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神探驾到》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8-04-23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神探驾到》经典观后感集

  《神探驾到》是一部由黄百鸣 / 邱礼涛执导,古天乐 / 张翰 / 曾志伟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悬疑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探驾到》观后感(一):超级没想到

  正如好报标题,超级没想到,真的就超级没想到,电影不是叫神探驾到?但豆瓣的名字居然是神探驾到 浮華宴,但百度百科也叫神探驾到,这是第一个没想到,第二个没想到就是结局你没想到,电影结尾,因为此片唯一贯穿剧情人物,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没人知道,然后电影就结束了,网上说是导演故意这么安排开发式结局,因为剧情后面也说了,他们六人不是同一看的相片,但最后真正警察出来看的相片,到底是同一人?这个无法确定。对于此片的评论有别于以往黄百鸣的贺岁电影,所谓喜剧,就是黑色幽默那种,但你要说烂片也不完全是烂片,因为此片改编自英国着名舞台剧《An Inspector Calls》。因为没看到,百度也没搜到相关信息,搜到的都是英文,不过从其他网友影评看到此片还是忠实原著百分之七十,但个人觉得也有点基础在那里,只是觉得结尾有点问题,觉得故事可以讲的再好一点,而且故事的设定有意思,一个人六个角色,但由于前后真假警察的调查,一大家族每个人不同的变现,略出彩。电影中亮点还是有几个,一个是黄百鸣的百变大咖秀,一个人客串六个角色,曾志伟的高级员工未来女婿生意朋友,某某服装店的老板酒吧杀马特吧员,毛舜筠的妇女协会助理按摩店纹身马仔甲,我想说的是,你老人家真的不是出来抢戏的?说实话很喜欢黄百鸣早期的电影,开心系列,还有贺岁系列,而最近几年烂片却拍了很多,所以在看此片的时候,我都做好心准备的,毕竟我是来看古仔的,接着说第二个亮点就是甄子丹,我叉,一次出现四个,就问你怕不怕,魔音Sherry循环播放。亮点好像就这些,至于古仔在影片中的角色,个人认为廖启智也能胜任,不过廖更凶狠一点,至于电影后面为什么莫名消失,反正就是迷,最后真正警察陈慧琳出现的时候,当时疑惑怎么又来一个,问的都差不多,不过看了网友分析,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这点是没处理好的,一般没看过这个舞台剧的朋友,是不会明白这结局是怎么一回事,至于不满意就是广告赤裸生硬,电影开头和结尾真心做的粗糙简单,炫的片头都没一个,感觉影片没海报做的吸引,知道起初我是看海报想看此电影的,我还是一位是拍的神探伽利略!!!

  《神探驾到》观后感(二):不要因为不用等场次就去看一部片子

  “我这里有三张免费电影票我们去看电影吧”

  “现在几点?”“10点多”

  “饥饿游戏下午2点钟的场,狼图腾晚上7点的场”

  “最近的一场是12点的《神探驾到》”

  “成,就它了”

  —————然后我就在电影院经历了103分钟灵魂的洗刷————

  我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片子啊!!!!

  讲真,我觉得整个电影最好看的就是它的海报。

  进场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3分钟了,按照以往看其他电影的尿性我们仨得挡着其他人的视线,一路说着对不起挤到自己座位上。

  然而我们多虑了——300人的放映厅空空荡荡,算上我们一共就5个人(其实是6个人,有一个人刚进去3分钟就倒下了,电影散场了才起)

  我们进去的时候情节已经到【裘家布置房子女儿订婚宴做准备】那里了,一家人像磕了药似的上蹿下跳神经质,一句相同台词重复3、4遍,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刚刚说了什么;每次有人说话的时候,镜头就会直直地冲向他,以至于整个屏幕除了脸就没别的东西。我们仨心照不宣地相互对视了一眼,表情都有点微妙

  然后镜头毫无征兆地切到大哥公司,大哥絮絮叨叨插入了一大段“企业基石质量”“良心是生存根本”这种成功鸡汤,结结实实地为该床垫种下了一棵参天大树般的广告——【哥哥这条线究竟有什么意义】堪称本剧最大谜团,我一直没弄明白这段剧情有什么用啊?难不成真是为了植入广告来的这么一段?!

  整部电影看完印象最糟的大概就是过于白话的台词和神经质的肢体动作,后者倒是符合港式喜剧一贯的风格,但是前者我真是找不出什么洗白的点,如同小孩子拌嘴撒泼的对话——朋友你好歹是个督查能不能看在这张皮的面子稳重一点啊?!古天乐出场后没多久我左边的朋友捂脸长叹一声“好浮夸的演技”便倒在座位上看玄幻小说去了。

  我仍然秉承着【免费的电影票也是票我要对得起那张纸!】端坐着看完。目睹了整部电影的高先生说“我活了18年,这是我看过最烂的电影。”看到第70分钟的时候我看了下表,第一次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上数学课的煎熬。

  电影结束时厅里的6个人如同要去食堂打饭一般毫无留恋地站起来,一股革命战友患难热血感从我心底涌出来——毕竟我们都在同一部电影上马失前蹄

  (一颗星给甄子丹,已被“莎莉——哦哦哦莎莉~~~”洗脑)

  《神探驾到》观后感(三):有些事情要自己去看自己去体会才知道

  从没写过影评,也没有看过很多电影,就像好多人说黄导的贺岁片都烂片今年也不例外,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不知道黄导每年都拍贺岁片,不知道基本黄导的贺岁片都有古仔,不知道……

  但今年,我的的确确是走进电影院看了两次!第一次2.6电影公映由于电影的宣传知道故事大概所以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格外注意某些点,比如裘明的贪财、裘家小姐容易嫉妒、祈世昌的好色所谓的出轨、裘李安心骄傲自大、裘家少爷懒惰、裘家儿媳的贪玩,而他们的这些罪行被“贾神探”揭露后没有怜惜因为他们这些行为而受伤的底层女子而是惯性的推卸责任,而贾神探看到这家人反应之后失望的消失不见,裘家一行人在商讨中证实神探是假的时居然又团结一致的当这个插曲从没发生过,继续开开心心的举行那一场浮华宴,让人看了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第一遍看明白了这些,结尾却让我很迷茫,当真的探员到说一个女孩死亡跟古仔说的一模一样的时候就觉得莫名其妙,贾探员这么神,还没发生的时候都知道是要闹哪样,真的是照应片名“神探”【手动拜拜】2.7再去看,在这之前看了几篇客观的影评带着别人的感受!

  关于影片我想说它没有爆笑但看着轻松,舞台剧的风格,幽默夸张地刻画人性阴暗面,服装造型场景都很华丽很赞,阵容也很强大,值得一看!电影里不管是裘明的贪财吝啬,明明保险箱有数不尽的钱财却不愿意为员工涨一点工资,连儿子都十二年没涨零花钱;还是裘家小姐的暴躁嫉妒任性;还是祈世昌自以为英雄救美却迷失其中,为未婚妻以外的女人逍遥快活制造惊喜浪漫;还是裘家儿媳的贪玩深更半夜因为跟人穿同一双鞋就不管不顾的招来助手换鞋,明知人家不会喝酒还一个劲儿的灌只觉得好玩;还是裘李安心的位高权重却不愿意更多的去了解一下需要帮助的人,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拒绝别人的求助让别人雪上加霜;还是还是裘家少爷遇到真爱心疼女朋友想帮她不是自己好好的找一份工作跟她一起奋斗而是回家偷老爸的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一些身边的人的影子: 比如吝啬的老板、有公主病的朋友、在其位不尽其职的高官……

  最后,看过一句话没有结局的结局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电影开放式的结局也让我们可以大开自己的脑洞,从中感受到学到更多的东西。总之:这不是一部一笑而过的电影,越是认真推敲越是有味道。走进电影院看的亲们不要轻易就断言,用心去感受电影想要带给我们的东西,这样你的钱绝对不是白花。还没有走进电影院的人也不要因为别人毫无诚意甚至都没看懂的恶意评价就对这部电影下个烂片的定论,有些事情要自己去看自己去体会才知道,不要让别人牵着走。

  电影给四星,一星拉高电影评分让还没看的人不因为评分低而错过有价值的电影。

  《神探驾到》观后感(四):一场开到荼蘼的浮华宴

  个人对喜剧片向来一般般,对犯罪片却十分的爱。《神探驾到》似乎是两者的结合。而对黄百鸣还停留在《花田喜事》《大富之家》的印象,那时候的港片是类型多多、创作思路繁盛的年代,再看如今大陆喜剧的崛起,主要就是以徐峥、黄渤、王宝强的公路闹剧为主,从票房来看,观众喜闻乐见,个人却十分怀念香港黄金时期的喜剧。小市民、有特色、很幽默、乐讽刺,虽说时代不同,观影群体变化,但对于“笑”的审美,究竟会有多少不同呢。

  再说回到这部《神探驾到》,主创们推荐时都说“不是笑笑就算了的一部喜剧电影”,因为剧情很浓。浓从何而谈,看卡司,看口碑,看剧情。对于我个人来说,喜中有思,笑中有泪可能才是动人的根本。剧情方面,我只想说抱着看喜剧的心却收获了一部犯罪片。故事内核还是很严谨,一桩命案,六人牵连,究竟谁是凶手?分分钟秒想到烧脑大片《八美图》,影片卖的是“真假神探”,当你看到最后究竟谜团有没有解开反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性之恶的黑色大丽花怎样开到荼蘼。于是,烧脑破案没有,拷问人性可以有。

  对古天乐的改观,是去年在香港看了《3D豪情》,他在里面演一个AV男星,真的好搞笑好卖力好影帝。(鉴于我们光点总菊的种种限制,这种“三级片”自然上不了内地的大雅之堂。)这次《神探驾到》古仔打个及格分吧,毕竟是嘻嘻笑笑就过,谈不上真的“演技”,而其他几位喜剧片大牌有如曾志伟、黄百鸣、毛舜筠等人,均是正常发挥。倒是柳岩给了我一点小小的惊喜。至于张翰,本人比上镜好看,个性也nice除了有点偶像包袱还没卸完。

  总体来说,不要看到XXX就说烂片,是对电影和自己的最大尊重

  《神探驾到》观后感(五):玻璃侦探的黄百鸣版

  在电脑上断断续续分几次看完,结局还是开放性的,一头雾水。搜了一下网络才知道原版是玻璃侦探,是一部喜剧,主要是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虚伪尖锐批判,也展示出普里斯特利的社会主义政治观。这部戏剧是英国会考英国文学科的其中一个可以修读的规定课文,也因此是很多英格兰和威尔士中学课程

  看看原版和黄百鸣的版本,情节还原的很不错演员也是比较知名,但是时代背景的设定就比较失策。正是爱德华时代的英国社会这个背景,才很好的说明了这部剧的主题,也才能让人理解为什么一个女性会遭受如此的待遇,并从一个女性的视角看整个社会。

  还记得台词里面有一句:如果具有六个身份死者仅仅是六个不同的人的话,在生命中这样的人太多。而如果六个身份会同于一人身上,那也太过巧合了。好像每个人对别人的一点点“小恶”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一个人遭受了很多的“小恶”,才会让人觉得同情可怜。不是有句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吗?这么接地气的理解这部电影,应该也是可以的。

  《神探驾到》观后感(六):七宗罪VS贺岁片

  贪婪(父)、骄傲(母)、嫉妒(女)、好色(婿)、懒惰(子)、浪费(大美女柳岩啦啦啦),最后加上愤怒(黑古),七宗罪,七个人在舞台上轮番上演。

  看电影时候,一直找七宗罪中的暴食的对应角色,而邻居家的佣人虽然暴食,却很明显是一个配角,第二天才找到暴食就是浪费过多的食物,引申为浪费。所以呢,大大大美女的角色就出现了。

  整部电影场景延续了香港贺岁片的华丽制作,各路明星前来客串,四个甄子丹同台唱歌那段笑喷了,柳岩亮相继续惊艳,至于黑古的表演,却让我很不习惯,这也是之前的窃听风云固定印象导致的,鱼塘主很抱歉,看到你笑,我就想笑,太出戏了。

  其中很多场景借用侦探电影拍摄方法,有些不伦不类的,也算是一点缺憾。比如人脸部分,一会儿出现一会儿不出现,严肃侦探电影铁定不能出现受害人脸,而这部电影似乎出现了整张脸似乎有模糊了,看着也挺别扭的。

  不过毕竟类型电影要求新要发展,总得尝试搞一些新鲜玩意儿进去。

  (他们说的)原著将宗教原罪写的生活化,冲突化,确实很厉害,这样这部电影本身的剧本就达到了一点点的思想性,直接加分。

  总体来说,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是足够了,黄百鸣的拍摄这种贺岁喜剧,拍了就像。

  《神探驾到》观后感(七):浮华宴:国人是真的不懂欣赏,这不是喜剧!

  这是个靠脸(明星)吸金的庸俗喜剧吗?在我看来,不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当喜剧看。开篇便已说明改编自英国某名戏剧,它并不是一个喜剧,而是跟《低俗喜剧》相似的黑色幽默。也许很多人也说《低俗喜剧》垃圾吧。

  单纯的故事情节来说,绝对是近几年港片的优良之作,毕竟是改编于名剧,七宗罪是它很明显的主题。开放式的结束、及错综复杂似互有关联的神展开,格外的吸引人。

  再说港版的改编所给出的幽默,也算是本片的一个特点。

  一直演鬼片的罗姨,在本片里就一直操着那“鬼音”。

  来自大陆的张翰,其实操的都是国语,在粤语版里给他配了粤语,但古天乐在给他看照片时,有对他冒出了一句国语。我像这绝对是制片人故意为之的。

  最后众多明星都有登场,也算是贺岁了。

  想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很多贺岁片,比如之前的《越来越好之村晚》,也是蛮温馨的一部贺片岁,可到了中国观众眼里,就都成渣了。

  《神探驾到》观后感(八):《神探驾到》:揭开荒诞表象下的真相

  早就料到是烂片无疑,黄百鸣的喜剧招牌很多年前就被他自己砸得稀巴烂。带着这种印象与态度观影,恐怕也没有什么能令我失望的东西了吧。

  这部电影其实改编自英国同名戏剧《An inspector calls(玻璃侦探)》,是普里斯特利最著名的作品。这是一部三幕话剧,故事设定于1912年的一个晚上,围绕着一个住在英国中北部地区工业城市堡宁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个家庭被一位自称为督察古尔的人调查,探员询问他们有关一个年轻工人阶级的女性,伊娃•史密斯(也被称为黛丝•伦顿)的自杀。这个家庭被质问,揭露出他们有非法利用和剥削她,从而导致她自杀。这部戏剧一直以来也被视为经典的会客厅(drawing room)戏剧,也被视为一个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虚伪的尖锐批判,也展示出普里斯特利的社会主义政治观。这部戏剧是英国会考英国文学科的其中一个可以修读的规定课文,也因此是很多英格兰和威尔士中学的课程。将电影的剧情和原作剧情逐一对比,发现电影对原剧剧情还原度极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除了一点——背景不同——而这恰又成了本片最失败的地方。

  一个不存在的案件,一个虚假的警探,具有六个身份的“死者”,却骗的六个“涉事人”心鬼作祟。六个人分别看到了六张照片,却勾起了他们心底对于“同一个人”快要被抹杀掉的负罪感。最终当真正的警探仅仅是例行询问的时候,六人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愧疚而坦白招认,承认自己同案件的因果关联。其实就如片中所说的那般,如果具有六个身份的死者仅仅是六个不同的人的话,在生命中这样的人太多,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而六个身份会同于一人身上,案件就太过离奇,太过巧合,以致于让一切质疑都不合理。

  原作的背景设定是相当有代表性的时期,可以说是几乎不可替代的。脱离了这个时期,剧中的戏剧冲突便无法合理的展开,尤其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想来看待的话,剧中的事情不可能发生。而本片对于原作的改编,虽然剧情还原度很高,但是由于背景移植的时候要考虑中国的审查政策,所以,干脆就直接跳离了大的时代背景,将整个剧情限定在了富豪家订婚典礼的早晨。我们虽然无法直接看出是什么时期,但是可以明确这是现代社会,那么现代思维作祟,我们无法冷静和客观看待电影中的人和事。这样的状况会导致,要么你会彻底觉得本片烂没边,要么你去了解并理解了原作的设定,要么你直接从电影中看出了想要表达的内容。

  由于改编戏剧,电影剧本扎实,剧情有基本的支撑和架构,戏剧冲突和情节铺展有理有据,顺序渐进。每一个人物亮相,每一个新场景的出现,都和剧情密切相关。但本片却也戏剧风格太重:演员的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念台词时的做作,表演痕迹太重,不够自然;角色服装古典化,道具舞台化,场景剧场化。每个新场景的出现过于独立,就像是戏剧幕与幕的切换。妇女部办公室的场景设计,一个漆黑舞台中央灯光聚焦摆了个简单的道具,真的很像在看小剧场话剧;而工厂的场景设计,则有一种看许氏兄弟喜剧的感觉。说道夸张的表演和复古的设计,除了有刻意向原著戏剧靠拢的意图,也许也有向以许氏兄弟为首的老喜剧致敬的目的。干脆直接当作一舞台剧观看,反倒能够快速入戏,专注于剧情。

  在本片设置的背景下,电影故事的批判效果大打折扣,现代眼光根本无法理解百年前行为的动机,反而会埋怨死者自己心理不够强大,而无法承受社会压力。甚至笔者觉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那些革命和反抗,也都是不合理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人一旦足够坚强,谁还会被逼上梁山呢?

  《神探驾到》观后感(九):这比拿综艺节目改电影还让人恶心!

  整部电影最大的bug是,即使前面假探员说的都是真的,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法律上也不能判这六个人有罪。后面真探员出现也没有意义了。所以整个都是一个非常非常空洞的情节,还不能算故事。

  这个电影不能算喜剧片,不能算悬疑片,只是打着贺岁的幌子骗钱的垃圾。勉强算魔幻版本的道德观察。

  他哥哥有将近二十分钟的出场时间,但对整个情节的推动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植入广告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无耻的程度了。

  以一个舞台剧的成本来拍电影。连剧本都是牵强改的。拍摄地点基本在一个地方。拍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这甚至比拿综艺节目改电影还让人感到恶心。

  全片只有浮夸的动作,没有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导演对喜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甚至还达不到无厘头的水准。有人说过喜剧应该是痛苦的。这种隔靴搔痒的行为只能让人面部僵硬。

  自己买的电影,含着泪也把他看完了。对自己这种吃翔的行为感到深深的鄙视!

  《神探驾到》观后感(十):讨论一部烂片的意义

  这该是我第一篇影评,盖因好电影看了都沉浸在思考中,烂片则无力去吐槽,因此也毫无动力付诸文字。而之所以会写这篇,实因心情不好,找一个吐槽的地方,请勿见怪。

  说这部电影烂,也对。看不出有什么演技,感觉只是浮夸的表演、糜烂的布景,以及诸多肤浅的笑点,反正自始至终也没乐出来,而在电影开始到快结束,我心底依然在可惜着票价。

  但电影看完,如果说这部戏好,居然也说得通。从古天乐饰演的贾(应为谐音,意“假”)警探出现,引出电影的两个悬念:

  1、警探是真的吗?

  2、始终不露真实面目的女子是谁?

  对于第一个悬念,其实也不算悬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在我看来,贾警探应该是类似神、或者天使一类的存在,他的出现在与揭示6个主角各自在一宗自杀案件里犯下的错误。

  关键点出现了,裘太上去化妆时说离party开始只剩了4个多钟,可假定贾警探出现在离party开始4个钟时,他出现的原因和party开始后陈慧琳饰演的真警探出现的原因一样,调查一宗自杀案件,自杀时间都是距离party开始前2个小时,如果认定古天乐的警探是虚假的,那么从古天乐出现到神秘女子自杀应该还有2个钟。在这段时间里,古天乐试图让6个主角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希望他们正视这些错误,挽救女子的性命。但6个主角却互相推诿,各自逃避,古天乐无奈只好放弃。而6个主角也失去了挽救女子生命的机会,间接成了凶手。

  至此,导演的意图已经明朗,神秘女子既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人,也可以是主角们各自的错误和缺点,导演的意思或许是想说,只有正视错误和不足,方可拯救自己。

  这当然只是个人愚见,之所以给3分,是觉得这是一部烂片,也不乏意义。只不过立意良好,表现浮夸至不受欢迎。是否也反映了观众也不是傻瓜,不吃道具、大咖那一套,关键或许还是平凡并且深刻,轻松又不失内涵的电影,更能打动人心。

  第一篇影评,只表达个人观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神探驾到》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