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 第一季》是一部由陈道明 / 侯佩岑 / 范明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承者 第一季》影评(一):一场中国综艺史最教科书的炒作与无奈
这几天网络上很红的一段视频,就是近期道明叔在节目中与嘉宾开撕,于是“陈道明怒斥年轻人 告诫不要因为无知而妄言”,”陈道明怒斥年轻人:常识都没有就否定传统文化“这样的标题铺天盖地就来了,这样的题材肯定点击率肯定高嘛,一个智者形象的公众人物对小鲜肉们开炮,现场开撕,这是金星女士成名后为国民点击文化开创的新亮点:“撕“文化的再一次体现。
节目里一群小年轻口出狂言,被批评地一无是处,这群小鲜肉中还有高校教师型”老腊肉“陈铭。
看完节目第一感觉:道明欧巴瞬秒所有战斗力不足的小屁孩儿,分分钟让他们惊呼”皇上饶命“,欧巴太厉害了,然后呢????
大美玲张嘴乱说话就算了,陈铭这种老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老年鸡汤党真的会那么激烈的否定这个节目吗???而且还是那么傻逼的角度?
在阅历上不充足的小年轻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最常干的事情是什么???是不懂装懂,是在节目录制前,录制中满世界的百度,豆瓣,知乎,生怕自己说不出几个看似专业的词汇,显得自己没文化,这帮小年轻真的有胆子去否定一个看不懂的传统节目吗?而且还那么统一,观点都在两个点上:群体艺术的观赏性和传统节目的从事工作者未来就业上。
说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我认为节目在这个地方是有很高的“秀”的成分,起码这几个“傻逼”是被“傻逼”了的,道明欧巴则是被利用了,还有一个明显的点儿没说,那就是当几个小屁孩儿被道明欧巴撕的时候,那无知的傻逼样居然还是一种类型,尼玛,想想被老师吼“讲了多少次了,你还不懂吗”“你难道不知道吗”的时候,无奈自己学识浅薄,根不上老师节奏时,大家明明是不同种表现啊,有低头的惭愧型,有虚心指教直面老师型,无所谓的老油条型,而这节目中各位表情空前一致:老子来装逼装一波,居然被拆穿羞愧型,怎么可能!!人物多样性就这么欠缺吗?
道明欧巴估计没背过词,能感觉到满腔的愤怒下强行调动扎实语言功底的无力感和愤慨,从没见过道明欧巴语言节奏出纰漏过,但这次,虽然吧该讲的东西讲清楚了,但是在语言组织上有稍微的纰漏,这是人在情绪激动的条件下自然出现的问题。(想想欧巴的神演技,不敢想下去)
再细细思索一下,为什么要这样炒作!
1 嘉宾犯傻的点未必傻,这两个问题拿到台上来说确实显得太庸俗,如果让嘉宾自己准备发言词肯定会选择其他不明觉厉的东西来讲,选这个显得自己没有水平,但是这两个问题正是这类文化遗产难以传承的最核心问题:纯群体艺术没有个体艺术那么容易欣赏,它在当下不利于推广,从事者以后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就业,不好就业一旦被认定,传承的任务就更难以完成,这是当下很多传统文化传承中所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2 埋这个梗在这里,必须有人去接啊,不然这节目岂不是应该改名叫”消灭传承“,鼓励大家不传承都去做对gdp有直接贡献的工作
导演是不怕的,知道道明欧巴的为人性情,让小鲜肉火急火燎地傻逼一波,欧巴就一定会去灭了他们,如果欧巴没这点激情,也不会来这么个节目呀,果断利用一把欧巴内心对传承的热枕。
同时由欧巴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相当有力度的,他讲的不是那群小年轻有多傻,而是在此痛诉了他来这个节目的意义,这个节目的意义,传承中国文化的意义。
3 相比很多人和我一样,一看这个名字和大概内容,果断绕路走掉,但是,因为这一出,大家才来这里走一遭,看一看。传统文化节目的观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冲击着原有的受众市场,不得不通过炒作来拉高收视率,花钱去搭台给传统文化,作秀来招揽观众,这是这场炒作
背后的无奈与可悲
《传承者 第一季》影评(二):已是难得了
这种节目不好做的
一个是项目不好选,
一个是不好评
后来就不替换了,感觉好多
后来好一些,青年在保留原则的情况下,有犹豫的多数就选3票抛给导师了
陈道明提升了整个评论团队的档次,常能说到点子上又不得罪人,底子深厚,能hold住场。特别关于传承要甘于平凡那一段,给传承演员很大的尊重。
范明,如他所言,是一个文化轻松剂,道明太强,身边要一个弱化的;从他跳小苹果把侗族小女孩逗得笑哈哈的,够敬业
青年评论者,就是要敢于发声,争辩。有时发言是有点小儿科,但也有精彩的视角与补充。
项目多数很精彩,令人开眼界,撇开代表文化传承上国际舞台不论,不少都是能上春晚的,几乎每个传承者都是让人佩服的。
后面渐入佳境:不只是为了选项目,有些项目或人只是上来展露一下,关注想要弘扬的精神,想要表达的态度。
当然1月17号的插了二锅头,呵呵,赞助商嘛
秀的成分也有,但基本可控。
最后,这样的节目,导师陈道明几乎是不二人选了,没有他,收视起码少一半。
《传承者 第一季》影评(三):愤然一星!
看了b站上冯满天老师上传承者的剪辑视频,气到哭出来!特意来豆瓣打一星。
那些所谓的青年评论员,一副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嘴脸,妄图评判中华传统艺术,妄图否定中华传统艺术,那个范明也好不到哪去。一群网红,坐在点评席,对一位国宝级的演奏家大肆评判、反驳、否定,一位真正的传承者在一个名叫《传承者》的节目上被气到眼眶发红,凭什么?一个综艺节目和一群网红,凭什么把冯老师气成这样?!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冯老师,我都不知道阮这种乐器。我记得一个介绍阮的视频里,冯老师抱着他自制的仿唐隐孔中阮弹了几个音,他说你听这样的余音更悠扬,那时表情里的陶醉、沉溺,仿佛手里抱的是心爱的女子、是绝世的珍宝。他这样热爱阮,想要更多的人了解阮,想要这门乐器得到传承。为了让孩子们接受它,冯老师还在阮的表演里加入琴、吉他等的演奏手法,加入了爵士、布鲁斯、流行乐的元素。
就是这样的冯老师,53岁了,被这样一个节目欺负至斯!叫我如何忍得!
站里有位大佬的评论我觉得写的非常好,未经同意借鉴过来了:群丑堂上坐,妄论家与国。口沫掩苍白,词锋现龌龊。宵小握重器,传承轻言过。无知壮作胆,乱断美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