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草莓百分百》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草莓百分百》的观后感10篇

  《草莓百分百》是一部由张内咸执导,王辰昊 / 任祉妍 / 敦婧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一):艺术来源生活,但生活还是生活

  在公司新跳槽入职的设计师(助理)PS:在我看来,设计的东西没有美术感,即使软件再熟练,也只算是制作者吧。一阵狂推之下,忍着二五八十次叉掉的冲动,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也不是差吧,只是不是我中意的电影类型,或者说如果还在学校应该更能接受这一风格

  虽然我是在这里“吐槽”的,但不可否认电影里那些网络用语十有八九的都会偶尔出现在自我的聊天、评论上。但是网络就是网络,网络不是生活,所以这些语言必要随时随地的挂在嘴上吧。果然这部电影是哪个设计师(助理)的菜,因为他简直恨不得全天候说话都带上这些用语。

  我没看过漫画,不知道《草莓百分百》和“青春”这个词之间的直接联系,更迷惑于其中的穿越啊,萝莉啊之类的各种元素。但看到后来,抛开对于剧情的追根究底,单纯的作为网络电影来看,也还是可以混个两个小时的说。

  不过那句烂俗的话怎么说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我看来,更应该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生活还是生活”。如果向那位设计师(助理)一样工作四五年还活在自我的网络世界里,莫不悲哀吧。

  想起蔡康永某本书里提到的,关于“如果只有一种选择哪是要聪明还是要漂亮”的回答:“应该会选择漂亮吧,因为聪明的人应该很快就知道自己不漂亮了,而漂亮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不聪明呢”。所以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也许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这样让人觉得悲哀吧。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二):《毫无进步》

  《待业青年》算是装逼装得稍稍靠谱一些,把纪录片般的采访片段单独提出来,去掉那个傻逼到让人头疼的剧情,也不失为可看。到了《草莓百分百》这里,张内咸彻底沦为了拼凑主义奴隶。可以感觉到他想在《草莓百分百》里,把采访的内容尽量压缩,但可惜的是,整部电影依然只有那段采访和中间穿插的海边段落值得一看,其余的和《待业青年》硬插进去的剧情一样,只是导演自作聪明的臭狗屎。至于所谓的根据日本漫画改编,估计原作者看到这部蹩脚电影会连续叹气三千六百次。电影里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布景还算机灵,但它在生硬的豆瓣硬广面前被无耻地掩盖了。电影中的所有演员毫无演技,其中以男主角为最甚。几个女主演中,只有郭雪萌看起来稍微顺眼一些。电影里那位最后嫁给了名导演的东凌,很明显就像是这部电影的命运一样——它想以文艺电影的外衣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往往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它比任何一部电影都更加烂俗。

  2011年7月2日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三):青春就是意淫

  于<待业青年>相比,这部草莓显得那么童话.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4个性迥然不同美女喜欢上一个猥琐宅男的童话?挺多人说这部片子的剧情零乱拼凑不紧,其实我也这么觉得,只不过即使是这样,看到一行人乘坐大巴到海边疯狂的那一段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来自内心向往!谁没有意淫过呢?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活在过自己的幻想中?

  不过说是童话,最终故事中的人物又有几个如愿以偿的呢?纯平没有当上导演也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北月虽然一直爱着纯平但最终也看到了纯平真正喜欢的人不是自己,西野虽然去法国学习厨艺,不过在临别前她也说了"这是她意料之外的结果",当上了小说家的东陵.过的一定幸福么?她的心中也一定还有纯平的位置吧!

  青春就是意淫,不过终究也会醒来,不过现实和梦幻,又怎么能分得清呢?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四):没我想象的那么好。。。。。。

  你跟我想得不一样 哈哈 看这部电影就像网恋 在没见面的时候对方幻想得像那个啥 见面一看 顿时失了兴致 也许最好的电影 存在个人的想象中吧

  我为什么被这部电影吸引 还不是那该死的预告片 第一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 简直惊呼天人 这么明目张胆的 青春萌动加猥琐 结果正式片出来一看 被导演剪得一点不剩 坑爹呢这是

  电影一开始那种节奏和猥琐气息还是有点味道的 你们都是搞笑日和的配音演员么。。。。。可是。。可是 可是 到了最后 你装b了

  是的你最终装了b了

  一部以反装逼开头的电影 以装逼结束 我看了过后

  菊花紧了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五):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青春小于等于生命。所以很麻烦

  前言:刺猬新砖才50元,DEMO60元,这说明刺猬这次的专,有玄机。专场,巡演,肯定心理活动,而不是例行。上次白日梦蓝专会没去,这次必须要来了

  正文:放电影+乐队专场,人竟然又爆了……还跳闸了……牛逼…………

  .S:

  1,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那所谓“原著”,那原著是漫画,动画。假如我在早段能认识这位广院人导演,我肯定建议他拿掉俩女角色,加俩竞争男,并把设定直接放在10年前的北京广播学院。什么?!您说为啥不是当代?!

  2,我是外行,所以我是不会对“改编剧本”“是否经过许可”等“专业问题发表140字评语的。我只知道起码在北京,这次首映+刺猬乐队的运作是异常成功的。

  3,在我眼里刺猬乐队是当下彩虹色摇滚潮下的唯一一抹纯黑白,讲的事情做的事情,歌词什么的。爱新潮的人太多,导致很难碰到再一次刺猬乐队了。

  4,再次说明我是外行,我习惯是预告片什么的都是扫一眼不看完整,点跳5下左右当看过。预告片噱头正片“不对头”这确实是有点囧的事儿,今早看过完整预告片之后确实笑了好久。正因为这样,昨晚正片才看的舒服

  5,演员啊,演技啊,选角啊,做本啊,剪辑啊,摄影啊,布光啊,BGM啊,SE啊,什么的,我是外行……

  为啥这成为了一部独立电影,而不是DV作业,除了感谢各位“预告片”党的追捧,我发现,拿一台破摄影机在做电影梦的广院人那可是持续几十年的有。转职成婚礼摄影已经叫做不错的转了,就不说那些转文秘转前台转跟班转司机转搬运的“电影”“电视”人了。

  正如每个练吉他的人都曾有一个乐队的梦,每个拿摄像机的可能是不是都有过电影的梦啊……

  6,恕我没按照什么“ 谁是草莓内裤妹”这个线索看,也没多想“后宫爱好导演让谁最后成为男一的亲”这个路子多想,外行看热闹,青春不热闹那就不叫青春了。

  7,那位貌似很受的男生是直男……笑………………

  .S.S:

  有关青春题材的任何艺术载体,创作得再多不算多,再多的创作都肌无力气

  在2010-2011年往后的中国社会,那就不是伤害比赛(白日梦蓝歌词),是杀人的比赛。描述青春这事儿,在这个社会,太,复杂得,太多,了。(病句)

  以上。

  彩蛋:片都没放完就着急出去,挡后面人持续10分钟!麻烦下次主持人喝止一下。幸亏演员台词发音过于严谨,所以能听明白……

  高能反应————————↓————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六):《草莓100%》 ——我也喜欢做白日梦

  首先,我没有看过《待业青年》,有人说张内咸退步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很合我口味。当然合口味并不意味着它完美,你可以反驳我说那帮人演技生涩什么的(类似23’40的笑戏),但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并不一定因为它完美,只要它跟我们内心里的某样东西有一点点契合就够了。比方说,你突然看上一姑娘,我想第一眼的感觉肯定是很重要的,眼缘的说,而当电影一开始“我的名字叫淳平”这行字幕伴着简单钢琴音符触碰到我灵魂的时候(难得这么矫情的说)我就知道,它,一定是我的菜。

  主人公的名字叫淳平,这个故事是以对一条草莓内裤的惊鸿一瞥的方式开始的。接着就是这个大三学生的圆梦之旅——完成一件我以前很想完成的事情——拍一部电影。

  全片以伪纪录片的方式讲了一个一群人去拍一部伪纪录片的故事——电影里的主角们几乎都裸装出镜不知道算不算是个伪纪录片的佐证。其间充满了各种基情,吐槽,后宫戏还有被和谐的台词,你甚至可以在淳平的镜片反光里看到他观赏的AV大片里的奇特体位(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电影的小伎俩)。当大草右手摇着根被添软的绿舌头 嘴巴里操着细声线YD腔调吐槽出场的时候,我笑了,而当娘娘腔的小山喂大草吃东西的时候,我笑出血了,原来独立导演也会有这么腐的情结,我在心里默默让他们入围了年度十佳银幕基佬==。至于东南西北四个妹纸,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北月了,大大咧咧,敢作敢当的说,在这个连女子也多走闷骚路线的世道下,我还是很少见到这种款的,眼前一亮也就不足为奇了。终于到了我们淳平大人了,其实我觉得他的戏路跟曾小贤很像啊,真不知道让陈赫来出演的话是不是更赞。

  很少有下午看完晚上又让我看第二遍的片子,从一个半资深宅男的角度讲,大概是第一次看到国人拍这种带有明显日系后宫倾向的片子而不淡定了吧••哈哈。当然全片精彩地方不会仅仅是后宫向,中后段插播的对大人物小人物的采访就相当出彩,特别纪实,每个凡人的生活百态也许真的可以组成一部最美的电影。

  没有看过原版漫画,但张内咸偏偏改编这部漫画,猜想可能是有过类似的经历挣扎吧,想来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回忆这句话是不假的•••

  关于青春和梦想,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大堆感慨,不管在嘴上还是心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前段日子挺火的一部微电影,《青春期》。我和推荐我看它的哥们都一致认为,《青春期》唯一的看点大概就是赵奕欢了,而草莓不一样,女主演没有一个特别特别漂亮,纯粹是电影本身的气场足够强大,它道出了某人心永远实现不了的最初的梦想,道出了宅男心里“一把茶壶配四个茶杯才是王道”的非分之想

  此前看的上一部电影是《Nine》,现在想来两部片子的内容惊人相似,都是讲一个男人在周遭女性影响下去完成一部电影的故事。不同的只是奎多面对的是江郎才尽和中年危机而淳平面对的是梦想起航的艰辛和对感情手足无措(这一点奎多同样需要面对)。《Nine》像一场有腔有调的米兰时装派对,在这点上独立电影根本不好和它相比,甚至其实这两部电影根本没什么可比性,拿来相比都有点牵强了,但草莓胜在亲近同龄人。比起鱼翅鲍鱼,有时候家常小菜我们吃更心安理得

  不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个不可能的人么,也许我们每个凡人心里也都有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一开始会有一点点期许,慢慢的,跟生活妥协,之后变成泯然大众里的一员。而有一天,当一个人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讲的故事触碰到了你内心最深处的软肉,也会平生几分感动更何况,它是以青春的名义••••••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七):青春,失控与擦边球

  草莓在学校放映的那天,我恰好有些事,于是从半截开始看,漆黑的教室里我看到了郭德纲,文章,aw~w等一系列牛逼的面孔,影像飘忽而记录,令人耳目一新热血少有沸腾。然而结尾的部分拖沓冗长,略显重复,直到结局出现才稍显戏剧的力度。看完后,一旁的学妹小声问我,你觉得这片子肿么样?我说,没有看前半部分,没法说。随后的观众与导演交流环节,我忍不住想说,观众们,你们好有种啊,问的问题也忒尖锐了吧!!好在导演温和应对,场面上算融洽。

  不过,作为这部剧中的某个主创的朋友,某个主创的学长和某个非主要演员的小粉丝,我在事后的几周后,还是来到某主创家重新看完了这部片子,终于可以发表下自己对这部片子的感受。并非评论,只是感受,个人想法而已;权当是对这部片子负责的一种形式……

  首先对这部片子的评价,要结合一个外在环境。这部片子投资大概就几万元……将近两个小时的片子用几万元拍摄,所以,其中面临的艰难可想而知同时这部片子的导演是一个非创作专业的学生,刚刚毕业而已,这部作品算是他成长的一个基石。因此,如果你非要用安东尼奥尼或者卡梅隆的标准来看这部片子,这显然是一部啥也不是的烂片;可是如果你用学生作业的标准来衡量(几万元其实也就是个学生作业),这真是一部精心而有诚意的好电影。

  作为一个不成功的半科班的编剧,电影之于我的第一标准是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如果剧本层面不过关,所有的都是屁。这个片子的剧本可以算是大硬伤!硬伤中的硬伤。作为一部改编日漫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形成一种特有的情绪与风格。一个男人东西南北四个女孩的故事,乍一听很后宫,很吸引人,配合坑爹啊,的说啊,老爷啊之类的台词,很欢声,很愉悦!可是一部影片的叙事风格是一件导演层面很重要的事儿。日漫作品在文本呈现时自带了一种动漫迷已经习惯的风格感,譬如你去看中条比纱也,高屋奈月,或者峰苍和也,你会自己带入到那个世界,并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出一个位面,建立起个人与那个世界的关联。在影视中,这种风格感也有,譬如木皿泉的《野猪大改造》,我忘了叫什么名的导演的《天使爱美丽》,还有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等,这些影像小心翼翼的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和现实中有相似,但实际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构建的完整性让观众在阅读时获得了一种风格的统一,并认可了这种与生活略有出入的世界观,进而获得更深一层的快感。草莓在构建世界上显然是失败的,我无法判断哪些东西真的可以出现在现实生活里,哪些东西是现实的人能做的,我甚至无法判断这群人是不是中国人。他们带着豆瓣的元素和适量的中国的特征飘忽在世界的表层,日漫的设定说着一些当代网友宅男的语言,让我不时产生错愕。相比之下,《爱情公寓》或《野猪大改造》所形成的风格可能更值得导演借鉴,前者用纯中国的台词硬生生的扭转了《生活大爆炸》和《六人行》对人设的干扰;后者则用一种略有表现主义的风格表达了一种青春期的阴郁的美好。

  风格之外的剧本层面的问题是戏剧结构的问题,从影片的基本叙事路线来看,这是一部三段式的影片,第一部分是搞笑和初始戏剧设定以及人物出场;第二部分是一个记录风格的尝试,第三部分是故事的收尾,情绪的抒发以及结局的逆转。三部分各有亮点,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的表达最纯粹,抛开了日本漫画的影响,是国人和作者自己的东西,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叙事,但其中被作者多次打破,譬如第二段的插入实际上是对整个故事叙事的伤害,而第三部分东西南北对于男主的反应略显重复。作为一个戏剧控和狗血控,我认为该剧的戏剧性割裂,浮躁,我甚至刻薄的说,第一部分南宫对主角剧本改编的评价就可以直接用来评价这部影片的戏剧改编。我甚至在剧作中无法判断哪些是原有漫画有的,作者因为热爱这些部分而放置于剧本中,哪些是他清晰的意识到这是故事发展的动力。事实上,一部作品的戏剧性应该是完整的,标准的,有起伏的,每个波折都应该投射出主角的价值变化,并将人物最终抛到一个不可逆的选择里。或者导演似乎想借鉴新浪潮的一系列作品,然而纵然我们看戈达尔的《筋疲力竭》,去掉那个令人烦躁的40分钟左右的对话,那仍然是一个标准的叙事,换句话说,重构的新叙事应该是在一段完整的因果逻辑戏剧线下拆散组合的讲述,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表达,这种纯粹的个人表达若是成功一定是作者的世界已经完整到浑然天成,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拆散七宝楼台对于如今的小张或许是更应该体会的部分。

  关于人物,东西南北四个女孩风格各异,东标准完美,西居家体贴,南负责叛逆和搞怪,北负责发飙和二;还有一对小美男搞基,符合当代宅男腐女的诸多审美。然而细想下来,这四个女的真的有差别么?他们的个性中的部分表达出来了么?东的存在是为了叙事,西的存在显然是分裂的,出场的彪悍和后来的温顺让人感觉极度不流畅,南和北是一种类型的两种表达,而在故事中基本都是打酱油的存在。这种前期设定的类型化与低差异性直接导致了最后一部分每个人安慰男主时的相似,这也是后半部分冗长的原因之一。唯一爱的是第一部分四个女人的各自一个闪回镜头,讲述了四个人家庭的小背景,那是整个故事中最接地气的部分。而两个小gay,请问,他们除了作为噱头还有什么存在么?一部戏中的所有的角色都应为为了主角的存在而存在,这个存在指的是价值观的改变,他们的任务是让主角不断做出选择,影响主角的行为,最终让我们看到主角的世界观。譬如《野猪大改造》中的三人关系是一种互动的,甚至我们说滥俗然而出色的《花样男子》中杉菜与另外四个家伙的关系俨然是一种让我们不断了解个性的过程,最终这种价值观的表达让我们认可了菜/道/花。然而回到草莓,这四个女人真的对于纯平的价值在哪里呢?她们的出现更多的像是一种收藏。

  从导演的角度来看,小张遇到一个刚做导演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基本上在表达上缺少一种明确性,他想说的太多而我不知他想说什么。最重要的是,我分不清哪些是原有的漫画中想表达的,哪些是他发自内心想表达的。一部电影被观众无法确认导演的纯粹性,俨然是一种失败,这大概就是美学评论中最基本的本体论中涉及的真诚性问题。你的世界和你想要表达的世界是有着无数的罅隙的,需要你的作品来完成这个桥梁,观众看到的最终是利用你所表达的世界深入的你内心的世界,目前的草莓是将两个世界直接堆积在一起,让我无法找到作者真实的感受。关于青春,谁都能说三道四,可你的看法又是什么呢?毕竟这电影不是三联生活周刊做的大量材料堆积起来的软文。此外,镜头设计上的漫画化,整体导演上对演员的失控和调度上的不够都是导演需要加强的部分。某主创在和我讨论这片子的时候问我欣赏的调度是哪样的,我说安东尼奥尼《奇遇》中的天台对话,杜琪峰《枪火》的荃湾枪战以及希区柯克《西北偏北》的飞机追杀。他各种ORZ,他说他们都是人类中的非人类……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根据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理论,只有面对大师的恐慌我们最终才能做出自己的作品,就好比TS艾略特的印象批评所描述的,我们要进入一个体系,并表现出与原有体系所有侧面的不同。然而这些都是小问题,真诚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张身上我看到了真诚,这种真诚体现在这部作品出现本身的这事情上,然而真诚的表达和真诚的做事同样重要,如果他能够用减法处理一些宏大的思绪,能够找出他最想说的,我想这部影片的风格化或导演部分都会更加出色。

  罗嗦了一大堆,希望创作者不要生气。作为一部刚刚起步的影片,这部影片基本做到了一个电影的最基本的部分,并闪烁着各种各样的亮点,风格,戏剧性,人物和导演特质是需要提高的,然而并不说明草莓是一部烂片。相反的,其中如此庞杂的部分中所体现的青春的热诚就已经能够打动很多人。

  最后说到打分,本来应该打3星,但是身为一个制片出身的娃儿,我听到了这部影片的投资后,立刻决定给他4星,原因不言自明。衷心的希望这部片子的导演,小张同学以后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如果我这篇评论过于犀利,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good luck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八):时间还不晚

  在人人上看见这部电影的转载,打开看了一眼电影时间,一看才17分钟~~哦呦呦,那就随便看看呗,毕竟时间挺短的,看到了15分钟感觉怎么好像还有很多的样子,定眼细看,我擦~~原来是117分钟,当时我就郁闷了……

  本来看这片子就没拿它当一部正常的片子来看,毕竟刚开始情节是有点太诱惑了,不过情节还是能说过去的,电影算不上,感觉四不像,但是中间采访大家青春是什么的那些片段,震撼了我,当时正在走神阶段,一下将我拉回了现实,并且一瞬间又将我抛掷幻境。

  最后男主角找到了该找的人,但是人家已经成为人妻(太狗血了),不过现实就是这样,那个最爱你的人不一定是能和你厮守的人,那个能为你付出一切的人,也许最后得到的仅仅是一句谢谢。

  我想说的是,趁着年轻又有时间,就是应该和三五知己出去走走,越远越好,这个社会把我们磨成了一个个sb,天天为着幻想而得过且过,或者为着房子,为着所谓的未来在拼着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早就忘了我们以前的梦想?是不是有时还会嘲笑我们以前的那些梦想?细细想想嘲笑的是当时的梦想,还是这几年以至于现在的处境?

  年轻就是资本,不要让我们的大海挂在那撒白的墙面上~~~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九):请在悲伤的时候吃一颗糖

  从期待这部片子到真正看到再到现在,这中间似乎间隔了很长时间,当中自然又是一番经历,感触良多,从来没有对人说起过。有一个晚上,我在一边看片一边收拾东西。学校的宿舍,我留了一个抽屉,放我认为重要的东西,不过不常打开。那个晚上,我在抽屉里找到了很多车票,一些写坏了和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寄掉的明信片,青旅的小卡片,音乐节上朋友给的贴纸,再没戴过的坠子,生日时收到的小礼物,坏掉的表,甚至还找到了和橙子一起拍过的一卷带子……零零碎碎,装了整整一个抽屉。

  中午收拾东西,于是想起这部片子。其实我对电影已经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了。青春对于我来说,始终是焦灼而湿热的字眼,就好像夏天在闷热的屋子里大汗淋漓或者是墙角和瓦缸里墨绿得可以滴出汁水来的植物。我无法用确切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一种状态或者某种情感,我甚至没能弄清它的词性,它对于我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感情和梦想的代名词,然而我确定它曾在我身上发生作用,因而我感受到的生命是艰难而充盈的,并不寡淡。当然,苦涩总是占据大半,这大概是因为我在大多时候总是显得勇气不足,尤其在感情上甚至有着某种残疾,所以当曾经的高中打来电话约面试的时候,我逃走了。两年前我或许还会抱怨这个世界这样不够好,现在我只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凉薄的烂人,所以才会被人骂作没心没肺,时间没能让我变得更好,因为硬起心肠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尽管我的心里仍然怀有对这个世界无法表达清楚的爱和善良。我一直不喜欢谈政治,也不喜欢身边的人谈政治,我对很多问题都尽量保持没有所谓,我情愿醉生梦死。

  至于梦想,大约有人觉得我活得随心所欲,只是这些,仍然是我很努力去争取的,因为没有人看见我和妈妈的争吵,我曾经甚至被家里断掉经济来源,也没有人看到我独自一个人走过的那些路,有时候冷暖自知其实并不是一句矫情的空话。礼拜一的时候我因为迷路,走了三个隧道,隧道很长,里面的车辆来来回回扬起很多尘土,隧道顶端有通风用的装置在隆隆地作响,整个隧道里除了过往的车子没有一个行人,我一个人走在行人走的那条小通道上突然产生非常巨大的渺小感,那种悲伤的感觉有点像上次坐过山车一下子被抛到半空中却无能为力。第一个隧道很长,我走了很久很久才看到隧道口的光,我没有想到接下来仍然还会有隧道和不可抹灭的黑暗和孤独感。过第二个隧道的时候,有一个男人背着旅行包走在我前面,后来他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表情凝重地抽了一支烟,我回头看了他一眼,觉得这哥们的背影也是这么的孤独。有作者说,穿过隧道就会是蓝天白云,可是过了隧道之后,仍然是无止无尽的隧道,就好像这冗长黑暗的青春期,这些我全部亲身体验过,因而知道它是真实的。每年的冬天好像都很忧郁,今年尤其严重,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适合悲伤的,可是请让我软弱一小下。请在悲伤的时候吃一颗糖,有人这样唱。

  《草莓百分百》观后感(十):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南,北,西,东。我们遇到的那些女孩。

  今天刚看完。先吐槽一下,刚开始我觉得挺不错的。对于独立电影来说,它已经不错了。但是。后来越看越觉得失望,最后那一段明显可以掐掉。西野走了之后就没必要再拍了。尼玛导演难道把结尾拍成那样是想告诉我们,屌丝永远不要靠近女神?(西野更贴近于女神吧。东凌完全没有原著漫画里的味道,所以尼玛导演你选女主角的时候能不能靠点谱。)女神都是高帅富的?再说了,淳平跟东凌在阳台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尼玛啊!偏要在后面加那么一段扯淡的玩意。我擦,难道没那一段电影就不完整了?淳平在海滩时候已经做出选择了好不?如果他不爱西野,他抱她做社么?尼玛你别跟我说是为了安慰。那时候放手的话就代表结束,拥抱的话就代表在一起你懂吗导演。难道你以为男主角都应该想你一样拖拖拉拉的?后面那一段真特么狗血你知道吗?看过原著的也知道最后西野跟淳平在一起了。我擦,你特么把电影改成什么飞机了?哎,两小时我看完了,前面1个半小时都很不错。后面不知道你还拍什么?

  下面说说为什么我还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其实他对原著的更改我就不说了。因为是漫画改编,所以说它比《青春期》更真实,我就不敢恭维。南宫代表了一种青涩,可能会是年少时期遇到的第一类女孩的概括。时而乖张,时而安静,时而搞怪。但,她代表了最初。也许我们的初恋对象就是那样子的吧。北月代表了一种偏执,单纯,一种少年到青年的蜕变。她幼稚中带着一些执著,傻傻的样子很可爱,但这也注定了她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你。要么是她慢慢改变,要么是你慢慢改变,变得接受不了她。不过,某些时候你想到她,你会笑,会发自内心的开心。也可能会流泪。就像想到南宫一样。而西野则是一种叛逆的代表,她离成熟不远,但也跟很多青年一样,还有梦想,而且很有个性。她们还在为了爱情而努力,并没有向社会妥协。可能会有人觉得她们的私生活比较凌乱,但我觉得为了爱,不犯法。那么做点出格的事没有什么。而且成年人的事,大家都懂吧。看得出来她一开始只是为了那一刻的感觉还有想与东凌竞争才跟淳平在一起的。但是因为拍电影的过程,她爱上了那个小子。并且想跟他一起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南,北,西,东里面最喜欢的角色。最后来说说东吧,她很安静,比西野更加成熟一些。因为她没有那些冲动的行为,但是这也是为什么她没有西野更出彩的原因。她的青春不能说不精彩,但她爱淳平这一点我觉得有点牵强,好感是有的,只不过她略微有些成熟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冲动的跟淳平表白。后来他选择了学长(整个电影最狗血的剧情)。

  最后,我看到有人说,西野跟淳平注定会在一起,因为太阳是东起西落的。哈哈。但是这个说法还是挺有意思的。你们也有一个难忘的夏天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草莓百分百》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