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变脸》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变脸》的观后感10篇

  《变脸》是一部由吴宇森执导,约翰·特拉沃尔塔 / 尼古拉斯·凯奇 / 琼·艾伦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犯罪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脸》观后感(一):白鸽扑腾

  下午,坐在阳光里,膝上摆着微烫的VAIO,手下噼里啪啦难闲地与朋友胡扯,在这样的两个小时里,DVD里放完了吴宇森的变脸Face Off

  这样热闹的片还是有人分享的好,虽然整个过程我都兴趣缺缺,但当字幕滚出,舅妈兴奋地夸奖着这片有意思时,自己多少也被感染上几分高兴,此刻日头已经偏西,与家人渡过了一个轻松的下午,影片如何也就是其次了

  影片主题即是正与邪之间的错位与决斗,甫一开场是全剧的起端,几分钟的标准镜头里,生活幸福的sean死去了,在他意识怀中孩子已经永远睡去的瞬间,从此活下去的是一个同样叫做sean的一心复仇不近人意的男人

  复仇—混合了恨的愤怒与爱的冰冷,自出现小说戏剧之时就成为编者的心头爱。

  它的产生轻而易举。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伤害,一颗子弹或者一句话语同样是流血。耶和华说,流你兄弟的血的人,必流他的血,比起什么打左脸递右脸来得真理,而这几乎是人类除去食色性也外在种族历史上惟一彻底贯彻到的真理。

  它的发展理所当然。痛失妻子性格硬汉下一刻要做得是面无表情地提起一把AK47,行凶不利的恶徒会招摇着扭曲的伤疤出现在又一次遭险的英雄面前— 不说其他,这个主线真是为如今的电影编剧提供了万能的情节理由,为星辰征途(?)和私人恶趣(??)同时平坦大道。以复仇之名,主人公任何行为都被赋与了“虽千万吾往矣”的易水寒,哪怕是发起暴动破坏国家监狱这样毫无社会观念个人主义

  从这点上说开,影片中的黑白极单纯,Troy只是一个疯狂的人渣,而对于戏中重点主角颠换面容乃至黑白的颠覆,导演有够避重就轻,单依靠 Nicolas Cage 的独戏来痛苦内心挣扎外界冲突道德妨碍几乎为零(狱警之类为枪战而存在东西请忽略吧),在Sean面前的黑帮人物完全就是些吸吸毒搞搞妞的良民,不但意气而且还附加温情(光头大叔,在你的带领下颈侧中弹如今好流行…),连与警员混战时,都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了Sean扣动扳机的犹豫,果然是单纯的枪战片呢。

  白鸽,又见白鸽,当场景换到教堂时,俺满心一个声音:吴大叔,您真是一个执著信念的人!犹记当年在一部老片见到你,尚还精瘦的年轻龙套双臂一展“导演不是人,导演是神!”背后祥光万丈,弓虽~俺崇拜

  慢镜头,还是慢镜头,虽然时间漫长得引人恶搞,但黑风衣一抖,拉风无敌。

  《变脸》观后感(二):罂粟般的暴力芬芳

  由于事先知道《变脸》的情节诡异,也就没打算当成了不起片子来看——警察与匪徒互换FACE,这种噱头,让人担心它的质地,担心它是会以辞害意的那种类型,并且,它被贴上好莱坞动作片的标签,这种片子,就像天天遭遇高速公路,从《007系列开始,我们都知道它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走向了。

  我发现自己错得厉害。尼古拉斯•凯奇与约翰•特拉沃尔塔,这两个本身就不容忽视名字悄无声息教训了我。两个重量演员支撑了各自的表演空间,我所体验到的,是曾经在《盗火线》中感受的那种惊醉,人物与角色命运交错,如同烈酒入喉,让人有一种丰厚后的恍惚

  一、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开始

  旋转木马上的男孩牺牲在毒枭的枪口下,约翰•特拉沃尔塔所饰演的尚•亚瑟的从此开始刻骨铭心的复仇。身为父亲与FBI的探员,他的痛苦与责任是双重的,在他的道路中,严谨忧郁、求全——对人以及对己。他有一群同事、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儿,与之对应的身份,是一个严厉上级、失职的丈夫失败的父亲。他的爱有深刻的内核,却无法呈献一个光鲜的外在。

  二、凯斯特洛伊

  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毒枭凯斯特洛伊,就像对这部影片的评论,有一个“黑暗巧妙又狂暴”的灵魂。教堂里的白色圣歌飘然而起,安放完定时炸弹的他翩翩起舞美妙天使女孩子着魔般地掉了书,他拾起来,交到她手上,对她耳语。

  这个在影片上半部分出现的场景,渲染地如此明亮、盛大和迷人,却又暗示着柔弱阴影

  接下来的亵渎,是在神的面前进行的。这个魔王的心中没有信仰。如同白色地毯上落下的黑婴粟,这样的剧情,不仅关乎暴力,也是宗教的。

  三、风生水起

  亚瑟终于不辱使命地抓到了特洛伊,然而为了探知炸弹安放地点不得已换上特洛伊的面孔去接近他的弟弟,当他在狱中以阶下囚的身份苦苦周旋,成为植物人的特洛伊却突然清醒,……他们再次相遇,身份已经天地倒置。

  四、换脸

  要一个正直的探员换上苦苦追寻的仇人面孔,这是比仇恨本身更难以承担的切肤之痛,如同要一个善人直接堕入地狱。尼古拉斯•凯奇完美地经受了这种表演考验,迷乱、愤怒,无可奈何,而更巨大的,是一种苦涩。这种感觉,谁懂得,谁能述说?真相如同深不见底的海水,在他面前翻腾,每前进一步,都是深渊。这样的绝境,让人在他的际遇里揪成一团。

  换脸的那场戏做得相当精彩。这部用高科技与过亿美国金元浇铸的影片,和表演者一样,是令人信服的。因为在这部影片里,他们都和这样一个倍受尊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吴宇森。这个被称为用“一群鸽子和一亿发子弹”征服好莱坞的JOHU

  WOO,他的细节精益求精的。镜头下的手术有一种冷酷诗意,注视这些数字化的镜头,会让人有一种无法解释恐惧,正如这样的整容,让人期待而又无法期待。你不能不对我们的自身包括科技都有一种不安

  五、记忆中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

  安静的仓库里,亚瑟与特洛伊手中握着枪,都要将对方置于死地,他们看不见彼此,而事实上,他们中间只隔了一面镜子。当他们被响声惊动,同时转身举枪,面对镜子时,表情都掠过一种波涛般的复杂。镜中的面孔,是自己的面孔,同时,又是敌人的面孔,生命以令人惊诧的方式错置,让人不及玩味。最终,砰然一枪。

  这样的安排像是一口深井,所打捞出的东西令人心慌。当你换上一张别人的躯壳,当你用别人的身份代替你自己,无论是自觉或是不自觉,或许,都会有一些奇妙心灵时刻。就尚•亚瑟而言,他美好,但并非完美无缺,而凯斯特洛伊,他的灵魂罪恶,但并非十恶不赦。当亚瑟被认为是特洛伊在狱中不得已自卫时,他的一些越界的行为,几乎是不自觉的,就将他带入他所憎恨的角色中去;而特洛伊进入亚瑟的躯壳,他的幽默感与家庭观念,甚至给周围注入了一些优美的药剂——如同他会为他的亲兄弟弯身系鞋带,他也会为琼艾伦准备烛光晚餐,教训女儿不怀好意的男友,在同事眼里,他也变得不可思议的和善可亲了。你会不自觉地猜想,如果这罪犯就此改邪归正,是否将比被仇恨折磨的亚瑟更符合人们愿望。当然,这样的主旨不可能成立,影片以发乎情止乎理的方式叙述,暴徒依然是暴徒,探员也依然是探员。恶性与善性一样,都是灵魂紧紧固守的堤坝。

  六、接下来

  特洛伊终于倒了下来,给予关键一击的,正是他曾经以父亲的身份传授给多米尼克•斯温的刀与刀法。他倒下的地点,与前面的场景呼应:教堂。这是一种循环,或者,用凡人的话说,是报应。神以一种因果的方式惩罚了他。

  七、结束

  琼•艾伦扮演的妻子,等待着丈夫从手术中归来,渐渐,窗外出现了亚瑟的轮廓,吴宇森利用他著名的慢镜头将这个身影拍得拖曳流转,观众仿佛和她一同经过漫长的等待,特拉沃尔塔的脸终于定格,一个特写。

  现在,这张脸上的表情是耐人寻味的……有幸福,有痛惜,有尊严,有沧桑后的磨损。他终于做回了自己,几乎,我们也同时分享了他的这种幸福与痛惜。这个结局意料之中,却仍然给你一种值得咀嚼的味道

  ——两个男人的决战,激越、亲情、伤害、原宥、流畅的叙事与豪华场面,驾驭起影像乱花渐欲迷人眼节奏,正如当年的纽约时报所言,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绝无冷场的片子,从旋转木马上的第一个镜头开始,这场在暴力中进行的审美,就以一种罂粟般的芬芳,进入了你的心灵。

  《变脸》观后感(三):看了《变脸》,开始我的经典电影之旅

  无聊开始找评价高的电影。看介绍《变脸》(夺面双雄)不错,下来看看,同时也有《雨人》,《人工智能》,《空中监狱》当然还有娱乐片《机器人历险记》,最近的新片《换子疑云》,接下来还有《剑鱼行动》《逃离拉斯维加斯》《天使之城》...还将有更多~~~~

  1G多的高清DVD画质,简直了。...我要收藏!哪怕80G硬盘仅剩不到10G!

  《变脸》让我爱上约翰.特拉沃塔,但是,他的人气简直了!百度贴吧居然连一个屏的帖子都不到....而尼古拉斯凯奇....火暴的太厉害了!话说这个男的,脸这么长,在国外,应该算是丑男了吧?都说2人彪戏,我觉得尼先生崩溃的表情太多,太受伤,太窝囊,太尼先生自己,根本不像警官~~~~

  转一段百度来的评论——“凯奇真的很好,满脸都是戏剧的褶皱,每一个表情都能拉动所有面部神经,但约翰扮演的亚瑟探员,却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眼神,从正义、愤怒变成邪恶、奸佞。儿子死时的悲恸再到变脸后见到女儿的淫笑,转变的如此神奇,但真正让我对他臣服的,却只是一个动作,吴氏经典动作,拿着双枪跳上车顶追杀特洛伊的一刹那,对只是那一个瞬间,让我五体投地。从那以后,看到他,真是觉得,男人帅到这个地步就太完美了。”  

  而现在,我要说,约翰.特拉沃塔,看到他就疯狂的迷上了他。

  我深知这个人也不算帅。在我喜欢的人当中,强尼德普和VITAS才是算帅的。但是是什么原因让我看到他以后疯狂的找他的片来看呢?VITAS是唱歌的,我也只是找了几首能找到的来听.强尼德普更是没有,遇到了才看.蒂姆伯顿是导演,不算喜欢他个人.约翰.特拉沃塔是真正的人格魅力!

  他的演技,他的小眼睛,他的眼神,他的大肚子~~~《周末夜狂热》中,21岁的他是舞王,熟练技巧自信的扭动帅的啊!说真的,他的相貌同龄人当作算很特别的了。天生的大佬相!年纪越大越明显。而在《低俗小说》中,舞王气质得到的延续和发挥。而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向《周末夜狂热》致敬。

  《剑鱼行动》里。。。。帅啊!真正接受了,女人做个附属品有什么不好呢?这样的男人!人中之人,心狠手辣拥有人的智慧和气魄,双手握冲锋枪扫射,如果是我,心甘情愿老大的女人!就算让我死也没有关系荣誉啊!女人,拥有完美的容貌身材就好了,让男人们去拼杀吧!他们的金钱交易,他们的恩怨仇杀,你只要做好她的女人就可以了。

  而这为明星自己的家庭生活,拥有漂亮老婆和一双儿女,(儿子在16岁时夭折)每张照片里,他的笑容都是那么憨厚纯真,你必须得认同无恶不作坏人是这个善良单纯的演员扮演而来。一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还有什么比这更另人神往?

  他没有阿诺.施瓦辛格那样强壮身体;他没有梅尔.吉普森那样咄咄逼人气势;他也没有西尔维斯.史泰隆那样敏捷的身手。但他是智勇双全的父亲(《夺面双雄》),他是利欲熏心的叛徒(《断箭》),他更是心狠手辣的富翁(《惩罚者》)。

  他为人类揭露了罪恶的本质。如果你觉得他在影片中越可恶,那就说明他的演技越高超。

  是的...他生于1954年,比我爸爸还大...我看到他是拉丁舞王,可以驾驶20多种飞机的,有2000多小时的飞行记录的王牌飞行员,所以,他的成名,和吴宇森没有太大关系。

  约翰·特拉沃尔塔19岁就拥有飞行执照,飞行时长5000小时,目前拥有一架“湾流Ⅱ”飞机和一架波音707飞机,不久还将购置一架“日食”飞机。平日里他就驾着自家的飞机去上班,然后晚上开飞机回家.

  以下是在GE上可以观测到的,他在美国的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家的后花园,是一个私人飞机场.

  完整内容大家可以看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b965e0100c2kd.html

  《变脸》观后感(四):变脸不变心

  在honey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片子,棒极了!正义与邪恶并没有很绝对,只是所处环境罢了,当FBI探员西恩变脸后成为了凯斯特在监狱里他爆揍巴佐而在看到他求饶的眼神后放下钢板,在哥们家里看到凯斯特的孩子后表现出的父爱,并没有因为对凯斯特的仇恨而迁怒于他的女人和小孩,当警察们朝着他们开枪时他也毫不犹豫的去保护他们,而在变脸之前这些人却都是他们经常照顾的对象,此时的所作所为也是凯斯特在此地的所作所为。环境造就了当时。而变成西恩的凯斯特却在背后朝着和自己曾经一起疯狂过的哥们开了枪,中枪后这汉子对着不是凯斯特的西恩说我们一起疯过。

  凯斯特在西恩家里看到第一次洁美,在他眼里洁美青春的肉体是迷人的,而洁美的对面却是她眼中的父亲,凯斯特此时的戏份是父亲,所以他并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而他看到伊芙后也表现出了作为丈夫的温情和爱意,不过我们似乎给他迷惑了,这家伙毕竟在片子里也是个很不错的演员。

  西恩在凯斯特处做着凯斯特理应在那种氛围下该做的事情,嗑药,爆出口。再者干着凯斯特的相好。也是环境使然,他演技也不错。

  影片的开端部是热开场,展开和带入部是在结案和变脸概念引入后,既展开了本片的故事,又带入了2人各自变脸后的所作所为,从凯斯特醒来一直发展到他和西恩的2次见面,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就是高潮来临,冲突得到解决,到圆满的结尾。

  其实西恩和凯斯特只是变脸不变心,变脸后的西恩依然爱着伊芙和女儿,依然怀念儿子麦克,依然想干掉凯斯特;凯斯特也依然想干掉西恩,依然滥杀无辜。

  《变脸》观后感(五):好人与坏人

  正义与邪恶之间终归要有一杆称。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就会分辨。

  不管这脸如何变,这心确是不变。

  当一个恐怖分子遇见FBI探员,当他们的面貌对调。

  西恩无论是带着怎么的面具,他仍然拥有一颗炽热的心。

  在炮火硝烟的时候,在面对敌人孩子的时候。

  他选择了保护,对于他来说孩子永远是天使他们有着纯洁的心灵。用纯美的音乐掩饰这世界的邪恶。凯斯特在面对自己弟弟的死,他把这写仇恨归结为人类,他扭曲的心灵促使自己走向黑暗边缘。

  对待爱人与孩子西恩习惯的用那种抚摸去驱除恐惧。凯斯特只能用挑逗去显示自己的感情。

  凯斯特可以说个丧失理智的人,在FACE OFF以后把这种痛苦当做一种招数,升华为仇恨。他要世间的痛苦分给每个无辜的人,而他自己却把这当做一种乐趣和事业。

  西恩的目的是铲除邪恶,而凯斯特最后想得到是什么呢?

  《变脸》观后感(六):Face

  下午有些时间,,自己买了些花生米,就上几瓶啤酒,,,想着不能没有片儿啊,随机选到了FACE;有朋友和我说过,看电影之前必须先看海报,有些道理吧;FACE海报8分级的。

  剧情分析就不说了,总觉得有些多余了;不过得提下片头开始的音乐,服了,特别喜欢,配上中文那就是”给你变脸咋的,给你变脸咋的,,“哈哈哈~~总感觉直接把凯奇的角色给丫定性了,有些复杂,最重要的事实还是单纯吧!

  对于凯奇和约翰的戏中表演我觉得不需多说了吧,,,平分秋色,当然每个人的观点角度不一,名字叫 变脸 ,其实是 变角色吧。两位拿捏的很到位,其实还真不知道怎么表达多与凯奇和约翰的表演,,说流弊?那没必要,有些多余,说到位,还感觉有些装B。

  联想下最近几部温过的片,,新世界啥的,,,多少有些相似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能把自己套在角色上面(其实就是套在角色上面),个人觉得不光我有这种感觉吧,哈~~~

  凯奇戏中的坏和约翰的坏事2种不同的,,玩世不恭?至于约翰,必须是 天生的。。天生的,天生的。。记得当看过第一遍的时候就想,能不能别换脸,来一个直接对抗的本子演绎下,。帕爷和德爷之后再来一个对本人非常喜欢的终于对抗,,,, 凯奇的“嚣张"配上约翰的”狡诈“绝了啊~

  有些演员是演戏,有些演员那就是飚戏,,,这2人就有些这味道,老吴虽不说有特流弊的手段,但是塑造角色和自身特点上还是很突出的,白鸽,风衣啥的该整的都整上,关键还不是很做作,给别人配上还真没这效果。

  不管咋说FACE 在我的印象里是8分登次的了。不经典,不奢华,但过目不忘。

  哦对了,,忘了说了,,一个男人不爱自己的孩子,称不上男人!

  《变脸》观后感(七):恶魔的《哈利路亚》才是天籁

  ====================================

  1.为什么恶魔的IQ和EQ都比天使们高?

  2.为什么恶魔才会享受生命的精彩而天使总是浑然不觉?

  ====================================

  ♥ 恶魔say:

  “保护措施:把蛇刀插进他大腿,然后转一圈,这样伤口不能愈合”

  “你知道,可是没有证据”

  “穿得像妖精,才会招惹妖魔鬼怪”

  “这些家伙就是为了掩护我们”

  “一定会有办法的”

  “三明治怎么没有芥末”

  “除非...”

  ♡ 天使say:

  “孩子,戴上耳机”

  “你的作风不会谈条件”

  《变脸》观后感(八):吴宇森的最高峰

  凭借“暴力美学”所积攒的声誉和市场,吴宇森获得了执导真正的好莱坞大制作的机会。拍过好莱坞片子的华人导演不少,陈凯歌(《温柔地杀我》)不用提了,于仁泰(《杰森大战弗雷迪》)剑走偏锋,徐克(《双重火力》)反响几乎没有。除了李安确实是华人之光,凭《断背山》的一座最佳导演小金人奠定了其真正大师的地位。但一来他的电影生涯完全植根美国,不能算狭义的华人导演,二来也毕竟没拍过如《变脸》这样大卡司大制作的商业大片。(《绿巨人》算吗?但票房口碑双输是事实)

  之所以只有吴宇森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如鱼得水,几部片子票房口碑都不错,还得从他发家的“暴力美学”说起。简单说,暴力美学就是枪战场面的风格化:血浆共子弹一色,玻璃与鸽子起飞。加上慢镜、教堂圣像的空镜头,还要有双雄的举枪对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大家都找的到他的套路。但开创一个风格,并成为经典,就真的是天才一般的创举了。

  其实吴宇森本质上是个极度浪漫的人,看一看他对满镜几乎到了滥用的程度,就知道这种浪漫有多纯情。这种纯情的浪漫植入“江湖”这一载体,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暴力美学。事实上,这跟武侠小说的风骨是最接近的,因而这种暴力美学其实最对少年的胃口——萌动的荷尔蒙在倾泻的子弹和刺激中得到了释放,而唯美的画面也是最符合纯情少年的口味的。当然这种唯美要用暴力来包装,因为少年们不好意思直接纯情,就像他们鄙视女同桌看琼瑶小说,自己偷偷一看却泪流满面——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面子。你看《此间的少年》多敏锐,就是把武侠小说的言情内核抽出来,男生没有不喜欢的。

  这样的纯情自然也体现在叙事层面,人物形象往往鲜明到有些脸谱化,主人公是英雄主义的,在故事中往往还要完成成长的过程。好人一定非常讲义气,同时对爱情毫无保留,甘愿赴死。背叛了兄弟的人一定会变成最坏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很理想主义的设定,当然也最对纯情少年的胃口。

  这样的纯情的浪漫,放在江湖这个格局下,用暴力美学的画面风格表现,可以说兼具武侠小说的形意。但一但到了更大的格局,就显得有些幼稚、孩子气。比如那部《喋血街头》,暴力美学的风格没丢,人物设定和走向也很经典,但他追求了宏大的叙事,结果就显得有点情怀太弱。

  说回这部《变脸》,我认为这是吴氏电影的最高峰。一个导演的最高成就,跟其他所有工作是一样的,除了自己的努力,机缘巧合也很重要。而《变脸》就是机缘巧合之下的好结果:首先两大一线男星的精彩表演,使得经典的“双雄”套路得以完成。而吴氏的暴力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甚至更加如鱼得水: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使得枪战场面更加火爆好看,而符号化的教堂在西方语境之下也有了真正找到语义的迹象。

  真正让这部片子超越其他吴氏作品的关键,在于剧本本身的水准。吴宇森曾经抱怨过,在好莱坞当导演束手束脚,各方面的限制很多。这当然是一把双刃剑,束缚了导演的创造力是不好,但是也贡献了更多人的智慧。《变脸》的剧本一方面给足了吴宇森发挥的空间,另一方剧本本身的张力也促使吴宇森跳出了自己的小格局。变脸这一身份互换所造成的荒谬感,以及“身份”对人本质的影响,剧本都有着力刻画。Sean丧失身份后的痛苦所带来的巨大张力,也是其他吴氏电影所不具备的。以商业片的层面来说,这样的探讨已经足够深刻了,而且相当鲜活有力。这就跳出了传统吴氏片英雄主义的窠臼,触及了人生的更加深层次的话题。这就使得浪漫纯情上了一个档次,浪漫的同时兼具了些许深刻。

  当然结尾的甜腻还是暴露了吴宇森纯情的本质。但在以编剧为首的一大帮专业而睿智的电影人的协助下,吴宇森一方面能够保持并完善着自己的风格,还能在他们的帮持下跳出自己的小天地,暂时收敛的纯情无碍浪漫,但用姜文的话来说,整了回稍稍“高级”的电影。

  最后说句题外话,影片一开始就是Travolta的儿子被杀,他悲痛不已的场面。而在戏外,他的爱子Jet也在2009年他们一家度假时猝死了。戏中的悲剧照进了现实,不知道Travolta要多久才能抹去心头的那道疤。

  《变脸》观后感(九):镜中人,人非己

  吴宇森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应该输出的不仅仅是电影,而是市场,更是价值观念。”而由吴宇森导演的大片《变脸》则印证了这句话。《变脸》中原本是仇敌的两个人,因一次意外而变成对方的模样,扮演着对方的角色,而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已在悄悄的逼近。

  若有一天我们变成了自己最痛恨的一个人的模样,我们会怎样?当西恩在接受了整容手术后第一次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脸变成了坎斯特洛伊的模样时,观众会不由的联想到电影一开篇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父亲西恩和孩子麦克灿烂的笑容,一切的美好在慢镜头与灰白荧屏的运用中又似乎预示着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而随后的一声枪响,流出的鲜血,则让西恩和坎斯特洛伊之间形成了不解的仇恨。不难发现吴导在影片中设计镜子这个道具的良苦用心,在前面发生的一切事情的铺垫之后,吴导把杀死麦克凶手的脸换在了西恩身上又怎么会不让观众觉得讽刺呢?明明是自己最恨的人,明明是杀死自己爱子的人,现在却因为不得不去完成的公务而带着他的脸过活。镜中人的模样,对于西恩来说更一种折磨,而镜子则是这种折磨的承载体,更是整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

  可是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原本已是植物人的坎斯特洛伊突然醒来,杀死了两个知道真相的探员整容成西恩的样子。吴导在对坎斯特洛伊醒来后的片段没有直接用正面拍摄的镜头,这种设计极大的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我们总是想去一探究竟。而最后在整容医师的眼镜镜片反射下,运用了一个大特写,画面呈现出坎斯特洛伊扭曲,恐怖的面容。这种通过镜片的映射来交代画面的表现手法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推进了情节的发展。

  变脸后的西恩从监狱逃出来到莎夏哥哥家,举着枪对着镜子中坎斯特洛伊的脸一便又一便的重复着:“我不是我,我是我…”而到底谁是谁,这个时候又有谁能完全说得清?一向古板,有责任心,一心只为着麦克报仇却忽略了家庭的西恩过上了坎斯特洛伊的生活,他越狱,他跟着一群毒贩住在一起,他误把亚当当作自己的儿子麦克,他对莎夏说对不起;而本来心理扭曲,无恶不做,无视上帝的坎斯特洛伊变成了探员,过上了居家生活,变成了人民心中的大英雄,他保护了洁美,在麦克的墓前拥着悲痛的伊芙。吴导塑造了两个个性全然不同的人物,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两个人互换角色后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为对方做了以前对方不曾做过的事,两个人影响着身边的人,而又同时被身边的环境所改变着,也正是这样西恩一步步的找到了自己应该珍惜的东西,也找回了自己。这组镜头充分的表现出西恩内心深处的挣扎,同时一点点的为我们揭示出了影片的主题。

  在莎夏哥哥家的混战可以说是影片的一个亮点。西恩和坎斯特洛伊进行着生死对决,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跑动,每一次射击,都会中布满镜子的房间里看到对方的面容,可面容下的却是自己。其中一组以《OVER THE RAINBOW》为背景音乐,从天真的亚当所看到的枪战画面去拍摄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伴着柔美的音乐,当灯光由脚底打在亚当身上时,观众会认为亚当就是一个小天时,在他心中没有仇恨,没有厮杀。当西恩和坎斯特洛伊被一面双面镜隔着时,两个人同时举枪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这里镜子中的人既是对方,也是自己。最终双方同时开枪,击碎了镜子,把一切又拉回当下,而西恩也认清了自己。

  西恩回到家中,向伊芙解释了一切,他看到麦克的照片,而镜框里却映照出坎斯特洛伊的脸,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不仅没有被政法,而且他的脸还带着自己的身上。这个极具讽刺寓意的镜头装入了麦克和坎斯特洛伊的脸,西恩击碎镜片,取出照片揣在怀里,足以表现出西恩的爱子之心。第二天在罗索的葬礼上,西恩把照片交给了坎斯特洛伊,这是西恩对坎斯特洛伊发出的决战号令。在教堂这神圣之地,在白鸽的飞舞中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吴导不愧是“暴力美学”的承载人,这种枪杀的混战镜头在这种环境下更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惊心动魄的画面中还能有美的享受,这也是对和平的一种追求。

  镜子在《变脸》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刀具,而影片中的人物更像是带着面具过活的现代人。最终西恩认清了自己,报了杀子之仇,找回了自己又像是在告诉人们应该揭下面具来做真正的自己。影片中对爱的把握更是细腻,不论是西恩对麦克的爱,还是坎斯特洛伊对他弟弟的爱;不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而教堂与白鸽又寓意了和平,这正是对爱与和平的一种追求。

  变脸〉正是这样一部具备了市场同时又体现了价值观的影片。

  《变脸》观后感(十):向来没标题

  直到换脸的那一刻,之前都只能给普普通通的评价,一部普通的警匪战争,匪的派头挺大的,金色双枪,披风墨镜,敞篷车飞机,还有一帮小弟,也很在行勾引妹子。

  变脸之后,两个人的角色变换给人带来很大兴趣,对事情发展抱有很大期望,事实上拍得的确很有意思。 甚至觉得两人更适合变换之后的角色,Castor troy 更能胜任丈夫和家长的位置,在做事方面,能浪漫能调情,能跟女儿相处教女儿保护自己。Ancher给了sasha更多关心。

  在结尾的对峙阶段一个接一个,有点喜感,有点模仿落水狗。 那个摄影很震撼。 我在想快门得多快啊,我什么时候能这么厉害啊。

  好了,闲话不扯了。

  先说演员,最开始是被凯奇吸引来了,那时候凯奇俨然是烂片之王,就像这部片里,有的时候觉得他真是不入戏啊,很木讷,演坏蛋最认真了,起初不抱高期望,后来看到塔拉沃塔尔,让我想起低俗小说,他的演技很流畅专业,然后是Dominique Swain, 只从看了她的洛丽塔之后,就很少再见了,听说她现在残了,在本片里只是配角,但是不得不说她真的太适合演小妖精,烟熏杀马特真不适合她,在房间里的棕色背心加白色小内裤,发育完好的臀部真是诱人,结尾兴奋得冲向Ancher的怀抱简直就像在洛丽塔里,冲上二楼阁楼扑进博士的怀抱里一模一样,素颜很美,水灵的眼睛,性感的薄唇,大方的鼻子,红扑扑的脸蛋。 整个身子都透露着青春的活泼气息。 其他选角也很不错耐看,不管是Eve,Sasha 还是Adam。

  片中感情线很多,Eve和Ancher之间,从最开始的冷,经历事情之后,又回归原来的热情。在Ancher忍着伤回忆以前跟Eve经历过的事的时候,我真感动。

  “l was thinking the other day, l--

  l remember...

  l once took a date out...

  for surf and turf,

  ot knowing she was a vegetarian.

  o she ate bread.

  And, uh, and broke her tooth on a rye seed.

  And we, we drove around all night,

  uh, looking for a-- for a all-night dentist.

  And, and he, uh-- He was so drunk,

  he fixed the wrong tooth.

  And it-- When l finally brought her home--

  Even though it must have hurt like hell,

  you, you, you kissed me.”

  asha对Adam的爱护,Sasha很漂亮,我其实不明白为什么爱上了Castor troy, 他真是彻头彻尾的坏蛋,他险恶爱斗争,不过有时候又能看到他温情的一面,当他跟女人调情的时候,虽然很演,当他能跟Jamie很好的沟通的时候,当他狠狠得揍Karl的时候,当他两次为弟弟系鞋带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有人性,温柔体贴。

  吴宇森的片子,叙事很完整,悬念跌宕起伏,高潮不断,很多地方都有回应,不突兀。 Karl的出现,Ancher胸口伤疤的去留,还有Adam的安置都很好。

  不过,有几个不满意的,Ancher逃回市区,他怎么直接那么简单就拿到钥匙,当FBI攻击Castor troy的基地的时候,那个为Sasha挡子弹的光头男子似乎是爱着sasha的,并且两人的一吻代表着两人关系很深,我不能理解,难道只是关系太好了?还是光头男或者sasha太博爱了? 不过Sasha的死真的很让人惋惜,唯一就错在给Castor troy生了孩子,多人拿枪对峙的时候也是sasha保护了Ancher和Eve,可是Sasha死前都以为Ancher是Castor Troy,而不知道是Castor Troy害死了她,对于这种愚爱我能说什么。

  最后的最后,不谈电影。

  得学习一下Castor Troy的土匪气,潇洒一点会不会有意思一点?学一下去交流,学习去接近亲人。

  Let's make lots of things changed around here.

  所以我鼓起勇气给我的Crush打了电话,结果她没接。噗,不好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变脸》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