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天堂》是一部由弗朗索瓦·欧容执导,萝玛拉·嘉瑞 / 山姆·尼尔 / 露西·拉塞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逐爱天堂》影评(一):不怎么样
传记片吧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样个人
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有
估计也就能哗众取宠几天
所以片尾似乎也说了这一点
天堂最后用来展示那个男人的画
那女人的书呢
没说
估计没人看了吧
可是抄得太烂
怎么看怎么让人讨厌
怎么能叫angel呢
算了
名是爹妈取的
与本人无关
估计她爹妈之后得后悔好久
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比如修养
得到了天堂又能如何
老公也抓不住
即便对手已经没落
照样拐走
最后的最后
终于明白
以为得手的东西其实全不是自己的
让人先爱后恨
可是非常对不起
最后也没爱起来
没看出她有哪点值得爱了
《逐爱天堂》影评(二):飞上枝头
一个大起大落凌厉畅快的故事,炫丽的色彩,华美的造型,夸张的人物,可笑的言行,凑在一起,让这个故事很难让人喜欢,然而,也很难让人忘记。
大概,不论中西,都有无数的人做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的梦想。于士人学子,千年以来,十年寒窗无人问,求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于女人,则内心多多少少都抱着一个求得金龟婿,飞上枝头做凤凰的梦想。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人一生或许都未曾想过有朝一日终于可以实现,然而,他心中这种预期的存在是不可轻易否认的。因为 ,对于生活在黑暗与绝望中的人来说,这是他能够直面这一切的唯一信仰了。此生难以实现,盼望着来世。自己难以成全,期待下一代的继续努力。就这样一代又一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然而,对于生活和人生的这种期待究竟在多大程度是能够实现的呢?它实现的程度又是怎样的呢?
一个人梦想的实现,一个人对未来的期待,是受制于其所生活的时代的。现世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对未来的期待,然而,不管怎样,这种期待都是以“超脱现世”为根本特征的。那么 ,对你而言的超脱,对于他人而言,可能是正要解脱与离弃的。于是,生活着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在追逐着不属于自己、自己热望、别人嫌弃的东西。如果,这就是人只为人的生存状态的话,那么人的生活如何得以开心呢?得到是一瞬间,得到之后和得到之前确实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如果一个人不能与当下的生活共处的话,怕是永远难以得到快乐的。生活在杂货店的Angel幻想着有一天能够住进Paradise,她对妈妈的小杂货店的嫌弃、对做女仆的阿姨的鄙夷,都决定了她与自己的living的剥离。如果说,妈妈、阿姨是安于自己的living status,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经营者自己的生活的话,那么Angel作为一个少女则在期待着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嘲笑与鄙视自然而然,却也格外令人痛心与不甘。于是,当她当真突然之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时候,那份突然从天而降的惊喜来的快得让人顿觉突兀。梦想实现了,会从此就像童话里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么?
Angel肆意的跋扈着自己的成功,肆虐的纵容着自己的张扬,凭借自己的财富和手段用尽自己的心力去求得爱情,却根本对于生活的千疮百孔毫无所知。那个自己倾尽心血的人实际上在爱着别人,而自己从始至终所爱的其实也不过是一幅自己经营的幻影而已。生活从此就开始一点点显露自己的真相。于是,一边是一个不溶于生活的浅薄女子,一边是混沌复杂的生活现实,当两者慢慢终究要相交时,毫无疑问,生活会是最终的胜者,而她则不过是一个笑话一般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导演无疑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或者,应该说这是一个罩着美丽的幌子而实际上则极为残酷的故事。观影者的期待就似乎被嘲弄了,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温暖爱情故事,也不是一个残酷的社会批判,而是一个可笑的闹剧。电影中的突兀实际上可被视为导演本身对这种滑稽可笑的呈现,如若归咎为电影制作的粗糙、乃至是导演的才情有欠则未免就是没有关注到电影深处的这种意蕴了。正如某古罗马帝王一般,电影把这种生活处理为一出闹剧,这部电影也显然如古来有之的都那位帝王的批判一般,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与认同。
为何呢?
或许是,多数试图飞上枝头的人都失败告终,于是飞上枝头就只是一种空泛的想法。而这,终究不是因为飞上枝头不可能实现,而是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飞上枝头的能力,不是枝头太高,而是自身太弱。而有机会如Angel般飞上枝头的,则虽然身居高处,却仍然看不到宽广的师姐,处高出低,其实无异。一个本身不能理解生活不能感知生活的人,不论处在何处,对于生活的吸收都是一样的。因为,不是生活在有限的供应他,而是他在自发有限的取用生活。当然,看到这里时,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生活的好坏,不在于生活着所处的位置在哪里,而在于所处之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种面对生活的能力恰恰是多少都有所欠缺的。逃离,逃避,抱怨,厌弃,应该都是源于此。
电影中最让人难忘的画面,于我,是Angel见过优雅的Paradise原主人之后,归途上路经妈妈的杂货店时那一副景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堂虽大,空无一人。
《逐爱天堂》影评(三):不过梦一场
每个人看电影的关注点都很不一样,看看别人的影评,没有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想写下自己的观点,可能有些人看来是不符剧情的YY,不喜误入。
首先,我认为埃斯米是爱过Angel的,至少开始是被她的热情深深的震撼到了,这种爱是一瞬还是某段时间就很难说了,当然也因为她很有钱,可以还债。但是开始他们的爱情就是不平等。Angel对埃斯米求婚,愿意替他还债,就像她发现埃斯米背叛她时说的话,她把所有的她能给他的都给他了,爱情里面可能是女人这样做的要比男人多一些吧。或许是最近的想法过于偏激,幻想爱情的应该是女人多余男人的吧。我很赞同其影评的看法,Angel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面。但坦白的讲,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但是,关于埃斯米为什么会回来,我想提一下电影里面的细节。埃斯米想要孩子,但是Angel没同意(关于这点我很疑惑,她为何不想要孩子呢。。之前的剧情她自己也说过,她要的是她的作品,但是她明明知道埃斯米非常想要孩子,或许是因为她的执意不肯让步导致最后埃斯米的悲剧),于是他去找自己的旧情人,他认为旧情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于是才万念俱灰的回家,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行尸走肉了。但是他自杀之前还是为Angel画了她想要的孔雀,Angel在他的心中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也许这不是埃斯米的错,在他第一次给Angel看画时,Angel其实就撒谎了,她用谎言骗得了这个男人的信任,以为找到了一个真正懂他的人,但是她还是嫌弃他阴暗的画室阴暗的色调不是吗?
另外就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诺拉,在一开始埃斯米就说过诺拉是爱Angel的,她自己最后也说只有诺拉至始至终最爱自己,并吻了诺拉的额头。诺拉对Angel的感情难道不是爱吗?心甘情愿包容她的一切,好的不好的,一直相伴左右。在她在给Angel按摩时,两个人都很享受不是吗?
看到最后我不太确定导演和作者到底想表达是什么,也许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觉得好的作品可以给读者自己喜欢的想像空间,就像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一样。就像人生一样,不过梦一场,只是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希望美梦成真。
《逐爱天堂》影评(四):她不曾拥有Paradise
Angel死后,一直爱着她的两个人,她的出版商和伊士麦的姐姐,在墓地里说出了真相:Angel一直活在自己的梦里。
剧中出版商妻子说:对她的作品我不能赞同,但是我欣赏她的人,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名声,地位,金钱,甚至是爱的人。虽然是剧中人物,但她说出的一瞬,我分明感觉到这是导演借出版商妻子的口在说话,Angel本是倨傲,满嘴谎话,且鲜少对人流露出同情心的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似乎并不可取,但是就算她有那么多的缺点,她的生命由繁盛走向覆灭的过程,她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中不得醒来的悲哀,是不能不让人感叹的,并由此引出广泛的同情。这是导演的慈悲。
她曾经那么辉煌,然而辉煌的光芒下总有阴影------她又是可怜的,她的可怜在于,她本藉藉无名,只是杂货铺商的女儿,却偏生向往Paradise庄园富人的生活,她的可怜又在于,她爱上了伊士麦,却始终无法走进他的心。最后,当她得知伊士麦的情人,他真正爱着的人就是之前住在Paradise里她曾羡慕不已的安杰丽卡时,被彻底击垮了,原来她虽住在Paradise,却从不真正拥有,她有的只是那个杂货铺罢了,可是即使那个街角的杂货铺,也已经回不去了-----她从安杰丽卡家出来路过从前的杂货铺,杂货铺挂着出售的字牌。
这其实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只不过电影用极致的手段表现出来,只要细细品味,谁的心里没有一个Paradise,谁又没在生活中企盼、失望过,谁真正心想事成,有的只是光与影的交辉,在面对痛苦时,暗自吞咽那些苦涩,不能为外人道。
《逐爱天堂》影评(五):The fake angel in the fake paradise
各种猜不出剧情走向。
刚看在影院看完忠爱无言,回来电视不停换台,正好看到女主在课堂上念着自己的文章然后被老师嘲讽这一幕,片子色调,演员语调,油画风与服装风格让人回想起简爱或者飘或者指匠情挑(?)…于是停在了这里,看了下去。
有才华或只是自命清高,在出名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张爱玲风格的女人向来让我没有好感,无论最终她拥有了什么,带来了什么。
片子最开头并没看到,也不知道关于她父亲的死是怎么交代的,总之每个人的离世都被她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用来装点自己的人生。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臆想中啊。
没有教养,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在心中设计一个框架然后把别人往里面安,出版商夫人对她的评价差不多也构成了我对她的感受,“不喜欢,但是同情,唯一赞赏的是她对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自己用努力来获得。”
洛可可时代的衣服真赞啊……古典乐的配乐也很舒服……果然女生心中都有lolita情节的吧。
虽然,偶目前只看过弗朗索瓦·欧容被褒贬最不一样的《天使》。
一个那样独特的女孩,从小就叛逆。不把老师、学校...一切看在眼里,却独立疯狂地进行自己的写作。什么都不为。
她只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paradise!疯狂的作家!
我的爱!
这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喜欢里面的感觉,除了求爱那部分有点夸张,色调也不是太好看,不过。整体我都喜欢。包括angle最后要的悲剧结尾我都喜欢。秘书和出版商进入那古老的paradise,那一幕都很令我感动,我真是看了又看,也不厌倦。虽说,貌似我看了不下10遍,从以前一直近期又看了一遍,我发现,喜欢就是喜欢,改不了的感觉。只要感觉在,时间根本不是问题。
《逐爱天堂》影评(七):逐爱一生
首先得说明的是我喜欢angel ,喜欢她的美丽,她的才华,她的真实,她的爱慕虚荣,她的勇敢,她的粗俗。出生在一个杂货店的小女孩却不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她爱慕虚荣,渴望改变命运,最终她实现了,不是靠男人,而是靠他自己。她自己就像是她第一个小说里的女主角,最后波澜壮阔地结束了一生。
每一个小女孩年轻的时候都会幻想着天堂,意淫着生活在天堂里的幸福生活,后来才知道有一个词叫羡慕虚荣,美和金钱是有时候分不开的。就好像小女孩看着穿着dior的女人会觉得美一样,她喜欢它不是因为它是dior,而是它真的很美,然而现实就是没有money,就买不起dior。
女主是很有才华的女子,靠写爱情故事出名,住进她渴望已久的天堂。当她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她渴望爱情,亲情,于是她倾其所有深深地爱着男主,把男主的姐姐当做自己的亲人。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她没有吝啬自己的钱财,自己的爱;然而却没有从男主那里得到大家认为应有的回报,但是她觉得幸福,没有后悔过,即使到后面知道男主背叛了她,她依然很爱他。
中间男主要去打仗那里,女主非常的伤心,觉得男主没有考虑她的感受,是个好战的人,嗜血的人,更加担心自己会失去他。然而她爱的就是他这个人,如果他是一个面对战争选择逃避,在家安逸的过着日子的男人,我想女主当初不会对他一见钟情。
最后的结局似乎不太好,有点儿悲伤,但是很有英伦调调儿,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透着浪漫的颜色的,不然就写不出作品,她的才华性格成就了她,也伤害了她,这就是她的命运。
很好地片子,很感动。
《逐爱天堂》影评(八):我愿为你卸下翅膀,放弃飞翔
你所有的深情款款到头来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欢天喜地与哭天抢地。 ------ 《天使》观后感
安静在天际飞翔,回眸间轻轻向下一瞥然后你就这样的走进我的心房,不知所措,我愿为你卸下翅膀放弃飞翔,但我不知道的是原来你从来都不曾朝我仰望。
你那么骄傲,冷寂,那么多人爱慕你,你统统不理。你在各种社交场合游刃有余,有那么多人嫉妒或者羡慕你。你才华横溢,作品发布惊动整个伦敦。你那么富有,但你却又那么自卑,所以你一直不敢回头望那个曾经那个被贫困与饥饿折磨的少女。
生活就是见不得你风光得意。又一个社交场合,人物云集,你出席,落落大方。不经意间的一瞥间,他就这样敲开你的心房,毫无防备。看,爱情真是个混蛋,那么多贵族子弟愿为你赴汤蹈火,你却偏偏相中了他,没钱 没权 没地位 可你却痴了一般,飞蛾扑火,不顾一切。你一步步的靠近,他却只是淡淡回应。有人买下他的画集,他以为自己的才华终于得到赏识,其实,哪有什么才华可言,一切只不过是你为了使他开心暗中托人买下了他的画,聚会时有人无意间戳破了你的秘密,他勃然大怒,愤然离席。门外,大雨滂沱。你抛下一切去追他,尊严,地位,那一刻你统统忘记,在雨中你终于有机向他表达你的心意,他被你感动。最后,你们在雨中接吻相拥。
你觉得生活真是待你不薄,他待你有万般好。你觉得每晚都与他相拥而眠,醒来就可以看得到他的笑颜真是世间最美妙的事。你幸福的如同全天下所有处在热恋中的小女人。
但你不知道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唯有爱不能。爱不是相互作用的,不是你爱他十分,他便还你十分。亲爱的angle,那时你不懂,你固执的觉得爱是俩个人在一起的所有原理。
不变的是,你还是那个轰动文坛的才女,他还是那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当感动的渐渐过去,矛盾慢慢产生。你所以为的爱的方式是将世间的一切美好都赋予你眼前的这个男子,他觉得你在用这些东西将他渐渐的束缚在你的牢笼里。你看,他在享受着你提供的一切的同时,却还在抱怨它是自己的牢笼。矛盾激化,正值战争年月,他提出要上战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决然而然,不顾你的苦苦挽留。无可奈何的你歇斯底里的朝他大喊“走出这个大门就别再回来”他头都没回的离去。不是你不在乎战争,只是与战争 人民比起来你更在意他。他在身旁安然无恙,是你对和平最真实的理解。
他离去不多时,你被查出怀孕,你幸福的欢呼,怎么能不幸福欢呼呢,那是一个小小的他。但是最终孩子没有保住,你咬牙没有告诉他,怕他分心。战争结束,他一条腿残了,他回来的那一瞬间你觉得世界又朝你开了一扇门,残了又如何,重要的是他回来了。但是他不开心,不甘心自己靠女人养着,不甘心自己的终身是以这样的一个形式交付给一个女人,他所有的自卑与不开心统统发泄在你身上,你不生气,只是觉得开心,他还活着。
他对你说“我急需一笔钱,去还赌债”手头没有这么多现钱,于是你开始疯狂写小说还他的债,你创造了一个个虚幻的爱情小说,但你又何尝不是把自己封锁在你为自己创造的虚幻的爱里。
一次次的刻意伤害后,他选择自杀来寻求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解脱。你的世界瞬间崩塌。何其自私的男人,从来就没考虑过你,战争如此,死亡亦然。
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你发现他与别的女人的信件,深情款款,情意绵绵。
原来他早已和别的女子成家育子,战争期间,他曾回家探亲,看望那个女子。却一眼都未去看你。你替他还的他所谓的债务只是他编的幌子,钱都用来接济这对母子。你在他们的家看到了那个小小的他,那个你曾经为之欢呼想拥有的他。看到自己房子的照片,女子淡淡的说那是她们家曾今的的房子,那时他还是她们家的帮佣。家道败落不得已才转手,而你就是那个接收那座房子的人。你买下他们曾经住过得房子,满满的全是他们的回忆,你在自己的家里却局促的像个外人你那么努力想隐瞒的穷人身份,他却一直都知道。,你站在那就像一个笑话,他在那里静静的看着,却不言语。原来,她才是他真正仰望的人。瞬间,所有的理智分崩离析,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被压倒.你病倒在床。
她躺在床上却都还在想:如果,当初她保住了那个小版的你,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到死,她都在无怨无悔的爱着你。到死,他都没有考虑过你。何其傻,如果有来世,若再次遇到他,请记得优雅的转身离去,不要回头看,你有那么多爱你的人。千千万。
《逐爱天堂》影评(九):出版商夫人有句总结 很对胃口
看过Ozon的片子很少, 5X2给我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影片叙事方式的独特,Ozon是玩电影的人,玩得很开心。
这部片子里,出版商夫人的角色冷眼旁观,包括窥探到丈夫对Angel的一点点情愫...她似乎总是凌驾在观众和命运之上,给出冰冷的评判。“bad taste and absurdity”是她对Angel的评价,不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却点出了导演对Angel着意刻划的性格符号。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Ozon想谈的东西似乎多了一些。Angel的偏执和实际,深深隐藏的对现实的厌恶和恐惧,还有她最终的命运...丈夫Esme的玩世不恭,对妻子的爱,不敢挑战现实的懦弱...两个艺术家,两种价值观,一个敢于卖弄,做出艺术和现实的折衷,一个不被认可的羞怯和忸怩...想出版商说的,谁又能左右时代变迁,人们审美的变迁呢?
片中的几组人物,Angel夫妇,母亲和姨妈,出版商夫妇,丈夫的妹妹,情人,每个人都很有看头。只是,似乎太多层次了...需要想想看Ozon在每个人身上都表达了什么...
看片子的开头,总有种“僵尸新娘”的感觉,第一次伦敦街头畅游、看到paradise房产的紫色寥暮,超现实的感觉,也许Ozon辅助人物性格的最好映衬吧。
《逐爱天堂》影评(十):梦想,天堂,镜花水月
天使.
下了很久了,一直搁在电脑里没有机会看.
长长的两个小时,看得我内心好是一阵波澜.
angel.
让人又恨又爱的女子.
在偏远的乡下小城生活.
粗俗又低贱.
住在无比疼爱她的养母的杂货铺里,成天活在自己梦想的世界中.
装病,不爱上学.
就是不停的写啊写.竟然真的让她早早的成功,迅速成为知名作家.
荣耀,财富,还有爱的男人.
光鲜亮丽.
她所梦想的一切.
她对养母态度粗鲁,呼来喝去,对好心的姨妈也不留情面.
她骄傲跋扈,爱慕虚荣.
伤害过几乎身边所有的人.
荧幕前的大多数人都恨透了angel.
我却喜欢.
这个单纯的女子.
笑的纯真,爱的坦诚.
她没教养,粗鲁,任性,自负.
她倔强,大胆,执着,爽朗.
她活在自己的梦想里,从始至终.
遍体鳞伤,她也不曾放弃.
读懂这个女子.
你就会爱上她.
就像她的养母,就像对她不离不弃的诺拉,就像她的发行商夫妇俩.
你会不忍心击碎她苦苦坚持的梦想,不忍心毁掉她自我幻想中的幸福,不忍心揭穿她陶醉其中的假象.
她的确不够有教养,的确自负的了得.她从来不会理解别人的感受,伤害周围的人自己却毫不知晓.
但对于一个20岁的女子,她从一个贫贱的街巷平民,一夜间成为贵妇名流.年少的迅速成功,让她还来不及学会怎样成为一个贵族就已经变成一个贵族.这自负,又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
她其实脆弱又善良,她其实单纯又美好.
她只是个年轻姑娘,和全天下的年轻姑娘一样,爱幻想.
她没有错,她只是太偏执,太倔强.
她没有错,错的是虚荣浮躁的社会,错的是负心的男人,错的,是成名太顺太早.
angel,
一个失败的梦想家,一个受伤的女人,一个令人心痛的受害者.
梦想有多远.
天堂有多美.
到头来,当所有的梦都破碎.镜花水月,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