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亲密敌人》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亲密敌人》的观后感10篇

  《亲密敌人》是一部由徐静蕾执导,徐静蕾 / 黄立行 / 梁咏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密敌人》观后感(一):力排众议,《亲密敌人》......不错

  首先,刚刚看过很多影评都觉得这部电影很烂或一般,但是,我想说这是部好电影,我看到了徐静蕾的成长,《杜拉拉》有些粗糙,而这部就显得精致多了,关键是它能够打动我,激励我,让我相信世界丰富精彩,它宣传我喜欢的美国式积极乐观价值观,相信很多人会也有同感。

  其实,对于这部影片,大家不必太过批评,我们本身就应该以一种产业化的商业电影的角度评判,而不是电影中的经典,因为它就像快速消费品,能让你得到一段时间内的短期感悟,并非多年观看会有不同的深层次含义东西。(《假结婚》、《恋爱假期》等电影都会有这种效果吧!只不过这部更露骨了,感情被一定程度的淡化了。)

  从这部电影的内容来说,我想说,如果大家都深挖掘每部同一类型的电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实质都“千篇一律”,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外在的修饰与装点的不同,才是他们有了自己独特个性。《亲密敌人》这部电影,以金融界为大背景,讲述了投行行业男女主人公故事,它渲染了大都市生活繁忙,男女主人公每日穿梭于各种数字之间,百万年薪、五星级酒店商务舱,这些都成了他们的标签,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工作、爱情也都包含在其中,无一例外,就像其中Amy的手下说的:“我已经习惯了,这是香港啊,每个人都很拼。”(本人有一小小疑问,为什么Amy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迅速转为投行那个团队的leader啊,就因为Derek和Harvard?有点奇怪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是也同样向往这样的工作节奏和生活吧!无疑,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和争取的。

  总之,年轻人们推荐大家这部电影,你会得到想要的对现在拼死奋斗鼓励肯定坚持前行,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无穷的,保持乐观、开朗自信,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机遇的,The world is almighty,it is the same with you!

  (抱歉,影评写的一般般,没有完全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因为这是重写一次的结果,写的时候没第一次的感觉了,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的所想。PS:刚刚已经写好的,不知怎么瞬间没有了,抱歉不能和大家分享了,so sad~~~)

  《亲密敌人》观后感(二):槽爆了的亲密敌人——强剧透

  今年12月的贺岁档实在是很单调,不是金陵十三钗,就是龙门飞甲,除夕夜在八佰伴新世纪影城似乎就剩《亲密敌人》了。好在同行的姐姐并不挑剔,给什么看什么。看完整部电影,我俩都一致认为,好在与对方结伴观影,一个前咨询公司的和一个现投资公司总经理助理一起,才看出了那么多笑点和槽点啊!!

  电影开始黄立行和徐静蕾各自代表的投行在大街不期而遇。说真的,黄立行真是不怎么像投行男人,倒是出场时黄立行右后方的那个人,我和姐姐一致认为更像一个投行男。另外,姐姐指出,投行的男人不穿带闪的西装的。我接茬说,没办法,赞助衣服的那家公司想让黄立行穿个带闪的衣服啊!而在黄立行阵营的梁咏琪看到徐静蕾这个老熟人表现得过于欢实了,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她是个level比较低的助理身份

  李治廷是一个财经博客作者,虽然他到最后都不认为自己是狗仔队的,但此时他偷拍了几张徐静蕾和黄立行会面的照片,并调查了这两个人的背景,发现他俩是老情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他突然表现得很娘gay,有点让人想吐。

  徐静蕾和黄立行分别属于两家投行,正在处理三大寡头垄断的锂矿公司中的一家收购另一家的案子。徐是被收购方的顾问,黄是收购方的顾问。黄是一个资深投行男,在会议室里给一屋子的人安排工作。可是真实的黄立行毕竟是个唱RAP的,他可以背下台词然后很溜地念下来,但那个语气怎么也不像一个banker。

  随后开始回忆黄立行和徐静蕾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在成都锦里、宽窄巷子的亲密举动实在是太装嫩了,怎么看怎么不自然。后来慢慢描写到两人为何分手。原来也就是一年前,徐静蕾是个无业人员,每天在家里等黄立行回家陪她,可黄立行就是个忙碌的投行男。忍无可忍之下,徐下了最后通牒,两人要么分手要么旅行。可就是在野外露营,黄立行也不停打手机讨论工作的事情,终于徐静蕾忍无可忍决定分手。一些情节都很合理,可是徐大姐,你为啥在露营地穿个吊带睡裙外加个雪地靴啊?一起看电影的姐姐忙纠正我说,不是,那个是雨鞋!

  但无论怎样,两人终究分手了。徐静蕾事后打电话向梁咏琪抱怨说,她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黄立行给另一家投行打了招呼,那家投行才给她发了邀请。邀请……好吧,幸亏我是个脑袋转得超快的女生,我马上意识到,徐静蕾嘴里的邀请,就是offer啊……梁咏琪在酒吧里边喝酒批评已经喝得醉醺醺的黄立行处理事情不对。好吧,原来梁咏琪是黄立行的红颜知己呢~真潮啊!

  然后,为了拉拢被收购的brandon公司最大的大股东陈先生支持,两人都上了飞往伦敦的飞机,竟然坐在邻座,两人幼稚地斗嘴,又并排睡去。终于到了伦敦,徐静蕾在酒店里洗澡。这时候,酒店响起了火警,徐静蕾豪迈地裹着条浴巾就出来了,而黄立行穿着酒店的浴袍。一间投行人士爱住的五星级酒店,就他俩人穿着浴衣出来的。有病吧!更有病的是,当有个伦敦绅士想给徐静蕾裹件西装的时候,徐静蕾又豪迈地拒绝了!我擦,真是奔放啊!!

  酒店的事情原来是一场虚惊,但徐也因此错过了和陈先生的约会。徐换了件蓝色风衣,外加粉红色的雨鞋——好吧,又见雨鞋,这雨鞋厂真下功夫啊!徐去看黄的姐姐钟丽缇,两人又遇上,在钟的邀请下一起吃晚饭。于是徐贴身紧逼,防着黄立行逃脱她的视线去见陈先生。但说起来还是黄立行是资深投行男,想了个办法摆脱了徐,在大英博物馆的一尊流失海外的高大佛像前见到了陈先生。

  只闻黄立行对着陈先生叨叨时,我说“陈先生不会是黄立行姐夫吧……”但镜头给到赵宝刚随后他一开口,我和姐姐又笑了。好吧,寡头垄断的矿业集团最大的股东是这么个土鳖货啊!!

  没有见到陈先生,徐静蕾讪讪地回了HK。这时,网上被多次提及的一个情节上演了。一个称徐静蕾为老板的投行男说,我们这种人工作三四年一年赚个几百万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好吧尼玛徐静蕾才干了一年的投行就成了他老板了我靠徐你是个怎样的VIP啊!!

  后来两人斗了几个来回,出场的知名配角人物有公关公司的李艾等。这时,徐的老爸打电话让徐回去陪他过生日,顺便让黄立行也一起来。(徐爸爸不知道这俩人已经分手了)。镜头一切,只见英达在打高尔夫,电影院的观众们看到英达的脸占满整个屏幕,影院里响起了这场电影里最敞亮的笑声,大家仿佛都回到了看我爱我家那个时刻。尼玛原来徐静蕾真是VIP啊!!尼玛原来徐爸还打高尔夫啊!!我对徐爸的同情瞬间没有了!

  徐坐飞机回了成都家里,此时黄立行已经在她家了。接着出场的人物,尼玛智商低的人都看不懂。英达让徐静蕾看看刚出生的弟弟,徐在小毛头脸上印了个红唇。尼玛这还有后妈啊!!随后,徐的妹妹来了。徐的亲妈也来了——苏小明演的,就是我的青春我做主里头钱小样的长脸姨妈。刘仪伟也来了。饭桌上,大家撺掇徐和黄马上结婚。刘仪伟说,我们搞个西式婚礼,但是要有个性,咱们吃火锅,吃担担面龙抄手……(这时电影院里的人们又笑了)。徐静蕾此时很尴尬,说还不急着结婚。结果徐的亲妈说,比你年轻的小姑娘(后妈)都嫁了糟老头(徐爸)了你还等什么,英达表示非常尴尬。这时姐姐问我说,你说刘仪伟是不是徐静蕾的后爸啊……真是和谐的一家!

  接着比较明显的槽点包括,投行的成功人士用噶姘头软件微信,第三家寡头垄断的矿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是个讲话走路都拿着劲的女人,徐静蕾整个电影里多次梳着大妈头,徐黄两人不和谐的京普和港普,徐静蕾穿着名贵的大衣朝推土机上靠,让我心疼得……

  《亲密敌人》观后感(三):老杜拉拉,新徐静蕾

  我给打四分的一部影片,一部商业片中的时装片,时装片中的剧情片,剧情片中的广告片。要说这部影片最让我不满意的就是期间插入的大量的植入广告,直接把影片掉了一个档次。尤其是以凯迪拉克的广告为最甚。

  多年之后徐静蕾黄立行二人的再次合作,在我看来无疑是成功的,就是黄立行最开始的说话声音让我很不适应。两个曾经最亲密最了解的人,在分开后成为商业对手,用尽各种手段想要取得这场商战的胜利目的不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更多的还是为了要在对方面前显示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结局是很容易想到的,两人谁赢都不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只有二人合作才能成为完美。但是其间的过程还是很精彩的。

  分分合合,互相拆台,但是Derek总能略胜一筹原因也许就是Derek是在知道对手是艾米策划着一场剧的始作俑者,艾米则对这场商战的输赢并没有那么在乎,她不需要证明什么,能与Derek冰锋相对已经是她的胜利。故事的发展按照Derek设想的进行,皆大欢喜的结局是我们都愿意看到的。

  艾米辞去了工作,因为她是一个女性,并不能接受这种压力巨大勾心斗角的工作,她要的只是一个能够陪她爱她的男人,在Derek最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艾米也赢了这场战斗

  最亲密的敌人,最懂你的是我。

  《亲密敌人》观后感(四):今年最好的电影!!!!

  看到豆瓣上对这部电影这么低的评价,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十三钗就那么好看吗?立意和南京、南京几乎一样,就这一点就可以直接枪毙十三钗了。龙门好看吗?除了陈坤和周迅一无是处。当然,我不是说这两个片子不好,他们还是可以看的。但是亲密敌人的评价绝对不能比这两个低。

  先说说这部片子是给谁看的。当然是恋爱期的情侣最佳,或者是失恋的以及单身青年那女。您要不是这个年龄段的还去看,看来还要骂,那就是您自己没事找抽了。

  先说这个片子的缺点吧:就是两个人斗的回合数少了。但是总体情节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没有情节的龙门好多了。

  很轻松、很愉快,中文中夹杂着英文,直接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学老师,那些讲经济管理的老师几乎都是这样,就是我的同学也有不少这样的(我是外语大学学经管的)当然就感觉回到学校一样。

  爱情电影应该是很难拍的,看看好莱坞就知道了,近些年凭爱情拿奥斯卡的还是98年的泰坦尼克号。为什么?因为爱情片被拍的太多了,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罗马假日、一夜风流。。。。。太多太多了,而爱情不外乎分分合合,一段离奇之后最后总是和的。但是为什么泰坦尼克能靠爱情片拿奥斯卡,而珍珠港却是一片骂声,关键就是你的爱情是什么情景之中。

  本部电影,两人因商务而分,又因商务而斗,又因商务而好。两人关系完美的融入到收购的整个过程。最好的一点,我知道他们肯定会在一起,但是我却猜不出他们怎么在一起,最后原来是通过合并,真的让我觉得电影设计的非常好。

  就爱情而言,这部电影也直面了恋爱中的男女的问题,就是思维方式不一致,男的理性、女的感性,这个说说都知道,但是现实中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有几个?能从恋爱一开始就理解的有几个?能从第一次恋爱就理解的又有几个?

  最后,这个电影要是和自己亲密的人去电影院看还是很温馨的。轻松、愉快,而且能让你忍不住抱抱你的他(她)哦!一个电影,娱乐电影,做到这样很不错了。

  《亲密敌人》观后感(五):斗得越狠,爱得越深!

  自古以来,男人与女人因为爱与婚姻,总有那么多的矛盾与斗争,有多少缠绵,就有多少斗争与恨,或许这么说过于惨烈,但是却未尝不是一种爱的表现与体验。徐静蕾在《亲密敌人》这部作品中,想要传达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无爱不生恨,无爱不相斗。

  当然,作为女性导演,徐静蕾的视角难免偏向女性一方,对于男性角色,也就是黄立行饰演的男主角,难免诸多抱怨,甚至对他大男人的一面有各种相对负面的刻画,非常写实,比如他为了工作完全忽略了爱人的感受,总是主观地想要安排爱人的一切,看轻自己的爱人,甚至就连一块旅行,也电话不断,完全无心在身旁最亲近的爱人。这些很写实的细节,点明了《亲密敌人》的主旨,商战阴谋,你争我夺都只是徐静蕾巧手借来隐喻男女之间,亘古不变关系的道具,好看好玩,但是绝不喧宾夺主,假如纠结与那场商战的小BUG,难免就落了下层。

  与《史密斯夫妇》不同,在《亲密敌人》一片中,徐静蕾还是继续保持着自己作为一名知性女导演的人文本质,商业元素只是为了让电影更加好看,而不是终极目标,她想要传递的始终还是带有鲜明老徐特色的女性婚恋观念。这种斗得越狠,爱得越深的主题,其实也非常适合于当下中国广大女性观众。

  不过除了老徐特色的主题之外,《亲密敌人》在继承《杜拉拉升职记》时尚元素的同时,更多在商战方面下足了功夫,整部电影节奏酣畅淋漓,却又不忘忙里偷闲照顾主人公之间的小情调;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在商业对立的阴谋之下,硝烟弥漫,却又光鲜靓丽,几番互有胜负的交锋,以及片尾急转直下,局中有局的大反转剧情,更让人有一种看好莱坞大片的快感。从这个角度而言,老徐的导演技法已经直接从女文青的温情脉脉,迈入了驾轻就熟,而且赏心悦目的商业大片格局,很不简单。

  片中比较令人惊喜的是黄立行的表演,自幼在海外长大的背景,使他在驾驭DEREK角色时,非常轻松地代入其中,间杂在国语之间的英语对白字正腔圆,而且十分得体,相较之下,徐静蕾的英语能力或许没有问题,但是口音可能还是奇怪了点。至于大家一直期待的两人之间的亲密戏码,这一次或许是从剧情方向考虑,非常俭省,大多数情况,两人之间都是通过眼神交流对戏,或剑拔弩张,或含情脉脉,或虚以委蛇,深得中国文化含而不露,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精髓。

  其实,老徐也并非完全一面倒替女性说话,现代职场女人的任性,不通情理,争强好胜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最后终于的男女合,大团圆结局,其实也算是从正面再度阐释了一遍——斗得越狠,爱得越深的影片主题!

  《亲密敌人》观后感(六):城市宣传片吗

  迟到30分钟看到电影,正好看到他们俩穿着浴袍站外头,接下来的情节就看见他们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跑到了南非就对股东说了几句就离开了,主战场是香港,毕竟为了突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公司之间的收购在我看来为什么变得这么幼稚,佟叔司机这个卧底就出场了几次反复渲染他的家境困难来显示他的不得不卧底,这些看起来为什么这么狗血?然后场面就飞到了澳洲珀斯,来描述布兰顿矿业的外景地,然后又到成都,到了貌似天价的别墅给艾米爸爸过生日,我的天,整部影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快节奏的音乐和世界各地的优美风景,绿色的草原,灯火辉煌的香港,淳朴的成都风情,而主角之间的斗争似乎变得微不足道,更多的成了打是情骂是爱,明明分手还一天到晚碰到面,在小打小闹中眉来眼去,好吧我承认它就是个爱情片,商战只不过是个幌子来提升影片的层次,最后的完满结局让我想到了《非诚勿扰1》的北海道,而之前的场景变换则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的梦境中的世界飞来飞去

  好吧它就是一城市宣传片,放松一下也不错

  《亲密敌人》观后感(七):爱情与婚姻也有时机

  徐静蕾和黄立行去度假的时候,A和B正在吃着鳕柳丝。影片里讲述的的那对恋人,就是徐静蕾和黄立行饰演的男女主角。黄立行是做投行业的,忙得整天不见人,没有时间陪伴徐静蕾。那时,他们正去度假,在大好的景色里头,只有徐静蕾一个人坐在帐篷里干等,黄立行永远有接不完的电话,以至于后来,徐静蕾不信黄立行没有随身携带手机,因为她觉得手机应该是长在他身上的才对。

  这时,屏幕里他们已开始争吵,真是可惜了这大好的景色。他说: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和你在一起。她说:你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在打电话。

  看到这里,A:哇,什么手机啊?电池性能这么牛?可以打一整天的电话。

  :一定不是苹果的。

  这时,徐静蕾把黄立行的手机给摔了。

  A:这个手机好耐摔呀!

  :恩,一定是诺基亚的。

  这对……真让人……我们在影院里是很少说话的,大家都懂的,这会影响别人的视听效果,说话是很没素质的表现。然而我很怪的,是很喜欢听这些对词的,觉得有趣。

  豆瓣上也看了一些影评,对徐静蕾的这部片儿贬多于褒。有时,人是很容易因为言论而改变行为方式的。上一部,你们说太过激情了,这一部,你们又说没有激情。人言可畏。然而我却觉得这部比上一部要好。有点悬疑,有点轻喜剧,又有点能够让人记住的台词。比如:你跟一个强大的人一起,你会变得更强大。比如:你有没有觉得过一段时间就会失去方向。又比如钟丽缇说的:人们总是觉得未来会遇到更合适的人,也许最适合你的那个人已经在身边了。结婚和谈生意的确有相似的地方。不错,结婚也是要讲时机的,过了热恋期,人们也就不想结婚了。没错,我们对一部影片的要求和对一个人是一样的,不可能要求它十全十美,只能够找关键抓重点。

  你们说感情不是谈生意。可是这世道,你要能得到一份这样的感情,已经不错了。我们真的不能奢求太多。记得某君说过一段,他说,我当初遇到她,死缠烂打地追她正因为她的长相与身材能够符合我要求的底线。并且,我们谈得来。看吧,人家就是懂得抓重点。然而我对某君得出的结论却是:你把你追她的这些力气这些激情用在别的女孩身上,只要那个女孩一开始不讨厌你,那么你肯定也追成了。要知道,人在动情的时候是很容易打动另一个人的。

  某君的确是明智的,他的观点和钟丽缇提出的同出一辙。他说:当时,我并不知道再遇到一个能够达到我底线的人需要多久,况且人都没有完美。5年,10年,20年或者30年?青春不等人,时不我待啊。我惊讶于他清晰的思路。不错,二十几岁的时候你有激情死缠烂打追一个女孩,不要10年,也许仅仅5年之后,你就没有这种激情了。你甚至提不起爱的兴趣,丧失喜欢一个人的能力。更何况在流逝的时光里,在年轻的女孩身上,还存在一个代沟的问题。

  爱情这种东西,需要冲动,需要激情,而婚姻又摆着一些底线,的确是时不我待。

  《亲密敌人》观后感(八):爱她,不一定是默默按自己的想法做好所有

  一对恋人的一次别扭~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第一反应。

  女人的想法总是矛盾的,既希望男人去挣钱,又不希望自己排在工作和事业的后面。男主角已经做得很好了,至少记得早起离开的时候写一个爱心便笺。即使是夫妻也有自己的事业与人生,你不可能永远在他优先级列表的最前面,更何况是一点小小的情绪呢。

  默默为你做好我认为你需要我做的事情,现实中很多男人也是这样做的。但问题在于,男人往往不知道女人真正需要什么。

  网上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女人其实也可以很重事业,但是当她恋爱之后,她便由事业变为了文艺。敏感于感情的每一点波动,计较相处的时间长短,衡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恋爱中的女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

  小康生活就已经很好,比起你每天忙碌去挣更好的车更大的房,我更希望你能够每周多一点时间陪我。

  爱情不是空中楼阁,它固然离不开物质基础,然而它对物质的要求,也并没有那么苛刻严格。身家数十万与身家上亿,并不见得后者的爱情就比前者幸福真挚很多。

  男人总是觉得,要挣更多的钱,要让自己的妻子在家呆着也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女人可能并不在乎这些,她希望有一个平等的,为家庭努力的地位,然后,多一些关心。

  恋爱中的人需要沟通,需要让步和磨合。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那么多天造地设,相敬如宾的下一步很可能是相敬如冰,不要指望一开始遇到的就是那个最适合你的人。两个人在一起,是时间和共处让彼此成为对方的天造地设。

  OK,最后说说电影~感情观很正~主演的表现也很到位~值得一看~

  然而一些配角太过平板,感觉出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剧情说“这里需要一个人”,而出场的配角,从语言到动作,都仿佛在说“HEY BOY~我是来推动剧情的人”。没有个性,没有惊喜,说的话也有些莫名其妙。

  而且电影的商业背景太重,与感情线并不那么融合。似乎想同时走项目线和感情线,然而并没有在其中寻到一个平衡。

  但总体还是可以看看的~

  《亲密敌人》观后感(九):第一次看徐静蕾的片子~

  第一篇影评,第一次看徐静蕾的片子,不是很擅长分析电影分析人物,就是想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理解而已。

  作为理科生的我显然并不合格,对于那种太多逻辑的台词经常跟不上思维,电影一开始的节奏就让我有一种紧张感,可能这种片子看的还不是太多,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能够猜透剧情,只是被剧情吸引着,虽然片子里面的节奏有点儿快,但是却让我看的很舒服,不会有想要快进的冲动,不会有觉得不值一看直接关闭播放器的念头,所有对我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也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坦白来说,我有的时候不是这么有主见,会顺着别人的思路就这么走下去,最后拉的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支持哪一方的境地。有人说徐静蕾年纪大了还要装嫩,至少也要藏好皱纹和副乳吧,也有人说,按照电影里卖弄的设置,一个投行劳心劳力的,按照徐静蕾出演的人物来看都嫌她年轻,我都觉得还蛮有道理的。不过自己仔细一剖析,我发现,我就是喜欢她出演的这个人物,有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的力量丝毫不逊色眼前的那个男人,有的时候露出一点小女人的性感与可爱,喜欢她的自然不做作,这一点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吧。

  再说黄立行,影片一开始觉得说,啊,这么一个老男人啊,但是看着看着发现他说这么有魅力的一个人。最喜欢的有这么几段,一个是他在办公室抱怨不知道女人心里怎么想的,永远猜不透,怎么做都不对。还有一段就是在艾米老爸生日的时候,他的突然出现,尤其喜欢他和小女生一起弹钢琴那一段,演的真到位,相当的迷人。还喜欢最后当艾米说“她好累”的时候宠溺的眼神。

  但是,有一点就是,艾米一开始抱怨Derek陪在自己身边的时间很少,但是最后的最后俩人在一块儿,这种矛盾并没有解决,影片只是提供了观众们一个想要的结果,包括我。但是,对于影片的思考显然已经迷茫了,虽然最后Derek对艾米认错了,但是从影片的角度来看,爱情的终止到底还是归结于是艾米的无理取闹,因为最后两个人从事一样的工作,难道不是更甚么?还是说,一个女人真的不能太闲,一定要给自己找事情做~

  :影片写的很烂,希望想要抨击的亲们能够解答我最后几个非常困胡的问题~脑子转不过来了

  《亲密敌人》观后感(十):无心插柳,柳也不一定成荫

  要不是联合电影票的兑换券只剩下最后2张,要不是在华星UME安贞店看十三钗必须要一次拿出5张、或者2张券再加上80元,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添上60元,看上一次,老徐的电影……

  开头的节奏紧凑,画面剪辑与音乐都还算到位,咋一听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洛杉矶之战》,平静的表象下——危机四伏。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全片的高潮迅速萎掉……

  我一看到徐静蕾 / 黄立行的脸,就知道后面他两一定走到一起去。

  我一看到开车的司机,就知道他一定是内鬼。

  最大的亮点就是黄立行的台词,说出了恋爱中许多男性一直迷惑并且困扰的问题。

  ,几个笑点:黄立行的台词;扮演徐静蕾她爹的英达出场;刘仪伟出场。

  :女友在旁边都看的睡着了一小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亲密敌人》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