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索巨兽》是一部由那奇欧·维加隆多执导,安妮·海瑟薇 / 丹·史蒂文斯 / 杰森·苏戴奇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一):安妮海瑟薇放飞自我,酗酒成瘾醉倒后竟然导致生灵荼炭
文/伍脊六兽,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安妮海瑟薇在美国一直处于极度招黑的境地,很多媒体和网友觉得她很假很做作,不招人喜欢,无论怎样努力,这种局面始终无法扭转,有点像我们国内的景甜,尽管拍了很多戏做了很多公关,可还是莫名的招黑。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怪兽片告诉你,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女友
片名/克罗索巨兽
导演: 那奇欧·维加隆多
编剧: 那奇欧·维加隆多
主演: 安妮·海瑟薇 / 丹·史蒂文斯 / 杰森·苏戴奇斯 / 奥斯汀·斯托维尔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 阿加·达什 / 鲁奇娅·伯纳德
类型: 剧情 / 喜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12(中国大陆) / 2016-09-09(多伦多电影节)/ 2017-04-07(美国)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柯罗索巨兽(台) / 美女变怪兽(港)
IMDb链接: tt4680182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一个在纽约丢了男友(史蒂文斯饰)失了工作的女人(海瑟薇饰),回到老家后,无意间发现自己和某种怪兽有着诡异的联系。
本文一共1344字,你数一数看对不对
事实上证明了,如果你有一位歇斯底里的女友,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本片做了最好的诠释。当大家都会去理解蒂姆的苦衷的时候。导演估计也就会心满意足了。
对于大多数怪兽电影来说,如何构建一个虚拟的但是让人信服的世界,这个是最让人头疼的。导演也是很喜欢在这样的问题上下功夫。因此我们会看到如同《哥斯拉》,怪兽出现,人们抵抗。《侏罗纪公园》史前巨兽,人们依旧抵抗。偶尔和怪兽联合起来去对抗别的怪兽,《奥特曼》等。这些都是已经被写烂了的主题。无外乎包含着几个因素。对抗怪兽;和怪兽联合;怪兽出现体现人性等。除此之外,在无新意。
难道说怪兽片就只有着几个真谛吗?
并不。
我们同样可以在怪兽片中看到别样的新意,如同本片一样。当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导演将重点集中在了儿童时代的那些犀利古怪的想法上。从另外的角度为大家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怪兽。或者是怪兽的起因问题。这个问题长此以往困扰着人们。但是本片导演却很好的解释了。虽然后面有一点不连贯,但是并不妨碍这个创新的解释。
当你的女朋友长时间没有工作的时候;当你的女朋友经常性歇斯底里的时候;当你的女朋友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酗酒;当你的女朋友将撒谎当成家常便饭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赶她出去?和她断绝交往?不,不要这样做。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当你这样的想法产生的时候,请原地冷静三秒钟。或许你还会有其他的答案。因为你的这个做法可能会导致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出现一些异样。灾难?怪兽?或许你可以选一样。
但是亚洲人民就比较可怜了。具体集中在韩国和日本。作为“米帝”的两个小迷弟。他们经历的不可谓不丰富。日本长期以来都会遭到怪兽的袭击,不管是《奥特曼》还是说《哥斯拉》都是比较喜欢日本这个神奇的国度的。而本片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韩国本土出现怪兽的空白。从此之后不要再拿《汉江怪物》说事了,这样的怪兽和巨型机器人同时出现,简直比《奥特曼》还要壮观。
或许《环太平洋》和《哥斯拉》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了。当然我们不要忘记这一切的背后其是有原因的。一系列很细小的事件,共同构成了这个巨大的灾难。试想一下,如果说蒂姆没有赶他的女友出去,如果格洛里亚没有回到老家,如果奥斯卡仅仅是一个奖杯而不是那个压抑的男人。或许一切都会好很多。或许保持清醒是格洛里亚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当酗酒带给她疯狂的时候,怀念清醒的时候或许才是最美好的时光。
如果我们从别的角度去看的话,本片或许是一个教育片。他在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做人要开朗,做人不要对小时候的事情念念不忘。被愤怒冲昏头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奥斯卡啊,奥斯卡你终究在做死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你细想一下,在韩国可以这么扔,那么下一站是哪里?《再见北极雪》还是《伤心太平洋》?
安妮·海瑟薇拉近了看,其实并不是那么风姿绰约的。可见荧幕上,杂志上的那些东西都是骗人的。事实证明,当你的女友糟透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她还可以华丽的转身回来,而且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回来。她的男友依旧是可以接受的。而当一个男人如果都像格洛里亚一样做了同样的事情之后,留给他的就只有两个字“渣男”。
可见成为一个男人是多么糟糕的选择啊。在这里我仿佛听见了格洛里亚在摊手“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三):这么“集体无意识”的一个片被看成这样,破网站还文什么艺啊
支持最多的短评连美韩政治关系都说出来了。。。第一行的长评在喊“浅薄无罪”还趁机夹带私货给小妞电影正名。。。
小妞电影能把女生的恋爱心态和幻想用脑洞剧情隐喻手法拍出来我就服,至于美韩政治关系的那位。。。我能不能求求你好好地回去嚼大蒜啃腰子?
不敢说编剧/导演就是处心积虑地想表现女性内心深处这些混沌模糊的想法、欲望,而且,似乎现在很多创作者喜欢有意无意地在作品里加这种“潜意识”元素的佐料,又有意无意地对这些佐料不太认真,甚至似乎有点游戏心态,你说它是它可以是,你说它不是它也可以不是。
——————
(长评主要是怕自己看过就忘,记一些零散想法。作为参考和注释,复制短评如下:)
奔三作女的恋爱幻想不是玛丽苏,而是完善自我、心魔纠缠,还有吃醋男。为她发狂失态能感动她,但别作控制狂——这倒不分年龄。似短片《TearsOfSteel》,闹情绪要全世界来看。每个女孩都有公主梦,渴望被关注;或许是怕太假,人做白日梦有时不会尽情意淫,反而会加入悲情元素——所以我一直以为编辑是女性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四):怪物不存在
然后,再看一下剧情和人物。
剧情:女主歌洛莉娅从小镇出到纽约发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结识了事业有成并且有点忙的蒂姆,并与他同居了,女主整天忙于跟所谓的朋友或闺蜜等人浪费时间又不认真找点事做,被蒂姆非常嫌弃地提出分手并将她赶走。
歌洛莉娅无路可去,回到小镇上父母的闲置旧房子住,遇上了小学同学奥斯卡,此事,奥斯卡父母已故,又跟一有小孩的女友分手,独自一人经营着一个挺大的小镇酒吧,父母和叔叔都留下了很大的房子给他,通过酒吧这个有利环境,两人一拍即合,奥斯卡给了歌洛莉娅酒吧服务员的工作,又不停地送他叔叔的旧家具,歌洛莉娅正好因此平衡一下在纽约找不到工作而被蒂姆嫌弃的郁闷心情,两人在酒吧经常无客人或下班之后喝啤酒(蓝带啤酒,广告有点直接)闲聊解闷,有时候也醉得昏头昏脑的,歌洛莉娅发现,奥斯卡还有两个朋友,一个叫乔尔,安静、言辞温柔,对歌洛莉娅直接表示主动亲热,另一个叫加斯,话多,口无禁忌,有吸毒史和有时在厕所里手淫的习惯。
一天早上,蒂姆电话告诉歌洛莉娅,韩国发生了奇怪的自然灾害,然后歌洛莉娅发现是自己导致首尔自然灾害的怪物,并把这个告诉了奥斯卡、乔尔和加斯,于是他们通过怪物写韩文表示无恶意,让韩民众放心,一天,歌主动把自己送给了乔尔,次日,奥斯卡似乎已察觉歌跟乔尔上床,对歌洛莉娅态度异常,并把加斯的恶习和私隐大声宣扬给歌洛莉娅听。把加斯逼走。此时,蒂姆回来追回歌洛莉娅,表示道歉要求两人和好如初一起回纽约,奥斯卡使出全身力气,希望能留住歌洛莉娅并赶走蒂姆,歌洛莉娅颇受感动但仍表示要离开奥斯卡。奥斯卡大受打击,用自身的怪物能力残杀无辜韩民以示泄愤,歌洛莉娅奋力阻止并将奥斯卡抓起甩出九千里之外保护了韩国民众。
人物1:歌洛莉娅,是奥斯卡的小学同学,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奥斯卡一直喜欢并暗恋着歌洛莉娅,一次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歌洛莉娅做了韩国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奥斯卡从歌洛莉娅的手工作业看出她想走出外面精彩世界的渴望,而自己没有任何能力留住她,于是借突然而来的大风机会,故意毁掉她的手工,希望因此能打消她走出去的愿望,没想到这已经被歌洛莉娅全部看在眼里,这时两人正好被一个闪电击中(可能是小闪电,所以没毙命),两人变成怪物模型倒下(画面显示),实际上是两人的脑部都收到了轻度击伤,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个玩具怪物的轮廓,20年后他们重新走在一起时,因为酒精的刺激,激起了儿时的电击后遗症的怪物轮廓,而这个时候韩国正好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他们正好把自己的潜意识后遗症印加上去,认为一切都是他们两人所为。
人物2:奥斯卡,对歌洛莉娅暗恋多年未果,加上父母及亲人均已陆续离去,导致经常酒醉、吸毒、手淫、孤言寡语,于是产生了多重人格,人各一:乔尔,安静、温柔,渴望得到歌洛莉娅,这是相对接近他年幼时未受打击前的真实自己;人格二:加斯,口无禁忌、吸毒、手淫、各种恶习,这是被各种打击折磨之后精神崩溃不顾一切自残自虐的自己;人格三:奥斯卡,幽默潇洒、人品极佳,尽一切能力帮助歌洛莉娅,把最佳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歌洛莉娅,希望能凭此博取美人芳心,这也是他最假的一面。也就是说,奥斯卡、乔尔,加斯,三人实为一人。
歌洛莉娅与奥斯卡(三个人格合力)一起暂时阻止了他们自认为的怪物虐城之后,人格一的乔尔博得了歌洛莉娅的芳心并以身相许(实际上只是解决生理需要),人格三的奥斯卡大发雷霆,因为他认为,人格三才应该得到美人,这也是他一直努力扮演人格三的目的,既然人格一能获得歌洛莉娅的芳心,为何他年幼时没去主动表白,然后让他的暗恋一直折磨他那么多年,这是何等的折磨,岂能不发火,于是他把人格2加斯赶走,让人格3(最假的自己,也是他最喜欢的自己)跟人格1一起留下,希望能两个人格同时得到歌洛莉娅。但结果未能如愿,歌洛莉娅毫不留情地毁了他的人格三,也丢下了他的人各一。
最后她走进酒吧,听到韩裔服务员说机器人的事情,实际上暗示了虽然她解决掉了奥斯卡的所有人格问题,但她自己的人格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她仍然听到的服务员说的是机器人事情,而不是自然灾害的事情,于是她只能露出苦笑的表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整部片子的题材和想法都很不错,但怪物拍得好凹凸曼啊,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部凹凸曼恶搞剧。但慢慢细看,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细看一下,挺有意思。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五):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脑洞大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奇思妙想,另一种是脑子进水。这部影片显然属于后者。
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酷似哥斯拉的怪兽。紧接着画风一转,男女主角登场。竟然是我们美丽的“公主”安妮·海瑟薇和帅气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顿时我对此片充满了期待。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属于毫无正经地胡说八道。公主居然就是怪兽,公主的好朋友是机器人。只因童年时两人双双被雷劈,所以有了特异功能。然后,好朋友突然性格扭曲,机器人黑化。公主怪兽则成为了正义的化身,一掌拍死了机器人。至于大表哥,他只是来打酱油的。最惨的是首尔人民,只因当年一个熊孩子的恶作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啊?
最扯的是,这样不符合逻辑的胡编乱造,还有人可以解读出正能量的中心思想,我也是服了。
想到今年的高考语文梗。选取的是巩高峰的《一种美味》进行阅读理解,文章大体内容是一个家庭吃鱼的经历。最后两道小题“理解《一种美味》”和“文章结尾赏析”。该文章末尾为“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考完后有人问原作者巩高峰“那种诡异的光,究竟表达了什么?”巩高峰忍不住吐槽:“我是真做不出来,我估计我做出来还没有他们做得好。现在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啊,我又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我本来只是搞笑的!”
影片制作方被哥斯拉版权方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告上法庭。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自辩:我们没有抄袭,我们就是来搞笑的!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六):克罗索巨兽,奇幻片?
怎么说呢,看了个介绍说是喜剧片,其实也就算是个啰嗦而又简单的剧情片吧,反正不好笑。啰嗦说的是每个细节,每个结果,都会详细的通过镜头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开始的25年前的那次怪兽出现事件,后来解释了,老是酗酒忘事,后来解释了。这种本来是合理的解释,被有点荒诞的剧情搞的有点太啰嗦了,很浅显,一眼看清楚了整个事件。反正个人觉得还是有点想象,有点内涵的电影比较好看吧。简单讲的是剧情很简单,太简单了,没内涵,就是叙述了个故事,没啥要你考量的,最多是男主的心理缺陷?还是女主的正义以及将要从颓废中走出?这样算不算商业片,看个剧情高兴一下就好。总体个人感觉是个剧情简单的荒诞奇幻片,你的观影套路在这没用。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七):逻辑崩盘
看过预告片去的 本来想着就是一个轻松幽默的另类怪兽片 结果完全不好笑啊,槽点满满
问韩国餐厅老板要韩语字条。认真的么??im sorry balabala这些写英文韩国人会看不懂?你要说路人看不懂,但是本来就是需要从高的地方摄像看到吧。官方的人看不懂?以为是伏笔吧,并没有,之后完全没有任何用。浪费时间又无脑的设置。
男主在女主眼里就只是一个小学同学而已。女主和男主的两个朋友更是认识没几天。为什么会把发现自己是怪兽的事情告诉他们?这合理么?似乎作者是说女主喝醉了才这么做的。但是除了桌子上有几瓶啤酒以为,女主的任何表演都不能让人看出她在一个“醉”的,非正常的状态了。
忍不住想要梳理一下男主性格的展开:
1.男主是一个好人,给女主送家具,给了她一份工作。貌似喜欢女主,会吃朋友的醋。这些年一直有在网上关注她。
2.男主发现自己是机器人。单独出现的时候被女主发现。男主也发现女主和呆萌朋友过夜了。两人产生争执。女主为什么要那么急着生气呢?男主确实有小心不去伤到人啊。她自己进去和男主打架反而更可能伤到人啊。她一开始去和男主打架就是不合理的。
3.女主的男友来接女主回去。男主不愿意放人,“如果你离开,我就大闹首尔“。这是因为男主嫉妒女主可以离开小镇吗?嫉妒女主的”不平凡“,自卑?但是女主就算回到纽约,依旧失业酗酒,依旧是个loser啊。还是说男主是喜欢女主,不想让她离开?由爱生恨?不管哪个思路好像都不太充分。
4.在酒吧里放烟花的戏更是尴尬的不行。男主说,他要做一件能在酒吧里做的最不负责任的事情 - 放一个陈年大烟花。我本来以为男主是要表示,女主的男友抛弃她是一件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不可以就这样回来接走她。然而之后根本什么都没提。那么这个烟花是什么用意?宝宝就是任性??
5.男主出现在女主家,监视她不许和男友走,不然就“大闹首尔”。这时候正邪已经建立,女主是拯救人们的英雄,男主是杀人放火的反派。女主回忆起了一切的起源:男主小时候就是个恶霸,以为帮她捡模型,其实踩坏了她的韩国模型。这似乎是在暗示,男主从小就是坏,骨子里邪恶。那女主“you just
hate yourself”的感悟又是从哪来的?小时候这个回忆完全不能副证这个“自卑”理论吧?从小就自卑么?如何体现?
男主就说到这里。其实我觉得更有趣的一个人物是和女主一夜温存的呆萌小哥。这个故事之所以成立,一个前提是女主的肉体打不过男主的肉体。所以她需要以怪兽形态打败男主。那么问题来了。女主为什么从来没有寻求这个小哥的帮助?在男主去大闹的时候,只要小哥在车里就抓住他不就完事了。女主变成怪兽和机器人对打难道造成伤亡的概率比机器人自己去走一圈要小吗?
然而这个小哥好像不存在一样,默默的跟在男主的身旁。但是男主明明是生他的气的,因为发现他和女主一夜情。导演似乎有强调小哥的蠢萌,懦弱来合理化小哥之后的不作为。这一类男性的形象还是有点意思的。
(吐槽:小哥是个正常人会看着男主打女主?打他有好感的妹子?会看着男主破坏城市杀人?)
男主的家里也非常奇怪,有看懂的人可以说说。男主家很乱,东西很多,好像有一些电路,机械,我又以外是在铺垫机器人。家里抽油烟机上有很多小贴片,应该是小女孩贴的。家里有一些照片,一个女人和小女孩。一张照片上面女的脸被扣白了。如果这是六年前的同居对象留下来的,男主这么久都留着这些东西,加上对女主的反应,他是有abandonment issue么。。。女主落魄的时候自己帮了她,没想到她不但勾搭傻朋友,还要和男友回去。
再就是,女主刚回老家的时候,经常坐着就突然睡着了。她也没喝酒啊。这明显是有点问题的。以为是个铺垫,然而并没有。
海瑟薇还是挺美的。。眼睛大的吓人,瞳色美。喜欢这种正中间有条竖缝的嘴唇。整个人下半身也不是太瘦。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八):短评太短
神奇的机缘下在费城Ritz Five 看了这部电影。Anne的电影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是台词比较密集,完成度很高的电影,此片也不例外。当然大表哥出现还是有点惊喜的,之前并不知道有他。看了四分之一的时候以为是小清新爱情片,还纳闷这有什么好在文艺电影院上的,结果看着看着“反派”就出现了,突然就暴力了起来。那个一般意义上给你各种体贴关心帮助(带你去bar,送电视送沙发送家具给工作),应该和你幸福到永远的人,突然就变态了起来。你又以为吧,可能因为你看上了他朋友所以他抓狂了,结果小时候的闪回出现,他根本不是那个帮你捡回project的邻家好哥哥,而是把你的作业毁得稀巴烂。到这里简直就系思极恐,折射到现实,有个人无论爱你或不爱你,完全想控制你,不让你与别人接触,去远方翱翔,走了就毁灭一幢大楼,吓坏小朋友。
所以这部片子有点介于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如果没有那俩大怪兽,就是个探讨人生何从的,有了怪兽的折射,加了点视效和趣味,反应的还是我们内心的怪兽,酗酒,享乐,懦弱,种种累计,威力惊人。
那个被丢向天空的恶,是否真能消失不见呢?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九):大乱炖
《克罗索巨兽》就是这样一部荒腔走板而又聪明迷人的怪兽/励志/喜剧/惊悚/科幻电影:有着类似《哥斯拉》和《环太平洋》的基础设定,但本质上是一则关于女性寻找自我和独立自主的当代寓言。
西班牙导演纳乔·维加隆多的作品中,我们多见各种古古怪怪的,杂糅的扭曲设定。2007年的《时空罪恶》是最好的时间旅行电影之一,用少之又少的角色把时间线绕成了毛线球;2011年的《外星人》将外星入侵的经典桥段背景化,而极简主义的浪漫爱情喜剧才是正餐;2014年的《弹窗惊魂》作为一部勇气可嘉的实验电影,全程都在电脑桌面上玩花活。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花活才是纳乔·维加隆多的电影中精髓所在。《克罗索巨兽》咖位更高,特效更好,但本质上和导演惯常的思路和方法都是一致的,敢于模糊荒谬与真实之间的界限。
是什么酝酿了人类内心“怪兽”的存在呢?在《克罗索巨兽》中,纳乔·维加隆多将这一情感形象具象化,从而避免了观众先入为主的思维惯式。片中的“巨兽”虽然在韩国大肆破坏,但这个元素只是电影中的一小部分,同时,其物理存在是对那些能够造成同样灾难性伤害的可怕怪兽的明确比喻。
怪兽,就是人类自己。
《克罗索巨兽》观后感(十):另类怪兽片
将本片归为怪兽片真的很勉强,应该归为奇幻片比较合适。只因幼时的怨念引来的雷劈就使得身边玩具怪兽具现化,并在每天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出现在首尔(因为当时模型做的是首尔),并和在特定位置同一时间的美国的男女主公人举止完全同步。这种脑洞的设定真让人佩服导演的想象力。本片的基调也很另类,前半段的剧情让人以为这是一个落魄女回乡遇到童年暖男好友,并最终擦出火花找到真爱的治愈系故事,但是后半部剧情急速反转,“暖男”露出本相后,女主面临无辜首尔群众受到死亡威胁的生死抉择,颇有点带有惊悚片的感觉。
安妮·海瑟薇在片中奉献了最“颓”表演,燥乱的头发,稍显臃肿的身材(据说在拍此片时怀孕了)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女神范,“大表哥”丹·史蒂文斯还是一如既往的帅,一直出演喜剧的杰森·苏戴奇斯这次演了一个有些心理变态的角色。影片中怪物入侵的首尔的特效不错,但受制于成本,镜头不多。如果影片颇有喜感的海报让人误解为本片是喜剧片的话,我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除了女主有些尴尬的遭遇外,本片真的没啥笑点可言。看了一下本片的导演曾执导过《26种死法》《恐怖录影带3》等影片,难怪呢。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