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是一部由理查德·唐纳执导,伊利亚·伍德 / 亚当·鲍德温 / 约翰·赫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完结局,当Mike对两个孩子讲到,历史开始于讲述者的时候我就明白了Bobby最后的结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下面摘录别人的影评,我觉得很到位:
“Have American movies become so mired in escapism that even a tragedy like child abuse can now be trivialized in such a blatant, cornball way? I'd recommend you keep your kids far away from Radio Flyer — less because it depicts anything they couldn't handle than because it works like an exploitation film, transforming real-world anxieties into slick hooks. The movie starts out by evoking the primal, disturbing emotions of familial discord; it ends up telling you to have a nice day. ”
在凤凰电影台节目单上看到《海阔天空》这个名字,还以为是80年代末张国荣主演的香港电影,不料却是童年时代的伊利亚·伍德(魔戒矮人主角)和约瑟夫·梅泽罗(另一个成功的童星)主演的一个揪心的童年故事。
其实电影拍得挺生硬的,一些地方不太合逻辑。天才兄弟能造飞车就算了,小孩子把电线藏在烤箱里是顽皮就算了,继父为何要给空烤箱点火?好在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掩盖了这些毛病。伊利亚·伍德的招牌大眼从小就绽放着空灵的光芒,脸蛋还肉嘟嘟的;而年纪更小约瑟夫·梅泽罗则始终带着一股忧伤,那眼神似乎在说只有天空或无尽的远处才是他的归宿。他让我想到了另一个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据说斯皮尔伯格拍《人工智能》时曾考虑由梅泽罗担任主角,眼光和我挺接近!兄弟俩亲密无间,占片子一半篇幅的内容是他们和忠实的牧羊犬四处玩耍、在加州郊野勇敢探险的历程,60年代的加州金色阳光和纯真童年,相信勾起了不少观众的回忆,尤其是有兄弟姐妹的。
如果这片子只有以上内容,那将是非常适合儿童观众的温情片,也适合成年观众怀旧。然而电影的其他内容打碎了这个可能的主题。两个小朋友的不同眼神其实代表了他们在片中不同的命运。单身妈妈带着兄弟俩穿越美国到加州,幸福满满地组建了新的家庭。然而弟弟Bobby屡遭继父的虐待,而哥哥Mike只能瞪着大眼饱含泪水却无能为力。我正纳闷他们怎么不告诉妈妈,刚被打过的Bobby忧伤地对哥哥说:“Mike,答应我,不要告诉妈妈,她现在很快乐。”多可怜多懂事的孩子!哥哥也十分体贴,通过故意做坏事被骂来引开妈妈的注意,兄弟间的浓浓情意萌倒一大片。
而这令人揪心的悲剧,本片用了一个令人瞠目的结局来收尾。在Mike的记忆中,Bobby骑着兄弟俩改造的飞车(也就是片名radio flyer)飞到了梦想的地方,成为了飞行家,原来那忧伤的眼神里包含着对天空的向往。这浪漫美好的结局给了Bobby解脱,也给了观众解脱。不过影片也暗示了这只是Mike用来缅怀Bobby的方式。IMDB上更有评论说Bobby根本不存在,只是Mike想象出来的兄弟,是真正遭受童年虐待的自己的黑暗的投影。更举出了为何只有弟弟受虐,兄弟俩为何会同时胃疼,妈妈对Bobby失踪反应并不激烈等等证据。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不然汤姆·汉克斯在头尾所说的照顾弟弟的承诺主题就变成对不存在的幻觉的承诺了。巧的是前一天看的,拍摄时间相差20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有相似的元素,正如汤姆·汉克斯在片尾说的:“所谓真相,或者说历史,是只存在于讲述者的脑中的,因为这只是他记忆或纪念的方式。”
我觉得Bobby到底是死了还是不存在并不那么重要,让我纠结的是本片这样结尾所表达的立场。面对苦难不仅采取逃避的方式,更宣扬飞出悬崖来解脱。这显然不仅会给儿童观众以行为上的误导,也没有告诉他们面对问题应有的处理方式。而前面那么多温馨感人的兄弟情,又像是面向儿童观众的。而那凄惨的情节显然也不适合有不好的童年记忆的成年观众。所以我认为本片目标群体混乱不明。
总之,小朋友和有童年阴影者,远离此片。
《海阔天空》观后感(三):稚嫩的肩膀,更重的担当,执着的梦想。
年幼的肩膀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沉重,鲍比和麦克却依旧坚强地执着梦想。 儿童内心有着耀眼的闪光。 影片反映家暴的沉重,更多的是对孩子懂得担当,追求梦想的赞美。
影片以承诺一词为主线,麦克和鲍比对隐瞒家暴保护妈妈的承诺与杰克承诺不再酗酒的虚伪鲜明的对照。
片中又蕴含着对梦想的追求精神,菲尔比遇到鲍比那一段是影片最为阳光,轻松的部分。
影片从麦克的角度入手,十分巧妙地将担当与梦想结合。
只是剧情方面转折部分有些突兀,结尾有些理想化。影响了影片精神的升华。
不过,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不是吗/
《海阔天空》观后感(四):久远的童年回忆。
童年时候看过这部电影。那时竟也会心存感动,以致一直到长大以后,在电视上偶遇些许片段,便唤起心底陈旧热烈的记忆。印象深刻大概是因为片中孩童的想法和行为与那时的自己产生无限共鸣吧。对事物的好奇和冒险之心,都是那个年纪特有的。而我对这部电影的眷恋亦是无法被其他所替代。
我一直以为这些记存着曾经孩童时期天真的自己的影像或是其他事物,都是无比珍贵的。因为那份回忆竟然在多年后被记起并且觉得鲜活。它们大都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遗忘,过了很久以后岁月的尘埃都几乎把它们所覆盖,而一些事却令自己想起了。便会到处追寻,想要占有实在的物,从而收藏难得的瞬间时光。
最近我把从电驴里下载的这部片看了一篇。缺陷的是没有任何字幕。过了这么多年,感动会淡退很多。也觉得片子简单了许多。但看见两个孩子的纯真和波比对自由的渴望和梦想,心里也颇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