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廷巴克图》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4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廷巴克图》的观后感10篇

  《廷巴克图》是一部由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执导,易卜拉欣·阿迈德 / 阿贝尔·贾夫里 / 透珞·琪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廷巴克图》观后感(一):《廷巴克图》消弭“幸福”的恐怖世界

  看完电影《廷巴克图》,我想谈一些感受时,突然觉得打开的思路四面受阻。用画面影像传递出的现实,它在虚幻故事与实景情境中,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令身置地角天涯处的人感觉失灵。特别是对这类伸出求助之手的电影,想要与其感同身受那份重压的苦痛,它实际分量是轻如鸿毛的。

  可是能感知它的范围会没来由地扩大再扩大,好似被摧残千疮百孔了,不知哪一处是致命的要害。索性表现“堕甑不顾”的高深吧,无言吧!可是内心是不情愿的,因为就连替古人惋惜、流泪这种排毒养颜的行为,它最深处仍隐含着一定的善意。无言,可能只是在等待适当机会表达

  所以,我决定撇开更深刻有意义杂念,给《廷巴克图》简单概括出这么一个故事:这片土地是在古兰经的诵读声中安眠的,原来安居乐业的小城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颤栗在恐怖集权下的睡城。有一牧民家庭一家三口,索居在偏离城镇沙漠中,家里有八头牛,游牧为生,父亲仁爱宽厚母亲贤淑睿智女儿聪明伶俐。他们念念不忘于昔日的生活守护着幸福重现的愿景小心翼翼地继续生活在故土上。

  不料,某一日,牧民家的母牛到河岸边喝水,进而闯入渔夫撒网的领地,渔夫用鱼枪射杀了牧民家最宝贵的母牛。牧民得知详情,不听妻子的劝告,携枪前往渔夫处。由此,邻里之争引发了不可挽回的灾难。讨回“尊严”的争执决斗最终导致渔夫被枪杀(误杀),牧民成为杀人的罪犯,前一秒的平安与幸福已覆水难收。

  从这里,悲剧继续深化。杀人者没有申诉的权利,集权恐怖组织意志与决定便是法律。而这法律在示人时,它是穿着宗教道德外衣的。伊斯兰教义里规定,杀人者若求得被害家属的谅解,法律便不再追究其杀人的责任。渔夫的父母拒绝宽恕,牧民只有一条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宣判牧民死期将近时,牧民与统治者(恐怖头目)之间有段长长的对话,牧民沙眼里流露的情与理,在统治者的“法眼”里毫无意义,最多回馈一个冷冰冰的叹息。原始文明便如此,生命不值一文,暴力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平民对平民,统治者对平民,无一例外

  最终,牧民家庭赖以生存的4头牛被充公,牧民被剥夺了被探视的权利。直到被处决的那一天,夫妻相聚,真正的生离死别上演,这让整部电影在彻底惨烈的血腥中从“平庸”跳级到了它应该拥有高度

  如是,你大概以为这部电影讲的便是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了。其实不然,这就是《廷巴克图》以小见大的立意手法。要醒目地映衬出疆土国界的纷争,揭示捕食者与强盗罪恶,那么用“小家”来举例说明吧。为争夺“资源”,为一时的“尊严”,为忍气吞声的“积怨”,邻里之争引发的惨剧,难道不是这个世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它们之间的矛盾战争嘛!

  如果说,以上借喻所表达的怒其惨无人道、怒其虚伪、不作为,怒其不争,里面含有各种讽刺揶揄的意味,那么就任智者各种猜想与解读吧,其实谁都脱不了干系,恐怖分子、掠夺者、殖民者、投机者包括当地受苦受难的民众自身。为此,电影还是选择了一个目标对象,宗教极端分子也就是“圣战恐怖分子”。虽然落脚之地踩得没那么坚实,但在蜻蜓点水似的点面勾勒里,还是看到了战地记者回馈过来的恐怖信息

  大概没人能忘记2015年年初震惊世界的新闻图片,人的灵魂火海里屹立不倒,“伊斯兰国”以凶残的“火刑”处决了被俘的约旦飞行员,并以他们极端的恶反衬出了恶灵摧毁不了的正义。回到电影《廷巴克图》,观者也能感受到极端分子的血腥,无视教门之别,只要那些恐怖分子喜欢,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制定规则与法律,违者必究,轻则鞭刑体罚,重则石刑处死。

  不能站在街上闲聊;女人不仅要穿长袍戴头巾还要戴手套穿袜子男人的裤管要卷起来,孩子们不允许踢足球;不能自由恋爱;不许弹琴唱歌表达愉快的心情。在这些“不”的禁区内人们看到:飞沙肆虐的沉默之城;生不如死,逃又无处可逃的生命;提心吊胆顺从苟活的平民;踢空气足球的孩子们;威逼利诱的婚嫁等等。这些还不够,终于可以玩一次以儆效尤的游戏了。对所谓“通奸”的不服从者,石刑处置,把人埋入沙子里只露出头部,男人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人的头被石头砸烂,随后他亦厄运难逃。

  生灵涂炭地狱人间,似乎还有一丝希望。阿訇找来恐怖分子的头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后看一看成效结果极端分子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方式统治着那里的一切。阿訇继续引领教徒劝善戒恶,集权的恐怖分子继续实行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暴力统治术。平民不能抽烟,极端分子可以偷偷地抽。平民不能舞蹈歌唱,极端分子还是可以偷偷地跳。即便被禁止,他们可以谈论齐达内,还可以偷偷地拥有唱Rap的梦想。总之,没有公正没有民主,枪炮就是无上的权威

  亲历过战争的人,会倍加珍惜和平。看过别人遭受不公苦难,解析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更要捍卫公正与人道。听过一个有关“圣战分子”的段子,是说那些ISIS的恐怖分子通过看《天线宝宝》来减轻屠杀生灵的罪恶感,试图缓释崩溃的情绪。这样说来,便可以证明一件事。再强大怪物猛兽,他们也有噩梦

  我看闲书,多少瞟过几眼有关西非的文字,那片土地的人文风貌也时常亮相于国家地理杂志。看到廷巴克图四个字,混沌脑子里已出现了一张张泛着金光的黝黑色面孔,他们敲着非洲手鼓,脸上铺满了笑容珍珠贝齿、橄榄绿色瞳孔艳丽多彩的服饰,就像西山处的火烧云,是映照在尼日尔河上的美,也是垂落在非洲沙漠上的光影

  没错,这是文字里记载的美好人间。后来,特别是近些年从互联网上知道的真相是这样的,头上顶着装满全部家当的洗衣盆,一家老小徒步走在逃亡的路上。饥荒,战乱,人、畜横尸遍野。出现在镜头里的依然是黝黑的面庞,但他们的眼睛不再明亮嘴角流露的是欲言又止的绝望

  我想,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导演希萨柯想要传达的便是同族人的这种痛苦的生存状态。单单就电影的故事类型而言,《廷巴克图》还是更适合戛纳的一种关注。但就执导风格来说,希萨柯的“企图与野心”显然是放在奥斯卡上的。他追求艺术化的拍摄意境,克制又圆滑的叙事方式也有其独到之处。具备了这两种设计感十足的条件,无形中削弱了这类“纪实性”影片的粗粒质感

  同样是反应非洲的非正常态生活,它在表现毒害儿童代价时,不会比讲述娃娃兵的《疯狗强尼》凛冽疯狂;表现女人的生存状态时,不会比讲述女人割礼陋俗的《穆拉戴》赤裸直白;表现捕食者的血腥时,不会比《末代独裁》《上帝忘了乌干达》这类令人不寒而栗。的确,这次的独特之处是把视角放到了“极端恐怖分子”身上,可以引起关注,但笔墨清淡,印迹仿佛转瞬即逝

  但值得肯定的是,电影的名称为《廷巴克图》。但在表现城市“廷巴克图”时,你会发现这座赫赫有名的西非历史古城,它仅仅成了一个符号。城市的具体样貌是模糊不见的。电影的画面里出现的是无地标性建筑的西非一角。你甚至可以认为它消失了,你看不到建于14世纪末西非最著名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看不到津加里贝尔清真寺,看不到藏有几千卷珍贵历史手稿的图书馆(已被极端势力烧毁)。

  廷巴克图其实不再代表具象的地域名称,电影里的廷巴克图被“象征化”。可以是西非任一处被控制被摧毁的家园。也可能是导演自己的家乡,位于非洲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萨赫勒地带。总之这样的意图明显不过,《廷巴克图》讲述的故事是西非人正在遭受着的悲剧。

  《廷巴克图》观后感(二):浪漫法兰西的真实廷巴克图

  大体上看了豆瓣与时光网上的评论,基本只能指出“这是一部讲基地残暴统治”的电影,又或者最多感慨一下前殖民地人民困苦,无外乎《失焦的悲鸣群鸟》这篇评论的作者会因此推导出:幸好,法国真还算一个对前殖民地极负责任的大国,一年多前,他们已经和马里政府军联手,收复了廷巴克图。

  但显然这些评论没有涉及到两个很根本问题:为什么他们依旧坚持伊斯兰教法,又为什么基地可以占领一片片贫瘠农村

  导演也没有试图去解释,因为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首先是一个欧洲人,其次才是一个非洲人。他总能记起非洲的细节风情,但是却学不会用一个非洲人而非欧洲人的角度去解释这片大地。他的解释永远是“反人类的,需要被干涉的。”这是典型的欧洲人视角。

  一、伊斯兰

  电影中的清真寺阿訇不厌其烦的向圣战指挥讲解伊斯兰教的“真谛”,斥责他们并非是真正的信徒,而是犯了罪,不敬真主的人。导演处理这样的情节唯一的目的就是迎合西方的政治正确:极端分子不是真正的穆斯林,他们在破坏当地宁静古老传统。但事实是这样吗?稍微对宗教与历史有些了解的人也能指出其根本性错误,圣战显然不止是净化心灵含义,它实际上指向维护主道,所以拿起枪在虔诚的穆斯林眼中空怕才是真正的圣战。阿訇在用诡辩去试图战胜人类的直觉正义感

  而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并不长久,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前,阿訇们盛赞马赫迪的起义,几乎不去置疑其自封的正统。而在法军的枪口下,阿訇们逐渐接受了“管好一亩三分地”的寺院经济模式安心攥取经济利益,而把宗教解释成“你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精神境界,仿佛是在复制早期基督教的“原罪论”。

  当然,中国的观众们也许不能直观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但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同样的事情,明末乱世时候,士大夫为家国君父的热血情怀导致他们对清军从不妥协,乃至希望联合林丹汗对清军后方进行种族屠杀。但清军入关之后一切都被极为迅速改变了。对于当时的情况,一句流传三百多年的文史笑话足以解释一切:清军下江南的时候,东林党魁钱谦益的妻子柳如是劝他自杀殉国,结果他摸了摸一旁的河水,说“水太凉,下次吧。”之后投降清军。

  这就是东林大儒的风骨,同样的大儒在彼时的中国何止千万?最终曾经为汉民族主义服务儒家思想经过简单的粉饰就变成了维护清朝统治的利器,他们只要从孟子的角度截取民贵君轻,再从董仲舒的理论中截取天命论,然后得出既然皇帝轮流坐,有德者当之,那么清朝统治者只要“接受”了儒家思想,就也可以做皇帝。然后完全选择性的忘记清朝的君合国性质,乃至真的相信了清军南下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而实在骗不过自己的人,最后都去谈了心性,空了一切。

  阿訇们实际上在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他们为了生存与利益主动的阉割了伊斯兰教以迎合殖民者,他们对基地指挥官的话几乎不加翻译就可以转述为清末大儒们对革命者的态度。明时的回族学者认为经学不如伊斯兰高深精准,这个论断暂且可以放下,但是阿訇和大儒们作为群体倒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但正是这被阉割的伊斯兰教和复杂的政治经济一起促成了原教旨思潮。被阉割的伊斯兰教就是被保护的伊斯兰教,殖民者乐于让人民去思考天堂而不是举起枪,他们本能的拒绝一切宗教改革,他们做的和清朝对回部各教派做的相当一样:拉一派打一派,当然,拉的自然听话的,教义更为适合统治的一批派。

  基督教的宗教改革伴随着几个超前的思想家,三十年血腥的战争和三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这样才从一个与沙里亚法一样难以被现代人接受的制度转化为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殖民主义者并不欢迎变化,在民族资产阶级本来就相对贫弱的马里乃至整个撒哈拉以北非洲,宗教改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原教旨在全球经济压迫背景下兴起时,他们能吸取的影响只有未被改革的阉割版伊斯兰教,他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把被阉割掉的勇气装回去,并将自己充满现代性的骨架填充到伊斯兰的血肉当中。从这个角度看,原教旨主义者们并非强调的是具体的刑罚与奇怪的法律,而是通过这些差别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以免被西方文明所淹没。

  宗教改革建立在大的历史趋势中的一些或早或晚的随机思潮之中。如果你又没有这个趋势,又被掐灭了思潮的火苗,自然一切都只能是欧洲人眼中的不可思议

  二、法兰西

  很少有人知道,马里的国家电信公司是法国某电信公司的子公司,正如很少有人知道法国依旧在西非多个国家维持驻军一样。人们心中的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将自由,平等博爱刻在骨子里的国家,但资本主义没有例外,只要有利润,一切道德与信仰都化为碾粉,法国对殖民地的放弃是不情愿,也不彻底的。

  其中卡扎菲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人们知道他被拉下了马,却不知道叛军的支持来自欧洲与美国,更不知道法国是空袭的急先锋。为什么会这样呢?确如《失焦的悲鸣群鸟》这篇评论的作者所谈的那样,法国是一个念旧情的好主子吗?就象法国电影里的绅士?

  不不不,当然不是。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在一穷二白的时候首先应当发展农业和工业,而这需要优秀的基础设置,比如农业需要水利,工业需要建设工厂,两者又都需要道路。

  那么马里就是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比如廷巴克图人,他们应当如何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当然是立刻兴修基础设施然后招商引资,之后钱就会象中国的改开头三十年那样源源滚滚而来,因为廷巴克图人有最廉价的成本和新修好的运输通道,他们的工业品可以换取利,他们的粮食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为什么他们依旧如此贫困?因为基地?当然不可能,我们必须清晰的看到,先有的贫困,后有的基地,而非先有的基地才有的贫困,而贫困的唯一原因是借不来钱。赚钱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基础设置的前提是贷款,贷款的前提是世界银行与IMF,IMF的总裁是拉加德,法国人,她和她的前任们认为不能接受不附带政治条件的贷款项目。

  而卡扎菲想搞非洲货币基金组织与非洲中央银行,他希望非洲人民可以象中国那样获得发展经济的贷款,复制中国的经济奇迹,所以他非死不可,他的利益与法国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

  只有在卡扎菲被炸死,法国继续控制马里经济命脉以至于其国家虚弱无力,人民充满绝望的时候,基地组织才能大摇大摆的获得一切支持,他们不光是相对意义上是强者,让人带来屈服,他们同样也给人带来了尊严的感觉。

  三、廷巴克图

  那么我们如何拯救廷巴克图呢?如果按照导演的意图,他显然认为法军前去镇压是最终的,正义的结果,但这种行为持续了几十年,恐怖份子依旧象麦子一样割掉一茬长出一茬,以致于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每一个惊恐眼神下都是一个潜在的恐怖份子。

  齐泽克曾经在《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中这样评价好心的资本家们:虽然他们的慈善行为拯救了一些穷苦的人,但主观暴力来自结构性暴力,很可能他们神圣的事业在拯救一个难民的同时正在创造十个难民。恐怕这也适合每一个廷巴克图的情况吧。

  可惜我们只能看到对主观暴力的斥责与拯救一个难民时让人感动的场面,这就是浪漫的法兰西的真实廷巴克图。

  PS:打5星纯属嘲讽。

  《廷巴克图》观后感(三):无声的尸体

  作为毛里塔尼亚国家首部推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便获得提名的电影,我们很难从一部普通电影本身的角度去评述它。这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由上流社会组织的慈善晚宴上,突然跑过来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特邀嘉宾一样,他会引起观者的侧目和好奇,我们会不自觉地盯着他奇异的装束,迥异的肤色和身上的累累伤痕,然后听着他用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语言,去讲一段离我们生活太远太远,远到只可耳闻却不可想象的故事。最后,再让我们掬一捧转瞬即逝的泪水,然后推杯换盏,各回各家。

  这就是这部影片从筹划、上映直到2015年评奖季尾声的命运缩写,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怀着对自己土地深沉的眷顾、热爱与愤慨,同来自前殖民地的法国制片发行商,将这个悲痛压抑的故事背景置换为廷巴克图,然后希求向全世界昭告这片土地上年年月月所发生的由宗教极端组织统领而引发的惨剧。影片以万花筒般的视角去将这个由暴政统治的地区所发生的那些匪夷所思,甚至耸人听闻的故事一一铺陈展现,顾不上叙事节奏的凌乱,赔上了主线剧情的松散,影片希望能够以迎合上层高阶知识分子的主流审美方式,让他们静下心来去观看并哀恸于这个影片里发生的活生生的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片中这个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社会背景下,本片的导演依然能为其中铺陈出阵阵诗意。无论是大远景下湖中互搏的凄厉惨烈,还是虚拟足球赛的荒诞诡异,抑或是在鼓声中被乱石砸死的情侣,拍出来都既让人窝心又让人迷醉。这一方面是导演个人的美学情趣和他本人悲悯的情怀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艺术的鲜花去博得主流审美的眷顾与青睐,所以他尽量摘除了现实中真正会让人引起不适的惨烈元素。毕竟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审标准里,总是希冀自己能够更好的体现全球化的多元视野,养尊处优般的将来自第三世界的苦难之声引至衣香鬓影之间,悄然无息又润物无声,看似这是一场双赢。

  不过,最后的奖项都不约而同的无视了它。它所发出的的声音,正像这个世界上无数深陷不公、贫穷、残暴和水深火热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一样,被握持着主流审美和主流话语权的第一世界所忽视了。这样的影片每年也许都会有那么一两部,它在很多人看来并非是必需品,而只是装点人道主义花环上的一抹锦绣,它的拍摄初衷最终还是指向了创作者本身,它的苦难最后只能由其内部消化。这甚至显得我们对于这部电影的所有评论都是那么虚伪和无力,因为面对这样庞大而深沉的苦难,我们最多能做到的就只是了解和铭记,电影美学云云在鲜血淋漓的事实面前全都无足轻重,失了颜色。就像文首所言,观者掬一捧眼泪,各回各家。

  但有那么一刻,我发自心底的哀叹,那些人民无解的命运,难道只能恰如一个个被砌进墙壁里无声的尸体么?

  《廷巴克图》观后感(四):这世界哪都有法律解决不了的难题,要允许人民用枪解决

  影评|《廷巴克图》:这世界哪个国家都有法律解决不了的难题,要允许人民自己用枪解决。

  观影地点:中国电影博物馆 法国电影周

  观影时间:2017年3月25日下午14:00

  现实的廷巴克图(Timbuktu)是一个有2万多人口的偏僻小城,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时候伊斯兰教在非洲传播的中心,现今依然有几所藏有珍贵伊斯兰宗教典籍的清真寺和大学。属于西非国家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大区。又译为“丁布各都”,现名通布图(Tombouctou),位于沙漠中心一个叫做“尼日尔河之岸”(“Boucle du Niger”)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

  我猜是因为2012年廷巴克图被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再次破坏之后,促使导演在这里拍摄一部关于伊斯兰教的电影的。查了下资料果然如此,资料上说,虽然当时法军和马里政府军虽迅速收复该城,但伊斯兰武装分子26日在撤出该城时烧毁了几座建筑,包括藏有几千卷珍贵历史手稿的一座图书馆。导演拍得非常快,2013年1月廷巴克图才被政府军收复,电影是2014年就获得戛纳提名,2015年戛纳电影节公映。据说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一度非常危险,“圣战者”组织还对电影的拍摄做出过威胁。

  这是一部作者意图非常清晰的电影,通过一个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对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地区的统治发生的种种悲剧,试图探讨在伊斯兰教内部如何解决伊斯兰危机的电影。所以伊斯兰如何可恶、如何不能不能被容忍并不是电影描写对象,所以没有写任何的“外国人”斩首之类的东西,只有开头一笔,我们知道这是那些在全世界所作的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伊斯兰极端组织。

  说白了,在作者看来,这些伊斯兰圣战者们,和亚洲某些独裁国家(比如:朝鲜)一样。都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狂热首领,带着一帮自己都不纯洁的人,试图来以他们所谓的“道德标准”来强制人民,比如:谁都不许唱歌,但是歌颂真主就行。谁都不许抽烟,但是领袖自己就抽烟,比如不许孩子们踢足球,但是他们的士兵却在肆无忌惮的谈论足球(听说朝鲜看足球录像也是违法的),比如妇女必须戴头巾、必须戴手套等等之类。但是,如果遇到了山东聊城“辱母案”这样的事情,自己的母亲被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露下体,还强迫自己的母亲当着儿子的面,光天化日之下给人口交,作为儿子怎么办?山东聊城市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致4人受伤1人死亡。电影里的父亲,选择了“结束羞辱”,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有法律解决不了的难题,要允许人民自己用枪解决。

  这让我想起伊斯特伍德的另一部与之相关的电影《不可饶恕》 Unforgiven (1992,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伊斯特伍德饰演的主角威廉年轻时曾是出名的杀手和劫匪,结婚之后离世隐居,但是生活日渐拮据,这时,小镇上发生了一起法律解决不了的难题。小镇上牛仔醉酒殴打妓女并将其毁容。而警长小比尔追求的是“稳定压倒一切”,所以让凶手几头马给受害者了事。当地妓女当然不敢了,众筹1000美金请杀手来伸张正义,为了给孩子们,威廉终于答应再次出山。这就遇到一个难题,比尔不允许人民拥有枪支,你只能找我来主持公道,我已经给你主持了公道,你还来闹,那你们都得被抓起来,你要再闹,那我弄死你。威廉这边都收了钱,而且知道是杀一个恶霸主持正义,所以尽管有官方各种阻挠,还是把人杀了。另一边的警长觉得,操!这里是我主持公道,哪有你什么事?就叫人把威廉的多年兄弟、搭档给杀了,杀了还不算,还曝尸街头警告众人,意思是“这里老子说了算,别和政府作对”。这些可惹恼了高级杀手威廉,他凭借一己之力,杀死了所有的人(这个电影还讲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杀人不像一般电影里那么容易,非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杀人,而且一般人杀人都会屁滚尿流)。

  当然,《廷巴克图》这部电影并非止于此。作为人民的反抗,这部电影还提供了另外的路径。比如甘地式的“非暴力不合作”。你禁止我唱歌?那我唱圣歌,你就得默许吧?你禁止我踢足球,那我踢空气,这你没办法吧?你禁止得了一切,但是你禁止得了春天吗?

  《廷巴克图》观后感(五):一部上好的虚构剧情片

  因为在西非生活了快六年了,所以随便说说。

  我不剧透,只请求各位还没有看片的一定要把这部片子看成一部剧情片,一个虚构的故事,千万不要以纪录片的欣赏态度去观看。

  如果不与现实联系起来看的话,这是一部佳作,毕竟导演的镜头和音乐用的太好了,可以说不仅仅是非洲电影的骄傲,拿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十年一遇级的才华之作。

  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当然了,我其实也没有重点,就是随便吐吐槽。

  总结起来说,这就是一个在马里长大,前苏联接受电影教育,欧洲成名的毛里塔尼亚导演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的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现实的折射、串接和放大。

  正是因为导演常年混迹在欧洲,才会有这种能跳出非洲固有文化限制,将阿拉伯音乐和古典交响结合起来的壮举;才会有远景镜头不动,让人物从画面一端走到另一端的审美能力;才会有让一群小孩很默契地踢一场假想足球的秒笔。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一个如果只是在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土生土长,没有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导演能够拍得出来的。

  我相信导演讲述的故事肯定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一定存在着真实的成分,就比如说一堆非洲口音里面突然来了一口纯正的法国音(据法国内政部统计,有超过1400个法国公民加入了圣战组织),还有这个地区复杂的种族和语言情况。但是我认为,这个缩影是以一个欧洲思想的主观视角来诠释的,我不是说导演拍这片别有用心,反而我很佩服导演能把这样一个尖锐的世界问题用这么温婉的方法表达出来。

  但是,这毕竟是一部艺术作品,为了达到感同身受的压抑效果,势必是要虚构、要夸张一些东西的,就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里面那些普通民众的音乐才华绝对是要以为国争光为目标,搜遍马里全国才能找到的,根本不可能在这么一个边远村庄里一下子都聚集起来了。好说我也听过西非好几个国家的自认为国宝级的音乐,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用咱们的标准来说,那绝对是噪音级别的。我在摩洛哥玩的时候的确见过沙漠边上的一个马里村庄里有电影中同样风格的音乐,但要知道就那个乐队可是全世界到处巡演的,堪称西方人眼中非洲音乐的代表。

  一下子扯远了,说到底我只是想说,大家都是普通人,看到地球另一端的悲惨可以同情,可以悲伤,但是千万不要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一旦你试图用这部电影为基础来感叹真实的世界,说难听一点,未免是有点养尊处优惯了的内疚感作祟的嫌疑了。

  随便扯扯,另外有个字幕错误,他们是要求男主赔40头牛,不是4头。

  《廷巴克图》观后感(六):这是一个不能自主的世界,一切赤裸裸的暴力都被神圣伪装的如此肃穆,每个残暴的人都是神的代言人!

  这是一个不能自主的世界,一切赤裸裸的暴力都被所谓神圣,伪装的如此肃穆,每个残暴的人都是神的代言人!

  人之所以是人,首先他要有一定的自由,自由和民主是全人类努力的目标!但是在这个压抑的世界,大家都装逼到了一定境界,就变的非常不自由!男主人本是个善良而本分的人,但是非要装逼带着枪去为家人出面,不然也不会失去一切!恐怖分子小头目为了抽烟这件事都要装逼,实在是悲哀!每个人都装逼装冷酷装神的代言人却各有各的目的!!而女人在这个世界里连装逼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女人的社会地位是零!!看这样的片子让人压抑的透不过气,你却找不出任何的出口!因为那个世界人们都在压抑中生活,似乎不压抑你的天性你就不正常似的!!有人质疑这个片子的真实性,我想对这些人说,真实的东西你想看吗?真实的东西也许比这个还要残酷而无不及!!你能随便拍吗!!别的国家不说,中国真实的东西敢拍吗?能够映射人们在那个世界的无奈!压抑!绝望!这还不够吗?如果这个片子你觉得还不够赞!那么还是去看你的小时代4吧!!永远活在你的小时代吧!二货们!!

  《廷巴克图》观后感(七):他们痛恨的是生活本身

  16年希萨柯导演来学校时,有幸做了他的翻译。第一次发现非洲原来可以拍得这么抒情这么美。因为翻译Petit Pays,又翻出这部片子,重新体味了一次非洲的感觉。

  影片技术上非常完美,镜头、音效、配乐,简直就是诗。故事特意采用了散点叙事的结构,镜头语言非常克制,常规的泪点通通被导演有意地打破了。直到结尾处,奔跑的两个孩子和奔跑的鹿三组镜头对切,抒情的音乐一响起,猜想导演大概是要最后放大招。然而,突然镜头和音乐同时被切走,加入极端人士追赶骑摩托车的无名男子的镜头,刚刚到达的泪点很快被硬生生地掐断。

  总得来说,是非常典型的欧洲文艺片的拍法,节制、含蓄、美。国内要是处理改革开放之前的一些历史事件,也能有这样的功力,肯定就是一部普通以上的好片了。

  不过,这样的拍法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观众看到的只有情绪,所有极端人士的故事都是用外聚焦的手法完成的。剩下一个庞大的认知黑洞,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头。从“他们痛恨生活本身”到“他们也是一些普通人”之间的黑洞。

  《廷巴克图》观后感(八):群鸟之悲

  在芝加哥彻骨寒冷的冬夜,去看毛里塔尼亚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Abderrahmane Sissako)导演的电影《廷巴克图》(Timbuktu,2014) 。廷巴克图在西非马里共和国,撒哈拉沙漠南端。2012年,极端伊斯兰武装组织占领此城数月;2013年,法国军队与马里政府军将叛军赶出城。影片讲述的,正是廷巴克图在极端伊斯兰组织统治下的情形。很多居民已逃走(尤其基督徒)。无处可去的人们,被规定不能吸烟、不能听音乐和踢足球,女性要戴面纱和手套,穿袜子。唱歌的人,遭受鞭刑;“通奸”的情侣则要受“石刑”惩罚。孩子们踢没有足球的球赛场景,很有力。总有驴子若无其事穿街过巷,给人幻觉似乎动物生活得更自由。

  影片摄影、剪辑、音乐等都熟练精妙。对人物也有足够理解,细腻节制,从容平和。导演希萨柯曾在莫斯科的电影学院学过数年电影,后又在法国工作。此片为法国和毛里塔尼亚合拍片,在法国做后期制作,在戛纳电影节得了一个基督教评委会大奖。凡此种种,都侧面暗示为何影片将事实代替原因,将极端主义之前的生活理想化,强调极端穆斯林武装分子的反人性压迫及平民的默默反抗,而殖民历史扮演的角色与极端势力产生的原因都忽略不计。这注定是符合西方预期的影片,对于“圣战者”的交待(有些从法国去加入,故片中语言除了阿拉伯语和当地语言,也有法语和英语),则含混不清。但是,谁有资格去呈现一个比较全面深刻及相对公正的图景?有色眼镜已侵入各方,有些历史真相注定会被淹没或扭曲。

  《廷巴克图》观后感(九):廷巴克图:生活远比电影更残酷,是吧?

  廷巴克图位于北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非著名大河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按照西非古代游牧民族浪漫的说法,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陆海”,廷巴克图便恰在这“陆海”的中央。10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何时,一些过路的游牧人或行商在这里开凿了一口甘泉水井,后来,一个名叫布克图的妇人移居于此,以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食宿和方便为生。由于布克图为人忠厚,经常往来于此的北非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经常和她打交道,每次南下贸易,返回时如财物过重,总会寄存在布克图这里,当他们回到北非家乡,别人问起财物,他们总会说“丁布克图”(在布克图家里),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廷巴克图”的地名。

  关于廷巴克图这样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有着很多传说,19世纪成为欧洲探险家的迦南圣地,树大招风,自从帕里来过这里以后,如今便成为殖民者和入侵者的必争之地。阿富汗导演阿德拉曼·希萨柯在电影《廷巴克图》中却没有对历史上的任何一点进行解释,他直接切入的是现实中的廷巴克图,一个荒凉的,处处沙漠的地方,如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有人,有牛羊,有商业,也有统治者。

  说实话,我很难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叙事的部分,导演几乎平静的镜头都在不断展现的是廷巴克图人的生活状态和荒凉的景色。廷巴克图城市受到了伊斯兰圣战恐怖组织的统治,所有人都被迫遵守“真主安拉的新规定”——城里不再允许有音乐,不再有足球,女人们需要更加保守,要掩藏起自己除了双眼以外所有裸露的皮肤。远离城市的沙丘上居住着善良的Kidane一家。他们在沙漠里过着平静的生活,自由地唱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地牧牛。一场意外的死亡让作为一家之主的Kidane不得不面对恐怖组织的审判。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生活化的朴实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圣战、原教旨主义和极端宗教的荒谬逻辑,圣战的荒谬、不合理以及人为与偶然性。导演采用生活视角来切入战争相当成功,这个曾经在十年前拍摄了《干旱》的导演阿德拉曼·希萨柯一如既往地没有说教,只是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对历史、逻辑以及教义的合法性、圣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与批判。

  镜头的张力在这部电影里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表达。第一个是少年们的足球被没收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沦丧,而是一群人一同奔跑在足球场上,踢起地上的尘土,靠着想象进行一场足球比赛;第二个是一家人在屋子里面唱歌弹琴,却被士兵冲了进来,他们的母亲受到了80下鞭刑,在施鞭刑的时候,痛苦的女人跪在地上,用尽全力再次嘶吼出自己的歌声;第三个是根据伊斯兰法犯罪的两个人被埋进土里,只剩下了脑袋,乱石投过去,直到他们死去,此刻镜头并没有离开,而是平静地展现着两个人流着血的脑袋。

  我们很难在电影中看到人的笑容,有,也是在笑容之后的哭泣。然而片中有一个整日穿着五彩衣服,拖着长长的裙摆的妇女,整日抱着一只公鸡,走在大街上学着公鸡的叫声,大笑着,她甚至敢于拦“吉哈德”领导人的车子,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圣战组织,对她都是无能为力的。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颂莲最后“疯了”,就像廷巴克图的这个女人一样,当无理的制度对人压抑太重的时候,要想获得清醒与自由,能选择的要么是以死告别,要么就是非常态地活下去,前者是无力的抗争,后者是坚强。

  这部电影拍摄于2013年,那时候圣战组织还没有兴起,它所表现的是入侵者“吉哈德”在廷巴克图这片土地上的所作所为——打着宗教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对人权的否定。不只是反伊斯兰,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反对任何宗教。但是这种反对是处于对一定教义尊重基础上的反对,佛教的善,基督教的爱,没有人会反对。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是宗教外衣下的狂热。很多人说现今的中国没有信仰,其实他们更多人指的是中国没有宗教信仰。

  就像电影中Kidane一家人,他们本来生活在沙漠中以游牧为生,在“吉哈德”到来之前以及之后,他们不是没有机会逃离这样一个地方,而是就像Kidane说的一样,“我不想让你(妻子)和女儿饱受流离之苦,起码在这里我们不用食不果腹。”他们是纯粹的信仰安拉的人,但是对于宗教,并没有展示出极大的狂热。毕竟生存以后,生活之外才是宗教的栖息地。如果一个地方连食物都没有,那么谈道德的人就是愚蠢和无知的。

  Kidane因为渔夫杀死了自己的奶牛,去找渔夫理论的时候不小心拿枪打死了渔夫,这成了噩梦的开始。Kidane的妻子和女儿站在沙漠中日夜期盼着他能回来,然而居于囹圄的他却没有任何办法与她们取得联系。终于在狱卒的帮忙下联系上了妻子,电话的那头妻子挂了电话,抱着自己的女儿一张平静的脸流着眼泪,让人窒息。面对伊斯兰法的惩罚,Kidane没有任何的辩解,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自己对女儿的想念,在死之前,他是多想跟女儿再见一面,多想继续保护她,然而他却又是如此无能为力。甚至都不能悲伤地坐在她身旁。

  跟Kidane相呼应,是一家老妇的女儿被一个圣战士兵看上,无理地上门求亲,如果不答应便要强行带走,老妇找到阿訇那里与“吉哈德”首领谈判,但以符合“伊斯兰教法”而批准,妇女纯粹失去了地位。回到Kidane,如果没有了他,那么妻子和女儿不免会有同样的后果,他是后悔的,就应该放弃廷巴克图的所有,带着他们远走——尽管饥饱不定,但起码在路上他们可以生存,可以有起码的尊严。到最后Kidane的妻子被反对“吉哈德”的人带到刑场,Kidane冲上去想要给妻子一个拥抱,两个人却都死在了枪口之下。唯独剩下一个女儿在沙漠中奔跑不止,就像电影开头的那只被圣战士兵追逐的羊一样,死与生,都无法预料,一切都是那样无力。

  《廷巴克图》是那样的简洁,简洁到离我们是那样的疏离和陌生。这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国度,一个没有幸福感的国度。宗教,既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庇护所,又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让这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残存最后一点信仰。可是,宗教,是要能带给人力量,能使人在困境中得到指引的一束微光。当真正的苦难降临,宗教,在多大程度上能给予人救赎?它终究是海市蜃楼,是人们给自己搭建的幻境。他们住在里面,希望永远被真主的光芒所笼罩。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悲么?

  不反对一个人有信仰,因为信仰是对未来的信念,人因此而善良地栖息。但是信仰一旦披上宗教的外衣,总是免不了被利用。我一直支持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但这个国家并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是祖宗,是自己。天塌了,我们要自己找石头,熔炼出来自己补上;大水来了,我们要万众一心,去堵,去梳;哪怕是大海,我们也可以填,即便是太阳,我们也可以追逐。

  导演阿德拉曼·希萨柯总是在给世界特别的展示,从阿富汗到中东大部分的阿拉伯世界,再到廷巴克图的非洲。他的视角总是面对在人的生存上。生存和发展是被政客说烂的两个词,然而在他的镜头下毋宁说是政治上的一种解释,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展示。感谢阿德拉曼·希萨柯,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非洲。它离我们是那样近,同时又是那样远。我们能感受到它灼热的空气里隐藏的躁动的呼吸,同时又深深的为它的贫瘠和愚昧望而却步。电影,是艺术化的生活。也许生活,远比电影残酷。

  《廷巴克图》观后感(十):理想主义

  因为我对Islam和jihadiste缺乏了解,所以没有完全看懂电影。刚刚好赶上了导演见面会,我有幸见到导演Monsieur Abderrahmane Sissako,我问他,电影里阿訇说,les jihadistes avec les armes ne sont pas les vrais musulmans. La guerre doit être morale。那么,精神上的战斗在冰冷的武器面前,有什么用呢?能真正拯救这些被jihadistes控制的人们吗?

  导演的回答非常乐观,这部电影也是为了纪念和歌颂那些留下来和平抗争的人们而拍摄的,可是联想起这几天在科特迪瓦和土耳其发生的恐袭,再看看源源不断从欧洲潜去阿拉伯国家参加圣战的年轻人们,我没法乐观。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没有球的足球赛,和月光下的拂弦拨琴低吟浅唱。足球和音乐,即便被jihadiste禁止了,也无法阻止人们冒着鞭刑的危险去把玩,从中取乐,收获短暂的愉悦,这几幕令人震撼。我无法想象没有足球和音乐的生活,不希望jihadiste蔓延到欧洲大陆,不认为une guerre morale能对抗jihadiste,不知道温和的musulmans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对musulmans êxtrems来说意味着什么。然而我想这些根本毫无意义啊,看《耶路撒冷三千年》,我不能更渺小了!但我特别赞同窦文涛说的,(改变世界的)伟人会一起出现在某个时代。大意,原话记不清。我挺想见证这样的历史,毕竟,les musulmans êxtrems, je m'en fous。

  最后,导演运用音乐和操纵画面的水平非常高,艺术造诣上超过太多的非洲电影了,值得凯撒奖,冲这点,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廷巴克图》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