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不在的街道》是一部由下山天执导,古川雄辉 / 优希美青 / 白洲迅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一):单纯对母亲被杀的逻辑解释
凶手击杀母亲一击致命,由此可以推断出两点
1 老手
2 早有预谋
男主看见母亲的死没有第一时间报警既是情理之中又符合剧情推进,原因有二
1 如此至亲突然死亡,作为一般人类第一反应一定是否定和情绪激动,难以接受现实
众多评论中的“不合逻辑”,和“bug说”,是第三人称视角,冷静下来思考合理性的确应该马上报警,但谁都不是受过专业训练或是看惯生死的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可以理解
2 既然是早有预谋,必定杀人后立刻报警,直接用非可追踪电话报警说“XX地址,发生凶案”
不然邻居看到后立刻报警,出警速度也不会快到正好把男主堵在家里。
以上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二):人生不可重来,那就奋力活在现在
早两天听说腾讯视频买了网飞爸爸新制作的《只有我不在的街道》的版权,而且是一次性放出。这部原本定于12月15日开播的网剧,说实话在秋季档陆续走进尾声奋力宣传的时候,确实算不上瞩目。
而且作为漫改作品,之前饼哥翻拍的那一版电影,感觉把大量的剧情塞在了很短的篇幅里,各种混乱,也实在谈不上成功。
原本也不是特别期待,但趁着秋季档陆续完结,去瞄了一眼,结果发现比想象中要好很多。瞄了一眼网上的评价,发现口碑确实还不错!!
故事的主角,是作品不太卖座的漫画家藤沼悟,也就是古川雄辉小哥!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叫做“重映”,每次只要周围会有什么危险的事故或者命案发生,他都会穿越时间回到事故之前。
某一次他跟他妈妈一起在商场买完东西出来,突然发生了“重映”,于是他让她妈妈跟他一起找一下周围有什么不同,这一找,他妈妈就发现,在前方不远处的停车场,疑似有人打算诱拐儿童。
但是犯罪者可能发现有人注意到了,所以最后选择了放弃。
晚饭过后,悟问他妈,白天有没有发现什么,她妈说发现了诱拐案。
但是他们在说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其实犯罪者就在他们家附近观察他们。
这就导致,悟的妈妈直接领了便当T.T
悟的妈妈其实是注意到了,在商场前的诱拐,跟18年前发生的一起连续诱拐杀人案件有关系。
当时还是小学5年级的悟,他的同班同学被害,然后被抓的犯人是一个他很熟悉的大哥哥。
目前那个犯人还在监狱里服刑,而悟的妈妈被害,是因为,真正的犯人其实另有其人。
悟发现了这一点,在内心呼唤“重映”的到来,于是他在“重映”的作用下,回到了18年前,他还是小学5年级的时候。
这一次悟发现,当时跟自己是同班同学,也是被害人之一的雏月加代,被妈妈家暴打的浑身淤青,大冬天的穿着睡裙被关在杂物间里: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极有可能被诱拐的,悟心想,如果能够阻止加代被诱拐,那么说不定历史就会重写,自己的妈妈也就不会死。
于是他努力接近雏月,在同学恶作剧的时候挺身而出:
邀请她去生日会:
带她去看人生中一次也没有见过的圣诞树:
跟她一起去科学馆玩:
在悟的陪伴下,加代逐渐变得开朗,也敞开了心扉,但是悟有没有成功阻止加代被诱拐呢?剧透到此结束,大家自己去看吧!(嘻嘻,不要打我)
其实我想说,这部作品好看的点,不仅仅只是在于它的悬疑故事。而是在于,它那种充满善良的人性和温柔的情感。
时间的穿越,悟的人生也仿佛得到了重启。在他的第一次人生中,10岁的他为了早上妈妈没有找到他的竖笛而跟妈妈大吵了一架。
而28岁的他,在妈妈过世之后才感受到,回家跟妈妈一起吃热腾腾的饭,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而同学加代,因为长时间被家暴,整个人的性格都很阴郁,看人的眼神里全都是防备,对悟的示好只会用攻击回复:
她对世界充满了绝望,明明才10岁的她,正是应该做美梦的年纪,却希望自己能够去一个无人的荒岛度过余生:
但人和人的相互温暖,真的可以改变彼此。
悟不断地接近她关心她,加代也渐渐开始有了一个10岁女孩子该有的活泼:
形成对比的是,在第一次的生命里,悟在案发当晚看到了加代孤独地一个人在雪地里,却没有上前打招呼:
人总是在毫不知情下冷漠,又在知情以后感到后悔,只可惜,悟有机会穿越回去改变一切,现实中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很多时候的错过,就是一生的莫及。
但是如果勇敢一次,说不定,这一份勇敢,就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最后,整部剧不管是构图还是拍摄效果,都非常美!随便截几张都感觉可以做壁纸!
而且如果戴着耳机听的话,古川雄辉的独白可能会苏的耳朵怀孕哦~
-END-
更多日剧相关资讯汁源欢迎下载必看影视
微博 公众号@必看日剧娘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三):补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四):一口气刷完12集,烧脑养眼还暖心
超能力,曾经只属于科幻题材。
近几年却不甘寂寞,时不时潜入现代都市的背景下,惊艳亮相。
今年的大热韩剧《当你沉睡时》。
骨子里明明还是老一套——
俊男美女,谈情说爱的爱情童话。
一旦加入超能力设定;
主角能通过梦境预知未来,改变未来。
立刻突破韩剧以往的套路,时髦值飞涨。
一度高达豆瓣9分,一脚跨进「神剧」行列。
完结后滑落到了8.2
刚开播的一部日剧,和《当年沉睡时》在设定上有些类似。
不过这一次,超能力不再沦为谈恋爱服务的手段。
用途正当,不虐狗——
破解18年前连环杀人案的真相。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2017)
这部日剧由网飞出品,腾讯视频独家引进。
最难得的是,一次性放出全集。
且在中、日两国同步播出。
和岛国同步看最新日剧的机会不多。
派爷本着试水的心理,原打算随便看个一两集——
想不到眼睛就像装了弹簧,根本停不下来。
主演是你们的老公(之一),古川雄辉。
几年前,他饰演新版《一吻定情》的经典角色入江直树。
翻拍经典,还顶着当年「亚洲第一美少年」柏原崇的压力。
依然大获好评,收割了一大票少女心。
古川雄辉在剧中饰演男主角阿悟,一个拥有超能力的「神选之人」。
阿悟的超能力属于「被动技能」。
不受控制,不用都不行。
触发条件如下——
一旦在阿悟方圆几米之内,有人发生意外被他撞见;
不管阿悟当时在做什么,都会被一股神秘力量,突然扔进时空的漩涡。
比如最常见的意外——车祸。
阿悟在送外卖途中,目睹过马路的小男孩被卡车撞飞。
他的超能力随即发动,连人带车穿越到几分钟前。
奋不顾身,追着卡车跑了一路;
才发现卡车司机在开车时突发心脏病身亡,酿成了之前的惨剧。
从各种科幻影视中,派爷也见识过了无数超能力。
阿悟的能力实属人们梦寐以求的。
预知未来,穿越时空,改变过去一条龙服务,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然而,阿悟却对自己的能力很头疼。
不亚于《红色》里只想早点回家煮鱼汤的小会计。
首先,出场自带「死神」光环,使他的生活充满意外和死亡。
死神来了+柯南附体,一般人承受不来。
此外,按照阿悟的叙述,不是每一次都能转危为安。
改变了过去,却未必能得到好结局;
他的拼命努力,往往只是把一个大悲剧,变成了一个小悲剧。
好比说,从丧命到残疾。
遇到这种状况,阿悟不可避免地陷入自责。
旁人也不肯体谅他。
这次车祸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阿悟的同事小梨刚好能作为目击证人,为他的见义勇为作证。
照以往,阿悟非但做不成英雄,还可能被反咬一口。
可能是史上最憋屈的「超级英雄」。
一天,阿悟再一次上演「平地穿越」。
不过这一次的线索,是由当时和他在一起的母亲先找到的。
当妈的眼神犀利,阻止了一桩诱拐女童的案件。
当时究竟发现了什么,她却没有告诉阿悟。
第二天,阿悟回到家——
发现妈妈被人一刀捅死在家中。
他根据妈妈留下的死亡讯息,推测和他们前一天阻止的诱拐未遂案有关。
阿悟一路跟踪凶手,被逼到绝境——
时空漩涡终于出现。
这一次,阿悟穿越回了十八年前,回到他11岁的身体里。
原来在阿悟11岁那年,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案。
杀手专挑小学生下手,死者有男有女。
阿悟的好友「勇气哥」正是当年落网的嫌疑人,他却坚决否认。
好友的冤屈,同学的生命安全,母亲的枉死……
所有的一切都有待(身体是)11岁的阿悟去解决。
扭转历史,找到真凶。
作为一部漫改剧,这个故事已经被反复演绎过不止一次。
动画版、真人电影版都有。
这次的日剧版,却和派爷的预期完全不符。
还好,不是惊吓,是惊喜。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完全不是什么新颖的设定。
凶手,不难猜;动机,也不难猜;剧情的发展,更不难猜。
然而派爷竟然——
完。全。猜。错。
你以为会将凶手绳之以法,母亲顺利「复活」,错;
你以为会像《信号》,在两个时间线同时努力,错;
你以为会像《求婚大作战》,通过多次穿越逐渐改变现实,错;
你以为的陈词滥调,到头来都成了意想不到。
更意外的是,这居然是个暖心的故事。
18年前的小学校园弥漫死亡的气息,虐童、心理变态、连环杀人应有尽有。
全剧的基调却很温暖。
犯人专挑落单的孩子下手;
11岁的阿悟和朋友们共同努力,让曾经的「受害者」不再孤独。
友谊和关心,不知不觉成了孩子的救命符。
而阿悟也终于从痛苦中超脱。
从一介凡人不想当英雄,却不得不当英雄;
到发自内心成为英雄。
承担英雄的任务,以及英雄的危险。
借用《蜘蛛侠》的名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全剧结尾的部分,幕后凶手终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指责命运的不公——
如果阿悟没有超能力,谁也发现不了我的完美犯罪!
这是开挂,是作弊!
看得派爷一边哈哈哈,一边觉得还挺有道理。
不过,阿悟身为超能力者,也够惨了。
(不剧透,自己看)
人类拥有超能力,命运也未必在掌控之中。
天意才是终极审判者。
相比很多日剧,《街道》绝对属于治愈系一类。
凶手归罪,天网恢恢;
曾经困惑的,拒绝做英雄的超能力者,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有所成长。
每个人,求仁得仁,得偿所愿。
一部看似黑暗的日剧,却让派爷看得透心暖。
最佳「过冬」日剧,是它没错了。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五):古川雄辉,时隔多年再次带给观众惊喜
先来说说这部剧,Netflix出品果然值得信赖,取景优美,作为以北海道的冬天为背景的一部剧,剧中的雪景令我这个看惯了大雪小雪的北方人都心生向往,色调上比较偏冷色调,与画面和故事情感都非常相符,镜头构图出色,节奏感强
雪景截图(来源:@miss水)这部剧给我的整体感觉与其他日剧的不同之处大概就是在灯光上,不论何时都不会出现即使调高亮度也看不清人脸的场景,这种情况我本人感觉在其他日剧中很常见,也许是成本和手法的差异吧……
选角上,无论是小演员还是大演员都表现的很出色,演技炸裂,台词功底好,而且代入感强,对于原作来讲,场景还原度高,可以说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
最后再来说说古川雄辉,古川小哥自2010年进入演艺界,先是默默无闻了3年,2013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一吻定情2013》中的男主角在古川百般争取下得到了,本剧一时间引发极大反响,尤其在海外红极一时
但是这部深夜剧属于典型的国内不火国外火,一时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国内片约,而他则有心无旁怠无怨无悔的继续投入到下一个龙套的工作中
一个又一个的龙套也许磨练了他的演技,积攒了他的经验,今年他再次绽放在演艺界的上层,一年内同时被选为两部热门影视的男主角担当,并成功的塑造了这部剧中男主人公的角色,受到一致好评
今天的成就是古川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作为粉丝我为他感到自豪,希望刚过完30岁生日不久的他仍能靠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演艺界站稳脚跟吧电视剧截图(来源:@miss水)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六):《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很不严谨的悬疑剧
剧作打着“悬疑”的名号,剧情却很随意,完全不严谨。
举个例子,片中的逻辑是:男主在母亲去世后出门追凶手追丢了,满手是血被邻居看到,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当做弑母凶手,决定逃跑躲避警察,自己找出凶手。 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回家看见母亲刚刚去世,转头飞奔追凶手没追到,回家发现家门口都是警察。按照一个正常人思维来说(反社会除外),你啥也没干,你会突然就扭头就跑吗? 正常人会选择配合警察调查,洗清自己的嫌疑,让警察来抓凶手。毕竟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头脑一热,就以一人之身对抗整个司法系统。 所以,他做出这个逃跑的决定(不跑还能解释,跑了就是自认为是逃犯了),内心肯定是经过一番挣扎的。 从一开始来看,主角是一个沉默寡言不爱惹麻烦的人(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内心,对于重印这件事也总是带着抱怨的口气),而他突然就变得敢和警察(甚至是全世界)对抗,敢只身一人去调查凶手,这么大的转变,对于男主来说应该是很艰难的才对。 主角为什么直接就选择了逃跑? 肯定需要非这么做不可的理由:1主角认为警察都是白痴,2主角身边的人都不可信任,3所有证据都指向主角,4只有他自己才能找出凶手,5只要跑了才能出现重印。以上五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一个正常的良好市民,又不是自己杀的人,而手上的血,刀上的指纹,出门追凶手,这些事情都可以解释,为什么就偏偏觉得警察认定自己是凶手?为什么就偏偏觉得只能靠自己来查案才行? 必须要有以上五个理由才能促成这个结果,少了哪一个都会让主角这场逃亡变成无厘头的闹剧。所以剧中应该要铺垫出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主角非跑不可。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七):这僕街真的没扑街还有点小美好
去年暑假看的动漫...刚刷完真人版,豆瓣才200评论,播放量才一百多万,推荐我看动漫的朋友都不知道出了真人版。不能忍,这部漫改实在超乎意料。就算看过动漫知道剧情,但还能带来好多看点,人物的感情真人更加细腻,在电视上看原画,一个直男都能被震撼。井底之蛙觉得除了最后两个人跳桥的画面太快太假外,完成度算高的了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八):是个没文化的看客瞎评论,有冲撞之处请指教
剧荒看豆瓣看到的,目前看到第五集,用个没文化的看客的观点评价一下:
1、题材反正我没见过,所以应该算比较吸引我,可以继续看
下面我要开始巴拉巴拉了
2、日本警方的推理能力跟原来看的动漫不一样啊 (这里应该是惊讶脸)各种误判 各种乱抓人 比如剧里的勇士哥 比如男主 比如晨间女主角爱梨 补充举例:爱梨被推下去了又没死 难道就不能问问觉得凶手是谁 直接门口警察说是爱梨帮男主弑母然后被灭口 你xx就不能问问受害者 那是什么推理逻辑
3、看不懂的设计:这里不知道怎么形容,觉得太不合理了,只能举例了 ①店长打算报警告知男主在爱梨家被发现,爱梨首先给了人家一巴掌然后还把手机给折成两半了,我是店长我一万个黑人问号❓❓❓什么 他喵的 我就打个电话你居然折我电话 给老子赔 今天不赔别想走 ,结果店长一脸蒙圈默认了:) ②爱梨打电话告知男主知道真凶长相了,非要男主出来见面结果男主被抓。是我在逃你看老子出来不,老子死都不出来 ③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MARK一下 目前看到第五集 整体感觉还行 个人吐槽而已 请各位大神姐姐哥哥不吝赐教 最后 爱你们(๑´⍢`๑)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九):不错的改编 (不含剧透)
首先这部日剧画面很精致,延续了netflix的高质量,虽说是漫画改编,但也有一些漏洞,但好在精美的画面弥补了本就有漏洞的原作,因为有前作,还原度也是相当高的,还得提一下的就是这部剧里面充斥着当下十分敏感的家暴孩童等问题,成人的忽视,导致的大量社会问题的涌出,让我们反思的是这种家庭下孩子的悲惨和现实的残酷,感受着揪心的畸形社会造就的一群人,在被外排挤,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在这些充斥着语言暴力和家庭暴力的环境,身体上受的伤害远远没有心灵上来的强劲,同学的冷漠嘲笑,以及小小年纪便颇有心机,以小见大看出了社会中不乏有许多这种现象,这部作品很好的展现了这些,小演员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在这些充斥着语言暴力和家庭暴力的环境,身体上受的伤害远远没有心灵上来的强劲,同学的冷漠嘲笑,以及小小年纪便颇有心机,以小见大看出了社会中不乏有许多这种现象,这部作品很好的展现了这些,小演员也有着出色的表现。男主的保护和温暖中,我们看到饱受残酷环境下成长的女主第一次得到他人带来的爱,也逐渐打开心扉,也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我不存在的城市,而是被排挤和孤独的内心世界在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人物情节的刻画也有着逐步深层次的描写,同时看到了每个人心灵的变化从不断的推理过程,我们跟随男主的脚步去发现一个个线索,情节也是十分饱满,节奏把握的也相当不错,漏洞还是有的,但想到他反应出了一些敏感话题,这也是少见的,所以给了高分,没看过原著直接看这部剧还是相当吸引人的,netflix的制作优良和擅长和在每集都设立一个小标题也是别有用心。值得一看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观后感(十):这是一部有日本漫改通病的作品。
原作动画已经是在同期动画中高度接近现实的了,高节奏&悬疑本可以改编的相当吸引人,导演编剧却偷懒,套用了现有的漫改公式,使得真人版就是一群真人把自己套进二维人物的套子里跳舞。
很典型的失败漫改作品,日本动画改编真人影视的通病基本全有:
1.人物已是真人却还按照动画的动作编排。比如莫名的停顿、夸张的动作、歇斯底里的大喊、为100%还原动画而戴的奇怪的假发…这些出现在动画可以丰富二维动画所缺失的立体情感,而当人物变成真人时,还在用动画的方式表演展现,只让我觉得假、不能入戏,因为现实人类不会有这些动作,他们在努力得向我表演他们是在演戏。
2.只服务原作党。编剧预设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是看过原作的,一开始就对背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交代不清,导致第一次观看的人看了一半还不知道这帮人在为什么伤心难过。
3.人物扁平、标签化。算是1的连锁效应,完全套用动画模式到真人版里,导致每个角色出场都自带标签,比如“寡言面瘫萝莉”“24小时用力微笑的好同事”“前面没怎么出场却突然变身福尔摩斯的小学生正太”等等,很多角色都是莫名带着标签出现,浑身都是在说“这个就是我,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编剧说了算”。每个人物情感表达都是流于表面的,我无法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是经历过什么事情沉淀下来的,只能看到“哦,他在表演和他妈感情好”、“哦,这女孩无条件支持男主,大概因为他是主角不会死吧”。
4.磨叽。不止漫改作品,磨叽可以说是日剧通病了,不多说,就一点,磨叽和细腻的区别是很大的,《火花》是细腻,这部是磨叽,具体区别自己感受。
最后,对这部剧感兴趣的朋友,直接看动画去吧,非常精彩,流畅有逻辑情感丰富,在卖肉卖萌后宫动画当道的现在,是一部很难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