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马克思·佩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马克思·佩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马克思·佩恩》是一部由约翰·摩尔执导,马克·沃尔伯格 / 米拉·库尼斯 / 博·布里奇斯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一):马克思·佩恩

  先说说演员吧。。。男主角个人不是很喜欢。。。。觉得可能马特达蒙更合适一些吧。。。可能是因为伯恩系列让他那张苦大仇深的脸使人印象深刻吧。。。再说说画面。。。整体感觉比较阴暗。。但导演镜头用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印象深的是主角在水中的画面。。。镜头也在水中一上一下。。。很有那种身灵其境的感觉。。。而且其中用了好几个“子弹时间”。。。本来最早是吴宇森将这种镜头带到美国的。。。开始时还不能被外国人接受。。现在却是被人争相模仿。。。还要说一下中间的一些特效。。虽说是所谓的幻觉。。。但还是很有科幻的感觉。。。主角与毒药的斗争用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一点不拖沓。。。最后说一下剧情。。。开始以为是R级片。。。后来发现还是比较干净的一部片子。。。剧情最后的反转相当出人意料。。。最后。。结局我挺喜欢。。就这样吧。。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二):追寻黑色羽翼男人

  预告片真是一样东西,以2分钟左右的时间浓缩出另外一个故事,如果你对所预告的电影完全了解的话,这预告片真是一样美好的鱼饵。当看到黑色羽翼的恶魔浮空在高楼之外,城市被长有羽翼的恶魔包围,你会以为这是一个黑暗得叫人痴情的科幻电影……但这只是你看到的预告片而已。

  原作游戏完全没有认识,不去理会什么游戏改编电影都是失败作的定论。因为没有期望与了解,因预告而产生的误会期待成就了这一次的观影经历说不上失望,只是“货不对版”罢了。我的黑翼天使哪去了?它不是终极BOSS吗?难道只是嗑药过度的幻觉?北欧神话背景设定甚是精彩,但那只是对于游戏而言,对这电影而言,并不见得此设定有多么精彩突出

  枪战很枪战,爆破很爆破,子弹时间镜头很炫,(但如今哪部枪战片不搞这种镜头的),航拍的纽约算是塑造了一个充满危机的城市。但总觉得这些只是符合了一般动作片的基本元素要求,精彩不能说。倒是想说影片中充满意味的色调,开始苍白的色调象征缠绕着马克思心中的仇恨;而当报仇之后,阳光从新投射到这座被灰色笼罩的城市时,一切都恢复了色彩,象征一直压着马克思心头的大石卸下。但是想来,这种色调变化的应用其实也不过而已,怎么我在此片看到就显得如此珍贵似的?奇怪~~

  Warlberg愁眉深锁的表情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到底该褒抑或该贬好。倒是在片中看到Nelly Furtado客串一个死去丈夫妻子有几分为惊喜想不到乐坛小天后还会客串如此一个洗尽铅华的配角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三):还好没太大期望

  半夜关了灯看的,倒是有点惊悚的味道可惜浓缩的不一定都是精华原本精彩万分的剧情缩改得味同嚼蜡,甚至连悬疑的时间都没给留下。

  我只看到了一个嗑药的超人,刀枪不入,第六感发达,子弹时间堪比Neo。那两声怒吼,甚至让我想起了大金刚。。

  为了追求不落俗套反而更俗,每次到了大场面直接就给替换了,好比XX时不上不下的,就是不到高潮

  导演对喷子真有爱啊,从头喷到尾。沙鹰呢?M4呢?连原作里最喜欢的双乌兹都没出现。就算不给微冲好歹现一下双枪啊。。莫非导演大大觉得跟生化撞枪了?

  我认识的MAX PAYNE,是个智勇双全恪守警察职责的人。电影里的那个嚣张跋扈,凡事暴力解决的瘾君子我不认识。罪魁那个大妈仍然逍遥法外?这不是这集要考虑的问题说不定导演早就在安排续集的拍摄了。他怎么被赦免,感情戏怎么进展老太太到底是不是被砸死的。。拭目以待MAX 2如何自圆其说

  不瞒您说,女主角还是趁早换了吧。姐姐妹妹掉个个。我不在乎死而复生什么的。这大姐实在是有碍市容。

  也许,,在试服装时候发现女主身材办法达到酒吧女的要求才被导演安排了个穿风衣的角色吧。。嗯嗯,真邪恶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四):且谈游戏中的Max Payne, Hero Of My Heart

  看着被编剧改的面目全非的电影,我心理有点难受。可能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吧,也可能这本来就是一部超级大烂片。我希望马克·沃尔伯格能更高一点,因为太矮的男人穿中长的风衣并不好看,我也希望Mona Sax能表演得更扑朔迷离一点,这才是原作的精髓之一---爱很多时候是扑朔迷离的。

  提起“Max Payne”,我不得不说这是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的一部经典之作,由于口味问题,有的人视它为神作,而有的人确鲜有听说过它。你们可以听得出来,它是我心目中的神作。在09年的情人节我又把它玩穿了一遍,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当了一会男主角,那位一生中承受着“Max Pain”的男人。

  作为NYPD的缉毒组的一个探员,抓抓毒贩本来不算那么的危险,在New Jersy的家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可爱孩子生活美好而和睦,但是由于卷入了一个高层的政治谋杀,他最爱的家人全部遇害。含着巨大悲痛和怨恨他踏上的复仇的慢慢长路。

  穿梭于大都会纽约肮脏而危险的街道绿色垃圾桶邋遢地横在路边,蒸汽从供暖管道露出飘过眼前……

  行走于破败不堪的平民窟,已经龟裂的墙体上画满了涂鸦,对社会充满控诉的涂鸦,毒贩,妓女,混混从身边走过,空洞眼神中是默然……

  追逐于摩天大楼中,寒风拂面,洛克菲勒大厦的银顶直耸云霄,远处灯火辉煌尽显曼哈顿的繁华,但眼前的豪华公寓中却摆满了裹尸袋……

  站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抬头仰望,天际线在两旁的高楼的挤压下伸向无穷远,乌云盘旋在苍穹大雨让本应刺眼霓虹灯变成了一张张油画……

  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在对爱产生怀疑的时候,她却用她的死证明了这份爱的价值

  连续失去三个世界上最爱的人,亲手干掉曾经认为是最好的朋友,在枪林弹雨中他终于了结了这个案子,自己的案子,并认识到了自己到底是谁。

  这就是这个游戏的背景:都市、阴暗、雨夜,枪、血、友情背叛爱情、死亡。看到这些字眼肯定认为这个游戏的主题太过沉重,但人生本来就是沉重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短暂幸福能显得如此的绚烂

  而在初中玩过这个游戏以后,它基本上定下了我对电影对游戏的偏好:“都市、阴暗、雨夜,枪、血、友情、背叛、爱情、死亡”,我就是喜欢类似题材,《七宗罪》、《猜火车》、《谍影重重系列》、《教父系列》、《美国往事》、《出租车司机》、《哥莫拉》等等。有的朋友觉得这些片子看起来太让人抑郁,我有时也觉得这种偏爱的确会引导人走向自我毁灭型人格,但是这就是Max Payne在残酷的初、高中时期(请允许我用“残酷”)对我世界观烙印,可能永远无法改变。或许我这样说有些小题大做,“毕竟这只是一部游戏”朋友曾经这样说过,但是一部经典的游戏就有这种能量特别是当你投入玩的时候。

  当我时隔8、9年的时候再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依然感到无比的震撼,当我再次看到通关时的字幕,听到那首经典而用不过时的“Late Goodbye”时我依然不禁对爱情和友情产生深思。

  由于这么多年来我很难寻到一个也很喜欢这个游戏的朋友,而且每当我给别人介绍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也只能干涩地说“我喜欢这个风格的东西:都市、阴暗、雨夜,枪、血、友情、背叛、爱情、死亡,这个游戏对我影响很大”,所以当我成熟了,时隔这么多年后再次通关时我记下了自己的第一手感觉。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五):憎恨囚房

  作 者: mourner

  标 题: 憎恨囚房

  时 间: Tue Jan 20 22:33:38 2009

  点 击: 49

  最强烈的憎恨来源于爱。

  以前看到一条新闻,说四川一个女孩被人贩子抓了,砍断了双脚,然后人贩子被抓了。女孩父亲就冲上去把人贩子的双脚也砍断了,应该被判刑了。

  我会想这类的问题,比如最在乎的人被伤害了,我会怎么做。我想我会先选择。选择是继续正常的生活,还是把自己搞成BT,然后让那些人永远活在恐惧之中,不是死亡,是尽可能长时间的恐惧。

  《忍经》里面有一条,讲一个车夫醉酒,吐了某国君的爱车一车,然后有人拍马屁说,杀了这个车夫。这个国君说了,醉饱之过,不过呕吐。

  这句话经常想起,就像林则徐书房里有一块匾,上书“制怒”,每盘他想发飙的时候,伊就会抬头看匾。

  确实,生活中很多次生气都可以用“醉饱之过”来平复,一想到这句话,你会发现,原来这个得罪你的人和事并没有产生多么严重后果,自己也不需要为此伤神。

  然而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的时候,这句话就没有用了。比如《罪恶之城》里面那样,你想保护某个人,或者想替某个人报仇。你就会变成恐怖,让别人恐怖,会比那些恶人更加残忍。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不晓得什么原因,也许是总觉得人应该发怒,但现实中,也许你一

  辈子也无法遭遇到那样的事情,于是看看艺术作品来替代满足一下,不然就真的BT了。憎恨的渠道一般有两条,对外或对内。前者好像上文说的那些。后者就像俄狄浦斯或者像《放逐》里面描述的那样,自残身体,或者将自己流放。有时活着是一种痛苦,像一具干shi行走在地面

  今天看《马克思佩恩》,这个名字取得真是贴切,Payne=pain,每每主角要死的时候,他会被一片祥和黄色光芒包围,然后走到他的妻儿被杀的那个房间,他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在那里等待着他,而当他想要沉浸其中的时候,他那死去的妻子就会发来幽幽的声音,“还没,佩恩”。意思是你丫还有事情没做完,还没给我们报仇,不要来。于是主角就会突然发飙,从死亡边缘抽身,继续完成这部电影的情节。更为过分的是,片尾主角中了N枪,左胸也中了一枪,又回到那温暖的房间,刚想坐下来享享天伦之乐,他老婆又跟他说“Not yet”。很明显,这是要拍续集的。

  所以他就继续行走和杀戮。虽然电影结构pptt,但我很喜欢黑色调和到处飞舞的黑天使。

  同样的作品还有古龙的《怒剑》(又名《情人箭》),但这个属于苦尽甘来,后面还是很阳光的,而且用戏谑来替代杀戮来惩罚那些恶人,那个时候古龙的心境应该是最平和的,所以那个时期的作品我觉得是最好的,这个时期叫做“中期”。

  继续黑暗。要是谁开个旅馆,专门接收憎恨者,那他肯定赚翻了。《冒牌天神》里面众人的祷告通过笔记本发给代理天神,他每天处理这些东西都烦死了。祷告发给天神,那么,诅咒呢?应该也有个接收者吧?就像暗黑里面恶魔三兄弟中的小弟墨菲斯托所在的憎恨囚房,隐藏在黑暗森林中,专门收藏人们的憎恨。

  憎恨,不管对内对外,产生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毁灭。所以大恶魔巴尔才会叫做“毁灭之王”。但是,在到达毁灭之石大厅之前,还必须经过绝望平原。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六):这难道是马克思佩恩?

  首先,我得承认,影片里的几场枪战戏还是可以凑合着看的。除此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剧情和僵硬演技了。

  老实说,我没玩过游戏,但游戏的介绍、视频、攻略我是看了不少了。也知道马克思佩恩是第一个耍子弹时间的游戏,这让我对这款游戏评价很高(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在下没玩)

  然而电影版的马克思佩恩却让我很失望,先不说没头没脑的剧情,但是从整体效果来讲,我就没感觉这是《马克思佩恩》的电影版,反而觉得这是《谍影重重》......

  再说剧情。好吧,我承认我虽然游戏没玩但我对游戏的剧情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电影版还是让我一个头两个大,直到看了30分钟以后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样啊~~!”

  也难怪IMDB的评分才5.9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七):干吗都那么吝啬

  国人看来还是玩游戏的多阿!好早就听表哥神侃max payne,当时还以为是他bt想给自己起名叫max pain然后串改拼写 现在看来是游戏制作组心理扭曲阿(褒义!....)

  影片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其码比达芬奇密码强了n倍! 看看da vinci code的评分,再看看max payne的! 改编剧从来都是这个样子的,只怪你们看书太少游戏玩得太多!

  主角Mark Wahlberg主演过新的Italian Job, shooter, the departed, 诠释的孤胆英雄形象很上镜,影片的反馈也都不错,非常适合扮演max payne的角色。

  看到大多数评论的骂声中大多也就是说改编的不像游戏啦 人物和游戏里不一样啦 等等 把这些的达芬奇密码比一比,看看人家叙述不清 逻辑混乱 和原文相比顺序颠倒 故事情节严重简化 人物刻画愚蠢至极 相比 我真的觉得作为一部纯粹的改编类商业片 Max Payne已经做得很好了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八):Max Payne,记忆里的男人哪去了

  Max Payne

  作为游戏来讲,这是一部传奇,一部经典。直到现在还记得当年我坐在我老爸腿上,看他开子弹时间一个打十个的场景。

  然而这样一部经典改编出来的电影为什么这么不忍直视…情节拖沓,转折生硬,前半部分淡如白水,后半部分强行加打斗戏。为妻儿复仇的剧情插入的太过牵强,几次回忆杀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就算要这样玩也先多给我们一些内心戏的铺垫啊。角色性格也烂到抠,感觉狂霸酷拽的Lupino最后连个特写都没有就怒领便当,潜伏Max身边多年的BB是个智障,我亲爱的Mona姐姐蜜汁出现,说两句话又突然不见…建议编剧回家多看看Max Payne的过场漫画,我大Max是个坚韧刚强的汉子,不是个嗑了药才能打架的挂逼!

  即使我们都在为情怀买单,那也请尊重我们的情怀。

  看完后我艰难的在win7系统上装上了600M大小的Max Payne 1,退出游戏时还是那句熟悉的:

  I couldn't stop. I had to push on.

  电影0分,一颗星给Max Payne这个名字,一颗星给自己十年的情怀。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九):原来高潮在50分钟以后

  一部由热门游戏改编的电影,如果没有游戏玩家中的口碑,没有小马哥(马克•沃尔伯格)的鼎力加盟,估计这部影片也拿不下北美票房冠军。在2001年发行的《马克思•佩恩》号称是射击类游戏的革命之作,但作为影片的《马克思•佩恩》在前部分被导演约翰•摩尔处理得相当糟糕,犹如一碗索然无味的凉白开,前半部更是平淡令人昏昏欲睡,只有小太妹撩人的风骚和挑逗的台词才使人稍微打起了精神,很是期待小马哥的床戏,不过最后还是未能如愿以偿。

  影片真正能吸引人的部分出现在影片50分钟以后,那个在荧幕上令人熟悉的马克•沃尔伯格又出现了,虽然熟悉但还是百看不厌,枪林弹雨中帅气十足,尽显英雄本色。如果不是影片的标志性的暗色背景,还以为自己也磕药了,怎么看怎么像马兄主演的《生死狙击》,标志性的一瘸一拐,总是能得到幸运女神的垂青,还有永远以自己为法律准绳,若不将仇人送上西天誓不罢休的精神。其中还配上一些《叠影重重》跳湖逃生的镜头,俨然是《生死狙击》与《叠影重重》的超强整合,不过貌似当今某人的整容手术,约翰•摩尔这回也一不小心将《马克思•佩恩》给毁了容。

  影片宣传推广时所许诺的精彩特效也只能得到凑合的评价。在预告片中夸得神乎其神的天使展翅也就那么几秒,最后击毙仇人的酷劲十足的开枪慢镜也只有区区两个,,好的镜头毫无保留作了预告片,让兄弟姐妹们空欢喜了一场,怪不得大家总结预告片的精彩程度与实际影片效果成反比。也不知道是20世界福克斯的银子没给够,还是约翰•摩尔同志的个人能力有限,剧情过于平淡,影片是根据游戏情节改编,其中许多精彩细节部分还遭到唯利是图制片方的无情排挤;特效毫无新意;游戏具有的吴宇森慢镜式效果和子弹时间的场面,但对现在的观众来说早已是见怪不怪的视觉麻痹而已;还选了个丑花瓶,女主角米拉•库尼斯还不如在床上卖弄风情的邦德女郎奥尔加•柯瑞兰克惹人注目。此类三无影片,完全是马克•沃尔伯格一个人的独角戏。

  2001年时,评论说约翰•摩尔拍的《深入敌后》像部愚蠢的游戏,那是在骂他,如今,要是有人说约翰•摩尔拍的《马克思•佩恩》像游戏的话,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褒奖。

  《马克思·佩恩》观后感(十):又见《马克思.佩恩》

  这部片子是根据著名射击游戏《马克.佩恩》改编,总的来说也就三星吧!和原作的第一部比起来,电影版人物男主角有些嫩,缺少一点颓废的感觉,女主角也缺少一点干练的样子,原著里她扎着马尾,用的武器是白色的‘沙漠之鹰’,而非MP5HK。

  剧情方面改的也太大,很多剧情都没加进去,比如:

  我记得一代里男主角是杀到大楼楼顶,用狙击枪把大楼的天线击断,砸毁了首领乘坐的直升机。而不是和那个家伙面对面射击。

  女主角在大楼里救了男主角一命,自己却被击中生死不明。

  那个叫什么毒品的东西原著里是注射的方式,而不是喝下去。

  还有,他的那个警察搭挡是死在地下铁里,被人一枪打死,而不是死在家里等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马克思·佩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