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斯坦福监狱实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斯坦福监狱实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部由凯尔·帕特里克·奥瓦内兹执导,埃兹拉·米勒 / 李起弘 / 奥莉薇·瑟尔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一):一个狂妄之徒的实验意淫

  从来没有写过影评,如果电影好,那么我肯定会向周围的人不断地推荐,也懒得动笔写。

  但是这部电影让人非常气愤

  首先,从单单从电影来说,无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但是,我下面的文字不是关于电影的艺术性的,而是关于实验的本身。所以,也谈不上是影评。

  从电影一开始就得知某位叫兽为了自己的“科学实验”而征募自愿者,然后骗来了一大堆愣头愣脑的大学生。其实从网上不难看出此叫兽反而因此“臭名昭著”的实验而享誉国际。然后大学生们为了15$的酬劳而被抛硬币分为两组,这也算是实验的随机性吧,一组犯人,一组狱警,因为没有人愿意当狱警。

  然后,这些犯人陆续因实验既定的“罪名”而被捕入狱并给予对应的号码。然后实验正式开始。

  我们这里可以看出其实这些志愿者都是抱着赚钱的态度来的,而且他们是无罪的,当然也无需任何自责。正好比走走过场,你我愉快地玩耍了回家就是。但是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电影里面可以看出,狱警们刚开始都是一副菜鸟的嘴脸进入实验的,畏手畏脚。然后对第一个犯人进行扒光,喷杀虫剂等一系列有点过火的摆弄。刚刚大家觉得挺好玩,犯人觉得忍忍就过去了,然而狱警却慢慢地变本加厉。逐渐发展成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

  冲突的主要矛盾不难看出是狱警的过分,比如一个狱警对8612的欺负,而回去跟大家一说,然后其他人也觉得这个8612很好欺负,要不我晚上也来玩玩,于是就不可避免发生了后续的冲突,然后冲突升级,导致犯人的集体抵抗,然后狱警无法寻求叫兽的支援。叫兽也没多说,言外之意就是你们看着办,你们玩真的就是咯,权利在你们手里。

  所以后来就是各种关禁闭,各种挑刺儿。其实这还能忍,最不能忍的是8612寻求叫兽帮助的时候,想说明这个实验中的狱警有点过火了,大家不妨换位思考思考,我尼玛志愿来参加你的科学实验,虽然是为了钱,但是你没必要把我往死里弄吧,就好比你为了测试“人吃了东西的消化过程”,尼玛叫兽把你叫来喂你吃屎你还能忍?更何况一开始说了他们根本无罪,只是加以罪名来进行实验的名头而已,所以当叫兽及其那个号称自己在监狱里面待了15年的朋友一起指责8612懦弱无能的时候是不是有点缺乏人性。就叫兽的朋友来说,你吹嘘你蹲了15年班房,我就不信你TM是无罪进去的。我就不信你TM进去的时候一下子就这么牛逼哄哄的。所以大家在针对此人对实验的任何评价时基本上可以忽略,没有可比性。

  然后,矛盾不断升级,居然还出来了牧师,还真是学的有模有样,哪知道这个牧师也是玩真的,居然逆天的问你们有没有律师,然后叫兽就各种难堪了,恨不得把牧师吃了。

  反正后来就是各种撕逼。。。

  总的来说,叫兽的这个实验初衷是好的,但是他的实验科学性真的值得质疑,以及实验的设计也是漏洞百出(真不知为什么在心理学界还被抬得高高的),就好比电影中一个老教授问他,你的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什么?然后叫兽懵了,说,I am sorry?很明显他自己都没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各种焦躁

  其实如果从实验的严谨性来说,叫兽实在没必要在学校整这么一处,他不妨这么设计:

  在一所真实监狱,选取几个新的狱室,然后几个新的犯人,以及几个新上岗的狱警,那么一切都符合事实了。如果非要更苛刻,他甚至可以选取第一次入狱的犯人作为研究对象

  叫兽在学校的实验以及自身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缺乏人性,他过多地关注了实验本身而忽视了实验的科学性以及“人”。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二):人性之恶

  早就听说了路西法效应,今天通过电影,确实受到了震撼。这部电影循序渐进,跟着作者一步一步地观察实验的继续,甚至让观众有一种参与到实验中的感觉。给五颗星的原因是电影给我展示了人性之恶以及权力的威力。

  之前便听说了很多虐囚事件,刚开始不理解这些,觉得狱卒人员太过残忍,不人道,稍微有点人性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但是这个实验给出了答案,况且这只是个实验,仅仅持续了六天,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并且实验开始之前,这些人是知道自己只是饰演各自的角色,并且可以获得报酬,但是实验到了最后每个人都置身于设置的监狱中,它成了一个真实的监狱,每个人都成为了真实的角色,而且无法自拔。可想而知那些传出丑闻监狱是多么的可怕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三):“适应”与“权力”——权力究竟来源于哪里?

  想不起可曾看过这么令人压抑的电影。不断查看进度条,特别到后半段,几乎到了折磨地步

  愤怒是的,就是“愤怒”,是我大半的状态。愤怒于那些滥用权力的人,比如最初进入角色的狱警,和那些听他吹嘘之后也笑着跃跃欲试的狱警。还有那个实验发起者,Phil,最初一两天实验员们密切关注着动向,随时准备干预、叫停,是他屡次阻止;往后他也成为面目可憎的“监狱头头”,真的不知道和“肖申克”的那个典狱长有几分区别?他是唯一有至高权力来操控这场“实验”,甚至这18(?)人命运的人,这让他感到很爽,并且越来越爽,是吗?

  到后面,女友电梯前看到狱警们翻出新花样,让犯人们头罩纸袋一排走。Phil竟然满面欣喜(科学怪人做出自己脑洞里的好东西时那种眼睛放光):Isn’t it incredible?

  Incredible?!这个用词真的触怒我了。拿人性、他人的心理精神当什么?你的游戏?女友带着和我一样表情,没说一句乘电梯离开,倒有些解气。

  回过头来,我愤怒的是什么?我压抑的是什么?

  我看不得对于人类精神的迫害。那两三个最为活泼、最先反抗的人,成了最早精神崩溃的人。“男主脸”的8612(?),在第二天夜里对着镜头嘶吼唾骂,看得我心里也揪得慌。曾跟他一起越狱的人(也是很勇敢),回来被扒掉衣服,蜷缩在墙角,手里紧紧攥着仅剩的枕头遮羞(“衣物”这东西真的很神奇。它让人类有别于不穿衣服的动物,让我们懂得羞耻,是我们社会性的代表产物,但似乎也像是一种束缚,一种“必须”。如果没了衣服,我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正如片尾“访问”中——狱卒获得制服、墨镜、警棍,他们就已经不再是自己,完全和便服下的自己不再相同,甚至成为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样子;而犯人们,被戴上头套,扒掉衣服,穿上统一的、女性化的裙子——服装人心理的影响,真的可谓颇深。而这在目前的我眼前,还是一件难以探究的神秘话题),此时的他呆滞面容下已经写着畏惧和臣服,紧紧护住裸露皮肤的他已经明显被“驯化”。后来某黑发男(好像就是他的父母专门咨询了Phil,其母很担心他,而父亲认为他是个tough kid,一定能挺过去?),在另外房间里接受问话,听着底下犯人齐声声大喊“XXX做了很坏的事”,崩溃大哭——人心真的是如此脆弱,其他人的话(哪怕只是这样被强迫喊出来)能轻易将它压垮击碎。(不得不说,果然是学心理的大学生么?连折磨犯人都能想出这么多“直接从精神压垮”的花样……)

  与他们不同的反抗者有一个,是那个金发,拒绝吃香肠而被关禁闭一天的人。他也经历了狱卒的嘶吼,威胁,强迫,但是他始终冷静。【冷静】。这是个关键词。各种灵修书籍也往往强调“定静”或“置身物外”之类的“旁观”心态,但真正在如此压力环境下,他不像那几位激烈抗争(看起来很“tough”)的人轻易失去控制。反而他,是反抗者里,真正有力量的一个。(希望我可以向他学习……)

  关于最早崩溃的8612(?),还有一点笔记想做。他走后,监控室里对他的评价。有一句是“他不肯屈服(bend),所以他垮掉(break)了”。想到竹子、剑锋金之类。有“柔韧性”“延展性”的物质,大概才是最好生存的?很多硬到不肯形变的物质,可能反而容易最先折断……这一段是给自己提醒。我自认是执拗而脆弱的人。

  对他的另一句评价,是拿他和最坏那位狱卒的对比。说这个犯人一直在反抗,但他是为了他自己——他需要的,是其他人对他的支持和响应;而最能打击、折断他的,也是周围人的沉默、妥协。相比之下,那位狱卒的“坏”则是为了“为体制服务”(虽然我对此仍持保留意见……= =)

  最后说一位有些特别的犯人——2039(?懒得回去确认……)。他在第一天的“申请探视信”中落款就是Prisoner XXXX,这也让“实验者”们笑着感叹来着。之后没收床铺的时候,他在狱警们打开门的一瞬间就第一个拿起被褥递给他们,然后恭敬后退、直立靠墙——有趣的是,同房的两名犯人也是一样,带着恭敬、顺从的面无表情,主动递上被褥。人对人的影响,真的是很大。(【所以工作后一定要好好选个室友】,给自己的提示,哈哈~)

  但在影片的最后,当“最坏狱警”逼迫他骂“不肯吃香肠男”,他竟然严词拒绝——又恭敬,又坚决地拒绝。他们逼他骂人,说bastard,他坚决表示自己不肯说出那样的词,也是让我很意外,但又生出些敬意。(原来老好人也是可以有原则啊,再次给自己note…)虽然他们最后还是逼他说出了那个词——方法是,你不说,你所有的犯人朋友们也不能睡觉——同样的手法出现在之前,某人做完俯卧撑并拒绝再做,狱卒也是说“直到你再做为止,所有人都不许停下起来”,他很快就妥协了。

  在“愤怒”之外,我后程开始考虑的一个词是,“权力”。

  如果是其他的环境,人们面对不公待遇早就集体跳脚了。为什么在这里,所有人渐渐【适应】(adapt,Phil提到好几次的说法)了?前两天之后,几乎“玩笑”“质疑”“反抗”行为就不再发生。9个犯人(?)面对3个狱警,却乖乖地臣服——他们畏惧的,到底是什么?

  显然不是警棍和制服本身。

  是这个环境——监狱?是自己失去了自由,或是identity?好像都不单纯如此。

  想到这两天刚看到《权利的游戏》第二季。里面提出的一个问题:房间里有一位国王,一位(?),和一个大富豪。他们中间站着一个士兵,拿着武器。三个人同时命令他杀掉另外的人。最后,谁死了,谁活了下来?

  剧中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而是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权力?是这个士兵手里的武器吗?真的是吗?那史塔克宰相的死,又归咎于谁呢?刽子手吗?下令的国王吗?……

  【“权力,存在于人心。”】

  影片中,权力的表现形式,是警服、墨镜、警棍,以及头套、裸身、右脚的铁链、女性化的麻布裙子。一身不同的衣服,给予了这些凭“扔硬币”决定阵营的人们,完全不同的身份,以及权力。

  “响应型坏狱卒”在片尾说,你一直觉得,你不可能那样,可是,当你穿上那身衣服——你完全不知道。

  其他犯人说,我们被剥夺了人格

  “最坏狱警”说,我也在做自己的小实验。我想看看,究竟怎样的语言侮辱,能让那些人起来反抗。可让我惊讶的是,没有——他们从没有反抗。

  看到最后,已经很难带着纯粹的愤怒去看Phil,和那几个“坏”的狱卒。穿上便服的他们,神色平和了许多,脸上带着“自己都没想到”的惊讶。或许,“坏”的不是他们,而是,被【权力】加持后,深藏的“人类本性”或别的什么?

  毕竟,权力啊……当你真的拥有它们时,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怎样呢?真的很难定论吧?反正我不敢。

  最让我揪心的,是那些犯人的心理健康。可如果跳脱那极端的“实验环境”来看,到现实生活中——怎样至少保证自己,不做生活中被“欺压”的那一个呢?还是要有一定“权力”啊!——倒不是说别的什么,至少,我不能入狱——那样我会成为真的犯人,毫无信心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不能太穷困,或太卑微——那样我只能拥有少得可怜选择,少得可怜的生存资源;最好是拥有一定的尊重,足以立足的能力,当然有钱更好……我不求立于人之上,但求有足够的资本,来保证自己,不要沦落到底层,任由自己的身体、尤其精神被剥夺欺压,却毫无反抗之力的地步。。。

  到底,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立足于这世上呢?——又回到了我这阵子思考的问题。

  我从不想做恶人,不想伤害任何人。

  我一直习惯微笑示人,接受“你好有亲和力”“你人真好”的评价。可如今逐渐发现,“亲和力”发挥不好,就会成为“好欺负”——这个社会好像就是如此。你顾及了别人的方便、别人的想法,便委屈自己,自己做出让步——最后的结果,并非是你保护了别人的快乐,而是伤害了自己,而且毫未得到尊重和感谢。

  就像在这座监狱,大家迅速的【“适应”】。从一开始的嬉皮笑脸,到妥协、改变。就像每一个从小顺风顺水,慢慢在和别人的接触、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被改变、去“适应”的我们。

  好了好了。越写越觉得自己仍然天真,仍然“年轻”。可能要不了多久再看这篇文章,就会觉得好笑吧。但此时此刻,这是为现在的自己,这个在小岛上,回国前,真正脱离学生时代进入社会前,的自己,写下的真实的内心记录。

  2016. 10. 13 晚21:43-22:38,小岛床上。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四):To become the person that I hated but I enjoy

  《The 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

  人性存在善与恶,你的角色定义善面与恶面。当狱警的人沉浸在这场由权利带来的自由,没有成本,没有 惩罚,于是就更加肆无忌惮。

  结尾,你认为自己在那个位置上时不会变成那样凶残,可是当你真正在那个权利力位置上,人性的凶残不可估量。

  没有人去质疑权威,当反抗带来成本,没有人再愿意反抗,于是沉默。之前看过《自由在高处》里面有提到,当你给这个囚犯某些人一些更多特权成为囚犯里的狱警,所有的囚犯都在想着如何去当上那个位子,而不是去质疑整个事情的合理性。

  逃跑的人保证万一有谁逃跑就一定要返回去救他们,可是最终却没有回来。因为害怕再次陷入监狱获得惨重代价。

  预警们好奇为什么没有人反抗,于是底线一步步拉大,更加残暴。

  当你开始反抗不服,统治者却以身边人为威胁,以他人来逼迫你接受无理惩罚,众人的压力下,你不的不区服。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五):实验精神和质疑权威

  想了想,短评还是不足以表达原来的意思,还是专门写一篇长评

  自己也有研究心理学的兴趣,特别是社心这一块,神经那一块太难了,但是只能说是amateur,肯定比不过专业是心理学的,专业都得懂一些量表和统计,还有实验设计的东西。我看到评论有很多都不太喜欢讨论数据,科学什么的,还十分反感为什么老美总是喜欢log,记录一些数据,感觉很nerd,很freak的样子,像是在故弄玄虚。但是请冷静下来,如果别人平白无故跟你说,“一个你认为是好人的人也可以是坏人”,你会相信么?特别这是你一直以来相信着的东西,当然你早已知道人心险恶什么的,当我没说,可是大多数场合都不是这样的,‘He/She is a good guy’,我相信很多人打心底里面是这样想身边某些人的,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你是不是觉得你的恩师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斯坦福监狱实验说明一个道理,他随时都可以变成一个坏人,没有冒犯~

  所以说,光是说一个结论还是不够,比如我要说“你老婆和xxx有一腿”,你可能会怀疑,但是我直接给你看视频,你就深信不疑了吧,这就是数据,当我在你面前重放在这个实验中的录像,你可能就不会再把它当成是一个无聊的可爱的玩笑了,而且这个实验还不只是有录像,笔记,录音,所有的东西都记录着,就算你还是不信,但是也会产生疑问了,原来相信的东西也会动摇,会去质疑,会去自己查证,而这才是实验精神,有想法然后谨慎的去实施,验证,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一度被认为是天圆地方的真理还是被日心说推翻了,科学就是一个不断推翻更新的过程),只有自己不断追寻,这个过程才是真理。

  很多人看了以后都会去说谁谁谁不人道,说谁谁谁不好很坏?我没有认真看所有的评论,大体都会集火于某个人(我可以说让标榜自己是善良的人的你当里面的狱卒,你也会变坏,语言暴力和虐待那种:/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这一切都是基于实验的前提下的,什么是实验?我觉得国内的环境并没有很好的诠释这一点,更别说实验精神了,严格按照规范和协议(协议和规范是美国人意识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进行,不依照个人性格,偏好而左右实验,当然斯坦福实验最后紧急叫停也是因为Zimbardo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实验的一部分,而因为自己的想法左右了实验,让实验迅速失控,但是他意识到了这点,然后没有放任自由,这就是实验,基于计划,基于规范,基于协议,神圣不可侵犯。

  这个实验是心理学史上公认的伟大实验,宝贵的数据,是的,这些不人道的监狱实验数据都是宝贵的,抛开不可重现来说,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质问世人:监狱真的在改造犯人么?真的可以改造犯人么?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个实验有些儿戏,说什么真的监狱比这个黑暗很多,这就对了,没错,这只是实验,实验的数据再乘以10来想,不只是体罚,还有虐囚;不只是语言暴力,还有性虐待,睡眠和食物剥夺?你能想到,狱卒也能想到,而且会付诸行动,特别是对付不听话的人的时候,你可以想想当你儿子闹个不停的时候,你是不是有打他一顿的冲动?

  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不单单是揭露Lucifer Effects( One man can be good and evil,所以人的品质是不完全可信的,而基于品质做的判断也很难立得住脚 ),而且还意在改变监狱的管理方法,让监狱真的能够让犯罪者悔过,能够帮助想要改过自身的人改过自身,然后重新回到社会去服务,而不是通过权威和暴力让他们顺从(尽管我不否认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不是最好的)。在My Fair Lady里面最后有一句说的很经典,并不是因为语言学家,卖花女才变成Lady,而是因为上校用面对一个真的淑女的方式礼貌地对待她,她才成为一个真的淑女,像语言学家那样对她一点都不礼貌,很粗鲁的态度,她是不可能从卖花女变身成为一个真淑女的【原谅我不太记得人名了】

  最后点一下题,请尊重实验精神和数据,同时也请质疑一切,有时候权威觉得反正没有人什么质疑自己,所以理所当然以为自己做的是正义的,更加变本加厉,其实大多数犯罪都会为自己找到正义的理由,正义化自己的行为,权威有时候也会体现出这种特征.....说太多了,就到这里,不想被请喝茶 :-P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六):我想说的是狱警的聪明

  教授说实验为了研究监狱对人行为的影响!

  在暑假召集了18个人进行这两种角色的扮演,看看这个虚幻的监狱是如何影响的人的思维和行为!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一开始还相安无事,甚至可以互相逗笑!但是两种角色的对抗性绝对必须要服从一方,所以双方的矛盾就不可避免!我想说的是,我看到的是一方驯服另一方的过程,而且这些手段还是从心理上一步一步的让对手落入圈套的过程!至于电影的结尾是实验的终止,人权的解放,人们是如何从众的,这些我不想说了,估计你们考虑的比我更详尽!

  如何驯服这些散漫的学生,让他们忘记自己,认同是囚犯的身份,电影中的手段你可以发现完全是真正心理战,而非暴力的碾压!

  狱警们身着统一合体的制服,墨色的眼镜,手持攻击性的警棍,时刻提醒囚犯不要闹事,从气势上就让囚犯们感觉到威严和权威!

  相反囚犯们身着可笑的宽大的长裙,印上自己的编号,关在囚室中,一日三餐有狱警看管,限时限量!

  为了让囚犯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囚犯是由开着警车的警员带走的,蒙着眼睛直接带入设计好的监狱中去,每个人被带进来的时候,都是心中很忐忑的,毕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紧张,尽管可能预知到了这个场景。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个囚犯刚进来左顾右盼,摘除眼罩之后还能和狱警扯淡呢!虽然有所质疑狱警的命令,还是照做了。

  好了不扯这些淡了,谈谈囚犯被驯服的过程吧,相信这些手段你会很眼熟。

  抹除个人的色彩和个性,统一的囚服,让其淹没在其他囚犯中,凸现不出来。

  每人只有编号,而且要牢记自己的编号,死死的记记住,稍有差池,便进行惩罚,从细微处让其养成服从命令的意识,关禁闭,罚其铺床单,并没有采用过激的手段,以免过激反弹。

  而且对于囚犯的团结,他们采用分而化之,利诱,体罚。

  我觉得最为妙的一点,对与其中的刺头,他们反而不使用体罚,而是采用冷暴力,胁迫众人孤立之,个体的不服从,惩罚集体,使集体的愤怒和不满转移到其身上,让其感觉到个体的渺小,集体的强大,迫使其服从命令,采用萝卜和大棒的措施打压不服从之人,在细微处鼓励服从,并且鼓动所有人进行认可,以集体之众进行表扬。这点让我很受惊,真他妈的贼。

  这让我想起了原来寝室的流动红旗,一块钱一张的大红奖状,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让人不舍得被分离出去。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七):这场实验 这部电影(根本)无关人本性

  这场实验 这部电影(根本)无关人本性

  [美]菲利普·津巴多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原作名: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第1章 邪恶心理学:情境中的性格转换

  “情境“”情境“”情境“

  1 这场实验是由当时美国海军提供财务支持,实验初衷是*研究监狱中的囚犯的行为*,以及监狱中不同力量之间的对抗(force against force),比如狱监与囚犯。试验之后的发表,其标题切中要害:Interpersonal dynamics in a simulated prison。这研究的是监狱中的人际关系动态。

  2 这场实验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关于个体对权利的服从(Obedience to Authority),进而“推断”个体对情景(situation)的适应,其表征为人格特征(trait)的(巨大)变化。情景!情景!情景!重要的要素说三遍。也就是外部环境。相关理论可以参考Mischel & Shoda (1995), Fleeson (2007, 2012), Funder (2008)。我也十分推崇Personality state theory vs Personality trait。

  3 狱监的极端行为(abuse of power)是这次实验的副产品。在之后的发表中,作者更强调的是being powerful和being powerless的对比,以及模拟监狱实验中扮演囚犯的实验人之后对being powerless的厌恶。

  之后学者(甚至)对斯坦福监狱实验中 狱监的极端行为 是否是靠谱的实验观察颇有微词。比如:

  “who do heed authority in doing evil do so knowingly not blindly, actively not passively, creatively not automatically. They do so out of belief not by nature, out of choice not by necessity. In short, they should be seen—and judged—as engaged followers not as blind conformists”

  (模拟监狱中的个体行为并非自发的,也非“自然性”,不具有“必要性”,是选择之后的结果。)

  “Volunteers for the prison study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measures of the abuserelated dispositions of aggressiveness, authoritarianism, Machiavellianism, narcissism, and social dominance and lower on empathy and altruism, two qualities inversely related to aggressive abuse. Although implications for the SPE remain a matter of conjecture, an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ism rather than a strict situationist account is indicated by these findings.”

  (模拟监狱中的个体行为当被看做是个体——情景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景胁迫。)

  4 什么是人本性?什么是人本性的善与恶?这样的问题也许从精神上(spirit)讨论可能更富有成效。但是我知道,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男人爱美女;美女比丑女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为了确保基因的传承,古代人类中存在弑婴现象,以及对老弱病残的遗弃。这些就能证明人性是恶的吗?

  斯坦福监狱实验并没有试图论证人性的善恶,也没有人可以。

  E didn’t inten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nature humanity is good and evil. And no one will ever tell the nature humanity is good and evil.

  这部电影除了Billy Crudup的表演有些地方太过做作(比如和Olivia争吵完之后回到monitor前拆领结),其余包括节奏 剧本 配乐和cast,都是佳作。尤其是在一号房用床把房门奉上之后,“guard”对其余两间房的奇袭的处理,个人认为恰到好处。

  但是这场实验 这部电影(根本)无关人本性。

  Reference

  Haney, C., Banks, W. C., & Zimbardo, P. G. (1973). Study of prisoners and guards in a simulated prison. Naval Research Reviews, 9(1-17).

  HANEY, C., BANKS, C., ZIMBARDO, P., Academic Press, Inc, Promotions Manager,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3). INTERPERSONAL DYNAMICS IN A SIMULATED P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 1, 69-97.

  Zimbardo, P. G. (2007). Revisiting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A lesson in the power of situa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3(30), B6-B7.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214660796?accountid=14511

  Carnahan, T., & McFarland, S. (2007). Revisiting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Could Participant Self-Selection Have Led to the Cruel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5), 603-614.

  Haslam, S., & Reicher, S. (2012). Contesting the “Nature” Of Conformity: What Milgram and Zimbardo's Studies Really Show. PLoS Biology, 10(11), e1001426.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八):人性,不善不恶最可畏

  下面我要说的其实跟电影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慨和想法。

  以前读密尔的自由主义,他说人在不触犯harm principle的情况下,应该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他想做的事情而不应该予以干涉。当时读到的时候非常赞成,生而为人,既然没有干涉到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部电影只坚持了三十分钟之后,我突然好像有了答案,因为不是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人性善恶皆有,而人性与这个世界的碰撞,造就了善于恶。 密尔的理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许成立,但当人在社会中,社会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而人类造就了社会这个大前提下,这个理论的成立所导致的世界好坏无可想象。世界的构造将会是人性和社会,我们在社会这个明,对在暗的人性一无所知,所以,选择一个善的世界,好过选择一个可能恶的未知世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就算有个体差异,每个人也不是非善即恶的。当社会和人性碰撞,有些事情会激发大多数人的阴暗面。人无善恶但事情有善恶。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康德,一个好像不分青红皂白的觉得一个选择面前只有一个rational choice的人,这本是一个很让我纠结的言说,如果一个人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哪怕外人看来那不是一个理智的决定,外人到底是否应该介入。看完这部电影突然的感慨就在这里,我突然从未有过的坚定觉得这是应该的。这个看似个人的决定,其实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的。而是什么组成了这个社会环境呢?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阻止一些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一些错误或者说阴暗的行为。就好像当一个人因为所在环境选择了自己人性的阴暗面,就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私人的决定,这个世界一部分的我们就没有义务把他拉回来了吗? 哪怕这样做看似在伤害他,实际上这是往好了说一种赎罪,往自私了说这是不让这样阴暗的人把这个社会带得更加阴暗,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组成是社会和人性,一个倡导人性向阳面的社会会带来一个更加积极的世界。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九):压抑的天性?

  我昨天看了一个挺压抑的电影。一件制服带来的人性改变。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74年斯坦福心理学教授菲尔想做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以每天15美元薪酬招聘了10来个大学生,随机分组,一队当囚犯,另一队当狱警,计划2周结束实验。

  他们各自换上了衣服。囚犯穿着统一的one piece的麻布裙+不穿内衣内裤,配备自己的编号。狱警穿一身警装,配备一副眼镜,实行3人轮班制。菲尔教授作为监狱长,一再强调狱警要守护监狱秩序。

  第一天,狱警让囚犯们报自己的编号,在监狱里大家都没有名字,以编号相称。最开始,每个囚犯还不以为然,不怎么服从指挥。有一个挺激进的狱警这个时候还大概就是想维护监狱秩序吧。他开始惩罚囚犯,让他们各种跳啊,下蹲啊,反复整人。这个时候的囚犯们大概还只是为了每天15美元尽力配合。

  其中8612个性比较强,他开始吵着说狱警没有权利这么做,让大家做不喜欢做的事,侵犯了他的人权什么的。结果,他被关禁闭。然后,他出了禁闭开始策逃,结果没逃出去,被抓回去,又关禁闭。他开始佯装身体不舒服,要出去。监狱长见了他,无视他的请求。他又回到禁闭室。这期间狱警已经私心膨胀或者说囚犯们都觉得受到侵犯奋起反抗,结果被镇压,狱警又开始这种折磨人,不让穿衣服,睡觉连床都拿走,还用手铐脚拷拷人啊,大小便给个桶啊...8612看不下去了,他说不放他出去,他要自残,然后8612被放出去了。And 8612挺帅的哦。

  但是教授告诉大家8612关其他地方去了。你大概吐槽这也有人信,但是事实和科学一点都不一样。其中819和8612挺好,在8612出去之前告诉他,他出去了会来救他的。结果8612一直没来,819开始崩溃了,心神恍惚,开始怀疑这是真的,他是罪人。

  在大概第五天时候,感觉所有囚犯都顺从,狱警还是没事找事,就爱折磨人。监狱长做了一次模拟假释,结果所有人都怪怪的,愿意不要薪资只想被放出去。这时候作为监狱长的教授可心疼他实验了,毕竟他计划做2周,不答应。他下面一男性研究生这样告诉教授,说我们已经成为监狱的一部分了,或许我们已经得到想得到的结果了。他建议停止。

  然后,教授他学生兼女友也说,你在折磨这些孩子。在争辩过程中,教授还说我的监狱。友女无语了,她希望教授停止。他俩开始争吵,教授随口说我的监狱。女友很无语,说你疯了。你已经进入角色太深。

  然后,女友走了。教授继续看他监控。这时候,代替8612进来的人,因为不吃香肠被狱警关禁闭。他说这里没有人权,违反了合同。

  狱警开始折磨态度一直很好的2093,但因为他不说脏话被狱警折磨,非逼他说脏话。甚至还让他们表演同性表白,以及模拟动物性交。

  教授看着这样的画面,以手捂面,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停止实验。

  实验只进行了六天。就成了这样。

  菲尔教授后来写了本书《路西法效应:好人如何成为坏人的》,讨论什么让一群遵纪守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变成了言语粗俗,行为粗暴的狱警的?为什么另一群大学生愿意服从?一套衣服一个身份究竟给人带来多大的不同?

  电影的最后,扮演狱警的人这样说。我并不觉得我坏,我不断加重惩罚,只是想看你们底线在哪里。然后你们却一直不反抗。我真的不坏。

  这个电影很引人深思。权利人性天性。当你拥有权利,成为狱警,要管理各种特性不服从的个体,你会如何展示你的权威又不失怜悯? 当你被剥下衣服,换上和别人一样的服装,你要如何守护你的特性又不挑战权威的?

  《斯坦福监狱实验》观后感(十):Experiment?

  首先最难以置信的是,整部电影是真实事件。我也很好奇做这个实验的心理学教授,到底是和这部电影的教授一样,只是想要看看后续发展是什么,还是纯粹的只想做实验。

  整部电影的实验点,到底是想要表达权力的用途,还是想要表达没有法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如果关于权力,我不得不说电影是成功的。不过短短六天,囚犯的世界只剩下了执行,而警官的世界充满了为所欲为。没有任何人喊停,也没有任何人阻止他们。就任由事情越发越大。

  其实电影没有人为干涉吗?其实有的。逃跑,阻止逃跑,告诉他们可以随意用方法来惩治犯人。整部电影充满了实验者对被实验者的干涉,然而他们却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干涉实验。早已经出现变量的实验注定了失败。

  我还记得片尾说的。无论他们以后的人生是怎么样的,他们都无法忘记这一段经历。对于他们来言,这一段经历或多或少会给他们的心理以及身理上带来毁坏。

  实验做到一定境界,请自我干涉的停止它。

  不要用一个4厘米线长的酒精灯,用了,就是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危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斯坦福监狱实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