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归途列车》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归途列车》经典观后感10篇

  《归途列车》是一部由范立欣执导,陈素琴 / 张昌华 / 张琴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归途列车》观后感(一):一个国家的爱与伤

  春节是中国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择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希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希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同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梦想。让这一家三口终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那是怎样汹涌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死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么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 “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己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知道,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知道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城市将自己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可以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影像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归途列车》观后感(二):中国人眼中的中国

  片子没看,但仅仅只看简介就知道画面会真的让人有身临其境效果,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人潮拥挤的春运。80高龄的白头翁,出生还未到一个月的襁褓婴儿,大包小包压弯身体佝偻中年男子,背着若干行李,手里还不忘牵着三个孩子的打工妈妈....这样“crazy”的场面也只有在中国每年过年之前,各地火车站看到的。

  可惜《归途列车》这样的片子也只有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才会去看,那些所谓的高高在上的人,飞机来飞机去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即使到电影院看,相信感觉跟那些美国记者一样: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那么多人迁徙?可笑的是身在一个国家,站在同一片热土,却有如此大的区别待遇,真正需要反思的人是永远不会去反思的。

  大家都说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所以春运也并不是解决不了的,只是这是要建立在一些人的利益上的,那么办法肯定在面世之前就被扼杀了。

  这让我想到最近看的冯导的1942,再次赤裸裸的掀开中国的伤疤,忘不了的历史,过不去的苦难心结。我们未来人也只能悲叹历史,为那些不应该逝去的灵魂感到惋惜

  中国不缺所谓的“震撼心灵”的纪录片或者历史片,依旧,看的也只是平民们。你看完也许会掉眼泪,也许会捶胸顿足,也许要摩拳擦掌要去“报仇”,但,无奈,你什么也做不了,如果做了,就犯法了,给你个损害公共财物帽子严重的给你几天牢狱饭尝尝,或许你会后悔,都是片子惹的祸....

  这些片子最好的归路就是博物馆,成为历史,成为难以启齿的伤疤,让人时刻不能忘记历史,活好现在,也不枉“花枝”把生的机会给她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那么古人死的也更有意义。给掌权者的一课就是——为民谋福利,做实事,让百姓好日子

  如果警世人意义得到发挥,那么导演的辛苦也就不枉费了。

  《归途列车》观后感(三):记录伦理

  全纪实版无后期画面制作真实的心酸。原来人类每年最大的迁徙如此恐怖

  真心感受到每一个大人能力,无论成功贫困都值得敬畏。

  记录片的纯记录不干预是否真的符合伦理,特别对象是人时。

  他们是底层,是懂得少,思想近,但是你们的宏大思想如果灌注在女孩心间,他们家的进一步无奈是可以避免的。

  跟拍了近两年,一部中国底层血泪史是历历在目了,是公之于众了,深刻不足以形容,但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有改观的。

  所谓归途,是失去了一个希望,返乡保住最后一个希望。

  在片里看到了心往已久的回龙镇。

  美好的城里人想往的小镇,却是镇人心里说不出的痛。

  它沁人,也潦倒

  如不开发难以在家致富,如开发必然因没水准成为被破坏的神兽。

  中国穷苦的还是大众,或许真要像台湾一样经历一段暴发户式的淘金热,整的大好河山瘌痢头,然后再拿提升的财力和思想品味光复青山秀水。

  果真如此,也希望过程幸福点,压榨少一点,维稳变为维护人权

  《归途列车》观后感(四):由纪录片《归途列车》开始闲扯

  前几日看到这个一条新闻“1月12日,第6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公布了最佳纪录片导演提名名单,加拿大华人导演范立欣凭借备受好评的《归途列车》成功入围。”今天又看了韩寒博客推荐视频不免想说几句。

  关于电影《归途列车》:能拿国外奖的中国纪录片必然会反映一些中国的现实状况,本片亦然。中国的好也好,坏也好都是人多造成的,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好坏快慢,不在于这个国家有多少富人,而在于这个国家有多少穷人。而这一切都是在牺牲中国农民工牺牲穷人的的情况下完成的,其实这就是最大的不公!本片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顶多伪记录罢了。很多地方有意而为之,不是那么写实。镜头的确很漂亮,尤其是几个过度的空镜头。多少的父母都是像片中那对农民工夫妇一样,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希望他们的儿女能好好读书,以至于将来不再当农民工。但当儿女的哪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话说的没错,但永远都只是一部分人。不能再扯了,再扯就要踩到地雷了!

  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反应现实问题,《颖州的孩子》,《请投我一票》,《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记录片都反应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但在河蟹面前,这些电影是那么的非主流!电影没有禁忌,电影中的纪录片更应该没有禁忌,老艾说过,纪录片就是一直不关机,一直拍,要的是素材,怎么剪辑是以后的事。当美国人拍出了《海豚湾》,我们看后痛骂日本(日本政府)的时候,殊不知美国人也拍出了《4川的眼泪》(《劫后tian府泪纵横》),其他国家的观众也在看着呢!没准他们也在痛骂....但是在我guo,电影却有太多的禁忌了!

  《归途列车》观后感(五):道德不安

  导演说,当初决定拍这个电影,是因为当CCTV记者的时候去四川一个偏远山村采访,完了之后坐2个小时飞机就到了北京,台里派车来接,在车接近3环、4环的时候,当那些霓虹扑面而来之时,有一种负罪感

  他说:从贫乏到繁华,对于我而言,2个小时就可以跨越,然而对于我的采访对象而言,他们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实现?!

  所以接下来他花了3年时间拍这部片子。这是他的处女作,成功的处女作。因为作为一个观众,在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也被一种道德上的不安骚扰,直至两天后的今晚,仍然无法释然,才不得不把它写出来。

  当看到张家夫妻在低矮、拥挤、杂乱的工厂里,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给衣服压边、缝口袋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是,我身上的衣服是否出自这样的人之手?

  是否来自这种非人性的、机械化的劳作?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穿着MADE IN CHINA的衣服,深感不安。

  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和惊人的忍耐能力。他们可以忍受嘈杂、拥挤、混乱空气不流通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忍受一天十几个小时高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还可以忍受住在潮湿、狭小阴暗的房间,甚至可以忍受长期与父母子女分离。

  这种反人性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挣钱。这种挣钱以未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并且这生活还不是他们,而是下一代。也就是中国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切为了孩子好。

  但那些孩子们不是机器,不是插上电就能按照既有程序运转的机器,而是人。你拼死拼活挣钱给他们花,你每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广州挤回家过年只为见她一面,你每次在电话千叮咛万嘱咐……统统没用。

  这正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伟大之处,它表现出了农民工的绝望处境。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用自己的毫无选择给下一代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然而现实是,下一代只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才是最绝望,也最沉重的地方。然而这种绝望却以惯常的青春期的反叛表现出来。当张家女儿与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当女儿反抗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甩女儿巴掌时,整个影片陷入一种彻底绝望的境地

  老实人没有好报,勤劳也没有好报,隐忍也没有好结果。张家夫妻也将这一切又接受了下来。他们接受苦难,然后又遭受了另一种苦难,他们居然又接纳了下来!这到底是巨大的忍耐力,还是麻木无知

  不仅这种生活反人性,这种忍耐也是反人性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与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再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忍耐,他们不喜欢了可以换一份工作,尽管并不会有多大变化。他们还会罢工,与资本家谈判,以期增加工资。他们不安分,有时会闹点事。他们也更自我,追求可能享受

  但他们仍然不属于城市。他们买不起昂贵房子他们的孩子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学,他们最终或者回到乡村,或者走上父母的老路:为了孩子将自己当做牛马。

  你所看到的变化,可怜得微不足道,最终却是循环。青春期的反叛注定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最终仍然踏上跟父母一样的道路。

  唯一改变可能性还是那条自古有之的老路:读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进入城市的可能,尽管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

  看着这些在命运面前挣扎的人,如何没有负罪感?同样的人,同样的生命,凭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部电影成功地将导演的不安传达给了观众,导演的不安生成了这部电影,观众的不安呢?能去怎么做?

  《归途列车》观后感(六):永远无法改变的痛

  关于记录片,可能看的最多的就是故宫之类的文艺体裁。昨天天天向上节目介绍了导演范立欣,介绍了这部很久之前甚至拿过艾美奖的最佳纪录片奖的《归途列车》14年春运将至,看到这部片子,无限感慨。

  少言寡语的父亲,爱唠叨的母亲,年迈的外婆,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儿和13岁的儿子。非常典型的中国家庭。父母为了挣钱,在女儿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打工。不难想象父爱母爱的缺失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的影响。他们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打电话,汇钱。父母最在意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女儿却在给外公上坟的时候说不想看到爸妈。

  父母的艰辛付出让人动容,他们住的屋子脏而小,夏天不难想象出有多炎热,长期加班赶工,面部表情呆滞,很少能看到笑容。而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也不易,地里的农活要一肩扛起,家里的鸡鸭猪还要帮忙照应,学习成绩也要说的过去。外婆照顾了外孙女儿十七年,这和养大也一个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每年只能回一次家的父母为了能赶上火车,在车站苦等,奔波买票,扛着大包小包挤上火车,在中国人看来,回家过年是让人感觉活着还有意义的唯一存在。国家发展,所谓金融大国,外表的光鲜亮丽似乎和这些农民工的生活格格不入,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换回的收入却只能满足温饱。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做,因为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得起书。让孩子改变命运。

  也正是国家的发展,女儿通过电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在她看来,青春应该是自由,漂亮不受约束的生活,在学校苦苦读书实在是让她觉得无趣烦闷。母亲每次打电话回来都只在乎成绩,长期没有父母的生活让她自认为独立,对父母的疏远感越来越强。她梦想着能过上自由的日子,不惜退学,到广州打工。哪怕是和父母一样的工作,她也觉得很好,至少有钱花,没人管。

  同样追求改变,父母希望女儿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女儿则想享受青春,自由。这个家庭是可悲的,父母的希望落空,女儿也将走向她并不了解的社会,去感受父辈们的艰辛和生活的残忍。迪厅的灯光闪烁,她随着节奏摇摆的样子,是那样的让人悲伤,远在他乡的父亲病倒在床,而他的女儿也在不知不觉的被这个社会吞噬。

  春运是中国特色的缩写,这个家庭是整个生活在农村的被这个社会踩在脚下的所有农民的缩写。关注奥运会,关注金牌,而从来不知道关注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自己在这个国家又算什么?

  记录片里的一个父亲试图翻越栏杆去找自己的两个女儿,武警不允许,他愤怒的说,如是是你你会怎么办,你们今年在这里当兵,神气,明年后年总要像我一样走进社会。武警没说话,只是拍拍那位父亲的手。在这样的体制下,没有一个人会幸免于难。今天你是制度的执行者,哪儿知明天你不是这制度的被执行者。

  距纪录片的拍摄时间已经过去6年了,中国的春运大战仍然上演着。一票难求已经成为春运的代名词。依然有无数的父母背井离乡,依然有无数的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甚至受到伤害。纪录片的最后,母亲独自回家,她要照顾儿子,为了不让儿子像女儿一样缺少母亲的陪伴而走向歪路。在儿子和丈夫之间,她做了艰难的抉择。而她的女儿大概已经不会再踏上归途列车了吧。

  《归途列车》观后感(七):对于你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

  即便如此,你们又怎么知道真正的自由呢?

  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人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

  女孩在广州一个阴暗的出租屋里搓着衣服喃喃自语“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

  她和很多人一样来自内陆省份。在四川老家,她们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更别提人性化教育了。她们觉得学校是牢笼,要去沿海,去找寻自由。可她们没想到,她们只不过是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牢笼。到了声色犬马,价值观混乱的地方,她们哪里去找寻生命的支柱?她们只看到了所有人趋之若鹜的东西“金钱”,奉之如神明。她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但虚假的繁化已经将梦想压入角落。

  张昌华一丝不苟的表情掩饰不住他内心的彷徨,悲伤。他们很单纯地想要让子女摆脱农民的命运,没有任何技术的他们只能在他乡的流水线上做着机器人的工作,这和张素琴在回龙村老家一刀一刀切猪草如出一辙。他们贱卖着自己的青春和耐性,每月收货美国人一套衣服的收入,同时忍受歧视,生活的压力。

  片中所有人都被束缚在特定的套子里,被命运牵制,从不曾体会真正的自由。明明是天府之国,却衣衫褴褛,满眼是破败的荒村。明明是聪慧勤劳的人们,却忍辱负重,各自压抑。

  父亲爱自己的女儿,但他不了解女儿,也不了解自己。

  女儿爱自己的父亲,但他不理解父亲,也受不了现在。

  他们都渴望被理解,因为他们的心都被现实压得沉重。

  吵架的时候,女儿为自己叫喊,为自己争取自由。那凄厉的吼叫,几乎将我心震碎。在父亲面前,这个性格温顺的女孩爆发了,她不是对父亲吼叫,她是在对这个社会吼叫。没人能选择自己人生

  范立欣给西方人解释了中国奇迹下触目惊心的现实,给当政者一记闪亮的耳光。民工们不是没有说话,只是能被大家听到的总是少数人。范立欣让这大多数被听到了。

  是的,对所有人来说,自由都是是快乐。

  《归途列车》观后感(八):家事和国事

  春运 人多 金牌

  在火车站等待六天后终于爬上绿皮火车的中国工人,收到一条NBA赛果的手机新闻,他从火箭火箭想到姚明想到中国的骄傲想到即将开始的北京奥运会,他期待他的国家的金牌数量能够更多,因为他的国家那么强大有那么多的人。

  他的国家那么强大人那么多,这让他感到自豪,前六天在火车站的拥堵、推搡、踩踏、淋雨、受冻、挨饿以及前不知道多少天在售票口一天又一天的等待和失落,所有这些,似乎都在这趟虽然慢慢晃悠、然而确切地开往家的方向的列车上, 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不埋怨。

  《归途列车》观后感(九):无望

  首先,我想说,说一切都是无望的,说一切都不会改变一分一毫,按韩寒的话说,忧国忧民的人最傻了。

  这部片子不那么好,绝对不如百老汇电影中心宣传得那么好。

  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就不想说了,比如春运、农村留守儿童之类的。电影之中有一些隐秘的情绪,倒是值得探讨。

  琴琴和弟弟阳阳是外婆一手带大的,这就说明张昌华是入赘的。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这是一件没有出息的事情。有人说张昌华木讷,生性少言寡语,他自己也说,书读得少,可能有时候想到一些什么但是没法表达。但是我以为,这种入赘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张昌华的性格造成一些影响,他们过年的时候我感觉不到他作为一个男主人的地位。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场家庭暴力。这里并不只是体现了琴琴的叛逆,以及张昌华对于她忍无可忍的爆发,而更多的是,即使一些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他们在无法交流的时候,习惯性地诉诸于暴力。张昌华不善言辞,所以被女儿激得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只有动手了。我个人以为,原因有二,一个是琴琴你必须服从于我,另一个是现在终于熬出头,女儿这么大,老头子死了,成了理论意义上的一家之主了,要打压任何敢挑战自己权威的人。

  我觉得张昌华的心理是有点扭曲的,但是他的这种情绪是不难理解的。

  然后是烧香拜佛的情景,在农村太普遍了,我奶奶就是那样。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相信菩萨可以保佑一切。很多人谈现在中国人的信仰危机,我看更多的是中国城里人的信仰危机,你想在农村讲信仰,我看讲出来的只能是拜上帝教这样的怪胎。

  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清楚。的确没人说,也没有怎么表露,但就是能感觉到。

  我宁愿做一个傻子吧。

  每个人嘴上说要重视农村发展,但谁都不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事。当政者自然要政绩,想捞钱,城市化是最好的手段,谁都不会去关心农村发展。现在政改很热,其实我觉得,政改的作用不会很大,无非是朝着一条更加民主化的的道路上走,朝着更加西方的道路走,超着更加资本主义走。如果真有这样的改变,会很好,可是什么主义也都救不了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是文化的问题,这种文化根深蒂固,几千年未曾改变,我也不觉得有人可以改变。纪录片里家长们一直强调,要读书才会有出息。这种文化的根源在我看来就是古时对于中科举的期望的一种延续,就是对于当官的一种渴望,是对于发财的一种企盼。有多少读书人是抱着我中科举不是出人头地,而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这样的信念的?这种文化鲁迅早就讲过,可这么多年没有改变。只有文化变了,体制的改变才会得到真正的认同,走民主的道路才会有效。我们只能期盼有这样一位法力无边的救世主出现,一夜改变中国人的文化,让我们以为公正理所当然,人权理所当然,平等理所当然。

  不过这一切,都是无望。

  《归途列车》观后感(十):全都不快乐

  一年一度的春运春运浩浩汤汤,1.3亿的流动人口在他乡辛苦劳作一年后,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归途列车》将镜头放在了其中一个流动人口家庭上,通过平静的镜头讲诉着这个家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陈素琴和张昌华这对夫妻,在张琴还是一岁的时候就因生活所迫而出外打工,枯燥乏味的工作一直没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只有在和女儿通电话的时候陈素琴脸上才有笑容,在排了几天队终于买到回家的票时两夫妻才有释然的快乐。不过回到家里他们依旧有忧虑,陈素琴说,其实回到家里,也不知道跟孩子说些什么。所以无论打电话回家,还是在团圆饭上,父母与孩子的话题总离不开学习。

  张琴是个向往自由的女孩,毅然放弃学业出外打工,当被问及快不快乐的时候,她说对他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她渴望漂泊,渴望流浪,可是出来打工虽然比起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变得可支配一些,但她依旧要被捆在这个车间里。在卷完头发出来后,张琴在大街上走着配以欢快象征时尚的音乐,体现着张琴此时兴奋快乐的心境,她也是个叛逆的女孩,虽然父母总在嘱咐着学习的事,但她却毅然抛弃学业出外工作。她虽然和父母关系不好,但她心底依旧是想要父母同他们一起生活的,但是父母从未履行他们的话,依旧离他们而去,她心中多有不满,所以她在第二年的春节里她说出了自己的不满,她对弟弟说父母是不会回来管你的,从而引发了他和父亲的大战。这次春节回家应该无奈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却依旧弄得每个人都没能高兴起来。

  父母与孩子因为自小长期分离而互不了解,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只想要父母的陪伴,却又因得不到而在心底怨恨父母。父母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如何拉近跟孩子的距离,只会嘱咐要好好学习,从而引发儿女叛逆的反感。最后引发矛盾激化后的爆发,造成僵化的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最终他们分奔两地,如同陌生人。

  最后女儿去往深圳,开始全新的工作生活,此时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讲述着老家奶奶和弟弟的生活,深圳女儿的生活,广州父母的生活,同一时空,本应是亲近的一家人,却相隔千里,不禁令人惆怅满怀。

  父母为了生计被迫离家外出,女儿渴望自由却做着琐碎的无聊工作,儿子渴望父母却要忍受父母和姐姐皆离去的孤独生活,学习着无聊的学习。奥运会来临,举国盛世,却与他们无关,在广州站上写着,振兴中华,真是讽刺。

  这个家庭是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家庭的缩影,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同是无数留守家庭遇到的问题。

  最后陈素琴终于决定回家照顾弟弟,或许这是个不错的结局了吧,只是最后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的孤独又伟岸的背影上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归途列车》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