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的天空》是一部由北野武执导,金子贤 / 安藤政信 / 石桥凌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到外面的时候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觉得热
那芬芳所持续的长度一如影片最后两个少年轻松的笑声所持续的长度
新志问小马 我们完蛋了吗?
小马笑着说 笨蛋,还没开始呢!
如果这不是电影最后的一组镜头
如果这不是简短的一问一答
那么之后该怎样继续这番谈话呢
你未来的人生有把我计划在内吗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好呢
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小马说 等你以后成了拳王我当上大哥以后再见吧
同练拳击的阿林问新志 对手不练了?
阿林继续问 寂寞吗?
阿林告诉他 若要打拳就不能在乎这些,无论对朋友或家人都要有背叛感。
阿林之后还告诉了他很多,什么喝酒吃太多可以吐出来再喝再吃,什么喝掉这个就可以立刻减掉两三斤的体重,什么不用管那么多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了...
就这么一点一点断送了新志打拳的道路
新志是寂寞的 小马也是寂寞的 黑社会的小弟哪儿那么好当
两个人曾经共同翘课
在天台上吊木偶找乐子
劫别人的钱
偷别人情书
就这样的两个人 在分道扬镳以后只是一层一层加重彼此的寂寞
然而充满变数的人生也让两个渐行渐远的人跳过断点重新走到一起
晃晃悠悠前行的青春夹杂着你的相随间或离开
哪里 你曾加重 或者 削弱
无法停止的成长 不可抗拒的外力 甚至无法选择的你
微妙的和我一起塑造了一个我 很多个我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二):坏孩子的天空
水木年华在歌里唱:“青春像一扇关闭的窗,外面是美丽的图画。”沈庆的《青春》里也有这样的话:“洋溢着眩目的光华,像一个美丽童话。”每个人都曾经有过青春,但青春对我们而言又是什么呢?懵懂年少时,总以为窗外有着最美丽的花朵,最终在孤独与幻灭、迷惘与找寻中慢慢长大,又在对青春的追忆与叹息中慢慢老去。《坏孩子的天空》就可以看作日本导演北野武对自己青春岁月的一次怀念和祭奠。
故事发生在那些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的日子里。小马和新志是一所三流高中的学生,小马飞扬跋扈,新志木讷寡言,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一天到晚总是跷课,骑着单车在操场里晃来晃去,或者躺在天台上看大朵大朵的白云从头顶流过,借以打发寂寥得看不到终点的时间。他们攻击老师、吓唬那些用功的学生、以及靠向同学勒索一点小钱来泡咖啡店。这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写照。
一次,小马被一个拳击手痛扁了一顿。他立志复仇,于是去拳馆学习拳击,死党新志也跟随他进了同一家拳馆。看似柔弱的新志资质却明显超越小马,这让小马很不是滋味,为了证实自己,他离开了新志,加入黑社会,并受到大哥的赏识。
沉默的新志更加自闭,从此开始了形单影只的的生活,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拳击台上,并且开始在一些小型比赛中获胜。此时一位年长但一事无成的拳击手小林成了新志的“良师益友”,他教新志犯规的拳法,鼓励他暴饮暴食,又教会他吸毒减肥。没多久,这位受人期待的新秀拳手就变成毫无希望的淘汰者。
小马对电影中的黑道生活充满幻想,他以为黑帮是一个可以实现他浪漫理想的地方,可是生活却毫不留情地回敬了他。堂口大哥被暗杀后,小马不顾帮中大佬的反对,叫嚣着要为大哥复仇,结果换来一顿毒打,并被驱逐出帮。
两、三年后,小马与新志再度重逢。新志从家里推车出来,小马也正好路过,两个昔日的好友又偶然地碰在了一起。小马问:“你还练拳吗?”新志摇摇头问道: “你呢?”小马嘿嘿地笑,也摇头。他们又回到昔日的校园,新志骑着自行车带着小马,又熟练地在空荡的操场上自由自在地兜圈子,仿佛时间并没有流逝,经过一段波折之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小马与新志两人一步一步地朝着一种不被期待的结果接近,最终一事无成,又回到了年轻时的起点。青春的梦想是什么呢?在北野武的眼中,它只是一朵耀眼的花火,在寂寞中绽放开来,而后消逝,回归黑暗。
在单车上,小马伤感地问:“新志,我们是不是已经完蛋了?”新志说:“胡说,我们不过才刚刚开始!”清新而爽快的音乐响起,伴着有节奏的鼓点,故事在此终止。北野武终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三):这才是真·少年不知愁滋味啊
标题并非贬义。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同法国电影一样恣意清新,可是又非常的似日本文学,画面最下最下方的底色仍然飘着淡淡的忧伤。 一个环形的扣一般把最末尾的情节放在最开头了,为此我惊艳地专门重新看了一下开头。神来之笔!青春就是这样的!身置其中时好像一个夏天的下午都长得挨不过去,失意的人在里面一遍一遍循环着个中滋味。 他们的跌跤,正正是他们的正直纯白。 我上学的时候一点也不反感这种调皮捣蛋离经叛道的男孩子,我觉得在真实的世界里这样的人太酷了,又真实又可爱,能给人带来这么有创造力的美,是多么难得啊!一个班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简直太生无可恋,有两个这样的人简直要如获珍宝,有三个就要喜大普奔了。 片子也充满了年轻人的搞笑点。老师小心翼翼讨好男生们不要玩弄他的新车,镜头一切,老师的铁黑的脸看着烧得铁黑的车。 新志一步步轻信心怀不轨的朋友时,小马追寻一步登天的存在感时,喝咖啡的男生支支吾吾不能解读心仪女生的默认信息时,我在心里暗暗捏一把劲,暗暗地想要呐喊。可是,这就是大家都经历过的成长啊。 我喜欢这部片子,相比之下厌恶了各式以某男生/女生喜欢一个优等异性未果而奋发图强考上大学的老套故事。安安静静向内经历自己的人生不好吗,尊严、肯定、存在感、价值感、梦想……哪一个不能成为推动一个人前行的力量呢。非要一张脸或者一呼吸的荷尔蒙吗? 另:看起来真的走向上坡路的两位居然是追求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的相声的男生。深感奇妙。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四):庆幸吧。
身着学生制服,弓着背,双手插在裤袋里。
这是坏孩子的弱小世界,逃课,抢钱,制作拥有巨大阳具的老师玩偶,
烧车,抽烟喝酒,成人电影……
小马在一次被人揍过之后消失了几天,
新志的两声自行车铃得不到应答,只能调转车头,独自驶往空寂街道。
仍旧是久石让的音乐,在短暂的分离之后响起。
“我们要拥有对家人和朋友的背叛感。”
拳击手与大哥的再会成了一个对彼此沉默和失约的巨大平台。
在短暂的绚烂之后重归幽暗深谷,走回属于他们的歧途。
好孩子有糖,是等人给的,所以就少,吃起来也格外小心。
坏孩子也有糖,是抢的,所以就多,所以就挥霍,满世界撒糖纸。
不是自甘堕落,只是被抛弃。所以孤立。
除了小马与新志,整部影片还渗透着山本的生活轨迹。
山本死了。
山本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追求幸子,结婚,辞职,做的士司机……
然而山本死了。好孩子死了,坏孩子活着。
好孩子没有未来了,坏孩子依旧可以回到他们熟悉的操场上。
小马说了。他们的生活没有完蛋。一切还尚未开始。
天朗地苏,我觉得这么庆幸。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五):就像他们一样,勇敢第一名2011-04-09 15:30:31
很久以前就想看,今天终于有时间,一开始的音乐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样的孩子,如果非得说他们是坏孩子,我的中学也遇到过,羡慕的很。
小时家里也有哥哥绑在树上的沙袋,我倒是经常拽着它当秋千荡的,呵呵。那是青春啊,那个操场,骑着车子在里面遛着,多惬意
以为最后的他们会突然反击,后来居上。毕竟大多数电影都是那么演的,也相当赚眼球。但是这个没有,有点感动,因为我们的中学也是那么过来的,没有一帆风顺的路,这条路不行了,那就换一条就是了。哭一次骂一场,也就那么过来了,还好身边总有人陪着一起做疯狂的事儿。有人理解被人相信,是件相当幸福的事儿
不反叛一次的青春怎么能让人念念不忘呢。所以现在也不喜欢唯唯诺诺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除了自己谁会在乎你这么多。越来越长大,不能按自己的心愿做事,所以这段时光里无忧无虑不计后果的活一次多好啊,勇敢的人,就是这样子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六):最残酷的青春,最绚烂的人生。
最残酷的青春,最绚烂的人生。
那一年,我很小。和很多年龄相仿的人一样,曾经有过一段无所事事的生涯。每天,骑着自行车,踩着青春,游荡在小城的每一条街道上。身边有和我一样大小的玩伴,在游戏厅、录像厅慢慢的肆虐自己的青春。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对于青春的另一种解读。它和很多类此的影片完全不用,它有淡淡的冷酷,也有默默的温情,更有和我们这个年代的每个孩子或多或少的共鸣经历,让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感叹于时光之无奈,我们年幼时候自己的悲哀。
你一定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北野武。那个脸部肌肉一半神经僵硬,有着各式各样背景和传说的沧桑男人。是他,导出了我喜欢的那一部《花火》,也是他,能够把男人的温情用最残酷的方式一丝一丝的挤压出来,让你感觉到痛苦,无奈,直至最后涌现而出的悲哀。
两个单车少年,小马和新志。横行校园的著名不良少年,因为偶然间的被校外拳击手揍了一顿,开始练习拳击,进而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最后等几年之后的再一次相逢,在校园中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而时间一去不复返。
这部电影,我看过三遍,有一张D5版,还有一张D9。以前看,只是对照自己少年时候的自己,有着相通的情感和经历。而最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到小马和新志,在练习拳击时候的跑步、练习,凭借一腔热情和冲动的奋不顾身,对照着镜子中好像《美国美人》中的中年男一样的自己,我就会深刻的感觉到时间是如何的冷酷。
想少年的自己,因为一时的热情,每天早晨晨跑到大境门的山顶上,四个小亭子分布在四个不同高矮的山顶上,要一口气跑完四个亭子。坚持了几个月。而现在,坚持任何想法实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利益兑现,根本坚持不下去。
这才是最大的痛苦。青春的痛苦并不代表说你经历什么或者失去什么,而是你再也回不去了。你使劲,再多的努力,再刻骨铭心的表白,你都会不去的无力。那种你越想抓住却越抓不住的无力。
其实,我不想要什么特别美好的未来,特别幸福的期待,或者是有更多的钱,或者是那一切物质的铺垫。我只想要我那几年懵懂的光阴,无所事事的忧虑,不知道前途未卜的茫然。我们曾经经历它的时候是如此痛恨它,恨不得一夜快快长大,但到现在,我们却经常在睡梦中为那个时候的幼稚笑醒,喜欢那个时代的你和我,每一天的事和物。
因为那虽然是我们最残酷的青春,但那也是我们最绚烂的人生。我们有少年最纯洁的内心,我们有厌恶世界的忧郁,我们最真实和最自以为是的情感,我们对于校园女孩最纯真的爱慕和眷恋,都定格在记忆之中。
我独自蹒跚,而时光一去不返。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七):十几年后,第二遍看《坏孩子的天空》
再一次看《坏孩子的天空》,已经是十几年后的现在。头一回看时,我还刚入高中,电驴盛行,本想搜老师们的作品,无意间搜到了北野武的这部片,也不知道电驴的搜索机制是怎么回事。不过,就后来得知“反华先锋”每年都要和老师们办一场大秀的情况来看,这种搜索匹配也是颇为合理的。
约翰·兰迪斯在《打扰伯格曼》里说过,有些电影千万别看第二遍,第一遍时你觉得是神作,过了几年看第二遍,突然发现,这TM是什么玩意儿?!兰迪斯的话听得,也听不得,凡是这些人的话都是如此。《坏孩子的天空》并不是第二遍就成了TM什么玩意儿的电影,说实话,很有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基本把第一遍的感受忘光了。只记得结尾处的“刚刚开始”,还有久石让的配乐。
看完第二遍后,凭借对北野武其他电影残余的印象,显然,这不是他最好的电影。凡是影评,先说出这句话,基本就不会错了,实际上,我压根也不知道他最好的电影是哪部。如果要我选,我会选《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因为极端;《玩偶》也不错,可惜女主角像鬼。《坏孩子的天空》延续了北野武一贯的风格,在电影风格上,北野武一直都是个“安静的男人”。尽管现实里,他一直“八嘎呀路”个不停,但在电影中,他并不呱噪,有时甚至过于安静。他安静地记录着人物,情节,甚至非常戏剧性、极具张力的事件,也被轻描淡写地点出来。你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手法显得真实,但实际上,这并不真实,但也不令人感到虚假,就像一种没有戏剧化的戏剧。
当然,《坏孩子的天空》最大的亮点,还是久石让。如果说没有那段“kids return”的主题配乐,这部电影的质量可能会一落千丈。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把功劳归于久石让,还是北野武呢?说真的,我不知道。如果一定要劈开军功章,想必是有必要的原因吧,如果没有,这种话题当然也就无意义了。
我大致记得久石让在片子里,用了两种主题配乐的变奏形式,基本上那段“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是贯穿全片的。如同急速后放缓的哀愁,对应着信治载着小马在街上飞驰,与二人在操场上骑车嬉戏的两种状态。乐声一起,配上画面,你就会突然明白,为什么电影如此有魅力。有时候,这种魅力并不源于你的情感共鸣或别的什么东西,而是纯粹来自电影形式的本身。当你感受到时,仿佛受到了天启。
总而言之,《坏孩子的天空》是一部值得看第二遍的电影,它非常简单,却不落俗套,即使在它拍摄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依旧会为之一振。很多人把它归到“残酷青春物语”中,当然从民间电影归类学来看,这是正确的。但我想说的是,不要急着归类,你又不是档案馆的,这不是你的工作。归类是让电影变得无聊的第一步,除非你准备写一篇《废土电影和铅黄电影之异同》的论文,否则为何要执着于类型呢?
很久没写和电影相关的文章了,也可能是很久没写文章了,总之,就这样吧。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八):我们已经完蛋了吗?```
无聊大学生活又要即将重演```生活继续步入混乱```青春继续疯狂的喘息``悲哀的旋转``````
最近疯狂的痴迷着日本电影,找出了这部拍自于1996年北野武的作品《キシズ リターソ》````青春的残酷物语```这部北野武半自传作品把少年的理想``迷茫```愤怒``````哀伤尽化在了拳手的蛮劲````还有那悠悠的单车路上```青春的叛逆``悲剧的色彩```片中那大面积高频率的蓝色系散发着浓烈的自然与可怜青春的气息```幸福可能真的是一种奢望```人生也是被动的``所谓的年少梦想原本就不是用来成真````而是随时等待着无情的幻灭```
影片结尾小马和新志又在校园里共骑一辆自行车```好像又回到了从前那青春的时代的轻狂````小马说:“什么都没变``”而教室靠窗的新生又开始木呆呆地看着他们,好像命运的轮回```所有时代中少年的同样命运又开始了它的循环```像无情的旋涡牵制着我们的双脚````降临到后来者的身上```这就是所谓的青春``惨绿的青春`````
“还有像我们这样的混蛋吗?”```“我们已经完蛋了吗?”```“笨蛋!还没开始呢!”``` 多么迷茫的问题```无数次我也会这样问我自己```我的青春完蛋了吗```我就这样陷在时代决定论的深渊里```毫无所感````毫不自知```被动地被塑造```带着这样的命运被动地长大```成熟```直至枯萎```我的青春啊```我怎样才能赶上那辆翱翔的单车``` 坏孩子的成长更为孤单落寞```更为痛彻心扉```因为骨子中的异质我们这些所谓别人眼里的坏孩子的友谊要求相互支撑```更需要信任```因为心态的迥异我们的天空也有艳阳高照```也有影子相随``我的青春可以是挥霍```也可以是节省```可以自由飞翔```也可以重重跌落````如同坠落的飞鸟````
我们的青春盘旋在信任``背叛``善良``丑恶``坚定``游移之间```慢慢的摸索```慢慢的成长`````
青春是我们为自己写下的乐谱``描画的图片``有残缺``有涂改```有警示``有光华```但都知道,那是一生一次的```用我们的心血写就的```最美丽的书```
再次放着石久让的<<Meet again>>```那急促的节奏```那上扬的旋律```再一次让我沦陷``````
啊```青春啊``请不要舍弃我`````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九):一如往昔
冬天的阳光无力而惨白,操场上,各自经历一番人生挫折,睽违的好友再次走到了一起,旁若无人的骑着单车,回忆着那时的友情,教室里还是曾经的那个讨厌的老师指着窗外骂着傻瓜,一如当年,一如昨天。
“学校里还有我们这样的傻瓜吗”
“也许我们是最后一批吧”
“你觉的我们完了吗”
“傻瓜,我们还没开始呢”
我们都曾经是那个在教室里望向窗外,上课走神的少年,但我们又都免不了成为操场上的信治、阿胜。北野武残忍的撕扯下了青春的最后一段,血淋淋的丢给我们,却又在最后一刻把希望的火种再煽情的交到了我们手上。一切都可以解释为青春,一条充满着残酷阵痛的荆棘路,时刻伴随着失望,恐惧,绝望,却又会在某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午后突然再次迸发出激荡人生的回音。青春是否是残酷的,我宁愿相信青春是是我愿意封存的那最美好的一段,残酷的则是青春死亡的证明,是告别青春必须经历的苦难。
《坏孩子的天空》影评(十):青春,用来祭奠和缅怀
第一感想是能感觉到北野武的诚心实意,也许他也不是为了表达什么,只是以此电影祭奠自己的青春吧。正因为是自传式的,所以比一般电影多了一倍的实感,诉说着现实,看完了感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另外,仿佛从新志身上看到了现在的安藤政信,有种伤仲永的感觉。他真的是一个兼顾天分和勤奋的实力派演员,更遑论还有着偶像派的外表,安藤真的不至于混成现在这样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看到现在的安藤,瘦成那样,令人惊叹的出道作后,除了大逃杀外,一直都没有参演好(他很挑戏是一方面原因,他认为的“好”好像跟一般人还是有点差别。。。)的电影,采访中不断地提及这部“Kids return”,说什么自己有这一部电影就足够了之类的,感觉到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