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4:破晓(下)》是一部由比尔·康顿执导,罗伯特·帕丁森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泰勒·洛特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惊悚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一):告诉你我是怎样一个暮粉
暮光之城,结束了。在终章的最后两分钟,当所有演员一一倒叙出现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意料之中的眼泪,却竟有百感交集的心情。从高一到现在,我做暮粉有5年光景了。五年,从初中到大二,粗略一算,第一部《暮色》,40+遍;第二部《新月》,30+遍;第三部《月食》,30+遍;第四部《破晓part1&2》,10+遍。
五年,远没有我身边那些哈迷的十年来得长久,但却忠贞可见。暮光从第一部上映以来就开始被人诟病,诋毁。身边会有很多声音,告诉你小K是怎样用肢体语言诠释得了帕金森症的Bella,罗伯特的脸是如何的嫩牛五方,泰勒是如何被泰勒俘获又抛弃再成为歌词内容的.......这些,都忍了,愉快了大众,丰富了谈资。我对暮光,属于沦陷,纵使暮光虐我千百遍,我待暮光如初恋。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暮德哥尔摩”综合症。因为暮光,我开始爱慕吸血鬼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群体,知道了什么叫初拥,什么叫嗜血,什么叫转变,什么叫魅惑。从此我开始看《夜访吸血鬼》,《惊情四百年》,《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黑夜传说》;开始迷恋阴郁的哥特风;开始喜欢那些阴云密布的日子;开始向往美国华盛顿州,乌云骤雨下,一个叫做Forks,人口仅有3,120的小镇;开始收集所有关于暮光的杂志;开始关注演员的八卦;开始为小K和五方的分分合合而纠结;开始关注他们的其他作品,又开始失望地摇摇头。这一对儿鸳鸯,命中注定在一起,不管他们是不是为了电影宣传在作秀,不管他们是不是因为电影终结了而分手,在暮粉眼里,他们的爱情故事始于bella回头瞥了edward的第一眼,终于两人在花丛中“Forever"的约定。
局外之人不懂暮粉对暮光的情结,认为那只是少女玛丽苏世界的臆想。其实,那何尝我们不是对青葱岁月的追忆?是Bella,做了我在豆蔻年华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人生不过仅是梦一场,大胆的做梦,向平庸的生活报仇。在暮光面前,我做的只有“顾影自怜”!
最后附上我很喜欢的bella的独白:I'd never given much thought to how I would die. But dying in the place of someone I love seems like a good way to go.
此情可待成追忆,看过暮光已惘然......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二):不是影评,是吐槽(为毛豆瓣的短评字数那么少,摔桌!)
被男配Lee pace秒杀(长得好高,喜欢!!!)。然后就是坑爹的决战的时候还以为真的挂了许多吸血鬼啊,狼人啊,然后使劲回想ms小说是he啊,之后发现一切都是幻象,摔桌!!!好吧,导演你有手段,确实调动起我的兴趣了,因为我本来舒服的靠在椅子上,看这段时我身体前倾,那叫一个鸡冻啊嗷嗷嗷。于是三星啊。小说借的同学的,因为后面写的实在是拖沓,所以没太注意看,以至于隔了这么长时间,所以就忘了情节了。其实上的结构比较紧凑,这部如果不是后面那十几分钟外加美美的男配,真的是从头到尾都拖沓的节奏,真的会让人昏昏欲睡啊,魂淡!总感觉小女孩的眼睛很像人工进化里那种向上吊着的,长的是美,但真的好奇怪,怕怕的感觉。以为长大的美女有多大戏份呢,就最后给了一个镜头啊。上部里闪瞎了我狗眼的大钻戒频繁的晃来晃去,我完全淡定了。狼人童鞋对着查理爹脱光光的时候我的狼眼放光了,这是多么基情有爱的一幕啊。好了,因为是关于吸血鬼(雾)的言情,所以我竟然把小说和五部电影都看完了?!可喜可贺。话说读过一篇hp的小哈穿越暮光的同人,cp是爱德华和小哈,这个故事写的好啊,如果能按这个拍就好了!!!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三):憧憬
這一集意外的好看。
由第一集到看到第四。我也想不到有什麼促使我看下去。
但就是堅持看到最後。
還記得在之前,朋友都推介我看暮光之城,但我總是有種看不起他們的看電影品味的心情。誰看這種少女到一個點的電影啊?所以我總是說:我沒有興趣看(內加一句:幼稚死了)。
為甚麼我會開始看這部我完全沒興趣碰的電影呢?是因為我很愛聽YOUTUBER的COVER,無意聽了Christina Perri 的A thousand year,越聽越有感覺(?)我也忘記是聽哪個人的cover了,總之覺得還滿好聽。後來再看了Christina Perri的MV,中間穿插了不少暮光之城BELLA 和 EDWARD 結婚的片段,加上音樂和完全符合情境的歌詞,讓我不禁在想,這部電影是這麼美的嗎?
之後我便嘗試找第一集來看。
第一個反應:媽的這部電影有夠少女。
劇情...讓我不禁想,這是搞笑片麼?而且笑點都在莫名其妙的地方。
開首莫名的兩主角墮入情網,後來狼人有莫名的喜歡了BELLA,又莫名的兩男將BELLA視為終生最愛,再莫名一推戰爭因一個普通少女BELLA而起。
我將著部電影當作笑片子看。
但我看下去,越看越投入。
第四集是一個很好的總結。尤其是最後的回顧部分,看得我感動,也很高興。看第一至第四的回憶全湧上腦海..。(真的)
有個男人,他又迷人的外貌,生活在顯赫的家族,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又能力隨時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是如此的愛自己。
讓我看到最後,也被感動起來。發現自己原來也只是渴求夢幻式愛情的小女孩。跟那些花痴女沒兩樣。但我就是啊。差點都忘記自己小時候對長大的憧憬,對愛情的期望。
然而看這部電影算還我小小的(沒可能實現的)心願吧。(我打算再找一下原著看看)
TWILIGHT 真的不錯。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四):就算拿再多的金酸梅也是我心中无可替代的经典作品
看第一部暮光之城时就被爱德华的首次出现秒杀,仍能清晰记得他从学校玻璃门后走出来的惊艳瞬间。
那一年我高二,青春期懵懂看到帅哥就花痴得一塌糊涂的年岁。正如看到爱德华。
伴着对暮光之城吸血鬼魅力的狂热喜爱,高考一结束便捧着原著连看了几天,酣畅淋漓。以及循环播放了不知道多久的《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暮色中爱德华贝拉跳舞时的背景音乐),在我低落,心情不好的时候陪伴我。
无论这几年,暮光遭遇了多少大起大落,拿了多少项金酸梅,都无法改变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我知道的是,它确确实实陪伴了我的一部分青春。
也给了我多多少少的遗憾。
破晓下片尾贝拉给爱德华展现的回忆,着实触动了暮光迷的心底,一幕幕就在昨日的画面一下子却跨越了几年,我们感慨的是时间。
也是时间,小狼已经从男二混得风生水起。我也搞不懂帕丁森为什么一到戏外就又老又挫……还是吸血鬼的妆扮要帅气得多。如果克里斯汀能够忠诚一点,跟帕丁森圆满在一起会是多少粉丝的期待。
我完完整整的看完了整部电影,包括听完了片尾的几首歌。
暮光之城最后还是结束了,罗伯特和克里斯汀也没有了结局,以及
我的青春。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五):《X战警》?《海贼王》?《甲贺忍法帖》?
在《破晓(上)》的孕育后,《破晓(下)》的看点变多,场面变大,但不知为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感受到“宏大”。
总的来说,可观性还是很强的,各种拥有特异功能的吸血鬼,各显神通;结局也有点意外的转折,又是Happy Ending,让观众舒服。但这特异功能,总有各种片子的影子:《X战警》的超能力;《海贼王》的恶魔果实;《甲贺忍法帖》的忍术等等,但好像又没有让人有超越以上各部和具有新意的感觉。
最后一部了,倒是应该赞一下一直想赞的片头部分。每一部的片头,或长或短,都做得精致,且呼应主题,可以从片头看到制作团队的努力。另外,这最后一部,我觉得最动人的,是片尾的部分。没有感人肺腑的语言或者煽情,而是用前几部出现的所有主要和较主要人物的影像,与观众说着“Goodbye”,满含对演员的感谢,对观众的感谢,也勾起了作为观众的我的一丝不舍。
看完后,查了主要演员,越看越笑得迷人的埃美特的扮演者,原来是《敢死队3》里引起我注意的小哥,只是身形和发型上的大差异,没有认出来。嗯,小哥很不错!由于先看的《敢死队3》,这几天才看“暮光”系列,准备把《敢死队3》再看一遍,重温小哥的其他造型。
最后,“暮光”系列,虽然并不精美,但绝对是值得一部一部看完的电影系列。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六):关于本片中的一个巨大漏洞
这几天突然有一些关于《暮光之城》这个系列的电影吐槽要说,不管这个系列的电影被一些人如何贬低。由于本人对贾斯帕和爱丽丝这一对cp的热爱,所以才可以忍受女主的面瘫以及男女主之间没完没了的亲吻一遍一遍的刷下去,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最后一部《破晓下》有个巨大的漏洞。爱丽丝预见未来的能力并不全面,甚至一些人的未来她是预测不了的,其中狼人以及贝拉和爱德华的女儿尼斯的未来爱丽丝的看不见的,小说里写的很清楚电影里也有交代。既然如此,那么电影结束时爱丽丝看到成年的尼斯和狼人杰克相依偎在一起的画面是完全不可能的。我知道导演和编剧是想表现卡伦一家劫后余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可是这么一弄不是把关于爱丽丝预见未来能力里关于看不见狼人和半人半吸血鬼的设定全盘否定了吗?甚至导致前面有些情节和最后都无法呼应,甚至有些推进情节原因都无法成立,比如爱丽丝假装背叛满世界的半人半吸血鬼的混血来证明尼斯是对吸血鬼无害的这件事的这件事,所以这个结局好好想想也够糟心的。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七):暮光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被它的题目吸引而且自己也喜欢看这类电影吸血鬼爱情故事,第一部看完用留下悬疑让人想看下一部知道我把四部看完才甘心,早在第一部上上映后就已迫不及待地将之后的New Moon, Eclipse, Breaking Dawn悉数读完,心潮澎湃地期待着续集的到来
时光荏苒,转眼间暮光之城已陪伴我们走过了四年的光阴完结于破晓,开始走出我们的青春回忆,渐行渐远
四年前有关暮色的种种分明还历历在目,而如今连破晓都即将落下帷幕,女主男主很配,但是没想到女主在现实中是那样刷新了我对她的看法,抛开这些还是觉得这部电影不错,
最后也圆满结局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八):哪怕死一个人也好呀!
为了庆祝这部狗血剧终于完了给四星奖励一下,整部电影就像这俩人现实中的爱情一样,开始很美好,越往下越狗血,终于到了尾声了,却拖拖拉拉分分合合折磨观众。
最后一集分成上下,导致上半部用两个小时演生孩子那点事,下半部净说些不相干的凑时间,这两个人从始至终的貌合神离,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爱过。最后的厮杀最终归于想象,谁都没死的大团圆结局是给少女拍的童话故事,要是电影在Ashley Greene的预言幻境中结束我应该会给五颗星!那个狼人真牛逼,没有追到妈就泡她女儿,所以说如果有人和你抢老婆,你就生个女儿嫁给他好了!
除了三位主角,其他演员都不错,Ashley Greene尤其美,爱死了!
终于结束了!撒花!!!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九):唯青春和记忆不朽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21:00,香港金钟AMC电影院。
暮光系列的最后一部破晓下在《A Thousand Years》的歌声中徐徐落幕,灯光缓缓亮起,随着人群走出电影院,临走前最后瞥了一眼电影的海报,心里顿时升起一阵怅然的失落,从此,再没暮光系列可以等待了。
第一次与暮光结缘,是在大一学年,听朋友说有一部吸血鬼电影很好看,便去了图书馆地下室的放映厅,怀着小小的恐惧观看。第一部的暮色,就像是一部长达2小时的MV,里面的配乐首首经典,充满摇滚风味的Eyes on fire, Supermassive balckhole, 低吟浅回的Flightless bird,还有那场精彩绝伦的棒球赛,以及那时依然年轻,五官惊艳的Edward,切合了无数少女对白马王子的幻想,高大英俊,气质出众神秘,在学校是传说一般的存在。这样完美的一个人,偏偏对平凡的Bella情有独钟,还为她谱写了荡气回肠的Bella’s Lullaby。灰蒙阴霾的天气,那片贯穿始终的草地,还有最后那场极尽浪漫的双人舞,为两人的爱情更添梦幻,不出意外地击中大批怀春少女的心脏。
那个时候,自己也无可救药地喜欢上Edward,喜欢上暮光系列,于是发誓学好英语,更因罗伯特而萌发出想去英国读研的心愿。于是,大一学年的暑假报了雅思,疯了一样地备考,还买了暮光一整套四本厚厚的书,当做学习之余的奖励,一整天陷在里面的场景和台词里不可自拔。
过了一年,暮光第二部新月开始上映,这一部充满了心碎的离别和命运的抉择。这一次,我依然是在图书馆地下室里看的,在层层的人群中间,一个人望着大屏幕静静地流泪。这部电影的配乐我只记得一首缠绵悱恻的钢琴曲《The Meadow》,饱含思念和绝望。男二号Jacob在这一部里大放异彩,壮硕的肌肉,温暖的体温,以及在Bella最伤心时的不离不弃,温柔呵护,瞬间掳走了大批女粉丝的心。这一部的Edward,依然高贵,依然深情,但却不及第一部惊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化妆的原因。这一部也换成了男导演,缺少了女导演的细腻敏感,大大增加了动作场面,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五部里面评价最低的一部。
接下来,是第三部月食。上映的时候,我在美国,因此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进电影院看这个系列的电影。电影没有字幕,但我早已对小说中的情节和台词滚瓜烂熟,因此也大概看懂了九分。这一部里,主角们终于消灭了从第一部开始结怨的宿敌Victoria,有了Bella和Jacob的初吻,以及Edward向Bella的求婚。感触最深的是Bella的好友在毕业典礼上的Speech,关于选择,关于未来。
暮光4破晓的上集,是唯一一部我在家用电脑看的。一开场就是梦幻而盛大的婚礼,然后是如胶似漆的蜜月。然而甜蜜的时光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生命而提早打破。看着Bella如同枯骨般的身材,Edward的眼里满是心疼。这一集里,Bella和Roslie的芥蒂终于完全消除。全家人都在为了迎接小生命和照顾Bella而忙碌着。生产过程有点血腥,最终在Bella奄奄一息之时,Edward为她注入了自己的毒液,让她变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吸血鬼。
最后,就是本系列的终结篇,破晓下集。影片开头,熟悉而荡气回肠的Bella’s Lullaby响起,一下就调动了观众的怀旧情结。所有鲜活的红都变成了肃穆的白,象征着Bella彻底转化成了吸血鬼。从此,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深爱的女儿和丈夫,家人精心建造的小屋,与生俱来的超能力,还提早有了一个准女婿,让Bella和Jacob的羁绊延续下来。
后半部分,为了准备与沃尔图里的对抗,家里聚集了18个世界各地赶来的吸血鬼。其中,Lee Pace饰演的Garrett异常出彩,大抢风头。最后,两大派吸血鬼握手言和,和平为贵。生活又恢复了平静,Bella和Edward又回到了最初那片草地,回忆起相识相爱的点点滴滴,过去或浪漫或心痛的画面一幕幕地重现,仿佛又回到了前几年看电影的时光。
暮光系列自从上映以来一直诟病不断,但作为一个纯娱乐性质的商业片,它已经非常成功了。何况,它还为少女和师奶们编织了一个那么纯粹的梦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代,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暮光情结吧。如今,戏已落幕,唯青春和记忆不朽。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十):唯青春和记忆不朽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21:00,香港金钟AMC电影院。
暮光系列的最后一部破晓下在《A Thousand Years》的歌声中徐徐落幕,灯光缓缓亮起,随着人群走出电影院,临走前最后瞥了一眼电影的海报,心里顿时升起一阵怅然的失落,从此,再没暮光系列可以等待了。
第一次与暮光结缘,是在大一学年,听朋友说有一部吸血鬼电影很好看,便去了图书馆地下室的放映厅,怀着小小的恐惧观看。第一部的暮色,就像是一部长达2小时的MV,里面的配乐首首经典,充满摇滚风味的Eyes on fire, Supermassive balckhole, 低吟浅回的Flightless bird,还有那场精彩绝伦的棒球赛,以及那时依然年轻,五官惊艳的Edward,切合了无数少女对白马王子的幻想,高大英俊,气质出众神秘,在学校是传说一般的存在。这样完美的一个人,偏偏对平凡的Bella情有独钟,还为她谱写了荡气回肠的Bella’s Lullaby。灰蒙阴霾的天气,那片贯穿始终的草地,还有最后那场极尽浪漫的双人舞,为两人的爱情更添梦幻,不出意外地击中大批怀春少女的心脏。
那个时候,自己也无可救药地喜欢上Edward,喜欢上暮光系列,于是发誓学好英语,更因罗伯特而萌发出想去英国读研的心愿。于是,大一学年的暑假报了雅思,疯了一样地备考,还买了暮光一整套四本厚厚的书,当做学习之余的奖励,一整天陷在里面的场景和台词里不可自拔。
过了一年,暮光第二部新月开始上映,这一部充满了心碎的离别和命运的抉择。这一次,我依然是在图书馆地下室里看的,在层层的人群中间,一个人望着大屏幕静静地流泪。这部电影的配乐我只记得一首缠绵悱恻的钢琴曲《The Meadow》,饱含思念和绝望。男二号Jacob在这一部里大放异彩,壮硕的肌肉,温暖的体温,以及在Bella最伤心时的不离不弃,温柔呵护,瞬间掳走了大批女粉丝的心。这一部的Edward,依然高贵,依然深情,但却不及第一部惊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化妆的原因。这一部也换成了男导演,缺少了女导演的细腻敏感,大大增加了动作场面,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五部里面评价最低的一部。
接下来,是第三部月食。上映的时候,我在美国,因此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进电影院看这个系列的电影。电影没有字幕,但我早已对小说中的情节和台词滚瓜烂熟,因此也大概看懂了九分。这一部里,主角们终于消灭了从第一部开始结怨的宿敌Victoria,有了Bella和Jacob的初吻,以及Edward向Bella的求婚。感触最深的是Bella的好友在毕业典礼上的Speech,关于选择,关于未来。
暮光4破晓的上集,是唯一一部我在家用电脑看的。一开场就是梦幻而盛大的婚礼,然后是如胶似漆的蜜月。然而甜蜜的时光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生命而提早打破。看着Bella如同枯骨般的身材,Edward的眼里满是心疼。这一集里,Bella和Roslie的芥蒂终于完全消除。全家人都在为了迎接小生命和照顾Bella而忙碌着。生产过程有点血腥,最终在Bella奄奄一息之时,Edward为她注入了自己的毒液,让她变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吸血鬼。
最后,就是本系列的终结篇,破晓下集。影片开头,熟悉而荡气回肠的Bella’s Lullaby响起,一下就调动了观众的怀旧情结。所有鲜活的红都变成了肃穆的白,象征着Bella彻底转化成了吸血鬼。从此,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深爱的女儿和丈夫,家人精心建造的小屋,与生俱来的超能力,还提早有了一个准女婿,让Bella和Jacob的羁绊延续下来。
后半部分,为了准备与沃尔图里的对抗,家里聚集了18个世界各地赶来的吸血鬼。其中,Lee Pace饰演的Garrett异常出彩,大抢风头。最后,两大派吸血鬼握手言和,和平为贵。生活又恢复了平静,Bella和Edward又回到了最初那片草地,回忆起相识相爱的点点滴滴,过去或浪漫或心痛的画面一幕幕地重现,仿佛又回到了前几年看电影的时光。
暮光系列自从上映以来一直诟病不断,但作为一个纯娱乐性质的商业片,它已经非常成功了。何况,它还为少女和师奶们编织了一个那么纯粹的梦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代,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暮光情结吧。如今,戏已落幕,唯青春和记忆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