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思美人》影评10篇
日期:2018-0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思美人》影评10篇

  《思美人》是一部由张孝正 / 丁仰国执导,马可 / 张馨予 / 乔振宇主演的一部爱情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美人》影评(一):震惊!屈原竟然是……

  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过还是请耐心看一看此剧评,不说多么精彩,权当长个见识。 对于该剧的优劣,已经不想多说,广大人民已经替我发声,虽然屈原被该剧黑得很惨,不过好歹看看弹幕、评论也能增长历史知识。 昨天看到屈原围观吃瓜群众过端午节的剧情时,弹幕一片骂声:“我历史体育老师教的?端午节不是屈原死后用来纪念他的吗?”“屈原过端午节,听听就很诡异。”“是我瞎了还是编剧脑残了,屈原在过端午节?”于是抱着好奇态度,我百度了一番。一看吓一跳,编剧还真没有脑残。 百度告诉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春秋之前?这么说,在屈原死之前就真的已经有了端午节?不仅如此,更有说法是,对于诸“屈原纪念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这么说来,端午节并不是屈原死后为纪念他而创造出来的节日,而是早就存在只不过是在屈原死后多了一重纪念意义罢了。好的,我承认我孤陋寡闻了。 惊吓不止一点,因为我们的学者胡适先生甚至还质疑过屈原存在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在司马迁之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历史上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厉害人物,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只是道听途说写了《屈原列传》。 同时,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另外,在《荆楚岁时记》记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前后,爱国地点目标是楚国,当时秦国负责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且不讨论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如果屈原真爱国那可上前线英勇杀敌去,跑到江边去进行“爱国自杀”,这种爱国方法特另类。假如屈原真的爱国,那他爱的只是他的楚国,此后东亚大陆的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很多个国家祖国也换了一次又一次。属于当时楚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时的秦、齐、燕、赵、魏、韩这六个外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属于莫名其妙了。 而且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这样一来,有人跟我一样疑问了,如果不存在屈原这个人,那么《离骚》是谁写的?别说,还真有人作出了解答: “离骚的作者据考证是淮南王刘安。 ” 以下为其参考内容: 受廖季平、胡适影响,上世纪30年代出现不少持“屈原否定论”观点的学者,如何天行、丁迪豪、卫聚贤等。 1938年,何天行的《楚辞新考》否认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否定屈原存在。何认为:一,屈原是《楚辞》编者刘向或刘歆虚构出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者是刘向或刘歆;二,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等涉及屈原的作品都是西汉末年的伪托;三,《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 丁迪豪主要围绕《离骚》作者展开论述,他认为《离骚》创作年代约在汉武帝太初元年或稍后,作者为汉代楚地人。 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文学史家朱东连发四篇文章,再一次就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不同看法。朱认为,《离骚》有两种文本,一为刘安创作,一为屈原所作。现存《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楚人的作品,但不是屈原的。 以上言论是否可信我们也无法深究,权当增长见识,屈原作为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化象征之一,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毕竟,端午三天假不是白放的。

  《思美人》影评(二):思美人里的美人去哪啦?

  最近无聊,追了部电视剧,《思美人》。其实剧情确实一般, 不过,顺便学学楚辞也不错。像最近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就不错,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受益匪浅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思美人》,偶尔学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梗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感触颇多。 话说,端午节快到了,刻板印象里的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思美人》里的屈原确实长得帅帅哒,文雅俊逸,感情有点太矫情,和历史上的感觉差别好大啦。 凤凰于飞,述说千年轮回。楚国兴亡,叹江山今昔何昔。 落尽尘土,许诺永世相依。不忍离别,悲江魂犹存。张馨予的古装电视剧混搭, 包括演技,确实一般,还是喜欢《芈月传》里的楚国公主,芈月,包公盈公主。《芈月传》里楚怀王又老又丑,取了盈公主《思美人》里楚怀王颜值高,盈公主怀了孕,画面差距好大。

  《思美人》影评(三):以史为依托,打造了一个高蹈飘逸满腹经纶的灵均公子青春浪漫版屈原,马可第一人。

  《思美人》 一部激昂跌宕行文中却无时无刻不催人深思的历史巨制,一曲热血奔腾听闻罢却不得不掩面而泣传奇悲歌。

  屈子屈子,千古一人!他若只有诗人的璀璨思想,那便如庄子,逍遥天下梦山鬼;他若只有从政者的纵横胆魄,那便只是高级经理人、纵横名扬。但他偏偏兼具两者,追随理想、用之朝堂一生不相弃。为一份救民族和正天下的使命感能奉献出一切,不为小我不为名,此身此心,何人能懂!随思美人,听屈子心声

  #马可版屈原# #马可思美人# 美人者,在骨不在皮,美人心,美人德,是美也!灵均公子高风亮节,德艺双馨,更甚者,仪表俊雅,步履生风,器宇不凡,美人当属然也!又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美人兼容并包,各路美人齐聚,赏美抚琴吟诗,美哉!

  《思美人》影评(四):尚需努力啊(只看了四集写的不公允不完整

  首先我从不客观甚至超级主观立场上来说明我的态度:苍了天了!我真的好期待这部剧啊,作为一个湖南人我对于屈原、楚辞都是有更多感情的,我希望看见那个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呐,不是一开头就奇奇怪怪一门心思只思美人,作为老乔颜值下的迷妹,怀王还是棒的,衣服艳丽的,有些胖友说什么战国能染这么艳丽的颜色我只能说时代在进步历史是昨天,你总不能逼着剧组灰衣土布地就上吧,说我审美堪忧也罢,反正道具服装什么的还挺好的,人家西门庆还头戴一枝花呢但是这是当时的时尚啊还原了也要说这些。但是,能不能不要怀王也喜欢什么山鬼还要和屈原抢上一抢这个套路真的烂到爆好嘛!反正到现在为止言情线还是很糟心的,哎。

  对于女主,不吹不黑吧,但是有点受不了这什么“那你们贵族怎么不上阵杀敌”之类社会不公命运不公你我不是同一个世界云云。纵然当时社会下层有不满情绪但是都买了这么多年鱼了尚存赤子之心也值得钦佩,二话不说直接上演欢喜冤家大打出手男主痴心不改九死不悔我还是有点抗拒。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说这不是我单身多年的原因呢。不是针对演员或者演技,就是对于女主人设吐个槽吧。男主真的不能爱上一个要啥有啥头脑发达门当户对的世家女子携手天下吗?

  哦至于什么搞基之言,开玩笑说说就算了。淫秽之人所见金瓶梅都是淫秽,荒唐之人所见红楼梦都是荒唐嘛。君臣之义同袍之谊兄弟之情朋友之爱都能看出点基腐之意我还是服气的,这脑补能力我打满分。若是怀王屈原之间的故事放主线来讲加上和秦王张仪之类斗智斗勇放在家国遗梦里还有点宏大悲壮的意思哈,别一门心思谈恋爱,不,别什么事情都要和爱情挂上钩就好了

  嗯看到第四集给大家的建议是,跳着看吧,反正男女主对戏的我是没看的

  最后一句,老乔你什么时候挑大梁演男主啊欧阳明日太好看了苍了天了!

  《思美人》影评(五):一部服装精美却被吐槽的电视剧

  对于同时有好几部当下热播电视剧的情况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开头几集,看哪个开头能吸引我。果不其然,《思美人》的开头大大地震撼了我。其恍惚仙境、飘逸的长裙、如同急支糖浆广告一样的画风觉得这制作实在是不精良。于是看了一集便弃了。虽然“美人”的意象是指君王,但是开头出来的是张馨予我也姑且算作是巧设悬疑。

  作为一个理科生,历史剧的正确特别重要。一半的历史知识都是从电视剧中来的。但是思美人中有很多硬伤,这是不能忍的。而思美人是打着“历史剧”的名号的,这些鲜艳的衣服和历史的不真实,让人不忍弃之。

  屈原披散着头发在迎风飞扬,真是太有喜感了。

  一些地方,马可的表演过于用力,却没有渲染力,显得为了表现而表现。如他在楚怀王前批逆鳞,并没有让人觉得好有正义,满腔热血。

  《思美人》影评(六):散了散了,粽子节也别过了

  我妈为了等人民的名义不得已看了一集思美人,我在一边低着头玩手机。然后就听见一些似曾相识声音……诶广平王??一抬头,哦屈原……???屈原???这么飘逸的服装,这么华丽宫殿,难怪老秦人对楚国念念不忘啊……我又低下头,默默怀念气场两米八的驷儿,中间各种吟诗作对,直到……

  “我还想问你呢!凭什么让我跪着!”……exm???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父子对话???

  “礼法礼法,要是什么都讲礼法,我早死多少回了!”wtf???这是后来为楚国鞠躬尽瘁的屈原???

  屈原要是这么个形象,枉我多年背诵你的诗句!枉全体职工多年把你的诗句生平列入考试提纲!枉全国人民多年来每逢端午吃粽子的时候都想着你!

  对不起杨志刚同志,我不该说你把屈原演成了一个二愣子,毕竟怎么也比把屈原演成了傻白甜要好……现在回想起来,杨志刚那二愣子般耿直的形象,倒是符合屈原郁郁不得志的情况。

  另外……作为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题材,不求你多么精细的还原,只求你稍微不要那么浮夸,剧里的台词寡淡到像白水,突然再来两句屈原的诗不觉得突兀?要是把角色名字一改,你说是某不自赏我都信!

  附:我有预感,我大秦帝国气场两米八的驷儿,将横扫这里面所有的王……就酱

  《思美人》影评(七):思美人

  莫愁一生得不到所爱之人,他和屈原两人互生情愫,二人虽相知相恋,却不能相守相依。为了冲破命运的桎梏,二人不畏门第之别,相爱相惜,但最终还是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嫁给了楚怀王,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楚国,莫愁的一生是坎坷的、悲剧的,然而莫愁是一个善良聪明女人,即使深爱着屈原,得不到屈原的爱,但她还是默默守护着屈原,帮助屈原,陪在他身边。她不在乎能够得到回报,只需默默地陪着她。同时她的善良也体现也都给予了平民百姓之上,她和屈原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患难中她为救人民不顾自己的性命。直到她当上大楚巫后也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大楚国,然而楚国最终灭亡,莫愁女的悲惨结局也即将到来。

  《思美人》影评(八):分析一下我看到的问题,和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有大神解惑

  我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希望现在拍电视剧的,特别拍历史人物的,能正视存在的问题,用点心,批评是为了剧的进步。看了两集,我从细细分析一下。首先声明这部剧是爱情剧、历史剧。我不用正剧标准来评,时间越早的古装剧台词中的用语越难把握,很多现在常用语的典故都没出来,实在难度大,所以这个我就不挑了,关键地方编剧还是很注意了,比如张仪言志吟的是《诗经》中的:“知我者为我心忧”。 关于服装、宫殿、礼器等很多细节东西我觉得剧组还是用心的,从楚庄王时代开始楚国的物质力量持续上升,文化厚积薄发,虽然有“吴师入郢”但后来经过昭王惠王宣王威王历代明君,到楚怀王执政时楚国应该算得上世界第一大国,楚宫宏伟、服装华丽、礼器精美瑰丽是能够做到的,可以看《楚国八百年》了解。不过我是感觉色彩太鲜艳了,可能当时审美就这样,历史上如何我有点懒没查资料。 下面开始找问题了,我主要分析屈原本身和《思美人》这部爱情、历史剧两个大方面来看。 我发现几个问题:一、关于屈原作品的创作时间好像有点问题,前两集中出现的《东君》《山鬼》出自《九歌》,现在多认为作于屈原任三闾大夫时期,剧中屈原尚未入仕途,只是文学侍从,好像有问题,还有从他教育两位王子,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文学侍从的事 二、在大君寿辰上吟诗时为何插播的是屈原和莫愁女和山鬼的故事,他吟的是橘诵和爱情怕是无关吧!怎么触景生情,由诗抒情这样的场景也生不出爱情之类的情吧,而且有些混乱。三、关于人物塑造。对于屈原,我想说,剧组给的人物性格设定是挺好,青年时的屈原有放荡不羁、年少轻狂的一面,聪慧有才学,家境又好,还有父母兄弟疼爱,他是一步步成长为爱国诗人,改革家的,我看得出剧组这样设定,但是问题就在于没有表现好,人物个性、性格特点是从语言、行为体现,不是靠口号式的话或者过于直白概括的评价。还有一点虽然他诗感情直白但不代表平时说话这样。从台词来看,觉得剧中人物情商普遍很低,对话实在听不下去了,直白不说逻辑还乱,哪里有点权利上层人的特点,这只能解释为编剧太不用心,懒得雕琢。和《琅琊榜》对比就知道,以大太监为例:老天,这样的人也能做大太监,那张嘴、那情商我也是无语了,随口批评议论文学侍从,看看高湛,虽然有年龄差,但是我觉得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不至于成这样吧!其它人也好不到哪。目前看秦国的人物塑造好一点,张仪和秦王还算可以。我想说既然拍宫廷权谋,能不能学学《琅琊榜》剧组,人家拍架空都能这么用心,拍实际历史人物,不毁可以吗? 四、关于剧情安排。关于屈原和莫愁女的认识是不是太狗血了?男女主矛盾,男主深情送药,在外等着下雨,后来救了女主父亲。还有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有点不合正常理逻辑,有点夸张了,特别是女主的性格,其实那几次一点矛盾很好解释清的,只是发现他们解释都没有重点,屈原只会说:误会误会,听他们讲话好累,使拍爱情剧也不是这么拍。关于后妃和大臣乱搞,这种对白怕是看了几十回了,不动脑的剧都这么演的。动脑的会拍出二人的真情与无奈,而不是偷情场景。 五、关于莫愁女对屈原诗的解读,她老问悲不悲,我总觉得尴尬,我总觉得编剧在敷衍观众,毕竟楚辞确实难懂。但是既然拍屈原,连楚辞都不好好解读几首,说不过去吧? 不分析了,总结一下就是:人物平面化、简单化、剧情幼稚化,人物和剧情逻辑都混乱,该花心思的地方都没花。精力花太多太形式上了(形式也重要) 我真的很心累,剧是真的很无聊,还是低头读点《楚辞》更有趣。我眼中的屈原是这样,政治眼界立于时代最前,但是政治手段权谋不行,他是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这其实很难得的,历史上政治才能与诗才兼备的人真的不多),他的聪慧、机智,博学决定了他的政治眼界、他的情感真挚,性格正直决定了他的诗才,以上决定了他的高傲,也觉定了他不懂权术,也不屑去懂(这和他所受的贵族式教育也有关)。这不是缺点,是优点,但是在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和他辅佐的怀王个人能力不足,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思美人》影评(九):为什么作为演员粉丝我仍然只给这剧打两星

  思美人勉勉强强看完了第一集,觉得接下来几十集我也不用看了,作为易烊千玺,乔振宇路人粉都看不下去了,当然先表白下两位小哥哥的气质啊,为什么我会打两星,原因如下: 1.为什么一个讲历史人物的剧你给我来这么多特效,当然做特效也就算了可能是为了表现屈原的梦境所见山鬼还有传奇,关键你特效连五毛钱都没有啊啊啊,尤其是大君登基那几段的场景简直尴尬的要死。 2.为什么一个历史人物剧你给我搞成屈原的爱情史诗传奇,,,虽然才看了一集,但被灵均和莫愁女的相遇搞得很无语,屈原单手接莫愁真是好功夫,但是按照自由落体手确定不会断吗? 3.配音特出戏,反正就是觉得有些人物配音出戏。 4.张仪为什么长得那么妖艳[二哈][二哈][二哈],一代秦国名相啊就这么毁了。还有芈月,毫无气场,虽然出场不多目前只有几句话,但就算达不到大秦帝国宁静的水平也请向孙俪看齐谢谢。 5.还有好多条我暂时懒得列举了。。。 虽然很希望被后续打脸,但感觉不太可能了。心疼乔美人,特效做不好也不给老乔加个美颜啥的。

  我还是等着五月看白鹿原吧

  《思美人》影评(十):思美人支持

  开播至今,跟了12集,看到不少人开贴喷屈原人设被毁,忍不住来说上几句。我也是文盲,只是想说说自己的观点。 青年时期的屈原是没有历史可鉴的,老年也只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屈子行吟图》中垂垂老矣的形象来定格这一代名人在现代人心中的印象,没有原型做参考,所以自然无论怎样塑造别人都会有话要说,因为喜欢反对和否定的人原本就多,这里是指真正有分析,用心看剧,真正为讨论而讨论的,跟风黑,闭眼黑,恶意黑,为黑而黑的不在此列,你们还没有资格“讨论”。 《思美人》中的屈原是借鉴了他自己的《楚辞》去揣摩,塑造的。在这里插一句,其实剧方把国人的文化水平想的太高了,楚辞除了耳熟能详的那两句以外,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熟悉,每集开头那些楚辞,说实话看着逼格真高,文化氛围浓,但我不懂,12集看下来,只有两句眼熟。所以,能指望观众去理解你们是以什么为基准来塑造屈原的么?大家觉得你不过是胡乱编造一个年轻的屈原,所以喷人设不是理所当然? 但稍微了解一点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设定青年屈原。有人说这个屈原太狂,太傲,太不知进退,太直,太耿,太个性。但屈原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屈原,我并没有说他一定是这样,因为历史上青年的屈原什么样没人知道,但有这种可能,有这种尝试,有这种填补有什么不好? 《楚辞》中写“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不懂别的,上过学的这句话也应该知道了,不狂写的出这样的句子么? 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世人不懂我就罢了,只要我自己的情志高洁芳郁。所以他并不在乎世人眼光,怎样看待他,特立独行的气质也不难理解。 屈原朝堂辩论,改楚律,求变法,废除贵族与农奴,要求同等对待,楚怀王说他是涤荡昏沉朝堂一股清流,他的意识在现在看来让人觉得荡气回肠,心情澎湃,但当时能有这样的眼界和认知已经是屈原难能可贵之处,毕竟他也是贵族出身,但他“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所以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体会到农奴疾苦的他立誓做官,卷入这混水之中,或许他性格过于耿直,脚步过于急切,没有考虑到盘根错节的混乱关系,但请问他之前只是个诗人,即便他再有盖世才华,也只是诗人,况且他身为贵族,却为了百姓带头挑战贵族权力地位和财富,你怎能再要求他有八面玲珑的为官之道?屈原是神么?十全十美么?品行纯粹的他不懂曲道而行的他有什么错?这种设定又有什么错?真的把他设置成十全十美的全能,你确定不会被骂的更惨么?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本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美人,不然李白也不会倾慕他的风范,屈原和李白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史上两座高峰,李白也曾写下“屈平词赋悬日月”表达对屈原的仰慕。 屈原对美有个性和极致的追求,或许在当世人眼中太过特别,但一生挚爱兰草的人,其高洁品行可见一斑。我们在有理可据的条件下去揣摩和诠释这样一个名人,这本身难道不是对文化和历史名人的敬畏与尊重吗?即使一部剧有他的缺陷和不够周全完美的地方,但因此而忽略很多美好的尝试和初衷,难道就是正确吗?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上述引用的楚辞虽然没有几句,但都是我看剧后有体会,能默写的句子,也算观剧收获了。 另补充观点,莫愁和屈原不是只有表达情爱的作用吧,莫愁是梦中的山鬼,是屈原无能为力的现实与梦中世界的寄托,莫愁和屈原也是农奴和贵族的冲突代表。屈原夫人的高义已在小说中有所体会,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他们其实都没有错,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何苦要在到底爱谁,应不应该生孩子上多做纠结?这部剧也不纯是言情剧。[转自贴吧,侵删,我真的看好这剧![/cp]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思美人》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