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福音战士》是一部由庵野秀明 / 摩砂雪 / 冈村天斋 / 杉山庆一 / 鹤卷和哉执导,绪方惠美 / 林原惠美 / 三石琴乃主演的一部动画 / 动作 / 剧情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一):一个不懂EVA的90后
神作啊, 不愧是神作,。
不懂为何男猪的设定会是一个一直不知进步的小鬼;
不懂为何真嗣的父亲会对儿子如此绝情, (本以为有什么内情, 看来还是被坑了)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 没能怎么接触动漫这玩意,对动漫的发展历史也当然也不了解, 不明白EVA对当时的社会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不过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对那些一直被人奉为神作, 经典的事物有所向往。
今天一口气补完了TV版的26话, 要问我什么感觉? 没感觉, 嘛, 真的要说的话, 应该就是恶心。对。 越看越压抑, 完全不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一开始就留给了我太多的疑问,"加持叫美里调查的代号707的, 即EVA的适任者之谜,还有二次冲击的起因等等, 本以为会在后面的剧情里会有个交代, 唉, 还以为是我漏掉了, 去度娘了下才发现, 的确是被坑了, 而且被坑的也不止我一个。 可能有人会觉得何必在这些事情上斤斤计较。不过我不能, 对于这样的不完整, 我接受不了, 而且这些细节怎么说也不能称之为无关紧要吧。
知道真嗣的设定是胆小懦弱, 还是有点期待他会有个华丽丽的转变,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一点进步的样子, 十分失望, (怎么说他也是男猪啊, 唉)
其实我最想吐槽的还是作为最终话的最后2章, 后面那就如有声漫画一样的是什么东西?,全部都是单帧啊喂, 一堆乱七八糟的涂鸦式线稿配上声音这样的东西也叫动画??而且还连续了2话.。而且还是最终话啊艹, 而且他像唸圣经一样的碎碎念到底是在说些什么啊.这是能用动画来表达的东西麽?建议还是写小说去算了,动画已拯救不了你。
当画面出现 " 谢谢观赏 的时候, 我居然还有点不知所措, 完了??
这样就完了??结局就这样??真不感相信。这就是多年来一直被人视为影响一生的 ' 神作.。
对这部作品, 知道好多人都说看不懂, 还说多看几遍就会明白其中的内涵.。
不过, 我想我没有勇气会把他翻出来看第二遍。
或许他也成为了我心中的 '神作。各种意义上的 "神作.。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二):写点什么纪念下。
最近看了换太平洋,真是极其不爽,把EVA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回想当年,虽然很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看,觉得初号机太丑,当时想,怎么会有这种怪异的设计?人不人鬼不鬼的,现在看来,当时的不适应,都是现在让我着迷和赞叹的。剧场版初号机腰变粗了,我觉得这个改动并不好,这样远看EVA更像人了,没有了之前TV版种那种神圣遥远的感觉了。并且也不够精简了,EVA是人形,但是舍弃了人除却战斗力量的其他生物系统,表现在外在就是一种恐怖到是人非人的极简主义。
后来电视上播,被奇差的中文主题曲震撼了,然后就跟着看了看,现在回想起其中多个的静止和定格,好吧,中文版其实已经是支离破碎了。然后就是被其中的战斗场面震撼了,没想到看动画都能这么震撼,我现在还清楚记得的就是初号机第一次暴走,远景,一栋楼被整个推动,这种力量的表现比那些单纯的表现破坏力的手法高明也简单的多,给人想象和身临其境的空间。还有一次就是第三次暴走,吃掉力天使,当时真是吓到我了,真没见过动画片敢拍成这样的,这么血腥真实,完全出乎意料。当然不出所料的是重播的时候,这段给剪了。所以至今也不知道广电到底在干什么。
EVA的神奇在于他完全构建了一个新的机器人世界,并且把动画可以探讨的深度和广度推到了另一个高峰。其中的宗教、文化、人性、科技的关系错综复杂,每个人物都很立体独特。但是最重要的是,他褪去了太多动画身上的娱乐外衣,抛开噱头,真实而残酷。
很奇怪吧,一个科幻题材的作品,但是却让人感觉这么真实,真实到如此血腥残酷让人不忍直视,庵野真是毫不留情。披着高科技的外衣,但是战斗从来都没有因为人类使用武器的改变而改变,永远这么残酷和血腥。不像其他机器人,最后不过是破铜烂铁满天飞,EVA不同之处在于,他有血有肉,而动画之中的表现亦如此,既有人造武器的冷血,也有拟人生命体征被破坏带给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震撼。
主角真嗣是个标准软蛋,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上场,他不同于其他动画主角,他没有背负什么,渴望得到爱,但是并不疯狂,他的真实在于他太正常了,没有一般主角的夸张,甚至没有其他主角的执念,他真的是没什么羁绊,重要的东西太早就失去,他已经习惯一切了。他将一个普通少年上战场表现出来的恐惧完整的表现出来了。以往看动画,都是看打的痛快,即使是战争题材,也很少有这么深入刻画一个人,面对残酷厮杀时恐惧心理的。看到真嗣的眼泪和嘶吼,我完全理解了战争的恐怖。你什么都不懂,即使你比他人要安全又怎样,面对一个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对手,怎么可能像其他人那样打了鸡血就冲上去?
EVA让我觉得最赞叹的地方,是他的神秘感,如同黑暗一样的神秘感,让人恐惧但是又安奈不住对未知好奇。所以把科幻片拍的跟神话似的,变成了人类和历史的镜子。
每个使徒都不一样,甚至没有脸,我觉得没脸不说话的是顶级恐怖,最恐怖的就是根本就不知道是个神秘东西,每次面对的都是未知敌人,第一个都还没熟悉就要赶鸭子上架打败第二个,压力可想而知。
使徒是迷,他们只有唯一的目的,面对EVA和其他阻挡者也不过是挡我者死。没有其他反派的恶贯满盈。但是他们又完全是敌人吗,他们的手段甚至没比人类之间反目时相互残杀来的温柔简单的多,他们只打击攻击他们的对象。用最少的招数,他们是合格的使者,没有多余的废话。然而他们又和人类一样,都是神的孩子,甚至是人类的另一种可能。渚熏是最具象化的使徒,他甚至让使徒穿上了悲悯人类的外衣。使徒和人类的感情,像是敌人,也像兄弟。
再说EVA,作为明确具有灵魂的有机生物体,他不只是巨型战斗兵器,不是人类的工具和仆人,当最后律子说他身上的不是保护用的铠甲而是约束其力量的拘束器时,这个大包袱甩的,把整个故事的深度又拓展了一层。EVA有血肉但是没有人类的复杂感情,有人的特性,有神的强大力量,是人到神的过度。他不是任何附庸边角料,他是一个完整的主角。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三):时间是2015年
文/ 小铁
“时间是2015年。
过半数的人类在15年前丧生的世界,就像埋在便利商店的架子中,奇迹般的复兴。生产、流通、消费、经济逐渐复苏的世界。就像看惯了这种景象,封闭、毁灭如同家常便饭般的人类居住的世界。原本要承担时代责任的小孩人数剧减的世界。日本放弃了毁坏的旧东京,迁都长野县,建设了第二新东京市,但是这只是一次时代迁都计划的幌子,主要是建设迎敌要塞都市——第三新东京市的世界。而这个都市莫名遭到来路不明的物体“使徒”袭击的世界。
这就是“新世纪EVANGELION福音战士”的粗略世界观。充满了悲观印象色彩的世界观。我们排除了具有乐观气氛的舞台,开始了这个故事。
故事中有个14岁的少年,害怕与别人接触。他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无所谓的,放弃让别人了解自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自认遭到父亲遗弃,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但却没有自杀的勇气,是个胆小的少年。
故事中还有一个29岁的女性,与别人接触时尽可能地保持距离,从深层的接触中逃开,以便保护自己。两个人都对受到伤害感到极度恐惧,两个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备的积极性,让人觉得不适合。但是,我还是让他们当主角。有人说“生活就是需要变化”。我希望在这个故事结束时,不管是世界也好、他们也罢,都能有所改变,所以我创作了这部作品。这就是我真正的“心情”。
对了,真嗣这个名字取自一个朋友,美里这个名字取自一部喜欢的漫画中的主角,律子这个名字取自中学时代的朋友,都是借用的。看起来似乎没有丝毫关联的名字,其实都有一些脉络可循。
——庵野秀明”
这段话出自《EVA》开播之前痞子在工作室的话,时间是1995年7月17日。
在此之前,关于EVA的资料实在是太多,在掺杂着哲学、神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影评、访谈、新闻报道、解释等等网页里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突然觉得“嗯,就是你了!”
——这是我以为的,解释EVA最好的一段话。
——————————————————
当然,即使2015年即将到来,这个世界也不会出现一个软弱的、秀气的短发少年,随身戴着耳机,把世界都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用音乐掩饰自己害怕接触陌生人的心情。
当然,即使2015年到来,也不会有一个叫美里的女人,酗酒、抽烟,戴着墨镜的时候很酷,喝醉了趴在加持身上的时候很脆弱,在保护真嗣的时候给他一个大人的吻。
大概也不会有一个叫绫波丽的三无少女,总是在战斗中受伤,把自己视作可有可无、可以牺牲的复制体,面无表情地贯彻碇司令的命令,很少微笑,不知道自己是很多宅男眼中的女神。
大概也不会有一个叫明日香的女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个性要强,凡事总要争做第一,收到过很多情书,暗恋过成熟的大叔,却和一个软弱的少年学接吻。
肯定也不会有一个叫加持的大叔,扎着小辫子,风流多情,潇洒,宽容,作为双面间谍却依然游刃有余,在一个炎热天气的午后从容赴死。
更不会有一个叫碇源渡的男人,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漠,冷心冷面,心里暗搓搓地构思人类补完计划,妄图成为神。
不会有那些长得很萌也很凶残的使徒们,不会有炮灰甲乙丙丁,不会有血流成河,不会有第三次冲击,也不会有世界终结。
即使2015年到来,他们都只是一个长得不太像好人的痞子导演在二十年前构思出来的产物,和我们隔了一块显示屏,一张纸,一首歌的距离。
我已经不再纠结于是否彻底懂得EVA这部动画究竟在讲些什么,也无心再去研究那些关于哲学的宗教的心理的隐喻,面对庵野秀明说要把最后一部新剧场版拖到2016—2018年的时候也能淡然处之了。
毕竟,对我来说,EVA的故事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它借助那么多设定和背景,想要说的其实只是一些害怕受到伤害、总是逃避现实的人是怎样努力想要敞开内心去追寻自己存在的理由的故事。
我们寻寻觅觅这么久,问它的解释,问它的涵义,问它的数据,却忘了问自己追寻这些问题的初衷是什么。有时候,即使你不懂哲学,不懂神学,没有学过心理学,你依然能够隐约感受到EVA想要传达给你的东西,那跟你的经历有关,与你了解这些外围的知识无关。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四):《eva 》究竟讲了什么
在我所看过的这么多的动漫中,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越它。碇真嗣同学跌宕起伏的自我补完,炫目的意识流画面,庞大又缜密的世界观,永远无法预测的故事走向使得这部作品总是那么独特。
我其实想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碇真嗣,他是我们内心中自卑,卑鄙,狡猾,懦弱的化身。因为害怕受伤,所以他给自己的心理构筑了厚厚的防线,拒绝他人的接触,拒绝他人了解自己。但是,我们又是与生俱来的群居动物,内心的深处渴望着他人的关爱,渴望他人的温暖。总是这么的矛盾。他明明喜欢美里,喜欢明日香,喜欢凌波丽,喜欢他身边对他好的每个人,甚至一直喜欢他的父亲,但是却没办法表达他的感情。他只是逃避着,没有勇气,没有行动,像明日香说的“像个笨蛋一样”。
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明明是可以的。安于自己的幻想中,习惯这种舒适感,这种懒惰与懦弱才是我们的罪恶吧。只是从前自己的这份懦弱现在看来,是越发地厌恶了。所以自己转身离去,开始新的生活。
最近才想明白,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而是封闭了自己。明日香,凌波丽,葛城美里,加持良治都曾用过不同的方式和他沟通,他也曾成长,也在战斗中展现活跃。只是世事变得太快,当补完之后碇真嗣内心没有留下什么信仰自己却要面对一个荒芜的世界。如果在和明日香的一切后他又封闭了自己,则是走回孤独了老路罢了。
:eva的整个故事说白了,就是告诉观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需要和别人一起来补完,有很多问题是一个人难以察觉和解决的,比如放纵自己的懦弱,掩饰自己的孤独,逃避自己的过去,压抑自己的欲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和人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慢慢的解决,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世界的确有好的一面。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五):出乎意料的EVA
刚看完EVA,高中时买的磁带里有它的歌,但一直没看过,符合我一如既往的后知后觉~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居然比我想象的难懂,以至于不认真看有时就没看懂
那种台词闪烁的对话方式,似乎想告诉观众什么,传达类似宗教哲学的东西
于是,越看到后面越迷惑,而凌波丽,我虽然看到她克隆人的身份,但没看出来她那次是真的死了
泪,这集的标题,明白之后,不知道为她高兴还是难过
高兴的是,她终于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了,哪怕是感觉到了切实的寂寞,她看清了自己的心,流下了泪
难过的是,她随即选择了与使徒 同归于尽,尽管是为了保护真治,但很多解读是她感到自己的心在背离初始设定,想要重新来过,反正有许多的自己
其实,如果这部剧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存在籍由对外界的感知,那么克隆人和人并没有分别
给他们成长的环境,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是简单的随时可以牺牲可以替代的复制品
所以,丽,我愿意相信你的选择,是因为爱
尽管你一再表现出对生命的轻视,但在复制品全被律子摧毁后,你是唯一的存在了
事实上,在那之前,你已经是了
都把1话至23话牺牲的你称作二人目,那么我想我喜欢的,便是那一个你
那个迷惑又冷静的你,那个会微笑会脸红的你,那个面对自己真心流下泪水的你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六):我的真正的EVA
看了别人的影评,首先想到的是我也应该是97年就看过才对;可是仔细想一下第一次看EVA应该是初一的时候03年,当时电视上的名字——天鹰战士,首先被这个霸气的名字和当时片首曲里的那句,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啊,勇敢的少年快去努力;所吸引,再加上当时又是多愁善感的年纪所以深深的迷上和自己一样老是胡思乱想的真志。想一下那时其中吸引自己的是里面对自己来说是那麽神秘而又让人着迷的是动画里对人的内心的探讨。时间忽然一逝,到了高一下学期,这时因为不想学习,迷上了看小说,一次去书店租小说偶然发现了几本漫画版的EVA,这时她叫新世纪福音战士,不过这次吸引自己的东西又增加了,那就是每个篇章开头的序,每一个都是那麽的有内涵,那麽的发人深醒。时间又一逝,这时我已经大学了,这时她吸引自己的是《破》吗?这已经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是我的习惯,我的sp,PPC,pc中随处可见她的身影。-_-!总算写完了这篇影评!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七):评论资料小集
一
视频评论(英文):
TV旧版和新剧场版的对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M3WjyCt8s
墙内搬运: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403766/
*****************************************
二
GAINAX动画讲义第一回——上手·下手、想定线
理解分镜构思。比如,战斗场景严格遵循上下手的原则。
http://www.gainax.co.jp/staff-info/0001.html
*****************************************
三
Extra Curricular Lesson with Hideaki An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0qbJAQhgk&list=WL&index=5
*****************************************
四
10 Cool Directing Tricks In Evangelion
https://youtu.be/LnqluniiXyk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八):【一周目】我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模样
我,是什么样子的?
你心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我,这么做你会开心么?还是觉得我很无礼?
如果觉得我可以这样做,能给个肯定的表示么?
喂!
喂.............
我这么做,你会开心么?
我这么做,你会.........允许........么
请给我一个肯定的表示吧.......请你
肯定我
这样
我才能
有信心活下去啊.............
谁知道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会完完全全告诉我他心目中的我的样子呢?
谁知道,我的痛苦呢?
人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些隔阂呢?
当每个人都融为了一个整体,这样的我,那样的我,狡猾懦弱的我,坚强勇敢的我,纤细的我,下流的我..........都看到了啊。
关于明日香
她很优秀。
并不是同步率,而是她驾驶eva时无比开心的样子。
为什么,驾驶eva这么讨厌的东西,她可以如此乐在其中?
而且性格如此乖张。果然是这种人该有的性格啊。
讨厌
讨厌她的自傲,讨厌她毫不掩饰的讽刺与随意践踏别人的自尊。
讨厌
讨厌这样一个漂亮而骄傲的公主。
讨厌她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的态度。
讨厌她拒绝的样子,讨厌她傲慢的眼神。
讨厌到
想掐死她
想玷污她
我,
真是下流。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九):蛋疼,侃侃
亚当=苏联:庞然大物,引发第二次冲击,暗喻冷战?·····
碇源渡=美国:权倾天下,妄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掌控一切,了解使徒的秘密,对使徒有执念·····
冬月=英国:源渡的老师,现在退居副手的位置·····
加持良治=法国:放浪不羁,难以捉摸,表面隶属NERV,实际有自己的计划,暗指法国与北约若即若离的关系?·····
ERV=北约:以源渡为首的强力武装组织,以对抗使徒为目标·····
EELE=联合国:一群装腔作势的老头,看似凌驾于NERV之上,实际被源渡耍得团团转·····
莉莉丝=俄罗斯:亚当解体后最接近原始状态的使徒,被NERV封印·····
第三~第十六使徒=前苏联除俄罗斯外的十四个加盟共和国(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行动目标貌似是与莉莉丝融合回归亚当的形态?·····
碇真嗣=日本:碇源渡之子,叛逆期少年,性格内向封闭,对严厉强势的父亲逆来顺受·····
渚薰=中国:曾被真嗣视作好友,但是最终发现道不同不相与谋,暗指72年中国弃苏投美后与日本的蜜月期,但最后中国还是没有融入“西方文明世界”选择走自己的路?·····
明日香=德国:优秀却有惨痛的过往,和真嗣有相同经历,能互相理解(咦?)······
女神=以色列:被源渡创造和利用,和病娇娘势同水火,人类补完计划的核心,暗指满篇神棍基督教隐喻的发源地?·····
其他人还没想好,欢迎对号入座
《新世纪福音战士》观后感(十):兰格雷敬上
いま私の愿いごとが
かなうならば 翼がほしい
这是一场真真实实被明日香感动的故事。前天晚上听着《翼》看着retake,眼泪就止不住的喷涌。好久没有这种喷涌的感觉和时刻了。总毫无资格的感觉自己在思想上领先着同龄人,认为自己读的杂书多,了解的历史多,各项事情,政治音乐文学潮流体育都有涉猎,虽然多拿半吊子水晃荡形容嘲讽,但是我总觉得这是一种自豪。我一直觉得,那些成绩好的学霸不过是学习上的呆子,谈起感情,谈起社会,谈起未来的道路规划,说的都是幼稚;他们没有经历过恋爱的,不懂的察言观色和朋友相处的,还有感觉充满利己色彩和急功近利的学习的;他们总给我一种恃才傲物的感觉,而他们的“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一直对之鄙夷;我对他们的不待见显而易见。与其和一个在你伤心难过时话都不会说,也根本理解不了你是到底为什么伤感的人相处,还不如和狐朋狗友去吃喝玩乐。我总觉得有些没谈过恋爱或者谈过却到现在不能揣测别人心思的人笨。然后觉得一些装出成熟口吻满口理智和仁义道德大人话的人蠢。最后觉得那些被世俗吞噬,过着随波逐流的人不大气没自我。后来再看自己,却发现一切不都尽然。以前觉得自己是近乎完美的,因为做的抉择不后悔而且深思熟虑出发点和别人不同,虽然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理解我,但是我总觉得默默自豪,因为觉得自己伟大,想的细致,考虑的多。有的时候想的多,代表的不仅是思维的严谨,感情的分析平衡,和行事的果断准确,更是对事实的包容,对委屈的承担,对自己内心的拷问和在欲望与理想之间的抉择。这些话一点不虚。
一个人在一家空无一人的店里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书,他不会因为偷窃被发现于是免于受到法律制裁。他被欲望趋势着偷了,这是被世俗吞噬。因为现实所谓残酷,就是大家都抱着利己心态,教育后一代也是抱着利己心态;动不动受了什么委屈最后总结的就是以后要对自己好一点;父母教育小孩也是下次不要再那么轻易如何如何。估计平心而论,不少人会怪责书店没有没有看好自己书。这么一群人确凿无疑的生活在我身边,或者是拿高雅的姿态伪装,或者是拿真小人好于伪君子自我安慰,再或者完全的认为人活着就该利己,天下之大老子第一,不对的起自己的梦想怎么可以。这儿的梦想一下上升到了无数高度,又下降成无数细节层面上的东西。本来梦想这个词就是人定义的,所以无关到底怎么去解释他。这些人们活的像蝼蚁,却能伪装的像大象,像人。他们互相吹捧,互相贴金涂粉,再去教坏下一代纯洁的灵魂;他们不仅在有的场合掏心掏肺的装出关心,承认自己的真小人,从而获得同道中人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是人的人的掌声崇拜,又在别的一些场合西装革履,谈吐风雅,出书开讲座教育学生,然后不把自己的外衣拖下,享受群众的顶礼膜拜。这类人的存在就是补完的起源,补完的需要,补完的根本。你不要觉得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好,其实很多时候你都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了你本来自我的价值观,因为你自我的价值观的形成来源的就是那些身边的形形色色。你也不要以为你装出一副摊手无奈的样子,说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要顺应时代大潮云云,因为哪怕你装出一万个不乐意,决不妥协的人其实能看出你腆着脸,眼冒星的样子。你更不要以为这样世俗的成功因为可以复制,就成了你的目标和追求。有些人会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现在再辛苦再累,再没有人待见,只要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我开着豪车住着名宅的时候,你们这些当初靠打球吟诗抛媚眼把到校花班花的,都会一点点给我还回来。甚至还有怀着现在不待见我的迟早会后悔这种心情的;因为这个积怨,从而一直不断督促自己发奋图强。当这些被欲望和仇恨驱使着不断向前马不停蹄达到“成功”彼岸的时候,他们自信的微笑,回顾自己一路坎坷的走来,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激励一代代无知群众的成长,也让他们丢掉自己想自己的追求是否能被成为追求的能力,让他们丢掉用纯净的眼神看本该善的机会。我不清楚有多少人因为受了挫折,也许是一次高考,也许是一次恋爱的失败,也许是一次亲人的去世,也许是一次不公正的待遇,从而默默告诉自己要努力,要长大的。我曾经以为这样的人总比那些吃了苦头然后只会叫叫嚷嚷抱怨的人好,我更曾经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天道酬勤,你现在的碰壁才有价值,才不会在一个坑里跌两次,我还曾经以为这才是努力的正道,这才是鼬一直激励佐助要带着仇恨去发奋的道理。其实那些叫叫嚷嚷抱怨世态炎凉的人反而没有堕落到放弃自己理想,把灵魂交给欲望,用发奋伪装对利益的渴求且驱使的人。他们好歹站在自己当初,一心向善,或者天真幼稚的立场上。他们好歹正视了失败,正视了“成功”的人与自己的不同。他们没有单纯的去效仿成功的狗们铺好的地狱轨道,他们还能带着主观的愤怒,去指出“成功”的错误,哪怕指出的是错的。所以我一度把失恋后不断呻吟苦情超过二个月的人叫sb。没完没了了是么?求安慰是么?还是胃病又犯了,没人陪,大姨妈?直到我认认真真的平息冲动愤怒去仔细的想与看。那些没完没了的思念和回顾,倘若真的是一种没有停息的执念呢?那这些人就依然暂时保持着自己的立场,保持着单纯。倘若那些没完没了的苦情是博得备胎,博得浏览量,或者带来舆论压力的工具呢?那这些人就是显而易见的模仿了前人们给你的模型,他们在失恋问题上的“成功“教会了你们苦情到死的方法。到头来,不确定的太多,于是我直到19岁才知道哪怕是最确凿的一言一行,哪怕是自己目睹的全过程,也不能用来做第一手的理由去判断一个人。因为你看不见他的心。只不过,我还依然一如既往的judge人,用自己的标准;原因太普通不过了,仔细思考自己在干嘛的人,有多少呢?真的天真到或者坚决到坚持自己单纯的心的人有多少呢?我总抱着一颗拥抱的心去看待生人,我宁可被利用也不愿意一上来就顶起刺猬的刺,还不是因为我就怕那一两个同道中人或者potential同道中人被刺所伤,从而渐行渐远么。也就是因为大环境的利己,才让人人顶着刺走路,才会有那么多错过误解和道德的缺失。也许第一两个最先收起刺的人会被别人刺伤刺死,但我依然”幼稚“到觉得必须收起刺,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根本不喜欢活在错误循环的轨道里。我从心底觉得缺乏对陌生人关爱的社会迟早走向灭亡,不论在哪儿,都一样。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主流才会意识到,才会敢尝试;因为这几乎不可能实践,每个人经历不同生活不同理想不同,社会怎么可能大同。教育教育教育,满口教育,难道真的教育人们互相关爱大家下一代就真的互相关爱了么,关爱的level又是否相差不大呢?这么多人口的世界,这个大社会,若风风火火的施行一场大的革命,从心底开始的革命,无疑等于在自取灭亡,任何一个人为或者自然的因素都可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哪怕一个高度大同的国家之内人人坦荡关爱,只要国际上有一个不以此为标准的团体存在,大的风雨就必然会降临,稳定的破坏就必然会发生。我还没有到能骗自己去相信通过教育和感化一切都会好的程度。我也从来相信世界上就有那么一撮sb你永远没必要和他们讲道理。
她因为从小严格的家教和一直有所耳闻的不要偷盗选择不去偷。这些人活的很好,走的正轨,是多少个沈佳宜的道路。她们往往是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哪怕她们的学习没有那么好,她们也大部分在孩童时代没有成为令人作呕的堕落分子。有些人说,这类人对社会无害,你有什么好批判的,大约你是犬儒,什么都要骂一遍,搞个大新闻吧。那我只能说,小人之心真的在度君子之腹。感悟而已写的认真,也不是拿去给谁看给谁读在谁面前炫耀或者让谁觉得不如的。这类人就是真真切切的定时炸弹。你们永远不知道她们在什么时候会达到被同化的threshold,你们同时也永远不知道她们将变得多世俗,多有害,多堕落。平心而论每个人出生都是单纯,每个人都走过了这么一个从善转恶的过程。她们只是没觉醒而已。我希望的是她们能成长成自己判断,自己决定,真的做到为自己而活,并且不去偷窃的人。她们的三观源于自己的感悟和对信仰的忠诚,而不是对父母老师期望的义务负担,对老人同学青睐的责任目标,对社会非现实化法律的条件反射&obey。法律的起源是什么,规定的起源又是什么。我不想多赘述这些话题,但是只要一个人好好思考自己想做的和该做的,想想自己在从前美好的时候的目标选择,看看她们身边仅有的一个半在践行不妥协的人,我觉得人是可以发现什么叫美好,什么叫真心,什么叫爱的。爱这个东西被堕落者赋予了太多含义,而这种纯粹的含义本来就该孑然独立,就该被反复提及因为它不能用别的模糊的意向替代,就该被作为人群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而存在。提起爱,好俗啊;这种或多或少避之的感觉就是大潮带给你的悲哀。就是茫茫然的海洋把你逐渐淹没的葬乐。有些人说自己到现在为止坚持的只有爱了。她们觉得自己只有这块地方还在相信单纯,其他地方不管学习,升学,工作,未来都被推的飞起,仿佛在一个钱为纽带利益为基础的社会中跌打滚爬找不到出路。其实只要你们把对爱的坚持用在其他的地方,你就能抛弃那些污染你精神的条条框框,你就能活的快乐。之所以那么多人找不到自己快乐的源泉,就是因为她们踌躇于 是做一个艰难到知己不存 逆流而行的人,还是在大潮中凭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做一个弄潮儿。
还有一类人体验过世俗的感觉,或者目睹了世俗的侵染,最后依然选择了不偷。好像很可贵很难得的样子。但是直到他们轮回之前,直到他们的灵魂离开肉体记忆全部遗忘开始新的一轮之前,谁也不能得到永久的表彰和吹捧。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也不知道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甚至正面的积极的刺激,会把我变成什么样的人。许许多多玫瑰花鲜艳样的礼物就是让你堕落刺伤的开始,不是么?你把书拿起再放下,走出店门,结果被惩罚,一个偷书的人却没有,你是否会因此而变?你把书拿起再放下,走出店门,却得到了所有偷书贼莫名其妙的欢迎,他们让你享受荣耀,他们告诉你拿起书就已经非常牛x了,偷书成功的人实在太少,可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易如反掌,那下一次你再面对这个机会,为了未来的“美好”和“成功”,你又会不会偷呢?简而言之,刺激太多,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诱惑只是那些刺激中负面到肤浅的一种,更多潜移默化的动摇和内心不断的打磨拷问才是改变一个人三观最常见的原因。既然很多人都三指发誓只要一生顺利前行,就不会去选择堕落,那我们何不就单纯的看看那些堕落的场合,然后用这些小的,肤浅的刺激,去convince自己对世界的绝望?即,如很多人常用来激励自己的话是,人的青春,或者人的一生,不是在红地毯上走过的。于是乎这个世界给了你充分的理由去堕落去毁灭?千千万个刺激,只要有一个刺激了你的灵魂,打开了你欲望的夹子,你就有理由借口不去坚持自己的纯真?可笑可鄙,还有那么一群早已入道颇深的人在边上安慰你“会好的,会好的”。让你一下从内心独自逆流坚持的痛苦中解脱,感受到顺流而行堕落千里的快乐?于是有了不知道多少人曾说的:“人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干嘛和自己较真呢?”,对吧。所以我不知道我何时会堕落,也不知道什么能拯救堕落的人的方法,我甚至都不愿意去搭理那些自以为是,认为我幼稚天真的人。要我给理由,就是他们没看过eva。哈哈,我知道不少人笑了,真他妈蠢啊,是吧?一部动漫能被吹成这样,还觉得自己不幼稚。是啊,我不想反驳什么,我想给你们的映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把我理解成一个中毒太深的幼稚小青年,对我来说远比让我耐着性子和你讲你根本never exposed to的道理来的方便。我其实也乐意。我就是要用最简单,最离谱,最看上去不可能的理由告诉你们,你们已经开始走向堕落了,你们该直面自己的无知和不去思考的懒惰;无知又不是什么坏事情;无知的方面永远存在,因为没有全知的人。何况,一个全知的人有一颗堕落的心,也无非像做业务一样的去给魔鬼服务,去效果更好的使更多的人堕落,不是吗?那些粗粗略略看完eva然后摇头摊手不以为然的人,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已经有了堪比黑金的心;带着不屑而不是爱在活着,不是吗? 于是有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办?我该怎么做。我从高二以来就一直想到底我该怎么做。我到底该奉行什么样的准则,才能做一个“人”。我不信教也非常反感被利益驱使。有个朋友告诉我你的潜意识里都是利益在驱使。我知道他mill的书读多了。偷书的能拿utilitarian自居。第二类人就更像康德的追随者,笃信着自己小世界里的真实;小心翼翼的每天步行在家门口的街上,因为他们内心的平衡只有自己能丝毫不差比时钟更准的掌握,一旦敞开心扉,那就很容易灰飞烟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狭隘。把自己的心打开,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去相信纯真,你每天不需要外力,就能带着笑脸努力;而且还能像ATField一样包容错误,改变环境里的错误,最后的最后,还能保护自己,远离堕落。这就是我们该做的。我们先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一切,哪怕带着大潮给你的蓝色主观,你也要去观察,因为总有不经意间的金色闪光让你突然一下明白什么是纯真。然后就是深思熟虑的想自己,把自己想出的所有问题都提出来,然后自己去尝试回答。如果你做不到自己convince自己,你何必去做样子笃信一个我告诉你的世界,不是吗?之后再去找别人,让他们提出对你的怀疑,不待见,和莫名其妙,乃至嘲笑和幼稚的称谓。如果你不能defense自己的心,那你依然还在第二类人的边缘,还在左右的骑墙。要知道比流言蜚语强的多的是内心自己的拷问。不要急忙忙的去条条框框。因为你需要错改正和不停地错,再改正。如果单纯的护自己反驳别人,以后面对自己的质疑,一个没有充分信仰的人也会瞬间崩塌。
谈谈自己,我用了四年不到来想通,然后能表达出来自己想的东西。然而我依然不敢保证自己未来不去堕落。我只是敢百分百的现在说我相信自己的心不会改变。我一直不懂evaTV版最后在说个毛线。看了不少分析文觉得更是云里雾里。我不懂为什么凌波丽不愿意笑,没几句台词还受到女神的称号;我不懂真嗣为什么就得不到父爱,为什么司令不能对他好一点;我不懂为什么香受了那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三个适格者中),却最后能只凭借母爱站起。我不懂的太多,一个单薄的二次元漫画根本不完美,里面能指出的不现实也比比皆是。只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就像84里老大哥的控制力不会在任何一个集权国家里实现的如此之狠。eva presents给我们的一种呐喊,就是对人与人,人与心,最好的展示。情节简陋,但是却重要。以前看的困惑,看的莫名其妙,现在却看的感动的眼泪喷涌。因为以前我只是单纯obey条例,感觉不到承受痛苦的感觉;之后又放任自流,毫不屑于漫画的哲理;最后才是认真的感悟反省带来的新的认知。retake是最好的同人文。好的不是在于它宣扬了一个不同的思想,而是因为它设计了一个让你相信纯真的情节。丽的承受是对自己的迷茫;真嗣的承受是对自己懦弱的悔恨和对爱的困扰;香的承受不仅是母爱的压抑,丽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真嗣加特的感情,对梅里的若即若离,更是自尊的质疑,骄傲态度是否转变的踌躇。她承受的那么多,被母亲抛弃,被组织抛弃,被司令放弃,战量产机时被真嗣的懦弱抛弃,retake里的盲眼和记忆的失去。我没有承受过这些苦难,甚至没有根本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苦难。也许有人说承受了那么多,最后依然保持一颗真心的人只存在于漫画小说,而我要说的是,正是这些漫画小说里真心的存在,才在不停地影响三次元现实里的人。他们的价值意义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好,做“人”。不是吗?我最感动的就是retake里真嗣带着真心寻找到香,而香也敞开了自己once打开,随后关上,之后忘记一切的内心去接受了他。所以retake根本不是eva原著的意志延续。在原著里,只有像补完计划一样的第x次冲击和全灭才能扭转堕落到不可救药的人心;就像我前面说的那种发自心底的改革想要短时间内完成就只能通过这种不得不进行的全部毁灭,通过countless的血色十字架把蓝色的世俗变成红色的真心。而retake里面给我们指了另一条明路。这条路上的人不多。丽也依然孤单。更多的配角甚至都没有交待。可是真嗣和香敞开了真心;梅里和加特敞开了真心。不带毁灭的改革从人心中开始而且蔓延。
EVA神作与否没有必要争论,我为何而写有什么资格写也在上面的字里行间展露无疑。它不骚扰你的眼睛,你也为这样的一篇呕心沥血,省去我删除装逼和傻逼回复的麻烦。就像那句给人幼稚感觉的回答-“你根本不懂eva”-一样,没必要点开的不小心点开了可以继续淡定的关上,没能力点开的尝试理解了可以按自己想的去默默思考,有相同感悟的字斟句酌不知道回复什么。有的悄悄话是莫名的期待和喜爱带来的认同。本来眼前的同道中人就没有,唯一一个说不定也懒得看这么长的东西。本来补完就是这个世界必须的东西。谁提,什么时候提,怎么提完全没有必要费脑经用世俗的条框去思考。我之间必然有人提过,我之后必然也会有人再提。没有什么能拯救堕落的执念,一笑而过或者为了标榜些什么硬生生挤出点自己看法的人,和你我一样,也许没有幸运能够在这双眼睛里目睹,但是补完,或者说毁灭的一天迟早会降临,那些堕落过轮回过的灵魂在别的宿主身上迟早要去体会补完。其实retake里心的救赎,跟原著里LCL海淹没一切,对于单纯的心和简单的执念来说,真的没有多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