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物语》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松隆子 / 田边诚一 / 江口洋介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月物语》观后感(一):追忆似水年华
仿佛是昨天,那段日子,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每天都有好多新的梦想,总以为自己会飞得很高很高...以为会一直暗恋他到一起长大成人,然后可以每天给他洗脏脏的袜子。
可是我们已经长大,我的梦想变得越来越现实,我不知道自己能飞多高,不再莫名地爱一个人,我有了男朋友,只是男友不是他。在我的生活里再也找不到他的痕迹,仿佛不曾有他这个人,然而我依然怀念他还有那段流金岁月。
我长大了,我丢失了他。
男孩要给她换新的雨伞,可是她直摇头。
她紧握着那把已经无法遮挡雨滴的红伞说:“これで いい、これが いい。”
这把伞还能用,我就要这把...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日子,莫名地喜欢某样东西,就像莫名地喜欢一个人。
《四月物语》观后感(二):四月 记忆
五一来了,四月结束了,那些春雨绵绵、那些悲欢离和,都变成了关于四月的回忆。关于四月,关于回忆,又不得不提起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四月的某个晚上,我又完整的看了一次《四月物语》,每看完一次就有一些新的感触,我真的是没办法停止喜欢这部电影。老早就打算为它写些什么,但是又迟迟不敢下笔,怕把自己的感觉写坏了。所以一直到今天,我才决定开始写些自己的感触。
日本的四月樱花烂漫、花瓣如雨,穿着白和服的新娘行走在樱花雨之中,是多么幸福的开始。四月也是大学开学的日子。北海道的女孩榆野卯月离开了家人,单独坐上了开往东京的火车。榆野卯月开始了东京的新生活,她经历了可爱的搬家队伍、警惕的对门邻居、混乱的开学、认识新的同学、参加钓鱼社等。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榆野是茫然的,她必须一个人学会生活,学会应变将来要遇到的一切。看着榆野卯月经历这一切,免不了也会想起自己大学开始那段日子,混乱无知中带有几分新鲜。
卯月是个可爱又很腼腆的女生。她喜欢穿着长裙,漂亮而端庄;她喜欢骑着脚踏车穿梭于东京的街道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她喜欢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虽然被一位大叔吓跑了。开学的第一天被新同学捉弄,她只是默默地低头不语;在钓鱼社里回答社长的问题时又出语惊人;看到接吻的情侣后,装作默不关心匆匆离开。
卯月在开学的第二天就寻找一间叫武藏野堂书店,她会经常去书店里买书。她喜欢流连书店里,但并不是为了看书。她会在买书的时候问上女店员一些奇怪的问题。但是当男店员走近她时,她表现得惊恐以及不知所措,当她离开书店时又是无比失望。最后通过她的回忆才知道那位男店员正是她高中暗恋已久的山崎学长。
少女情怀总是诗,深情隽永。那淡淡的情愫就像一颗种子,一旦种在少女的心里,就会慢慢地发芽生长,长成繁茂的大树。卯月看到山谷里的山崎弹奏吉他,那情景就如同美丽的油画一般定格于她的心间,以至于她疯狂的迷恋上山崎。她是腼腆害羞的女孩,只能把这种感情埋在心里,谁都不曾告诉。
那场大雨之前,卯月终于与暗恋已久的山崎说上话了,她的心情就像跌落谷底又瞬间飞上云端,兴奋喜悦。她骑车离开又跑回来向山崎借伞,在雨中撑着那把红伞兴奋的奔跑着。雨中的奔跑是她心情的一种释放,也是长久以来暗恋心情的一种释放,配合着音乐是如此畅快、喜悦。
最后卯月说出了能考上东京著名的武藏野大学的原因:爱的奇迹。当得知山崎去了东京武藏野大学,本来成绩很差的她有些绝望。当武藏野变成了一种魔咒,山崎则是她心中的一股力量,通过她的刻苦努力终于考取了武野藏大学。
影片结束在那场雨中,雨中的卯月有一种无法说出的美,雨滴像珍珠般慢慢滴落,仿佛一切美好都定格住了。故事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不管以后卯月是否能和山崎在一起,都将成为一段难忘的回忆,是她少女时期的一种怀念。
《四月物语》主题是暗恋和成长,松隆子把一个暗恋的少女的情感表演的入木三分,配乐极为出彩,镜头语言也运用的当,尤其长镜头拍得很美。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描绘出了生活中那些关于成长以及暗恋的片段犹如优美的散文,感情抒发自然流畅。
一些同学说他们不能完整的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不能理解。《四月物语》的节奏并不拖沓,把生活还原得很真实,不乏幽默。也许它并不适合那些每天只能看完商业片、爆米花电影的人的胃口,但是当你真正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故事的之后,真的会让你由衷的感叹这真是太神奇了,描述得真的太到位了。
《四月物语》观后感(三):悬疑惊悚励志音乐爱情动作大短片儿~~
影片开始,四个人送站,气氛诡异,主角总是不露脸,凭直觉,这背后肯定有什么问题,最起码也是个连环碎尸案~~~
音乐响起,片名打出“四月物语”,主角露面,气氛缓和不少,接着樱花雨出现了,爱情片的基调也就定下了~~~~
接着是搬家场景,这个没什么,就是隐约交代女主角人物性格的桥段~~~~
接着是学校,书店,住所,一切似乎很平常,但是总有一种诡异的感觉,诡异的开学典礼,诡异的同学佐野的眼神,诡异的邻居,诡异的书店问答,隐藏在这平和背后的到底是什么阴谋呢??还有男主角怎么还没出现?这不是爱情片吗?难道男主角得绝症死了?还是劈腿被松隆子发现,然后被杀了?还是根本没有男主角,松隆子是一同性恋,她爱的其实是同学佐野,邻居太太,书店女职员?
更诡异的是那段电影和那个猥琐男,直接把此片往邪典上推,难道,女主角爱上的是扮演织田信长的江口洋介,还是最后爱上了在街上和她一起完成追逐桥段的猥琐男?
还有暧昧的钓鱼男,冒失的书店男,靠!!!为什么爱情电影拍成了侦探片?!
我的愤怒随着一段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如火山一般爆发了~~~~~
谜也一个一个的揭开了~~~~影片马上转成爱情励志片~~~~~男主角终于揭晓了,真相只有一个!书店男!
诡异的气氛在逐渐的散去,同学佐野诡异的眼神是因为诡异的其实是松隆子同学的唯唯诺诺遮遮掩掩,我们一直是站在松的角度的去看佐野的,所以觉得她诡异,其实诡异的是松隆子~~~~
诡异的书店问答,其实是松在查探书店男的上班时间~~~~暧昧的钓鱼男其实是对所有新社员都会暧昧,目的是搞"拉下线"~~~~~
就在女主角和男主角好不容易借着雨天对上话以后,一切似乎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接下来该怎么样了呢,是女的去主动约男的,还是男的主动呢?电影结束了O_O
MBD结束了!而且没有下集~~~~
我感觉被人耍了一般,等着字幕结束,看有没有什么情节会出现,或者字幕提示,终于还是没有等到~~~~
就这么呆了五分钟以后,答案终于全部揭晓了,诡异的邻居太太,诡异的电影,诡异的猥琐男到底是什么把戏........
其实整部电影,导演都在耍着同一个把戏,所有的人物事件场景,都如同四月里武藏野的樱花一般,在盛开的同时随风而下,簌簌落落,没有人在乎它落下以后的结局,在乎的只是它在空中缤纷绚烂的坠落过程~~~~~
麦兜有一句说的好:其实火鸡的味道,在未吃与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之后之所以还继续吃,不过是因为已经开始了便接着吃下去罢了……
《四月物语》观后感(四):关于 四月
又看了一次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每次看完都想写个想法之类的,但一开bo,就没动力了,或者就是预知写的乱七八糟。要让我写个正儿八经的影评之类的,我肯定是写不出来的,毕竟肚子里的墨水实在少得可怜,想用个好词表达表达也得抠半天才行,否则就只能自己造个词了,貌似现在对造词越来越拿手了。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照例说点关于四月的东西。选取几个喜欢的片段。
搬家的那个片段是着实相当喜欢的。很安静的卯月,很热心的搬运工,也有很飘逸的sakura。本来松隆子的面容就极适合来出演这个角色,恬静,感性。所以我把桌面也暂时地换成了松隆子姐姐。卯月在这个片段的抖落樱花的动作也是很招人喜欢的,我不知这是她在演戏是临时加的还是岩井设计好的,反正抖很符合一个追寻爱的大一女生的行为。
再有练习钓鱼的时候穿的衣服也是很漂亮的,淡淡的颜色,看上去整个人很干净,也很符合卯月这个角色啊。不过现在越来越少女生这样穿衣服了,似乎被潮流抛弃了。不过真个穿了这样的着装,一个人的性格之类的也就大致可以猜出来了。记得曾经的女朋友也是卯月的那种发型,后来有次披了头发来接我,被我说的又扎起来了,可惜头发好似也没那么长了,不免有些遗憾。卯月似的女孩子似乎比较喜欢穿长裙。
里面的纱江子总觉得是个精神病潜患者,怪怪的,但慢慢看下去,觉得即使真是,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交流还是很直接的,不那么费劲。
整个电影看下来,对白很少,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里面的电影里的对白,其他的部分基本以钢琴伴奏填充了,很柔和的钢琴曲。整个电影看下来,节奏不紧不慢,但又不乏味,就好像感觉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有时还觉得女主角的一些动作有点可爱,搞笑之类的乐趣。反正是一部可以让人心情异常变好的片子。
听着《四月物语》的ost,内心感慨万分。青春之所有美好,是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而那个时代实在太过单纯了,没有过多的烦恼,也无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身边的几个朋友和一些小事情,就构成了青春时代的整个世界,这是如此柔软和美好。
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就是这样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虽然电影中几乎没有多余的情节,就是讲述一个在外读大学的女大学生的小细节及小情绪,但影片所营造的情绪完全就是青春的感觉。看着电影中的松隆子,仿佛将观众也一起带回那个多愁善感的时期。
为了想跟暗恋的人一起读一所学校,所以暗自决定填报一样的志愿;为了能增加见到喜欢的人的概率,反复出现在对方常出现的地方;独自在外地的新鲜感与小孤独;享受自己生活的自由;面对陌生人的社交恐惧症……这些情节不都是我们在成长路上所走过的时光吗?配上如此干净的电影画面及美好的OST,谁能不想起自己过去那段美好的岁月呢?
青春的时候盼望着早日长大,告别幼稚的自己;但长大成人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反而又怀念起童年了。《四月物语》就想一把钥匙,打开了旧时光的大门,让成人的我们能够在影院中暂时放下成人的身份,再一次感受青春的气息,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年轻实在太好了。
《四月物语》观后感(六):那个叫松松的姑娘不见后我不在暗恋
看了10分钟,吓了一跳,搬家就搬了7分钟,整部片子还不到70分钟,导演究竟想拍些什么东西,然后就是各种生活中的细节,好在配乐不错,柔美的钢琴没有间断,于是就漫不经心的看,最后10分钟剧情才明朗了,原来是女主角考到了暗恋的学长就读的学校,还经常跑到学长打工的书店买书,突然感觉原来前面的50分钟都是有意义的
看完后想起了初中时暗恋的一个女孩子,她坐在我前面,当时的他是短发,他皮肤很白,她在班上很少说话,她会笑着和我聊天,她笑的时候有一颗小虎牙,她个子有点矮,当时的我也不高,在初三的某一天她突然就不见了,她的好朋友告诉我她去她妈妈那里了,成都还是重庆,记不清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似乎愣了一会,然后,毕业了
如果现在的我和她在一起会很般配吧,不知道她有没有回去过那个叫八虎力的小地方,反正我几年没有回去了
《四月物语》观后感(七):四月物语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片名:四月物语
英文:April Story
出品:Rockwell Eyes 1998
发行:创造社荣誉发行
制作人:佐谷秀美
摄影:筱田升
美术:都筑雄二
音乐:Classic
剪接、编剧、导演:岩井俊二
格式: 彩色 67分钟 日语对白
演出:榆野卯月<松隆子饰> 女 告别父母,为了寻找爱,只身一人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念书。
崎先辈<田边诚一饰> 男 榆野卯月单恋的对象,任一书店的售货员.最终感知到卯月对他的感情。
剧情:
告别的家乡北海道,带着父、母家人的期望,十七岁的少女榆野卯月(松隆子饰)踏上了去东京的武藏野大学念书的路,此刻的卯月隔着车窗遥望家人渐渐模糊的身影,不觉思绪万千。
已是初春,和煦的阳光、美丽的樱花随处飞舞着...安排好新家后,卯月踏进了武藏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自己大学时代的生活。在班上作自我介绍,当被问到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为什么会选择武藏野大学,而不是别家呢」的时候,榆野的脸孔却突然变得绯红,一颗心急速跳动。 是的,榆野选择武藏野是有原因的。只是,她怎好告诉别人呢?
武藏野…只要每次提起这名字,榆野其实都会面红耳赤。她想起的,不是名作家国木田独步写的《武藏野传奇》(虽然她还是因为这名字而买那本书),而是一个在北海道原野弹著结他的高佻的叫山崎的男孩子。去年,他去了东京的武藏野大学念书,为了接近他,所以榆野也来到了东京,来到了武藏野。
对于一个从北海道刚到东京生活念书的卯月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新环境、新学校、新同学,自己从未参加过的钓鱼活动,就连校门口的街头演唱队,都令她新奇不已。
安顿好一切之后,卯月为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在课余之后,卯月踏着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在感受新环境之余,也在寻找一个叫“武藏野堂”的地方,那正是山崎课余做兼职的地方。终于卯月在住所的附近找到了那个地方,“武藏野堂”是一间小小的书店,开始几次卯月在书店中都没有看见山崎的影踪。几天后,卯月终于在书店遇见了山崎,然而山崎却没能认出她来,但是卯月那着那本山崎包好的新书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信念。
终于,当卯月又一次来到书店中时,山崎认出了她,卯月非常高兴,没想到山崎还记得以前同一所高中的她,于是两人高兴地聊了起来。离开书店时,外面却下起了瓢泼大雨。山崎拿出几把伞给卯月挑一把。卯月一下挑中这把红伞,没想到和山崎想的是一样,虽然红伞有一点破,但卯月坚持要用这一把,此刻雨中的她显得格外开心。
卯月凝望着伞外纷飞的细细雨,心想到:“成绩平平的我竟然能考上武藏野大学,老师都说这是奇迹。但如果要我说,这就是‘爱的奇迹’吧......”
喜欢是一个人事
记得第一次看到四月物语的时候 我单纯的是因为女主角是松隆子而去看这部电影 而我忽略了松隆子完全是免费出演了这部影片。
青春的岁月在四月的阳光里轻轻的肆掠 我无法认识岩井俊二的那种如诗入画的画面感觉 那中简单的镜头 那些完全背景和单乐器的电影原声
榆野卯月 这个羞涩的北海道女孩 在樱花烂漫的四月独自一人来到东京上大学 岩井俊二始终把镜头对着一个人的榆野卯月 镜头里的她如同等待着一朵花开般的轻轻的 小心翼翼地一个人去学校 一个人买自行车 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去书店 一个人看电影 还有 一个人思念 思念着高中时的学长 一个被她形容为“真的很酷,很聪明的男孩子” 这思念随着榆野卯月的身影充斥着整部影片 到了最后 书店里的学长终于认出了她 榆野高兴地奔跑在雨中 看着红雨伞下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的她 想起自己也曾经暗恋过的女孩子 其实 单纯的暗恋一个人本来就是件很幸福的事。
我不明白为什么简单的生活场景会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动 开始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女孩要一个人跑到很远的地方来读书 在电影的慢慢的推进中 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其实我已经知道女孩是因为一个男生来的 而且和那家书店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份初恋感情由四月开始 在樱花缤纷的季节里 她终于在那家书店 被一直喜欢的学长认了出来 一把破伞 一辆单车 一席长裙 一份感觉
影片的最后 在她常去“武藏野堂”书店里 她一如既往小心翼翼的打探着店内的另一个男子 她呆呆着看着他从高高的书架上替她取下一本书 接着她心满意足的付钱 被认出他和她在同一家大学念书 他们曾是高中同学 看到这里 人们不禁会心一笑 原来 一切都是预谋已久的 怪不得过去的她对周围的世界不为所动
她的爱藏的如此之深 却是那么的坚定与纯洁
这个有关爱情的故事 没有亲吻 没有情话 更别提分离与伤害 甚至连男主角也仅在影片的最后10分钟才出场 但就是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 因为少女的一颗美好心灵 还因为她那坚定不移的爱 所以这些看似单一的画面立刻变的生动起来 原来爱情也可以这么书写 原来真正隽永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
所以说 无论选择哪一种爱的形式 爱总是美好的 你瞧 暗恋也可以美丽 不是吗
在最后 幸好碰上了一个好心借她伞的人 让她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回书店要求一把伞 而可以在四月的这场雨里让自己的青春和喜欢顺着那把红色的破伞 轻轻的流淌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四月物语 只有59分钟的内容 不够长的做剧情片 也不够短的做实验片 同岩井俊二的其他的影片相比 我最喜欢这部象散文诗一般的影片 它使得我一部分青春的记忆共鸣在四月的樱花里 。
《四月物语》观后感(八):《四月物语》,八月晴朗
《四月物语》,八月晴朗
八月的晴,也因为它的雨,八月的雨不似四月的绵绵如絮,总是在天昏地暗后,雷声渐起,大雨倾盆,雨后,即晴,天空澄清如镜,八月,一个伤感不起来的季节。
四月的东京春意盎然,樱落如雪,一不小心衣服兜里弄的全是花瓣,岩井的电影就是在一些小动作里面让你觉得特别美好,通常剧情不会太凸出,一路平缓,这部剧的对白不多,一直都是在陈述着榆野卯月一个人的生活,看着她那略带羞怯的眼神是属于青春的腼腆,事先没有看剧情简介的我也不知道故事梗概,只是觉得少女骑着自行车穿梭的画面仿若昨日重现,全剧的背景音乐以钢琴曲为主,优美动听,在小小的书店里,看着她翻阅书本的动作,我好像就闻到了纸张特有的馨香,一个人的生活孤单而不寂寞,榆野卯月她不是那种容易让人亲近的女孩子,往往是友善而疏离,会与同学一起去尝试新的东西,也会一个人看电影逛书店,从北海道到东京,在新的环境中有些不安有些小心翼翼,这属于一种初出茅庐的自我保护,然,一切都透露出来的各种熟悉感,是我们曾经也经历过的,后来看到她在书店里超乎平常的急促才知道这就是本剧的“原来如此”了。
又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没有《情书》的山回路转,《四月物语》有的是平铺直叙,有人说岩井的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用一个颜色描摹,《情书》是纯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墨绿、《花与爱丽丝》是鹅黄、而《四月物语》是透明的,也是我的最爱。武藏野,武藏野,默念,一本书,一个地名,是少女最纯净的爱恋,从高中到大学,一直是榆野卯月前进的动力,山崎以为的巧合是厚爱,一场雨,给电影带起了涟漪,红色的伞,雨声,伞下的对话,是告白,山崎,你是否会有点明白了,最后,“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导师说真是奇迹啊,如果真的是奇迹…我会说,是爱的奇迹”。
春天里,大学校园,他们重遇在花季雨季,我在八月里看到的是幸福的开端。
《四月物语》观后感(九):四月物语
昨天。
连续四天休息的第二天。
深夜。
我坐在电脑面前,耳朵上挂着耳机。
看电影。
记忆中,这是第一次在网络上找电影来看。
白天出去了,找这部十多年以前的老片子。
图书馆,租借DVD的店,还有音像店。
一家一家地找。
没有。
街角的那家最大的音像店,我找到日本电影的那个角落,呆了很久很久,一张一张的蝶看过去,就是看不到我要找的那部电影。
同样的导演的作品,另外一部更古老的片子却随处可见。
假日的音像店几乎没有什么人,空荡闲散。
只有我一个人在货架和货架之间穿来穿去。
店里回响的音乐是一个高亢的男声,十分熟悉的歌曲。
想起这是一个人喜欢的歌曲。
忍不住停下脚步。
静静地听。
微笑。
四月物语。
很早很早以前就听说的电影。
导演是岩井俊二。
我喜欢的。
这部片子曾经无数次见到过,却一直没有去找来看。
理由很简单。
一个是不喜欢那个主演的那个女孩。
另外一个理由,是因为太喜欢岩井的那部情书,以至于没有兴趣看他的其它东西。
心里隐隐约约觉得,他的其它作品不管是好或者不好,对我来说都不合适。
如果不好,我怕自己会失望。
太好。
好过情书。
我又怕自己会背叛初衷。
哪一种结果都不是我所喜欢的。
所以,情书以后我曾经找来岩井文字看过。
可是电影,却再也不肯看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真地是脆弱敏感的。
在一些别人看来不相干的地方。
昨天,去找这部电影来看,纯粹是因为一个人的推荐。
认识几年的人了。
说过很多很多的话。
前几天,我们说到电影。
突然发现,几乎他所有喜欢的电影都是我看了又看的。
心里觉得诧异。
很久了,几乎我周围的所有人都对那些让我一往情深一看再看的片子都觉得不能理解,一笑置之。
岩井的电影里面,我最喜欢四月物语。
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这样说。
于是,前天晚上,下决心去找这部电影来看。
昨天晚上,在网上找到。
深夜里花了很长时间缓冲,然后看。
很短的片子。
出场人物很少。
节奏缓慢。
情节简单到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道尽。
樱花漫天飞舞的街道。
四月的阳光。
空荡的房间里面的那扇几乎占去整面墙壁的窗户。
光线从暗淡到明亮。
光和影交错的长长的走道的尽头。
狂风暴雨里面的鲜红的雨伞。
画面细腻完美。
背景里面频繁出现的钢琴声简单纯净。
琐碎平淡的对话。
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整部片子充斥着典型的岩井的风格。
从头到尾。
看完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两点了。
并没有睡意。
感觉很好。
没有自己担心过的失望。
也没有拿来和情书比较。
只觉得很好。
想起那个推荐我看这个电影的人。
想起他曾经说过的一些话。
突然之间非常非常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这部片子。
《四月物语》观后感(十):你以为的偶遇是我日夜彩排的一幕戏剧
影片的视角很多时候是从女主角来的,开始的时候,是她的眼光,看送别的亲人,在日本能去东京上大学应该是件很自豪的事情。但是却也是件很意外的事情。
用了大段大段的篇幅来刻画一个孤单的女孩子,不会聊天,甚至没有朋友,独居在公寓里。喜欢看电影喜欢音乐。无疑是现在的文艺青年了。可是她那么平静而孤单。
还有她执着的书店,碰到男店员的那种局促。第二次见面他才认出她来,与他这是偶然,而与她这是努力了整整一年,跨过千里来到你的身边。
岩井俊二制造的唯美画面,里面的配乐也很好听。那把伞,虽然是把坏伞,但那是多么可爱的一把红伞。平时的雨只让人忧伤,可那场雨,有那么的让人喜爱。
总有人这样吧,别人以为的偶然猜到其实她并不知道我们私下用了多少功夫,说过的每句话每个眼神,每个细节。是我心里根本就知道,却不肯说,只得说。我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