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音乐人生》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音乐人生》的观后感10篇

  《音乐人生》是一部由张经纬执导,黄家正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人生》观后感(一):为了体贴的爱

  听大师的音乐,莫扎特、贝多芬、巴赫初初聆听觉得全不懂,日子久了,觉得懂了一些枝节,再久下去,觉得这懂了的枝节竟是一种误会。带着误会听下去,竟觉得那些大枝叶的东西也全不懂了。于是翻看传记,电影拍过《莫扎特传》,很好看,拍出了莫扎特与生俱来天真与烂漫。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想必很多爱乐者都看过,只有这样懂得贝多芬的人,才能译得如此体贴。

  因为音乐,我认识了这些大师,因为传记,我才变成了体贴的听众。《音乐人生》,一部体贴的纪录片,镜头跟着一个叫黄家正的青年音乐家,看他怎么教学生,带乐团,谈艺术谈人生,参加比赛……说起来本应该是个很平庸的纪录片,但是,拿捏得很不平庸。

  因为导演张经纬亦也是像傅雷一般,懂音乐,体贴。这类人懂得音乐与音乐家,带着的不是普通乐迷的眼光,而是懂艺术的那种大懂。无论是写作翻译还是跟踪记录,顶少不了的就是醇厚的修养。傅雷的修养不消说,张经纬的厉害不在话下,早年学习大提琴,后赴美学习音乐、哲学和电影,可谓是艺术上的通才了。有名的剧本《天水围》便出自他手,早已被许鞍华拍出。而他自己似乎很着迷于纪录片,《歌舞升平》初露头角,用去七年时光完成的《音乐人生》一出,皆为好评。2010年4月18日,张经纬凭《音乐人生》在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新晋导演奖。

  影片时而是现在的黄家正,时而是童年的黄家正。这又带我进入了解音乐家私生活的圈套,那些迷人的指挥动作,琴键与指尖美妙游戏,弓弦的松弛有道,都引我注目无法抗拒。对了,这是纪录片的大好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摆拍的。现在银幕出现桀骜不驯盛气凌人样子,一张年轻的美少年面孔,梳理入时的发行,身着英式的学生制服,这是成年的黄家正,对待音乐上要求很高,对乐团的乐手也很苛刻。但画面一转,穿插童年时的他,很是惹人喜爱,笑容开朗,埋头练琴和演出,言语成熟,小大人儿一般,短平头皮肤微黑,神似巴西球星罗纳尔多。这就是电影前半段给人的效果。我断定,音乐叫他性格扭曲。

  过早的成熟叫他不谙世事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快乐;他一心音乐,却不知道如何轻松活着——他表情夸张,待人无礼,表达想法满口“我觉得”“我认为”——这是一个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也惹人发笑,因为话里话外总带着某种未脱稚气的自信,很有杀伤力的自信。影片中记录了他带领乐团参加比赛的情况,他一意孤行硬要选择难度曲目,而且曲子会超出比赛时间,乃至扣分。但他认为,就算输了比赛,也要演奏这种“高难度”曲目,因为“这才是艺术”。他的高傲让我觉得他似乎着了魔,尽管他最终赢得比赛。

  电影的后半部分,转向探讨黄家正性格形成的缘由。他对他父亲感情十分纠结,他认为“男人不该抛弃妻子”,父亲伤了他的心,他“原谅不了他”;但他也感谢父亲,让他丰衣足食,并且带他走上音乐道路。这是他内心无法除掉的一根刺,时常隐隐作痛。这与他的天才有关,也与他那暴躁的脾气有关。因为,他越想摆脱父亲就越像父亲。

  我常想,天才会延续一辈子才华横溢吗?莫扎特的英年早逝常常叫我怀疑神童不会有好下场。黄家正和父亲的关系让我再次想到莫扎特与父亲的关系,都是既想摆脱又无法摆脱的那种痛苦。电影《莫扎特传》里面展现了这一痛苦的关系,这是一种干预与影响的关系,也是束缚与挣脱的关系。我看过几封莫扎特写给父亲的书信,口吻近乎小孩子,显然是种又爱又怕的口气。反观纪录片《音乐人生》中的黄家正,童年与父亲几乎形影不离,成年那桀骜不逊的嘴里却吐出了“我恨他”三个字;但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因为其内心根本不是恨,而是爱。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这句名言,印在了《音乐人生》海报的正上方,诏示着影片的意图,就是要挖掘音乐人生里扭曲的爱,一种爱恨交织的爱。不过,既然有爱,便会懂得,只有懂得,才能体贴。

  (发表于《假日100天》)

  《音乐人生》观后感(二):孤独世界

  从知乎上知道这个故事,先知道的是这是一个音乐天才的成长

  “我想做一个有意义的‘人’。”主角如是说。

  他的人生单调如白开水,只有音乐、音乐、从来只有音乐。

  作为一个音乐天才,他的一生似乎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从一个孩童成长到一个少年,他的生活没有惊喜,至少影片里我没看到,未来我也不认为他有音乐之外的东西。至于他所说的有意义,我只看到了孤独。

  他的父母,只有在影片里出现过几次。之后他的音乐老师似乎替代了监护人的角色

  从他的音乐历程来看,他的老师是与他在一起最长时间的人。他对他的老师也有着一种孩子母亲情感。这个老师不仅教他音乐,还教他礼仪做人,她构成了他人生的基础,她是他在影片里说出的最多的人。

  除了音乐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他的孩子眼中只有他的神。

  后半段我都觉得无聊,因为没有任何惊喜。只有弹琴、演出,弹琴、演出。

  父母应该是带领孩子走向更广大世界的引路人,而不是仅仅教他音乐。

  “人生最后一次拉琴,一定是拉给自己听。”

  这是一个孤独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估计很多人,会说:“至少他还有音乐。”

  是的,他还有音乐。

  添加:

  晚上又想了许多,发现他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角很相似

  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开始学习音乐。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家人无意间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从而引导他学习音乐,然后一步步的逼迫他演奏,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地位金钱

  约翰是天才吗?不,他只是早熟。

  他的情感是如此细腻敏感执着

  结果他发现,只有音乐能完整的宣泄自己的情感,只有演奏才能在别人面前毫无顾忌。他爱上了音乐,一生如此,别无所求。

  他纵情与音乐,认为演奏必须将自己的情感完全的倾入,而不是为了演奏而演奏。他认为其他的演奏者也应该如此。

  于是,他感到孤独。因为他人的世界里除了音乐还有别的。

  给3星是因为这个故事真的很无聊,故事本身只有1星,孤独给1星,1星给音乐。

  开始看之前我期待着成长、蜕变新生。然后只有演奏、演奏、还有演奏。

  从儿童到少年,事实上没有任何改变世人皆醉我独醒。

  情感的宣泄只有音乐,导致他视野狭窄。他应该去看看心理咨询师,不是因为要看病,而是提供更多引导情感的途径

  影片结束,我似乎看到了他的一生。

  第一种结局:孤独的演奏、孤独的反思、孤独的死去。

  第二种结局:完美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结局,享誉世界,青史留名,平静的逝去。

  对于古典音乐而言,我觉得,很难。他是否想过尝试其他形式的音乐?而是寄情与古典,别无所求?

  最后一种结局:也是我所期望的。

  放下音乐。

  《音乐人生》观后感(三):天才,不在音乐,在人

  通常这样强势而自信的人会给我很强的距离感,我会敬而远之。但他不会,我反而很想接近、认识、了解、熟悉他。

  因为他是个天才,真正的天才。绝不仅仅只是音乐上,而是作为一个人

  真正的天才太稀少,会让我羡慕和嫉妒,但更让我好奇珍惜

  片子后半段,画面在11岁和17岁间切换。

  11岁的他成名的那场演出上,专注认真的让人只想专心的盯着他看。同样11岁的他和父亲谈论人生的快乐和生死。17岁的他演出时专注如故。而独自面对镜头时谈起父亲和他对他的影响,散发的都是天才的闪光。

  天才都是孤独的。对人生通晓的透彻,所以又注定比常人要多些所谓的“痛苦”。但即便痛苦,我也愿像他一样,而不是糊糊涂涂的过完无心的一生然后死去。

  至少琴声响起时,他的世界是快乐的。

  今天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刚刚22点50分在CCTV9看完这部片子,转了一下台到CCTV1,新年晚会,刚好切换出来的第一个镜头就是郎朗弹琴的特写。这大概是一个天然的巧合吧。他也许一生都不会比郎朗有名,有钱,但他音乐里的灵魂和他本身的人格特质会永远更吸引人。

  《音乐人生》观后感(四):片名应该改成:一位音乐少年的成长困惑

  1.黄家正,在他还没到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说自己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希望音乐能够指引自己的人生,而不只是赚钱的工具。这样的年纪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真的很不容易

  2.他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只要在小时候跟对了老师,从这个纪录片里也看出了,罗老师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改变自己一生的人,她教会了黄家正在演奏的时候去忘我,去想象那些丝带、音乐盒。

  3.哥哥学小提琴,弟弟钢琴妹妹学大提琴。香港的资产阶级,真的很有钱啊。 曾经在上大学之前,我还想着要赚钱给妹妹买一台钢琴,现在真是现实打脸,钱没赚着,而且按照我妈的教育方式,我妹妹又会重蹈我的覆辙。可细细想一想,在新余那个小地方,也应该只有读书才能走出来接触到那么多的东西了。

  4.赞美别人是领导者的一个品质

  5.家正教妹妹家瑶,想象自己是最后一次拉琴,就不会去和别人比较了。

  6.他能意识到,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但都是有意义的,这一点真的,我觉得应该是音乐给他带来的思考

  7.glorify god,问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你相信神么?真心觉得有点。怎么说呢。不知道用什么词。

  8.追求音乐,而不是计较胜败,去获得一场比赛的胜利。不得不佩服黄家正的觉悟很高!!

  9. 拔萃男书院:

  拔萃男书院(Diocesan Boys' School,DBS)是基督教香港圣公会东九龙教区所设办的一间学校成立于1869年,设有中学部以及小学部(2004年建成,全称为拔萃男书院附属小学),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补助学校之一。地址位于九龙何文田亚皆老街,是一所全日制只收男生的学校。香港不少官商、文化名人皆于此毕业,学生在公开考试成绩非凡,在体育学业及音乐比赛中均成绩骄人,是一所传统名校。

  10.当有人觉得黄家正弹琴弹的很好的时候,问他考了几级了。黄家正说,我不考级。

  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可不是用级来衡量。他和朋友samuel对待比赛的完全截然相反的态度,正说明了他心智的成熟。

  11.我的天哪,黄家正七岁的时候就在思考“人为什么而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在刚学琴的那时候。

  《音乐人生》观后感(五):天才之所以孤独

  前几天看水木丁的《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说白了就是一本影评集,看完之后觉得这些电影都好精彩

  然后就通通忘得一干二净了,《音乐人生》的黄家正除外

  周六刚好有时间,于是把这部纪录片找出来看了

  幸亏张经纬是把他11岁和17岁的片段穿插着剪辑播放

  要是从11岁开始放,对于花痴而且不懂音乐的某豆来说

  怎么可能动力看下去,不懂音乐的我

  一直觉得弹钢琴该是一件很优雅事情

  可惜我唯一知道的大师郎朗和李云迪长得却是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

  所以对传统或者说高端的这种弹钢琴表演不懂什么才算高手

  从自己仅有的认知里,觉得钢琴弹得最好的是周杰伦

  最早是在《范特西》这张专辑里,忘记是不是《印第安老斑鸠》这首歌

  周杰伦在一片荒草地里背朝钢琴,双手向后倒弹钢琴

  还有就是左手一架钢琴右手一架钢琴,弹的是快节奏的印第安老斑鸠

  于我而言认为的最好无非就是最帅气游刃有余而且旋律动听,仅此而已

  另外一个,是觉得王力宏拉小提琴的样子配上他这张脸,也算是拉小提琴最养眼的

  然后看完音乐人生,一个比他们两个帅气

  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的样子如此专注投入的黄家正

  好吧,瞬间替代他们俩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他11岁时说出一些三四十岁的人也未必能够想得到的话

  他17岁时,狂妄,自负,特立独行,孤傲,可是纯粹,坚持清醒思考

  还记得片子里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

  11岁时电台录节目,接到热心观众的电话

  去捷克录贝多芬的曲,景深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

  罗老师教他90度鞠躬并且保持五秒。。。。。。

  17岁时遇到前来看比赛的人问他,你钢琴几级?他说我不考级

  他口出狂言说他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什么是室内乐

  获奖之后所有人都在高喊拔萃精神,他却远远一个人站着

  他既不远离这个群体,但是他也不完全靠近他们

  他的好朋友塞缪,也许没有他这样的天赋,但是比他温润,想起一个词,温润如玉

  有集体荣誉感,接受KJ对他这个作为主席的人的批评,总是微笑从不恼怒

  他的哥哥,他的妹妹,在他的光芒掩盖之下,显得平淡,而且寡言,更多是对他的包容

  只是,他们也是认同他的才华,虽然哥哥总是觉得他不上学,而且和父亲关系不佳

  黄家正的眼里,唯一会敬畏的人是他的罗老师吧,虽然罗老师并不怎么鸟他

  画面里是张经纬拍的一只鸟儿,画面外是11岁的他问导演

  拍摄是你的生命么?导演说是的,就像你弹钢琴一样

  11岁那年那场黄家正,他父亲,还有导演三个男人的一场谈话

  和他毫无征兆而流下的泪水,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被理解的泪水

  还是因为虽然只有11岁,想法却超乎同龄,而周遭的人只觉得你还是个孩子

  《音乐人生》观后感(六):分享黄家正新近动态的视频

  家正新近动态: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yMjU1NjQ4.html (10年时的采访) http://my.tv.sohu.com/u/vw/27092686 (家正吐槽:音乐就系甘!!劲啊!!)

  《音乐人生》观后感(七):來自KJ的一些祝福: 「生命是充滿著驚喜」

  《音樂人生》在香港上映時,影片主角黃家正(KJ)寫下了給觀眾的一封信。

  原文:

  It still amuses me that people are actually going to see through the scenes to my inner world of thinking. I am not good - in fact very bad - at presenting myself to people, therefore usually people take me to its extreme, either hate me or love me. Many would think I am a talented young boy who doesnt treasure my gifts, or some would think I am living in my own fantasies being fake to people... Doesn’t matter. Recently one of my friends said we are defined by the people around us, but I think its more important how we answer to our souls.

  I am an intentionalist. I believe its how we answer to ourselves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 matters. consequentially I may have hurt a lot of people back many times. Well, maybe sometimes i meant them. =P perhaps out of frustration or immaturity. yet at least I hope i didnt want to. Mix feelings of strong personality, confusion, lack of direction, immaturity in ideas, (parental) influences may be good excuses? Ha-ha... self-evaluating my teenage life is painful, there were so many undesirable decisions that i have made. I must say I hated how I dealt with people but yet I also treasure these mistakes for bringing myself to who I am. grudges.

  I hate myself for being crowned as "talented" or even "genius" which firstly, are not true; and secondly, destroyed my childhood. Implicated by Chinese astrology, I believe everyone has his own path and destiny. Imagine what would happen if my mum didnt register me and my siblings with that piano teacher, but instead took me to a math class and my father trained me like he did to my piano - 2 hours at lunch and perhaps a little more at night. then entering me to competitions and kept crowning achievements. To the extend that it becomes the only topic for 10 years on the dining table. now you may say I am superficial and dont understand what competitions have brought to me. but if you do the same competition at February and March for 10 years in your childhood, then you may have the sympathy.

  Competitions did give me motivation. it was very cool and satisfying to achieve some little thing when you were 8. But it also subtly forced me to play the music for the wrong reason. I must say I am also fortunate to have been in the competitions. They brought me to realize its meaningless destruction to ones music earlier than other people. Ha-ha at least my father is obsessed with it, still.

  o, one may be a billionaire, artist, janitor, lawyer, doctor, beggar, whatever. For me it depends great deal on personalit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 somebody might just got bad luck and achieve nothing in his life, but just another classmate in your F1 class may be the most successful man. Isnt God unfair? I was confused into tears in front of the camera because of that in that interview in Czech 8 years ago. I remember right before I went to Czech I saw a bunch of people chasing after a thief on the street in Bangkok. The poor thief was half naked, skinny like me (oh well), climbing up one of the oldest buildings trying to escape from justice perhaps because he stole 30 bucks for food. I was literally shocked. one hour earlier I was practicing the piano and I never knew that there is so much tragedy, unfairness and sadness in this world. I simply didnt understand it.

  o after years of inner conflict, I have realized it doesnt matter who we are, but what we are. Maybe that poor guy is destined to steal those 30 bucks. I am destined to be dumped by the same person 3 times in a row; Mozart was destined to be the greatest prodigy ever. Yet I do believe in fairness out of all these chaos. I am convinced that under the unlimited varieties in this world, God dont simply judge us by whether we explicitly "put our faith in God" nor do the "right" thing. But I believe he looks at how we grow upon our sincerity. and be true to ourselves as human being.

  I dont believe in Heaven. Because I believe we are all living in Heaven already. We are just blindfolded by our immature human nature, too foolish to admit.

  Hope those who have watched KJ like it. You guys are lucky as I havent watched it myself.

  翻譯(譯者:altina & Tzuting H):

  我痛恨自己被冠上「有天賦」,甚至「天才」。首先,這並不是真的;其次,它摧毀我的童年。就像中國人所謂的命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及命運。試想,如果母親並沒帶我和兄妹去跟那位鋼琴老師學琴,而是帶我去上數學班,而父親訓練我的數學像他訓練我彈鋼琴一樣—午時2小時,晚上或許再多一點,之後讓我參加比賽且繼續獲得更多成就,甚至變成十年飯桌上唯一的話題。現在你或許會說我很膚淺,不了解比賽給予我的;但如果你每年二月和三月參加同樣的比賽,這樣的生活,在你的童年持續個十年,或許你就會有這份同情。

  比賽的確帶給我動力。當你八歲能獲得某些小東西是很酷、很有成就的,但也隱約逼著我為了錯誤的理由演奏音樂。諸多的比賽,讓我比別人更早領悟到比賽毫無意義地摧毀一個人的音樂。哈哈,不過,我的父親仍舊對比賽很著迷。

  一個人有可能是億萬富翁、藝術家、守衛、律師、醫生、乞丐等等。對我來說,這有很大的部分取決於個性、成長背景以及教育環境。有的人就是很不幸,在他的生命裡什 也沒獲得,但另一個在你F1班級的同學或許就是最「成功」的人。上帝是不是很不公平?在鏡頭前,我為此困惑到落淚,那是八年前我在捷克接受訪問的時候。記得抵達捷克之前,我在曼谷街頭目睹一群人追著一名小偷。那可憐的小偷半裸,像我一樣瘦(嗯 沒錯),為了逃避司法制裁,他爬上一棟老舊的建築。或許,他是為了買東西吃才偷走30元。這一幕,讓我非常震驚;一個小時前,我還在彈奏鋼琴,我從來不知道這個世界有這 多的悲劇、不公平和悲傷。我根本無法明白。

  經過多年的內在衝突,我領悟到我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什 。或許那個可憐的傢伙註定要偷那30元。我註定被同一個人拋棄3次;莫札特註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奇才。但在這些混亂之外,我仍然相信公平。我深信在這世上無窮變化底下,上帝並不會輕易地以我們是否「外顯」地「將我們的信仰投注在上帝」或做「對」的事情而評斷我們。但我相信祂會看著我們如何出於真誠地成長,且誠實地面對自己身為一個人。

  我不相信天堂。因為我相信我們已經生活在天堂裡。我們只是被我們不成熟的天性給蒙蔽,太愚蠢才去承認吧。

  希望那些看過KJ的人會喜歡它。你們很幸運,因為連我自己都還沒看過。

  《音乐人生》观后感(八):挺好,黄家正没成为仲永

  这部片子在电脑中存放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有时间也有心情把它认真看完。很感动也很感慨。佩服这男孩的不止是他高超的琴技,更是他那份自醒与坚持。在这个普遍追名逐利的社会,常常要有违心意地做一些事,甚至决定长远人生的事也不并能由自己做决定。而这位叫黄家正的男孩是从小就或被动地被推上了这条路,而且在十一岁时就赢得国际大奖。在世俗眼中,可谓前途无量。可是,他小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音乐是什么?演奏又是为了什么?显然他思考的结论并不被父亲认可,因为他不再热衷于参加比赛拿奖证明自己。他和同学们说我们比赛不是为了拿奖,要通过演奏本身去感受音乐本身,让音乐丰富自己的人生。能衷心认同的也许并没几人。

  就这样他一天天地成长,面对父母的离异,虽然看似平静,在心里的天平上却要重新评定那个自己本该最尊重的人。镜头中,他的父亲为他倾力付出心血,却也是一直逼迫他拿奖和把家庭撕裂开的元凶。父子之间有爱也有恨吧。有时,真的很奇怪为什么很多男人,能扮演好慈父,却不能同时做负责任的丈夫?从克林顿到成龙,似乎在那些外遇事件曝光后,都只是耸耸肩认为这是个不小心的错误。可是作为家庭中牵引父母的孩子,无法将这视为不小心,他必定为因此同情无辜的一方,讨厌犯错的一方。如果做错的人此时反而“理直气壮”地要理解,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黄家正说我在这件事上学到很多,可能也是这种悲从中来的感受吧。

  对于这样一个人,本不该拿仲永和他相比,但因为他已经老早被称为天才,我只是高兴,他毕竟不是他,他活的更明白,也必将有更开阔的人生。衷心祝福!

  《音乐人生》观后感(九):在音樂的世界裡,完美可以更近一些

  七年前,黃家正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雖然琴彈得好,遇到了Miss羅,去倫敦和捷克巡演,但他不知道自己那種委屈的感覺從何而來。

  七年後,鏡頭前的他,告訴觀眾,他已經為自己找出了答案。是個令人死心的答案。那種衝破了堵住心底的一口氣後的淡漠和無力,青少年的桀驁不馴因為少年時已開始的追問,在隨年月增長學會洞悉人情世故的過程中已慢慢成灰。

  對人生的追問,對why human being的執著,是因為在他最熟悉,最信賴,最有把握的音樂中也得不到答案。而那種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一位死要面,太中意贏的老竇。

  為什麼如此敬愛Miss羅?她啟蒙他在彈琴時想想絲巾,音樂盒,那種飄逸和輕盈。有個人出現告訴他,噢,原來音樂是可以這樣感受的。但也僅此而已。對於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概念,情感的共鳴,我想大概Miss羅是無能為力的。音樂是一座橋,但黃家正橋兩邊的目的地始終是混沌模糊的。他始終處於孤立的狀態。

  十七岁,在父母婚姻破裂的bullshit里面,他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或许早就领悟但始终不肯承认的,家庭冷暴力對自己的影響。毀滅性打擊。既然有如此高的天賦去充分感受音樂的形而上的美,卻要對最近在咫尺的親密關係悲劇無能為力。這個對於他追求的完美世界來說是個多大的缺陷。他在鋼琴前對鏡頭的自白,儘管有他天生的表演成分(這種表演早已經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沒有它,他也不會是最真實的張家正),反倒讓人松了一口氣。他少年時無可溯源無處排遣的對生命虛無的壓抑,他對待其他人的嚴苛粗暴,他不自知的對父親的長期默默忍受,終於因為離婚這件事有了一個抒出口。

  父親曾經令他迷失一兩年的質問,“你睇你宜家似咩?XXX,你曾經贏過佢噶。” 現在他可以坦然面對;三父子在飯桌前面的對話,音樂和足球。對話的冷漠,對妹妹事情的推託,父親默默收拾飯桌。這個粗糙的旁觀鏡頭,像一個謎題,懸着直到黃家正在鋼琴旁的自白揭曉。

  背叛,推卸,好勝,自私。他已經學會接受不完美,甚至是承認自己父親的不人性。放棄。

  鏡頭回到黃家正十一歲。他坐在椅子上,身上套着鬆垮的襯衫,說做人沒什麼意思,人應該有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導演在鏡頭後發出聲音,說黃家正,你衣食無憂,看,又能四處彈琴演出,還想要怎樣?在一旁的父親表情,微妙地壓制着憤怒和羞愧的驚訝,看起來像是克制着某種情緒,在黃家正頭上撫摸,放下,抬起,撫摸,來回輕觸少年的平頭發尖。“爸爸同你傾多D計好無?”

  在音樂裡可以排練,大家可以互相調適配合,奏出旋律的和諧。在音樂的世界裡,完美可以更近一些。

  而人,你無法確認哪個瞬間是你愛的人對你的真誠,哪個瞬間只是他們在偽善地滿足自己的私慾。

  《音乐人生》观后感(十):“世人都懂音乐就完美了” | 你听懂了这句话吗?

  《音乐人生》是张经纬执导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主人公叫黄家正,一位爱音乐的少年。

  这部片子的豆瓣评分达到8.9,对一部中国影片,而且是纪录片来说,这是一个极高的分数。音乐、钢琴、神童、早熟、张狂、天才、成长,这一切的元素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极高的关注度与一定的深刻性。所有的五星评论也都在用这些惯常的词汇描述黄家正,描述自己对影片的感觉。我们对一个人的评判,对一件事物的评判,太习惯以自身主观感受为出发点,以流行的概念为标准,所以从来就没有进入过对方的内心,但即便如此,还依然或自信满满,或泪流满面。他们表达的不是别人,不是电影,只是在表达自己。只有导演张经纬的一句话,还算对得起黄家正:“我不想表达人们是如何成功的,而是想表达一个人的思考与追寻。 ”

  黄家正从小就喜欢音乐,爸爸请了很好的音乐老师教他,给他争取了很多很多的学习比赛的机会。他也一曾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因为他爱音乐,爱弹琴。但是他也一度厌恶这些资源和机会,因为他讨厌为了名声去弹琴,讨厌为了名次去比赛。但是他的脑筋是清楚的,“比赛是可以的,但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室内乐比赛,他明知会扣分,也要坚持节目超时2分钟,因为他觉得那样才是真正的室内乐,名次不重要。

  他的哥哥不能理解他,只觉得他继承了爸爸的脾气,他的朋友不理解他,觉得他太张狂,太不合群,别人都热衷的事,他都不愿意做,比如名次、集体荣誉。他很尊重老师,“没有她就没有我今天的音乐”,但他不认同老师为了被认同而弹琴的想法。而对于爸爸,他批评的更多,只想着比赛拿名次,对家庭不负责任,他甚至使用了“没有人性”这样严重的字眼。

  这个孩子的想法太不普通,才华又那么突出,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孩子的心。他11岁在镜头前和摄影师聊天,说为什么有人?摄影师说,你不快乐?他说,我快乐,但很多人不快乐。摄影师说,你为了他们不快乐?他说,不是。摄影师问,你觉得世界不公平?他说,不是。不完美?是的,不完美。他又说,全部人都死掉是好事。摄影师说,家正,你爸爸这么疼你,家境这么好,你还忧郁什么?他早料到人会这么说,一直回答是啊,是啊,但最终都逃不过一死。摄影师问他,世界就是不完美的怎么办?他说,死掉就完美了。摄影师又问,《贝多芬第二乐章》美不美?他说,美。立马又说,世人都懂音乐就完美了,我常常想,长大后,我要把世人都召集过来,告诉他们这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摄影师没有深究。而此时的爸爸却还在说,那得所有的人都死掉。家正根本没有理他,爸爸的肤浅他早就知道了,所以压根不期待爸爸能懂他。

  那这是什么道理呢?你懂了,那么你就懂了黄家正,你就不会用那些惯常的词汇来描述黄家正,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影片里有很多黄家正教乐队的孩子们练琴的片段。所有的片段几乎都是同样的场景:家正在台上语言、肢体、表情、示范,几乎用尽全部的生命力量想去感染、激发伙伴,换来的却往往是或漠然或傻笑的表情。后来请来了自己的老师,于是台上变成了两个人的表演,台下的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家正很抱歉笑着跟老师说,给你丢脸了。

  家正是一个懂音乐的人,他对音乐投入了全部的生命热情。也因此,他从音乐里看到的、得到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这里有世界,有人生。他热爱音乐,热爱得很纯粹,这种纯粹的热爱让他触摸到音乐学习的本质,即通过音乐去看世界、看人生。但是,别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觉得音乐好玩,玩着玩着就要去弹好,弹好了就要去比赛,赢了这次,还要赢下一次更大的比赛,练习枯燥,难度高,压力大,就想放弃,或者我又不想放弃,或者别人不要自己放弃,就拿奖励、名誉、自尊心、羞耻心、威胁、惩罚等各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家正不是这样的,他热爱音乐,音乐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音乐更是他看世界、看人生的桥梁。他从音乐这里体会到世界人生的种种魅力。这不都是美好的,但是丰富的、迷人的,让他充实、给他快乐的。所以,他不需要那种种的激励,并觉得难以理解。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的,或者说,每一个人本来都是这样的。他一生下来,就开始不断地认识、学习,而学习的每一项东西并不只是死板的知识、技能,都是他看世界、看人生的桥梁。他渴望这个过程,更渴望这样的结果,这样他的好奇心、求知欲,包括在这个世界里生存的安全感才能得到满足。但是,我们多数是不懂孩子,更忘了自己幼时的状态,为了达到某种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孩子不断施以各种名、利、威、逼,让孩子天然的渴望渐渐消失,把名、利、威、逼当作自己学习成长的动力甚至目标。这样的家长太多了,这样的孩子也太多了。

  但家正是一个心理强大的人,他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这一切,抵抗这一切。这种力量从哪里来?当然不是鸡血与鸡汤灌出来的。他说,要是世人都懂音乐就完美了。看来没有人能听懂这句话。他的力量来自音乐。他纯粹地热爱着音乐,音乐给了他回馈,让他看到了一个充实、快乐的世界与人生。世人只懂他是个音乐神童,11岁就拿了各种奖项,根本不懂音乐带给他的是什么,音乐对他成长的意义。因为世人就是这么看一个人,这么看音乐,这么看待一切知识和技能的。人,就要做到最好,就要得名得利,一切知识、技能,当然也包括音乐,都是帮我们得名得利的工具,让我们站在众人之巅,接受瞩目。世人都是这么看的。他们没有过家正这样的体验,所以也就根本不懂他,只会用一些惯常的语汇来形容他,天才,了不起,有前途。他很快乐,但是他说很多人不快乐。别人问他,你觉得世界不公平?这还是世俗的心理。公平往往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你有条件接受好的教育,我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这不公平。你快乐,我不快乐,你能体会音乐的意义,我不能体会音乐的意义,这不是不公平,因为这不取决于外部条件,这取决于你自己。这叫不完美。家正希望完美。所以他说,他常想象,长大了要把世人都召集过来,告诉他们这个道理。什么道理?我们学习、生活,不要让自己只在乎那些外在的东西,要在乎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东西,它带我们看世界,看人生,让我们充实、给我们快乐。孩子的心是纯粹的,他用自己初生的体验,道出了世界人生的问题与意义。但是似乎没有让人懂他,这样的想象也是不可实现的,所以,他两手放在胸前,玩着手指,笑着笑着,流下泪来。

  那时,他只有11岁。后来,他17岁了。人慢慢长大,就要渐渐面对真实的世界和人生。世人看他也不再像11岁的孩子一样了,所有说的话,做的事,不给他当回事。我们担心他长大了会怎样?会不会泯然众人?还是会有精神困扰? 还好,我们看到,他对音乐、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明白、更通透。他说,能成为钢琴演奏家,可能是我人生的满足。但是一场一场的演奏没有什么意义,这不是为音乐而演奏,是为演奏而演奏。我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人”,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14岁,他爸爸妈妈离婚。摄影师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家正说,这件事让我学到最多。我有些担心这是否会给这个孩子心理阴影,让他对生活、对婚姻产生不信任。但结果却让我很开心。他很认真地说,不论是医生还是音乐家,背叛妻子就是不对,不尊重自己的亲人就是不对,违背良心还推卸责任就是不对,这一切告诉我,他没有人性。对做一个怎样的人,家正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在他的心中,这比一切都重要。

  家正还是有困惑,为什么有人?音乐是怎么来的?没有神的话,音乐怎么用科学解释?……当然,最大的困惑恐怕是,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我为什么这么孤独?

  我们不用家正期待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世俗惊喜。他无意于此。也不要妄自说泯然众人。他更无意于此。他要做的,只是做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我们在期待、议论家正之前,请都先做好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吧。只有这样才够格。

  我直言不讳地说,我很喜欢家正,喜欢他11岁活泼爱乐观爱思考的样子,也喜欢他17岁孤独的身影和略显深刻的表情。

  有一段话是我曾给孩子说的,也想送给家正: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哪怕是读文学书,也是在寻找与你我生命同构的人与事。所以孩子,赶紧认字吧,认了字就能读书,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深刻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你将不再有无趣与孤独。保持住你的好奇与求知欲,它是让你觉得有趣的法宝。也许当你历经几十年的繁华灿烂,蓦然走到一个无人涉足的黑荒地域,你会感到孤独。这个时候,孩子,不要害怕。我要恭喜你了,因为人类在你的带领下,又向前迈了一步。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aa0f80102wn6p.html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音乐人生》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