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飞天》是一部由申景秀执导,刘亚仁 / 金明民 / 卞耀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六龙飞天》影评(一):(18集)送别吉太味——生平被反派圈饭也是第一次
这个人本质不坏,别说透过无恤师傅的嘴说出年轻时的吉太味如何单纯善良,就算是后来观众直接看到的吉太味,也可以说只是个性情中人,他错在生不逢时,错在没有遇到对的人来引导。
他制造无数的人间悲剧的同时,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悲剧。他若不是被憎恨的吉太味,则可能是早已被摧残了的张三李四。
而朴赫权,这个大叔追韩剧的人就算不是人熟名熟,也是脸熟得紧了吧。百度百科上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一大串,但显示的还仍然是不完整,而且列出来有名有姓的角色还不多,XX的爸爸,XX的老公,XX的朋友,诸如此类。
角色不是那么重要,他踏踏实实的演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你如果说他多突破多亮眼,未必,就是中规中矩。却不曾想,这一次的吉太味,存在感没法忽略,都堂恶党的设定却又可爱的让人连连叫好。
这是个危险的角色,一个拿捏不准,就变成了恶心和变态的代名词,加上男演员的女性化设定,今年killmehealme的池叔已经造就了一个巅峰的安瑶拉,然而朴赫权就这样在夹缝中突围出来了,对吉太味的塑造可以借《登徒子好色赋》的名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来形容了,这份恰到好处,便是吉太味塑造成功的关键。
再说回吉太味,你可以从道德大义上去否定他,但我却要从人格上从精神层面去推崇他。
这是一个残暴的时代中残暴的人,杀人无数,抢掠无度。但是他贵在一个“真”字,尤其是对比洪仁邦的“伪”。他直面自己的脆弱,所以他比洪仁邦坚强和真实。背信者洪仁邦,为了麻醉自己的神经、为了告诉自己是个成功者,坏事做尽,站上权力之极,来证明他的背信不是错,他的背信不可耻。吉太味没有否定自己曾是弱者的过去,如忆苦思甜般鞭策自己成为所谓的强者,成为不再被践踏的人。他选择洪仁邦的理由,是洪仁邦的出现使他发现他还有摆脱李仁谦的驱使的机会,与洪仁邦的联手,使他在生命的最后,得到了他想要的尊重和平等,而不是他在李仁谦面前的卑躬屈膝。说到这里的同时,我不得不再次心酸,他若知道令他如此幸福的亲家,在危急关头却甩下一句“亲家会平安无事的,他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而只顾自保,这最后的幸福也要打个折扣,甚至成了笑话,他该如何自处。
他一句“从乡下小子爬到一个国家的侍中,想干的都干过,即使这样结束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已经让我对他的率性随性任性折服,再补一句“我不是说就这样放弃的意思”,更让我对他倾尽全力燃烧生命的热情赞叹不已。用官府的粮仓来给小丫办葬礼的焚伊是浪漫的,那么酣畅的燃烧了自己的一生的吉太味何尝不浪漫!
在那样混乱的时代,弱者在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强者为权力无所不用其极,而吉太味的追求是幸福,是人生的充盈和尽兴。他说,他爱高丽这个国家,没有人比他更爱,因为这个国家让他非常非常幸福。那么,似乎可以这样说,错的不是爱这个让他幸福的国家的吉太味,错的是这个国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百姓。
吉太味,我们可不可以期待,能创建一个让很多人都这样幸福、幸福到必须要深深的爱着它的国家?
《六龙飞天》影评(二):六龙飞天:李芳远人物志
讲真:不追韩国史剧和大于20集电视剧的小热这次硬生生一集一集追着50集的六龙飞天。
一开始是奔着卞耀汉去的,后来,被刘亚仁的精湛演技折服!华丽的演员阵容,国家保证的演技实力,让这部剧一直保持着收视率一位的王者地位!
李芳远交给我们最大的一点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郑道传
不懂韩国历史的人便会好奇,为什么陪伴芳远登上王位的不是郑道传。从最开始郑道传不能接受芳远,到把芳远作为王位第一继承候选人,再到和芳远分道扬镳。这一切都是利益驱使!
之前的变化无非是郑道传发现他需要芳远,同样,他认同芳远的冲动而为。然后,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王,拥有野心的王怎么会认同君王五则,又怎么可能屈服于郑道传的思想。这也是最后历史上芳远亲自把这个他欣赏的男人送上断头台的原因。
其实芳远便是年轻的郑道传。郑道传在本剧中最为称道的便是开始时站在城门趋势外国使者和土地改革时烧掉所有账簿重新洗牌的冲动举动。这像极了谁?李芳远!
如果历史上是郑道传辅佐李芳远也不会有历史上的两次王子之乱!
无名
无名其实只需要一个不妨碍这个组织商业与土地运营的王朝。无名的要求也没有错,只有商业运营的欲望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开始的时候无名没有选择李氏王朝自然也就成为了芳远的敌人,而郑道传所希望的社会与无名背道而驰,促使无名与芳远合作!
按理说李芳远和无名结合也是最佳拍档,毕竟无名便是方地和焚伊的娘!如果焚伊和芳远在一起,丈母娘又是拥有庞大财团和土地的无名,小舅子是第一剑客,oh!正室妻子也是拥有500年历史的名门望族,他不成为王,谁成为我?!
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冲动和敢于承担
绝不逃避是芳远成为王的原因!
在杀害圃稳先生后,错原不在芳远身上,却受到了父亲和郑道传的疏远……当然,芳远并没有因此变得消沉,反而主动去让隐匿的学者出仕。(虽然手段依旧冲动)但是这种敢作敢当也是独一份!
此外——讲一讲李芳远的爱情
剧中的李芳远为了自己的势力迎娶了彰德昭烈元敬王后闵氏,值得一提的是,骊兴闵氏自此为朝鲜望族,五百年间出了多位王后。元敬王后个性刚烈善妒,太宗一度有废后的念头。虽然元敬王后个性善妒,但太宗却是朝鲜王朝中后宫最多的君王……
剧中李芳远的人物设定应该不算多情,虽然为了自己的利益迎娶闵多敬,但并没有过多的感情戏份。当然芳远爱着焚伊,但这份爱情也被压的很低,所以剧中乃至最后应该都不会给一个交代。
虽然剧中的芳远不多情,但是这样也许能够给历史一个别样的交代——不能从焚伊身上得到的爱,芳远就从其他的地方寻求……所以历史上芳远才会有那么多王妃……
(小热估计最后几集焚伊会离开,毕竟每集说明中没有对焚伊有所说明。)
芳远对焚伊的爱真的让人羡慕。
芳远在选择结束与郑道传同行,不实行君王五则的时候,他第一个告诉了焚伊;当他杀害圃稳先生后,第一个找的便是焚伊……这样的缘分这样的爱情,已然不是男女的情感,而是一种认可和依靠!
最后,大火独幕剧#扑通扑通LOVE#的朝鲜世宗李祹(#尹斗俊#饰演)便是李芳远的三儿子!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喜欢wuli芳远哪?
《六龙飞天》影评(三):并不是想写剧评 只是看完心里感想过长
用了10多天时间看完了这部剧 看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触。但是当全部看完之后又有点卡在心里说不出 这部剧从哪方面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佳作了 不管演员 制作 剧本方面 虽然前面铺垫有点过长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铺垫的话 到最后可能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 亲手杀掉自己的启蒙老师和兄弟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呢? 梦想实现 但是却孤独一生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呢 ?我不能体会 但我也不想去体会
《六龙飞天》影评(四):写在追完之后
短评写不了那么多,只好在这里补充。
1、非常优秀的群像剧,剧情紧凑,够man够燃,看过国内历史剧的对里面的尔虞我诈的一些手段倒也见怪不怪,甚至觉得雕虫小技,但编剧真得太厉害了,剧情➕演技才是制胜法宝。打斗戏也是很精彩啊,很久很久没看到电视剧里出现那么好看的武戏。
2、历史本来就是有心人的推动➕无心人的助攻才会前进,编剧在这部剧里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每个人都在事件的发生中逐步变化与成长,这是我最中意的一点。几乎每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当然全员几近演技在线,除了女主。看剧的时候一直思考,郑道传其实想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李芳远想要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这两个自然无法共存,至于无名,他更像是资本主义国家,追求利益,鼓励欲望,其实这才是真理。当然郑道传所想的政策其实我们几百年前就已经在执行了,高丽多像宋朝,朝鲜是明清微观版。
3、刘亚仁大发,私心期待他和闵多敬更多的对手戏,可惜这不是太宗传。这种宫斗戏太久没看过了,大陆剧情不行,日本格局太小,没想到韩国竟然拍了出来,真得让我刮目相看。
4、寒假必须补《树大根深》。
《六龙飞天》影评(五):【六龙飞天】一整集一整集的哭,明明是很圆满的结局啊!
跟一众白白净净没有任何死角的男演员不同!
《六龙飞天》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看的,
刚开始看到简陋的布景和拍摄效果,我还以为是很早之前的电视剧,
可仔细回想,它是近两年刚拍的,那时候正好是偶像史剧《花郎》上线,
一个从头到尾都在扯爱情,一个一本正径的给你扯历史,扯人性!
两部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全剧80%的时间都在扯权力。
这一点非常好,也很真实。虽然《权力的游戏》感觉也很真实,
但《六龙飞天》以历史作参考,跟《权力的游戏》作者想弄死谁就弄死谁有本质区别。
而一开始我也只是奔着看情爱的,之后因它的叙述方式而联想到《权力的游戏》,
又因为他们的书信都是中文,企图看清他们写了些什么,
每次都是纸一展开,然后我才看清一个字就切镜头了!
试了几次失败就不想着看上面的字了。
但从后半部分三峰老师跟李芳远背道而驰开始,我一听到地间唱歌就哭,
之后变成一整集一整集的哭,最后几集哭不动了,
默默的想着这都什么?到底谁错了?怎么就成了这样了?
《六龙飞天》更绝,直接告诉你,死跟罪,没有关系,你的死,跟你犯没犯错没有关系。
一方势力倒台又有一方势力兴起,周而复始。
不同的人,或者为了自己的私欲,或者为了自认为的大义,做着害人害己的事情,周而复始。
底层民众求生无门,有志之士被打压,得势的都是舍弃道德、抛掉人性的这群人。
在这样可怕的环境下,我跟剧中人一样渴望三峰老师可以早日获胜,
还因为好奇而去百度百科了李芳远,
当看到他父亲李成桂会当皇帝的时候,我一颗心都放下了。
直到看到三峰跟李芳远决裂,我还特别傻的觉得李芳远要耍帅了,
然后是越看心里越压抑,因为太真实了!
当还有反派的时候,我会想着只要把反派打倒就可以了。
当我看到李芳远因为三峰聚众烧田册推动私田制那时候的崇拜神情的时候,
那时候我开始体会到李芳远的孤独,一点也不觉得他跟老师分裂很帅,
心里特别难受,特别希望他能跟三峰老师一起走下去。
随着两人的矛盾加剧也开始思考倒底是三峰是对的还是李芳远是对的。
谁对谁错的思考一直伴随后半段的剧情,
本来想着也许三峰老师的执政时期也会出现之前那些人一样可怕又不受控制的情况,
但看到最后三峰也没有错,三峰的新政做得很好!
他的思想都是对的!
而李芳远做为主角,把这样的圣人杀了。
从知道李芳远会成为第三代朝鲜皇帝之后,我就一点也不担心他会死,
我更关心其他人的生死,
当李芳远杀死三峰的时候,我很惊叹我没有为三峰的被杀而难过,
我为李芳远难过。
李芳远,多少次冒死救家族?多少次舍身救战友?
为了阻止三峰老师被砍头杀了人,却因为这个理由被整个组织抛弃?
这个理由充分吗?一点也不充分!
因为是第五子不能成为世子这个理由充分吗?充分!
因为不能成为世子而叛变夺政权这个理由充分吗?充分!
我不理解为什么三峰跟李成桂不立李芳远为世子。
六个主角,除了李成桂,我都喜欢,
三峰跟李芳远,我更喜欢李芳远,我希望李芳远赢。
无恤跟地间,一个心地善良,一个生来悲苦,
当两个人对立决斗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更希望哪个赢。
我倒是挺希望他们两能直接不打了,坐下来喝口茶聊个天,
等两边主公政治完了直接提剑走人,想想这个画面也挺搞笑的。
看剧之前我还很奇怪,怎么这部剧评分这么高,
看完之后理解了,有十星我给十星。
你说这剧哪里好?
布景真的很差,人真的很少,同比咱们国家的古装剧一点不能比,
但就是好看,看得人精疲力竭,
每一个人物,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一个人,
只有三峰让我觉得他不是人,他是圣,
其他人,都只是人,说的话有时候真的句句扎心!
这剧真的刷了我看剧记录了,
当年看《对不起我爱你》《这该死的爱》也只在剧末最后几分钟流了一两滴眼泪,
这剧倒好,一整集一整集的哭,
太细、太真、太无奈。
《六龙飞天》影评(六):六龙飞天
是我看过最出色的韩国古装电视剧,当然没看过《大长今》。光是武打镜头都足够精彩了,不仅打斗动作本身漂亮干净利落,就是其中蕴含的武侠精神也是非常具有传统的中国武侠内涵,使得喜爱武侠的观众看得异常过瘾。 当然故事的主干也是精彩万分,不仅是李芳远本身的经历,而且编剧也非常出色。 李芳远算是另一个李世民,只不过出身在小小的朝鲜半岛,没有李世民的赫赫武功,不仅打赢了定唐六役的四役,并且登基后东征西讨,平生只征高句丽失利(后被武则天所灭,非剧中高丽)。而李芳远与其相同之处则是在建立新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政变取得大位(两人都是比较靠后的儿子)。 事实上在作品中,李芳远和郑道传可以说是双主线,两条线开始时都以建立新秩序联手,而后再互相敌对,最终李芳远笑到了最后。 当时的高丽统治有些类似波兰共和国,只不过朝堂是少数服从多数(而非波兰共和国的一票否决制)。在这种格局下,朝堂之上除了要有力量还要进行大量的幕后交易,这怕也就是李仁谦、洪仁访、崔莹等无法进行彻底改革的原因,牵扯太深太多,无力进行大变革。而李成桂则出身地方豪强(算是中小贵族),一直守卫着边疆,在与中国境内的各种军队(还有倭寇)交手中训练出一支坚强的军队,剧中也可看出,不管他的对手是谁,都不敢与他进行正面军队较量(哪怕是控制了中央军的崔莹),剧中李成桂也说:我和我的军队从来不逃避任何战斗,并且从未输过)。大家只有对他进行阴谋至多是暗杀。而正是凭借着这种力量,李成桂终于进入中枢,这里李芳远与李世民类似,都是推动的主力,当然李成桂和李渊也不是不“乐意”,只是老奸巨滑装腔作势罢了。这怕也是最终被推翻的原因,比起朝气蓬勃智勇双全的后代,老奸巨滑怕也是老朽无用。 在掌握政权后,新的斗争开始了,李芳远和郑道传开始敌对了。其实两者在本质是一样的,李芳远掌权后全盘接收了郑道传的做法,可问题在于谁掌权。可以这样说,从出身上就决定了谁胜谁负,郑道传只能依靠李成桂,如果李芳远在明失利还好说,问题他又得意于朱棣(这有着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回归后结局基本注定,可以这样设想,就算是李芳远在政变中失利,只要能逃回明,不几年怕又会借朱棣之力打回来,这就是天命,毕竟郑道传不可能自己当朝鲜王(没有名义,更没有武力)。 当然剧情也犯了人物作品的通病,为了刻画主人公而进行不必要的夸张,比如说把李成桂刻画成“道德圣人”,不仅是最终时,并且在刺杀郑梦周后的姿态也过于夸张了。毕竟他先受到了攻击,不可能这么道德。到是李芳远的角色相对合情理,最后的杀世子弟弟,逼迫叔父和父亲。但总体来说,此剧虽有小缺点,却是精彩异常的上佳之作。
《六龙飞天》影评(七):是的,真正的恢弘不在千军万马
刚开始看了评分挺高,就打算瞧瞧,但内心带着不屑,论历史,韩国这个弹丸属国,有啥精彩可言,能和我大中国的历史比吗?但是看了之后才明白,就算历史的精彩与辉煌不一定比得过,但人家的历史剧却吊打我们的绝大部分历史剧。就像豆瓣网友评论的,“真正的恢弘万千不在千军万马”,是的,真正的恢弘在理想,立场,利益,权利,内心,情感的碰撞。这一切都竟表现得如此出色。整个剧的节奏也是恰到好处,紧凑不拖沓的同时,又可以从容的把一切气氛铺垫好,把情感情绪渲染到很充分,把细节场面表现到位一丝不苟,把情节交代得清清楚楚。真是十分难得。因此,整部剧虽然有50集之长,但却自始至终燃到不行,让人觉得实在没看过瘾。
《六龙飞天》影评(八):因为你们都是没有完全把心交给我的人,我永远没法控制你们,你们也永远不会属于我
韩剧终于还是这样史诗般的剧情拿捏得带感。泪目无数次。(所以忽略心中吐槽的小bug们)因为剧情的节奏,编排,人物的刻画,都让人对朝鲜这个不大的国家,产生浓厚的兴趣。
刘亚仁是我绝对会关注到底的一位让人惊喜十分的大众艺人。是的,大众。到底是一个让人目眩的包装,还是勤恳的献艺,都是属于公众的。他既不吝啬他的努力,也不放弃探寻开拓他的风格。他还不能算作一个大家,不然他会太骄傲。
我很少会喜欢主角,真心太少,一向钟情于配角的我,还是对李芳远这样有嗜血权利追求的王者,不得不爱。智性恋吗?估计毒深了,一个不完美的王,才让人倾佩。权利是孤独,政治是分享,王者只是一个分配者,这样美妙的大同社会,当然是每个人的梦想。看剧的时候总是会代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果然政史地都还给老师了,年轻时原来懂得那么多,现在真的觉得不够用。话说儒学,本源(变法)这些奇妙的哲学政治,不是来源于中国的吗(读书少简直可怕)看着演员们说着蹩脚的中文,用汉字书写的一切,其实民族自豪感又回血了。
先这样…
《六龙飞天》影评(九):在演义与正剧之间完美平衡
因为刘亚仁点开了这部剧,一刷的时候顶着月考的压力强行一周三十集,搞得觉得自己肾都要亏完了。 现在开始写正文。 在很粗糙地了解了相关历史之后,被编剧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惊讶到了。就如同在描绘历史的大河时,不仅画出了河流的流向,也将组成河流的每一滴水都画出了独特的色彩,六个主角,三实三虚,编剧的文学创作与历史事实有机结合,每个人物的个性也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慢慢展现。
再重点夸奖一下自家爱豆,刘亚仁的演技在这部戏中再次得到完美的展示,比如李芳远劝说李成桂同意安边策时,刘亚仁充分地调动了自己所有的面部器官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从一句略带愤怒的吼叫开始,人物的情绪开始复杂,既有对父亲的期待,也有对父亲懦弱的不满,也有回顾当年就是的心痛。刘亚仁充分地将李芳远当时的少年稚气与热血表现出来,流泪的时机也非常完美。台词中一点细微的哭腔,更将少年李芳远的一点委屈感表现出来。总之,可能是本人也是个青春期的中二少年,对这场戏印象很深。男主后期黑化,刘亚仁的表现更是让人惊叹。具体事例就不说了。
同时,我也很欣赏编剧毫无顾忌地将黑化的李芳远展现出来,说句心里话,这种不带光环,全面地展现人物个性的写法,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看完结局之后,有点开了树大根深,感慨良多。很希望我国的古装剧制作能多借鉴别人的优点。无论是剧情,人物,服装,ost,很多国产古装剧都被不少韩剧甩开不少。也很感叹那一年的百想竞争真是太激烈了。六龙才没能满载而归。
最后,放两张图,表白亚仁
《六龙飞天》影评(十):燃燃燃剧的炼成
这是一篇慢慢慢更新的拉片帖。
献给哈哈琢同学,欢迎留言和催更噻[奸笑脸]!
EP01 打碎那只碗!
我们的男主,名叫胖碗(芳远)。是朝鲜李氏王朝的第三任王,历史上著名的铁腕君主。
这孩子一出场就立下了两个flag:1.不要读书要打仗。2.要成为像父亲李成桂一样战无不胜的英雄。
然后,亲爱的编剧大人们接下来只做了一件事:打脸。
战争是什么呢?英雄又是什么呢?通通解构掉就好了。
有关战争的桥段有3个:
1.李成桂逼迫胖碗看他去斩一个间谍的头,鲜血溅了胖碗一脸;
2.东北土包子胖碗进京,街头一片繁华,他却意外看见街面后堆积的如山一般高的无人认领的尸体;
3.李仁谦强抢民妇,只为哺乳乳猪,而这乳猪是用来做菜的。与此同时,民妇刚出生的孩子却在乞丐堆里被饿死。
战争意味着杀戮,这并不可怕,受过惊吓之后,赵英硅举了个过往的例子,便让胖碗相信了父亲的正义性,杀人是因为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叛徒。可怕的是,究竟为谁而战?战无不胜又能怎样?百姓们的日子并不会因此好过一些,他们横死街头,甚至不被当人看。暴政如猛虎。
解构英雄,在这一集里采用的手段是:让胖碗重新认识父亲李成桂。
李成桂身上有一个传说,手刃情如兄弟的上司——“附元辈”赵小生,大开城门迎接高丽军。这个传说让他成为一个与叛国者势不两立的大义英雄。除此之外,战无不胜、爱民如子的父亲,在胖碗心里就是“展特格尔”,蒙古语里最强的男人的意思。他见人就炫爹,希望李成桂能救出新结识的小伙伴和哺乳乳猪的妇女们。
但是,一出戏、一场对话却让所有的事实起番了。
真正的叛徒是李成桂,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投诚高丽,从内部大开城门。李家是“瞧主之家”,反咬主人一口。
李成桂多年来的赫赫战功,也是因为没法原谅自己,他必须玩命打仗、不断造福百姓,心里才能安稳一些。说白了,是在赎罪。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过去,李成桂竟然直接向政敌李仁谦缴械,丝毫不做反抗就决定回自己的老巢,不再过问朝堂政事。李成桂近乎哀求的方式,让人看到了他软弱的一面。
偷听到一切的胖碗,偶像轰然坍塌,自己对小伙伴夸下的海口也成了bug。
战争无意义,它救不了这个国家;父亲是懦夫,他连自救都做不到。
小小的胖碗,一下子被打碎,他要找办法把自己重新拼凑起来。至于胶水是什么,身上所有的板块是不是都如原来一样,确实也难讲。
2018.03.14 12点20分 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