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电锯惊魂8:竖锯》经典影评集
日期:2018-05-05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电锯惊魂8:竖锯》经典影评集

  《电锯惊魂8:竖锯》是一部由迈克尔·斯派瑞 / 彼得·斯派瑞执导,托宾·贝尔 / 劳拉·范德沃特 / 考乐姆·吉斯·雷尼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 / 恐怖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一):借对尸还错魂的《电锯惊魂8》,经典系列的死亡通知书

  Charlie Clouser为《电锯惊魂》创作主题旋律《hello Zepp》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即使你真的不知道这个系列有多么经典,也应该在各种视频中听到过这段旋律。

  就连《法治进行时》这种板着脸介绍犯罪案件节目也算得上是《电锯惊魂》的一大粉丝,本着“公益节目随便用电影音乐原则,你经常能在节目中听到这段紧迫感十足的配乐。

  (为此我纠结了很长的时间官方要禁的系列电影,音乐却被大张旗鼓的用,哼)

  相信对于不少影迷来说,《电锯惊魂》系列是在听到“恐怖片”这三个字之后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部电影,托宾·贝尔饰演的老爷子“竖锯”也因此跻身各大恐怖电影角色天团,为其代言的诡异木偶更是不少人的心理阴影

  当年初出茅庐的温子仁肯定没有料到一部映前相貌平平的小成本恐怖片会是他一步步走向“当代恐怖电影大师”这一宝座的第一步。《电锯惊魂》在2004年以120万的微薄成本打下了全球破亿的票房成绩,一跃成为了影史上“以小搏大”的经典案例

  温子仁的作品之所以能在众多欧美血浆片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他将对于东方文化了解融入了西式恐怖电影,让悬疑与人性,让人屏住呼吸的反套路式惊吓与欧美式赤裸裸的暴力以及血浆糅合在了一起。

  现如今逐步展开蓝图的《招魂》系列电影宇宙正是在老道的气氛营造与严肃手法刺激下焕发新生的新时代《驱魔人》,逐渐上手A类超级大片经验也让他的恐怖片越来越精致,无论是剧情的推进还是摄影硬件条件,给人的感觉都离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脏乱差B级血浆片”越来越远。

  从《小丑回魂》的表现来看,这很可能成为恐怖片伴随着R级电影发展大潮而复兴的一个趋势

  于是在时隔7年重登大银幕的《电锯惊魂》正统续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就连杀人道具的设置都变得财大气粗起来,一开篇的警匪追逐戏也一下子打破了系列一直以来封闭沉闷总体基调,观众的注意力总会转移到警察如何进行调查,而不是注视“游戏”中人物面临的选择

  曾经的各种看似粗糙,但却用意十足的机关,变成了《生化危机》中的激光切割器(重口味预警)。一直以来机关的设计与受害人之间往往有着强烈讽刺式照应,而激光或是谷子堆这种,基本就服务于猎奇式的血腥设计了。(相似的环形装置,激光带来的恐惧感远不及第三部针头所带来的。)

  这正是《电锯惊魂8》表现平平甚至显得差强人意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再那么的给人以新鲜感或是撕裂式的疼痛感了。

  你很难找到当初系列中各种“自残”带来的纠结感,如果你不自残,别人就要因你而死,而不是你不自残,你自己就要死的很惨,如果所有的自残都停留在“被迫”而不是选择的前提下,那所谓的“游戏”也不过就是简单的屠杀罢了。

  从《电锯惊魂》系列臃肿的前7部就不难看出,自打竖锯老爷子领了便当之后,系列的重点从人性的救赎上越来越偏向了如何花式百出的取人性命,虽然基本内核没有过分动摇,但《电锯惊魂》也许根本就容不下这么多部的挖掘。

  没有一个独立的角色能够走出“竖锯”的阴影,成为独当一面的“惩罚者”与“教导者”。

  作为收尾的第7部,不仅收获灾难级别的9%烂番茄媒体喜爱度,就连观众评分,也一落千丈跌到了42%。

  那么第8部的表现呢?虽然对第一部进行了各种致敬,在剧情上也勉强的又和老爷子扯上关系,但不断地自我重复仍旧让这部续集在乏味的路上越走越远。(当然观众可能是憋的太久了,烂番茄的观众喜爱度居然爬上了92%)

  当然斯派瑞兄弟为了让影片有足够的吸引力巧妙的用剪辑糅合了两条时间线上故事,将竖锯的回归变成了最大的悬疑点,虽然这招不是没用过,但这种障眼法的伎俩还是为影片增加了几分合格的悬疑色彩

  结尾的20分钟也算是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致敬的基础上抛出了一连串大反转,虽然和当初让人浑身一哆嗦的反转相比,这次的反转显得有些在意料之内,但至少还是用了点儿心。可这种用心,究竟能为之后的续集留下什么呢?

  答案是“没有”。

  《电锯惊魂8》始终像一部外传电影,而且是可以无限拍下去的那种,你不知道竖锯究竟有多少崇拜者,更不会知道这位绝症老头儿当初在不露馅儿的情况下收了多少位徒弟,但你知道总会有比老爷子蠢不少的人来强行继承衣钵。

  前7部虽然各种强行续命,但好歹在最后一部回溯了最初的游戏,用各种藕断丝连的细节穿起了整个系列。而第8部则显得非常节外生枝了,对于新观众来说也许是个简易的入坑机会,但对于之后的发展,却看不到一点希望。

  如何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强行续命经典之作,这种难题可不仅仅是一线系列大片的专供,这种有一个明确灵魂人物的小成本系列也难逃此劫。一部电影中可以传承的是什么?

  究竟是人物还是概念

  如果二者可以轻易分离,那取其中一项即可,如新版《勇敢者游戏》,就只抓住一个核心概念做好即可。其九十年代奇幻喜剧风格需要过多复杂的游戏梗儿,反倒是一些基础的游戏概念会带来更加通用的娱乐效果

  但若是二者不可分离,那就很麻烦了,竖锯的经典形象以及其极端教育思想是很难复制的,注意,是“教育”,而不是“复仇”,竖锯坚持的是人性的考验抉择,他的装置所引导出的是受害者自身的人性,就像是一位“导师”。而他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以“救赎式”的极端方式审判逃脱于法律之外的“罪人”。

  在观看的过程中,除了游戏中的人能否活下来之外,我们也会思考他们究竟该不该死。有罪,但罪至于此吗?这种思考在温子仁亲自掌舵的第一部中最为突出,在竖锯死后就开始偏离。

  其实将之放在当下也一点不过时,竖锯其实就可以被视为一种极端的网络审判,以教育为名义残酷私刑,竖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黑暗角落,偶尔抬起头来轻声细语的告诉你,“那个人应该遭受惩罚”,在一次群体事件中有多少人会为一个人的生死祸福而轻易发表言论或者做出选择?

  然而竖锯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作为将死之人的他不会有一种出格的抱负,不会打着“正义”的旗号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他眼中,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身体上的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游戏了解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而不是为了什么大道理。而那些受害者,在竖锯眼中,也不过是需要狠狠教育的孩子们罢了,他们有获得救赎的机会。

  但且不说《电锯惊魂8》中第一场游戏中的几个人,除了恶意杀死孩子之外的母亲都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就是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拯救他人的自私大叔,也因为别人的“恶”而丢了性命,如果子弹要是放在两个人的身旁,而不是直接放在枪管里,会显得老爷子的行事风格更符合前几部。

  再次强调,如果是带有明显的复仇情绪在里面,这味儿就变了。

  至于卖摩托车黑人小子,我甚至看不懂那个装置的意义何在。其他的装置,几乎都得有人坐在监视器后面手动进行,针头那关谁来决定注射后就解除机械机关?

  如果真的是因为故事发生在早期,老爷子设计不精良,也至少有镜头解释吧,电影可以有适度的脑补空间,但涉及到逻辑部分就不可以了。

  左边两根管子,右边两根管子,如果颜色恰好错位,我有理由推测是打了个交叉,这叫留给观众的合理推断,如果两根管子都一个颜色,那么中间到底有没有交叉,难道也需要观众脑补吗?这就叫漏洞

  别的不说,就打从结尾最后一句话从“游戏结束”改成了“我为死者说话”这一项改动,就在大声的告诉观众,以前那个令人着迷的《电锯惊魂》系列,真的结束了。

  ————————————————————————————————————-

  如果您对我和小伙伴儿们的文章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葡萄槽电影”(funnygrape)哟~!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二):看完电影发现了一个开西瓜神器!!

  「微剧透」看的出来在导演心里电锯惊魂有多经典,到处但是致敬,最牛逼的是暗间里居然拜了一把竖锯哈哈哈,交叉蒙太奇把两条故事线剪在一起了,我还期待着怎么解开竖锯死而复生的谜底,不把竖锯拍活了可能也算是对经典的一种致敬手段吧,剧情bug众多不如前几部严谨,总感觉非主流女得搞点事情结果跑了就完了??Billy出来啦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三):大爷还是那么帅气

  记得当初无意中看了第一部,觉得很过瘾,一口气看了好几部,结果越看越觉得无聊,这一部也没走出老爷子死去之后的套路,肯定是他徒弟干的,而且徒弟大都是经历过他“玩弄”之后的人嗯。。。

  这一部还是和前几部有些让我无语的地方,那就是背后操作者神通广大了,玩狙击,别人家门随便进,警察设施随便进,只要背后一闷棍或者扎一针就可以为所欲为,说起来这一部的针管也很多,下一部干脆叫“电锯惊魂:针头”算了。最让我无语的就是棺材里大变活人,等于是幕后者不动声色的就在极短的时间掘墓换尸体速度太快不说,现场居然没有掘墓的痕迹也是绝了,总之这种片子的一般最大的槽点就是幕后人员容易为所欲为。另外这个译名算是译名里的经典错误了,第一部就出现了把锯子,然后翻译的人也不知道jigsaw其实是拼图的意思,结果让这个系列变成了貌似拿着电锯到处杀人的感觉,这一部倒也出现了电锯和圆锯,算是对中文译名的妥协么哈哈哈

  本片机关没有太炫的,回归了些本源,但也有很多漏洞,比如针管那个,直接滴在地上或衣服上不就知道哪个是强酸了么?应该设定成剧毒,这样的话就无法用其他手法验证了。绞肉机那个怎么一开始那个黑人完全可以不碰到刀片就够到刹车,怎么感觉一看别人救不了自己结果自己扭动身体被绞死了,最后一个子弹的问题也有点儿坑,子弹可没那么容易打开,我不喜欢这种让坏人没有选择的游戏。最后的激光算是有点儿意思,但破绽也略大,而且最后为了杀人而杀人也违背了影片的主旨,大爷不是杀手,而是给人以选择。而且主办者出头露面次数太多了,我还是喜欢让主办者全程呆在幕后比较好。最后的镜头致敬寄生兽么哈哈

  双线叙事算是加分项,女角色这次还是略花瓶,听到熟悉的音乐还是挺高兴的,这个系列也算是又启动了,是时候找个老爷子钦定的强大接班人了,估计还会是个医生,老爷子偏爱医生当徒弟嗯。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四):失望大于希望

  作为电影的死忠粉,血浆的狂热爱好者,这部在我心里甚至只有第七部的一半分

  很多年不回看电锯惊魂系列了,但是想想以前看电锯惊魂是沉迷于机关的巧妙,人性的救赎和充满悬疑感的叙事,可这部除了叙事节奏还算精彩(也缺少了不少东西),机关和人性的救赎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风格。

  首先第一个机关基本是某部电锯惊魂开场游戏的反向版再多了几个圆锯,让人出一点血就能走对于John来说也太简单了吧?(难道是致敬?)

  第二个机关,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注射毒药,三支药剂,3.52元,这种东西对于普通电影来说可能全是精巧,但是在电锯惊魂这部如此讲究机关设计的电影,一点也看不出来巧妙。。甚至有点蠢了。。而且完全完全没有所谓的人性考验,鬼都知道是3.52,还说其余都是酸,注射了就完事了呗。。

  第三个还算可以,一顿往下飞利器也的确挺帅的。。。

  最后一个算是我给三星的理由了,这个值一星,全是整部里最精妙的了

  其次说下故事,所有人都是浮皮潦草的一笔带过,黑人警察莫名其妙的四处跑抓人,白人警察还必须得跟跟踪,那个医生女到底有啥用?那个酒吧认识的John狂热爱好者又是嘛用?只有一个医生还算塑造的完整。叙事结构不错代表整个故事是好的,故事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太单薄了。

  最后,我想要的电锯惊魂,首先,要让我们知道第一部得医生在作为门徒之后做了什么,我们要细节,拼图究竟是一个符号还是完完整整的拼了一个什么,我想知道。而且,我需要更精妙牛逼的关卡设计。。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五):致敬难以逾越的第一部

  多少年后我想起《电锯惊魂》系列,依然清楚的记得,第一部的最后,地上那个尸体爬起来,伴随着激荡的配乐,关上了大门

  反正在那一刻,我惊得合不拢嘴,心想这也太TMD牛逼了,故事还能这么讲?电影还能这么拍?

  后来断断续续看了《电锯惊魂》2-7,现在想起来都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第一部里断了脚的医生变成了老头的信徒,也出来祸祸别人了。于我而言,后面的续集变成类似于《死神来了》这样的感官刺激片。

  不同于很多立刻就能发觉的蒙太奇,此片把过去和现在两段故事用一条时间线来表现,彼此之间衔接非常流畅,一度让人误以为是一个故事,直到最后才由真凶讲明,颇有剧情反转的快感。最后一段明显是对第一部的致敬,意想不到的真凶,本已死亡的人再复活。可惜两处败笔:一是真凶假装被杀时,激光切割没有在脑袋上留下任何痕迹,在对比警察脑袋被割成大血花,这个漏洞就太明显了,观看时就觉得很诧异。二是真凶最后致敬老头子关门,嘴里一直碎碎念要为正义代言,哪儿有当年那句“game over”的半分风采?

  总而言之,《电锯惊魂8》不失为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有第一部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相比之下还是失色颇多了。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六):狗尾续貂,作为电锯的影迷,我真是边看边吐槽。。。

  第一 机关差劲,没有倒计时,节奏不紧张;

  竖锯曾从事建筑行业,他对机械设计、心理学、药理学等多方面有丰富知识,且心思缜密,智慧过人。之所以喜欢电锯就是里面的机关,既是他不在场也可以掌控全局,而且都是脑洞大开机械化的刑具:

  这一部机关,比如第一关,和之前的第五部这个机关相比,也是每个人会被拉到刀口。1.有倒计时,观众情绪紧张。2.这里见血就解锁,看完整部的人知道这是十年前的老头子还活着的时候做的机关,是盯着监控看控制锁,还是有什么感应去判断这个人流血了。包括第二关,注射针管就得救,同样的他是通过什么控制直射了就会解锁,你在注射器后面链接一个液压传感装置我都觉得理解。后面的机关更离谱,谷物活埋根本就埋不死,一点点往上爬就是了,上面掉落刀片,钉耙,大哥那个滑落的口子是一个斜坡,就是说靠着那个斜坡就不会被扎到。

  机关一开始我以为是门徒做的可能是比较LOW,后来发觉是十年前老头子搞的,根本不像他之前几部的手法。而且锯子 钢板 镣铐都是崭新的,一点锈迹都没有,完全是现代工艺。

  第二 调动不了观众情绪;

  之前的机关都是自己挖自己眼睛,自己锯自己脚,(这部里那个胖子,拉一个开关就钢丝勒断自己脚,这一点都不折磨;还有注射器,完全不是自己在做选择,都是胖子给她扎的针),之前还有什么呼吸就会被夹死,只有屏住呼吸才能活下来,我自己看的时候都屏住呼吸了,这部里完全没有这种情绪。

  其他槽点:

  1.第一个尸体出现,那个跑步的黑人女,群众都在那都挺淡定的,就她一个人回头一看就在那瞎叫。还以为是她亲人,和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2.老头子出来跟最后2个人做选择的时候,手里在那整理一堆锯片,还在想是什么机关,结果掏出一把枪...跟那一堆锯片没关联。

  3.更严谨一点就关于那么血腥的尸体,要把尸体运送到那么招摇的地方让警方注意到,经常看侦探片的都知道转移尸体是最容易被抓到破绽的。

  整体来说,挺失望的,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七):漏洞百出

  首先,给这部影片一个中肯的评价,6分,不能再多了。跟之前几部一样,已经没有了1 2的样子,扯的也有点远了。先说说剧情,出场人物1被男主用狙击枪打了一枪,本来是要直接打死的,弄巧成拙没打死,竖锯是从来不会自己动手杀人的,也不会有失误的存在。死与不死不影响剧情,心脏取出的弹头是完整的没有变形,而被男主换掉的弹头变形了,卡在心脏处是不可能变形的,后期定罪探长,是可疑点,稍加推论就可以断定是被人动了手脚,而能动手脚的只有男主,这段简直可笑,为什么不换一个没有变形的弹头?男主背后的伤,横七竖八,按照墙上的电锯摆放,都是横着的,伤口根本不符合(如果男主10年前是瘦子有可能变了体型伤口会变成那样,然而男主并没有变胖就是那样的体型)

  说一下机关,机关1电锯墙,电锯可以直接锯断脖子上的铁链,为什么要出血。机关2上吊,铁链那么长,绑在腰上或者什么地方不可能吊死的,慢慢想办法呗,用的着那么急? 机关3谷仓,怎么可能被埋上?可以踩在谷子上面啊,又不是不能动,掉落的刀和锯片都会落到一个小范围,怎么可能四处落。机关4枪,根本就想不到为什么会想杀掉对方?我根本想不通为什么那女的要开枪,为什么要杀掉对方,看到那里我简直是一脸懵逼想不通为什么。

  说到底,逻辑烧脑片,有漏洞,完全不够级别。电锯惊魂,完全扭曲了竖锯的游戏规则,竖锯的游戏,永远是可以自救的。而这完全是谋杀,而且游戏道具完全没档次。真的伤心,毁经典。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八):一个短到不是影评的影评

  要说,最后一部了,和《普罗米修斯》还有《生化危机:终章》一样,算是对前几部系列电影的回顾和总结吧!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真相,我可能真的脸盲吧除了主角其他人都感觉长得一个样傻傻分不清,也害得我对剧情的理解都受到了阻碍!好歹最后给出了真相,使我恍然大悟!一个系列电影又完结了!

  话说我期待了很久,作为重口味电影确实很赞,够血腥,但是情节上和前几部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套路,但是还是能使你一惊。

  不仅感叹竖锯:我虽然肉体死了,但我还有很多徒弟活着,他们会一直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一个关于血与救赎忏悔和赎罪的游戏。我永远活着!

  我可能和埃利诺一样吧,喜欢竖锯,他的方式很残酷,但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救赎,但大多数人都会死去,并不是不聪明(也得聪明啊!)因为我们都不敢直面内心的恐惧,等到死亡就要到来,我们怎样才能冷静?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九):这部电影太压抑了,看过的没人再愿意看第二遍

  有许多悬疑片或者科幻片会把高潮部分放在最后,起到反转的效果,使得整部电影再次升华。下面就盘点一些片尾部分达到高潮的电影。

  o.1 2001太空漫游

  这部电影打大名相信许多人都听到过,但是看的人却不多。可以说,这部电影,在世界科幻电影中,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拍摄手法及电影镜头都在某些方面开创了先河,以至于后来的导演多多少少都有库布里克的影子。

  电影的最后,主角大卫由于穿梭到一个神秘的空间内导致迅速老化,最后再宇宙中化为一个婴儿获得了永生。电影进行到这里才算是真正的高潮,同时留下了许多疑问:黑石碑究竟是什么?大卫又为什么变成了婴儿?诸多疑问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影片得到了升华。

  o.2 电锯惊魂1

  同样是大名鼎鼎的一部电影。由大名鼎鼎的詹姆斯温执导。电影的小高潮分散在电影的各个部分,大高潮在最后的一分钟。相信许多人看第一遍的时候都是浑身起着鸡皮疙瘩张着嘴瞪大了眼睛看的,为了不剧透,我就一句话:谁能想到躺着的那个人就是他?

  电锯惊魂1作为电锯惊魂系列的开山之作拍的非常成功,评价也非常高。但是后作却没有第一部那么惊艳带给人那么大的震撼,并且只有电锯惊魂1能算是悬疑片,后面的几部包括最近的第八部都只能算是血腥片。

  o.3 梦之安魂曲

  这是我极力推荐却又极不情愿推荐的一部电影,因为它太压抑了,看过的人没人再愿意看第二遍。这是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的反毒电影,导演运用极其真实残忍的手法道出了毒品的严重危害:它能使健康的人精神恍惚、青少年不惜为此铤而走险、女性出卖肉体。

  影片的最后,导演运用几个极其露骨的镜头让观众们绝望:男主因注射毒品导致截肢、女友出卖肉体沦为性工具、母亲精神失常、兄弟进了监狱,片尾那段小提琴真的让人很压抑。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冬天,春天永远不会来到。毒品带给人的最后只会剩下绝望。在反毒这一点,导演做的非常成功,电影的目的也成功达到了。但是负面影响是,这电影会让人好久都高兴不起来。

  《电锯惊魂8:竖锯》影评(十):破绽百出死的不惨

  或许还算经典,延续了每个人都不必死但是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自寻死路的路数,穿插十年共叙一部前传(也可说是外传?)很明显,编剧并没有想完结这部下饭菜。最后十五分钟在意料之中的大跳反,仿佛忽然想起点破一个结尾。很快闪过根本没注意的是,10年前的3具尸体是怎么出现到10年后的,时空一转颇为纷乱。有几处伏笔还是比较明显的,最初五人扣个桶有一个没过关但是没描绘死相、洛根一后背的伤疤、洛根提取CLOCK 17子弹矢的故意背身,很明显他并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小同学,结局能被人提前看透也是没有什么意思了。克莱默的尸体被转移去何处了没有提到?埃莉诺被棒晕后去哪儿了?法律最后还是没能惩戒所谓的私人正义?伏笔留的也是够多的。

  全局该喊的喊,该哭的哭,该死的死,该残的残,但是死的都没有那么出乎意料了。貌似除了奥尔兰被主角亲自弄死之外,其他人再除了米奇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按部就班的死。一是五个人被铁链拽铁桶挨电锯,拿电锯锯铁链好不好,非要和机器拔河图一什么?二是四个人上吊需要打针,卡莉都说了3.53美元了,瑞恩你直接给她打3.53不就得了,喊什么玩意,让她选什么玩意。三是瑞恩断腿,纯属自找,非要不走寻常路。四是谷堆中掉利器,齿轮都下来了,直接拿齿轮顶在头上挡刀子多好。五是米奇同学,为了救你安娜已经够勇敢了,奈何这个摩托改装马力太强了,手头没拿最合适的兵刃,这个确实无能为力了。六是安娜开枪崩瑞恩被反转,结果钥匙就在子弹里,又没有人和机器催你们,找什么急崩人,研究研究对策再说啊。看惯了前几部的引入思维定式和“自拆堡垒”,这次不帮着破拆一下都对不起自己的青春。但毕竟就算集体逃出去了,猪头竖锯也会把你们带回来重新死一次,太较真没意义。

  用私刑解决全民公愤到私人恩怨复仇,也是将对主角思路的认同缩减到最小。有个穿帮的漏洞,洛根被黑警一扳手敲晕后,再次醒来时,黑警和洛根一同被绑在“锁喉激光阵”中(姑且这么叫),奥尔兰说自己被人打了一针,洛根说他也是,是个毛线好不,明明是被奥尔兰敲晕的他自己心里没点数么,撒谎都不会撒还要做BOSS,一秒破功好不。

  经典凹造型,面具好像改良了,苹果肌更突出了

  洛根这一背伤,是不是结局呼之欲出了

  克莱默的演员还活着,不知道还能为这部剧撑多久

  工作交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电锯惊魂8:竖锯》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