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蝉时雨》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蝉时雨》经典观后感10篇

  《蝉时雨》是一部由黑土三男执导,市川染五郎 / 木村佳乃 / 绪形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蝉时雨》观后感(一):缘浅

  阿福篇

  初见文四郎时,阿福不过是个土气的乡下姑娘,在河边洗衣服时被蛇咬到,那个清秀年轻武士走过来,吮吸她的伤口,瞬间的温柔充满了阿福心田

  一起去看花火大会,阿福鼓足勇气想拉他的手,他却被朋友叫去了。

  阿福去他家里借米,真的遇见他回来,慌乱笨拙摔了一跤,匆忙跑了。

  文四郎父亲卷入后嗣派系斗争,成为罪人,被处罚以切腹。他的家道就此没落。阿福听到消息立刻想去安慰他(也许他不需要,可是福只是立刻想去)。阿福的母亲拉回她要她今后别再接近文四郎。阿福只能去了神社默默祈祷。

  炎热夏日蝉声大作中,文四郎一个人吃力拉着车,载着父亲的遗骸。远远的浑浊视线中跑来阿福,一脸不忍和倔强,帮他推车回家。

  她要去江户工作了,去找文四郎道别,也许他会要自己别走呢?可是又没遇到,福一个人怅然在海边走回家。去江户的路上远远向他家望去,那是淡淡的好像单相思感觉

  文四郎篇

  初见阿福,那小姑娘被蛇咬到了。

  朋友们在河边聊着如果去了江户那样的大城市会怎样。

  花火大会,朋友们有麻烦,文四郎丢下阿福去帮朋友了,过了好久,鼻青脸肿的他回到河边找阿福,说,对不起,走吧。

  那时的福是个小姑娘而已,文四郎是武士。可是很快,父亲成了罪人,自己成了罪人的儿子

  阿福却不怕,依旧尽力帮自己。可这时再接受她,算什么?

  阿福去江户之前来道别,却没遇到,追了出去,却冤家路窄与众人打架了。被痛打的文四郎坐在田间,呼唤了几次阿福。也许就是没缘分

  从此文四郎专注练剑道,有几个好基友。(他不是追求女人的浪子类型,没有女人上门来追求这个罪人之子,于是他就没有女人。)

  试剑比武失败师傅教他用心清楚

  晚上酒肆娱乐出来,朋友问,你认识将军的侧室阿福吗?原来她居然成了将军侧室。文四郎要好基友陪自己解闷,好基友答不管是女人还是酒,都陪他。进了妓院,文四郎却精神洁癖,又离开了。他绕到将军别院外,管家问起,直说大宅太美,便离开了。他对着河水想起很多年前,在自己最落魄时帮助自己推车的那个阿福。

  有家老说,福夫人孩子会带来继承人争端,若那孩子死了便无祸害。

  文四郎与好基友商讨去保护福夫人。

  进了别院,多年后的重逢。她已经出落得高贵典雅落落大方了。

  听说文四郎尚未成亲,阿福脸上怅然若失

  文四郎拼死保护了他们,还打赢了自己初到江户比武落败给的那个人。(剑道还真是一发致死术)为了保护当初朦胧恋人,文四郎武士之魂终于爆发了。

  文四郎接下来去恐吓了想杀福夫人的家老。

  多年后,文四郎收到阿福的书信,想在出家前见文四郎一面。(日本将军死后妻妾一般要出家,改称xx院)

  阿福说,当初去文四郎家找他,本是想说,请让我做你的妻子

  相对,少年时代记忆像过电影闪过。此时文四郎已经成亲。两人庄重告别了。

  这是一个淡淡初恋故事

  没有热恋,没有撕心裂肺的分别。

  初恋不过是品茶时最初的一抹苦涩,后面各过各的,口腔里回荡着残留的一抹苦。相忘于江湖,留一个回忆便好。小说之度,恰到好处君子之礼,没有下贱。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

  2017年准备好好做微信公众号——穆尔登格

  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

  《蝉时雨》观后感(二):蝉鸣落尽,心雨不绝

  开始的开始,是一件小小的意外,缘于一条被惊扰了的水蛇。

  少年替女孩吮净了臂上的污血,以大人的口吻斥责说,武家的孩子不可以为这点小事哭。

  十五岁的他,稚气已脱,青涩仍在,眉目中的刚直来自良好的武士家教。年岁相仿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仍带婴儿肥的稚嫩身形下却有着一颗羞涩而早熟的心。

  在成长过程中,男孩到底无法体会女孩子敏感,所以对于彼此间从年幼时的两小无猜变成近几年的默然无语,迟钝的少年只是局促而不解。

  是从她开始的吧,虽然被少年斥责了,然而那瞬间被守护的感觉足以让一个女孩心中的情愫悄悄萌芽……然而他却懵然不知。

  十五岁,痴心于修习剑道,满脑子都是他所崇拜的父亲言传身教的武士义理,即使有小小的走神,也是为了擦身而过姿容优雅的高贵女子。她之于他,只是那个常被母亲支使来借米盐的邻家女孩,是有时候让人同情有时候却觉得麻烦,需要照顾小妹妹。

  那一年的祭典之夜,似乎不知麻烦别人为何物的邻居又将她托付给了他,少年接下请托时想必是相当不情愿,所以才会在朋友有麻烦时立刻丢下女孩,卷入群架之中。

  然而毕竟是有担当的小男子汉,鼻青脸肿之后仍记得折回原处找她,而一直等在原地的女孩在看见他去而复返时,还未来得及欣喜便因他的简单道歉露出了失落表情

  也许是从那时起,她就已觉察出自己无法在他的生命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了吧。

  他不说话,她也不问,祭典还是要看的。焰火又美又炽热,不知那来的勇气令她悄悄抬手攀上了他的袖口。

  少年丝毫不察。

  那个夏夜,热闹清冷得如同祭典结束后悠悠浮在小河上的狐狸面具

  随之而来的,是生命中最炎热,最为残酷的一个夏天

  父亲被卷入真相不明的政治争斗中,与其他人一起被勒令切腹,惶惶然的少年甚至连父亲的罪名都没弄清,就赶去狱中见了他最后一面。向来正直从容,能在上司面前侃侃而谈,据理而又巧妙地挽救村人的田地财产,这样的父亲一直是少年崇拜学习的典范,狱中的生活和已决的命运并没有让父亲失去往日的从容,略为憔悴的脸上只是带着微笑给他留下了一句:

  “不要为我感到羞耻。”

  因为,你父亲的所为只是出于义理,并没有做错。

  明明是以下犯下,明明违背了武士的守则,为什么能够这样坦然呢?一直把藩主、父亲、武士精神视为一体的少年,初次在心里怀疑动摇了。然而情势不容许他再深入思索,很快,一个残酷的任务便摆在他面前:将父亲的尸骸运回家。

  母亲早已承受不住打击病倒了,也不能指望从害怕受到牵连的亲友处得到帮助,少年独自拖着与他单薄身躯相比显得格外笨重的板车,前去领尸。

  将父亲用草席裹住的尸身放上车,在路人异样目光下穿过街道,少年的心里究竟是什么感觉呢?

  只是他并没有落一滴泪,沉默地走出了城。

  在离家不远荒僻的坡道上,他却遇到了单凭意念没法撑过的困境。试了好几次,都没法将板车拉过坡道,最惊险的一回,板车带着父亲的尸身失控下滑,他身不由己的被倒拉着,磨破了脚跟才险险止住下滑的趋势

  自己为什么只是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没用?连父亲的尸身都保护不了!

  少年想必极为挫败与愤恨,强烈的感觉反而阻止了他当场泪下。

  在这时,女孩的出现简直像是梦中的情景

  依然是那张稚嫩不起眼的面庞,依然是那身贫困人家朴素至极的衣裙,不顾一切的奔跑甚至让她有些跌撞狼狈……可是为什么那么美呢?

  少年眨了好几次眼,仍不敢相信眼前这幅被高温和汗水扭曲了的景象

  视线怔怔地随着她移动,甚至见到她径直跑到车后帮忙推车时,他都忘了使力。直到与女孩不解抬起的目光对上,才恍如梦醒。

  他不开口,她就什么都不问,他们之间仿佛总是如此。

  然而这次却有什么开始不同了。

  明明因为先前的尝试早已精疲力竭,可是知道她就在后头像自己一样死命推着,少年的双臂仿佛又注入了力量。每一次车轮轧过小石子产生颠簸,他的心也会跟着振荡一下,有什么东西不断涌上喉间,令他哽咽。

  后来回想,他只知道自己那一天终究没有哭,然而女孩那张不知因使力还是因为同情而皱成一团的哀戚小脸,似乎已经代他哭了出来。

  是如何度过之后的艰难日子的,已经不记得了。失去父亲的俸禄、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贫困,还有比这更沉重、让亲友走避的“罪人之家”的耻辱,少年都以超龄的冷静承受了下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坚强,然而对父亲的信任令他牢记了那句话。

  ——不要为我感到羞耻。

  坚守在内心一句话,足以对抗在他眼中已然变了样的外界

  再次失去冷静是在得知那个消息的时候。

  “以前隔壁的女孩,听说要去江户做工了,才刚来告别过。”逐渐从哀恸中恢复的母亲坐在新迁的低矮小屋里说着,没有注意到儿子一瞬间呆怔的神情

  他想去与她告别,可终究没能见上面。

  许多许多年之后,少年成长为青年,已经坚强得足以从容面对生活的苦厄,身边还有两个不离不弃的年少好友,以及从未放弃的剑道。只是眉间,仍旧凝着几分犹疑与沉重。

  在剑术上,遇见了无法战胜的对手;多年过去,仍未能为父亲的死找到合理解释……青年仍未跨越种种心结。自知并不聪明,也不够强韧,面对这个自父亲死后便不再明晰的世界,他唯有投以疑惑的目光。在找到答案之前,耐心等待

  答案随着他被重新起用渐渐浮出眉目。

  被突兀召见,青年忐忑着,以罪人之子该有的谦卑俯跪于地,只在最后一刻抬起头,看清了父亲曾为之效忠、又被其处死的家老们的模样

  宽宏大量地重新起用罪人之子,也许真的是莫大的恩惠吧,所以家老们傲慢眼神里找不到一丝善意

  ——只不过是觉得你这件物品有用处罢了。

  他们甚至不屑掩饰。

  对于这样的恩赐,青年不知是福是祸,却也没有选择地接受了。

  微不足道的田巡工作,每日随着年长的田役行走各村,记录土地收成情况。常常有风从高处吹下,绿色的谷田仿佛有生命似地波动起伏,地里的人们如蝼蚁般卑微,在青年眼中却远比高宅里的家老们更为亲切真实

  就在这样看似枯燥的一日复一日中,他有些明了父亲当年的心情。想尽一己之力,好好守护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平民的心情。

  保护领主侍妾的命令来得那样突然,与她的重遇则更加猝不及防,记忆中的女孩竟已长成那般秀美可人的女子,身份也变成了怀有领主继承人的宠妾,在这样不可思议的情况下见面,他却仍能感觉到她身上熟悉不变的东西。

  比如,一如既往温婉善良

  曾在某个残酷的夏天,抚慰了一个孤愤少年的善良。

  也许在见到她的一刹那,不管有没有那道命令,他都已决定用生命保卫她了吧。

  彼此都是多么隐忍的人啊,隔着家仆的场合,所有的心澜起伏终究只停留在眼角的一丝红潮。他从未向她表露过什么,她亦然,在隔了这些年之后、在多了许多“不应该”的而今,他们更找不到僭越的理由……除了彼此纠成一团的心情。

  于是他奋起,血战,将她平安送离自己身边之后,终于对罔顾下人死活的家老掷下了愤怒而正气的一剑。

  多年之前,因为你,那个少年得以撑过了他生命中最为炎热的夏天;多年之后,还是为了你,这个青年终于扫清了心头的迷障,坚定地挺起了背脊。

  哪怕,再难一见。

  ……故事该在这里结束吗?

  也许吧,然而他们注定还有一次机会,了却心中的牵挂。彼时,他已成家,生活平静淡然,她早为领主诞下继承人,又因为领主的死迎来出家为尼的命运。

  她想见他一面,他便不远千里应召。分花拂柳,推扉卷帘,终于只剩下他们两人,却始终未逾越半步。

  隔在两人之间的,不仅是身份与际遇差别,还有令他之所以为他,以及她之所以为她,同样的一份克制与尊重

  她的眼中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只有一件事要告诉他。她说:“将离开去江户的前一晚,我逃到你家,是抱着觉悟与一个请求的——‘请让我成为文四郎的妻子吧’。”

  “然而,这样的请求,还是没法对你的母亲说出口。”

  “忘不掉啊,那晚边哭边走回家的自己。”

  他能说什么呢?

  已经来不及的今日,什么都不重要了,他甚至没有告诉她,在她哭着回家的时候,他也在追寻她的路上,却被仇家拦截,终未成行。

  到底还是错过

  她笑了,虽已泣不成声,却还是那样淡雅地笑了,笑容里并没有太多憾恨。

  等了这么多年,就只为告诉他这件事,只想听他极近极近地唤自己一声,“阿福”。

  其实在某个时刻,我们离幸福只有一步之遥。

  或许在某个地方,另一些我们,已是携手相伴,并肩偎依了吧?

  多好呀。

  离去时,他予然一身,野渡江畔。

  是绿意正浓的时节,日色静好。

  他独坐于小舟,极目远眺,心中若有所触,又似乎静如凝水。

  终是长吁一声,枕臂卧下。

  很疲倦,很平静。很惆怅,很释然。

  人的一生,若是像这舟下平缓单调的流水,恋情在这其中又算什么呢?是水面下的永恒的潜流,还是被石子激起、稍纵即逝的涟漪?

  而这样隐痛怅然的心情,会否在某一天淡去?

  他不知道,也无力再去追索答案了。

  他只是,很疲倦。

  小舟微摆,流水悠悠,舟仿佛早不是那只舟,舟中人兴许也不在了,然而江岸的景色,年年都是好的。

  于是屏幕外的你,泪如雨下。

  注:

  *几年前看的电影,看完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一直懒得动笔,某日心绪突发终于完成了这篇东西,许久未握笔的结果,辞不达意,不如不写。

  *有人评藤泽周平的作品——“用不同的文字写着同一个故事,奇怪的是他的读者竟也不知疲倦地追看同一个故事”。因为他的作品在大陆少有翻译,台译本又非本人能及,所以一直无缘拜读完整的文字,改编的电影除了这部《蝉时雨》还有《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山樱》,最爱《蝉时雨》,私以为《山樱》仅稍次,剩下两部又次之。

  《蝉时雨》观后感(三):染郎花痴贴+重新整理校正的一段式中文简体字幕

  与众多染粉一样,05年第一次看阿修罗城之瞳就对男主迷得七荤八素,也深深记住了市川染五郎的大名。奈何当时因为准备高考所以甚少接触网络,难以搜罗到如今全面的资源,等到看蝉时雨已是七年过去,重看阿修罗城之瞳又陷入当年疯狂的迷障之后了。了解到小染的歌舞伎名门世家的背景看阿修罗城之瞳有时发觉他是否演舞台剧多了给人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表情总是做到120分,大概和舞台妆太浓的职业需要有关。

  可找到蝉时雨看完,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染郎的深度脑残粉了。片中的深情下级武士牧文四郎少年时遭遇家境突变,性格沉稳内敛,小染一扫阿修罗城之瞳中长发飘飘瞪眼咧嘴风流倜傥单边斗鸡哥的搞笑形象,将玉带头老实木讷却重情义剑术高的武家子弟演绎得滴水不漏,没有了龇牙咧嘴却在眼神和细微表情上把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无情击中,清淡得如片中的乡村素影,滋味却如这略带怅惘,甜蜜,又向着未知延伸的人生一样隽永。05年真是染郎的电影黄金期啊,演绎的都是古典大部头中深情可爱的男主,美女陪衬还有顶级大师的OST。可染郎竟然才过4年就去演《这个星期六》里毫无关注度的破烂大叔去鸟,虽然依然演技无死角但让我们这些从阿修罗城之瞳走过来的脑残粉情何以堪,果然将重心重新放到舞台剧了吗?

  花痴到此为止,下面吐槽一下两段式的翻译,射手和土豆上的,错漏百出,严重影响到剧情理解和观影感受。

  开始是因为土豆上的太模糊我就下载了一段式的无字幕avi版本,但去射手只找到两段的字幕,技术白痴又不懂怎么合并,然后到这里的讨论版找到这个贴: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59515/discussion/1384795/

  感谢梵音童鞋提供了一段的英文字幕地址,脑子一热,想干脆用英文的时间轴,中文的字幕自己合并算了,比重新下载个带字幕的快。没想到两段的字幕实在忒令人崩溃了,就硬着头皮结合看英文的整理过一遍,再拖进电影代入看一遍修改了些,作为校正字幕发到射手网上了。作为染郎粉自然要没羞没躁地打了个LOGO上去,下载请猛戳:

  http://shooter.cn/xml/sub/220/220417.xml

  因为不懂日语只勉强过英语六级所以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诸位亲批评指正。这里举几个两段字幕重大错漏的栗子:

  如文四郎的父亲助左卫门在洪水时提供建议时前几句就有点不知所云:

  助左卫门:切开的地方,想改变一下上游的幅度。

  应该为:请在鸭川湾上游挖开河堤!

  助左卫门被怀疑押送上山前一家三口在玄关的对话,可能和日语人称有关,一下助左卫门一下爸爸的,没看到后面不知道文四郎爸爸名字的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

  母亲:文四郎,我们正在说,助左卫门,到了明天会回来。

  应该是:可能明天就可以回来了。

  此时是因为助左卫门要被押到龙兴寺,母亲的自我安慰。

  在寺庙前见犯人最后一面之前看守放话也不对:

  看守:作为一家之主,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不要说这样的话。

  应为:为避免不必要的混乱,请每家只进一个拜访者,说什么,不说什么,取决于你们。

  还有:

  看守:见面也包含有切腹的处分,我想还是出席的好。

  应为:无论如何,会面的时候,要记住,他们还是有可能,被执行切腹的。

  这里还没有肯定切腹的处分,但看守含蓄地表达了这次会面可能是最后的会面,要交代的一定要交代的意思。

  后面黑色幽默的白发老头完全就是人称错了,他说:我犯了什么罪要被切腹?其实在这里等着的不都是犯人的家属嘛,应该是:我儿子犯了什么罪要被执行切腹?

  关于切腹LZ我有个问题,可以说被切腹吗?我觉得被执行切腹准确些。

  助左卫门与文四郎最后的会面:

  助左卫门:不是我想的,是为了义气才做的

  应为:不是因为贪欲,而是责任

  领尸体时白发老头:在大白天领回死人,藩主还不知道运死者的方法吗,领取是早晨还是傍晚,不管怎样应该选个好时机。

  应该是:真不敢相信氏族竟然在大中午的让我们来领尸体!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时候尸体最容易臭吗!应该安排我们在清晨或者天黑后来领的!

  看到这里真是哭中带笑,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悲痛中还卖萌吐槽真是。。。

  这里再举个不是很重要但值得品味的片段:

  开头部分两段字幕:

  助左卫门即文四郎父:好像稍微有点累

  文四郎母:你身体哪里不舒服吗

  父:不, 是这个礼服

  母:怎么样

  父:还是新的

  母:那个,我们家没有那么宽裕

  父:要下雨了

  母:好不容易天晴的

  父:没错

  这里也翻译有错,应为:

  父:快不行了啊...

  母:你身体哪里不舒服吗?

  父:不,我是说这个礼服,穿得都破了,可以买件新的吗?

  母:对不起, 我们买不起啊

  父:要下雨了啊

  母:可天空还挺晴朗啊

  父:嗯

  这段文四郎父母的对话凸显了两人的性格,父亲性格率直,因为被告知家穷买不起显得自己身为一家之主有点无能,儿子又在旁边,气氛有点尴尬所以赶紧转移话题:要下雨了啊。但母亲却毫无幽默感地实话实说:天还蛮晴朗的啊不像要下雨的样子。这里是因为母亲老实还是含蓄地要钱没要到故意拆台呢,电影因为没有母亲过多的刻画所以无从得知了,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一段。

  除以上之外还有很多,因为找不到原著(只有台湾出版的),有些职位LZ擅自改了,藩主和老爷都改成了将军,有些地方的阿福之后加了妃子。所有人名地名都沿用原两段式中文字幕的。因为第一次做字幕这么精细的活,虽然只是校正,却仍觉得许多困难和疑问,欢迎做日影字幕的童鞋批评指正!

  开始修改了些和英文有些出入的,到后来突然发觉日转英过程中会把一些含蓄的用语英美式口语化如:你们。。。翻译为dude,但我就不能再翻译为“哥们”了,过于现代口语化了。回头查看了下,不很夸张和原意相同的就没有改了。一些地方还有疑问的,也结合影片情节给出合理翻译了。可以说我这个字幕版本是比较顺应剧情,看得没两段式那么别扭了的。

  花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对于要考证的花痴发作期患者真是幸福又纠结。染郎!!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啊!!!(看完我的LOGO再吐吧)

  推荐

  蝉时雨.蝉しぐれ.Semishigure.2005.DVDRip.XviD

  这个一段的版本,可在simple CD下。

  片尾出现的:主题曲“玩具风车” 由一青窈演唱,给出虾米在线听地址:

  http://www.xiami.com/song/3438398

  《蝉时雨》观后感(四):那一眶的泪水

  那一眶的泪水,终于盈满为滴孑然滑落,晶莹流转中,少年执手相望一刻的蝉时雨,还是化作了缘分两隔绵长流逝的岁月长河...

  这就是电影“蝉时雨”,优雅,美丽,内敛,沉静。原著小说的作者是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坛第一小说家的藤泽周平,他的《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早已搬上了银幕,而这部作品则被称作藤泽周平的最高杰作,影像化后果然动人心魄,回味良久。

  影片在日式风格的婉转流畅中徐徐道来,男女主人公的少年情愫、逆境中的傲然不屈、小人物对权贵的会心一击,都在海坂藩的四季美景映衬下,愉悦耳目,渗入人心。

  然而,当影片接近尾声,历经困苦的文四郎与阿福再次相会时,仅在方寸之地、只言片语、数个镜头切换之间,影片却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情感张力。镜头在两人之间轮转,吝啬的不愿给他们共处的空间,银幕上越推越近的特写,虽仍旧是优雅与克制,但是在眼波流转、嘴唇翕动间,可以感受到二十年隔绝与相望凝聚而成的深沉感情正在奔流沸腾,观者如临海之深渊,你望向深渊,深渊亦凝视于你,惊心动魄之感言语难形容其万一。

  最后,文四郎终于抬起了回避的眼神,而阿福的一眶泪水也潸然而下,这时恰到好处的镜头切换终于让观众在心中实现了他们两人间的四目相望,万语千言不再需要,共同的感情和记忆毫无二致地在心灵间共鸣回响,两人心中此时流转的刻骨铭心、相知永不相忘的巨大幸福,不知能否长伴今生?

  其他信息:影片主题歌是歌手一青窈演唱的《かざぐるま》(风车),绝对不容错过。

  《蝉时雨》观后感(五):《蝉时雨》--道是有缘却无缘

  灿烂的烟火下,并排站着的少男少女,少女犹豫着将手伸向旁边的少年,伸向那个细心帮她吸吮被蛇咬过的手指,却又装作若无其事的少年,但终因少年出于对朋友的仗义跑去打架,而没有伸过去,原来一开始就预示了结局,只是少年还有少女都不曾料到。看着满脸於青跑回来的少年,少女笑了。

  很多年后,去了江户(明治时的东京)的少女终成为藩主的妾室,在无聊的继承人争斗中,又见到长大成人的少年,旧时的情意都只能自觉的埋在心里,过去的已经过去,以后的还没有到来。已为人母的少女依着人主的矜持,照例的问着,家里可好?母亲可好?文四郎有孩子了吗?当文四郎吞吐的答道,羞愧的很,至今还是一个人,少女本来淡然镇定的微笑瞬的僵硬在脸上,他可曾还是为了我吗?

  少女不曾知道,在那些分开了的日子里,他怎样零星注意着她的讯息;在知道她成为别人的妾室后,他怎样的大醉,并企图在妓女那里寻找慰藉,但终于落跑;亦不知道,在得知怀孕的她回来待产后,他曾在她的屋前驻足。而在记忆的最深处,是那个在幽长的坡道尽头,踩着木屐,急急赶来,默默的帮他推着载着父亲尸体的板车的少女,在那个非常的时间里,她给了他坚强的勇气。而现在,他要为她付出自己的勇气,于是,即使杀人,即使被杀,他都无怨的保护着她,并终于保护了她。

  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变换体现了时间以及空间的更替,又很多年过去了。藩主去世,她的孩子成为继承人,而她亦想别离繁杂且让她怨恨的尘世,落发为尼,只是在这之前她还想再见他一面,或许一面就好,了却所有情缘。于是,她在厅里,他在门口,她背对他坐着,照例是些寒暄,然后,她淡然的絮叨以往的故事,他惘然应着。她问,文四郎你有孩子了吗?他答道,两个,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她已没有了不安,淡淡的道,两个人都已经是别人的父母了。却还会幽幽的说,文四郎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文四郎的孩子,这或者是她曾经多么渴望的事啊。

  影片的导演是黑土三男,但故事的原作是藤泽周平的小说,像藤泽周平很多的小说(如《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一样,影片如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淡然的向儿孙们讲述自己以往的故事,没有愤怒,亦不会煽情,讲述方式,尽量平和内敛,但内中隐含的深挚情感,以及主人公们无缘错过的爱情更让人动容,令人惋惜。只是在那个时代,阿福(女主人公)和文四郎都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勇气和决心,内心的情感只能被压抑,然后随波逐流,两个人如同相交的直线,相聚,然后渐行渐远,这样的生活虽不悲惨,但并不快乐。

  影片大部分的情节和氛围我都很喜欢,只是有一段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再好些。影片最后,文四郎应阿福之邀相见,回忆以往的故事。她提问,他回答。但总觉得这段有些拖沓,尤其阿福说道,可曾记得她去江户前去找过他,她想告诉他,请让我做文四郎的妻子吧,但终于因他不在,而没有说出来。这段里,导演均由阿福的叙述表现出来,以及之后提到被蛇咬过的手指,也是如此。本来导演精心营造的悲剧氛围其实都在演员木然的对白中无形的被化解了很多。我想,如果改成这样会不会好些呢。阿福对文四郎说,可曾记得她去江户前找过他,然后画面从阿福的特写切到黑白,少女阿福慌张的跑去文四郎家里,文四郎不在,阿福跑着出去,边哭边跑,同时是阿福的旁白,请让我做文四郎的妻子吧。然后,画面接过往回忆的画面,以及到现在阿福坐轿离开,文四郎低着头恭敬的站在一边。(影片也有,可沿用这个)。

  2006年12月7日 星期四 武汉 小雨

  影片资料:

  导演: 黑土三男

  原作:藤泽周平

  主演: 市川染五郎 / 木村佳乃 / 绪形拳 / 石田卓也 / 佐津川爱美

  上映年度: 2005

  国家:日本

  个人评分:★★★★

  《蝉时雨》观后感(六):人生半点不由人

  无论是文四郎,还是阿福,人生不由己。就像稻田旁的汤汤河水,不顾一切地流逝着。

  乡间的四季变化,从樱花的春,走到蝉鸣的夏;从枯叶的秋走到飞雪的冬。一年又一年。在我们每天见面的日子,生活好像一成不变的重复。在你突然离开以后,日子还是日子,但我,却很孤单啊。

  曾经的少年郎,多年后已长成了内敛的年轻人。生活的重担使得他甚至有些木讷和笨拙。田间的工作晒的皮肤黝黑。一个最低级的武士,在破屋烂房里度日。曾经的她,再度出现,却已嫁做人妇。

  明明是我好想你啊,一直一直都在想啊。却也只能相顾无言。

  又是多少年,一封书信带来了这男人。隔着半掩的门,诉着当年的情。是什么呢?情到深处,却无从说起了。“记得我走的前一天到你家去吗?”“记得这手指吗?被蛇咬到的手指?”。。。。他都记得。就是想忘也忘不了的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得。但又如何呢?千言万语能说尽你的思念他的不甘吗?

  男人挣扎着半天,最后终于说出了她的名字。四目相对,泪千行的无奈。一切,都在心里,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

  故事就此结束了。一段情,一个人生。文四郎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的过程,缓缓地对我们讲述着。这普通人的过往,朴素的就像你我的生活,没有加任何调味料的清汤。需要含在嘴里,细细咂摸,原来清汤的厚重,也能使人落泪。

  《蝉时雨》观后感(七):说说蝉时雨

  说说蝉时雨。

  最大的意见么——为什么时长两小时的影片中,身为男主角的小染同学直到第50分钟才初露头角?

  情节么——咳咳——真是平淡隽永啊~~乡间少年文四郎与阿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文四郎之父因派系之争失利而被迫切腹;阿福去了江户,因缘际会成了将军大人的宠妾。为了在将军继位人的争夺中平安产下将军之子,阿福被秘密送回乡下。谁知祸事避之不及,另一派的家老派出刺客,阿福幸得文四郎其及友人舍身相救得以脱险。即使是文四郎在将军别院对刺客大开杀戒、血溅四壁的厮杀场面,也令人意外地淡然——莫非是沉迷于恐怖片太久的某人的承受能力“曾经沧海难为水”?不过我还是认为,是文四郎与阿福之间那份隐忍而绵长的感情,把所有的情节都涤荡得不动声色,如同长沟流月去无声。

  翻译么——很烂,着实令我怀疑这是不是某翻译软件机械化加工的成果。比如影片末尾,即将遁于空门的阿福与已为人父的文四郎最后相见,阿福侧着脸、看不真切脸上的神情、轻声说:

  “文四郎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一愣,这是暗示她要认文四郎的孩子作干儿干女?)、

  “我的孩子也是文四郎的孩子”(等等、等等、你是在说那个成为将军继任人的孩子吗?!)、

  “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可能呢?”(大喘气,原来是这个意思~~)

  煽情的感想么——如下:

  命运很残忍,给他们渴望,却不给他们完满的机缘。

  缤纷烟火照亮夜空,如同阿福犹豫地向他探出手去,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会有怎样羞怯而甜美的笑容照亮她年轻的脸庞。执手——只差几公分的距离,他却匆匆离去,拔拳相助被人欺负的伙伴。  

  因所效忠的家主在藩主之争中落败,父亲被迫切腹。文四郎拉着平板车领回父亲的尸身,那座陡峭的土坡上,飞奔而来帮忙推车的阿福,噙着泪、抿着嘴、一脸汗水的阿福,是尘埃里的天使。

  大片桔梗花丛边,她跪在神社里长久地祈祷。那沉默的祷词里,是不是在祈求:让我和他一道走过这落寞的人间……

  她要去江户做工,去他家里辞行——其实是想请求“请允许我做文四郎的妻子”——他不在家,那请求也终究不能说出口;他想去找她——不知是为了道别还是挽留——却在途中被一帮同龄“仇家”拦截。错过——只是一转身的光景。

  再相见时,她是高贵的夫人,育有将军之子;他是卑微的武士,孤身一人。

  原来,这就是天涯。

  且略过冗长的厮杀,直接跳入我最喜欢的部分——结尾。

  红尘紫陌褪了颜色,微微泛黄的光晕象是从旧时光里一直渗过来,重逢的一段路,明亮而恍惚。

  半生、或者大半生都过去了,始终无法抗拒的,除了命运,还有心底生生不息的相思

  高贵的已洗尽铅华,执剑的亦娶妻生子。

  阳光饱满,绿树浓荫,蝉声如雨。

  他说:想要忘记,就算想要忘记,却总也无法忘记……

  她说:文四郎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文四郎的孩子,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可能……

  一定要用这样缠缠绕绕层层叠叠的话语,象用滤筛滤去心中暗涌起伏,才能化情深似海为一杯冲淡的清茶,同你闲坐话少年。

  最贴近的时刻不过是死里逃生之后一个仓促的拥抱——中间尚隔着将军的幼子;最僭越的举动亦只是略去“夫人”的敬称、轻轻唤一声“阿福”。

  然而,这样已经很好,足以酬尽半生的思念,哪怕喜悦太浅,遗憾太深,夏日太短。

  《蝉时雨》观后感(八):情深不知蝉时雨

  蝉時雨。多くのセミが一斉に鳴きたてる声を時雨の降る音に見立てた語。 夏の季語。

  蝉时雨,指将许多蝉一起鸣叫的声音比作骤雨急至的声音。是夏季的季语。一个很典型的日式词汇。以自然之物描述自然之景。类似的日语还有许许多多。花吹雪。五月雨。三日月。

  《蝉时雨》。藤泽周平先生所著的时代小说。日本的时代小说,以过往历史为舞台,还夹带着一丝武侠小说的意气风发。李长声先生在台版的《蝉时雨》译本中提笔写序时,聊到日本时代小说,这样说道。“关于武侠小说,日本有这样的说法:一般书店里,武侠小说的架子上半壁江山是司马辽太郎的;另外的半壁,二分之一由池波正太郎和藤泽周平平分秋色,二分之一是其他作家们的。 有人说:拼命要发迹的家伙读司马辽太郎,对发迹死了心的读藤泽周平,想摆渊博的读池波正太郎。 ”

  我有点惊讶!自己不过二十出头,就对人生发迹失去了兴趣了吗?莫地想起苏轼的一句诗: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藤泽的小说中贯穿着他一生所追求的“清欢”吧!他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平凡之不能平凡的武士。唯一出彩的就是拥有一身好武艺。然而这不是中国民国时的才子佳人、英雄美人小说。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身旁一位追随的美人。恰恰相反,藤泽笔下的故事,没有事事圆满一说。却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人生。

  《蝉时雨》中的主角就是如此。因养父卷入藩内斗争不得不切腹自尽,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好友因追随学问理想前去江户,青梅竹马的小福也因生计不得不去江户谋职。背着罪臣之子身份生活的文四郎就这样,一步一步面对人生种种变故,最后为父亲翻案,自己也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

  小说可读性很强,文字优美流畅(日语原版已购但暂未看,想来也是极好的)。电影删去了部分情节,但画面极美,特别是配上岩代太郎所做的背景音乐,渲染力极强。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喜欢的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年轻时,我们都曾做过豪气的梦。

  意气风发,仗剑天涯。

  年老时,我们都将感谢曾经的苦。

  略微一笑,泯去恩仇。

  《蝉时雨》观后感(九):我的故事

  让人追忆逝去的日子。

  那时候,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天很蓝,地很绿,儿时的朋友多亲密,邻居的小姑娘很羞涩。那一夜,村里发洪水,滂沱大雨,朴实的父亲冲在最前面,决堤引水,英姿勃发,那一刹那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可是,人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父亲被幕府判切腹,最好的朋友去了江户,情窦初开的恋人也离开了。在剑道场的修炼似乎成了我唯一的寄托,可是在面对步伐诡异的对手时,我依然勘不破真伪虚实而惨败。可是,我的父亲在我心中埋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他告诉我什么是沉稳、隐忍和高尚。获悉儿时情人已经出嫁并育有一子的那天,我去找妓女,但是在最后一刻,我抵制了诱惑,抵制诱惑就证明了我的坚强。是的,不管如何,我得保护我心爱的女人,勘破幕府丑恶的权力斗争。有了人生的目标,我就有了力量。我终于战胜了那个步伐诡异的对手,拯救了心爱的女人,并且用利剑告诉害我父亲致死的那个家伙:人的生命甚于权力。我知道,我心爱的女人仍然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爱她,只是我应当遵守道德礼教,于是我离开了她。独自一人在一叶扁舟上,远处是悠悠山水,我想,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你喜欢我的故事么?

  《蝉时雨》观后感(十):岁月长,衣裳薄

  数着逝去的季节 /今年夏天也快要结束 /带来沁凉的风铃 /为何听来如此寂寥 /倾洒着的阳光里 /秋蝉在远方鸣叫着 /爬上两人一起去过的山丘 /在想要停住的时间里 /小溪浸润着心灵 /森林告知去向 /今后你将一直静静地 /紧握着我的手

  永远都像这样 /在无尽的夏日天际 /远方鸣叫着的秋蝉 /跟你一起聆听着度过 /不知不觉已黄昏 /很快地就将日落 /你手的温暖 /为何我会温柔地想起 /斜坡上两条长长的影子 /背对着夕阳并列摇晃着 /你笑了 连影子也跟着颤动 /在那么理所当然的时间里 /风里飘散着季节变换的味道 /即便薄暮秋蝉远去 /从今而后你将更加 /成为我无可取代的人 直到永远

  察觉到影子的渐渐消失 /在日暮笼罩的夏季天空里 /悄悄地找到一颗星星 /明年也要和你一起... /像是要珍惜着悠闲度过的时刻般地 /试着停下脚步

  世界杯使人彻底疲累又虚无,凡事百无聊赖。藤泽周平的《蝉时雨》一来,整个人的姿态从躺着改为直起身,“清明在躬,意气如神”,一阵风就读完了。这是不值得向多数人推荐的好书。

  读《蝉时雨》中主角牧文四郎的成长,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隐剑鬼爪》中片桐宗藏和黄昏清兵卫的影子。如果说藤泽周平一生所写只是一部小说,那么他小说的主人公也是那一个人。牧文四郎、片桐宗藏、清兵卫,不过是人生不同阶段中的同一个人。读(看)他们的人生,很象是看一个人头上顶着衣服,凫水渡过一条滔滔的大河,而想要头上的衣服不湿,作为岸上观者的我们实在不可能相信。然而他们摇摇晃晃,左支右绌,不知怎样的造化,竟然趟过去了,不能说毫发无损,简直可以说极度的狼狈,甚至到达彼岸已经不支倒于尘埃,然而毕竟渡过去了。

  毕竟渡过去了,这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人生。

  网上找到的这首名为《蝉时雨》的歌,不知是否据以改编的七集同名日剧或是电影的主题歌,只觉得歌词气蕴绵长,暗合原作的脉络和路数。歌的主题定格于爱情,不是原作的流流长的人生,虽然可惜,倒也可以理解。

  其实能配上《蝉时雨》原作神髓的最好的歌词,莫过于那一句,“岁月长,衣裳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蝉时雨》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