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美国X档案》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18-03-13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美国X档案》影评精选10篇

  《美国X档案》是一部由托尼·凯耶执导,爱德华·诺顿 / 爱德华·福隆 / 比佛莉·德安姬罗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X档案》影评(一):美国历史爱情无关

  毛主席曾经说过:要读历史,要懂历史。我们每个人小学便开始学习历史,从秦皇汉武,到四大文明古国,我们都统统浏览了个遍,那薄薄的几本课本便涵盖了人类全部的历史。于是,我们会在期末考试时候选择标准答案填在上边。我们会把历史课本中得原话大段大段的背下来,然后近乎完整的填在考卷上。于是,当年的我极度反感这种学习历史的方式,从小学一毕业便发誓只学理科,绝对不学文科,后来坚定的选了理科。

  可是,认真的说来,对于历史我却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历史不考试的话,我会很认真的把历史课本仔仔细细的慢慢阅读。我曾经记得高一我最后学习历史的那学期,我们的历史老师就很有意思。他也考试,他出的考题和别的老师没什麽区别。可是,他会把我们所有人的成绩都开方乘十,打算学文科的同学们都说这个老师没本事,可我却非常喜欢他。他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课本,他给我们讲故事,把历史事件当作故事一个一个的讲给我们听。把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现代社会,他不是让我们学历史,他是让我们去感受历史。可是,他不给我们总结,从来不,他只让我们课后自己去总结。对历史的感悟,其实是从他那里才真正开始的,虽然我后来学习的是计算机

  废话了这麽多,我其实想说的就是那部王小波曾经说过他看过最好看的电影《American Histroy X》(美国历史档案,又名野兽良民)。这部片子由托尼凯(Tony Kaye)导演,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爱德华·弗朗(Edward Furlong)主演,这也是Tony Kaye的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讲的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最严重问题种族主义

  可能很多人并不曾经深刻了解过种族主义这个词语,他们只是在电视上电影上报纸杂志上看到这个词,但是他们不曾有过真正的亲身体会,包括我在内。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却一般来讲只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这四类。或许人类的天性就是互相残杀,这些杀气腾腾满眼仇恨的人,他们看到的只是肤色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其实,那个和自己外表略异的个体也是人类。于是,这个世界上有了3K党、光头党,有了黑奴,有了印尼大暴乱……于是,德瑞克温亚剃着光头,带着纳粹纹身、满嘴脏话四处惹祸,仇恨所有有色人种,成为新纳粹的追随者。他带领社区的一大批青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直至后来在一个深夜,射杀了两名来报复的黑人之后被警察逮捕,投入监狱

  我是从这部电影起开始关注Edward Norton的,片中他开始是一个在父亲的种族教育成长的略带反抗的少年,当父亲被黑人射杀后,迅速的将仇恨转化为种族歧视。而在监狱中他被白人鸡奸,与黑人合作,在以前的黑人校长的帮助下,慢慢发现,人各有好坏,并不能单纯的用肤色来划分。再然后,从监狱出来,企图挽救正在重蹈自己复辙的弟弟……他把这样一个经历复杂角色扮演的丝丝入扣。从扭曲的脸部直到后来平和眼神,一个新纳粹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在他身上完全的得到了重现。他也因此得到了1998年的Oscar最佳男主角提名。

  片中,德瑞克温亚弟弟的扮演者Edward Furlong曾在《魔鬼终结者II》中和阿诺演过对手戏,不过在本片中他已经长大成人了。片中他是一个崇拜哥哥,因此跟随哥哥的脚步一步一步的称为一个新纳粹主义者。在学校里他歧视有色种族的同学,在自己身上刺上许多新纳粹的图腾,眼见丹尼就要踏入他哥哥的后尘,他的黑人老师于是规定他,要他回忆当时他哥哥的种种行为,编写成一份报告,透过这份报告,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出这个家族悲伤过去与无奈,这份作业名字就是‘美国X档案’。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这份报告,他终于真正放开心扉用全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看身边所有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人们。可是,在他到学校交报告的那个上午,他被一个黑人同学射杀在厕所里边,血溅在白色的瓷砖上,触目惊心

  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然有着不少的种族歧视者,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平等的。有些白人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孩子,不要把有色人种当人看,是有色人种污染了这个世界。我始终不明白,为什麽要把人类普遍存在竞争局限在肤色问题上来看待呢?那些人到底是懦弱还是偏执,抑或外强中干自然只是用肤色来划分人们所在区域,后来人类社会发展了,不同肤色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在一起,没有谁比谁低贱,没有哪个种族比哪个种族高贵。希特勒的亚利安人种论曾经蛊惑过多少人,因此演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难道不该从中接受教训嘛?我们不该被人利用,被某些怀着个人目的的人利用,我们都是人,我们应该和平相处才对啊。

  《American History X》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强烈关注种族歧视的影片,它与爱情无关。导演仅仅把目光投射到种族主义以及暴力问题上,所以才让我们如此震撼。其实,爱情真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唯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关注,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的感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生活的惬意安详的,如果我们把地球仪旋转一周,我们会发现绿色在地球上所占的甚至还不到1%!仅仅如此……

  《美国X档案》影评(二):Hate is the worst emotion human being have.

  这部电影看得十分揪心 很多场面真是不忍直视......

  永远不要和一个狂热主义者争辩 不论他狂热的是什么 因为在他们脑子里自己狂热的永远正确 不容置疑 一旦你侵犯到他们 随之而来的是越说越激动并且停不下来 最终要通过人身攻击 迫使你接受他们的观点 就像Derek对他妹妹那样 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信仰 即使是自己的妹妹也会做出过分的举动 而在事后 他又像个大哥一样 口口声声说着如何爱她们 不会伤害她们 完全忘记了刚才争辩中揪着妹妹的头发往她嘴里塞东西 真的是太可怕了 一个狂热主义者就这样彻底失去了理性 超市那一场戏那里也是让人无比揪心 尤其是那个黑人营业员 她只是个普通母亲或者妻子 在挣着自己微薄薪水 却受到了如此非人的待遇

  对黑人的仇恨的煽动性的话语其实也就是在他们抢走了属于白人的机会 而这一点 在电影的最后表明了是父亲给他灌输的观念 从他和父亲的谈话来看 他也是没有坚实的是非观的人 被父亲一番论说 立场立马就改变 不难想象他是如何成为西蒙的傀儡 并且践行到最后入了监狱

  说到这里想说 人真的是要多看看历史 越往前看 对人类的认识就越彻底 说到底 我们都是一个祖先 因为一些祖先走出了非洲 遍布了全球 由于气候 日照以及各种事件 分化出如今各色人种 地位不一 不过 扯远了

  看影评很多人觉得一个狂热主义者竟然被监狱里一个小逗比给感化了真是有点可笑 我觉得这个其实也很好了解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无比的暖洋洋 其实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段 关于狂热主义者如何自我救赎的 虽然是以非常简单到让人难以信服的方式 跟白人和黑人的相处接替表明他的改变 Derek以为白人就是应该跟白人在一起的 所以一开始他就融入了白人中 当他发现大哥也和拉丁人做交易 他那一番种族主义的观点又蹦出来了 并且让他脱离了这个让他恶心团体 最终遭到了报复 而他在洗衣房遇见了那个逗比黑人 开始完全不说话 并且对待工作非常烦躁 最终逗比看不下去了 说了他一顿 让他有那么点清醒 开始老老实实干活 然后两个人慢慢有了交流 然后到他了解到逗比是如何进监狱了 分明是白人警察的栽赃 我想这里他的信仰又塌陷了一点吧 对于一个种族主义者 在监狱里最直接的接触到不同种族的人的不同的遭遇 最终让他醒悟过来 完全地醒悟过来

  弟弟丹尼 好吧我开始还以为是个女孩 他一直都是懵懵懂懂的状态 各个就是他的神 他做的一切都是在步哥哥的后尘 直到听哥哥叙述了监狱的事情 最终和哥哥一起将那些海报都给撕了下来

  就当你以为一切都安好的时候 悲剧就这么来了 丹尼手上握着那份作业准备交给教授 转了个身 然后就死于血泊中 让人难以接受 那个黑人漠然的表情让人愤怒 仇恨如何才能消除 这种情绪是人类最糟糕情感了 它吞噬一个人的理智 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因为这是无限循环 就如俗语所说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 何时了?

  好吧 其实又要涉及到枪支管制的事情了 我完全理解建国之初开国者们的担忧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枪支用以抵抗腐化的政府 可是两百年过去 这已经是文明社会了 我们真的还需要枪支吗 这个问题太复杂 而我了解的太少 也无法说太多 我知道的是枪支不是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持枪者 人之初性本善 而枪杀背后的“恶”需要我们深思

  《美国X档案》影评(三):改不了的品格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国有,美国也有。是人就会有烦恼国家也会存在问题。可以想象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美国观众看片的心情

  美国的亲戚曾和我说,在美国,晚上天黑了就不要出门,就算出去也要随身带些钱,就算有人抢给了钱就没事了,规矩有钱给钱,没钱放血!姐姐第一次回国时也说过类似的话,“这里天好灰啊”她说,”空气也很差。”并且她是不喝开水的,只在超市买矿泉水喝,“水有很重的漂白粉味道”她强调说。但是出门之后她确不禁感慨“在街上走好安全。”

  关于黑人,“黑人很多都很懒,所以穷。”这是我从出国朋友那里得到的观点。恐怕会被人骂种族歧视了,但是心知肚明吧,就像中国边境的某些少数民族给大陆人留下的印象差不多总体感觉就是不很好,否认也改变不了。

  人类是邪恶的。不知道为什么,人类会把自己身上存在的永远也改不了的某些特质拿出来,然后公布说这些是坏的,所有有这些特质的人都是坏人,于是每个人都在尽全力地装好人

  结尾:我最恨那些黑人和种族歧视者。

  《美国X档案》影评(四):这部电影的真问题在于:我们的舆论和教育是否出了问题。

  无可争议,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可以列为大学教授政治哲学教材反应的问题不只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各地,历史各个阶段,都有类似纳粹的激进主义,最近,欧洲接连遭受恐怖事件,明面上说是宗教问题+移民问题,其实背后还是经济下行后激进主义抬头在作怪。有句话说的好,种族、宗教、阶级性别地域等等,都是矛盾外衣人性善恶的转化才是矛盾的种子

  电影是用来让人认清问题的,一部好电影比大学、教堂、师长的说教更起作用。但问题在于,我们要看清楚电影中所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这部电影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诺顿在现实社会中没有习得对于黑人问题的理性,反而在监狱中看清了一切。说到底,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也许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舆论出了大问题了,教育和舆论的畸形,让不少不幸年轻人不谙世事的少年容易形成对社会问题极端化的理解。回到电影,不管是父亲对黑人的评价新闻对于种族问题的报道其实都是诺顿激进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推手,在现实中,话语往往被利益、仇恨所操纵,从而使舆论中充斥着扭曲,而监狱虽然黑,但却黑得真实,一切利益交换都摆在明处,让诺顿看到了所谓的矛盾冲突其实没有哪一方是绝对正义的,从而慢慢认识到了凡是没有绝对,在脾气秉性上也渐渐明白了“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虽然监狱中的“黑与白”依然分明,但类似于白人老大和各色人种私下进行利益交换的场景在现实社会中是看不到的,试想,如果那些利用黑白矛盾在现实政治中攫取利益的政客们能够在阳光的舆论中现原形,或者我们的长辈能够看到冲突背后的东西从而理性的教导青年相信有理性的青年也不至于如此狂热地为三K党那样的组织现身了。

  当然,诺顿是悲惨的值得同情的,因为灾祸总是发生在他身上,就像他说,如果自己的亲人受害者,你们也会像我一样激进,没错,正常人家收到那样的打击都会有极端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但抱着人道主义的同情我们只能耽迷于无数个个体的不幸,但却解决不了无数个体的问题。冷静下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去营造一个阳光的舆论环境、一套理性的教育话语,这大概是导演想要观众思考的真问题吧。

  《美国X档案》影评(五):仇恨是最大的魔鬼

  美国X档案以极端暴力血腥的情节刻画严重种族歧视者诺顿,胸前的纳粹标志是对黑人种族最大的排斥,而纳粹排斥的是整个人类,种族歧视又何尝不是此意,暴力冲突可以消解愤怒,但愤怒的来源却无可追寻,片中诺顿施暴之后结实一位善良黑人而改变观念,可自己的弟弟却又悲剧上演,没有无休止的暴力,只有歧视延绵历史。爱德华诺顿以神性演技刻画了一位种族主义者的愤怒与平息,入木三分。实在震撼,黑白的部分镜头极具美感,利落得让人发指,诺顿的演技大发,从头到脚包括臀部都值得去学习膜拜,美来自内心,美来自诺顿。仇恨与愤怒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但它最大的危害是,连爱也会被秒杀,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爱可以成为一种救赎的力量,但是在愤怒的盲从下,一切都不名一文。

  《美国X档案》影评(六):看完的一点感觉

  在imdb上搜到这部片子排名很靠前,于是看了,但看完之后觉得应该不值这个排名。

  刚一开始几个黑人开始偷车便开始觉得压抑了,虽然一看电影名字就知道这种片子是要让人压抑的,但还好后来有些段子还让人觉得温情。要说深刻,该片表现的种族之间的矛盾一定比不过《撞车》,情节也略显淡薄,德瑞的转变有些太突然,牢里的传奇经历(居然没有被黑人折磨)也有些唐突不真实,似乎是为了让主人公“痛改前非”而设的;女朋友一听说他不想再弄帮派便激动地让肥大无脑要射杀德瑞的胖子“射!射!”,这种反应也太过激了一些。

  看到中段的时候有些不想往下看,预感到这部片应该是个悲剧,果然······只有一句话,叫德瑞怎能不恨黑人呢?

  亮点就是,哥俩都很英俊,哥哥英俊弟弟秀气,德瑞健壮的身体确实诱人,流口水中······

  《美国X档案》影评(七):请更懂的人来说服我理解此片儿

  整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缺乏说服力 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德瑞因为父亲被两名黑人杀害加之父亲生前在餐桌上的对于黑人偏见较深的言论 所以从此仇恨黑人 校长好评有加的学生变成了帮派的小头目 争球场 砸超市 对于这样一个对黑人恨之入骨的小伙子在杀害了欲报复德瑞并且偷车的两个黑人锒铛入狱之后 他最好的朋友居然是个黑人 而这个黑人对德瑞如此入骨的种族偏见却不以为然 不仅保护他不受监狱里的变态、帮派欺负 而且对他“关爱有加” 而德瑞则在三年之后出狱时才发觉是这位黑人朋友在保护他 再回到德瑞的父亲去世不久后 母亲邀请a man到家中做客 就当时一个黑人被警察暴打的事件德瑞与这个man发生了分歧 德妹妹与德瑞的脑残女朋友发生一些口角 德瑞因此对妹妹大打出手 对母亲与那个man出言不逊 刨根问底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无非还是德瑞对黑人的仇恨 我是说!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对一个黑人产生好感? 后来 德瑞出狱后打了原帮派的老大 一个人虎口脱险 我想问他弟弟怎么跑出来的? 你们不是帮派吗? 既然都是狠角色 咋还可能让德瑞的弟弟全身而退? 我是说 德瑞打的可是你们老大啊!! 唉 影片的最后 德瑞的弟弟被杀 原因就是在厕所里他冲杀害他的黑人脸上吐烟 就是因为个这 我倒回去又看过一些德瑞杀害的那些黑人的片段 德瑞杀害的这些黑人与杀他弟弟的黑人完全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不能否认 诺顿叔很帅也不能否认诺顿叔很帅 但是 有些地方确实比较缺乏说服力 可能也是我对影片要反映的主题没有任何的了解 或者 这个电影到底说的是什么?我不明白 豆瓣8.5 IMDB8.6 电影就是要说服观众 可惜我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原因去让自己信服 又或者大家有对这部影片的更好的理解请一定要来找我!

  《美国X档案》影评(八):还好,他原谅了这个世界 --《美国x档案》

  还好,他原谅了这个世界 --《美国x档案》

  文:十一月的雨

  这是一部让人触目惊心的电影。

  也许,是因为我习惯了电影中的温情,习惯了影像之中的童话。所以当电影中的残酷现实以我没有接触过的方式赤裸裸的袭来的时候,我完全被击中了。第一次我静下心去思考,我内心没有去触碰过的那些地方。

  影片用黑白和彩色两种色调来记述,黑白讲述过去,彩色描写当前。这一手法的用意不言而喻,即使现实每天看起来都亮丽丰富,却无法抹去灰色而又沉重的过去。那种苍白和无力呼之欲出。

  这是一部描述种族歧视的电影,但它又远不止如此。这是个陌生的领域,至少对于我来说,它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那几句寥寥无几的的概括,不痛不痒,无关乎己。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我,身处在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里,身边都是留着同一种血液的黄种人,即便曾经也有过汉族对所谓的“蛮夷”民族的压制,但归根到底都无法催生出种族歧视的浪潮。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身临其境的想象两个种族冲突的真实境况。然后,渐渐的淡然,渐渐的美化,渐渐的把这个词从疑问中抹去。以至于它再次以电影这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时,那一刻,我虚弱的不知所措。

  德雷克,一个极端的厌恶和反对黑人的白人少年。他崇尚希特勒和纳粹,他把美国社会的各种丑恶和动荡都归结于政府容许黑人迁移到自己的国家来。在他眼中,黑人的就是万恶之源。他的一言一行都明显的体现了他自以为坚定的立场,他无时无刻不对身边的黑人投以鄙夷的眼光。

  乍一看,这又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分子,仅此而已,并且,这是不对的。多少年的爱国主义定式教育让我们的思想不自觉的停留在这个阶段。但是,深入进去后想一想,他会无端的变成这样吗?他的血液和思想天生就充斥着厌恶和抵触吗?导演显然知道我们的疑问,他不紧不慢的,用真实的镜头向我们展示着关于一个青春凋谢的和一颗仇恨的种子发芽的过程。

  果然,一个种族思想严重偏离正常的父亲,在儿子还未能独立的拥有自己判断是非曲直之时,就向他们灌输着这种非理性的思想,近乎偏执的让他们接受。我还记得那时德雷克那时还纯净的双眸,父亲极端的思想和他自己刚刚萌动的正确的思想碰撞时眼里闪过的那一丝疑惑和不安。但,仅仅是一丝。在他眼中,父亲就是上帝,他的观点不会错的。潜移默化的教化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在无形中慢慢的吞噬着你,当你发现的时候,已经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却毫不知情,这是最大的悲哀。

  所以,当父亲因为在黑人街区救火时丧生的时候,埋在德雷克心中的那些错综复杂的迷茫,混乱和挣扎终于无可避免的转变成了愤怒。他终于完全相信了父亲的话,他终于把一切罪恶的原因都集中到了黑人的身上。

  我想,当他找到愤怒这个宣泄的出口的时候,他内心一定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这种快感把失去父亲的痛苦,青春之时的徘徊一扫而光。年少的他,以为终于找到了真理,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其实,在他决定踏上这条路的那一刻,他却已经失去了方向。他开始肆意宣泄,他开始憎恨,开始放纵,开始把愤怒都付诸于事实。与黑人少年发生冲突,哄抢黑人店铺,他成了同样迷茫无助找不到出路的一批青年的偶像,他们发疯了一样的崇拜他的言论,他的行为。身上的纳粹纹身,代表反传统的光头,都成了争先效仿的对象。这不是偶然,德雷克只是大多数同样青年人的缩影罢了。我从中嗅到了美国当年“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运动的端倪,愤世嫉俗,当无法接受现实和极端失望的时候,这仿佛是最好的出路。在他们看来。

  一切变化从那个晚上开始,当德雷克发现那两个正在偷他汽车的黑人的时候。他冷静的,但毫不犹豫的枪杀了他们,对待第二个还用了极端残忍的方式。

  当警车急促赶来,警察掏出枪让他投降的时候,他从容的把手放在头上,脸上带的,竟然是满足的笑容。他一定认为,他作的天经地义,即使这样的代价是:他将失去自由。他要用自己的行为昭示:这才是真理,这样的情况必须有人来打破。

  爱德华•诺顿把德雷克演绎的让人难辨真假。如果说处女作《原始恐惧》中的那个双重人格中的精彩诠释还略带青涩的话,这部电影里的他的表演则让我全身心的感到震撼。这种强烈的感觉只有过两次,前一次发生在《愤怒的公牛》中罗伯特•德尼罗身上。第二次就是他。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是,当他被逮捕的那一刻。双手抱头,不做丝毫反抗。他注视着远处惊恐未定的弟弟,脸上得意的笑容仿佛在期待一直支持他的弟弟的对他的肯定。但是,他得到的还是惶恐,怀疑和不可理解的眼神。那一刻,笑容开始僵硬,凝固在脸上,化成一种同样的恐惧,他第一次开始触摸一个会让他发狂的念头:难道我做错了吗?这仅仅是开始,即使他不愿意承认,在监狱里的日子,这个念头扩大,膨胀,直至让他固执的理念翻天覆地。这是必然,真理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就固步自封的,它总会在某个时刻以某个方式出现在你的面前,以你最无法忽视的方式,残酷的让人无法接受。德雷克开始反思了。

  但他的弟弟丹尼,好像又在步他的后尘渐渐陷入泥潭。还记得《终结者2》里那个拥有些许叛逆些许纯净的翩翩少年爱德华•弗隆吗?他的气质简直像极了丹尼。在片中,他留着明显不符合他气质的光头,从这个微小的细节我们也可以看的出来,其实很多时候他都活在在哥哥的影子下,他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他内心最想要表达的。他隐藏了真实的思想,而且藏的很深。其实本片是以丹尼的视角来贯穿起来的,片中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他注视别人时的眼神,从一个无辜的单纯的眼神里,见证的是他亲爱的哥哥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愤怒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原本纯净的世界也开始充斥愤怒,不自觉中他也在向哥哥靠拢,不同的是,他没有哥哥走的那么绝决。更为感性的性格让他一直犹豫不绝,一直在做更多的挣扎。还好,他的这些犹豫没有让他在扭曲的思维中迷茫到不可收拾。

  当出狱之后的德雷克再次面对家庭的时候,狱中经历的种种早以褪去了他用愤怒包裹的外表,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的错误,他知道了黑人也有好人,白人也有混蛋,在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种族的贫贱。他知道了自己的怨恨的代价是与他离自己寻找的生活渐行渐远。还好,他终于找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这个过程让他用青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是无法弥补的,也是无法抹去的。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他弟弟:他之前一直宣扬的,其实都是假的。让他不要再用青春来做筹码。

  德雷克开始关心多病的母亲,开始怜惜自己以前一直与之争吵的妹妹,开始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化仍在迷途中的弟弟。看过以前他努不可遏的把母亲逼得无法忍受后,再看到他眼里充满悔恨和歉疚紧紧得靠在母亲怀里得时候,我终于在灰色的心境里找到了那份遗失的温情。浪子回头用在这可能有点滥情,可这种欣慰的心情却只能这样来形容。

  我是一个期待完美的人,因为电影曾经教给我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所以在任何一部影片里我都能找到一个给我希望的出口,即便是再绝望的电影也亦然。

  所以当我看到这些温情的时候,我以为一切就会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但镜头却又在我最不愿看到的时候躁动不安了起来。

  德雷克和丹尼完全化解了心灵之间的沟壑之后的第二天,他送自己的弟弟来到学校。丹尼也完成了老师要求他用最真实的心态写完的一篇论文《American history x》。兄弟两个人简单的言语,代替了复杂的深情,因为他们都相信,以后的生活会好起来的。临走前德雷克告诉丹尼:我会好的,会抬起头来做人,我会在家里等着你。

  镜头越来越缓慢,缓慢到让人无法不有不好的预感.当德雷克在回家的路上缓慢的转身时,镜头切换到了丹尼在卫生间里。当他转身的时候,他的身后是那个曾经与丹尼发生过口角的黑人小混混,举着一把格外扎眼的手枪。枪声响了,伴随的是溅满墙壁的血花,伴随的是丹尼震惊的无法相信的绝望眼神。在血泊旁,是那篇凝聚着他的真诚性灵的文章。卷在一起,尚未开封。

  那一刻,我惊呆了。

  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影片会这样绝望的结束,在德雷克已经走上正途后,在丹尼已经意识到种族歧视的错误后,他却被一个黑人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角所杀掉,不管他的生活能不能再延续,不管他们兄弟两个好不容易才开始真正的人生。就这么死去。

  这是一个嘲讽,还是一个控诉,这应该让人放弃,还应该让人反思?

  我的脑海一片混乱,这是第一次我无法平静的找到一个希望的出口,也是第一次,让我看到了绝望和人生的距离。

  画面开始变得平静,夕阳,海浪,天空,缓缓的音乐,伴随着一段画外音,这是丹尼那篇论文的结尾:“我的结论是:仇恨是个包袱。生命太短暂,不能总是愤世嫉俗。那样不值得。德雷克说要拿引用来结束论文。他说,别人已经说了最好的话。如果你不能超越它,就借用它吧,它会让你觉得有力。所以我挑了一个喜欢的人‘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不能彼此为敌,尽管可能会怒不可竭。我们绝不能剪断友爱的纽带。记忆的神秘和弦,一旦再次被拨动,就会响起来。它们一定会成为,我们本性的天使。’”

  影片结束。

  ……

  还好,至少他在临死前,原谅了这个世界。

  作于2005.6.20晚

  我的博客:http://www.mtime.com/blog/mxl117

  邮箱:nicolas_mi@163.com

  QQ:1075723

  《美国X档案》影评(九):人们永远没法知道现在的举动会导致什么 愤怒又会带来什么

  故事简介看起来很简单,一个有种族偏见的人在某些变故之后决定离开之前的生活。

  就像电影名字叫《American History X》,在其中也并没有上过这个课。

  其实一个人容易被洗脑,是之前有东西蛰伏在心里。德瑞原本并无种族偏见,对黑人老师一开始也是赞赏有加,一方面是父亲说的“这不是真正的公平,这是形式主义。”,一方面父亲可能因为在行动中解救黑人,或是身边两个保卫他的黑人能力不足,德瑞的父亲丧生。影片后半部分才告诉我们,德瑞的种族偏见来自于父亲,滋长于光头党,这种偏见同时滋生他的愤怒,他缺失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恐怕是典型的被洗脑的人的情绪。

  他也由于这种愤怒而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两个黑人,讽刺的是只由过失杀人罪被判了三年,德瑞在监狱里的黑人朋友却因所谓“攻击警察”被判六年。这和我们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有什么区别,肤色歧视被消除,多的是歧视等着,金钱权力的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甚至外表歧视。很明显歧视无法消除,现在的美国矫枉过正的情况也很明显,人们会在意被人说自己有种族歧视而做出一些令黑人们烦恼的举动。

  丹尼被枪杀,枪杀他的人,那个黑人,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经历这些才能明白“你有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过吗?”德瑞抱着丹尼尸体哭喊“我做了些什么”,我也实在说不出那句,这和你没有关系。但德瑞是参与时代其中的一员,光头党的一员,他以前做的所有事,他的愤怒,或者说他们的愤怒,导致如此现状,丹尼死于愤怒。

  每个人都很愤怒。

  归根结底还是报告里丹尼的结论:憎恨是包袱,生命短暂,不该老发火,根本不值得。

  《美国X档案》影评(十):你曾让你的人生更美好了么?

  此片我已经看了3遍,前两遍是在一年多以前,最后一次就是这次老师给我们圣诞期间的作业。

  就种族而言,也许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是没法解决的事儿。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是开始Derek踩爆黑人的脑袋,当警察来后扔枪投降的他露出邪恶的笑脸,好像他赢了一样。。。其实精神上的残暴,血腥,邪恶远远要比恐怖片里的镜头还要恐怖,那种心灵上的冲击有木有?在转到信仰,主人公就是由于错误的信仰,以至于被有心人士利用,啊啊啊啊。。。信仰真的是伟大,又是可怕的东西。

  插一段儿哈╮(╯_╰)╭。说起来也蛮有意思的,班里有个德国籍的土耳其女孩儿,老师误以为她是保加利亚人,她就很无奈的告诉老师她是Germany。但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她是有那种伊斯兰信仰很强的妞儿,包着头巾,她租的小公寓里,风格什么的都是伊斯兰的那种(她的妈妈在北塞,就是北塞浦路斯,至今被土耳其占领的那一半儿。因为历史原因,塞浦路斯跟土耳其人之间的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说的清的,国家至今一分为二的。。。就不扫盲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cyprus的历史。)我就觉着奇怪,你对你的信仰那样忠贞不渝的,干嘛总说你是德国籍的时候不顺带说下自己是土耳其的呢?好像说自己是德国人别人就得高看她一截儿是的。。。以至于我们在上文化史的时候,老师对南北塞的问题是避而不谈的。为什么啰里八嗦的说这个?其实自己感触蛮多的,离开祖国怀抱两年多了,人分三六九等,在老外眼里,中国人好像很不爱干净,说话大嗓门儿,总做不好的事儿,他们怎么不看看在中国讲文明,懂礼貌,热心肠的丫头,小伙儿们有多少呢?总说我们太谦虚,总忍忍忍的,总比你们野兽,强盗的思想好吧?每次当有人问where are you from的时候儿,我都很骄傲很自豪的告诉他们:中国!可能这就是我的信仰,也许离得越远对这感觉就越深吧。。。(我跑题了。。光自己抒发感情儿了...咱接着说)

  信仰?当Derek在狱中看到所谓的新纳粹团伙儿在跟那些墨西哥人做交易的时候,当他跟黑人渐渐成为朋友的时候儿,还有他被白人大块头xx的时候儿,当他跟老师的那段谈话的时候儿,他的白人强权他的种族偏见彻底被颠覆了。。。这个错误的信仰最后也导致弟弟和他自己的悲剧。不过,就好像他坐在球场跟弟弟说的一样,他是幸运的,他幸运的找回了丢失很久的自己。其实做错的事情不可怕,发现去改正就好了,怕就怕在一错再错,到最后无法挽回,那样我们每个人都会遗憾很久的,是吧。

  最后,当他他痛苦的抱着自己死去的弟弟时,故事结束了。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继续复仇?还是用爱去释怀?但,影片的最后弟弟的那份美国X档案里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Hate is baggage. 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It's just not worth it.We are not enemise,but friends we must not be enemies.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it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哦,对了,影片里还有一句话我特喜欢:Has anything you've done made your life better?

  当我们陷入迷茫,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我曾努力让我的人生更美好了么?可能影片的‘大我’,还有些距离,那就领会精神,做好咱的‘小我’就好咯~~:)

  :小妞文笔真的是烂的很,总之在用心去写了,Thanks......。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美国X档案》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