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是一部由李受妍执导,赵震雄 / 金大明 / 申久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真的不是那样的人。”
“不是哪样的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恶魔,当这个恶魔苏醒的时候,每个人都一样。
魔豆推荐的这部电影。
魔豆——资深文艺男青年,看的书大都艰难晦涩,社会人文自然历史军事之类,至于电影,至今大概看过小几千部。
他推荐的电影我大都会看,就像很多年前的《穆赫兰道》,以及之前那部《吾栖之肤》。
十几年前郑重的做智商测试,魔豆以一百八的分数高居榜首,所以我也感谢这些年看得起我,推荐给我的电影觉得我都看得懂……
什么叫懂呢?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不能理解,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有固定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这个固定的中心思想一定就是标准答案。
《解冻》的豆瓣评分并不高,就这样让很多人错过了很多好电影。(帝国到处都是水军。就连大众点评都晒图好评送小菜。)
前半小时觉得有点无聊,甚至质疑了一下魔豆的欣赏水平……虽然明知道平缓铺垫的必要,也是揣摩细节关键。
后面渐渐精彩起来。
关于肢解的呓语,黑色塑料袋里头颅的幻觉。
“刀要扎进关节,再扭一下。”
“身体碎掉,丢进汉江,来年四月才会解冻。”
“头要冻起来。”
十五年前的失踪案。
一个自己开私立诊所,创业失败欠下高利贷的中年男人。恰巧放高利贷的女社长患有失眠症,需要药物催眠。
卞医生只杀了一个人,没有碎尸,只不过留下了头颅,一直保存着,放在冰箱里,保存的很好。
我猜对了那个他幻想出来的人物,侦探小说里的侦探,带着侦探帽的老头,值得信任的人。
猜对了他挨的那一棒是美妍打的。
当美妍确凿的证词,肉店父子俩无辜的说卞医生喝多了之后偷走了刀,当行车记录仪里的录像放映着卞医生把高利贷女社长的尸体塞进后备箱,然后丢进汉江。
全世界都相信原来卞医生真的是凶手。不光如此,他还杀了自己的前妻。
如果就此结束也说得过去。但是平缓铺垫的细节就难以经得起推敲。
十五年前的悬案,肉店老板的呓语。失踪的老板娘。
我想说的是,这世界上有很多真相被掩盖着,正是由于人性的那些无法摆脱的劣根,才得以永远的被掩盖。
毕竟,许多人都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谁会相信一个疯子。
疯子卞医生说,他没有杀害自己的妻子。
他真的没杀,但他已经被关进了疯人院,被强制注射安定剂,永远不会有人相信他的话。
卞医生和肉店父子,他们心里的恶魔都是醒着的,所以恶魔之间也会有交流,有感应。
“第一次做是不是觉得困难?以后慢慢就好了,没准还会上瘾的。”
因为恶魔醒着,所以人看上去疯了。
因为人疯了,所以恶魔被放大了。
这样看来,一定程度上,两者都不那么真实,都有一点无辜。另外,人在感到恐惧的时候,会把自己收集的信息联想到一起,并且深信不疑。
电影的最后,肉店的儿子对父亲说:“爸爸,你听见了吗?现在到处都有摄像头,以后你做那种事要小心一点了。”
肉店的父亲若有所思的说:“是啊,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个玩意儿。”
患有精神疾病并且嗑药的卞医生被抓了。
十五年前碎尸案与杀害卞医生前妻的肉店父子安然无恙。
真相是什么?最终还是——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家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解冻》影评(二):《解冻》
《解冻》[强]很赞的片!悬疑,犯罪……疑点重重。老实胆小抑郁的医生VS屠夫一家的故事。这片拍的真好,场景设计,人物关系,一分钟都不浪费。开始怀疑屠夫一家是连环变态杀人魔,中场突然反转成变态医生,最后再次反转~我的天~“一切都很突然”“又在情理之中”~好酷~变态老头就那么轻易的杀了一个个女人[捂脸]他貌似还得了老年痴呆[捂脸]好吧,老年痴呆完胜抑郁医生。最后更加证明了团队的强大,嗯,因为屠夫是一家作案,而医生是自己。最后,医生入狱。看了这片在感叹导演大人真是把观众玩弄于股掌之中;还要不得不感叹下推理的利与弊,很多犯罪电影都会有推理大咖,比如对于事物连续性的推理,然后就有所谓的“连环杀手”……然,忽略了两个问题,1要是正好是相似案件并非一个凶手岂不是让真凶逍遥法外。2要是后者是前者的模仿犯罪,那前面的连续性是给予后者学习的,那岂不是诱导犯罪
《解冻》影评(三):解“冻”
这种结尾看的人很郁闷啊 医生是绳之以法了 而且还背了个大黑锅 但更大的杀人犯却依然在逍遥法外 电影前半部分 现实 幻觉 有点难分清 就算是根据最后其他人在警局的供述 依然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 哪些又是假的 比如肉店儿子和小护士 他们的供述很明显都有撒谎成分 或许导演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最后结尾医生老婆的一段行车记录仪揭示了肉铺父子俩是真正的杀医生老婆的凶手 也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其实整个电影在以医生的视角讲述的过程中就在揭露这一事实 但最后医生因压力过大药物依赖产生幻觉并且真的背有一桩命案在身才是真正的大反转 所以最后医生老婆的行车记录仪那一段也并非如一些观众所说的画蛇添足 #个人认为#
其实我想知道的是最后那一桩15年前的连环杀人案电影里到底是破了还是没破 医生背的应该只是肉铺父子杀他老婆的黑锅吧 还有就是他自己杀的裴社长 共两条命案 而江南连环杀人分尸案应该是还没破 肉铺父子依旧逍遥法外 最后会不会归案也不一定了 毕竟肉铺老爷子诉讼期都过了 而且 还有人(医生)背了一个锅转移注意力了。。。
再说说电影名 解冻 应该是一语双关 一是说 江水解冻冰融 再一个就是尘封多年的连环杀人案件又浮出水面 得以“解冻” “水落石出” 但就电影结局来看 并没有真的解冻哦。。。
最后 为赵镇雄大叔狂打call啊 演什么像什么!!!
《解冻》影评(四):解冻的是险恶的人心
三星半,★★★☆。 是一部好片,但先吐槽一句。韩国惊悚片,已经形成了一个惯性套路。先不提负责查案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永远都是一副办事不利,又拽拽的欠打的模样。不论电影成色,结尾必须来个反转,就和漫威电影必须有彩蛋一样。已经过于黑化脸谱化的公检法和叙事模式反而形成一种厌倦,就好像摸透了魔术师的把戏。*虽好,也不能总贪啊。 电影悬疑部分和音效做得还算不错。男主角频频从梦中幻觉里惊醒,记忆总是残缺不齐,镜头好像被广电局剪过一样支离破碎的错觉,在初观时特别强烈。还以为是不是因为哪些特别黄暴的画面存在,自己又下到了阉割版。(现在许多电影,连网络资源都不一定足版了)这些疑惑在结尾都一一得到了解答,一切幻觉皆因医生自己本身得了精神病。那些刻意丢失的段落,反而成为解疑整部电影的精华和答案。医者自己也是患者,似曾相识于多年前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用缺少的记忆作为剧情的分歧点,也看到了多少《蝴蝶效应》的影子。 —————————以下是剧透影评————————— (医生的部分) 一开始可以得知,堂堂一名内科医生,竟然住在那么邋遢狭小的出租屋里,难免让人觉得蹊跷。原来饱受债务困扰的医生,自身已经有精神病发作的前兆,滥用麻醉药品丙泊酚更加是刺激诱发了精神分裂。他投资失败,欠下高利贷无法偿还,导致原本自家经营的医院被迫关门破产。由于债主裴社长长期失眠,需要打丙泊酚来帮助入睡,就定期去医生的医院来注射,作为抵消债务的一部分。但丙泊酚作为手术用麻醉药品,当成惯用安眠辅助药品有很大的风险,说白了就是打多了容易醒不来,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当年的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么一觉不醒) 债主裴社长在注射药剂过量之后不治身亡,医生将身体祛除辨别痕迹以后扔进了汉江,却将头割下来一直摆在冰箱里妥善保管(精神病嘛)。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就花两亿元买通了裴社长的小弟,让他做假口供。但小弟已经从行车记录仪里发现,医生抛尸裴社长的行踪。事后小弟由于赌博输了钱,再度找到为了逃难委身于一家私人小诊所的医生,向他勒索钱财,忍无可忍的医生用手术刀捅瞎了小弟的眼。 医生时不时窥见到的精肉店父子杀人,包括最血腥的女尸被悬挂吊起来放血的那段,是他自己曾经的杰作。从尸体的低垂的乳房和臃肿的腹部看得出,这是那个裴社长,而不是他老婆。他把自己分尸的经历,移植到了父子身上。 (医生的老婆) 虽说离婚,但和医生是有感情的。两人见面之后原本想温存一番,裤子都脱了医生的脑海里却出现了幻觉,身下的妻子变成了被他分尸的裴社长。他惊恐万分,想注射药品来逃避,妻子发现他这个恶习始终没有摆脱之后愤然离去,随后被精肉店父子杀害。(最后的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可以看得出) (护士) 护士的确有偷丙泊酚拿去卖,这不是幻觉,从她最后和买家的短信联系可以知道,她还一直在做着监守自盗的事。但因为医生自己本身有偷用药品,于是她把脏水都泼在医生身上了。不然她一直监视医生的举动,生怕警察上门来查,一直在门口等待,一进门就气急败坏的责问医生的环节无法解释。她没有失踪,被精肉店儿子跟踪那一段是真是幻不好说,最终结局是医生被她一棍子打晕,第二天她没有来上班。 (菲律宾混血儿子) 比较清白的一个人,他妈并没有被杀,从结局母子重逢可以看到。他被众人凌辱那一段应该是医生的幻觉,从那个混混手上的纹身可以看出,这是裴社长的小弟。精神分裂严重的医生把自己的经历,放在了他的身上。 (退休警探赵京奂,南仁秀) 医生的前辈,精神科的权威南仁秀。他知道医生的病情很严重,也是医生值得信赖的一个人。所以潜意识里,医生把他化成了另一个虚拟的人物赵京奂。 (精肉店父子) 如果说医生那个算医疗事故的导致患者死亡,那这一对父子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和之前十五年里八宗命案都有关系。由于丙泊酚有刺激作用,能在半睡半醒之间讲真话,所以老头做内窥镜昏迷之间一直在吐露当年的事迹和手法,这段是真的。当年老头的老婆是被他杀的,分尸以后处理掉了。至于是不是被吃了,这个没有提,但导演安排一个精肉店的背景,很难没有这方面的暗示。两父子一人动手,一人放风,手法干净利落,但随着监控摄像头的普及,他们的行踪终有曝光的一天。 (众人相) 电影最恐怖的部分不是暴力杀人,电影血腥的场面少之又少,而是事态中众人的嘴脸和后话。墙倒众人推也就罢了, 医生的过错还被附加了那么多众人的污点,大家都栽赃给他。这感觉好像银行被抢劫了一百万,却向外公布了被劫一千万的黑吃黑。之后的新闻报道里还不断的发生新的分尸案,包括一个东南亚人无头案,这恐怕不是精肉店父子所为,是其他人的跟风之作。这就像破窗效应,被人破损的一面窗户一旦得不到维修,其他所有窗户必然会遭到砸破的纵容。杀戮的血腥已经散开,治安风气变得恶劣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惊惶不安的地方。 电影名字叫“解冻”,恐怕解冻的不只是那残缺的尸体,更多的是人心邪恶的一面。
《解冻》影评(五):亦正亦邪
豆瓣网友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颠倒整个世界只为看清你的倒影。我在正邪之间徘徊,却被一群逆行的车辆指责逆行。
参照物的缺失导致怀疑自己,被旁人串通之后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最后积羽沉舟百口莫辩。
想起当你看的一本军统小说名字忘记了,大概就是系统污蔑一个姑娘是妓女,要证据,好啊,纸张发黄的卖身契立马伪造出来,你还需要什么?胎记位置?曾经偷窥过她洗澡的马上指责出来,男朋友信不信?这时候智商已经下线了,证据是可以伪造的。
本片还有一个看点:无辜与罪犯直接只有一线之隔,这句话本来是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没错,古人云:大奸似忠,大智若愚。鼠目寸光俗人怎么看得到大周期?
赵振雄这种190身材的超大只,只能杀人诛心,攻心为上。他是如何一步步被周围人有意无意推进圈套的呢?
1麻醉后的大爷说出秘密,之前有过肠镜大婶走后门呓语铺垫,证明这是这是实话。
2发现小妹偷药,小妹这种送上门的不先睡了你这医生怎么干的?新来的啊?什么?不如前妻漂亮?秀逗
3心理医生,导演贱贱的用镜子角度拍摄,暗示观众往精神分裂方向想,当然你要说最后小行星撞地球剧终我也没办法,你是导演你老大。
4屠夫父子,你俩就庆幸遇到个四肢发达的蠢医生吧,不断试探这心理素质也是不过关。
5医院大婶,这属于墙头草,大势已定就落井下石一下,反正也没差。
6警察一直是……算了
亦正亦邪,最后借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里面的一句话结尾:贪官奸诈,清官要比贪官更奸诈。
《解冻》影评(六):我特么不想背黑锅啊
我只是破产了 我只是没钱而已 我来到这个破医院 忙的跟狗一样 也不涨工资 我租的的房子 又小又黑暗 我的房东是个卖肉的 房东的爸爸是个神经病 说自己杀人 我特么容易吗 我每天到家看见房东杀肉 我都觉得那是人肉 导致我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医院的护士偷药被我看见了 还能对我大声吼 我不就是没钱没权吗 老婆跑来找我 好不容易缓和关系想做个床上运动 老婆突然发神经跑了 然后失踪 房东对我笑的意味不明 我看见了他家冰箱里有个黑袋子 我看见了头发 那是个人头 房东一家都是杀人犯 我只是倒霉看见他在杀人而已 就差点被他杀死 结果警察在我家冰箱发现了人头 卧槽 我曰 虽然我有病 我会产生幻觉 但是变态杀手真的不是我啊 我只是分解了社长的尸体而已 我没有杀他啊 房东两父子才是变态杀人 他们从我发现头发开始就给我设了个局啊 我他妈巨冤啊!!!
《解冻》影评(七):真真假假
实际上剧情还是比较简单的,医生因为借贷问题精神压力巨大之下迷恋上了药物,然后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用药物杀害了债主并分尸抛弃到江里,导致精神崩溃产生间歇性的幻觉,后来不巧又租了真正的连环杀人狂的房子,最后替楼下的父子和医院的护士背了一口巨大的黑锅。
实际上整部片子前面80%都是以男主角的视角去描述的,里面穿插的所有镜头有真有假,比如说护士偷药,老屠夫做胃镜的时候说的那段梦话都是真的,里面的那个退休警察,屠夫儿子出去追小护士,和老婆吵架的过程,还有和屠夫儿子喝完酒后把黑袋子拿上楼这些都是自己的幻想。
最后一幕说明了老屠夫应该就是十五年前的连环杀人狂,而且他儿子是知道整个事情的发生的经过,老屠夫的老婆应该是被老屠夫杀的,还有同期的一些案子也是老屠夫做的,只是后来年迈了,腿脚不方便,所以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已经入迷的他还是会去招惹一些事情,所以有一幕是他把男主老婆放倒以后坐在石头上休息,他儿子没过多久就追过来帮他善后,并且最后一幕他儿子提醒他现在到处都是摄像头,叫他注意点,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来他儿子应该已经帮他善后不止一次了,而且知道老屠夫有这种爱好,所以才会跟着他,估计那个尸体在工地的外籍女人也是老屠夫和儿子做的案,只是后来善后的都是他儿子,所以手法才会和当年的连环案不一样。还有一幕是老屠夫的孙子去菲律宾见他儿媳妇的镜头,我觉得他儿媳妇当年跑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知道了什么,担心自己的安全所以才会突然跑掉的,不然老屠夫的儿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而且从他新找的老婆来看,并不像是有家暴的习惯,如果不是因为害怕的话,老屠夫的儿媳妇当年实在没有理由跑掉,老屠夫孙子的年纪正好十几岁,他儿媳妇跑掉的时候应该是孩子刚出生不久,当年的连环杀人案发生后不久,时间线也正好对的上,至于小护士偷药这个事情,我想可能导演安排这个镜头是为了凸显真实和幻觉的区别,不然没法更多的证明男主的幻觉是间歇性的还是持续的吧,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整部片子还过得去,只是导演为了凸显后来的反转,前面一直引导大家老屠夫一家是有问题的,恰恰是这样,才显得有点假,这种暗示应该更隐晦点效果才好的,能杀了这么多人还能瞒住自己的新儿媳妇,这父子俩肯定不简单,这么容易就看出破绽也太假了,所以火候还是差了一点
《解冻》影评(八):《解冻》短评
片段在微博上。
【剧透!】“由《四人餐桌》导演李受妍执导, 赵震雄 、申久、李清娥、金大明主演的惊悚韩影。讲述了随着冰封的汉江慢慢融化,冰面之下的无头女尸浮出水面,连环杀人魔的秘密也被逐渐揭开的故事。”
简介说是惊悚,我觉得惊悚、悬疑、推理、和恐怖都占据一些。这部影片开篇的基调就昭告着我心理悬疑和惊悚的部分,整部看完我没有感到黑暗或可怕,只是有些可悲的延续。影片播到一半不到的时候,我就猜测过这一切应该是赵哥自己的幻想。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凶手,但是他对自己进行了记忆催眠和暗示,把记忆中让他愧疚的部分替换成了楼下肉店的父子,所以现实和虚幻交错重叠分不清虚实。但是当影片真的是如此走向的时候,我心里喊了一句 —— 当编剧真爽,可以如此乱来?!昏。最后半个小时无论是情节转折、演技变幻等都非常高浓,与前面一个半小时的缓和铺垫和阴冷前奏反差极为明显,让人觉得大量的信息都被挤压在影片最后的半小时迅猛却又不草率地完结了。如果编导从一开始就这么策划的,那无可厚非。否则,我只会觉得节奏没有把握好。导演对之前片段花下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太过细致,以至于后面因为进度和预算或演员行程或其他的限制而急促地收尾了。
为什么有些演员会热衷大屏幕的电影而非小屏幕的电视剧?理由有很多。为了磨练演技、为了感动名导、为了创造历史、为了赢得声名。。。一直到影片过了一大半,我都在思考雄熊为什么会接手这部电影。在影片最后三十分钟的表演就是解答。这一段视频,我认为是从多方面展现赵哥演技的部分,有疯狂、质疑、否定、发泄、迷茫、痛苦、无措、回忆、思考。。。这又是一个和他以往角色能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尽管不一定对等。私下,我一直认为赵哥更喜欢饰演有阴暗面的角色,因为那些角色的心理变化更多、演绎起来更能体现成熟的演技。演绎太过正义的人物有时是无趣甚至可能是被逼迫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放肆野蛮的一面,尤其是男性。因为那样的角色才更能让自己感知强大的存在和力量(power,不是strength)毒性般的魔力。
电视剧就像是循序渐进的相亲,而电影则是速战速决的speed dating。电视剧更像是为期几个月的试用期,而电影则像是几十甚至只有几分钟的面试。所以拍电影,你要从一开始,甚至开拍前就拥有能迅速抓牢观众目光的魔法。如果一场电影一个半或两小时看完之后,就好像没看过一样的、或看时颇为煎熬想弃却又无法放弃的,那么这部电影的不良口碑就会迅速传开。当然,受不受观众欢迎、票房成绩优秀不优秀,这和业内评论家的意见是两个导向性不同的指标。前者的数据会影响广告商、赞助商、电影制作公司等在未来选角上的决定;后者的评价则会动摇或坚定演员艺人的心态,也会影响编导和随流的读者对其的固有印象。这部电影的收益、票房、业内评价,我不会去关心,因为赵哥本身就会是吸引我去观赏的最大原因。如果我买了电影票我一定会不离场地看到最后,但是让我再看一遍?我应该就不会了。
《解冻》影评(九):一部被豆瓣网友“打残”的好片
不明白《解冻》这部电影的评分为什么这么低,韩国电影就是讲究一个细腻,整部电影导演都是用尽量生活化的镜头慢慢推进,有些人看惯了爆米花电影,习惯了从头杀到尾的爆裂,遇到细腻的电影就不适应了,于是认为电影拍得太慢,前半部分过于平铺直叙的指责批评充满了豆瓣影评,可能这些人还是比较适合看看《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之类的,看这类电影确实是浪费他们的时间,也糟蹋了电影本身。好的韩国悬疑电影我认为比起欧美国家的,更让人觉得真实和舒服,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加接近,毕竟都是习惯吃米饭而不是牛排,这也使得中国观众更加自然的融入电影所营造的氛围,对于电影角色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表情也更加容易理解,从而加深对影片的认同感,电影前半部分“慢节奏”的功效此刻慢慢体现出来。反转是悬疑片通用的结尾手法,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可能反转电影看得太多,竟然反转再反转!这样其实挺冒险的,很多网友批评导演画蛇添足,我倒觉得结尾想法挺好,但似乎可以表现得再婉转、隐晦一些,悬疑片的精髓不就在于观众看完影片,回忆品味一番后,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那一瞬间的快感吗?演得太明白反而让人意犹未尽,导演帮观众把快感掐掉了,可惜了!顺便说说男主角赵震雄,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把分裂人格的两面人性表演得淋漓尽致,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如果本次香港金像奖他入围最佳男主角的话,也就没林家栋什么事了。值得一提的是,棒子计划翻拍杜琪峰的《毒战》,赵震雄将会参演,期待吧!
《解冻》影评(十):梦幻和现实模糊不清,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的连环杀人案《解冻》2017
豆瓣的评分较低,这部至少是7分的作品,鲤鱼甚至可以给到7.5。剧本的完成度很高,情节真真假假扑朔迷离,几次反转虽然有故能玄虚之感,但是没有纰漏,逻辑上是严谨的,这在同类韩国电影之中已属上乘之作。赵镇雄的演技非常棒,一个挺精神的精神病。
内科医生卞胜勋(赵镇雄饰)自己开办的医院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不仅欠下了高利贷,还与妻子离了婚,人生走进了低谷。沦落到在一家小诊所,每日给病人做内视镜透视和打预防针糊口。并且医院的所在地还是多年前连环杀人案的案发地,虽然时隔多年,可是人们谈起这桩至今未破的悬案还是耿耿于怀。
卞胜勋住在一家肉店的楼上的出租屋内,房东肉店老板父子看起来是一对神秘人物。在给老肉店老板做内视镜透视时,平时痴痴呆呆的老人在麻醉后,梦呓般的呢喃着令人惊心的杀人和分尸细节,而几乎同时报纸刊登了汉江又发现了浮尸的消息。不久之后卞胜勋的前妻,在到访出租屋后神秘失踪,一桩阴森诡异的连环杀人渐渐露出真相。
不喜欢剧透的跳到最后拿走资源。
看了一些短评有些看过的朋友对究竟谁是真凶有些疑惑,就先说说谁是真正的凶手。电影在剪辑上有些看头,男主人公现实和嗑药后的幻觉间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无缝剪辑,加之情节的碎片化要在电影结束后还原事件的真相必须依靠观众脑补,而且要剔除卞胜勋的幻觉。而且在线索上电影其实是三条杀人案的主线,这也增加了理清整个案情的难度,有不少朋友看过之后云里雾里真假难辨也就在所难免。
电影真正的连环碎尸杀人案其实只有一桩,只有很久之前的悬案是;然后是卞胜勋之妻被杀案和女高利贷老板被杀案。前两桩虽然凶手为同一个人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前面是蓄意连环谋杀,后面则是凶手老年痴呆后的随机杀人。连环杀手只有一人就是肉店的老店主,在其年轻时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杀戮欲望制造一系列杀人碎尸案,之后因为衰老和老年痴呆停止了杀人。这里电影给观众挖了一个坑,就是年轻店主菲律宾前妻的失踪,这诱导观众产生父子二人合谋谋杀了菲律宾女人的错觉,连环杀人还在继续。电影最后肉店的韩菲混血第三代跑到菲律宾见到了母亲证明年轻店主并未杀人。他只是见到父亲在混混沌沌的精神状态下将卞胜勋的妻子杀死之后,毁尸灭迹的帮凶而已。卞胜勋也只杀了一个人就是放高利贷的女人。杀人凶手只有两个人老店主和卞胜勋。
在这部电影里赵镇雄的表演可圈可点,前半部分谨慎而内敛。内敛!在韩国演员中绝对是非常稀有的一种表演技巧,大部分演员煽情过度用力过猛,懂得内敛只有少数几位国民级的老戏骨。而到最后阶段卞胜勋精神彻底崩溃的桥段,导演给了赵镇雄充分表现的机会,一连串的面部特写,给了赵镇雄充分展现演技的机会,卞胜勋惶恐,错乱,疯狂的精神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惊悚,值得一看。
关注鲤鱼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