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旅》是一部由吉村爱执导,内田真礼 / 梶裕贵 / 茅野爱衣主演的一部爱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之旅》影评(一):闪烁的青春
回归二次元后看完的第二部作品,也算是个节点吧,所以试着来写一写。嗯,第一本是神经病到让人停不下来的荷包蛋君。
显然,这是一本少女番。
我心中的少女番是什么样的呢?
应该要在夏天,日光悠长又明媚,门上悬挂着风铃轻轻宣告它的到来。
也可以是在冬天,裹上厚厚的冬衣,好像这样就能抓住温暖。
但这些其实也都不那么重要,如果和那些重逢的惊喜,改变的惊讶以及了解试探你退我进的辗转心事相比的话。
终于长成高大少年的男主,刻意遮掩自己的女主,多年前就种下的感情,在岁月的河流中蜿蜒而过,终于破土发芽,尽管此刻还未能盛开花朵结出果实,但是因为有爱的浇灌,让我有一个期待的理由。
当然故事讲的还不止这些,这是一群人的闪烁的青春呀。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季是妥妥要出的,男二女二想来也是会有的。但,无论结局会被怎样书写,还是祝所有想要触碰又羞涩避开的手最终都能紧紧牵在一起。
两年前第一次看的这部动漫,刚高考完,玩起手机来肆无忌惮。哪时和班里一个超级高冷的男神处于慢慢在一起的暧昧期,于是全程代入了他。
昨天在b站无意刷到又看了一遍,但已经分手了一年多了。我有悠里一样敏感的内心,但不会表露出来,是双叶一样的性格外表。喜欢的人,声音已经忘记,但是是外冷内热的闷骚boy。
少女心苏到天际,以至于隐约记得昨晚梦到了相关的内容。有弹幕讲说“看这种总觉得以后可以找到这样的……”。但如果遇到了那个真正将你放在心上的人,谁又不会像洸一样爱护双叶呢?可能有颜值的差别,不过……“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点暂可忽略。
一点一滴的小敏感,停不下的超丰富内心活动……我觉得这就是高中时候的女生,幸而我有陪我至今的好朋友,我们并不同喜欢一个人。
幸而她包容我。两年了,物是人非,有曾经熟络的人如今成为陌路,高三发生了太多太多事,谢谢那时的所有人。如果问我,我不后悔。
《青春之旅》影评(三):年轻真好
最近真的挺无聊,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了。躺在床上看青春之旅,名字很好,光听名字还以为剧情主要围绕着旅行呢,结果是校园爱情。由于一直不怎么对这种题材感兴趣,记得就看过两部同样题材的动画,他和她的故事,水果篮子,都是因为很好笑才看了下去。
这三部动画相同点是都有一个看上去很既帅又斯文的男主。女主单纯可爱,性格中又有点奇奇怪怪挺好玩,应该这种类型让女生看的时候很有带入感吧。
相比之下男主就完美如不食人间烟火一般。有人会说就真的没这么好的男生吗?我想说可能有,但我没见过。装比的人我见过一堆一堆。真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装而不露痕迹的高人,本人平生从未遇到。正如女生不喜欢故意卖萌的女生一样,男生对那些故意耍酷装逼装斯文装处男的男生也十分讨厌。
这部动画其实很好的告诉男生怎样在女生面前耍帅而不露痕迹。见面要冷,女生遇见麻烦要及时出手。或许女生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有种父亲式的感觉吧。冰冷不苟言笑下又透着能干和温柔。也告诉了女生要怎样让男生喜欢,除善良温柔外还要阳光,做事要认真积极,而且不要表现的自己多完美,而是时常要表现一下自己的笨拙。
陷在青春里的人们总让旁观者觉得特别美好,一切如诗如画,如锦如缎,如曲如歌。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可以让彼此牵扯暧昧分手拥抱。可以天长地久,日日耳鬓厮磨。想对你说的话总有那么一天会说出口吧,即便是不说你也早就猜到了吧。所以呢,我就不说,就跟你闹。
青春就是我还年轻,还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快乐。爱情就是我在这里,你愿意和我在一些吗?世界如此大也如此小。能遇见你已是最好,会这么想我因为我知道我等不来更好的了。不信,你看别人的目光,他们不是在羡慕我吗?
《青春之旅》影评(四):谢谢,青春之旅
青春最美好的是什么都无法确定,却阻挡不了一颗萌动的心。
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小心思悄悄的藏起,但还是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当下里觉得最困难最难过的事情都是关于这个他/她,同样的,最美好最想留念的还是那个他/她。
如果真的告白了,真的和这个人在一起了,真的开始这段恋情了,那可能就不像想的那般美好。
事实上,不管结果怎样,告白与否,青春真的不需要这些证明。早在一相遇的时刻早在第一次心跳的时候,青涩甜蜜的感受就留存心底了。不管多少年后,甚至被人当做玩笑,这段回忆还是可以称为美好。这就是青春的魅力吧,那时候纠结叹息的模样,现在想起来就是珍贵。
暗恋一个人真的很辛苦。对于某些直线条的家伙来说怎么就那么轻松的解决了呢?我那时候好羡慕,其实现在也是。大概,那个时候我总在猜测总是不安,忘掉了我原本的目的。我其实只是想靠近他,多了解了解他,希望我们能分享很多事情。再纯碎一点就是我想能抱一下他,跟他说:你怎么能这么帅
哎,我真傻啊。那段时光肯定有遗憾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只会越来越
忘掉那部分的遗憾,也会越来越释然好多好多的如果。
我喜欢你比我爱你欠缺了很多东西,我爱你代表着承诺。求婚的话,肯定要用我爱你的。不过,我还是喜欢” 我喜欢你 “这句话。因为我可以不用想在一起的可能性、以后两个人怎么办、我们应该努力赚多少钱之类的事情。我就是突然发了神经觉得你好,就是这样。
网上经常流传的“喜欢你是因为那天阳光正好,你穿了一件我喜欢的白衬衫“。哈哈,怎么办,我喜欢的那个男生他是喜欢花衬衫的。
谢谢。致我的青春。
《青春之旅》影评(五):太多青春的影子------每集追记
我是在睡觉前无意中发现这部动漫的,于是,一口气从零点看到2点,欲罢不能,只因为里面有太多青春相似的影子
【第一集】在当下释放
我们回不到过去,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改变,所以,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青春,虽然好像我青春萌动的年龄已经过了。
特别是但是女主抱着娃娃哭泣的时候,她以为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告诉男主他的恋情,结果,就在那么一瞬间男主就不了了之了。
男主说以前也喜欢过女主,但是什么都改变了,时间最大的魄力就是改变。改变所有客观的条件,沉淀亦或消弱真实的情感。
所以,在当下释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吧,因为自尊因为试探而隐隐压抑着情感是最痛苦的,就算现在不痛苦,未来也为此痛苦。遗憾什么的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去争取。
男主总是说女主身边的盆友逢场作戏,女主却只是因为自己不想独自一人被孤立。
这是青春期的特点吧,自我还不够健全,渴望融入集体,容易随波逐流。
比较感触的是老师在小的时候就说要和朋友好好相处,但是从来没有说如果相处不好怎么办
一语触动心地。我也是这样成长过来的,小时候住校的室友是一个很有人缘的女孩子,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一直和她相处不好,总是止步于见面点头的萍水之交。之后,我才慢慢地懂,不是她不好也不是我不善良,只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处事的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见解当然也就不同。
就像最后女主的朋友说的,我能够理解你的行为,但是我们的调调不同,还是不要做盆友了。
对,就是调调不同。
心理学说过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个人特质,相似性,接近性,互补性和熟悉性。所以,不相似的人磁场不同,肯定会有隔阂的吧。
【第三集】你的开始全由自己
----“洸”
------“没找到跨出一步的落脚点......,而且好像还被人钉上了不良少女的标签"
------“我可知道其实你是个犹犹豫豫的家伙。”
------“你这话哪算安慰人啊...."
------"我半点都没有安慰你的意思。明明说了要从头开始,结果第一天就这个死样子啊。”
-------“第一天就知道了自己没用啊。”
-------“有什么不好的,你的速速受挫,别人根本不会在乎啊,同样的道理,哪怕你一直坚持,别人也不会有意见的,因为还什么都没有开始啊。按你想的来就行了。”
还什么都没有开始,连开始都没有。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当然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前进的动力。
什么都没有开始,你一天经历的所有事情肯定会影响你的心情,但是如何整理自己的心情,在已经是未来的现在,开始全新的开始,才是最有用的。
想起了一句网友说过的话,在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的现在,谁在乎呢?
谁在乎呢?每个人都忙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将自己无限放大。
把自己当成没人在意的路人甲,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
《青春之旅》影评(六):其实,大家都很可爱的啊
最初看的时候是因为名字,青春之旅。
虽然在过了今年生日之后再也不想把青春这个被翻来覆去提及的字眼挂在嘴边了,但就像人生一直都被卡在这个阶段,所以只能一次一次地跳针重播一样过不去。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始终无法讨厌洸的原因。
是他说的吧,那种时刻,只要感受过一次,一分一毫,再遇到的时候就根本无法无动于衷。
对于没有办法好好地度过只有一次的青春这件事,因为一直无法释怀,所以人也只能一直卡在那个地方了。
单说动画的话,其实制作算不上精良。看开头的话也只以为不过就是一般的少女动画而已。不过在某些细微的瞬间,例如在日出前洸把自己的衣服罩在双叶的头上,假装抱怨地说你还是穿着吧。别扭又不坦诚,每一个少年人好像都无法避免。
突然回想起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下雨天,还是十来岁的自己无奈地在突如其来的下雨天里淋湿了外套。那时,也有一个男孩子把自己的外套借给了我。很长很长会拢到手掌心的外套,腰身很宽大,还有一点点他独有的清爽的气息,和洗衣粉的味道。
那个瞬间,就算再过多长时间还是如此的动人。或者说时间过去越久,就越美好。
然后把漫画的42话都看完了,才觉得啊是啊,青春啊果然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也觉得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双叶的率直坦诚也好,洸的摇摆不定也好,小凑的热血乐观对朋友的仗义,还有村尾意外的耿直勇敢,都非常非常打动我。
变成大人之后,好像真的会变得懦弱。就像双叶说的,想起以后变得成熟的彼此反而变得陌生,现在审视自己,觉得口是心非又善于伪装什么的,果然变成了令自己讨厌的大人。
太在意面子和姿态的话,整个人都变成像是角色扮演一样的讨厌。这样不行啊,一边在被窝擦着眼泪一边这样想。所以偶尔看看少女漫画也不错啊,就算被朋友一直说怎么一直学不会长大还像学生一样什么的,不过是成长得比较慢一些而已。
不想讨厌自己,也不想再变得更讨厌。想成为,像那些勇敢直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和朋友们一起创造日后回想起来也有一样温度的美好回忆啊的那种人。
《青春之旅》影评(七):青春易逝,且行且珍惜
青春之旅,还没开始看就已经揣摩这几个字,回忆起往事的点滴。告别6年的初中生活,9年的高中生活,怀念起从前的纯粹和热血,鲁莽和笨拙。
因为喜欢一个人,口是心非地说一些话引起他注意
因为朋友和自己喜欢同一个人,我藏在了心底,朋友却像双叶一样坦白
因为在意,有别人暗恋自己时都不想让他知道,小心翼翼分析他说的一言一语
因为想看见他,兴趣班也选了跟他一样的,甚至是无聊的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
因为暗恋,像洸一样在本子上写他的名字
因为想融合班上的圈子,试过像双叶一开始那样逢场作戏,贬低自己突出别人
那时,原来自己也跟双叶一样,研究他身上的味道,穿着那很大,要捋起来才能伸出手掌的外套,说着表里不一的话,可是心里却很暖很窝心
想起那时候的一幕一幕。和朋友们一起学习解题,窃窃私语讨论着班上的八卦,在操场散步,下课后奔跑去饭堂打饭,一起在宿舍阳台洗衣服,晚上熄灯了还在被窝里玩手机,在宿舍吃方便面被发现了要写检讨书,装病不上体育课和课间操,宿舍里争吵冷战可最后还会彼此原谅成为更好的朋友,曾经说会讨厌一辈子的谁谁谁在毕业时都会变得可爱... ...
因为单纯,所以珍惜。
看了这部《青春之旅》,怀缅着时光的飞逝,翻开同学录,傻笑,看着那一笔一勾勒,曾经天真的词句和插话,现在看起来让人羞涩的非主流火星文,懵懂的承诺及温暖的祝福。抚摸着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纸,回忆着一个个可爱的你
回忆来得太凶,蓦然回首,才发现是时间走得太快
即便青春落了遗憾也好,可以常常想起。长大后才发现原来真的:青春易逝,且行且珍惜。
是呀,青春的故事,总能给你娓娓道来
《青春之旅》影评(八):我们寻找青春,是为寻找共鸣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触动我的少女漫画,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想起属于自己的那个白衬衫少年。
少女动画,除了男女主角的情感发展外,我们更希望在这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影子。恋爱不是每个少女的必经之路,但心的悸动一定是;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曾有的苦楚,但寻友同行一定是;成为班里成绩的佼佼者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日常,但与友共同努力竞争却一定是。
是无法融入圈子的窘迫,枯坐在椅子上,环视他人打闹的落寞和孤寂。有时甘愿放下身段,戴上面具,抹去自我的颜色去寻得逢场作戏的朋友。
是终于寻得挚友的喜悦,说出只有16岁才会讲出的
“我绝对不会让小叶变成一个人哦。”
“我也是,因为我也明白孤单一人的感觉,所以我也会在悠里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
是初夏放学后的那场阵雨,草丛的绿绵延至天际,层层叠叠,像是梦境一般。雨水晕染了那片新绿,雨滴溅湿了少女的青色的裙。古寺的木色里,躲雨的屋檐下,有我,还有另一边的少年,有着干净清爽的面容,会害羞,但也有这世间最开怀爽朗的笑。
是放学后相对而坐写报告的日子。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向成排的桌子,风卷起窗帘的一角。他的碎发微垂,他的骨节清瘦,他的字整洁有力,你也许会由此愣了神,红了脸。
是玩抓小偷时甘愿为你被抓的献身,是黄昏时陪你一起在地铁长椅上的等待,是少年后脑勺翘起的碎发里洗发水的味道和一点点的汗味,是少女用尽全力向你跑来的姿势,是草地上并肩而坐的交心之语,
所有这些心情,是只属于这个年纪的青色。
清亮但不灼眼,内敛但不黯淡。
是青涩的,纯洁的。
所以,不如让故事就停在这里刚刚好。
洸和双叶可以一直心意相通。
悠里和双叶会是如他们所言的永远的挚友。
黑长直对阳一可以一直是崇敬和单恋。
小凑也无妨就在暗处默默守护。
因为青春本就如此,不是事事如意,却也没有太多的惊涛骇浪。它所关乎的无非是升学的压力,与友相伴的快乐,和静静喜欢一个人的心情。那些在回忆里的少年,也许长高了不少,声音也变了,甚至于变得淡然冷漠;那些在回忆里的女孩,也不复最初的羞涩。
我知道人在变,你我皆是如此。
但所幸,岁月还未淘去最本真的自我。纵然穿起层层铠甲,纵然前有道道心门,曾经相互关心爱护的心情一直停留在初夏放学后的那个屋檐,从未离去。
:漫画后期似乎加入了更多的元素,反而没有了先前的灵气了。
《青春之旅》影评(九):墒以光年,森屿暖树。
《青春之旅》漫评
墒以光年,森屿暖树——题记
青春之旅里我有一句很喜欢的话,是洸说的呢,为了帮双叶,大体是什么我不记得了,大概是说之所以要团结在一起,一起努力,是为了将来回想起来有共同的快乐回忆,有个暖人的温度?!
这部漫画,是青春里最美好的事情,几个人的友情——那说说笑笑,高高矮矮,在夕阳柔和的金色暖光中一起回家的背影;那一两对的爱情,他看她的时候,她正好也在看他,于是他们的眼神在空中相遇了,可过了一会就移开,有过一会在对上;那美好的亲情——其实我不怪你们,只是你们不知道,但是,我会试着告诉你们,我不怪你们,而你们知道后,又是那么开心。那么青涩,那么懵懂,就在跌跌撞撞的不经意间,我们走过了青春,而恰好,我的年少有着你们,而你们的青春又有着我,多么巧合,又多么的美好。
这部漫画的主旋律是洸与双叶,他们很幸运,是彼此的初恋,而在故事的最后,仍然在一起。在初中时,他们的视线相交得如此频繁,因为洸,双叶加入了警察抓小偷游戏,而洸又在那时保护了双叶。后来,似是老天也想帮帮他们,于是那天下雨了,来得那么突然,却让少男少女又有了一个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他们还青涩害羞,明明在那么近的屋檐下躲雨,却没说上几句话,只是洸还是把体操服给了双叶擦头发,他们还是聊了一会,即使只是一会,可空气中还是弥漫这一种别样的味道,因为,后来他们又心照不宣地对视了呀,双叶在校服下看洸,这样却还是对视了呀。几天后,洸约双叶去公园,抬起胳膊遮住了脸,却还是把话说出了口,我想,那个时候,他们互相喜欢,也互相知道,只是还缺了一些勇气,还少了一点时间,才会造成那短暂的邂逅吧。毕竟,之前洸还在本子上写了双叶的名字,并圈了出来,而双叶那天也在公园的钟下等了很久。再后来,高中时,双叶听到田中这个名字时有那么敏感,而洸也做出当时的动作,为了让双也想起。洸其实那么温柔,他帮双叶接住面包,帮双叶洗清委屈,让错怪双叶的人向她道歉,帮双叶遮住哭泣时的样子,为双叶做了男学习委员,帮双叶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帮双叶遮挡男生的骚扰……双叶呢,一次次向洸奔去,一次次鼓起勇气,一次次安慰了洸,一次次地不放弃,就那样,走进了洸的世界。因为呢,从很早开始,他们之间就有了特殊的默契,就像双叶知道洸一定会下车,就像洸把掉在地上的橡皮摆在地上。虽然过程不容易,但他们最后还是在一起了。我想,这时对他们最好的结局,我想他们恋上对方的原因也许就是时间刚好而他们默契地对视,默契地在同样的地方躲雨。你知道吗,有些人已不在原处,但是他从未离开。
双叶的友谊来之不易,悠里和修子,他们在爱情的路上互相鼓励,说真的,现实中,与朋友喜欢上同一个人的女孩,也许会断了这份友谊,但一直,她们的友谊都没断,而修子,不支持谁也不劝谁放弃,一直持中立态度,还告诉了她们喜欢田中老师。这种友情,好温暖啊,我也真的很羡慕。
而小凑君是洸的朋友,他一直乐观向上,是个温暖的人。他会坦诚地对洸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也许他说的话可能考虑得并不周到,可能也会有些不对,但是,他就是那样的一个少年啊,虽然会有些鲁莽,但为了朋友的心是绝对的真诚啊!期中,他还追过修子,虽然过程漫长,但这个少年终究用自己的温暖帅气打动了修子,毕竟,修子也不是一个心如坚冰的人呢。一旦被修子在乎,那便是深刻心底吧!
说道修子与小凑的爱情,其实我也为田中老师感到惋惜。并不是认为修子和小凑在一起不好,只是我个人更喜欢修子和田中老师在一起。因为是田中老师开导了修子啊,在学校里最初的温暖是田中老师给修子的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田中老师这样的一个角色,他是个大人,但也会有孩子的幼稚可爱,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而且,身为一个老师他尊重学生,身为一个哥哥他也做得足够好,只是剩下做好他自己,虽然最后他去追梦了,但是,修子呢,也是他喜欢的女孩啊,可是他却为了她放弃了她。所以,不管怎样,我真的认为,并且深深地希望,田中老师能够得到幸福。他已经错过了修子,既然这样,就请牢记她,但放下她,找一个,能陪他一起携手到老的美好的女孩儿吧!
然后呢,再说说成海和冬马吧。他们两个是双叶与洸爱情的小阻碍,但也是助力。成海呢,其实很可怜,她与洸一样,都有亲人离开的痛,洸有那么多朋友帮他打开了心结,而成海却没有。所以,成海把洸看成她的救赎,她的希望。于是,她把这种心情,错当成了爱情,其实我想这只是一种与有荣焉类似的感觉,只不过他们是受了同样的苦。后来,成海才一次次挽留洸,甚至用了不太光明的手段,虽然她这样做不太好,没有顾及到其他人,但是,最后她还是懂了,还是放手了。其实,我有那么点心疼这个女孩,毕竟有那么多不了解她的痛的人责备了她,站在她的对立面呢,亲人离开,那是一种比剥肤更甚的痛啊,所以,我希望,即使这个女孩曾经做了些错事,还是有能帮助她走出伤痛的人出现在她身边,并陪她走过这长长的人生旅途。说说冬马,他与成海完全不同,虽然也会难过,但他选择包容双叶,包容双叶心中洸的存在。有一段时间,洸陪着成海的那段时间,我也有过一会那个年头——双叶最后和冬马在一起也挺好啊。你看啊,冬马总是温暖的笑着,他的温柔,毫无保留地展现,并不遮掩在冷漠下。所以,冬马是温暖双叶的那个人,是青春里那个如骑士一般的人呀。骑士只会倾尽全力保护公主,永远跟在公主身边,不用公主辛苦的奔波寻找。这样一个会害羞脸红,笑起来很温暖的人,怎么会让人不喜欢。虽说他中间插入有些人认为不好,但爱情本就是自私的,而且冬马自己也有点愧疚,但那个时候,双叶也需要一个人对她温暖的笑。
总之呢,这里的每种情感都让我感到温暖,这就是青春啊!双叶的勇敢,洸在冷峻之下的温柔,悠里的可爱,小凑的积极向上,村尾的细腻正义,田中老师又幼稚有成熟的双面,冬马的温暖包容,成海的痛苦……这些都让我感到美好。
哭哭笑笑,打打闹闹,这就是他们的青春之旅,也是我的墒以光年,森屿暖树。
2015年8月8日星期六 作者:森屿暖树
《青春之旅》影评(十):青春是个混蛋
身为一部主旋律少女漫,青春之旅可谓又红又专,政治觉悟之高,思想觉悟之深,简直可以说是人教出版的教科书式的少女漫啊。
当然作为三观喂狗一代的观众,这部的缺点显然就是太中规中矩。就像《月刊》为了构造一个没有绿茶的乌托邦,硬是把女性角色都男性化一样,此作为了构造一个纯得能挤出牛初乳的少女漫理想国,也是拼了老命给人设打柔光。
那么问题来了:悠里是绿茶么?
答案非常简单:不是,她是奶糖。更精准一点是小白兔奶糖。
她一下子就告诉双叶她喜欢洸,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是单纯没防心么?我看,贴标签的动机更大些。要知道小朋友之间,你喜欢了苹果,我就只能喜欢梨了。在少女的世界里,喜欢一个人是不可以有竞争的,或者说没有一个少女可以成熟到提出要跟好朋友一同竞争心上人的地步。
======================小故事一则的分割线========================
在我的学生时代,隔壁班也出现过这样典型的小白兔奶糖。那时候,我和某著名影评评论人一起称她为伪清纯。女生并没有旗帜鲜明地排挤她,总的来说还是有那么一两个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的场面朋友。而男生,一提到她,就是:很单纯很可爱,很乖巧很讨人喜欢。同时间跟很多男生保持着纯洁的短信电话“交流学习”的关系。
我一个愣头青闺蜜,当时的男票就表示非常喜欢清纯的小白兔奶糖,叫我那个不开眼的愣头青闺蜜去打听她的号码,并且开始了与她短信电话交流学习的关系。“啊,她好纯啊,就像恋空里的女主一样。”此男原话。为此,愣头青闺蜜还特意找来恋空(马必怀那部)来看。结果当然是:什么嘛,哪里像了啊?
她奶糖的地方在于,加了点儿绿茶:不跟任何一个确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简言之就是不给艹。
人前永远轻声细语,人后,救命啊,天知道她什么样。
去年她工作了,在一个小学当老师,据说一进去就被一个师兄拿下了,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小故事一则完结分割线======================
让我们再次回到青春之旅的剧情里。
一般来说,男生眼里的世界和女生是天差地别的,这种段子在网上已经屡见不鲜了。此作却愣是拗出了一个男主跟女主三观、记忆、感知同厂同型号的设定。男主还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让屏幕里外少女都doki到要吃速效救心丸的举动。等等,梦野老师要来取材了哦。
但是女生部分的情节,还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比如,悠里为了接近洸,问他借CD。
=================青春文学小故事又一则分割线======================
在某个学校,有个A子,喜欢上了闺蜜B子的男票C。A子喜欢C主要是因为C的文学造诣,而且B子都是因为A子认识的C。当然在我看来,C就是比普通直男文风更矫情了些,属绝症乞怜流,某著名影评评论家说B子的文风属于:你们不懂我,其实我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
另外,C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叉斗士。是的,你没看错,叉脚盆,勾圈叉的叉,洗脚盆的脚盆。而且还是死人担,这里并不是对死者不敬,只是强调一下我觉得他是伪饭,就跟MJ死后突然张口逼爹,闭口掰得,恨不能在他坟边挖个坑一起睡的路人一样。
A子觉得不论文学造诣还是音乐品味,自己才是与C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试图以文学和音乐为切入口,把这一出闹剧拨乱反正。
对话如下:
A:C吗?我是A,*****你听了?你觉得怎么样?这张专辑里你还喜欢哪首啊?我觉得***不错啊。
C:没听过,不知道。
A:啊?我看你博客里写的你喜欢**和****这两首啊。
C:不知道。
A:不是叉脚盆的歌么?
C:不认识。
A:你不知道叉脚盆?
C:嘟——嘟——嘟——
又如:
A:喂?
C:你是谁?
A:我是A啊。
C:我不认识你。
A:哎等等,你听说过叉脚盆吗?
C:嘟——嘟——嘟——
“我再也不喜欢叉脚盆了!”A绝望而愤怒地喊道。从此改投岛国恐怖乡村灵魂说唱流行死金音乐教主手办公公门下。
但是A没有放弃C,没有音乐,我们还有文学。
某天,A托B送了一本书给C,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充满了A爱的注脚的古代小学生必背篇目,不幸被C拒收,狠心的C还让B把之前A塞给他的书一并退了回来。
一般这种关系放在炮瓣上,C跟A已经约无可约,“暗恋N年我终于和闺蜜的男票滚了”、“女友闺蜜怀了我的孩子现在怎么办”,直播帖必须回复过万,过几天都有人来买版权了。
但是这等大概率事件竟然没有发生,大概除了A女子力不够,某著名影评评论家还说:送错书啊,她当时要是送金线诗集,是吧,春风十里不如你,C早就到紫金葫芦里来了。
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明知A对C一往情深,仍对此不闻不问,从到头尾扮演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女友,好闺蜜。
那B跟C是不是因为志趣相投才在一起的呢?答案是全然否定的。正当A和某著名影评评论家被C的文章迷得七荤八素的时候,我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四天后独有的忧伤,加之B是四天后初代死忠粉,所以我吃了颗豹胎易经丸,斗胆问道:C是不是喜欢四四啊。B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他可讨厌四四了,为这我们第一次见面还大吵了一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部分时候轧姘头与文学艺术无关,与志趣品味无关,毕竟大部分人艹人并不是要艹他的灵魂,尽管这听起来让人觉得不诚恳。
你们说,青春是个混蛋,我要不要开个系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