半吊子HP粉,我对FB的最初期待其实真的只有情怀。然而两刷之后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Fantastic Beasts也许什么(萌)都卖了,但就是没有兜售情怀。
然而,这是一件坏事吗?并不。罗琳和导演耶兹在这个远不同于HP系列的二十年代美国舞台,用极大的包容、同情心和善意(还有野心),讲述了一个超越时代但却充满了HP核心精神的故事。
如果你在HP系列曾经为狮院哈利三人组的勇气所感动,这一段赫奇帕奇出身的主角纽特在纽约的际遇,则替整个HP世界大声的拷问了你最基本的三观:作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命和生命是等价的吗? 你是个Giver还是Taker?
男主角纽特这个人物我之前的影评里曾经说过,并不是那个时代正统巫师社会的宠儿,甚至就像被他保护的生物一样,纽特和那些惯常拿眼角看人的官僚巫师们是格格不入的。就他霍格沃兹肄业的历史来看,在赫奇帕奇里算足够离经叛道。可电影里我们看到他本人,印象中多是那双好奇的,总是充满怜悯的眼睛,以及在人际上真诚、低调、谦逊的态度。那么以此推论,当年被学院开除,多半问题并不在于他本身,而是他的那些宝贝神奇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